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数字政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数字政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作者:宋词来源:《理财·经济版》2024年第01期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执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制度,在政府管理方面,要建立数字政府,建设全国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融合”的具体行动。
这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现状(一)数字政府建设进入新阶段经过数十年来对电子政务进行的追踪研究和绩效评价,在经过了初期建设、探索和巩固的过程后,我国数字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各个地方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协调的数字政府建设的机制也逐步形成了体系,许多地方对数字政府的建设方式进行了改革,当前,数字政府的建设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数字政府成为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已经成为电子政务评估的一个新指标,它对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模式进行了革新,提高了行政管理与服务的效率,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改善了营商环境。
数字政府是政府通过信息化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管理与服务的一体化、便利化、智能化,是实现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二、数字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现状(一)数字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脉络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数字政府,然而,相比之下,关于数字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却较晚。
到20世纪末,国家才开始实施政府联网项目。
自2005年以来,围绕电子政府绩效评价这一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从2014年开始,伴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新媒体、数字政府等细分研究结果。
(二)数字政府绩效评估架构1.数字政府的领域划分数字政府是一项涉及面极广、规模空前的重大项目,既涉及信息技术层面,又涉及政府能力建设,所以要对其进行评价,必须对其具体内容与范围进行界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公布日期】2015.01.30•【文号】发改高技[2015]200号•【施行日期】2015.01.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电子信息正文关于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意见发改高技[2015]200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编办、财政厅(局):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项目建设应用效能,提升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根据《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央编办、财政部等部门将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重点对电子政务项目建成后所达到的建设目标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为保障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价是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绩效评价和投资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
开展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价是客观衡量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支撑履行政府职能实现程度的有效抓手,有助于量化评价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效能和投资效益,引导促进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向“以效能为导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有助于形成绩效评价与投资管理相互约束的联动机制,对提升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建立效能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价的总体要求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价应按照《管理办法》的目标范围、基本原则、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等,以“效能优先、协同共享、集约建设”为重点,更加注重电子政务项目对支撑部门履行职能、提高政务效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对跨部门、跨区域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引导促进作用,推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向集约整合、协同共享的方向发展,切实提高项目建设应用效能和项目投资效益。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复习进程
政务大数据应用பைடு நூலகம்
12
1.宏观决策大数据应用:为政府开展金融、税收、审计、统计、农业、规划、消费、投资、进出口、城乡建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电力及产业运行、质量安全、节能减排等领域运行动态监测、产业安全预测预警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分析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
2.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在企业监管、质量安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情况。
评分方法:
定量。值域[0%,100%]
仅有计算机或微软office等不纳入统计。
需要提供业务系统的名称和系统界面截图。
共性应用
系统使用率
8
共性应用系统使用率=使用本级共性系统的部门÷本级部门数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定量。值域[0%,100%]
重要信息
资源共享率
8
1.本级是否制定了重要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政策文件。
2016年度兵团、师(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备注
基础设施整合(18)
统一机房(数据
中心)利用率
9
本级统一机房集约化利用率=本级中集约化利用统一机房的部门数÷本级部门总数
评分依据:
填报+核查
评分方法:
定量。值域[0%,60%]
统一机房是本级统一集中建设的机房(数据中心),供各部门使用。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1)5分;
(2)5分,每实现一项得1分。得分累加。
举例说明
互联网+政务服务
10
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指标
网站 可用 性 特色 服务
2
管理创新
2
机构 安全 组织 制度 2 人员 定级 网站防篡改 运行 保障 2 数据备份 系统补丁 安全 检测 网站 链接 日志 记录 1 1 0.5 定期安全 检测 违规链接
0.5 主要考察是否设立网站安全管理机构(现场检查)。 1 主要考察是否制订信息发布、案件通报及协查处置、应急预案及安全服务 外包等相关工作制度(现场检查)。
