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4年中考地理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识记材料知识点梳理
1专题三 中国地理1、我国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位于热带(2)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3)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2、我国领土四至: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最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最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我国大陆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向海上延伸12海里。
琼州海峡和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5、行政区划 (识记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 34个( 图见 八下 7、8页 )6、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 东多西少 (人口地理分界线 —— 黑河-腾冲线)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7、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分布 —— 西南、西北和东北 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 —— 云南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地形(1)我国陆地地形的特点 ——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我国主要地形和山脉分布(3)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三级阶梯状分布。
(4)三大阶梯的主要地形单元及分界线 (图 八上 27页 28页活动题)① 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② 一级阶梯 ——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二级阶梯 —— 中部高原山地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三级阶梯 —— 东部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③ 地势影响: a.有利于海上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b.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c.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12、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1)800mm年等降水量(2)冬季0℃等温线(3)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4)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7)水田和旱地的分界(8)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13、气候(1)我国气温变化特点:除青藏高原以外,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2)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3)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因素(表现在南北方向上的不同)②海陆因素(表现为东西方向的不同)③地形因素(表现为垂直方向上不同)14、河流(1)河流的功能:供水、航运发电、灌溉、养殖、旅游、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2)内流区内流河:无法汇入海洋的河流补给来源:冰雪融水补给(集中分布于我国西部内陆)外流区外流河:能汇入海洋的河流补给来源:雨水补给(集中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3)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15、长江(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向东最终汇入东海,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
甜菜
油料作物
花生
其他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大豆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①存在问题:灌溉水源不足
②原因:a.降水较少 b.降水过于集中在夏季 c.需水量大
③措施:开源节流
a.南水北调b.地膜覆盖
c.节约用水,灌溉方式循环使用d.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1)春季少雨;
(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
(3)气候:
①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②干湿区:半湿润区
③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
④气候特征:冬寒冷干燥,夏炎热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耕地类型
旱地
粮食作物
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玉米(东北平原)、谷子(黄土高原)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为农业提供稳定而便利的灌溉水源;提供养殖场所,有利于渔业发展;提供工业用水及城市居民用水,有利于工业发展,方便居民生活;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
4.核心城市: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5.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缩短了城市之间的到达时间,延长了人们的出行距离,扩大生活圈,促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改变,可实现“双城”生活模式,城市之间生活的加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幸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地理课程涵盖了广泛的地理知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地球和地图的相关知识。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一天,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方向同样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
接着,我们探讨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指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气候则是指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地形等。
在地形和地势方面,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的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这些地形区各有特点,对当地的气候、水文、植被等产生重要影响。
河流和湖泊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中国外流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
此外,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泥石流、台风、洪水等,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最后,我们关注人口和城市化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对环境、交通、就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八年级地理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多个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地理学科成绩,还能增强我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上下册)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对地球的活动的学科。
作为一名八年级下学期的地理学生,我将通过本文对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理时区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的基础。
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规律。
不同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时区。
我们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以及时区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然而,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造成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学会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并通过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来解决水污染问题。
第三章:陆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陆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
人类通过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活动利用陆地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退化、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陆地资源,我们需要实施土地保护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
第四章: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分布不均,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
城市化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等。
我们需要通过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表层现象和人类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灾害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地理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六章:自然地域的划分与区域联系自然地域是指具有相对一致的自然特征和地理现象的地域单位。
通过对自然地域的划分和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多样性和地球系统的相互联系。
同时,在区域联系中,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也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
总结:通过学习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我对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时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陆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人口与城市、地理信息技术以及自然地域的划分与区域联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上的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八年级下册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地球环境及其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介绍一些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的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在形状上呈近似于球体的形态,被称为地球椭球体。
它由地球内部的内核、外核、地幔、地壳四个层次构成。
其中地核和外核为液态层,地幔为固态层,地壳则包覆在地幔表面,是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称为自转。
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称为公转。
自转与公转是构成地球运动的两大基本现象。
三、地球的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描述某一地区长时间(至少30年)的气候状况,包括了温度、降水量、湿度、风和云量等因素。
而天气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所出现的天空状态和自然条件。
四、地球的水循环地球上维系着大量的水资源,其中包括了河流、湖泊、海洋等。
水循环是指在地球上的水分在不断地进行循环,包括蒸发、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过程。
五、地球的资源分布地球上的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了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各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往往会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六、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它们对我们认识地球、探索世界及应对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______一线,主导因素是______。
