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
论电影中徽州意象的色彩语言运用模式

论电影中徽州意象的色彩语言运用模式作者:何俊威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7期摘要:徽文化因其极具地域特色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影视传播中。
色彩语言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它不仅可以塑造形象、烘托主体,更能够表现情节和渲染主题。
本文从色彩的自然视觉认知、心理情感感受、人文象征意义三个层次对电影中徽州意象的色彩语言运用作出剖析,梳理了基本模式。
关键词:徽州意象;徽文化;色彩语言一、电影中的徽州意象徽文化与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为三大地域文化,堪称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缩影,因而具有丰富的视觉符号,徽州意象为电影色彩语言的应用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电影中的徽州意象是以电影为载体,以徽州地区作为背景,进行徽文化展示与传播的意象。
如今徽州文化因其极具地域特色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影视传播中,本文以电影《卧虎藏龙》、《菊豆》等为例探讨徽州意象在影视中的色彩语言运用模式。
在影片中,通常运用色彩语言表达意象、塑造角色、渲染气氛、烘托主体,乃至参与推动剧情的发展,从侧面表达影片主题。
二、徽州意象的色彩语言(一)自然色调——青绿的山水秀色青翠欲滴的竹林绿海、滔滔不息的新安江水系、层叠的千峰翠色和山峦剪影,山水环绕的秀丽环境给了徽州意象天然的绿色背景。
而在心理层面上,绿色对应着草木植物,因此有生机和谐的感觉,往往象征着生命、和平、宁静。
这种自然色调的象征性在具有徽州意象的影片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例如《菊豆》中南屏村坝上的清澈流水烘托着天青菊豆短暂的和谐生活、《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盗剑时蜻蜓点水而过的宏村月沼象征着被打破的宁静。
最为人熟知的场景,莫过于在《卧虎藏龙》中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竹林之上的打斗,演员一袭白衣,以木坑竹海、黄山翡翠谷这些徽州天然意象为背景,借助威亚特技完成了高难度的打斗,人影上下翻飞,穿梭闪现在青山绿水之间,营造出了空灵高妙的意境,以景语作情语,使人体会到玉娇龙的躁动慌乱是如何被李慕白的君子之风抚平,也为后面动情拜师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地域文化元素对徽州地区景观小品设计影响研究——以皖南古村落为例

量小、造型丰富多样 的 景 观 建 筑 物、构 筑 物 和 景 观 艺 术
体总称.景观小品是乡村景观中的点睛之笔,对乡村 景
观环境具有点缀作用,兼具实用功能和 精 神 功 能 [5]. 乡
村景观小品不仅仅是乡村记忆的绝佳载体,乡村风景 的
设计手法,为后续乡村景观小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地域文化元素;景观小品;徽州地区;皖南古村落
文章编号:
1674
G
9944(
2021)
11
G
0050
G
03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皖南文化已渗透到徽州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潜 移
1 引言
默化的影响不仅使得皖南文化和历史得到传承发展,还
点缀,它的属性 最 终 是 一 种 文 化 形 态 . 随 着 人 类 社 会
及文化的发展进步,景观小品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世 界
求,作为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而存在.然而如何将地 域
同一发展的趋势,但 只 有 那 些 承 载 当 地 环 境、地 域 文 化
文化元素融入景观小品的设计,在继承地域传统文化基
变,空间上讲究丰富的韵律美,整体古朴自然,与周围 远
从乡村现有的一些景观,或者生产生活中所用到的一 些
山近水相融合,与周 围 自 然 环 境 和 谐 统 一,人 文 景 观 和
物体的形状,或对其 原 型 直 接 进 行 利 用,如 皖 南 乡 村 中
自然景观在村落建筑中和谐共处.
