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光吸收和光发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括(1031~1095年)所著《梦溪笔谈》中,论述 了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规律,指出测定凹面镜焦 距的原理。 培根(1214~1294年)提出用透镜校正视力和用透 镜组成望远镜的可能性。 阿玛蒂(1299年)发明了眼镜。
沈括(1031~1095年) 培根(1214~1294年)
特点: 只对光有些初步认识,得出一些零碎结论,没有形 成系统理论。
1865年,麦克斯韦提出,光波就是一种电磁波
牛顿
托马斯·杨
惠更斯
法拉第
麦克斯韦
人们确信光是一种波动
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
激 光 束
双 缝
屏上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四、量子光学时期
光的电磁理论不能解释黑体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和1887年赫 兹发现的光电效应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的量子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1923年康普顿和吴有训用实 验证实了光的量子性。至此,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α = 4πκ / λ0
(1)金属材料,其光的穿透深度
d1
= α −1
=
λ0 4πκ
=
λ0 4π
4πνε0 = σ
ε 0λ0c 4πσ
(ν = c / λ0 )
(2)一般情况,σ 较小
n2 = 1 ε[2 + 1 ( σ )2 + ...] ≅ ε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εε 0ω
κ 2 = 1 ε[ 1 ( σ )2 − 1 ( σ )4 + ...] ≅ 1 ( σ )2
二、几何光学时期
z 李普塞(1587~1619)在1608年发明了第一架 望远镜。
z 伽利略1610年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星体, 发现了木星的卫星。
z 斯涅耳和迪卡尔提出了折射定律
这一时期建立了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基础。
17实际下半叶,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认为发光物体发射出以 直线运动的微粒子、微粒子流冲击视网膜就引起视觉。
时,光强衰减到原来的 1/e。
例 如 : 对 于 α = 104 cm-1 的 吸 收 体 ( 如 半 导 体
GaAs),光经过该材料 d = 1 μm后,光强减小到原来
的 1/3。而对于金属铜而言,α = 107 cm-1,d = 10-3
μm。
α 越大,材料对光吸收的本领越大。
吸收系数的基本特征
§1.3 反射与透射率
简单的正入射情形
R
=
反射光强度
/
入射光强度=nc-1 nc
+1
2
= [(n −1)2 + κ 2 ] /[(n +1)2 + κ 2 ]
(1) 透明材料,κ = 0 R = (n − 1) 2 (n + 1) 2
nc=n+iκ
(2) 金属材料
n = κ = σ >> 1 4πνε 0
墨翟(公元前468~376年)
克莱门德(公元50年)和托勒玫(公元90~168 年)研究了光的折射现象,测量了光通过两种介 质分界面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罗马的塞涅卡(公元前3~公元65年)指出充满 水的玻璃泡具有放大性能。
阿拉伯的马斯拉来、埃及的阿尔哈金(公元 965~1038年)认为光线来自被观察的物体,而 光是以球面波的形式从光源发出的,反射线与入 射线共面且入射面垂直于界面。
对材料施加外界作用,如加电磁场等激发,有时
会产生发光现象-光发射:固体吸收外界能
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可见光或近于可见光的形 式发射出来。微观机制-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
研究材料光吸收和光发射的意义
研究固体中的光吸收和光发射,可直接地获得有关 固体中的电子状态,即电子的能带结构及其它各种 激发态的信息。
当光射向或透射固体时,可能被反射、吸收或透过。 吸收率: A;反射率: R ;透过率: T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A+R+T=1
反射光强 入射光强
α 为吸收系数,
量纲为 cm-1。
光在材料中入射、反射、透射示意图
透过率T为多少?
T
=
透射光强度 入射光强度
=
(1 −
R)2 e−αd
设 R = 0 时,则 α 表示光在材料中传播距离 d = 1/α
第二篇 材料的光吸收和光发射
绪论:光学发展简史 §1 材料光学常数间的基本关系 §2 材料中的光吸收过程 §3 激发态载流子的光吸收 §4 晶格吸收 §5 杂质和缺陷吸收 §6 激子光谱 §7 光电效应、光电导和光生伏特 §8 材料中的光发射过程 §9 受激发射(laser)
第二篇 材料的光吸收和光发射
光在媒质中的传播时,会产生折射现象。设平面电磁
波角频率为ω ,沿某一方向(设为 x 轴)传播,电场
强度为E。
E
=
E0
exp[iω (
nc x c

