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安全技术(正式版)
焊接切割作业的安全用电安全防火技术措施正式版

焊接切割作业的安全用电安全防火技术措施正式版焊接、切割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工艺操作,但由于涉及高温、明火等危险因素,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用电和安全防火技术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下面是焊接、切割作业的安全用电和安全防火技术措施的正式版: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建立配电系统的完善保护装置,包括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确保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2.检查电动工具和电源线路的绝缘情况,确保工具及线路无漏电或多次透露的情况发生。
3.使用带有接地线的电源插座,保证设备带电部分与地或大地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电击事故发生。
4.确保电源线路的接线牢固可靠,电缆绝缘完好,避免线路老化或破损导致火灾隐患。
二、安全防火技术措施:1.焊接、切割作业应在有防火设施或经过防火措施的专用场所进行。
场所内应设置完善的防火设备,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手动报警器、灭火器等。
2.设立明确的禁止吸烟标志,防止工人在危险作业场所吸烟,避免火源引起火灾。
3.对作业区域进行定期的火源隐患检查,及时清理易燃物和可燃物,防止火灾发生。
4.严格要求焊接、切割操作人员使用防火服和防火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个人安全和防火防烟能力。
5.确保所采用的焊接施工材料符合防火要求,不使用易燃物料和易燃液体。
三、附加的安全措施:1.焊接、切割作业应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2.确保焊接、切割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3.焊接、切割作业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和巡视,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4.建立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发生火灾或电气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进行应对和处置。
5.定期对焊接设备和切割设备进行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发生故障事故。
总结:焊接、切割作业的安全用电和安全防火技术措施的正式版包括了安全用电、防火设施、个人防护、定期检查等多个方面,完善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风险,保护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2024年焊接设备安全技术(3篇)

2024年焊接设备安全技术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焊接设备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焊接设备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工作方式的复杂性,焊接设备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2024年焊接设备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一、引言焊接设备是一种能够将金属材料通过熔化、烧化或巩固等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工业设备。
焊接设备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汽车制造、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等行业,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然而,焊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例如火灾、炉温过高、电击等。
因此,提高焊接设备的安全性能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焊接设备的安全问题1. 火灾风险:焊接过程中,高温火花容易引发火灾,特别是在工作环境狭小、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火灾风险更大。
2. 炉温过高:焊接设备的工作温度较高,如果炉温过高会引发设备的熔化和脱落,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电击风险:焊接设备需要使用电力进行工作,不正确的使用或操作会导致电击事故的发生。
4. 操作不当:焊接设备的操作要求较高,如果操作不当会出现焊接质量不达标、设备故障等问题。
三、2024年焊接设备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焊接设备将逐渐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焊接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
2. 环境监测系统的完善:为了预防火灾和炉温过高等安全隐患,焊接设备将增加环境监测系统,及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气体浓度,提前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电气安全技术的提升:焊接设备将加强电气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采用更加安全可靠的电气元件和电气保护装置,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4. 智能检测技术的应用:焊接设备将引入智能检测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提前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设备。
四、2024年焊接设备安全技术的应对措施1.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焊接设备安全性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问题。
焊接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焊接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焊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焊接机操作人员。
第三条遵循以下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操作规范,依法操作。
第四条了解本规程的内容,并按规程执行操作。
第二章焊接机的安全操作规程第五条焊接机的起动及停机:1.首先检查电源线及电缆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无破损后再接通电源。
2.启动前需确认焊接机周围没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
3.首次启动焊接机前要确保机器内部温度正常,未超温。
4.切勿随意停止焊接机的运行,临时停机需确保机器处于安全状态。
第六条焊接机的工作后的处理:1.工作结束后,及时关闭焊接机的电源开关。
2.拔掉电源线插头,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清理焊接机及周围的焊渣、焊丝等杂物,使工作环境整洁。
第七条焊接机的日常维护:1.定期对焊接机进行清洁。
2.定期检查焊接机的电源线及电缆,如有破损立即更换。
3.定期检查焊接机的散热系统,确保散热良好。
4.定期检查焊接机的电路系统,确保电路稳定。
第三章焊接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第八条焊接工作前的准备:1.主机、配件及用地需处于稳定状态。
2.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引起中毒。
3.检查所有焊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九条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1.必须穿戴防护用具,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2.焊工必须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如避免触摸焊枪及焊接口。
