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中,构建幸福城市的思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建设中构建幸福城市的思路研究
雷光美
摘要:幸福指数是人们衡量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指标数值,也是人们定位和实现幸福生活的基本依据。目前学者研究最多的是城镇化的目的、作用和方法,或是单独研究国民的幸福指数。但真正把城镇化与幸福指数结合起来的文献还不多,若在以往学者研究幸福指数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一套关于幸福城市的指标体系,并在城镇化建设中运用这个指标体系,则能为城镇化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真正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城镇化;幸福指数;思路;措施
作者简介:雷光美(1983-),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福州350000),讲师(会计师)
一、城镇化建设中‘幸福’城镇的概念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也是人们对幸福感的评价或测量指数。‘城市幸福指数’包括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来讲,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指标有多个,其中收入与就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政策和社会保障、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排在前列。和谐幸福的城市是未来全球城市共同的发展目标。国内外对幸福指数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根植于古典经济学“最大化幸福”原理,它被定义为有效的幸福或快乐,是人们始终最求的精神价值,也是政府部门努力的政策目标。1972年,不丹国王旺楚克率先提出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并据此衍生由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文化发展和政府善治等要素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体系”。新世纪以来,联合国开始公布人类发展指数,把发展内涵从单纯的GDP 增长扩展到包括 GDP、居民人均寿命、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多个内容。英国、日本、韩国等国也有类似的做法。与GDP 不同,GNH 强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与均衡发展,可视为引导社会发展目标从GDP 最大化向幸福最大化的转变。‘幸福指数’作为一个概念性的名词,它的测量是对幸福的评价,而评价幸福指数涉及不同学科。因受制于不同的角度、主观因素至今为止,对幸福感的测量全球都有不同的模式,难以达到统一。其中:经济学界认为:幸福等同于最大效用。大卫·布兰奇劳尔和安德鲁·奥斯瓦尔德根据主观满意水平设定了幸福指数的模型,是包括了个人实际的效用或福利、实际收入、亲情及与个人相关的特性的函数。美国密歇根大学罗纳德·英格哈特教授采用幸福感与满意度等问题让被访者直接做出回答,针对个体对象的指标体系是由他领导的研究机构所公布,该指标体系具有广泛的认同性。之后学术界根据主观范畴给出了三类指标体系(1)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2)生活质量满意度;(3)人际关系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幸福指数作为衡量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对人们定位和实现幸福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建设幸福城市的指标体系建立之后,如何实现这些指标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二、城镇化建设中,城市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在城镇化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回顾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抛开高速增长的GDP,城镇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容回避。城镇化建设的质量怎样,如何构建和谐幸福的城市,是城镇化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1.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严重,新生代生活压力过重,与幸福生活相差甚远。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口逐渐面临老龄化,目前我国20-30岁的一代年轻人都肩负着三辈人的生活负担,呈现出2-4-8的现象。如果社会保障机制、医疗保障体系没有完善,就业问题、居民收入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新生代的生活压力很大,更谈不上幸福地生活。
2.城市疾病集中爆发
农民工涌入城市,城市疾病集中爆发,经济增长与宜居城市背道而驰。改革开放后,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城市人口突然增多,导致城市疾病集中爆发,也给城市生活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城市的配套设施跟不上人口的增长,经济增长与宜居城市背道而驰。
3.城市规划不合理
城市规划毫无新意,专横拆迁,有人喜来有人忧。最近10年全国房地产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流转很快,土地增值也多,这样到处都存在拆迁问题,因为赔偿不合理,出现的钉子户,强拆乱建的事情屡见不鲜。有的人是为了一席居住地,有的人是为了投资。有的人高兴,因为拆迁一夜暴富,有的人难过,因为没有拆迁,一辈子的工资不够一套房子的价钱。与国外相比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房价相差太远了,这样的城市规划,哪来的幸福可言。
4.社会问题逐渐变多
由于工作节凑过快,生活压力过大,大龄男女的比例不断增加,涌现出大批的单身贵族。以前只有媒人介绍的相亲场面,现在却成了猛增收视率的相亲节目。当人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娱乐的同时也会议论这个关于‘剩男’、‘剩女’的社会问题,设想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大龄男女的问题,可能会对社会的安定造成影响。
三、引入‘幸福’城市指标体系
1978年改革开放,推进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截止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由原来的17.92%,增加到49.95%。西方国家200年的城市发展,中国只用了30年。城镇化正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无论是居住在大都市的市民,还是生活在偏远山区的村夫,都体会到了城镇化为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福建近日印发了《措施》,指出:“城镇化率超过 62.5%是2015 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但是城镇化不单单是数字上的提升,还需要在质量上得到保障。如何检测城镇化的质量呢,这就需要有一些指标来论证,比如说城市幸福指数。若是在前人已研究出的幸福指数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城镇化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编制出了新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构建‘幸福’城市做好铺垫。
幸福城市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指标性质
城市幸福指数城市
发展
指数
经济发展
GDP 正指标
经济市场稳定度正指标基础建设
公共交通正指标
公共设施正指标
公共服务正指标居民收入与支出
居民人均收入正指标
居民人均消费正指标
居民贷款率正指标
居民存款率正指标
生活
幸福
指数
生存情况
薪资待遇正指标
公共安全正指标
就业保障正指标生活质量
住房状况正指标
文化娱乐正指标
旅游需要正指标
家庭交通工具正指标
城市公共设施正指标
医疗服务正指标
教育情况正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