______与______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______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2、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1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______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______地区与______地区的分界线3、北方与南方的天然差别与人文差别:位置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别气候1月平均气温河流植被代表地形:______、______、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代表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导因素是______。
______温带季民风候低于℃水量较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______、______季民风候高于℃水量大、汛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______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别农业作物熟制食粮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水果主食住宅特点生活传统交通工具体育活动北方地区旱地一年一熟(东北地区)、南方地区水田一年二熟至三熟水稻油菜甘蔗(产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棉花、蚕丝柑橘大米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留意通风散热。
船舶______(华北地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甜菜棉花XXX(产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面食、XXX(黄土高原)土坯垒墙,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留意御寒保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一、中国的疆域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领土四至: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领土面积和海域: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14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省级行政区划: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三、中国的人口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分布: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四、中国的民族民族构成: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五、中国的地形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第二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5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有面积广大的平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知识点主要有:
•中国的人口。
包括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中国的民族。
包括民族构成与分布、各民族的习俗与文化。
•中国的区域差异。
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省内区域差异。
包括辽宁省、山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广东省、台湾省。
•认识省级区域。
包括北京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认识省内区域。
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黄土高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辽中南工业基地。
•走向世界的中国。
包括中国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
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八年级地理主要涉及地球与地理、自然环境与资源、人口与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下面我将按照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总结,以便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八年级地理的主要知识内容。
一、地球与地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部分组成。
地球上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30%的面积为陆地。
地球上有大洲、海洋、河流、湖泊和山脉等自然地理要素。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并形成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
经线和纬线是地球表面上重要的地理标志线,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理位置和方位。
二、自然环境与资源自然环境是地球上的一切非人为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包括大气、水、土壤、植被和动物等。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我们要正确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人口与城市人口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不同的人口数量和质量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会对人口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影响。
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生产的重要场所,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
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规划和管理对城市的发展和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是地球表面上较为局部和特定的地理空间。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实现发展的平衡和协调。
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上是我对八年级地理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内容。
地理是一门富有趣味和挑战的学科,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增长地理知识,为更好地了解和改善我们的家园做出贡献。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地理划分。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略带扁球的球体,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小。
这种
形状被称为地球的地球形状,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目前,人们已经通过卫星观测、地球观测卫星、高空探险等多种
手段验证了地球的地球形状。
二、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
自转是地球以西偏北的北极轴为中心沿其自身的轴心进行的旋转。
自转的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它引起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更替、风云变幻等现象。
公转是地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4日,决定了地球四季变化的规律。
三、地球的地理划分
地球的地理划分主要包括纬度和经度。
纬度指的是从赤道到地球两极的线条,按照经纬度来分,地球共被划分为90个纬度带,0度为赤道。
经度指的是垂直于赤道的线条,分别向东西方向延伸。
经度以一度为单位,沿着赤道划分,从0度开始,东经为正数,西经为负数,一圈共360度。
除此之外,地球还被划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在人类的生活和探索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总之,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涉及到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的地理划分三方面,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地球奥秘和探索地球资源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3、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4、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5、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6、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7、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8、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9、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10、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11、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12、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13、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4、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5、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6、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17、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理八下单元知识点总结
地理八下单元知识点总结在地理八下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地球的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气候和生态等方面。
下面就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地球的构造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行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地球的构造主要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主要由岩石构成。
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主要由固态地幔和流态地幔组成,是地壳和外核之间的过渡层。
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外核是液态的,而内核是固态的。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圈的运动,自转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670公里。
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的交替变化,日出日落和日照时间的长短。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圈的运动,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大约365天。
气候气候是指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大气中的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情况。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速等。
气候可以根据温度、降水和季风等要素来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干旱气候等。
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生态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食物链、生物圈、节水、食物和生境等方面。
生态系统包括一切有机体和无机物质在一定范围内相互作用的总和。
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生物多样性和特征,例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总结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气候和生态等方面的知识是我们要了解和掌握的。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总结这些知识,为地球环境的改善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知识点归纳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 疆域。
- 位置: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 疆域: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 濒临海洋: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东部与朝鲜相邻;北部与蒙古、俄罗斯相邻;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西部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相邻;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相邻;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邻。
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 行政区划。
- 三级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
- 省级行政区: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例如,黑龙江省、山东省等是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是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等是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是特别行政区。
3. 人口。
- 人口数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 - 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 人口政策: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其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开始逐步调整人口政策,如放开二孩政策等。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着1.自然环境差异显着:(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着: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一、自然特征1.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地壳等多个构成层组成。
