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内审检查表(技术部)
CNAS-CL01-2018内部审核检查表【CNAS-2018内审检查表】
![CNAS-CL01-2018内部审核检查表【CNAS-2018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dd8206050912a21615792924.png)
CNAS-CL01-2018内部审核检查表【CNAS-2018内审检查表】Internal Audit Check Record审核日期:2019.12.18 审核员记录编号:QC-Q4-008-A1涉及认可准则要素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4. 通用要求4.1 公正性4.1.1 实验室是否公正的实施实验室活动,并从结构和管理上保证公正性?4.1.2 实验室是否做出公正性承诺?4.1.3 实验室是否:a)对其实验室活动的公正性负责?b)有措施确保实验室活动的公正性,避免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对公正性造成的损害?4.1.4 实验室是否:a)持续的识别影响公正性的风险?b)采取措施应对实验室活动、实验室各种关系或实验人人员关系而引发的风险?4.1.5 实验室是否可以证明采用了何种方式方阿飞消除或最大程度的降低实验室的公正性风险?4.2 保密性涉及认可准则要素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4.2.1 实验室是否a)通过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对在实验室活动中获得或产生的所有信息承担管理责任?b)将其准备公开的信息事先通知客户?c)对除客户公开或与客户有约定的信息以外的所有信息是为专属信息并予以保密?4.2.2 实验室是否对法律禁止外的根据法律要求或合同授权透漏保密信息时,将所提供的信息通知到相关客户或个人?4.2.3 实验室是否:a)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从客户以外获知的客户信息应在客户和实验室间保密?b)采取措施为信息提供方保密,且不告知客户——除非信息提供方同意?4.2.4 实验室是否对法律要求除外的包括但不限于委员会、合同方、外部机构人员或代表实验室的个人等人员对在实施实验室活动中获得或产生的所有信息保密?5. 结构要求5.1 实验室或实验室作为其一部分的组织是否在法律上是可识别的: 如果实验室是独立法人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件证明其有合法的服务范围和独立机构编制?如果实验室隶属于某一法人单位,是否有独立的建制,其机构组成是否有主管部门(独立法人单位)的批准文件,实验室负责人是否得到主管部门的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实验室独立进行规定范围的检测和/或校准工作?5.2 实验室是否确定对实验室全权负责的管理层?实验室是否明确对实验室全面负责的人员?其是否具备技术能力覆盖其所从事的检测或校准活动的全部技术领域?涉及认可准则要素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5.3 实验室是否明确承诺并切实履行职责,保证其检测和校准活动符合CNAS-CL01:2018的要求,同时满足客户、法定管理机构或对其提供承认的组织的需求?5.4 实验室是否按照满足本准则、实验室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和提供承认的组织要求的方式开展实验室活动?包括实验室在固定设施、固定设施以外的地点、临时或移动设施、客户的设施中实施的实验室活动。
IECQQC080000_2018年内部审核检查表_全条款
![IECQQC080000_2018年内部审核检查表_全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890948c581c758f5f71f670e.png)
5.符合顾客及法律法规主管部门接受的格式和传达渠道的成文信息,例如HS分析报告或化学成分数据?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生产是否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2.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规定的材料和技术,基础设施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3.是否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的控制准则以及输出或产品的HSF接收准则?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经营理念是否在公司中得到树立?
2.公司是否努力确保顾客的HSF 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
5.2
方针
1.HSF方针是否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
2.HSF方针是否包含满足适用HSF要求的承诺?是否包含持续改进HSPM体系的承诺?
3.HSF方针及其含义在公司各层次员工中是否得到充分、正确理解,并协调一致、深入人心?
基础设施
1.公司为满足HSF过程和产品的要求,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了所需的基础设施?
2.是否有台账,是否有维护保养计划,能够持续满足运行要求?
7.1.4
过程运行环境
1.公司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运行环境,以获得HSF 产品?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1.公司的测量和监视资源是否根据已确定的HSF要求配置?所配置的测量和监控设备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3.公司是否在必要时控制输出的唯一性标识,并保留所需的成文信息以实现可追溯性?
8.5.3
顾客或外部
供方的财产
1.公司是否确保来源于供应商的材料在使用前其HSF符合性已得到验证?
2.当发现顾客财产的HSF特性不合格时,公司是否向顾客报告此事并保留相关记录?
ISO45001-2018内审检查表
![ISO45001-2018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735db06c77232f60ddcca174.png)
标准条款
审核要点
审核记录
范围
1.组织OH&S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
2.组织OH&S对标准条款是否剪裁?如有,所剪裁条款中过程确凿没有?
