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隐性判断的解题方法
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判断显隐性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5939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8.png)
判断显隐性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判断事物的显隐性,即确定某个事物或现象是否显而易见或隐匿不明。
而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进行判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判断显隐性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判断其显隐性。
例如,当我们想要判断一个物体在光线条件下的显隐性时,可以通过观察其在光线下的明暗程度来进行判断。
如果物体在光线下呈现出明亮的状态,那么它就是显而易见的;反之,如果物体在光线下呈现出暗淡的状态,那么它就是隐匿不明的。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工具来帮助我们判断事物的显隐性。
比如,在夜间观察星空时,我们可以使用望远镜或者其他光学仪器来帮助我们观察那些隐匿在黑夜中的星星,从而判断它们的显隐性。
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仪器设备来帮助我们判断事物的显隐性,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检测来判断事物的显隐性。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试剂或者改变实验条件来观察物质的显隐性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在医学影像学中,医生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影像检测设备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判断疾病的显隐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来判断事物的显隐性。
通过对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事物显隐性的结论。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经常需要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来判断事物的显隐性,以指导他们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综上所述,判断事物的显隐性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做出的决策。
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借助工具、实验和检测、以及逻辑推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有效地判断事物的显隐性,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提高大家对事物显隐性的判断能力。
遗传系谱图
![遗传系谱图](https://img.taocdn.com/s3/m/2cf2bdf6f61fb7360b4c653c.png)
遗传与进化——遗传系谱图遗传系谱图解题一般步骤:1、显隐性判断(代代发病一般为显性,隔代发病为隐性。
)无中生有―――隐性(亲代双亲无病子代有病)有中生无―――显性(亲代双亲有病子代无病)2、致病基因位置判断基本方法是根据性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的遗传规律确定,若不符合则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确认或排除伴Y遗传。
观察遗传系谱图,如发现父病、子全病、女全不病,则可判定此病为伴Y遗传。
②利用反证法排除X染色体遗传,确定常染色体遗传。
Ⅰ、已确定显性遗传病后,判断致病基因位置Ⅱ、确定隐性遗传后,判断致病基因位置总结:遗传系谱图判定口诀:父子相传为伴Y,子女同母为母系;“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都病为伴性(伴X);“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伴X)。
例:图为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
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
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1)甲病的遗传属于染色体性遗传;乙病最可能属于染色体性遗传。
3、个体基因型及个体基因型概率确定:在显隐性确定基础上根据个体表现型及个体的亲代或子代表现型、基因型确定个体基因型,有时根据提干中附加条件确定。
①个体基因型确定:(1)、表现型确定基因型( 2)、亲代确定子代基因型(3)、子代确定亲代基因型(4)、附加条件确定基因型②个体基因型概率确定例: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若II-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已知条件: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问题1:II-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III-8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问题2:II-5号可能基因型概率______________。
问题3:若II-7为纯合体,III-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76c26f3a417866fb84a8ec2.png)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1、判断方法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1)♀23AA ×♂23AA →49AA (2)♀23AA ×♂13Aa →19AA +19Aa (3)♀13Aa ×♂23AA →19AA +19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aa 。
遗传题中显隐性和基因位置的判断解题规律总结
![遗传题中显隐性和基因位置的判断解题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380a9f65ce05087632136c.png)
遗传题中显隐性和基因位置的判断解题规律总结作者:吕建超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30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考试大纲对考生考试的能力要求有: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而遗传变异部分知识在高考中最能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因此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应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使学生能熟练掌握。
一、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 依据显隐性性状的概念和性状分离的概念来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概念为: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总是表现高茎,把F1表现的形状叫显性形状。
由概念可得判断显隐性的方法:(1)若已知亲本纯和,则用相对性状纯和的亲本杂交,F1表现的性状即显性性状。
(2)若用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则表现出的性状即显性。
2. 由性状分离可判断显隐性的方法(1)若已知亲本是野生型(显性中既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可利用显性杂合体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的原理,选取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自由交配,看后代有无性状分离,若有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若已知亲本是野生型(显性中既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可选取多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看后代中哪种性状的比例大,比例大的那种是显性性状。
在这两种方法中,学生一定要注意“杂交”与“自交”这两个词的用法,当亲本是野生型时,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因此要用“选取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自由交配”来描述,而不能用相同性状的亲本自交。
二、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对于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教师在平时的复习中讲了很多种,但学生在遇到这类题时却往往无从下手,实际上还是对这类题的做题方法和规律没有掌握好。
对这类题我认为主要包括杂交的方法和调查统计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 杂交法(包括正交与反交)(1)基因位置是质基因还是核基因。
依据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探究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为质基因,采用正交与反交的方法。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d11a8e0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5.png)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全为隐性