2 3 1 1
渠道功能 咨询 投诉 6 反馈时效
1
2
反馈质量 公众 参与 15 实时 交流 渠道功能 4 内容质量 渠道功能 民意 征集 5 内容设计 结果统计
2
2 2 1 2 2
页面 展示
页面布局 2 栏目分类 信息检索
1 1 1 1 1 1
辅助 功能 网站 设计
3
网站导航 定制服务
10 标识规范 网站 规范 1.5 辅助信息及隐私说明 0.5 响应速度 1.5 可用性 0.5 1
表单 绕过 隐患
0.5
XPath 注入 0.5 攻击 跨站 隐患 源码 泄露 隐患 1
XPath注入检查 XSS隐患
0.5 主要考察XPath注入扫描网站是否存在XPath注入攻击隐患(远程检查)。 0.5 主要考察网站是否存在XSS隐患(远程检查)。
网站跨站请求伪造隐 0.5 主要考察检测网站否存在跨站请求伪造(远程检查)。 患检查 网站源码泄露隐患检 查 网站Web漏洞检查 端口安全检查 1 主要考察检测网站否存在源码泄露隐患(远程检查)。
网站 安全
15
信息 保护
0.5
用户名密码复杂度 验证码等功能 网站情况检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网站 挂马
1.5 挂马因素检测 屏蔽错误 返回信息 0.5 主要考察网站是否存在“挂马”的安全隐患(远程检查)。 0.5 主要考察SQL注入测试中网站是否屏蔽错误返回信息(远程检查)。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绩效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摘要:全球范围内电子政务的不断推进,使得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越发受到重视。
针对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对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流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综述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被各国家政府认为是“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核心工程,成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必然方案,但是,与一般的建设项目相比,电子政务具有高投资、高效率、高风险、营运时间长以及投资完全不可逆等特点。
鉴于这些特点,我国许多机构和专家学者都展开了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本文主要目的就是在探究国内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情况1.1各种机构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国内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面主要是通过建立网络化政府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使各种政务活动及官员行为置于全社会的评价、监督和考核之中。
目前许多公司、大学、网络、实验室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和电子政务战略方面的研究。
目前国内有突出研究成果的机构主要是: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公司、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研究课题组、赛迪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广州时代财富科技公司等等。
对机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有待专家、学者去考证、评估,本文将着重介绍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所以在此就不详细叙述了。
1.2国内专家学者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许多专家、学者根据电子政务自身的特点,基于不同视角,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研究情况如下:1.2.1基于多种视角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一个涉及到许多领域的体系,因此,对其研究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视角。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提高政府效率、优化政府服务、增强政府透明度,对于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广泛推行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有必要对其绩效评估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1.缺乏标准化指标体系。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导致难以客观地评价电子政务的绩效表现。
2.评估方法单一。
目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依赖于定量数据,缺乏对电子政务实际应用效果的深入考察和综合评价。
3.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政府往往更关注项目的推进过程,而忽视了项目的实际成果,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准确和客观。
4.信息孤岛问题。
在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导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准确。
5.缺乏社会参与。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由政府部门自行进行,缺乏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参与,难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优化路径2.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应该采用定量数据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实现对电子政务项目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有必要对其绩效评估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重视项目成果、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加强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可以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推动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分依据:
填报+核查
评分方法:
定性。每项1分。得分累加。
1.要求举例具体说明,未举例不得分。凡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现未按照有关制度执行,本项不得分.
2。需要提供相关制度名称。
组织保障
3
1.是否建立了本级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备案。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1)5分;
(2)5分,每实现一项得1分。得分累加。
举例说明
互联网+政务服务
10
1。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2.基于互联网的便民服务、医疗、健康、养老、教育、交通、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应用情况。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1)5分;(2)5分,每实现一项得1分。得分累加.
3。民生服务大数据应用:在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健康医疗、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质量安全、文化教育、交通旅游、消费维权、城乡服务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情况。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每实现一项得1分。
得分累加.