4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组织是否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职业健康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是否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2.组织OH&S过程是否被确定和管理?过程间顺序及关系是否被确定和管理?
3.组织OH&S关键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足以支持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
4.组织OH&S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点是否确定并有效?对测量和监控结果是否有分析、改进活动?
5.组织是否存在对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如有,在组织OH&S中是否明确并实施了控制?
5.组织OH&S目标更改策划与实施时,过程是否受控,以确保贯彻OH&S方针,OH&S的完整性?
6.3
变更的策划
1.组织针对OH&S进行变更时,是否考虑了变更的目的及潜在后果?是否考虑了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2.组织在进行OH&S变更前是否考虑了资源的可获得性?
3.为实施OH&S变更,是否产生了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7.2
能力
7.3
意识
1组织对岗位基本培训要求(应知应会)是否确定?主关键岗位上岗员工是否达到了岗位应知应会要求?
2.组织是否针对为满足组织发展、个人成长,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能力提出新的培训要求?
3.组织培训资源(包括师资、教材、场所、设施、经验、工具等)是否充足适宜?
技术部内部审核检查表
![技术部内部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169d45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c.png)
3.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是否满足如下要求:
满足输入要求
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
包涵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
规定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点(如操作、贮存、维修和处置的要求)。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1.是否按照设计和开发设置的评审点进行系统的评审?各评审点的内容和参加人员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
所必须的其他要求(如使用条件及限制、配套材料、零件要求,需开发的材料、工艺要求等)。
2.是否及时评审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应完整、清楚不能自相矛盾)?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在发放前是否进行了评审和审批?
1.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有哪些?是否以能够对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
7.上述策划是否与QMS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是否适合于组织的运作方式?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对新产品设计和开发是否进行了策划?策划的阶段是否符合产品特点?)
1.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否进行了策划?
2.策划的输出是否形成了文件(如设计和开发计划)?文件中是否包含符合产品特点的阶段划分以及适合于每个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是否明确了参与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
2.及时评审了设计和开发输入的适宜性
7.3.3
1.设计输出的文件主要有设计图纸和材料采购单,、
查有设计图纸14张,和材料单明细。
2.设计输出的文件在发放前进行了评审和审批。
7.3.4
1.查有立项阶段、样品及批量生产能力评审记录。
《设计和开发评审报告》编号:JL73-02-04
主要是针对设计输入的评审。
3.是否确定了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这些活动的要求,所需客观证据、接收准则,认定和提供方式是否准确?
ISO22000(2018版)内审检查表
![ISO22000(2018版)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d77f7707cfc789eb172dc8a8.png)
持续改进有效性的需求 资源配置能否满足顾客要求的需求 组织如何确定并识别所需的资源 组织应确定和提供建立、实施、保持、更新和
审核记录
审核员:
日期:
判定
□ 合格 □ 一般不合格 □ 严重不合格
□ 合格 □ 一般不合格 □ 严重不合格
~4~
审核 条款号 对象
8.5.1 实施危 害分析 的预备 步骤
审核员:
ISO22000:2018 内审检查表
审核内容
8.5.1.1 总则 为进行危害分析,食品安全小组应收集、保持和更 新成文的预备信息,这应包括但不限于: a)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b) 组织的产品、工艺和设备; c) 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 8.5.1.2 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材料特性 组织应确保所有适用于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材料 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得到识别。 组织应保持成文信息,对所有原料、辅料和产品接 触材予以描述,其详略程度应足以实施危害分析 (见8.5.2)。适宜时,描述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a) 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 b) 配制辅料的组成,包括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c) 来源 (如动物、矿物或蔬菜) d) 原产地(产地) e) 生产方法; f) 包装和交付方式; g) 贮存条件和保质期; h) 使用或生产前的准备和(或)处置; i) 与采购材料和辅料预期用途相适宜的有关食品 安全的接收准则或规范。 8.5.1.3 终产品特性 组织应确保所有适用于预期生产的终产品的法律 法规和食品安全要求得到识别。 组织应保持有关终产品特性的成文信息,其详略程 度应足以进行危害分析(见8.5.2),适宜时, 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 产品名称或类似标志; b) 成分; c) 与食品安全有关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 d) 预期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e) 包装 f)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识和(或)处理、制备及 使用的说明书; g) 分销和交付的方式。 8.5.1.4 预期用途 应考虑预期用途,包括终产品合理的预期处理,和 终产品非预期但可能发生的错误处置和误用,并保 持成文信息,其详略程度应足以实施危害分析(见 8.5.2)。 适宜时,应识别每种产品的消费群体。 应识别对特定食品安全危害易感的消费者/使用
ISO45001-2018 内审检查表(含审核记录)(全套)
![ISO45001-2018 内审检查表(含审核记录)(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f38022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d.png)
法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
防法等。
4.3
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1、是否有明确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Y
公司管理手册中有写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4.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公司是否已建立了文件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Y
《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对文件的评审、修改和更新的作业要求。
3.公司使用文件是否都加盖红色“受控
文件”印章?是否有使用复印文件?
