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且贯穿于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中。蒋仲仁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就指出:“就语文学习来说,朗读是最重要的,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在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很多语文教师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课堂中没有“琅琅书声”,就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可见,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应该说,朗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各篇佳作、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先生认为,语文是所谓口耳之学,学语文不能不讲究诵读。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朗读教学,我国古代的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都编得极富韵律美,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然而,纵观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仅仅是把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朗读的关注实在太少,朗读内容失衡,形式单调,常常成为讲课的点缀和附庸,朗读,似乎永远是语文课堂中配角。
因此,语文教师能做,而且应该做的是为朗读教学正名,恢复它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的地位,认识朗读对感化、熏陶、审美、语感、表达的诸种功能,实现它的本位价值。
一、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化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朗读是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良好的形式。教师提供给学生朗读的空间,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发挥主体意识的平台。朗读就成为学生自我实践和体验的一片天地,在这片天地里,学生的开口朗读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提问。它将师问生答的模式转化为学生实践体验——教师指导、释疑——学生再实践体验的主动学习的模式中来。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把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在自己的标准答案之下,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读来表达出内心的独特感受。清代学者赵翼在《闲居读书》诗中写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闻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他强调读文和作文的用心贵在创造。在朗读教学中,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应做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这便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了。
二、朗读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米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在理解课文时,要注意讲解和朗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用情地读,深入地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除了了解
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以读促思,以读悟情,让学生在朗读的实践中揣摩朗读方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学生一旦将作品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也就意味着内心对作品感情的正确把握。看似面面俱到、细致入微的分析,有时却将感情冲淡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魅力失去了。不如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得到震颤,直至刻骨铭心。
三、朗读可以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运用语言的习惯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一种感性经验,是从长期的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培养语感,靠死记语言材料,靠教师的讲授都难以获得,只有靠自己的反复诵读、品味才能习得。阅读文章,不仅要理解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而且要深入感受和领会作者的情感意趣。朗读是眼、口、耳、心同时使用的阅读方式,朗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因而通过朗读,读者能够感受到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的节奏韵律也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读者的内心深处,语言的感受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
四、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加强朗读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果学生受到良好的朗读训练,平时说话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朗读技巧,注意语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语调语气的变化,并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朗读训练还可以为口语交际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抓了朗读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这是因为我们目前的课文所选的范文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语言锤炼、谋篇布局、过渡衔接、修辞表达等方面都有其闪光之处,平时朗读时,反复揣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名作名篇写作语言、风格的感染,接受了这些技巧,到实际运用时自然得心应手了,进而达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的目的。
五、朗读能锻炼思维能力和丰富情感体验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动口、动心、动容地读,声情并茂的阅读能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作品当中去。如朱自清的《背影》,先用平和素淡的语调读出作者心底蕴藏的奔涌的感情,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那幅画面,随后点拨其中重要的动词,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和品味,在这平实质朴的文字中,学生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与伟大,似乎看到了
一位慈祥的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也许也幻化成了他们父亲的身影,人间真情无需教者多言。朗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趣味,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
总之,文学作品不经过阅读,就永远是没有生命的、死的语言材料。只有靠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去挖掘,体会才能够实现其真正的文本意义。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确是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不能没有读书声,语文课堂更不能少有读书声,让琅琅的读书声带动语文课堂在新课标实践的道路上走出探索的足迹。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郭根福编著.《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