常见的水 牛、水 车. 它 们 既 曾 经 作 为 一 种 农 业 灌 溉 工
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当前市公共环境建设的一项 重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在将定义安徽地域文化以及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在将分别从安徽地域文化在动漫中的体现、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形象设计、故事情节设计、角色设定和场景设计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揭示安徽地域文化与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的紧密联系。
在将总结安徽地域文化对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的影响,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创意灵感,促进安徽地域文化在动漫领域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安徽地域文化,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动漫形象设计,故事情节设计,角色设定,场景设计,影响,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安徽地域文化的定义安徽地域文化是指安徽省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包括但不限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间传说、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安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黄山、徽派建筑、徽菜等传统文化元素。
安徽地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通过代代相传的传统礼仪、节日习俗等,传承着古老而珍贵的文化精髓。
安徽地域文化是安徽人民生活和创造的结晶,是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在安徽地域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赋予深刻的意义,体现了安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安徽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是安徽省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
通过对安徽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传播安徽省的文化精神,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借鉴和发扬安徽地域文化,可以为动漫作品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丰富动漫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提高作品的品质和影响力。
1.2 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动漫衍生产品设计是指将动漫作品中的元素和内容延伸开来,创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衍生产品,如周边商品、游戏、动漫音乐等。
这些衍生产品不仅可以为原作品的粉丝提供更多选择和欣赏的机会,还可以扩大原作品的影响范围,促进其在市场上的推广和销售。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动漫作为现代视觉艺术的一种,自身又是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形式。
在当代,动漫的绘画手法,人物形象,情节故事等方面都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跨越文化和地域的推广和传播,让地域文化与动漫的结合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方式。
安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
以黄山、徽州、皖南、滁州等地为代表,其建筑、人文景观、习俗等都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将安徽文化与动漫相结合,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市场上的动漫衍生产品呢?首先,安徽文化与动漫之间存在着许多契合之处,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优势内容。
比如徽派建筑是安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独特的风格和建筑特点是很有可能成为动漫作品的重点突出的元素之一。
通过将徽派建筑融入到动漫作品中,可以更好地传达出安徽文化的内涵,并且增强动漫衍生品的附加价值。
其次,安徽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动漫衍生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安徽省已经被列入中国非遗保护名录的徽绣、徽墨、徽砚、铜印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品。
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技能,都可以给动漫衍生品的设计提供很多的灵感和创意。
通过将这些传统工艺融入到动漫衍生品的设计中,不仅可以再现传统文化,还会给人们带来更加亲切的文化感受。
最后,安徽的地域文化不仅在建筑和手工艺上丰富多样,同时还包括了很多传统的节日、民俗等文化活动,这些均可以作为动漫衍生品设计的内容。
例如,每年的国庆节黄山的音乐节、柿子节,滁州花灯节等等,都可以以动漫作品的形式呈现,带来新的视觉感受,增加了文化在动漫衍生品设计中的互动性。
总之,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需要紧紧把握住安徽地域文化的内涵,以及动漫作品的语言特点,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推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动漫衍生品,以此明确动漫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创新方向,为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中国古建筑论文-建筑论文

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中国古建筑论文-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徽州古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的一部分,是研究古徽州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载体。