Y
有加盖红色的“受控文件”印章。没有发现使用受控文件复印的文件。
4.请提供一份文件发放登记表。表中是否有文件领用人的签字?
Y
查《文件与资料分发/回收一览表》,符合要求。
5.公司使用文件是否都加盖红色“受控
Y
询问生产部门负责人郑先利清楚酒精的化学特性。
7.3
意识
1、询问部门人员是否清楚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Y
询问部门负责人基本清楚。
2、询问部门人员,违规作业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造成哪些影响,如:未佩戴劳保用品。
Y
询问部门负责人基本清楚。
7.4信息
和沟通
1、公司是否有建立信息交流的相关规
定,明确信息交流的内容、方式、时
Y
1、公司冲压、注塑车间员工有佩戴耳塞;化学品使用人员有佩戴口罩,模具部作业人员及注塑部上下模员工有穿劳保鞋;行政部劳保用品有建立清单及发放记录;
2、公司部分生产车间现场、有张贴醒目的触电危险、佩戴耳塞等警告标示。
8.2
变更管理
1、是否有建立变更程序,控制公司活动
变更对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1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1](https://img.taocdn.com/s3/m/95b8956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3.png)
受审核部门技术部部门代表审核日期审核员涉及QMS条款审核要点审核方法审核记录意见5.3组织岗位、职责和权限部门相应的岗位职责是如何体现的?是否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查职务说明书及相关规定6.2质量目标及实现的策划质量目标是否具有可测量性?测量方法是否明确?查部门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7.1资源对软件的管理加工程序管理方法;特殊工序中知识的获取和控制监测装置的监视和测量能力是否与监视和测量要求相一致?询问是否一致监测装置是否按规定周期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查校准记录和校准员资格证书是否编制监测装置台帐和周期检定计划?监测装置是否有惟一性标识(或编号)?查相关台帐及周期定点计划是否保存校准或检定记录?被检定或校准的装置是否有检定标识?查校准记录的保存和相应的标识(抽查5个量具)涉及QMS条款审核要点审核方法审核记录意见7.2能力如何确定组织所需要的能力是否符合要求查培训、考核记录7.3意识如何在部门贯彻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及偏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是否清楚7.4沟通组织内部及外部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沟通沟通的工具7.5形成文件的信息所有图纸保存及发放是否清晰及受控?查文件发放记录及流程。
8.1运行策划和控制审核目标达成情况?查阅管理文件,观察现场的工作环境,包括:办公设施、工作氛围、员工精神状态等。
8.2产品和服务要求审核产品评审查阅如何对顾客的要求进行评审及评审的相相关资料产品要求的变更当出现变更时如何进行管控涉及QMS条款审核要点审核方法审核记录意见8.4.1总则采购物料不合格的时候,采购进行那些工作?收到品质异常联络书(即《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是否会跟供应商沟通并保持相关记录?查不合格品处理方式和联络方式的相关文件8.4.2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简述采购的操作流程及相关记录。
供应商合作前期有没有评估?查合格供应商评价表及采购流程图8.4.3外部供方的信息根据申购单,采购订单所采购的物料是否都有下订购单给供应商?采购订单要由哪些人审批?查供应商采购单并查看是否经过审批8.5.3外部供方的财产询问企业是否存在客供财产?如有,有哪些?这些客供财产自交付日起,企业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这些措施是否有效并被实施?询问是否有顾客财产(举例)如何保管涉及QMS条款审核要点审核方法审核记录意见8.5.3外部供方的财产客供财产中是否含有知识产权?如有,企业是否按照法律和顾客要求采取了保护措施?查顾客财产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8.5.3外部供方的财产问并查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企业是否采取措施防止扩大,并予以记录,向顾客报告?在未征得顾客意见之前,不擅自处置?查相关记录和如何联络方面的文件8.5.6变更的控制当顾客需求或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如何进行应对?查3分4M变更记录8.7不合格输出和控制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返修后是否重新检验?请出示检验记录。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55d4e7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b.png)
Q:公司是否建立和实施设计开发过程?
