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坍落度不合格
1.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水泥用量,遵循设计要求,确保水灰
比在允许范围内。

2. 选用适量掺合料:根据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合理选取适量
掺合料,有效提高坍落度。

3. 采取合适的施工措施:施工时采取适当的搅拌时间和速度,
确保混凝土充分拌和。

二、强度不达标
1.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水泥用量,确保水灰比在设计要求范
围内。

2.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水泥、骨料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
保质量符合要求。

3. 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在施工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条件,确保混凝土的适宜养护时间。

三、混凝土开裂
1.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水泥用量,确保水灰比在设计范围内。

2. 采用合适的骨料:选用质量好的骨料,合理配制骨料级配,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 进行充分的养护:在施工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条件,
减少混凝土开裂风险。

四、气孔率过高
1. 控制水泥用量:合理控制水泥用量,避免过多的水泥导致气
孔率过高。

2. 采取适当的掺合料:选用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减少气孔率。

3. 适当调整配合比:针对具体工程情况,调整配合比,减少气
孔率。

五、混凝土脱粘
1. 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

2.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水泥用量,确保水灰比在设计要求范
围内。

3. 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在施工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条件,防止混凝土脱粘。

以上是水泥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浅谈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浅谈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材料,但在工程实施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砼强度不达标问题砼强度不达标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如水泥、砂、石等质量不符合要求;也可能是施工工艺操作不当,如配比设计不合理、拌和时间过长、养护管理不到位等。

为了预防和解决这个问题,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原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合理的配比要求进行拌和,并对拌和时间和力度进行控制;同时,在养护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保证砼的充分养护时间。

2.表面开裂问题混凝土工程中常出现的另一个质量问题是表面开裂。

表面开裂可能出现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也可能出现在已经施工完毕的混凝土结构上。

表面开裂的原因有很多,如温度变化、干缩、过早拆模等。

预防和解决表面开裂问题的关键是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

在施工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在养护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湿度、温度和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干燥。

3.空鼓、空隙问题空鼓和空隙是混凝土工程中的常见缺陷,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造成空鼓和空隙的原因主要有拌和不均匀、浇筑不密实、振捣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在施工前对模板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有适当的密封性;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高度,确保混凝土能充分填充模板空间;在振捣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振捣设备,保证振捣到位。

4.粗糙表面问题粗糙表面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美观缺陷之一、造成粗糙表面的原因可能是模板设计不合理、混凝土拌和不均匀等。

为了解决粗糙表面问题,应在施工前对模板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模板表面光滑平整;同时,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拌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总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主要包括砼强度不达标、表面开裂、空鼓、空隙和粗糙表面等问题。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裂缝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干缩引起的,特别在高温或干燥环境下更容易出现。

2.防治措施: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和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减少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浇注混凝土后,要及时进行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二、强度不达标1.可能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混凝土强度低于要求。

2.防治措施: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其更加符合工程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混凝土的搅拌、浇注、养护等环节符合要求。

三、水泥渗漏1.一般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不合格或混凝土孔隙结构不合理造成。

2.防治措施:选用质量可靠的水泥,并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内的过渡带,减缓渗漏的速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表面光洁度。

四、腐蚀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氯离子、硫酸盐离子等,与钢筋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腐蚀。

2.防治措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中潜在腐蚀物质的含量;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形成保护层;加强钢筋的防腐措施,如涂覆石蜡或防锈涂料等。

五、空鼓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未充分振捣或浇注后长时间未进行养护所导致的,也与混凝土的质量有关。

2.防治措施: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干燥收缩;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其抗裂性能。

六、空鼓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未充分振捣或浇注后长时间未进行养护所导致的,也与混凝土的质量有关。

2.防治措施: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干燥收缩;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其抗裂性能。

综上所述,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但通过适当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加强养护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 止开裂和收缩。
控制温度
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性 能的影响。
定期检查
对养护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 保混凝土质量。
合理设计结构
1 2
优化结构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 形式和尺寸,减少应力集中和裂缝产生。
合理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 度和耐久性。
优化施工工艺
改进施工方法
01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如泵送混凝土、滑模施工等,提
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加强施工监控
02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
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人员技能
03
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材料因素
水泥
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等性能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裂缝、强度不足等问题