3.焊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排除故障。
第十条焊接结束后的处理:1.焊接结束后,必须确保焊接点已冷却到适宜温度后再移动焊接件。
2.收拾焊接过程中的焊渣、焊丝等杂物,使工作环境整洁。
第十一条焊接工作后的维护:1.及时清理焊接枪、焊头等焊机部件。
2.定期检查焊接电路,确保电路正常。
3.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第四章违规行为的处理第十二条对违反本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惩罚处罚,情况严重者将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规程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电弧焊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3篇)

电弧焊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电弧焊机是一种常用的焊接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高温、高压的特性,安全操作是使用电弧焊机的关键。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下是电弧焊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1.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电弧焊机前,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能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免受高温、辐射和火花的伤害。
2.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在启动电弧焊机前,必须仔细检查设备的各项工作状态,包括电源接线、电缆连接、电极选择等。
确保设备无故障、接地良好,并且使用正确的焊接电极。
3. 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必须确保工作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避免其他杂物或易燃物接近焊接区域,以免引发火灾。
4.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在操作电弧焊机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首先,确保工作面积没有明火,将焊机接地,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在启动电弧焊机后,再将焊条靠近工件,在接触点处击打电弧开始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要保持焊枪稳定、电流适中,同时注意安全操作姿势。
5. 防止电击伤害在更换焊条、修理电缆或移动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同时,要避免手部接触焊机导电部件,以防止电击伤害。
6. 确保设备的定期维护电弧焊机作为一种精密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焊机的电源线、电缆、电极夹等零部件是否损坏,若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同时,定期清洁设备内部的焊渣和异物,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7. 焊接结束后的处理在焊接任务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并将设备安放在指定的存放区域。
焊枪应远离易燃物,并保持清洁。
焊接工件也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是电弧焊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定期维护,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弧焊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2)电弧焊机是一种常见的焊接设备,用于熔化金属材料,将其固定在一起。
电焊机操作安全培训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电焊机操作安全培训正式
版
电焊机操作安全培训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电焊钳手柄和焊接电缆线都必须保证良好的绝缘,严禁焊工、焊接操作工在劳保服汗湿后工作。
特别在下雨天和特别潮湿的环境里要严禁施焊。
2、焊工和焊接操作工施焊时要穿戴绝缘橡胶鞋、绝缘皮手套和符合要求的工作服,以防因电源线脱落而使金属外壳带点产生触电事故。
3、焊接设备外壳要保证良好的接地,并对接地线做可靠的保护。
4、确保电焊机正负极导线绝缘皮完好,以防止产生电阻火花引起火灾。
5、保证氧气瓶距离焊接作业区不小于10米距离,以防止氧气遇到明火或者暗火时爆炸或发生火灾。
焊接车间必须配置防火设备。
6、严禁焊工自行修理焊接设备,严禁在起吊工件过程中焊接。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三篇)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焊接作业是一项常见的工业作业,涉及到的金属材料的连接和修补,然而,这项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掌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非常重要,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的高效进行。
首先,焊接操作前,必须进行足够的安全准备。
这包括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特别是对于焊接设备的电源插头和线缆要仔细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磨损。
然后,需要确保工作场所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避免焊接烟尘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同时,防护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焊接面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这些设备可以保护操作人员免受焊接火花、热辐射和烟尘的伤害。
其次,要严格遵守焊接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作业必须在标示有安全警示标识的区域进行,禁止在容易燃烧的材料附近进行焊接作业。
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焊接区域周围没有易燃物和可燃气体。
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要保持专注,确保焊接火花不会引起火灾事故。
另外,要遵循焊接设备的使用说明,不得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避免设备故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焊接作业中的电气安全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进行电焊作业前,必须确保电源电压和电流与焊接机的设定参数相匹配,以避免电火花的产生和电源过载。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焊接机的接地,确保焊接设备的接地良好,以减少电流漏电和电击的风险。
同时,当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最后,焊接作业的安全也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焊接作业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正确使用焊接设备和工具,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同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习也是十分重要的,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总之,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具有重大影响。