查有制定“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明确了设计过程所需的设计开发阶段和进程、各阶段活动(含评审、验证和确认)的内容。
8.3.2
Q:1)是否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策划和控制?2)策划输出是否形成了文件?其法律内容是否确定
查有制定“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明确了设计过程所需的设计开发阶段和进程、各阶段活动(含评审、验证和
你部门有哪些适用的法律、法规?本部门是否得到相应的法律法规?抽查相应的4份法律法规,是否按程序进行控制?
主要通过网络、书店、行业协会、政府机构进行收集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主要有消防法、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约能源法
6.2
6.2
6.2
询问部门负责人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什么?本部门的目标有哪些,是否具体?指标是否量化?查阅部门目标、指标是否适宜,是否可测量?管理方案有哪些?目前实施情况如何?
输出文件是否包含或规定: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信息、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查2019.09月机械设备项目的输出文件:技术交底,设计图纸等保持完整、清晰。
*******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内部审核检查表
版次
A/0
编号
X0/CX28-03
10.2
10.2
10.2
是否建立和实施改进、纠正措施的要求?是否保存管理体系改进与创新记录?
是否调查分析了不合格的原因(包括顾客报怨)在内),并起到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目的是否针对原因提出措施并实施和记录结果?纠正措施的实施是否验证其效果,并作出评价?重大的纠正措施是否
公司有制定的《不符合、纠正和预防管制程序》规定对日常环境检查,外部监测发现的不符合,以及相关方投诉、环境污染事故,安全事故的隐患等分析原因,制订并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防止不良环境影响的再发生,并评价验证结果的有效性。如针对内审发现的不符合,分析原因并制定和实施了纠正措施,经验证有效已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a16d93b1fd0a79563c1e72bd.png)
1)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有哪些?这些文件在发放,实施前是否得到批准?
2)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是否满足下列要求:
a)满足输入的要求;
b)在出书文件中已规定或引用,评价产品接收准则?
c)输出文件能够满足采购、运作、服务的需要?
d)在输出文件中已规定与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如操作、贮存,维修和处置的要求)?
1、了解人员、职责等基本情况
2、质量目标检查
查工厂目标和本部门目标:
目标文件是否符合标准5.4.1的要求。
目标实现情况检查
检查结果利用
3、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文件,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顾客文件是否得到有效标识和管理。
4、记录清单,抽查3-5份记录,检查填写情况,记录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处置,保存时间是否被实施和规定。
10、设计和开发评审
1)查在设计开发的各阶段设置了哪些评审点?
2)是否建立并予保持评审记录,各评审点的评审内容是否明确和系统?
3)各评审点采取了哪些适宜的评审方法?
4)被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是否包括了有关的职能代表?
5)对识别出的问题已采取措施并对措施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11、设计和开发验证
1)各验证点是否采取了适宜的验证方法?
2)验证是否在实际使用的情况相似的条件下进行?
3)验证所需客观证据是否能够充证明已满足规定要求?
4)验证时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
12、设计和开发确认
1)问并查确认记录是否建立和保持,在新产品交付或批量投产前,是否经过设计确认?
2)设计确认内容,是否围绕着预期使用或应用要求进行?
8、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1)查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入的主体文件(如设计任务书)或记录的内容是否包括:
技术部检查表(内审)
![技术部检查表(内审)](https://img.taocdn.com/s3/m/b8093b9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6.png)
技术部检查表(内审)Internal Audit___ Audit Basis ISO9001 ___.4.2.3 Document ControlThe auditor checks the standard clauses。
___ res。
management ns。
applicable laws and ns。
etc。
The audit content includes ___:Does the Technical Department have a document number when preparing technical documents?Has the technical document received the corresponding person's review and approval before its release?Is there a record of document n when the technical document is issued?After the technical document is modified。
has it been re-approved?In what form is the modified technical document distributed? ___ documents handled?3-5 technical documents and 2-3 change records ___)Document storageIs the effective n of the document being used?Is it easy to find the document?Is the document storage effective?4.2.4 Record ControlRecord management practicesAre the records ___ handwriting。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bc2c11c7f111f18582d05a80.png)
1、公司采购产品在合格供方范围内,通过进货检验验证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2、抽查:2份进货检验记录,真实有效。
内审检查表
QR/JZ—34№:012
标准章节号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备注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1、依据进货检验规范和检验卡片,经管理代表批准,为受控文件,并纳入了文件控制清单。
2、生产过程中,多个工序规定了首检、硬度检验、超声波探伤检验、成品完工检验,依据是操作规程,其规定了监视和测量控制及验收准则,有受权人签字,为受控,有编号和发放号,已纳入文件受控清单.