(1)基因填充法: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用 _表示)→根据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若亲代均为隐性性状,则其基因型只能是 。
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 结果分析
注意: (1)若待测个体为雌性动物,则实验方案必须叙述为“让该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交配,并繁殖多胎”,“繁殖多胎”是一个重要得分点;(2)若待测个体为雄性动物,则实验方案必须叙述为“让该雄性个体与多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多只”“隐性雌性”是两个重要得分点。以上两点的目的是产生足够多的子代。
(2)杂合子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2.自由交配类型的解题技巧
(1)不淘汰隐性个体:杂合子 连续自由交配 次,杂合子比例为 ,显性纯合子比例为 ,隐性纯合子比例为 。
(2)杂合子连续自由交配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 全为灰身。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 ,下列针对 个体间杂交所获得的结果预测错误的是( )。
某两性花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其遗传是由单基因 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后代数量足够多),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1) 完善下列实验设计:第一步:_______________(填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第二步:紫花植株×红花植株。
选项
杂交范围
杂交方式
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
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26e003b9d528ea81c779f1.png)
谭家学(湖北省郧县第二中学442500)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定是解遗传题的关键,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判断方法,就能快速解题。
下面介绍几种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一、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如亲本是高茎×矮茎→子一代只表现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二、根据性状分离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则新出现的矮茎是隐性性状,与亲本相同的高茎为显性性状。
三、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
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高茎:矮茎=3:1,则占3份的高茎为显性性状,占1份的的矮茎是隐性性状。
四、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在遗传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正常,其子代中有患病的,此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如图A );“有中生无为显性” 即双亲都患病,其子代中有正常的,此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病(如图B )。
五、根据可能性大小判断:如果没有上述规律可循,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
若该病在系谱图中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最可能是显性遗传病;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最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例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根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A B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可知②中紫花占3份即为显性性状,白花占1份为隐性性状。
(完整版)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完整版)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d14c12dd3383c4ba4cd275.png)
遗传实验设计一、显、隐性性状判断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三、基因位置的确定四、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五、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一、显、隐性性状判断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例1;答案:(1)不能确定。
(2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
AA的后代均为有角。
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1分)(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an h 2、根据亲代与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推测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已知亲本为纯合子: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②未知亲本是否纯合: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量大)→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例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十种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十种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504f8403d8ce2f0166235a.png)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十种解题方法一、显、隐性的判断: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三、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四、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五、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
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④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
高考生物遗传类解题规律技巧
![高考生物遗传类解题规律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45404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c.png)
高考生物遗传类解题规律技巧遗传类型题目9种解题方法1.显、隐性的判断: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3.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4.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5.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
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⑤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的十大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的十大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a0db8ef524ccbff12184e4.png)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的十大解题方法高中生物遗传类型的题目的10种解题方法,送给那些对遗传题目不太熟悉或者有困难的同学们,通过技巧可以对遗传类型的题更深入的了解,做题也就比较迅速。
显、隐性的判断1.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3.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4.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2.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2.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3.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2.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1.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
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2.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初中生物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拿下高分超轻松!