只有通过严格的安全准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电气安全以及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焊接作业的安全进行。
焊接机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焊接机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操作前的准备1. 确保操作者具备焊接机具操作资质和相关知识,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2. 确保焊接机具所在的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无易燃、易爆、有害气体和通风不良等情况。
3. 检查焊接机具是否完好无损,电缆是否能够正常输电,且接线无松动、破损现象。
4. 查检焊接机具的电源插头、插座是否破损及过载保护措施是否齐全有效。
5. 清理操作环境,将易燃物、可燃物等放置在安全距离外,并确保工作平台平稳。
二、操作时的安全措施1. 操作焊接机具时,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塞等。
2. 在焊接过程中,必须穿戴干燥、无油污的焊接手套,在电缆随身携带的情况下,不得将电缆束在身上。
3. 在使用焊接机具的过程中,不得接触机具的电极、电弧和工件,并且不得将手指放在机具喷吹的熔融喷嘴上。
4. 操作焊接机具时,应保持身体平衡,双脚稳定站立,尽量避免进行高空、悬崖、水下等危险作业。
5. 在操作焊接机具前,应将附近不必要的金属物品、可燃物等清理干净,避免对焊接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
6. 焊接机具必须放置在稳定的位置,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焊接操作,不得擅自修改焊接机具的工作参数。
7. 在操作焊接机具时,严禁在不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将机具借给他人使用,以免造成操作者和其他人员的伤害。
8. 当焊接机具出现异常情况时,如有异常声音、异味等,应及时停止操作,断开电源,并报告有关人员进行检查修复。
三、操作后的安全措施1. 完成焊接作业后,应及时关闭焊接机具的电源,并将机具放置在指定的存放位置上。
2. 焊接机具应定期检测和维护,以保持机具的工作状态良好,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零部件。
3. 在焊接机具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残留物,应及时清理,严禁将其乱丢乱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对焊接机具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和伤害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并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5. 操作者在使用焊接机具过程中,应注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状况,如出现不适应症状应及时就医。
自动电焊机操作机安全技术规程(3篇范文)

自动电焊机操作机安全技术规程(3篇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自动电焊机操作机安全技术规程(3篇范文)【第1篇】自动电焊机操作机安全技术规程一、操作前1.必须持有有效操作证2.检查运行机构是否灵活、润滑、轨道上有无杂物或变形,滑车电缆有无障碍,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焊接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作业,但同时也是一种高危作业。
焊接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安全风险,如火焰、高温、毒气、电击等,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焊接作业安全技术,以确保人身安全和工作质量。
本文将介绍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并提供相关防护措施。
一、焊接场所的安全技术1. 清洁度与通风:焊接场所应保持干燥、清洁,没有杂物阻挡;同时,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排除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2. 防火措施:焊接场所应禁止存放易燃物品,如油漆、溶剂等;对于具有防火要求的设备,应使用防火罩进行保护。
3. 动火控制:严禁在焊接场所进行动火作业,如有必要进行动火,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并事先采取防护措施。
4. 地面处理:焊接场所的地面应保持干燥、平整,并进行防滑处理,以防止人员和设备滑倒。
二、焊接设备的安全技术1. 特种设备的检验:焊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验,确保其性能完好,不存在故障和隐患。
2. 电源接地:焊接设备的外壳和电源应进行可靠接地,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3. 焊接电缆的保护:焊接电缆应符合相关标准,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拉伸、弯曲和受热(如跨过火源、焊接渣残等),以免导致绝缘破损,造成电击和短路等事故。
4. 老化设备的更换:一旦发现焊接设备老化或损坏,应及时更换,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个人防护的安全技术1. 着装要求:焊工在焊接过程中应穿戴防护服、防火手套和防火鞋,以防止火源直接烧伤皮肤等意外事故。
2. 护目镜和面罩:焊工在焊接过程中应佩戴防护护目镜或面罩,以防止火花或弧光伤害眼睛。
3. 呼吸防护: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焊工应佩戴口罩或面具,确保呼吸道的健康。
4. 防护措施的正确使用:焊工应熟悉和正确使用各种防护设备,如自动头盔、焊接幕帘等。
四、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1. 火焰使用:焊工应掌握明火的使用规范,避免火焰接触易燃物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气瓶。
2. 焊接位置:焊工应选择适合的焊接位置,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如焊接位置不能过高,不能令焊工无法平衡等。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三篇)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焊接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不仅需要掌握焊接技巧,还需要遵守严格的安全规范。
以下是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1. 火灾防护:焊接产生的高温可以引起火灾。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在焊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并确保能够快速使用。
同时,应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并培训工人正确使用灭火器。
2. 呼吸系统保护:焊接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的烟尘和气体,对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威胁。
在焊接现场应设置通风设备,以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
焊接工人应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如口罩和呼吸器。
3. 火花和飞溅防护:焊接时会产生火花和飞溅,可能会引发火灾和烧伤。
为了防止火花和飞溅的伤害,操作者应穿防护衣物、手套、护目镜和面罩。
同时,应将工作区域周围设置防护屏障,以防止火花溅出。
4. 电击防护:焊接是通过电流进行的,存在触电的风险。
为了防止触电,操作者应穿戴绝缘性能良好的防护服和绝缘手套,并确保焊接设备的接地良好。
在焊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电击的危险。
5. 各项设备保护:焊接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其性能良好。
同时,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防止设备因工作负荷过大而损坏。
操作者在使用焊接设备时应依据操作手册,正确操作设备,避免误操作引起安全事故。