内审检查表
QR/JZ—34№:013
1能满足质量目标。
2、来源于产品,顾客、供方、项目的数据,经过分析可提供售后服务顾客满意、产品质量是否稳定等。
内审检查表
QR/JZ-34№:014
标准章节号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备注
8.4数据分析
3.数据分析采用了哪些统计技术?采用统计技术的结果如何?
4.是否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和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
5.是否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
6.抽查1份纠正措施记录。
1、是,对不合格进行识别评审。
2、根据不合格品产生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
3、是根据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和评价。
4、是按确定的结果实施纠正措施.
5、对采取纠正措施的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1、明确了所需的进货过程,成品检验中的监视和测量,配备了必须的装置.
2、是一致。
3、按规定周期进行校准。
内审检查表(技术部)
![内审检查表(技术部)](https://img.taocdn.com/s3/m/ca16d10cfab069dc5122016b.png)
查所米取的内部沟通方式与证据
6.2人力资源
查:技术部提出的年度培训需求 计划
7.1产品实现的策 划
查:产品实现策划结果的审批记 录
7.2与顾客有关的 过程
4.2.1查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7.2与顾客有关的 过程
4.4查:顾客要求变更,技术部 所采取的措施,出示证据
内审检查表
编号:BJBLD-jl-8.2.2-03
内审检查表
编号:BJBLD-jl-8.2.2-03
审核员:审核组组长:
受审部门
技术部审核日期
年 月日
质量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及方法
审核记录
不合格
4.2.3文件控制
1.查工程项目的技术文件是否汇 总齐备
2.查各项目文件是否易于识别、 检索、清晰可见
4.2.4记录控制
4.1查是否建立了部门清单、是 否规定了保存期限
7.5.3标识和可追
溯性
查:技术部设计文件标识是否满 足规定要求
7.5.4顾客财产
查:有否顾客财产、是否对其明 确标识、妥善保管
7.6监视和可测量 装置控制
查:是否建立和更新监视测量装 置台帐、监视测量装置是否复检 并合格,请出事证据
8.22内部审核
1.查:收文记录是否记录了如下 文件①年度内审计划②内审通 知、内审计划③内审报告
4.3查记录贮存的环境是否适宜
5.2以顾客为关注
焦占
八 '、八\、
提问:技术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的重要环节是什么
5.3质量方针
提问:公司的质量方针内容有哪
些
5.4策划
5.4.1提问:技术部主要承担哪 些策划?技术部的质量目标有哪 些内容?是否实现了本部门的质 量目标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
![技术部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c6069465ce0508763213e7.png)
受审核部门:技术部陪同接待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NO.:
序号
标准条款
审核的项目、证据及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审 核 记 录
评价
69
4.4.1.1
是否能够利用以前设计工作中得到的经验来指导目前及以后类似的设计项目?
70
4.4.2
是否对每个设计项目都编制了计划并明确职责分工?
71
4.4.2
计划是否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加以更新?
不完善、含糊的或矛盾的要求是否已得到解决?
76
4.4.4.1
如未经顾客声明放弃,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为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和分析工作提供适当的资源和设施?
—-如果CAD/CAE被分包,组织是否提供技术支持?
-CAD/CAE系统是否有能力与顾客的系统双向接口?
77
4.4.5
设计输出是否形成文件,并以能够对照设计输入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形式来表达:
82
4.4.8.1
设计确认是否按照顾客的时间要求进行?
83
4.4.8.1;4.16
是否有设计确认的记录,它们是否包括设计失效?
84
4.4.8.1
设计失效是否引用了指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85
4.4.9
设计更改在实施前是否加以确定,形成文件,并经过评审和授权人员的批准?
序号
标准条款
审核的项目、证据及方法
审 核 记 录
评价
86
4.4.9.1
设计更改在生产实施前,是否经过了顾客的书面批准或声明放弃批准?
87
4.4.9.1
对有专利的设计,组织是否与顾客共同确定设计更改对外形、装配、功能、性能和/或耐久性的影响?