但是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徽州古建筑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何利用当今科学技术去保护和恢复这些珍贵的徽州文化,已成为古徽州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数字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并浅析数字技术在国内外文化保护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落实的工作。
关键词:徽州古建筑;数字重建;动画复原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而徽州古建筑又是徽州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
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当今社会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徽州古建筑受损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保护和修复徽州古建筑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通过传统手段去保护和修复徽州古建筑外,数字技术也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手段。
利用数字技术,我们不仅可以测量采集古建筑的相关数据进行日后的复现,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对古建筑进行复原和展示,让人们在多媒体面前就可领略徽州古建筑的魅力。
然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做的还很少,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徽州古建筑的动画复原方面,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急需相关学者去攻关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作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财富,徽州古建筑的损毁确实让人心疼不已。
然而这些不同程度的损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是自然原因,这些古建筑虽是文化瑰宝,但是其却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免不了风吹日晒。
年代久远加上本身建筑材料的问题,注定了这些古建筑在一步一步走向消失。
另外,人为的破坏极大地加速了古建筑的损毁与消失。
旅游业的过度开发,经营者的过度使用都造成了徽州古建筑的加速损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保护与展示本身是存在一定矛盾的。
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展示出来供民众参观与欣赏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将这些建筑统统建个保护设施在进行展示显然是不现实的。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文化的国家,各地的地域文化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安徽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将会介绍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安徽地域文化以黄山、徽派文化和徽剧为代表,这些元素都可以被融入到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中。
黄山作为安徽最著名的山脉,以其秀丽的山水和奇特的地貌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可以设计一款以黄山为背景的动漫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少女或少年,他们在黄山上冒险解谜,与山中的各种神秘生物进行战斗。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突出黄山的美丽,还可以向人们传递心中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徽派文化是安徽独有的文化形式,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可以设计一些以徽派文化为主题的角色形象,他们身穿着传统的徽派服饰,拥有独特的技能和能力。
可以结合徽派文化的特点,设计一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通过动漫形象传达徽派文化的精髓和主题。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展示徽派文化的魅力,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徽派文化。
徽剧作为安徽的传统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动漫形象的设计将其元素融入到产品中。
可以设计一款以徽剧形象为主题的动漫明星养成类游戏,玩家可以扮演一位徽剧演员,体验从无名普通人到成为一代剧星的成长历程。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学习和表演徽剧的技艺,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对徽剧的了解和欣赏,还可以激发更多人对徽剧的兴趣。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可以通过融入黄山、徽派文化和徽剧等元素来展示安徽的独特魅力。
通过动漫形象的设计,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安徽的地域文化,并为其带来更多的宣传和推广。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以安徽地域文化为主题,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惊喜。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在当今社会,动漫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娱乐的方式,而动漫的衍生产品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于动漫衍生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设计出受人们喜爱的、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动漫衍生产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以安徽地域文化为基础,探讨一些与安徽地域文化相关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一、安徽地域文化概述安徽地处中国大陆的东部,是中国的文化名省。
安徽素有"黄山之巅,徽派之美"的美誉。
安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包括徽派文化、黄梅戏、皖剧、歙剧、徽剧等。
这些文化元素都可以成为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的素材。