内核由固态铁和镍组成,外核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地幔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壳则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
自转是地球自身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则影响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
气象则是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气候和气象受到经纬度、海洋、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世界的国土分布:世界国土分布不均衡,有着明显的大陆型国家和岛国。
大陆型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而岛国则多分布在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5.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上分为东部沿海地区、高原地区、盆地地区、平原地区和西部的山地地区。
中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
6. 世界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上有多个著名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北美的五大湖之一的苏必利尔湖。
7. 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8.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资源利用是指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9.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GIS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相关参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6)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7)北方与南方、水田与旱地(8)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3.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4.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和南方地区:气候(气温、降水)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二.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4.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5.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6.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东北地区为主)一年一熟,长城以南(华北地区为主)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7.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8.耕地类型:旱地。
9.矿产资源:山西大同全国煤炭最多10.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三.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被称为旅游天堂。
3.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4.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5.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6.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
7.耕地类型:水田四.西北地区1.位置:位于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四大地理区域面积最大。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环境特征:干旱降水东向西减少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8.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内流河。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9.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洲农业。
五.青藏地区1.位置与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海拔高)5.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6.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7.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8.农业类型: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9.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10.民族和宗教: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11.宗教建筑: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塔尔寺。
第六章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为主)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松嫩平原)和南部(辽河平原)地区人口多,(2)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3)山区人口较少。
5.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5.交通分布: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沿岸。
6.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异国情调”长春: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大连: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避暑旅游胜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7.主要农作物:①粮食作物:小麦(广泛分布)、玉米(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水稻、大豆(单位面积产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总产量占全国2/5)。
②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
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黑龙江是中国甜菜主要产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8.工业布局:哈尔滨—动力机械基地。
沈阳、齐齐哈尔—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生产基地。
长春、大连—运输机械制造基地。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1997年7月1日回归)一.地理概况:地狭人稠1.位置: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2.范围或组成: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3.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4.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宜人)5.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措施:“上天”—建设高层,“下海”—填海造地。
6.海运: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航空: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
陆路:祖国内地有京九、广深铁路;境内: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7.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斯尼乐园8.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国际信息中心;香港教育发达,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9.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长期是香港的主导产业,被誉为“购物天堂”。
10.目前香港的主要工业部门:电子、钟表、成衣、玩具、食品、首饰等。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香港主要的支柱产业。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1999年12月20日)1.位置: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毗邻珠海经济特区。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2.面积变化: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不断填海造地,澳门的陆地面积扩大。
3.气候与环境:澳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海上花园”。
4.主要旅游景点:大三巴牌坊,原为圣禄大教堂,澳门重要标志;唐城,妈祖阁5.经济:澳门是自由港,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江三角洲”。
2.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3.地形与气候:以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珠江三角洲区域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5.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1)政策条件:国家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的前沿(2)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3)人文条件:著名侨乡,便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6.区域经济特点: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7.(1)广州:①广州别称“羊城”,广东省省会,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
②广州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③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④广州港是华南地区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国家航空枢纽。
⑤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
(2)深圳:深圳位于珠江口东侧,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综合竞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1.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2.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3.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上海港在长江三角洲前沿,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
5.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6.(1)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①南京: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城市,江苏省省会。
“六朝古都”的美誉,江苏最大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②苏州:东临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东南门户,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③昆山:江苏省南部,“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
(2)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①杭州: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中国丝都”;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大桥的区域合作与交流。
②宁波:宁波隔杭州湾与上海相望,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
7.区域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江苏南部(北翼)和浙江北部(南翼)为两翼,形成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1.长株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三个城市中心地区.三市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
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2.长沙:湖南省省会,工程机械,限制冶金株洲:株洲是铁路枢纽,铁路机械、有色冶金;物流业也很发达。
湘潭:工业基地和旅游城市,电工机械、黑色冶金。
韶山市毛泽东同志故乡3.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1.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燕山山脉、西部太行山余脉西山;以平原山地为主,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大多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均属海河水系。
3.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集中于夏季。
4.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民居建筑,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5.北京是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6.北京是中国首都,是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7.天安门广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城楼是中国的重要象征。
8.北京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哈、京沪、京广、京九、京包—包兰9.中关村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2008年北京举办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