![初中生物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拿下高分超轻松!](https://img.taocdn.com/s3/m/ef6379b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c.png)
初中生物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拿下高分超轻松!对于生物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八年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不知如何去判断。
这其中既有对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的不理解,也有学习方法的缺失。
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判断生物的显性性状、隐性性状还是比较简单的。
首先回顾下什么是生物的性状?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如单眼皮和双眼皮、人的血型、卷舌与不卷舌等。
其次,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又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其中显性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基因是显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就能表现出来;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第三,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
1.无中生有:亲代性状相同,子代性状不同,出现性状分离,分离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如父母都是双眼皮,子代中出现单眼皮,那么单眼皮就是隐性性状,双眼皮就是显性性状。
2.凭空消失:亲代性状不同,子代性状相同,隐藏了一种性状,隐藏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如父母一方单眼皮,一方双眼皮,子女都是双眼皮,那么单眼皮就是隐性性状。
3.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亲代性状相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
如亲代豌豆都是高茎,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并且高茎与矮茎之比是3:1,那么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初中阶段掌握住这3种方法,基本上就可以解决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及基因组成的判断问题。
咱们借助一个例题,来看看怎样利用以上方法来判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基因组成的问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人群中耳垂(基因用A、a 表示)的遗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2组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B.第2组和第3组中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不同C.第3组的后代中出现了无耳垂个体,这是一种变异现象D.亲代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是通过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的解析:无中生有:由第3组数据可知,亲代性状都是有耳垂的,后代性状中出现了无耳垂,因此无耳垂属于隐性性状,有耳垂属于显性性状。
高中生物遗传大题解题经验分享
![高中生物遗传大题解题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54b3710a5a8102d277a22f0b.png)
高中生物遗传大题解题经验分享一、遗传基本规律相关计算题。
第一步:判断显隐性。
第二步:确定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
(一般以X和常染色体上为主,Z染色体的题与之类似)1、若未知显隐性的则利用正反交结果确定。
正反交结果一致的,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且不属于总是跟母本一致那种(细胞质遗传),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
2、若已知显隐性的,则可利用后代雌雄表现是否一致来进行判断。
如:若雌性个体中:黑毛:灰毛=3:1,雄性个体中:黑毛:灰毛=3:1,则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一致,则在X染色体上。
(也可以看黑毛和灰毛个体中雌性:雄性比是否都等于1:1;当不符合该比例时,也不一定不在常染色体上,注意考虑致死情况)第三步:由表现型推导基因型。
特别提醒:做题时,首先关注后代总份数,比如4份的情况有可能是3:1或1x(3:1),16份的情况有可能是9:3:3:1及其变式,若为4:2:2:1;6:3:2:1;8:3:1等少于16份的情况,则考虑某种或者两种基因显性或隐性致死,或者某种配子致死等。
此外,除了掌握(3:1)x(3:1)=9:3:3:1这种分析技巧,还要掌握用棋盘法对杂交实验进行估算和总体把握,比如:2017年全国2卷第6题中的性状分离比例为:52:3:9,先看总份数64份,棋盘法8 x 8 =64 这里的8份,即为雌雄配子份数,而配子总数8=2x2x2;由此可以推断其基因型为三杂合子。
总用时不超过20秒,很明显,对这些数据若保持敏感,在做此类题时,可显著提高效率。
或X A X a x X A Y (两对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则考虑隐性纯合致死或者考虑两对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连锁情况)或X A X a x X a Y或X A Y x X a X a2:1 Aa x Aa(完全显性,则显性纯合致死,若为不完全显性,则可能是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或X A X a x X A Y (杂合致死)或 AaX B X b x AaX B Y注意:基因互作和致死情况也属于上述杂交组合,比例偏离9:3:3:1的情况,常可作合并同类项、分解和作差等方式处理。
第41讲显隐性判断的解题方法
![第41讲显隐性判断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c96ca9482fb4daa48d4b1b.png)
第41讲显隐性判断的解题方法第41讲:显性和隐性判断的解决方法教学目标:①总结运用显性和隐性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②结合近期高考试题,实现高考试题的标准化。
教学重点:①问题解决方法。
(2)原则总结。
难点:定量总结与分析过程的教学过程;一、适用范围: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随机交配的自然群体。
有三种情况:(1)众所周知,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相同或不同。
(2)众所周知,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差异很大。
(3)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没有得到解释。
(1)当已知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相等或不同时方案1: ①取雌雄同株时,如果多个个体自交,如果后代出现新的类型和新的类群(但互交授粉、自由授粉、自然群体),则该类型为隐性如果后代中没有新类型的父母后代性状是隐性的(2)当雌雄异株植物(体)时,采取多对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
如果一个新的类型出现在后代中,这个新的类型就是隐性的。
如果后代中没有新的父母特征,那就是隐性的。
方案2杂交取多对具有相关性状的个体,并进行杂交(假设果蝇的黄体颜色和灰色体色)如果后代的黄体颜色大于灰色体色,则为显性,而灰色体色为隐性。
州如果后代的灰色体色大于黄体,则灰色体色是显性的,黄体色是隐性的。
州例1(XXXX高考试题)21分众所周知,有角牛和无角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