二、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理念1.保留文化特色在设计动漫衍生产品时,首先应该保留安徽地域文化的特色,将安徽的地域文化、传统风情、地域特色融入到动漫形象中,通过动漫衍生产品,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安徽地域文化。
2.符合市场需求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更是一种商品,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确保产品在设计风格上既符合地域文化特色,又符合目标消费者的审美趣味。
3.创新发展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应当不断创新,加入新的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得产品更具有现代感,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1.黄山美少女手办黄山是安徽著名的山水名胜,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可以设计一款黄山美少女手办,将黄山的山水风光融入到手办的造型设计中,同时加入一些徽派元素,例如徽派建筑、徽派服饰等,使得手办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具有动漫的可爱风格,吸引更多消费者。
2.徽州姑娘手机壳徽州是安徽古代的行政区划名称,这里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设计一款徽州姑娘手机壳,可以将徽州的传统服饰、建筑等元素融入到手机壳的设计中,结合现代的手机壳制作工艺,使得手机壳既具有徽州姑娘的古风韵味,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3.黄梅戏主题周边产品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而闻名。
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课件资料

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课件资料浅谈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作者:龚桂沅关键词:徽州文化元素动画场景设计融合传承摘要:动画场景设计对动画风格的刻画、环境氛围的营造、提高动画的欣赏价值起到关键的作用,场景设计是动画影片里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二者之间看似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不然,学习并深入理解徽州的文化元素(这里主要以徽派建筑和徽派雕刻为例)对动画的场景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将其文化元素融入具有现代美感的动画场景设计之中,是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生。
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动画影片中,有利于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文中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见谅,并给予指导。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进步,本土化和民族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的趋势,但是当代动画少了很多民族文化内涵,鲜有经典之作,尤其深入专门的场景设计中的研究几乎很少。
因此,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民族元素,并将其恰当运用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具有深远意义。
一、我国动画的现状及传统因素(一)我国动画的现状近20年来,我国动画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外动画涌入中国,悄然改变着国人的文化审美和需求倾向,并且最终成为他们观赏动画片的参照标准。
分析我国动画的现状,当代动画缺少了很多民族文化内涵,对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承袭远远不够,经典之作明显减少,根本无法与原来的辉煌时期相比。
除此之外,现在国内新一代的动漫产业从业人员多为基础制作人员,作品普遍题材范围狭小、制作水平低下、观众低龄化等等,使得我国动画的出路更加狭窄和迷茫,以至于丢弃了自己的长处,跟着他人的风格走,结果越来越拙劣。
(二)中国动画中的传统民族元素中国动画自创作至今已经走过8O多年,从创作初期就与传统民族元素紧密结合,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优秀作品。
中国皮影、剪纸、年画、戏剧脸谱、书法、篆刻、武术、古代纹饰、传统乐器等民族元素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动画制作之中,以丰富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题材作支撑,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表现手法,尤其是意境优美的场景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充分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点。
中班徽州文化美术案例分析

中班徽州文化美术案例分析一、徽州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安徽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
安徽不但有美丽的自然资源,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古老传说的六尺巷、九华山庙会、梁山伯与祝英台,远近闻名的黄山、宏村、西递等旅游景点,以及凤阳花鼓、巢湖民歌、岳西高腔等民间艺术,这些徽州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因此,将徽州文化资源融入课程,使幼儿对徽州文化产生了解和探索的兴趣,发挥徽州文化资源活动课程的功能,使幼儿园课程实施成为面向幼儿发展和生活的真实的教育过程。
二、徽州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为了能够激发孩子对徽州文化的兴趣,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接受情况,把诗词歌赋进行创新的分解、探究、组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融合的方法,编辑成其乐无穷的活动,比如:游戏课堂教学、传统民间玩法教学、故事教学、歌唱教学等,让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学习徽州文化的快乐。
本节将着重从徽州美食文化——黄山毛豆腐,介绍徽州文化特色课程资源。
(一)开发、生成黄山毛豆腐特色课程,激发爱家乡情感如我们充分围绕徽州文化的美食——黄山毛豆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整体性、和谐性、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挖掘有价值的,与黄山毛豆腐相关的美食内容作为主题线索,在探讨、研究的基础上衍生,展开链接,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主题活动“我们的讨论”、“我们的调查”、“需要的工具”、“豆子变形记”、“我制作的黄山毛豆腐”等,将徽州美食——黄山毛豆腐特色元素进行挖掘和筛选,整合成相关的主题线索。