骨料
骨料的级配、粒径、含泥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久性。
外加剂
外加剂的种类、用量、质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 能和强度。
施工工艺
搅拌不均匀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离析、强度不均匀等问
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技术创 新活动,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构造措施
在结构设计中采取加强措施,如增加配筋、设置 伸缩缝等,提高结构抵抗开裂的能力。
3
考虑环境因素
在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 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采取相应的措 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施工技术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可能降低其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一)裂缝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裂缝按深度不同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发展成为深层裂缝或贯穿裂缝。

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外界气温突然下降,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内部温度下降较慢,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产生裂缝。

3、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包括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拉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4、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受到地基、模板等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二)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以及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的现象。

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合适,或者砂率过小、石子粒径过大,都会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容易产生蜂窝麻面。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方案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方案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方案
1.增加混凝土强度:在施工过程中,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可以通过材料配比的优化、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控制温度裂缝:温度变化是导致混凝土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使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如采用材料降温、遮阳、覆盖等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增加路面厚度:增加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可以增加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提高混凝土路面的厚度,以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4.加强路面维修:及时维修路面上的裂缝、坑洞等问题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可以采用填充材料对裂缝进行封堵,修补坑洞和齿状裂缝,防止其进一步扩大和损坏。

5.加强路面养护管理:定期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管理,包括定期清洁、修复、补充养护剂等。

养护管理可以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外观。

6.增加路面防护层:在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增加特殊的防护层可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减少裂缝和污染。

可以采用材料喷涂、铺设防水层等方式增加路面的防护层。

综上所述,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增加混凝土强度、控制温度裂缝、增加路面厚度、加强路面维修、加强路面养护管理
和增加路面防护层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质量问题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八大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压缩强度不达标压缩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的原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格等。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设计配合比、采用优质原材料、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等。

2.开裂混凝土开裂是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温度变化、变形不均匀、收缩应力等。

防治措施可从设计上考虑收缩、热变形等因素,采用伸缩缝、抗开裂剂等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等。

3.不均匀性混凝土的不均匀性表现为浇筑和养护后出现明显的色差、孔洞、裂缝等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的不均匀性、施工中搅拌不均匀等。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优质原材料、加强搅拌过程的控制和检验等。

4.粘结力不强混凝土的粘结力是测量其与钢筋或其他材料之间的黏结程度的指标。

常见的原因包括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中对粘结力的控制不严格等。

防治措施可从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入手,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等。

5.气孔气孔是指混凝土中存在的排气孔或气泡,其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

常见的原因包括不适当的原材料、掺加剂等。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抹光、振捣等。

6.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由于混凝土中存在的氯离子、硫酸盐等导致钢筋腐蚀而产生的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钢筋、控制混凝土中氯化物含量、采用外加碱氧化物防腐涂层等。

7.暗沉混凝土表面的暗沉是由于混凝土中含有较多的机械杂质、有机杂质、水泥分散剂等导致的。

防治措施包括增加水泥用量、加强拌制过程的控制、采用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工艺等。

8.凝结时间过长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和不便。

常见的原因包括材料中用水量过大、气候条件不佳等。

防治措施包括优化配合比、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综上所述,八大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和施工措施进行防治。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介绍
1.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 原因:配合比不合理、原材料质量差、施工工艺不规范等。

- 后果:降低结构承载能力,影响工程安全。

- 对策:合理设计配合比、使用优质原材料、严格按照施工规
范施工。

2. 混凝土表面开裂
- 原因:干缩、温度应力、膨胀等。

- 后果:影响混凝土外观,减弱抗渗性能。

- 对策:控制施工阶段的温度变化、增加混凝土的抗裂剂。

3. 混凝土抗渗性差
- 原因: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

- 后果:容易渗水,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 对策:合理设计配合比、采用防渗材料、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 对水泥、骨料、掺合料等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加强施工工艺管控
- 采用现代化施工设备,保证施工操作规范。

- 控制浇注温度、铺面养护等环节,避免开裂和强度不达标。

3. 配合比设计合理
- 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科学确定配合比。

4. 采用适当的外加剂
- 如抗裂剂、防渗剂等,提升混凝土的性能。

5.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以上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的介绍。