t)]
媒质的复数折射率: nc=n+iκ
z n 是折射率(一般半导体的 n = 3-4)
z κ 表示光能衰减的参量,即消光系数。
∴E
=
E0
exp{iω( nx
三、波动光学时期
17实际下半叶,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认为发光物体发射出 以直线运动的微粒子。但是惠更斯认为光有波动性。
1801年,托马斯·杨做出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1815年,菲涅耳提出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研究偏振光 1845年,法拉弟发现了光的振动面在强磁场中的旋转,揭示 了光现象和电磁现象的内在联系。
普朗克
爱因斯坦
五、现代光学时期
1960年,梅曼制成了红宝石激光器,激光的问世,使古老的光 学焕发了青春,光学与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相互渗透,相互结 合,派生出许多崭新的分支。主要包括:激光、全息照相术、 光学纤维、红外技术。激发、原子能、半导体、电子计算机被 称作当代四大光明。
梅曼
§1 材料光学常数间的基本关系
§1.1 吸收系数 §1.2 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1.3 反射与透射率
§1.1 吸收系数
光通过物质时的两个作用
光通过材料后,其强度或多或少地会减弱,实际
上就是一部分光能量被固体吸收-光吸收:光
通过材料时,与材料中存在的电子、激子、晶格 振动及杂质和缺陷等相互作用而产生光的吸收。
2 2 εε 0ω 8 εε 0ω
ε 2ε 0ω
d1
= α −1
=
λ0 4π
2ε 0ω σ
ε = cε 0 σ
ε
光吸收系数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举例: 对半导体材料 Ge 而言,电导率 σ = 0.11 Ω-1⋅cm-1, ε = 16,满足条件
( σ )2 << 1 ωεε 0
因此折射率
n= ε
与电介质材料类似。
R = (n − 1) 2 + κ 2 = 2n 2 − 2n + 1 ≈ 1 − 2 4πνε 0
(n + 1) 2 + κ 2 2n 2 + 2n + 1
σ
可见,对于金属材料,反射率很大,接近于 1
c2
=
−iωμμ0σ
− ω 2μμ0εε 0
Q
nc2 c2
=
(n + iκ )2
c2
=
1 c2
(n2
−κ2
+ 2inκ )

ω
2
n
2 c
c2
=
−iωμμ 0σ
− ω 2 μμ 0εε 0
如果用于光学方面的材料为非磁性的,则它们的磁导率系
数接近于真空的情形,μ=1
Qc = 1/ μ0ε 0 利用复数相等条件: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所以有
(1)导电能力很差的材料,如电介质:σ → 0,n → ε ,
消光系数 κ → 0,材料几乎是透明的。
(2)导电能力较好的材料,如金属 : σ
很大,( σ )2
ωεε 0
>> 1
n=κ = σ = σ 2ωε 0 4πνε 0
光吸收系数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Q I (x) = I (0) exp(−αx)
绪论:光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时期
古代中国青铜器时代,通过材料的光泽和颜色来估计 铜合金的组分,对材料的光学性质有初步的认识。
世界光学的(知识)最早记录, 一般书上说是古希腊欧几里德关 于“人为什么能看见物体”的回 答,但实际上应归中国的墨翟。 从时间上看,墨翟(公元前 468~376年),欧几里德(公元 前330~275年),差一百多年。
如对半导体可以得出: 带隙 功函数 杂质能级 …
电磁波谱—波长与频率 的对应关系
v = c0 / λ
c0 真空中光速,3.0×108 m/s
可见光对应的频率范围:
ν = 7.5 ∼4.3 ×1014 Hz
可见,肉眼可见的光频 段窄小
光在材料中传播时,其强度 或多或少地被削弱,这一衰 减现象为光的吸收
不带电,材料的性质用介电常数 ε,磁导率 μ 和电导 率 σ 来表征,入射光的波段设定为 50 nm~500 μm (25
eV~0.002 eV),其下限设定为 50 nm,使波长足够短, 但仍大于原子半径。材料可以被认为是连续介质 。
如何确定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Maxwell方程组
吸收系数 α 和消光系数 κ 都表示物质的吸收。
吸收系数的基本情况
穿透深度:d
光在材料中的穿透深度(也叫趋肤深度)
光强穿透深度
d1 = 1/α = λ0 / 4πκ
振幅穿透深度
d2 = λ0 / 2πκ
二者相差 2 倍
§1.2 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光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且
Maxwell方程组
矢量运算法则

×

×
r E
=
∇(∇

r E)


2
r E
Q∇

r E
=
0

×

×
r E
=
−μμ0
∂(∇ × ∂t
r H
)
∴ d2E dx 2
=
μμ0σ
dE dt
+
μμ0εε 0
d 2E dt 2
(设电磁波沿 x 方向传播)

E
=
E0
exp[iω( nc x
c

t)]
可得:
− ω 2nc2
c

t)}exp(−ω

c
)
z 光波在介质中以 c/n 的速度沿 x 方向传播,其振幅以 指数形式下降 。
吸收系数:光强度的衰减:
光的强度正比于光场振幅的平方
I ∝ E 2 = EE*
I (x) = I (0) exp(−αx)
其中, α = 2ωκ = 4πκ
c
λ0
吸收系数
吸收系数表示光在材料中传播的指数衰减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