6. 安全培训和意识:所有从事焊接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焊接工程的安全知识和技术。
他们应具备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范,严格执行焊接操作流程,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7. 紧急救援和急救:在焊接现场应配备急救设备和提供紧急救援培训。
对于火灾、电击或其他安全事故,工人应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急救设备和求助。
总结起来,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火灾防护、呼吸系统保护、火花和飞溅防护、电击防护、设备保护、安全培训和意识、以及紧急救援和急救。
只有在遵守这些措施的前提下,焊接工程才能安全进行,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二)是保障焊接操作过程中人身安全和设备完整性的关键,合理有效的安全措施能够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完整word版)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8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88)为了保障焊接与切割工作者的安全, 改善卫生条件, 防止工伤事故和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标准。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焊接与切割安全的基本原则,适用于各种焊接与切割操作。
水下、化工、铁路、船舶等专业焊接与切割中的安全标准,是本标准专业内容的具体补充。
2气焊与气割设备及操作安全2.1一般安全要求2.1.1乙炔最高工作压力禁止超过174kPa1.5kgf/cm*2*)表压。
2.1.2禁止使用紫铜、银或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制造与乙炔接触的仪表、管子等零件。
2.1.3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氢气和液化石油气瓶、减压器等均应采取防止冻结措施。
一旦冻结应用热水解冻,禁止采用明火烘烤或用棍棒敲打解冻。
2.1.4气瓶、容器、管道、仪表等连接部位应采用涂抹肥皂水方法检漏, 严禁使用明火检漏。
2.1.5气瓶、溶解乙炔瓶等均应稳固竖立,或装在专用胶轮的车上使用。
2.1.6禁止使用电磁吸盘、钢绳、链条等吊运各类焊接与切割用气瓶。
2.1.7气瓶、溶解乙炔瓶等,均应避免放在受阳光曝晒,或受热源直接辐射及易受电击的地方。
2.1.8氧气、溶解乙炔气等气瓶,不应放空,气瓶内必须留有不小于98~kPa(1~2kgf/cm*2*)表压的余气。
2.1.9气瓶漆色的标志应符合国家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禁止改动,严禁充装与气瓶漆色标志不符的气体。
2.1.10 气瓶应配置手轮或专用搬手启闭瓶阀。
2.1.11工作完毕、工作间隙、工作点转移之前都应关闭瓶阀,戴上瓶帽。
2.1.12禁止使用气瓶做为登高支架和支承重物的衬垫。
2.1.13留有余气需要重新灌装的气瓶, 应关闭瓶阀。
旋紧瓶帽, 标明空瓶字样或记号。
2.1.14氧气、乙炔的管道, 均应涂上相应气瓶漆色规定的颜色和标明名称,便于识别。
2.2乙炔发生器2.2.1乙炔发生器与回火防止器的设计、制造应符合乙炔发生器标准和国家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相应的要求。
电焊、割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电焊、割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总则1.为确保电焊、割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制定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电焊、割设备的操作人员,包括维修、保养以及实际操作人员。
3.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二、设备准备1.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外观和机械部分,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2.确保工作场所整洁,避免易燃物品和爆炸品与设备接触。
3.保证设备连接必要的防护设备,并确保运行正常。
三、操作规范1.在使用设备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等。
2.严禁擅自更改设备的电气部分,且必须使用专业人员指定的电源。
3.操作人员应确保设备的漏电保护措施完好,并保持设备离墙壁一定距离。
4.在操作过程中,应确保设备周围没有易燃性气体和可燃物,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5.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并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四、应急处理1.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操作人员应立即关闭电源,并向上级报告。
2.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设备操作人员应配备灭火器和急救器材,并且参加相关急救培训。
五、其他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接触电焊、割设备,并保持设备的安全性。
3.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如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相关人员。
4.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沉稳,严禁酗酒、吸烟等不良行为。
六、处罚措施1.对违反本规程的操作人员,一经发现,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扣岗、追究责任等。
2.对于因违反本规程造成的事故和伤害,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对于违反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的操作人员,将依法进行处理,并可能会被终止合同或辞退。
七、附则1.本规程自实施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所有电焊、割设备的操作人员。
电焊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15篇范文)

电焊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15篇范文)第1篇电焊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分部工程桥梁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桩基钢筋加工等电焊作业交底日期交底内容1、岗位安全职责1.1负责机械设备日常保养,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调整、紧固,确保完好状态,并做好日常记录。
1.2严格按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操作。
2、岗位任职条件2.1接受过良好的专业安全技术及技能培训,熟悉电焊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2.2持证上岗。
3、上岗作业准备3.1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清楚其内容。
3.2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鞋、安全帽、口罩、护目镜等。
3.3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4、安全操作规程4.1电弧焊的一般规定1焊接设备上的电机、电器、空压机等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并有完整的防护外壳,一、二次接线柱处应有保护罩。
2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可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并备有消防用品。
3焊接时,焊接和配合人员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空坠落、瓦斯中毒和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4严禁在运行中的压力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和切割。