在开展的“我们的讨论”及“我们的调查”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参与到与同伴的讨论中,交流想要调查的主题,并结合家园沟通的方式,与爸爸妈妈通过上网查询,书刊杂志等方式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进一步挖掘黄山毛豆腐的价值。
“非遗”活态化展示设计研究——以“徽州三雕”展示实践为例中期报告

“非遗”活态化展示设计研究——以“徽州三雕”展示实践为例中期报告项目背景: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其中的“非遗”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非遗”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威胁,很多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面临着失传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活态化地展示和推广非遗文化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项目内容:本研究将以“徽州三雕”为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现代设计手段,将“非遗”展示与现代元素结合,从而活态化地展示和推广非遗文化。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研分析“徽州三雕”的历史渊源、传承状况、现存问题等,了解其文化内涵和特点。
2. 通过现代设计手段(如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徽州三雕”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注入新的设计元素,提高其时尚感和现代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
3. 探讨如何通过多种媒介(如网络、展览、教育推广等),将“徽州三雕”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技艺向外传播,形成持续的非遗文化传承机制。
4. 设计“徽州三雕”的展示空间和展示方式,通过良好的展示设计,突出其文化内涵和特点,并进一步体现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提高其展示效果和吸引力。
项目进度: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对“徽州三雕”的调研和分析工作,了解了其历史渊源、传承现状和存在问题。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有关研究和实践,探讨如何将现代设计手段应用于非遗文化的展示和推广中。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并设计“徽州三雕”的展示空间和展示方式,力求实现高水平、高品质的展示效果。
徽州文化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运用及创新

艺 术 教 育255 都市家教徽州文化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运用及创新230088 安徽新华学院 动漫学院 安徽 合肥 刘 刚【摘 要】本文阐述将徽州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发展的应用运用,通过以动画、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徽州文化以动漫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传播和展示,以及借助于新技术和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将徽州文化元素融入到动漫作品的创作中,展现动漫作品的观赏性和文化内涵,从而推动徽州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关键词】徽州文化;动漫产业;创新应用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游戏、虚拟交互为表现形式,其内容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动漫产业在良好经济形势下也得到长足的进步,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在此时期研发出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动画片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熟悉中国并喜欢中国及中国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动画片如《功夫熊猫》、《美人鱼》、《西游记》等一批佳作。
本文主要介绍徽州文化在动漫产业中的运用及创新,将徽州文化与现代动漫融合应用,凸显具有徽州文化的动漫品牌,促进安徽区域性动漫产业的创新发展。
1 徽州文化概述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
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州历史名人、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等诸学科,都属徽州文化范畴。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徽人在文化艺术、戏曲、音乐等领域都有所建树、创造了众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安徽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安徽地域文化中,有许多具有特色的元素,如黄山、徽州民居、徽派文化等。
本文将基于安徽地域文化,设计一款动漫衍生产
品。
首先,我们选择以黄山为主题设计动漫衍生产品。
黄山是安徽著名的山峰,以奇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风景等著名,是中国山水画中的著名题材之一。
我们可以设计一款以
黄山为主题的卡牌游戏,游戏中卡牌的内容可以包括黄山的各种景点,如光明顶、莲花峰、飞瀑流泉等。
每张卡牌都可以展现出黄山的美丽景色,并赋予不同的技能和攻击力。
第二,我们可以以徽派文化为主题设计动漫衍生产品。
徽派文化是安徽历史文化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徽商、徽州建筑、徽剧、徽菜等。
我们可以设计一款以徽派元素为
主题的手办系列产品,在手办中加入徽派建筑中经典的元素,如“四牌楼”、“不压轴”
等等,并赋予不同的角色性格和设计元素。
这样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融合,在年轻
人中引起共鸣。
最后,我们可以以徽州民居为主题设计动漫衍生产品。
徽州民居是安徽传统建筑的代
表之一,其特点是造型独特、彩画精美、装修精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们可以设
计一款以徽州民居为主题的手游,在游戏中玩家需要通过各种小游戏和解谜,去寻找徽州
民居中隐藏的宝藏。
游戏中可以展现出徽州民居的各个细节和特色,让玩家感受到传统文
化的魅力。
总之,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年轻人的