通过加强质量管控、合理设计和选用适当的材料,可以有效预防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其中包括材料质量、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不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混凝土材料质量通病: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抗渗性差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选用合适的水泥、骨料等原材料,并进行适当的试验检验。

2.原材料偷工减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甚至出现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质量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用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水灰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严格控制用水量。

4.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不均匀: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选择搅拌设备,确保搅拌均匀;控制浇注速度和质量,避免混凝土分层。

二、施工环境和工艺通病:1.施工现场环境不洁净: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质量不达标、强度降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清洁管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

2.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强度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可采取加热、湿喷雾等方法进行调控。

3.混凝土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三、其他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表面麻面:可能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养护不当等原因导致。

防治措施: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注意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2.混凝土开裂:可能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引起。

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混凝土抗裂措施,如加纤维等。

3.混凝土强度低:可能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引起。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控,确保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强等特点。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混凝土开裂问题开裂是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开裂可能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应力超过其抗张强度所引起的。

为了预防混凝土开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控制水灰比,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和湿度,避免施工温度过高和干燥过快,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应力得到平衡,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3.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包括湿养护和覆盖防止水分蒸发等措施,以帮助混凝土充分硬化和减少开裂风险。

4.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合理的施工顺序,避免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和冷缝,从而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二、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问题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是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要预防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合理控制水灰比,保证水泥与骨料的比例适当,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水泥和骨料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3.在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浇筑和养护,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工艺和步骤的准确性。

4.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强度不达标的情况,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空鼓问题混凝土空鼓问题指的是混凝土表面与内部骨料之间出现空隙。

为了防止混凝土空鼓问题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不能充分振实。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内部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充分结合,减少空隙的产生。

3.严格按照养护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湿养护,保持一定的湿度,有利于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减少空鼓的产生。

4.严禁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踩踏和碰压等操作,避免混凝土内部的空泡。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缺陷。

这些问题和缺陷往往会导致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其对应的防治措施。

1.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是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之一、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配料比例不准确、拌合不均匀、保养不当等。

防治措施:-配料比例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过量添加或添加不足的情况。

-拌合时间和速度应控制得当,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适时、适度的保养,避免漏养。

2.墙体开裂在混凝土工程中,墙体开裂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开裂的原因可以是混凝土强度不够、脱模太早、养护不当等。

防治措施:-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需要进行加强处理。

-脱模要适时,不能过早,应等到混凝土完全硬化后再进行脱模。

-养护时间要充分,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养护。

3.混凝土表面粗糙混凝土表面粗糙是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美观度、使用寿命和功能。

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确保其表面平整。

-使用合适的养护方法,避免混凝土表面过早失去水分,导致龟裂和起砂。

4.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会降低钢筋的强度和耐久性,导致结构的损坏。

防治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氧气和水分对钢筋的侵蚀。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筋进行防锈处理和合理的包覆层厚度。

5.有机酸侵蚀有机酸侵蚀是指混凝土中的有机酸溶液对混凝土结构物造成侵蚀破坏的现象。

防治措施:-选用抗酸性能较好的混凝土和耐酸性较高的外加剂。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总结起来,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准确配料、均匀拌合、充分保养;适时脱模、充分养护;合理浇筑、振捣和密实混凝土;防锈处理和包覆层厚度控制;选用抗酸性能较好的材料和充分养护。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预防混凝土实际强度低于设计标准值的措施(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图纸,掌握不同层次、部位、不同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标号,并用表格形式记录在案,便于核对查考。

(2)现场试验人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塌落度、按标准方式制作、养护试块,及时进行试压,试块组数必须按验收规范规定数量制作,并提供系统的强度资料,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

2、预防混凝土在运输、浇灌中离析的措施(1)用车辆运输混凝土时,工地道路面层必须平整,每班有人保养,保持运输平稳。

(2)混凝土从拌和机卸料经运输到入模浇灌的最大允许延续时间,气温25。

C以下为90~120mim,25℃以上为60~90mim o(3)混凝土在水平与垂直运输中要尽可能减少转载次数。

(4)佐的坍落度由配合比设计确定,现场拌制的合宜坍,落度控制在3~7cm范围内。

(5)混凝土的浇灌高度,自由下落高度应小于2m。

3、预防混凝土养护不符合要求的措施(1)编制施工方案时,要列入养护技术要求、技术间隙时间规定、材料储备要求、特殊部位养护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在全体施工管理人员中加以宣传教育和贯彻。