举例说明
管理与保障(18)
制度保障
2
1。对兵团电子政务相关法规、规章、政策等的执行情况(以本年度发布的为主)。
统一网络平台接入率
9
接入率=专网接入统一内外网平台的部门数量÷部门专网总数
评分依据:
填报+核查
评分方法:
定量。值域[0%,100%]
统一网络平台是指兵团统一建设的内网、外网平台。
业务应用推进(32)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区县级政府
作者: 魏丽莎
作者机构: 中央组织部
出版物刊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8-97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 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电子政务;平衡计分卡
摘要:针对目前区县级政府评价指标体系中系统过于复杂、指标数量过多导致评价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便于实际操作的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通过修正平衡计分卡评价法的相应维度,初步构建出一个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初步实证各评价指标作用强度以及对电子政务敏感程度的基础上,合并聚类相关评价指标;最后构建出一个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指标数量相对较少的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区县级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
3.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现状
2.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流研究
国内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也大多局限于 对政府网站的评价,而对电子政务在提高公共服务水 平、提高内部运作效率的评估研究却很少见到;对于 电子政务系统的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尚未 有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和可计量的体系;对于评 估的保障机制的研究,国内尚属于空白。
3.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现状
3.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实际情况
在我国,很多政府部门和机构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已 初见成效。在有条件的地方,能够通过政府部门的门 户网站,初步实现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网上事项 申报、受理、审批和互动应用。在政府网站的技术指 标、网站信息内容和服务项目等方面,北京、上海等 地的电子政务处于全国领先,“一站式”服务已见雏 形。
政府行为的成本
政府行为的成本即政府管理行为所占用和耗费的资源及其程 度。
3.1 电子政务绩效的概念
2.电子政务绩效 电子政务绩效是指政府在实施电子政务过 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和成效。具体而言,电子政 务绩效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电子政务绩效的概念
用户满意度
电子政务的实施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因此公众 的满意度、企业的满意度以及相关机构业务合作过程中的满意度 是关键。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电子政务的 广泛应用,突破时间、空间、数量的限制,以增强政务信息公开 和政府行为透明度为核心,提供多种技术平台促进社会对公共行 政的参与和监督,增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公众 对政府的满意度。
3.1 电子政务绩效的概念
政府业绩
政府业绩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 数量和质量。要履行政府经济管理在可能范围内的责任与义务, 实现社会所给予的经济目标,必须依靠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采取具 体的行动。这些具体活动都有数量和质量的含义。在数量上,即 尽可能满足社会对政府经济管理服务规模的需要;在质量上,即 尽量提供优质水平的服务,具有高效率的办事能力。
电子政务服务评价规范
电子政务服务评价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增强公众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电子政务服务能够真正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电子政务服务评价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的重要性电子政务服务评价是对政府部门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提供的公共服务进行评估和衡量的过程。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评价,政府可以了解公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增强公众信任透明、公正的评价机制能够让公众了解政府电子政务服务的成效,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可以帮助政府合理分配资源,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效果显著、公众需求迫切的服务项目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4、促进创新发展评价结果能够为政府提供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电子政务服务不断创新和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的原则1、以用户为中心评价应始终围绕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展开,将用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核心标准。
2、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指标和方法应科学合理,数据采集和分析应准确可靠,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电子政务服务的实际情况。
3、全面性和系统性评价应涵盖电子政务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