CNAS-CL01:2018内审检查表
![CNAS-CL01:2018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353a84c88762caaedc33d405.png)
注:参考CNAS-CL01-G001:2018条款
测试中心是否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具备其负责的实验室活动的能力,以及评估偏离影响程度的能力
CNAS-CL01:2018
测试中心管理层是否采取措施向测试中心人员传达其职责和权限
设备
测试中心是否按其标准或规范、产品、项目、参数等技术能力范围和业务量,配置了所需的影响结果的全部设备
设备配置是否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活动所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试剂、消耗品或辅助装置
测试中心是否使用标准物质,尽可能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物质信息是否齐全并满足要求
CNAS-CL01-A003:2018
CNAS-CL01:2018
测试中心是否对法律禁止外的根据法律要求或合同授权透露保密信息时,将所提供的信息通知到相关客户或个人
CNAS-CL01:2018
测试中心是否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从客户以外获知的客户信息应在客户和实验室间保密是否采取措施为信息提供方保密,且不告知客户,除非信息提供方同意
CNAS-CL01:2018
CNAS-CL01-G001:2018
测试中心是否明确对实验室活动全面负责的人员,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由负责不同技术领域的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其技术能力应覆盖测试中心所从事的检测活动的全部技术领域。
CNAS-CL01:2018
测试中心是否以文件的形式界定其依靠自身能力能够完成的实验室活动范围
CNAS-CL01:2018
CNAS-CL01-G001:2018
c)
测试中心是否有程序或政策对新进技术人员和现有技术人员新的技术活动进行培训测试中心是否有确定培训需要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测试中心的培训计划是否适用于测试中心当前和预期的任务测试中心是否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测试中心是否保存有培训记录
ISO20000-2018内审检查表
![ISO20000-2018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af06e942f60ddccdb38a05d.png)
ISO20000-2018内审检查表项被审核部门 管理层 审核成员 谢泽宇 审核日期2019/2/10审核主题 4. 1/ 4. 2/ 4. 3/ 4. 4/ 5. 1/5. 2/5. 3/6. 1/6. 2/9. 3/A5 . 1. 1/ A5 . 1. IT S M S : 4 . 1 / 4. 2 / 4. 4. 1 / 4. 5. 1/ 4. 5. 2 / 4. 5. 4/ 4. 5. 5陪 同 人 员贺美燕核查核查事项核查记录符合项 观察项不符合要素/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现在客户越来越重视本单位的信息安全, 要 求 服 务 提 供 商 具 备 一定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目 前信息安全威胁不断增加, 本组织的核心资产也要进行安全防护, 保证核心资产的安全性、 保密性、可用性。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公司客户对服务提供商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公司给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客户要求保证公司接触到的客户的信息资产的安全C在服务合同中都有相关安全条款c4.3IT SMS:4.5.l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范围确定了信息安全的组织、业务、物理范围。
a) 本公司提供IT 服务的物理范围为本公司的办公场所;服 务 交 付 地 点 为 公 司 顾 客 的 办 公 区 域 。
b) 客户主要为: 公 司 计 算机软硬件及信息系统的应用组织;c) 主要向外部客户提供与公司计算机软硬件及信息系统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
4.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按ISO /IEC 27001:2013《信息技术-安 全 技 术-信 息 安 全 管 理 体 系-要 求 》 规 定 , 建立、 实施、 保持和待续改进信 息安全管理体系。
包含了4级文件: 手册 、 程 序 文 件 、 管 理 制 度 、 记 录 。
5.1ITS MS :4.1.l领导力和承诺领导层制定了信息安全方针、目标和计划; 建 立 信 息 安 全 的 角 色 和 职 责; 向 组 织 传 达满 足 信 息 安全目标、符合信息安全方针、履行法律责任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提 供 充 分 的 资 源 , 以建立、 实施、 运作、 监视、评审、保待并改进,决定接受风险的准则和风险的可接受等级; ,J5.2 IT SMS :4.1.2 \6.6.1 方针 信息安全管理方针为: 数 据 保 密 、 信 息 完 整 、 控 制 风 险 、 持 续 改 进 、 全 员 参 与、 提高绩效、客户满意。
ISO45001-2018内审检查表(经典)
![ISO45001-2018内审检查表(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40a889695901020207409cb2.png)
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1 公司是否针对公司所处外部/内部环境,确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外部环境,如:a)文化、社会、政治、法律、金融、技术、经济和自然环境以及市场竞争,无论是国际的、国内的、区域的,还是地方的b)新加入的竞争对手、承包方、分包方、供方、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以及新技术、新法律和新出现的职业c)有关产品的新知识及其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d)与行业或专业相关的、对公司有影响的关键驱动因素和趋势e)与其外部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相关方的观念和价值观f)与上述各项有关的变化4.1/4.3●内部环境,如:a)治理、公司结构、角色和责任b)方针、目标及其实现的策略c)能力,可理解为资源、知识和技能(如资金、时间、人力资源、过程、系统和技术)d)信息系统、信息流及决策过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e)新的产品、材料、服务、工具、软件、场所和设备的引入f)与工作人员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观念和价值观g)公司文化h)公司所采用的标准、指南和模型i)合同关系的形式和范围,包括诸如外包活动j)工作时间安排k)工作条件l)与上述各项有关的变化2 公司是否通过以下方面来确定并理解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公司一旦采纳这些需求和期望,是否就在策划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予以应对(1)除工作人员之外,相关方还可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当地的、地区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国家的4.2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 或国际的);上级组织;供方、承包方、分包方;工作人员代表;工作人员组织(工会)和雇主组织;所有者、股东、客户、访问者、公司所在社区和邻居以及一般公众;顾客、医疗和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媒体、学术界、商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组织、职业安全和健康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2)有些需求和期望具有强制性,如已被纳入法律法规的需求和期望(3)对于其他需求和期望,公司也可决定是否自愿接受或采纳(如签署自愿性倡议)3 公司根据ISO45001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4.44 公司总经理是否通过以下措施来证实其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1)对保护工作人员的与工作相关的健康和安全承担全部职责和责任(2)确保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确保其与公司的战略方向相一致(3)确保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要求融入公司的业务过程(4)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5)通过协商、识别以及消除妨碍参与的障碍或障碍物,确保工作人员及工作人员代表的积极参与(6)就有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职业健康安金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7)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8)指导并支持工作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9)通过系统地识别和采取措施以应对不符合、机遇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危险源和风险,包括体系缺陷,确保及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以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10)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11)在公司内培养、引导和宣传支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化5.15 