5焊接铜、铝、锌、锡、铅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焊接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或呼吸滤清器。
6在容器内施焊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容器上必须有进、出风口并设置通风设备;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焊接时必须有人在场监护,严禁在已喷涂过的油漆或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7焊接预热焊件时,应设挡板隔离焊件发出的辐射热。
8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挂好安全带,焊件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9电焊线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穿入防护管内埋设在地下,如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面穿过。
10接地线及手把线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构架或轨道上,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11雨天不得露天电焊。
在潮湿地带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12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时,须检查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m&omega,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火电焊操作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火电焊操作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火焊和电焊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在工业制造和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以下是火焊和电焊操作的安全技术措施。
1.确定工作区域:在进行火焊和电焊操作之前,应先确定一个安全的工作区域。
清除工作区域内的可燃物和易燃物,并确保周围没有爆炸性气体和物质。
2.工作服装和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如耐火、抗火花溅、耐高温的工作服。
并戴上帽子、手套、护目镜、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皮肤、头部和眼睛不受伤害。
3.检查设备:在操作之前,应仔细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状况。
确保电焊机和火焊设备的电缆和接头没有损坏。
同时,还需确保焊接设备接地良好,以减少触电和火灾的风险。
4.使用适当的焊接材料和气体: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气体进行作业,根据焊接工艺要求确定焊接材料和气体的种类和比例。
同时,保持焊接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有毒气体的积聚。
5.灭火设备准备:在焊接操作现场设置灭火器或灭火器系统,并确保操作人员都知道灭火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操作人员应常备焊接毯或湿毛巾,以防止火花扩散引起火灾。
6.遵守焊接规范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焊接规范和操作规程,按照指引正确操作焊接设备。
禁止在未经许可的地方进行焊接操作,禁止超过设备负荷工作,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7.周围人员安全:在焊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员的接近,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近距离观察焊接过程的人员应佩戴特定的防护眼镜和面罩,避免眼部受伤。
8.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焊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定期更换电焊机的电缆和接头,检查火焊设备的燃烧器和燃料管道是否正常。
9.废弃材料的处理:焊接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和清理废弃的焊接材料和残余物。
焊接渣滓和废料需分类存放,并及时清理焊接区域,以避免引起其它危险。
10.培训和教育:操作人员需要接受火焊和电焊的专业培训,并了解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技术规程(3篇)

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技术规程交流电焊机是一种常用的电焊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严格遵守交流电焊机的操作技术规程。
以下是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使用交流电焊机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一、工作前的准备和检查:1.确保工作场所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因气体积聚引发火灾或爆炸。
2.检查焊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电源是否正常,开关按钮是否灵活,接地是否良好等。
3.检查电焊机的外壳是否有损坏,绝缘层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
4.检查焊接工件的表面是否干净平整,确保焊接质量。
二、焊接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1.严禁在没有护目镜或面罩的情况下进行焊接。
2.穿戴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确保人身安全。
3.将焊接机的电源开关关闭,插头拔掉,避免误操作或触电危险。
4.禁止在易燃或易爆的环境中进行焊接,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5.焊接时要保持良好的姿势,保持稳定,避免发生意外跌倒或误伤他人。
6.焊接过程中,避免与其他机械、设备或金属物体接触,防止发生短路或电击事故。
7.焊接时尽量减少金属粉尘和烟尘的产生,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干净。
8.禁止使用损坏的电焊机进行焊接工作,以免引发安全事故或损坏焊接设备。
三、焊接结束后的安全操作:1.焊接结束后,首先关闭电焊机的电源开关,拔掉插头,确保安全。
2.注意焊接熔渣的清理,避免烫伤或引起其他安全事故。
3.将焊接工件妥善存放,避免造成工作区域的混乱和伤害。
4.清理工作区域,包括焊接渣滓、金属碎片和其他垃圾,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5.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焊机,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6.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标准,不得擅自更改或修改电焊机的相关参数。
总结:通过遵守交流电焊机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可以有效预防各类交流电焊机操作中的安全事故。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使用防护设备,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及时清理焊接渣滓等都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
(完整版)焊接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完整版)焊接操作安全技术交底焊接操作安全技术交底一、背景针对焊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设施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此文档,对焊接操作的安全技术进行交底和说明。
二、焊接操作的安全要求1. 所有进行焊接操作的员工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证上岗。