在一群自由饲养多年的牛中(无角基因的频率等于有角基因的频率),随机选择一只无角公牛和六只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产下一只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没有角。
(1)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能确定这对相关性状的显性性状吗?请简要解释推理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牛和无角牛的相关性状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如何将上述自由放养的牛(假设无突变)用作新的杂交实验的实验材料?(写下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答:(1)不确定。
(1)假设无角占优势,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为Aa,每一个交配组合的后代为角质或无角,概率分别占1/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方法知识讲解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方法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e0f64c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d.png)
五、根据某一性状辨别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
【例13】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 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实验,单就颜色便能 鉴别雏蝇的雌雄。
参考答案:让白眼雌果蝇(XbXb )与红眼雄果蝇(XBY) 杂交,后代中凡是红眼的都是雌果蝇,白眼的都是雄果蝇。
a是一对等位基因。用开红花的紫茉莉品种与开白花的紫茉莉品
种杂交,F1全为粉红花。请回答: (1)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
(2)若让F2中的全部红花植物和粉红花植物群体内相互授粉,
则F3中出现红花植物的概率为 4/9 。
P:AA × aa
F1: Aa × F2: AA:Aa:aa=1:2:1
P ♀XaXa×♂XAYA→XAXa、 XaYA F1 XAXa×XaYA→XAXa 、XaXa XAYA XaYA
【例10】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 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 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 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 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参考答案: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 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 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 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显隐性判断讲解
![显隐性判断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9889e2cba1aa8114431d97b.png)
一、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根据显隐性状概念可知:在基因分离规律中,具有相同性状的杂种亲本相交,如果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不同于双亲的性状),那么这个新性状即为隐性性状。
(教材第4页中) 典型图例如下:A BC DA 、B 图中黑的生出白 的了,则白的一定为隐性性状,是隐性纯合体C 、D 白的生出黑的了,则黑为隐性。
二、如何判断致病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在判断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或是位于性染色体上时,通常采用判断出显隐性之后,且有女性个体有此性状,再假基因在X 性染色体上的方法。
按假设代入原遗传系谱中,如果符合,则假设成立,如果不符,则假设不成立,应为假设相反的一面。
若女性都无此性状,则假设其在Y ,排除Y 则最可能在X 上。
(Y 染色体上的遗传性状,在遗传上具有血缘关系的男性全具有此性状的特点)另外也可以记如下口诀一、 最可能伴Y 遗传:口诀为:“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传递规律。
否则最可能在X 染色体上1 2 2 1 4 3 3 4 1 2 2 1 4 3 3 4二、 伴X 隐性遗传:口诀为:“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即致病基因最可能为伴X 隐性遗传,则母亲患病,儿子一定都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有病。
如色盲的遗传。
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三、 伴X 显性遗传:口诀为:“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即致病基因为伴X 显性遗传,则父亲患病,女儿一定都患病;儿子患病,母亲一定有病。
否则一定为常显例题3:根据下图判断该系谱的遗传方式。
65 7 1 2 10 11 12 9 表示正常 表示患病 4 3 8[结论] 该系谱最可能的是X显,其次是常显,再次是常隐。
为了便于对遗传方式进行判定,现将5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特点归纳如下表。
遗传方式遗传特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⑴具有显性遗传的特点:多为代代遗传,双亲有病可以生出无病子女⑵其他特点:①男女患病几率相等;②可出现父病女不病或子病母不病的情况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⑴具有隐性遗传的特点:多为隔代遗传,双亲正常生出有病子女⑵其他特点:①男女患病几率相等;②可出现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的情况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⑴具有显性遗传的特点:多为代代遗传,双亲有病可以生出无病儿子⑵其他特点:①父病女必病;②子病母必病;③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⑴具有隐性遗传的特点:多为隔代遗传,双亲正常生出有病儿子⑵其他特点:①母病子必病;②女病父必病⑶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伴Y染色体遗传⑴只有男生患病,绝无女性患病(限雄遗传)⑵表现为代代遗传,父病子必病,或子病父必病。
高中生物遗传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遗传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4d8f22516fc700aba68fc0f.png)
高中生物遗传解题技巧一、显、隐性的判断: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三、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四、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⑤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
抑或是发育到某阶段才会出现的致死现象,计算时注意相应比例的变化;六、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书写要求:①亲代的表现型、基因型;②配子的基因型种类;③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包括特殊情况的指明)、比例;④基因型的规范书写:常染色体上的、X染色体上的(包括同源或者非同源区段)(前常后X),要用题干中提到的字母,不可随意代替;⑤相关符号的正确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讲 显隐性判断的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①归纳显隐性判断的解题方法.