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析现代平面设计中徽州民间美术元素的选材提炼

浅析现代平面设计中徽州民间美术元素的选材提炼作者:王广宝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应用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元素不宜直接照搬现成的美术作品形式,针对不同的设计服务对象,这些元素也要经过筛选、提炼、加工,再造出适合设计使用的应用元素。
这也是该领域实际设计应用的第一步。
关键词:平面设计;民间美术中图分类号:J51;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23-01面对数量庞大且形式各异的徽州民间美术素材源泉,设计者如何才能获得适用的素材元素?简单地从图像形式上提炼元素,只是一种初级的元素符号化设计。
这种元素加工过程可控性很低,寄希望于设计师个人的审美及艺术功底,即使提炼出了设计元素,也未必能达到设计之初的预想目标。
设计元素的提炼与加工应该可以尝试更理性的方法与流程,通过有针对性的综合、分析、比较,“求”得一个适用性最强的结果。
首先,在元素加工之前的素材选择上,设计师就要开始投入精力了。
一、选材时注重材料的通识特征在设计元素素材的选择上,要选取最具徽州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素材。
例如,要挑选“子孙富贵”主题的徽州木雕美术元素,常见的有寓意性质的“石榴图”,谐音形式的“福(蝠)寿图”,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掌故场景式的“七子八婿郭子仪贺寿图”,元素现存宏村承志堂的主梁雕刻。
在基础素材的选择上,可以参考前文总结的徽州美术元素的通识特征,在文人情趣、情境教化、以素生韵、就地取“材”,视觉“炫技”五个方面入手,挑选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素材,这样在设计表现力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具体素材的比较选择过程中,笔者尝试一种客观的“数据比较法”,有助于设计师客观的发现最具代表性的素材。
以下面9个徽州民间美术素材为例,如图1所示,表面上很难选出最具地域风格的素材,但是进行通识特征比较后就容易取舍了。
图1 待选的9个徽州民间美术素材一是孝子故事砖雕;二是徽州马头墙建筑;三是徽州版画牌楼;四是床板木雕;五是黄山风景版画;六是石雕石壶;七是竹雕笔筒;八是刘海戏金蝉木雕建筑构件;九是徽州帽筒。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摘要】安徽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从安徽地域文化特点分析入手,深入挖掘其在动漫衍生产品中的运用,并提出了设计的原则。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安徽地域文化与动漫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市场潜力。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基于安徽地域文化设计的动漫衍生产品将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安徽地域文化与动漫相结合,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衍生产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关键词】安徽地域文化,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原则,案例分析,市场前景,展望未来,文化特点,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安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安徽位于中国东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古就是文化繁荣之地。
安徽省内涵盖大别山、黄山等著名山脉,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安徽地域文化包括丰富的文学、戏曲、曲艺、绘画、建筑等元素,其中不乏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如皖南传统建筑、徽派艺术等。
安徽地域文化代表着南北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风格。
1.2 研究意义研究安徽地域文化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通过对安徽地域文化特点的分析和运用,可以创作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动漫衍生产品,丰富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
设计基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产品也可以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
研究安徽地域文化在动漫衍生产品中的运用,还可以为动漫行业提供新的灵感和方向,激发创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动漫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探讨安徽地域文化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的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
徽州文化符号在定格动画角色服饰中的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 J 9 1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8 1 0 2 ( 2 0 1 7 ) 0 6—0 0 9 8— 0 4
பைடு நூலகம்
Ae s t h e t i c Re s e a r c h o n Hu i z h o u Cu l t u r a l S y mb o l s
基于VR技术的徽元素在水墨动画中的视觉实现

《》2021年第1期工程科技收稿日期:2020-07-09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工笔画创作中的徽州传统艺术语言传承研究”(AHSKQ2018D83)作者简介:汪海燕(1982-),女,安徽六安人,皖西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
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将传统水墨动画和VR 技术相融合创作,基于徽派水墨元素所制作成的动画作品,这不仅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从发展和体验的角度对相关文化实现数字性的展示,是对传统水墨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展,是中华优秀文化在新时期表现形式,对于现代数字水墨表现的研究具有实际的意义。
如今随着VR 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徽元素水墨动画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并为其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一、徽派水墨动画的发展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小蝌蚪找妈妈》,是世界第一部水墨动画,逐步开启了中国的水墨动画之路。