2. 焊接操作前应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操作人员应佩戴验光合格的防护眼镜、面罩和防护手套,全程穿戴符合防护要求的工作服。
4. 确保焊接作业区域通风良好,并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防止有机溶剂或其他有害气体中毒。
5. 在焊接作业现场应标明相关警示标识,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
6. 严禁在易燃、易爆或有毒作业区域进行焊接作业。
7. 在高处进行焊接时,要设立牢固、稳定的支架,并佩戴防滑鞋。
8. 监测焊接区域的温度,避免过热引起火灾和其他事故。
三、焊接操作的安全措施1. 对于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如电弧焊接时,应注意防止电弧闪焊伤害。
2. 在焊接过程中,严禁穿戴金属饰品,防止发生电击事故。
3. 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4. 焊接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作业场地,清除焊渣、电极头等杂物,防止意外伤害。
四、应急处理措施1. 焊接作业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2. 出现火灾时,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并报警寻求协助。
3. 发生中毒或受伤事故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求助医护人员。
五、责任和监督1. 焊接操作人员应依法遵守相关规定,切实履行安全责任,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
2. 监督部门应定期检查和评估焊接操作的安全情况,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以上为焊接操作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希望所有相关人员认真遵守,并积极落实安全措施,以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进行。
焊接、切割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三篇)

焊接、切割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焊接和切割机作业是一项涉及高温、高能源的危险作业,工人在执行这些任务时,会面临多种潜在的威胁和危险。
因此,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焊接和切割机作业的安全防护技术:1.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面罩和防火靴等。
这些装备可以保护工人免受火焰、高温和飞溅物的伤害。
2. 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焊接和切割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害气体。
为了避免工人吸入有害气体,必须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它可以将有害气体排出作业区域。
3. 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在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之前,应对工作区域进行评估,确保周围没有易燃和易爆物品。
还应确保作业区域干燥、整洁,以防止滑倒和跌倒事故的发生。
4. 提供消防设备:焊接和切割作业涉及到高温,可能会引发火灾。
为了应对突发火灾,必须在作业区域内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和防火毯等。
5. 培训员工:所有从事焊接和切割作业的工人都应受到适当的培训,了解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消防设备,以及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6. 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焊接和切割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损坏或老化的设备必须及时更换或修理,以减少事故风险。
7. 建立紧急救援计划: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事故仍然可能发生。
因此,必须建立紧急救援计划,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行动,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总之,焊接和切割机作业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保护工人免受伤害,还可以减少设备损坏和生产停工的风险。
只有加强安全培训、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修复和保养设备,并建立紧急救援计划才能确保工人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焊接、切割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二)焊接和切割机作业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高风险作业。
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电焊、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篇)

电焊、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操作前的准备1. 确保所使用的电焊、气焊设备安全可靠,无损坏、漏电等安全隐患。
2. 确认作业场地和周围环境安全无隐患,远离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
3. 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齐全,包括焊帽、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4. 对作业区域进行安全警示标识,并保持通畅的逃生通道。
二、电焊操作安全技术1. 在进行电焊前,务必关闭电源开关,确保电焊机处于断电状态。
2. 使用绝缘手套进行焊接操作,防止电击伤害。
3. 在进行电焊时,注意周围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确保不会发生意外伤害。
4. 使用焊枪时,注意保持手持稳定且离焊点适当距离,以免引发火灾。
5. 使用自动焊接设备时,确保设备的正常功能和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
三、气焊操作安全技术1. 气焊操作前,必须检查气瓶是否正常,气体管道是否畅通。
2. 气焊操作时,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确保操作区域内无明火。
3. 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焊接面屏,以避免火花溅射伤害。
4. 对于可燃物体的焊接,必须提前做好防火处理和保护。
5. 气焊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气体开关、排空管道,避免气体泄漏。
四、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1. 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确保其符合要求和标准。
2. 对于有毒、易燃材料的焊接,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通风等。
3. 焊接材料的保管和储存,必须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热源和明火。
五、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措施1. 学习并掌握电焊、气焊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避免错误操作引发意外。
2.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焊、气焊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 注意个人操作时的安全,如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防止光电性损伤。
六、事故的处理与应急措施1. 发生意外事故时,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采取避险措施。