(2)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所需养护材料、设备、水源等应事先编制技术供应计划,以做好充公准备,满足养护要求。

(3)对特殊部位如屋面、楼地面、路面及构件断面较小的受力件等,要特别强调养护的重要性,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

(4)在混凝土浇捣12小时后,应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小于7昼夜。

4、预防蜂窝的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正确,拌和均匀,时间大于90秒。

(2)要控制混凝土的卸料高度,否则要设溜槽或串筒等措施,以防混凝土离析。

(3)浇捣竖向结构时,混凝土浇筑时,应用同标号砂浆或减半石子的混凝土作接浆处理(5Cm);侧模设大于30cm的浇灌孔;柱要分段分层浇灌。

(4)混凝土的浇灌与震动必须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30cm o(5)插振移动距离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为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的粘结效果,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cm左右;平板振动器在振动平板时宜压边3~Smm,以防漏振。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混凝土工程:1、监督商品混凝土厂家必须按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投料,按石子、水泥、砂先后顺序投料,严格控制用水量和搅拌时间。

2、严格控制砂、石子质量,主要是含泥量、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更换水泥厂家及标号时重新确定配合比。

3、施工缝新旧混凝土接槎处,继续浇灌前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和杂物,使之露出石子,用水冲净后铺设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再浇混凝土,防止出现混凝土夹渣。

4、混凝土的振捣由专业混凝土工操作,振动棒快插慢拔,逐点振捣,梁接头处加强振捣,防止出现蜂窝麻面。

5、柱墙混凝土浇筑前,先浇一层5~10㎝厚同混凝土标号去石砂浆,根部缝隙用木条或砂浆事先堵严,防止出现柱、墙烂根。

6、钢筋绑扎完毕后,要随即用15或25㎜厚砂浆垫块将钢筋垫好,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钢筋保护层以防露筋。

7、浇筑前,进行抄平,在模板的侧面弹线,或在伸出混凝土面的竖筋上用胶布作出标记,以控制梁板标高;混凝土振捣后用木抹子随即拍实搓平。

8、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常温下派专人浇水养护,以使混凝土处在湿润状态下硬化,防止因高温使混凝土脱水太快而产生干裂。

二、砌体工程:1、砌筑前,砖必须浇水湿润,严禁干砖上墙。

2、砌筑砂浆必须按配比通知配制,控制砂浆稠度。

3、砖墙斜槎、直槎、拉墙筋、脚手眼的留置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及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4、灰缝厚度控制在8~12㎜,每板墙拉通线砌筑,保持水平灰缝平直,厚薄一致。

5、采用铺浆砌法,使砂浆饱满度达到80%以上。

三、文明施工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贯穿于施工生产全过程,项目部成立专门安全质量监督小组,设有专职安全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定期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处处为安全的良好安全生产氛围。

1、施工人员佩带胸牌上岗,穿着反光背心。

2、交通协管员在交叉路口执勤,指挥车辆出入。

3、安全员佩带袖章,巡回检查;施工路段车速度不超过40公里。

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水灰比不合理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水灰比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低、耐久性差;水灰比过小,会使混凝土工作性变差。

因此,合理调整水灰比非常重要。

防治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水灰比,不可随意调整。

2.做好混凝土试块的拌制,根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水灰比。

3.加强对现场混凝土配制的监控,确保水灰比的准确控制。

二、孔洞、夹杂物孔洞、夹杂物是指混凝土中出现的不规则空隙和杂质。

孔洞和夹杂物的存在会削弱混凝土的强度和导热性能,影响工程质量。

防治措施:1.在施工前,做好模板的清理工作,确保模板表面光滑、无破损。

2.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振捣时间和强度,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