1988年,我国的水墨动画的发展水平逐渐提升,相继推出了《牧笛》《鹿铃》《山水情》等独具特色的水墨动画,并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大放异彩。
《山水情》以水墨的形式展示了山水的意境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诗画一般的世外仙境。
继《山水情》后,中国水墨动画形式趋于商业化,发展有所停滞,并随之走向低迷。
21世纪以来,众多领域的学者对水墨元素进行了相关研究,尤其是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继承的大背景下,中国水墨动画也从传统发展到数字水墨动画,水墨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
徽派水墨动画作为徽派文化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创新发展形式,将徽派水墨动画传递出的“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意境与现代动画技术巧妙融合起来,赋予了更强的时代气息。
徽派水墨动画以徽元素水墨在国产动画中的运用契机,重点在于将徽派水墨元素融入动画场景中来,以此来更好地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目前徽派水墨画的题材主要以徽派水墨画种所传递的意象为载体,通过现代化动画艺术手法,将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淋漓尽致呈现在观众面前,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作者:龚桂沅关键词:徽州文化元素动画场景设计融合传承摘要:动画场景设计对动画风格的刻画、环境氛围的营造、提高动画的欣赏价值起到关键的作用,场景设计是动画影片里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徽州文化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二者之间看似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不然,学习并深入理解徽州的文化元素(这里主要以徽派建筑和徽派雕刻为例)对动画的场景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将其文化元素融入具有现代美感的动画场景设计之中,是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生。
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动画影片中,有利于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文中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见谅,并给予指导。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进步,本土化和民族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的趋势,但是当代动画少了很多民族文化内涵,鲜有经典之作,尤其深入专门的场景设计中的研究几乎很少。
因此,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民族元素,并将其恰当运用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具有深远意义。
一、我国动画的现状及传统因素(一)我国动画的现状近20年来,我国动画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外动画涌入中国,悄然改变着国人的文化审美和需求倾向,并且最终成为他们观赏动画片的参照标准。
分析我国动画的现状,当代动画缺少了很多民族文化内涵,对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承袭远远不够,经典之作明显减少,根本无法与原来的辉煌时期相比。
除此之外,现在国内新一代的动漫产业从业人员多为基础制作人员,作品普遍题材范围狭小、制作水平低下、观众低龄化等等,使得我国动画的出路更加狭窄和迷茫,以至于丢弃了自己的长处,跟着他人的风格走,结果越来越拙劣。
(二)中国动画中的传统民族元素中国动画自创作至今已经走过8O多年,从创作初期就与传统民族元素紧密结合,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优秀作品。
中国皮影、剪纸、年画、戏剧脸谱、书法、篆刻、武术、古代纹饰、传统乐器等民族元素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动画制作之中,以丰富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题材作支撑,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表现手法,尤其是意境优美的场景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充分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点。
前人的种种成就无一不是站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中建立发展起来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下中国动画电影急切地需要原创的、本土化的、有民族特色的动画,民族元素在这个时代愈发显得重要起来。
而徽州文化元素中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以及徽派雕刻,历史渊源深厚,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元素的典范。
二、徽派建筑与徽派雕刻(一)徽派建筑的形成及风格特点徽州建筑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被世人关注,当是基于它的风格特色以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
徽州古建筑是一种文字形式与文化符号的大块文章。
徽派建筑有着高超的建造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有的地方特色,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性,从布局到色彩都给人一种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
中叶以后,随着徽州商帮和官绅的势力日益增强,徽派建筑也逐渐形成自己特殊风格的建筑体系,数百年来—直为当地人们所安居乐住,并且也为外来人所交口称赞,还跨川本土,在大让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
徽派建筑在今天仍然充满生机,作为一个传统建筑体系,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于一体,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和开发使用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工艺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乃至旅游观赏价值。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色上要体现在村落的民居建筑上,从设汁、选址、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十地反映了徽州的土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所谓民居是指古时遗存的、相对于“官式做法”的民间居住房屋,它与宫殿、府邮、坛庙、陵园建筑不同,一般都采用较经济的手段,囚地制宜,因材致用,以满足生活及生产上的需要,其功能、形式、构造和用材相互适应,巧妙结合,各地民居又带有不同的人文特征,风格迥异,丰富多样而又淳朴自然。