2. 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 对事故后续的安全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
七、安全监督和交底工作1. 加强对电焊、气焊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子焊接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电子焊接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1.引言2.岗位责任2.1电子焊接工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2.2电子焊接工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更改工艺流程。
2.3电子焊接工应具备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急救技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3.安全防护3.1电子焊接工在操作前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耐高温手套、护目镜等。
3.2工作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必要时应使用排风设备。
3.3防止电气触电事故,焊接台和焊接工具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
4.焊接操作4.1在进行电子焊接操作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4.2合理安排电子焊接工作量,避免疲劳作业引发操作失误。
4.3焊接操作时应确保工作区域无可燃物,以防止火灾。
4.4在进行高温焊接操作时,焊接工应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耐高温材料覆盖周围可燃物。
4.5焊接工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高温物体直接接触皮肤。
5.废气处理5.1电子焊接操作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烟,必须使用专门的排风装置进行处理。
5.2废气排放必须按照环保要求进行,严禁直接排放废气。
6.应急措施6.1焊接工应了解紧急停机按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在发生危险或事故时及时停机。
6.2焊接工应熟悉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
6.3焊接工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发生意外时进行紧急处理。
7.事故报告与处理7.1焊接工在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做好事故的记录和整理。
7.2对于较大的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
7.3发生事故后,必须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安全巡查和检修8.1工作结束后,焊接工应对焊接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8.2定期进行安全巡查,检查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理。
8.3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上报,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721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焊接设备安全技术(正式版)焊接设备安全技术(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焊接分类及焊接设备金属焊接主要分熔化、固相焊和钎焊。
熔化焊主要包括气焊、电弧焊和电阻点焊;固相焊主要有冷压焊、爆炸焊、电阻焊和闪光焊等。
电弧焊又可分为手工电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
是最常用的焊接方法。
电阻焊也称接触焊。
利用大电流通过焊件接合处产生有电阻热,当焊件达到塑性状态或熔化状态时,施加一定压力,使焊件连接在一起。
常用的有对焊、点焊和缝焊。
对焊和点焊大量用于钢筋焊接,缝焊用于钢板卷制焊接管。
使用的设备可分为:手工弧焊机、埋弧焊机、气体保护电弧焊机、等离子弧焊机、电渣焊机、电阻焊机、火焰切割机等。
电渣焊机是利用电流通过液态熔渣所产生的电阻热,熔化电极和焊件金属,在强制冷却下形成焊接缝。
有丝极、板极及熔嘴电渣焊三种。
用于较厚的焊件。
此外,气割与气焊所使用的设备是相同的,包括氧气瓶、乙炔气瓶或其他可燃气体供气源、回火防止器和减压器等。
但他们使用不同的工具、分别为焊炬和割炬。
(二)焊接的主要危害及防护措施1、焊接的主要危害从事焊接生产工作经常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和电器设备接触,焊接过程中又存在有害气体、粉尘、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噪声以及射线等对人体与环境不利的因素,因此,稍有疏忽就会发生爆炸、火灾、烫伤、触电等设备与人身事故。
焊工长期接触金属烟尘,如果防护不良,吸进过多的烟尘,将引起头痛、恶心、气管炎、肺炎甚至有形成焊工尘肺、锰中毒的危险。
在电弧焊高温和强烈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可形成多种的毒气体,各种有毒气体被吸入体内,将影响操作者的健康。
电弧放电时,一方面产生高热,同时还会产生弧光辐射。
作用在人体上,被体内组织吸收,引起组织的热作用、光化学作用或电离作用,造成人体组织急性或慢性损伤。
并直接损害视力。
在等离子弧焊接和切割过程中,由于等离子流以高速喷射,会发生摩擦,产生噪声。
无防护情况下,强烈的噪声可引起听觉障碍、噪声性外伤、耳聋等症状。
在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时,常见高频振荡器来激发引弧,有有交流氩弧焊机还用高频振荡器来稳定电弧。
焊工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能引起植物功能紊乱和神经衰弱,表现为全身不适、头昏、疲乏、食欲不振、失眠及血压偏低等症状。
2、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保护措施所谓保护,就是要把人体内生中的危险因素和有毒因素隔离开来,创造安全、卫生和舒适的劳动环境,以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即触电、火灾、爆炸、金属飞溅和机械伤害等;二是要预防职业病的危害,防尘、防毒、放射和噪声等。
本文主要论述有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1)通风防护措施焊接切割过程中只要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就能保证焊工只会吸入微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通过人体的解毒作用,把毒害减到最小程度,从而避免发生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中毒现象。
通风技术措施是消除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力措施。
按通风范围,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由于全面通风费用高,且排烟不理想,因此除大型焊接车间外,多采用局部通风措施。
a)全面通风在专门的焊接车间或焊接量大、焊机集中的工作地点,应考虑全面机械通风,可集中安装数台轴流式风机向外排风,使车间内经常更换新鲜空气。
b)局部通风分为送风和排气两种。
局部送风只是暂时将焊接区域附近作业地带的有害物质吹走,虽对作业地带的空气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但可能污染整个车间,起不到排除粉尘与有毒气体的目的。
局部排气是目前采用的通风措施中,使用效果良好,方便灵活,设备费用较少的有效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指对头、面、眼睛、耳、呼吸道、手、脚和身躯等的人身防护。
主要有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辐射、防机械外伤等。
焊接作业除穿戴一般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眼镜和口罩)外,针对特殊作业场合,还可以佩戴通风焊帽,防止烟尘危害。
对于剧毒场所紧急情况下的抢修焊接作业,可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为保护焊工眼睛不受弧光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防护镜片的面罩,并根据焊接电流的强度不同来选用不同型号的滤光镜片。
