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全等三角形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全等三角形》,是浙江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四节内容。在本章中学生已学过《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 《三角形的高》,构成本章内容的基础,为下一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做好准备.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后,紧接着安排了本节课内容,由探讨一个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上升到探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后续探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打好基础。课文中安排了一些美丽的全等图片及利用透明纸片进行折叠活动等情景,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全等图形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提出了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等概念以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也是一节基础课。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并不难,但利用概念说明三角形全等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同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会用叠合等方法判定两个图形是否全等。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
应边、对应角。
(3)会说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演绎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的
意识。
过程与方法:采用引导探究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另外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
态和直观的演示,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
条件,而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数学论中的直观性和可
接受。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互相评价.
重难点分析:
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设计思想: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1:展示几组图形(全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之间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猜想,再利用动画效果进行验证,使学生对图形的全等有了感性认识。
情景2:利用动画,将展示的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又能发现什么结论?
(学生可能会回答两个图形一模一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概念。)
二、学习概念,探讨性质。
1、板书概念1: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说一说: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全等图形的例子吗?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讨论、举例,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3、剪一剪:利用剪刀,你能剪出一些全等的图形吗?(学生间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概念,学生不难理解。
通过学生举例和动手操作,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体验
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4、做一做:教科书第15页,第1题由学生口答,第2题让学生用透明纸进行验
证。(揭示课题)再用多媒体作动画演示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同时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
5、板书概念2: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有概念1为基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概念2。)
6、看一看:(如下图用动画演示,把△ABC移到△DEF的位置,让学生看见在移
动的过程中△ABC与△DEF会互相重合,再让学生填空。)
如果△ABC与△DEF会互相重合,顶点A与顶点___重合,顶点B与顶点
___
AB边与_____ 边重合, BC边与 _____ 边重合,AC边与_____边重合。
∠A与_____重合,∠B与 _____重合,∠C与 ___重合。
设计意图:在动画演示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看见全等的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对应的边会重合。
7、引出相关的概念: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
的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
角形的对应角。
记作:全等的符号为“≌”。
注意: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
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例如:如图,△ABC 与△A ′B ′C ′全等,记作△ABC ≌△A ′B ′C ′,
对应顶点为:点A 与点A ′,点B 与点B ′,点C 与点C ′;对应边为:AB 与A ′
B ′,A
C 与A ′C ′,BC 与B ′C ′;对应角为:∠A 与∠A ′,∠B 与∠
B ′,∠
C 与∠C ′。
注意:记全等三角形时,应将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6、猜一猜:同桌间相互合作,拿出事先准备的规格相同的30 0三角板,分别指
出它们的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并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来。猜猜它们的对应边、
对应角有什么数量关系?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践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7、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设计意图:在学生动手实践与猜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定
义归纳其性质。
8、几何语言:如上图:∵△ABC ≌△A ′B ′C ′
∴AB=A ′B ′,AC=A ′C ′,BC=B ′C ′,
∠A=∠A ′,∠B=∠B ′,∠C=∠C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领会符号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9、试一试,摆一摆:用符号来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并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
对应边、对应角。
O
设计意图:本题用动画演示,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对应边所对
的角是对应角。
10、想一想: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变化了,对应边、对应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并找出下图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C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