3.施工时,采用合适的振捣器具,避免孔洞和夹杂物产生。

4.加强对配料的管理,控制骨料中杂质的含量。

三、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指在混凝土中出现的裂隙或开裂现象。

混凝土裂缝的存在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防治措施:1.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避免浇筑过程中的剪切力和振动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2.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形,可采用与施工现场温度相适应的施工工艺。

3.针对特殊情况,如大面积连续浇筑、施工温度较高等,可采用合适的控制裂缝的措施,如添加缓凝剂、设置伸缩缝等。

四、强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因素包括水灰比不合理、配料不准确、养护不当等。

防治措施:1.确保水泥品种、品牌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水泥质量。

2.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材料的配比,确保骨料的粒径分布合理。

3.加强现场质量检测,正确掌握混凝土的拌合时间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方法。

4.做好养护工作,保持混凝土湿润,避免早期干燥和开裂。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涉及水灰比的合理调整、孔洞、夹杂物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强度的保证等方面。

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开裂是水泥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温度变化、干缩、收缩不当、支撑结构刚度不足、荷载超载等。

为了避免开裂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水灰比,并采用合适的水泥和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使用适当的骨料和注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材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控制温度和湿度,尤其是在混凝土初期养护阶段,避免过快的干燥和收缩;-加强构造措施,如使用抗裂布或纤维网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向裂效果;-进行适当的预应力加固,以平衡内部的应力。

空鼓是水泥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骨料、浇筑和养护不当、水灰比过高等。

为了避免空鼓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选择适当的骨料,并保持骨料的清洁和干燥;-严格控制水灰比,以避免混凝土的过水;-在浇筑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在养护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过早干燥。

渗漏是水泥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施工不当、缺乏密封措施、混凝土质量差等。

为了避免渗漏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设计,尤其是在建筑物的地下部分;-预留合适的渗漏缝隙,并采用适当的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如翻模、配筋和浇筑等过程;-养护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强度不达标是水泥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材料质量差、配合比设计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

为了确保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达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选择优质的水泥和骨料,并保证其符合标准要求;-进行正规的配合比设计,确保水灰比合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料比例和混合过程;-加强浇筑和养护过程的控制,确保混凝土充分搅拌和养护;-进行强度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强度不达标的问题。

总之,水泥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开裂、空鼓、渗漏、强度不达标等问题。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引言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和缺陷。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会降低工
程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
治措施。

措施一:材料选择和检查
1. 选择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骨料和掺合料,并确保
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2.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外观、质量等方面,以确保
其无任何质量问题。

措施二:施工过程控制
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摆放模板、浇筑混凝土等。

2. 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

3. 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进行检查和预处理,确保其平整和
牢固。

措施三:养护管理
1. 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包括保湿和遮阳等措施,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修复裂缝和缺陷,防止其进一步扩展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措施四:监督检验
1. 建立混凝土工程的监督检验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监控。

2. 对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结论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检查、施工过程控制、养护管理和监督检验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相关人员应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工程已经成为了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因素,混凝土工程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正确地识别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1.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裂缝可能由于混凝土中的强度不足、伸长性不佳、收缩、温度变化等原因造成。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混凝土中的裂缝,将引起水侵入、增加荷载、甚至导致混凝土的疲劳破坏。

2.气孔在混凝土中出现气孔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空气未能及时释放而造成的。

常见的气孔问题包括机器振荡和振动力不足,以及混凝土中添加了过多的水和混合物。

过多的气孔将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并且易受水和其他外部损坏的侵袭。

3.麻面如果混凝土表面看起来粗糙不平,往往被称为麻面,这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混合料中的砂粒含量较高、混凝土初始浇注过程中的震动不足、或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而造成的。

麻面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美观度,因此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采取适当的防止麻面的措施。

4.空洞混凝土中的空洞区域就是混凝土中的空腔,也是混凝土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混凝土中的空气未经彻底释放,混凝土收缩和伸长等。

空洞的存在将会导致强度下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寿命。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解决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可能的防治措施,例如:1.充分的施工规划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充分的计划工程,包括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浇注方法以及浇注时间表等。

这有助于减少未来的工程问题。

2.选用高质量的原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优先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包括水、骨料、水泥等材料。