公司总经理与公司各层次的工作人员协商后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以预防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为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框架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利用控制层级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承诺5.2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包括工作人员及工作人员代表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决策过程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否保持文件化信息,并可方便获取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否向公司内的工作人员沟通,比如:宣传栏、内部刊物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否在公司官网公布5.2管理评审时,是否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进行评审,以确保持续的相关性和适宜性 5.26 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各级岗位、职责、责任和权限,是否得到清晰的描述 5.3公司总经理是否任命一个(或多个)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5.37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什么样的流程/程序,确保所有相关层次和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代表参与(包括协商)建立、策划、实施、评价和改进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5.4是否有畅通的协商与参与渠道 5.4 工作人员在提供建议时,是否无惧遭受解雇、纪律处分或其他类似报复的威胁 5.4 8 策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公司是否考虑到所处的环境、相关方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6.1.1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对公司所处的环境、相关方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进行风险和机遇识别6.1.1在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时,公司是否考虑:a)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及其相关联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机遇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c)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能够影响实现预期结果的风险和机遇6.1.1公司是否保留了:a)需要应对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职业健康安全机遇的文件化信息b)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需过程的文件化信息,其程度应足以确信这些过程按策划实施6.1.1 9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以持续积极地对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6.1.2.1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 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和情形,包括考虑: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材料、物质和物理条件;因产品设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研究、开发、测试、生产、组装、施工、服务交付、维护或处置;人为因素;工作实际是如何完成的6.1.2.1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紧急情况 6.1.2.1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人的因素,包括考虑: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及其活动,包括工作人员、承包商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在工作场所附近的可能受到公司活动影响的人员;在不受公司直接控制的地点的工作人员6.1.2.1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其他问题,包括考虑:工作区域、过程、安装、机器/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公司的设计,包括它们对人员能力的适应性;在工作场所附近发生的由工作相关的活动造成的公司控制下的情况;在工作场所附近发生的可能对工作场所中的人员造成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的不受公司控制的情况6.1.2.1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公司及其运行、过程、活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际或有计划的变更 6.1.2.110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评价已识别出的危险源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6.1.2.2是否考虑了是否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 6.1.2.2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评价公司所识别的风险、机遇、需求和期望 6.1.2.2 是否保留了识别和评价过程的文件化信息;是否有重大危险源清单 6.1.2.2 11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以便确定并获取适用于公司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公司应遵守的要求6.1.3公司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是否考虑这些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6.1.3 是否保留了识别和评价过程的文件化信息;是否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6.1.312 公司是否策划措施,以:a)应对这些识别的风险和机遇b)应对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c)准备应对紧急情况和对紧急情况做出响应6.1.4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 策划措施时,公司是否考虑控制层级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输出 6.1.4策划措施时,公司是否考虑最佳实践、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及限制 6.1.413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以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6.2.1是否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查最新一年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6.2.1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是否得到监视和测量 6.2.1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是否予以清晰沟通(内部沟通,外部沟通) 6.2.1 适当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是否予以更新(什么时候会更新) 6.2.1 14 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策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公司是否有相应文件对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进行管理?