②结合近年高考试题,体会高考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①解题方法。
②原则总结。
难点:关于数量总结分析过程
教学过程:
I 适用范围: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随机交配的自然种群。
共有三种情况:
(一) 已知A ,a 基因频率相等或相差不大。
(二) 已知A ,a 基因频率相差很大
(三) 未说明A ,a 基因频率
(一) 已知A ,a 基因频率相等或相差不大时
方案1.①雌雄同株时,取多株个体自交 (但相互授粉,自由传粉,自然种群) ②雌雄异株(体)时,取多对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
若后代出现新类型 新类型为隐性性状。
若后代不出现新类型 亲代性状为隐性性状。
方案2 杂交
取多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假设为果蝇黄体色,灰体色)
若后代黄体色多于灰体色 黄体色的为显性性状,灰体色的为隐性性
状
若后代灰体色多余黄体色 灰体色的为显性性状,黄体色的为隐性性
状
例题1(2005年高考题)21分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与a 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 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1)不能确定。
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 ,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 ,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
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若后代出现新类型 新类 型为隐性
若后代不出现新类型 亲代性状为隐性形状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
AA的后代均为有角。
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
例题2 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31题(20分)
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雌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只写出予一代的性状表
...
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
答:(1)基因(2)正交和反交(3)3,5
(4)解: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总结:(1)据高考答案(2005年31题)可见:在可做同种性状杂交组合,也可以做相对性状杂交组合时,答案中尽量做相同性状个体杂交组合。
06年31题受题干限制只能做杂交实验。
即:相同性状杂交组合优先原则。
(2)本方法适用于常染色体,自由交配的自然种群。
若不符合或不是典型的自由
交配自然种群时,最佳方案为:1,自交植物,雌雄同株。
必须为:
出现新类型新类型为隐性性状
取多株自交
不出现新类型证明亲本为纯种,(可能为AA或aa)则二种亲本(需选两性状个体,分别自交)的各自后代亦为纯种,则需取亲本或子代(有的亲代产生后代后仍能存活,继续繁殖)进行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杂交。
后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后代不表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例题3
现有某一地域有一种植物自然种群,该植物的种皮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基因频率相等)为一对相对性状。
该植物长期繁殖过程中,以自花传粉为主,兼有异花传粉现象。
请以该种群的红色种皮植株,白色种皮植株为实验材料,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答案:取白色(或红色)种皮的植株多株,分别让其自交,若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白色(红色)种皮为显性性状,红色(白色)为隐性性状。
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让白色植株的后代与红色植株的后代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不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分析:本题种群虽为自然种群,但不符合随机交配的原则,则后代的AA,aa很多Aa很少,AA,aa,Aa基因型频率不符合哈代——温伯格定律。
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时,由于Aa很少,所以不能确定显隐性,必须做杂交进一步确定。
(二)Aa基因频率相差很大
方案1 (取突变类型或基因频率很低的基因控制的类型)
①雌雄同株时,取多株个体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类型
新类型为隐性
若后代不出现新类型
亲代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雌雄异株(体)时,取多株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
若后代出现新类型新类型为隐性性状
若后代不出现新类型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
方案2
取具有多对有性对性状的个体杂交
后代只有一种性状类型,后代表现的性状类型为显性性状。
野生型×
突变型后代突变类型多于野生型且
后代出现二种性状类型(举例)不明显,则突变型为显性
后代突变型远多于野生型,则突变型
为隐性
析过程:
窄 X 阔(阔为突变型,数量很少)
①阔为显 aa X AA少Aa多阔>窄,不明显
②阔为隐AA多Aa少 X aa 阔>>窄
总结
1,自交(或相同表现型为杂交)方案优先。
2,上述1中必须选突变型,不能选野生型
3,情况(一)(二)中均亦选多株或多对,避免偶然性带来的误差。
(三)一般按(一)处理
II 伴性遗传
(1)可按I中自交(或相同性状杂交),判断方法亦相同。
(2)具有相对性状的多对个体杂交方案中,亦可按I中判断。
选用正交,反交方案,更严谨。
例题1 ①灰显
灰 X 黄
AA Aa X aa 灰>黄
X A X A X A X a X X a Y 灰>黄
X a X a X X A Y 灰=黄灰>黄
例题2 2006年全国高考试卷31题
(3)要求同时判断显隐性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时。
必须用正反交方案。
例2006年全国卷31题,若题干不给出杂交组合,亦应用正反交方案。
用多对相同性状个体杂交方案不合适。
分析:
1若 X A X A X X A Y
X A X a X X A Y ♀全为同一性状,♂出现性状分离,可判定子代♀性状为显性,且位于X
2若X a X a X X a Y ♀♂同一性状,不出现性状分离。
可判定子代性状为隐性性状。
但不能判定为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位于常染色体上时,不出现性状分离亦为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