4、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评价指标和方法应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5、动态性和持续性电子政务服务不断发展变化,评价工作也应随之动态调整和持续改进,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三、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1、服务可用性包括服务的在线时间、故障率、恢复时间等,确保服务能够稳定、持续地提供。
2、服务便捷性考察服务的操作流程是否简单易懂,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是否提供了多种渠道的服务接入方式,如网站、移动应用、自助终端等。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E— mai: du@ : e . tc l e f e cne.n ht /www. z .e .n t / p: dn sn te Te :86 5l 69 96 5 09 4 l+ —5 一5 0 3 69 6
C m u K o l g n eho g o p  ̄r n we ea dT c n l y电 脑 知识 与技术 d o
随 着 电子 政 务 的建 设 与 应 用 , 子政 务的 绩效 评 价 研 究 也 引起 了我 国 各级 政 府 的 高 度重 视 。电 子 政务 绩 效 评价 , 电 是指 运 用 一 定
的评 估 方 法 、 化 指 标及 评估 标 准 , 合性 考核 与评 估 电子 政 务 的建 设 、 行 和 管 理 过 程 , 促 进 电 子 政 务 管 理水 平 和 应用 绩效 的 量 综 运 以
tr t i b l p.And t e o la l n u a t o k t v l ae t e f m a c e ofis s ui u n t h n m de ppyig ne r new r O e au t he p ror n e ofE—g ve m e ti deine ,wh c f r l o m n s sg d ih of sa e ne m eh ore l tn h ro a e o w tod f vauai g t e pef r nc fE—g ven e t m o rm n. Ke y wor s —g e m e t e or a e e auai d :e ov r n n ;p r m nc v l t f on; u a ew o k ne rln t r
效评 价 模 型 , 为评 价 电子 政务 的绩 效 水 平提 供 了一 种 新 的方 法 。 关键词 : 电子政 务 : 绩效 评 价 : 经 网络 神 中 图分 类号 :TP1 8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 3 4 (0 1 1 — 1 3 0 1 0 — 0 42 1 )3 3 0 — 2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 系研究综述
一 亓 秋鬃
摘
要 : 电子 政 务 绩效 评 估 是 一 项极 其 复 杂 的 工 作 , 要
交流 ; 二是 实现 电子政务 各业务 处理 系统 与对外服务 系统 的
紧 密 结 合 , 整 个政 府 范 围 内 的工 作 流 和 信 息 流都 保 持 通 畅 使
【 李小 燕, 3 ] 齐宪涛 , 汤敏 丽 , 慧. 刘 电子政 务绩效评估 的 研 究综述U. ] 现代商 贸工业 ,0 89 2 0 ( )
【 张成 福 , 钧 . 子政 务 绩 效 评 估 : 式研 究 与 中国 战 4 ] 唐 电 模  ̄ U探 索 ,0 4 2 ,I - 20( ) [ 刘腾 红 , 荣 辉 , 鹏 . 政 务 系统评 价 方 法研 究 5 】 刘 赵 电子 武 i _ 大 学 学报 : 息 与 管 G - 程版 ,0 4 3  ̄ T - - 信 Z - 20 ( ) 【 杨云飞 , 6 1 白庆 华 . 子 政 务 评 价 指 标 体 系U. 算 机 应 电 ] 计
水 平 将 是 一 个 有 待 研 究 和 实 践 的领 域 。
用 国际上通 用的项 目评估 方法——逻辑框 架法来构 建评估 指标体 系, 即将指标体 系分为目标 、 产出与结果 、 投入与活动 三个层 次 ;同时在指标体 系的确定上 考虑 了全面性 和科学 性、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 灵活性 和 目标 导向性原则 , 结合专 家的经验和智 慧 , 用专 家座谈 采
础 设施 , 软件操作平 台等建设成果。( 结果 : 2) 电子政务的绩 效 可以表现在建 设结 果的经济和效率两 方面 , 即提高 电子政 务 建设 , 能否节省政府的经济成本 , 能否加速工作流程 , 能否 提 高工作效率 。3) ( 影响 : 电子政务 的绩效还 可以表现在建设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
50
未按规定在统一的平台公布行政许可和非许可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每少一项扣2分;办事指南发布不符合要求,或办事指南内容发生变化而不及时更新的,发现一次扣2分;未按要求在统一的平台上公示审批结果的,发现一次扣2分。扣完为止。
行政许可办理
100
非因涉密等特殊原因,法定行政许可事项未实现网上办理的(指实现网上受理、流转和反馈),每缺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启用电子签名认证但不按规定使用全市统一数字证书的,本项不得分并在总分中扣500分。
网上办公
基本要求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用金宏电子政务系统以外的系统进行公文、信息传输和日常办公,造成本区市网上办公脱离全市大系统的,在总分中扣500分,取消评优资格。
覆盖范围
100
区(市)直部门内部网上办公(应用到科室)实现率不足100%的,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大厅应用
0
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不使用全市统一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在总分中扣500分,取消评优资格。
网上执法
行政执法事项信息发布
100
按照各区市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结果的规定,行政许可以外的行政执法事项信息(包括行使依据、行使主体、承办部门、行使条件、相对人、运行流程图、裁量基准、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未通过网上执法系统进行网上发布的,每缺少1%扣1分,扣完为止。
安全审计
30
未在互联网出口处部署上网行为记录系统或虽已部署但因管理和服务不善而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扣15分;未采取必要措施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网络流量和用户行为进行有效审计或虽已部署但因管理和服务不善而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扣15分。
电子认证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的概述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电子政务工作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是通过对电子政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用户满意度、服务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定量指标主要是通过对数字化程度、信息化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指标来进行评价。