同时,在混凝土配比时,应该在正常的水水平内尽可能减少混合物中的水份。

3.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混凝土工程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包括振动棒、摆杆、喷水器等。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方案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施工环境、材料选用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会导致混凝土质量存在一些通病。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方案。

1.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受原材料的影响,对于水泥、骨料和混凝土外加剂等,应选择质量可靠、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

定期进行原材料的检测和认证,确保其质量稳定。

2.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裂缝:水泥水化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差,从而引起裂缝。

应采取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措施,如合理控制拌合水温度、降低水灰比、加水降温,或者采用预冷预热装置等。

3.关节处渗漏:混凝土结构中的关节处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影响结构的密封性和抗渗性。

应做好关节处的处理,采用合理的密封材料,如聚硫橡胶、水泥砂浆等,并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确保关节处的密封性。

4.混凝土收缩开裂: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如果不做处理,容易引起开裂。

应选用收缩适应性较好的混凝土配比,控制水灰比、骨料干燥率等参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预应力、增加钢筋含量等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5.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强度不达标,将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应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控制,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和掺合料,严格控制拌合水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6.气孔、麻面和孔洞:混凝土中的气孔、麻面和孔洞会降低其密实性和耐久性。

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确保模板的密闭性良好,配合振捣设备进行充分振捣,减少气泡的产生;同时,严禁使用超过有效保养期的水泥和外加剂,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

7.脱模早和帖模:混凝土在脱模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控制速度和方法,容易导致混凝土的损坏和麻面。

应遵循脱模时间要求,仔细控制脱模速度,采用适当的脱模剂,并采取防止混凝土表面变色或麻面的措施。

为了预防混凝土质量出现通病,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预防混凝土实际强度低于设计标准值的措施
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图纸,掌握不同层次、部位、不同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标号,并用表格形式记录在案,便于核对查考。

2)现场试验人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塌落度、按标准方式制作、养护试块,及时进行试压,试块组数必须按验收规范规定数量制作,并提供系统的强度资料,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

2、防混凝土在运输、浇灌中离析的措施
1)用车辆运输混凝土时,工地道路面层必须平整,每班有人保养,保持运输平稳。

2)混凝土从拌和机卸料经运输到入模浇灌最大允许延续时间,气温25℃以下为90~120mim,25℃以上为60~90mime。

3)混凝土在水平与垂直运输中要尽可能减少转载次数。

4)混凝土的坍落度由配合比设计确定。

5)混凝土的浇灌高度,自由下落高度应小于2m。

3、预防混凝土养护不符合要求的措施
1)编制施工方案时,要列入养护技术要求、技术间隙时间规定、材料储备要求、特殊部位养护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在全体施工管理人员中加以宣传教育和贯彻。

2)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所需养护材料、设备、水源等应事先编制技术供应计划,以做好充分准备,满足养护要求。

3)对特殊部位如屋面、楼地面、路面及构件断面较小的受力件等,要特别强调养护的重要性,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

4)在混凝土浇捣12 小时后,应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小于7 昼夜。

4、预防蜂窝的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正确,拌和均匀,时间大于90 秒。

2)要控制混凝土的卸料高度,否则要设溜槽或串筒等措施,以防混凝土离析。

3)浇捣竖向结构时,混凝土浇筑时,应用同标号砂浆或减半石子的混凝土作接浆处理(5cm);侧模设大于30cm 的浇灌孔;柱要分段分层浇灌。

4)插振移动距离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 倍;为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的粘结效果,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cm 左右;平板振动器在振动平板时宜压力3~5mm,以防漏振。

5)振动时间控制,一般以被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无明显下沉,充满四周,不呈现气泡为宜。

6)浇捣时要经济观察模板移位、胀模、漏浆等现象,便于及时处理。

对散落在模板平台的混凝土残浆必须及时清理。

5、预防露筋的措施
1)凡该设垫块的部位必须在验收钢筋时同时验收。

垫块厚度根据规范规定的各种不同构件要求处理,并注意固定好垫块,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100cm。