经询问,公司没有客供物料和外部供方材料。
抽查项目:PQTF1705001
相关表单有: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EMC测试报告》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高低温检测测试报告》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参数检测测试报告》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EMC测试报告》
2、对项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会议交流,有项目过程中的各类会议纪要
3、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变更符合流程规定。
抽查变更项目:PXXS18029材料清单变更
在OA系统中申请,各节点负责人会签后执行,更新新的材料清单,版本升级,下发新版本,旧版本作废。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8.5.3
1.询问相关人员,公司是否有保管顾客或外部供方的原辅材料、设备、技术资料、包装箱、样品、商标、知识产权、顾客信息等?
2.部门是否对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进行了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工作?
5.查是否对输入的资料进行了评审,以确认资料内容是否可行?
6.对应策划、输入资料,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出资料有哪些?是否充分?是否满足输入的要求?是否有相应清单?
7.输出的资料在发放前是否经过确认、审批?
8.询问相关人员,一般设计和开发的评审工作在何时开展?
9.对应策划的要求,查看评审工作的开展情况?评审中是否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如何处理?是否有相应的评审记录?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研发立项申请表》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硬件系统设计方案》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软件系统设计方案》
记录填写不完整: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中,评审内容中是否通过,没有打勾。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出厂验收大纲》电子档,编审批都没有名字,测试数据空白,测试结果没有,最后的测试结论也没有。
7.5
1.查看文件和记录清单,检查文件是否按文件控制要求进行了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作出规定?
2.随机抽取3-5份记录,查看有无受控编号字迹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文件清单:有电子版《研发项目清单》,但抽查的项目FQTF1705001不在清单中。
记录:
查:研发项目PQTF1705001《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评审内容没有勾出是否通过,记录填写不完整。
研发项目资料归档及时率:目标≥85%,1-8月份全部达标;
项目进度计划达成率:目标≥85%,1-8月份全部达标;
技术图纸出错率:目标≤5%,1-8月份全部达标;
技术图纸整改及时率:目标100%,1-8月份全部达标;
人员
7.1.2
人员配制状况是否合理?人员的沟通是否充分?
本部门的人员是否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运行的需要
3.电子平台制定了《岗位职责标准文件》,明确规定了本部门的岗位职责。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
1.是否对本部门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分析与评价?
2.本部门面临哪些风险?有无风险应对措施?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是否与风险对产品、服务的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3.是否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了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适时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了改进?
12.询问相关人员,对于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是否存在更改的情况?一般在合适发生更改?
13.更改的流程是什么?是否对更改情况进行了评审、验证和确认?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是否包括了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和交付带来的影响?在更改实施前是否得到批准?
14.是否保存有更改的记录?
1、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出符合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有相应的验证记录。
1、技术部有研发项目和合同订单项目。
2、研发项目任务明确,有计划的组织和进行,符合签审流程。
3、项目在立项、样机等阶段进行评审
抽查研发项目:PQTF1705001
相关表单有: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新产品立项评审表》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可行性分析》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项目预算》
《交流汇流箱监控装置项目实施计划》
技术部共8人。员工交流方式为口头沟通和会议沟通,有会议记录。
组织的知识
7.1.6
1.本部门如何收集知识并将知识整理成可使用的信息?员工是否能方便地获取知识?
2.知识是否得到合理的使用和共享?
3.是否对知识适时进行评估与更新?
国标、企标及常用标准等知识获取可以从服务器上进行获取,知识更新进行中。
成文信息
1、制度文件不完善,只有《项目研发控制流程》管控研发项目,没有合同项目执行制度。
2、抽查合同PXXS18017交流汇流箱,只有《发出快递确认表》,没有客户反馈是否收到,存在风险。
Ο
质量目标及Leabharlann 实现的策划6.21.是否建立了本部门的质量目标?目标是否可以测量?
2.目标达成率如何?有没有定期评估?
3.未达标的情况,是否采取了改进措施?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
1.询问相关人员,部门目前的设计和开发任务有哪些?设计和开发任务的来源是哪里?
2.设计和开发的任务在部门内是否进行了分解,是否制定了具体的计划?
3.部门对设计和开发工作是否明确了人员职责、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工作的时间、要求等?是否有相应的记录?
4.对应策划,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资料是否充分、适宜?是否有相关记录?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5.3
1.本部门的组织架构?
2.本部门的部门职责?
3.人员岗位职责或者是岗位说明书,每个人员是否清楚知悉个人在组织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1技术部共8人,其中技术总监1人,技术主管1人,项目管理1人,软件工程师3人,结构工程师1人,辅助人员1人。有岗位说明书。
2.电子平台制定了《部门职责标准文件》,明确规定了本部门的部门职责;
Ο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
10.对应策划的要求,是否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验证工作?一般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验证?是否有相应的验证记录?
11.对应策划的要求,是否对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满足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确认工作?一般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确认?是否有相应的确认记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