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电子政务的特点和目标,综合考虑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的需求和利益,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全面。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1.用户满意度指标:包括用户对电子政务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用户体验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2.信息化水平指标:包括政府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系统和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等方面的指标。
3.创新能力指标:包括电子政务创新项目、创新应用、政府工作流程创新等方面的指标。
4.数字化程度指标:包括政府数据的数字化、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等方面的指标。
5.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电子政务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指标。
6.信息安全指标:包括电子政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保密、防止黑客攻击、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7.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包括电子政务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指标。
8.政策合规指标:包括电子政务工作的法律法规遵循程度、合规性等方面的指标。
三、指标体系的具体评价方法1.定量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数据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来分析和评估定量指标,例如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来评估信息化水平指标的变化情况等。
2.定性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专家评审等方法来评估定性指标,例如可以采用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来了解用户对电子政务服务的满意度,采用专家评审方法来评估创新能力指标的实际情况等。
3.综合评价方法: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加权方法或打分方法来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对电子政务工作进行总体评价。
四、指标体系的应用范围和意义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工作评价和监督,可以用于评价部门、机构、项目等不同层级的绩效。
杭州市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doc
2015年度杭州市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附件32015年度杭州区、县(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附件42015年杭州区、县(市)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设计依据:2015年杭州区、县(市)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及杭州市重要政策文件要求制定。
1、2015年杭州区、县(市)政府网站评估得分将由三部分组成,即人工综合评测得分、日常监测得分、加分项得分,总分值为110分。
其中日常监测分值为15分,人工综合评测分值为85分,加分项得分为10分,人工综合评测得分按照85%的比例折算。
2、相较2014年人工综合评测部分,考核细化加强指标:3.1.4信件查询、3.2.2内容设计、3.3.1渠道种类;新增指标:1.1.5信息发布规范性、1.3.1首页信息、5.1.3辅助信息、5.2.1网站标识、5.2.2规范标签。
相应降低往年部分指标权重。
3、相较2014年日常监测中网站月度更新量的考核调整为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对网站栏目更新维护的考核指标。
4、加扣分项增加处罚指标:网站普查通报,即网站是否存在按照国家、省相关工作要求,开展网站普查等工作中出现问题被通报的情况。
一、综合评测评估指标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二、日常监测评估指标感谢你的观看三、加、扣分项评估指标感谢你的观看附件52015年杭州市政府部门网站评估指标体系2015年杭州市政府部门网站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设计依据:2015年杭州区、县(市)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及杭州市重要政策文件要求制定。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基本指标
和部署程
度
I312 信息系统集约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信息系统在本领域集约化部署应用的实现程度。如,采用云 化部署程度 服务模式、集中式数据中心建设、集中式应用系统部署等。
业务应 评价项
用可持 目的可 I3
续发展 持续发
评价项目
业务功能的系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信息系统业务功能在本部门同类业务系统中复用率的目标实
领域信息资源
I225
包括:利用已有国际、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的相关信息资源采集、交换、管理、
标准水平
应用等标准规范,以及标准规范的使用程度。
业务 评价项目 应用 对本部门
I231 公众参与模式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支持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目标实现程度。包括:政府门户网 站通过信息公开从而增强公众的知情权、吸纳公众意见建议从而增强公众的参与
信息 评价项目
I33
资源 复用
原有信息 资源的利
I331
原有信息资源 利用率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已有信息资源在本期项目中的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实现程度 。如,各类数据库资源在后期项目中的开发利用的水平。
水平 用程度
第 3 页,共 4 页
一级 一级指 一级指 二级 二级 二级指标 三级
指标 标 标说明 指标 指标 说明 指标