2)振动时不准依靠钢筋传动振幅和频率,也不准把钢筋挤向模板外。

在平台上操作时,不能把钢筋踩到板底。

3)模板接缝或与其他构件的镶接处必须封严不漏浆;先必须浇水润湿;在柱根部、柱、梁节点处特别注意封严并增设加劲支撑。

震动时间要控制适度,看到漏浆应停止震动。

4)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要按现场实际材料早请试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其可操作性。

5)拆模时间要按不同构件类型的试块强度确定,不能过早拆模,以防脱棱缺角。

6)对散落在平台模板上的混凝土一律要及时清理,对已经绑扎钢筋的平台,对散落其上的混凝土必须及时性震实。

6、预防孔洞的措施
1)钢筋密集区,要用细石混凝土及机震与人工捣固相结合。

2)严禁用吊斗直接下料,坚持分层浇捣制度。

3)振动混凝土时震动棒可垂直混凝土表面或成45°倾斜角操作,插点应均匀排列,移动方式有行列式和交错式两种,以防漏震。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必须针对其特点周密安排。

强调岗位责任,尤其是浇藻和震动两个关键工序应明确专人操作、专人管理,质量部门现场检查也应以此作为重点。

7、预防缝隙夹渣层的措施
1)在支模前应把接搓处的松动浮面、无强度的水泥残浆清理干净,在混凝土浇灌前必须再次清理各种垃圾并用水冲洗。

2)底部模板必须加固、封严,以确保常规操作条件下不胀模漏浆,梁、柱节点板应专门设计,便于装拆和满足密封要求。

8、预防现浇混凝土楼板、楼梯踏步板与平台面凹凸不平的措施
质量交底要清楚,严格按楼层标高布料。

专人负责平仓拍实,用长括子(长木抹子)抹平;圈梁及踏步板一律以验收后的模板上口为标准,浇灌震实,表面用木蟹(木抹子)抹平;应及时清理浇灌多余材料,不准平摊于浇灌面层,以防超厚,面层不得外露石子。

9、预防混凝土构件胀模的措施
1)模板必须按浇灌方法、速度,在施工前作好模板方案设计,提出支撑拉结体系。

2)对模板必须事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并向混凝土浇灌人员详细交底,不能任意去掉模板拉结部件,如必须拆去时,应及时征得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木工同意。

3)浇灌混凝土时,每班必须配备值班木工。

指导混凝土操作人员不能任意拆去各种拉和搭支撑。

10、预防混凝土垂直偏差过大的措施
1)模板支撑必须纵横向成为体系,相互牵拉。

2)模板就位挂线应认真复核,特别是在模板组织检查验收时要抽查几个有代表性的轴线。

3)混凝土浇捣要按建筑体系开头确定顺序和方向,不选用由于浇捣而造成偏差加大的浇灌顺序。

4)浇灌混凝土时,不准用吊斗及其他起得物乱撞模板支撑体系,凡经碰撞须及时复测校正,生产加固。

11、预防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超差的措施
支模前要详细研究支模方案;固定模板用的螺栓与支撑不能过紧或过松,用套管作为构件厚度的标准;模板安装好以后,应检查模板是否符合标准尺寸的要求,过大或过小必须经整改复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

12、预防混凝土构件累线位移的措施
施工前基准轴线要确定,复核手续、测量误差要两人以上签证;施工方案要明确支模要求及混凝土浇灌顺序;起始轴线应事先确定。

13、预防混凝土构件中预埋件、预留洞、门窗洞口移位的措施
预埋件固定应工具化;浇灌混凝土及震动时要仔细;增强洞口框模刚度,便于安装与拆除;建立严格的工序交接制度。

14、预防混凝土施工中的钢筋移位的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注意保护钢筋;垫块、撑脚绑扎要按规范操作;各类插铁必须用电焊固定;起重工不能碰撞钢筋骨架及插铁;临时偏位的钢筋要等混凝土浇完的及时复位。

15、预防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措施
1)对结构薄弱部位,设计应增加构造配筋,板中分布筋排筋排距均匀,绑扎牢固;浇混凝土时,不能踩踏钢筋,应设马蹬脚手板操作,保证钢筋位置正确,使其提高抗收缩能力。

2)加强支模工作,底模刚度大,支撑体系稳固,地基不下沉,支垫部位能扩散集中力。

3)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保证和减少收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