焊工应穿浅色或白色帆布工作服,并将袖口扎紧,领口扣好,皮肤不外露,以防止皮肤受到伤害。
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戴上护耳器,以减小噪声对人的危害程度。
(3)改革工艺和改进焊接材料a)生产工艺的优化选择不同的焊接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有很大的区别。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成熟的隐弧焊代替明弧焊,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b)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在生产工艺确定的前提下,应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采用低尘低毒焊条、低害焊剂、低害钎料和钎剂等;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接时不用钍钨棒,改用放射性较低的铈钨或钇钨电极;氩弧焊引弧及稳弧措施,尽量采用脉冲装置,而不用高频震荡装置;在保证焊接质量有前提下,合理选用工艺参数可降低噪声。
c)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高水平的焊接工人在焊接过程中能够训练、灵活地执行操作规章,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技术调整。
d)努力采用和开发安全卫生性能好的焊接技术提倡在焊接结构设计、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等各个环节中,采用和开发安全卫生性能好的焊接技术。
如以自动焊代替手工焊,以单面焊双面形成代替双面焊等。
(4)防火、防电和防爆重点是防止氧气、乙炔气瓶爆炸,以及焊补易燃容器、管道时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防电击的措施有:焊接电源应有接地线;操作须注意电缆、电焊钳和工作鞋等绝缘的可靠性;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作业。
(三)电焊作业安全技术要求以常用的手工弧焊机为例,对电焊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介绍。
1、手工弧焊的安全要求(1)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初、次极线接线正确,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
接通电源后,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点部分。
(2)次级抽头连接铜板应压紧,接线柱的垫圈。
合闸前,应详细检查接线螺帽、螺栓及其它部件并确认齐全、无松动或损坏。
(3)多台电焊机集中使用时,应分接在三相电源网络上,使三相负载平衡。
多台电焊机的接地装置应分别由接地处引接,不得串联。
电焊机必须有独立的专用电源开关,禁止多台焊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
(4)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电焊机。
当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在推拉电源闸刀时,应先关闭焊机开关。
(5)焊接电缆外皮完整、绝缘良好、应使用整根导线。
交流弧焊机一次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米,电焊机二次电缆长度应不大于30米。
(6)电焊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保护,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电焊机的一次与二次绕组之间,绕组与铁芯之间,绕组、引线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均不得低于0.5兆欧。
电焊机外露的带电部分应有良好有防护装置。
(7)电焊机接地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
工作回线应绝缘良好。
(8)电焊机应放在防雨和通风良好有地方,在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电焊机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9)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
在潮湿地点工作。
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10)焊接带点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11)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
严禁从气瓶上引弧。
(12)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先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打开。
(13)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
严禁内容器内输入氧气。
(14)焊接预热工作中,应采取隔热措施。
不可将电缆放在焊接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件上。
(15)容器内施焊时,必须配置可靠的通风设备,焊接铝、黄铜等有色金属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多,应佩戴口罩,以防止中毒。
(16)必须靠近可燃、易爆物质焊接时,可燃、易爆物质距作业点火源应小于5米;并且应用防火材料遮盖。
(17)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并采取防护措施,地面应的人监护。
(18)焊件必须放置平稳、牢固才能施焊,不准在天车吊起或叉车铲起的工件上施焊。
(19)电焊、气焊工均为特种作业,应身体检查合格,并经专业安全技术学习、训练和考试合格,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能独立操作。
(四)、气焊与气割安全要求1、气瓶的试用、运输和保管(1)气瓶应每三年检验一次,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应每五年检验一次。
(2)气瓶瓶阀及管接头处不得漏气。
应该常检查丝堵和角阀丝扣的磨损及锈蚀情况,发现损坏应立即更换。
(3)气瓶上必须装两道防振圈。
(4)不得将气瓶与带点物体接触。
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
气瓶胡瓶阀严禁沾有油脂。
(5)氧气瓶与减压器的连接头发生自燃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的阀门。
(6)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烤,可用浸40℃热水的棉布盖上使其缓慢解冻。
(7)严禁直接使用不装减压器的气瓶或装设不合格减压器的气瓶。
乙炔气瓶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
(8)严禁铜、银、贡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的含铜量应低于70%。
(9)乙炔气瓶的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47Mpa,输气流速不得大于(1.5~2.0)m3(h·瓶)(10)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均应炬明火10米以上;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的距离应在5米以上。
(11)在通风不良的地点或在容器内作业时,焊割炬应先在外面点好火。
(12)气瓶内的气体不得用尽。
氧气瓶必须留有0.2MPa的剩余压力。
空、满气瓶应分别存放。
(13)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是否漏气时,只准用肥皂水实验。
实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
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14)乙炔气瓶运输和使用时应直立放置,不得卧放。
(15)在使用乙炔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
超过5瓶但不得超过20瓶,应在现场或车间内用非燃烧体墙隔或单独的储存间。
超过20瓶,应设置乙炔气瓶库。
(16)气瓶的存放与保管:a)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夏季应防止日光暴晒。
b)严禁将气瓶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