制度设计改善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完善和规范制度设计的目标实现程度。如,制度公众满意
制度 评价项目
I131 程度
度,制度安排可量化和规范化程度(减少自由裁量权)。
设计 对改进制
I13 安排 度设计和
改善 安排的贡
程度 献
I132
宏观决策支持 程度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准确性方面信息支持的目标实现程度 。如,党委、政府等部门的各类政务信息对支撑政府宏观决策的贡献。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标 数 据 的情 况 有 选择 地 使 用 科 学方 法 ,合
理 确 定 电 子政 务信 息服 务 绩 效 评 价 指 标 权
重 。运 用 平衡 计 分 卡 ,科 学 地 构 建 电子 政
务信 息服务 绩 效评价 指标 体 系框 架。
[ 中图分类 号] G 0 2 [ 文献标 志 码]A [ 文章编号] 10 —8 1(O 0O ~o4 —0 05 242 1)2 o6 4 政 府绩 效 评价 指标 是 指用 来反 映 和概 括 政府 部 门
的附加值。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 ,电子政务信息服
46 ・
图 书 馆 理 论 与 实 践
信 息 管理 与 信息 学
务 的核 心 ,就 是 通 过 信 息 技 术 改 革 政 府 行 政 运 作 方
理念 犹 如一 股无 形 的力 量 ,影 响 和制 约着 电子 政 务 信息 服务 绩效 评 价及 其指 标 的设 制 ,是 电子政 务 信 息 服务 绩效 评价 之 魂 。要科 学有 效 地进 行 电子 政 务信 息 服务绩 效 评价 及其 指 标体 系 的构 建 ,必 须树 立 战 略
・
整体 、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 。全面 、整体 、可持续发
展 ,是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内在 要 求 ,是 经 济 社 会 与人 口、
资源、环境的统一 ,是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建设的统一。l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进行绩效评价 _ 对
时 ,要 树 立 这 种 全 面 、整 体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战 略 理 念 ,对 本 部 门 的具 体 情况 和所 处 环 境 进行 前 期 调 研 , 对 电子政 务 信息 服务 评 价 的 目标 、行 动 计划 和步 骤进 行 整体 规 划 ,用全 面 、整体 、可持 续 发展 的 战略 理念 来 指 导指标 体 系 的构建 。即既 要设 制 经 济指标 ,又要 设 制社 会指 标 、人 文指 标 和环 境指 标 ;既 要设 制 “ 电 子 ”绩效 指 标 ,又 要设 制 “ 务 ”绩效 指 标 ;既 要有 政 内部 绩 效指 标 ,又要 有外 部 绩效 指 标 ;既 要有 当前 的 发 展 指 标 ,又要 有 可持续 发 展 的指 标 ;既 要有 主 观努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案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案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2.1 研究目的 (3)1.2.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3)1.3.1 研究方法 (3)1.3.2 研究框架 (3)第二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体系 (4)2.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概念与内涵 (4)2.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 (4)2.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原则与标准 (5)第三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5)3.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5)3.1.1 目标层 (5)3.1.2 准则层 (6)3.1.3 指标层 (6)3.1.4 评价层 (6)3.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6)3.2.1 客观性原则 (6)3.2.2 系统性原则 (6)3.2.3 可行性原则 (6)3.2.4 动态性原则 (6)3.2.5 比较性原则 (6)3.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6)3.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3.2 指标体系构建 (7)3.3.3 实证分析 (7)第四章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 (7)4.1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概述 (7)4.2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选择 (7)4.3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应用 (8)第五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数据收集与处理 (9)5.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数据来源与收集方法 (9)5.1.1 数据来源 (9)5.1.2 数据收集方法 (9)5.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数据预处理 (9)5.2.1 数据清洗 (9)5.2.2 数据整合 (9)5.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数据分析方法 (10)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0)5.3.2 指标体系构建 (10)5.3.3 数据挖掘与分析 (10)5.3.4 绩效评估模型构建 (10)第六章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证分析 (11)6.1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证研究设计 (11)6.1.1 研究目的 (11)6.1.2 研究对象 (11)6.1.3 研究方法 (11)6.1.4 研究步骤 (11)6.2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证分析结果 (11)6.2.1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问卷调查数据收集 (11)6.2.2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证分析 (12)6.3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证分析结论 (12)第七章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问题与对策 (12)7.1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12)7.1.1 评估体系不完善 (12)7.1.2 数据采集与处理困难 (12)7.1.3 评估主体单一 (12)7.1.4 评估结果应用不足 (12)7.2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对策建议 (13)7.2.1 完善评估体系 (13)7.2.2 加强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 (13)7.2.3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13)7.2.4 强化评估结果应用 (13)7.3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改进策略 (13)7.3.1 加强顶层设计 (13)7.3.2 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主体 (13)7.3.3 优化评估流程与方法 (13)7.3.4 强化评估结果反馈与改进 (13)第八章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案例研究 (13)8.1 国内外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案例概述 (13)8.2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案例选取与分析 (14)8.3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案例启示 (14)第九章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策建议 (15)9.1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策现状分析 (15)9.2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策改进方向 (15)9.3 行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策建议 (15)第十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未来发展趋势 (16)10.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发展趋势 (16)10.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管理发展趋势 (16)10.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 (16)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我国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三级指标
领域内部业 务协同水平
工程相关业 务协同水平
国家基础信 息利用水平
国家网络与 安全设施利
用水平
领域内部信 息共享水平
工程相关信 息共享水平
领域信息资 源标准水平
公众参与模 式应用水平
业务应用和 管理模式应
用水平
三级指标说明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领域内 部业务协同和协同机制的目 标实现程度。包括:本单位 部门之间、本领域中央和地 方之间的业务协同和协同机 制的实现程度。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本工程 与其他工程的业务协同和协 同机制的目标实现程度。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利用国 家基础信息促进领域应用的 目标实现程度。包括:对国 家法人、人口、空间地理、 宏观经济、文化等国家基础 信息的共享利用水平。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利用国 家网络和信息安全是基础设 施的目标实现程度。包括: 对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外网 和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的利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领域内 信息开放与共享水平的实现 程度。包括:本单位部门之 间、本领域中央和地方之间 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共享机制 的实现程度。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对其他 项目的信息开放、利用的目 标实现程度。包括:本项目 与共建其他项目、本领域与 其他共建领域、本领域中央 和地方之间的各类业务、管 理、决策信息资源方面的信 息共享和共享机制的实现程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信息资 源标准制定及信息资源规范 化共享的目标实现程度。包 括:利用已有国际、国家相 关标准,制定的相关信息资 源采集、交换、管理、应用 等标准规范,以及标准规范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支持公 共管理的目标实现程度。包 括:政府门户网站通过信息 公开从而增强公众的知情权 、吸纳公众意见建议从而增 强公众的参与权等方面的目 评价工程项目确定的改善部 门和领域业务管理模式的目 标实现程度。如,推进跨部 门“一站式”公共服务模式 创新,促进政府扁平化管理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
通过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发现政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进而改进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提高政府服务效 率和质量。
增强政府公信力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展示政府在信息化建设和公共服务 方面的成果和进步,增强政府公信力。
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提高 政府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05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与案例 分析
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概述
评估体系建立
01
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逐步建立,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方
法和评估流程等方面。
评估实践推进
02
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通过评估结果指导政务
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评估结果应用
0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政策制定、改进政务