徽州建筑之所以为世人关注,当是基于它的特色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
徽州民宅的外观明朗,其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巾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川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
整个宅居足以天井为中心,三间两过厢组成长方形平面双楼层(P式或“户”字式)的内向小型三(或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倚山傍水,讲究风水价值。
其四周青砖高墙围护,鱼鳞小青瓦覆盖的坡面屋顶,马头形的山墙从屋顶两侧筑起高过屋脊,以用作封火墙。
这马头墙封闭得屋外几乎看不到瓦,其高低错落的墙垣两头,伸展着长长短短的“印小式”或“鹊尾式”叠落山墙面呈阶梯形似马头,鹊尾下有薄砖做成的“金花板”护墙;并用板瓦筑“脊筋”和盘龙,在其上密叠竖瓦作脊,覆盖蝴蝶瓦以防雨水冲刷墙头。
宅内庭院修筑花园,石板、鹅卵石路,小桥、流水的和谐组合,构成了徽派民居建筑的基凋。
徽派建筑形象突出淡雅朴素的特征是:小青瓦、白粉壁、马头墙,而木构架、木门窗的重檐、门罩也别具一格。
入宅则依天井的位置和布局的形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凹型、口型、H型、曰型。
凹型住宅,即俗称三间式为“一颗印”,一般是一明间两暗间,天井两侧各建廊房,为一进两层的楼房,楼梯设在明间背后,或廊房的任何一侧,楼下明间做客厅,左右暗间为两厢房。
口型住宅,多为三间两进的楼房,其实就是两座三间式的凹型住宅相向组合,楼下前一进的明间为正间,两旁为卧室,后一进的明间作客厅;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
H型住宅,其实就是两座凹型住宅相背组合,前、后各有一天井,两旁有廊房,中间为正屋。
曰型住宅,也是三间两进,头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各有天井,各进之间两边均有廊房相连。
房屋多进式显得有层次感,可避免一览无余。
徽州民居的结构牢固,大多是砖墙、木梁架和方砖铺地,与我国南方一带“干栏建筑”无大区别,而且从渊源上看,早在公元前5000至前3300年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干栏式的条形建筑了”。
古徽州的地理位置与浙江余姚河姆渡相距不远,自然也很早使用干栏式建筑,即修建时先用石块安好基脚,以杉树原木为立栏,用枋条穿拉起来,形成离地五六尺高的底架,在底架上铺以宽厚的楼板,然后再在底架上建上层房屋,全为木结构,一般有正房三间加两头偏厦,有二层或三层,外走廊围以木栏。
下层堆放农具、豢养牲畜,上层住人。
这种干栏式高足建筑的优点是下部开放,空气流通。
南方山区气候湿润,潮气弥漫,人居楼上,既可避潮气,也防蛇兽之害;还因背山傍水而居,暴雨山洪陡涨,因而又可防洪。
古徽州山越土著居民,为适应山区险恶的环境,免遭洪水、蛇兽的袭击,都沿用干栏建筑。
东晋以后,中原士族南徙徽州山区,在楼层设计上也采用干栏式样:一楼不住人,或住仆人,二楼是主人全家居住。
明代徽州民居的特征之一便是“楼上厅”:楼下低矮,栏栅外露甚至不加修饰;楼上宏敞,方砖铺地,望砖蒙顶,因极为开阔,俗称“跑马楼”。
到清代以后,“楼上厅”已消失,因为那些过去威胁楼下居住的恶劣因素随着地理环境和社会进步而逐渐消失了,楼下成为人们的主要活动中心。
从时间上看,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当应上溯唐末时期,而徽商崛起于明清时期,这是徽派建筑风格的鼎盛发展时期。
(二)徽州雕刻—徽州三雕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
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
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三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
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
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谢,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现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
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
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见方仅尺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石雕在徽州城乡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
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
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
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
明代初年。
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雕风拙朴粗扩,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三、场景设计在动画片中的定位一部完整的动画片必备的三大构成元素:故事、角色、场景。
场景作为动画片三大构成元素之一,是构成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画场景通常是指影视和戏剧中的场面,是推动动画片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环境空间,每~个单元场景均是构成动画片环境的基本要素。
动画场景源于生活的艺术创造,是非现实虚拟的动画角色表演的空间,是为再现现实的活动艺术形式所创造出的艺术真实。
在场景设计中,各种建筑、景观、背景道具是传递文化作为传递文化信息和时空关系最好的载体,起着烘托气氛、表现影片主题、加强心理因素的作用。
动画片离不开故事情节的演绎、角色的矛盾冲突,而动画片没有场景的烘托则很难表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角色表演的氛圈。
场景设计能增强当代中国动画创作中的文化内涵,又能为动画片的整体艺术形式注入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因此,场景设计在动画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剖析国内外经典动画片场景设计对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借鉴和运用(一)传统民族元素在中国经典动画片场景设计中的运用我国早期动漫形成了有中国特色一批作品,《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这三部动画长片是我国动画剧场片的精华与代表,是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有机结合的很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