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三
某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采用层次分 析法,对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互动 交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改 进工作提供依据。
某国家级电子政务项目评估,采用数 据包络分析法,对项目的投入产出比 、技术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为项目 决策提供支持。
案例二
某省级电子政务平台评估,采用模糊 综合评价法,对平台的功能完备、用 户体验、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价, 为平台优化提供参考。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与技术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与案例
分析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面临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1)2分;(2)6分,每实现一项得1分。
得分累加。
外网办公
系统协同率
8
1.本级的协同办公系统是否实现与兵团互联互通。
2.本级协同办公系统是否实现兵师或师团两级全覆盖。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1)5分;
(2)5分,每实现一项得1分。得分累加。
举例说明
互联网+政务服务
10
1.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2.基于互联网的便民服务、医疗、健康、养老、教育、交通、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应用情况。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1)5分;(2)5分,每实现一项得1分。得分累加。
举例说明
政务大数据应用
12
1.宏观决策大数据应用:为政府开展金融、税收、审计、统计、农业、规划、消费、投资、进出口、城乡建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电力及产业运行、质量安全、节能减排等领域运行动态监测、产业安全预测预警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分析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
2.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在企业监管、质量安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情况。
评分方法:
定量。值域[0%,100%]
仅有计算机或微软office等不纳入统计。
需要提供业务系统的名称和系统界面截图。
共性应用
系统使用率
8
共性应用系统使用率=使用本级共性系统的部门÷本级部门数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定量。值域[0%,100%]
重要信息
资源共享率
8
1.本级是否制定了重要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政策文件。
3.民生服务大数据应用:在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健康医疗、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质量安全、文化教育、交通旅游、消费维权、城乡服务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情况。
评分依据:
数据报+抽查
评分方法:
每实现一项得1分。
得分累加。
举例说明
管理与保障(18)
制度保障
2
1.对兵团电子政务相关法规、规章、政策等的执行情况(以本年度发布的为主)。
日常管理
8
1.对日常电子政务管理工作的配合与重视。
2.对本次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
评分依据:
由办公厅结合日常情况综合评定。
评分方法:
定性。每项4分。得分累加。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
评分方法:
每项4分。得分累加。
服务创新应用(32)
公共数据开放
10
1.本级是否有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的相关文件或计划出台。
2.对“优先推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的执行情况
评分依据:
填报+核查
评分方法:
定量。得分=3*培训率
注明:培训内容、时间、人数等
安全保密
2
1.是否建立安全保密制度和预案。
2.安全管理人员、机构及职能。
评分依据:
填报+核查
评分方法:
定性。每项1分。得分累加。
最近一年是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以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数据为准。
如果有重大安全事件发生,本指标不得分。
2.本级是否制定电子政务相关制度(如机构、人员管理、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等)。
评分依据:
填报+核查
评分方法:
定性。每项1分。得分累加。
1.要求举例具体说明,未举例不得分。凡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现未按照有关制度执行,本项不得分。
2.需要提供相关制度名称。
组织保障
3
1.是否建立了本级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备案。
2.有电子政务日常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3.电子政务工作是否纳入本级年度绩效考核。
评分依据:
填报+核查
评分方法:
定性。各1分。得分累加。
新兵党厅字〔201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兵团电子政务工作的通知》
能力建设
3
本部门公务人员最近一年参加信息化有关培训的比例。
培训率=参加过信息化相关培训的人数÷部门编制人数
2016年度兵团、师(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备注
基础设施整合(18)
统一机房(数据
中心)利用率
9
本级统一机房集约化利用率=本级中集约化利用统一机房的部门数÷本级部门总数
评分依据:
填报+核查
评分方法:
定量。值域[0%,60%]
统一机房是本级统一集中建设的机房(数据中心),供各部门使用。
统一网络平台接入率
9
接入率=专网接入统一内外网平台的部门数量÷部门专网总数
评分依据:
填报+核查
评分方法:
定量。值域[0%,100%]
统一网络平台是指兵团统一建设的内网、外网平台。
业务应用推进(32)
核心业务
覆盖率
8
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广度=有信息系统支撑的核心业务数÷本级核心业务总数
评分依据:
数据填报+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