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酸碱盐实验探究题.doc

合集下载

中考科学酸碱盐试验题试题

中考科学酸碱盐试验题试题

【中考】初三酸、碱、盐实验题1、化学反响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

但CO 2与NaOH 溶液的反响没有明显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CO 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3请答复以下几个问题: (1 ) 实验①会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会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2〕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玻璃广... 口瓶..,以使实验获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____ 。

〔3〕为了进一步验证CO 2与NaOH 溶液已经发生反响,生成了新物质,你认为可以在生成物中参加_________物质进展检验。

2、小明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进展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变质?〔2〕进展猜测:①氢氧化钙可能没有变质;②氢氧化钙可能局部变质;③氢氧化钙可能全部变质〔3〕设计实验方案,取等量样品进展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把实验结论填入下表:〔4〕假设有变质,那么变质后生成的杂质是什么? 〔写出杂质的化学式〕① 璃广口浓溶② ③浓溶3、利用以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某氧化铜试样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根据实验装置答复以下问题:〔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2〕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3〕假设试样中的杂质不反响,且B、C、E装置吸收均完全。

取20克试样,假设实验前称得U型管E 和其中的氯化钙质量为,充分反响后称得U型管E总质量为,那么试样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4〕假设取消F装置,那么测得的试样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比实际试样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或者偏小)4、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氧化铁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响)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以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试答复以下问题: (1)A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2)写出C中硬质玻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3〕B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4)称m克不纯氧化铁试样放入C中硬质玻管内,称得U形管和氯化钙枯燥剂的质量为m1克,按上述装置进展实验,经过充分反响后称得U形管和氯化钙枯燥剂的质量为m2克,那么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中考化学酸碱盐实验探究典型真题(答案).docx

中考化学酸碱盐实验探究典型真题(答案).docx

提岀问题:无色气体A 有哪些成分,红色固体B 可能是什么?猜想与假设:: 甲认为无色气体A 一定是CO 2,因为CO 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例1: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牛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诵申2NaCl+2H 2O= --------- 2NaOH+H 2t+C12t ),这种工业成为“氯碱工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 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猜想一:可能含有Na 2CO 3,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一 CO?+2NaOH 二N 屯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彖 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烧碱样品迸于试管屮,加水溶 解,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热 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丁•水放 热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硝酸至 过量 •开始无明显现彖,一段吋间后产生能 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样品屮含有的杂质是碳酸钠③向②所得的溶液屮滴加儿滴硝酸银溶 液 产主口色沉淀 样品小还含右•的杂质是 氯化钠 猜想二可能含冇NaCl,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一町能冇少量的氯化钠没冇反应(川简洁的文字表述). 设计实验 交流与讨论:小明同学提出:"上述实验屮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不正确(填〃正确〃 或"不正确〃).[因为盐酸中有氯离子,影响氯化钠中氯离子的检验.」 II.定量探究提岀问题:烧碱样品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小婉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K : 严屈加足重稀HC、精确测定生成CO :的质重 烧碱样品40g |加叹翌鹫弓解----------- 分加_寺忖① 加足里稀HX0; 过滤、晾干、称重J 2.8h |② 加足里AgNOs溶液 |白宜癩渣| 请你利用小婉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烧碱样品屮盘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列出计算过程). 解:设 Na 2CO 3+2I ICl=2NaCl+l I 2O+CO 2f 10644 0.22gNaC14-AgNO 3=AgCl I 4-NaNO 358.5143.5v2.87g106二44 x 0.22gx=0.53gy 2.87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严-(0•警+1•仇)施沁廊, 20g交流打反思:小强同学认为小婉同学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够严密,其理由是:(1)(2) 例2:探究方案111没考虑氢氧化钠的吸水性. 探究方案小因缺少 洗涤 (填操作名称),导致测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以下图示进行模拟炼铜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酸碱盐的实验探究题(12道题,有答案).docx

酸碱盐的实验探究题(12道题,有答案).docx

酸碱盐化学实验题汇编1•市场上有一种口热米饭,其饭盒中有一小包粉末,粉末的主耍成分是铁粉、镁粉和氯化钠。

小明利用这包粉末,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1)验证并分离铁粉的最简单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进一步分离镁粉和氯化钠而得到干燥的镁粉,要进行的操作是: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涤、干燥。

在前两步实验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____________ (填一种)。

(3)在(2)所得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使固体完全溶解。

对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小明作如下猜想:猜想1:溶质只有硫酸镁。

猜想2:溶质有硫酸镁和 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经杳阅资料:硫酸镁溶液酸性极弱。

若要检验猜想2是否正确,能不能选用无色酚瞅溶液作为试剂(填“能”或“不能”)。

小明选川一种金属单质进行实验,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从而肯定了猜想2是正确的,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2.小亮在做“盐酸屮和蛍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吋,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冃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町能呈碱性,也町能呈 _________ 性,述可能呈________ 性。

【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収该溶液1-加L,滴入1-2滴无色酚瞅试液,振荡无色酚瞅试液变溶液呈碱性无色酚瞅试液不变色溶液呈【分析与思考】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屮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___________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______________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初中科学酸碱盐实验探讨题附答案(供参考)

初中科学酸碱盐实验探讨题附答案(供参考)

酸碱盐实验探讨题★一、某化学爱好小组同窗用大理石和盐酸反映制取CO2,将制得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时,未变浑浊,便产生了好奇。

对此展开了探讨活动,请你参与探讨并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缘故是什么?【假设猜想】假设一:石灰水变质假设二:制得气体中无CO2【探讨实验】为探讨假设是不是成立,小组同窗取原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进行如下实验:写出上述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推理】通过上述探讨,否定了两个假设,小组同窗确信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其他缘故造成的。

于是他们对反映物进行了分析,依照盐酸的挥发性,推测制得气体中有较多的HCl气体。

【验证明验】为了验证推测,小组同窗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出结论】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缘故是制得的CO2中有必然量HCl气体。

有必然量HCl气体存在时,澄清石灰水什么缘故不变浑浊?请说明。

【评判反思】小组中有一名同窗以为【验证明验】中不能用紫色石蕊溶液证明HCl气体的存在,缘故是。

【拓展迁移】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反映速度是不是适中、制得气体是不是纯净等。

实验室制取CO2通经常使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用纯净的碳酸钙和稀盐酸,缘故是。

2、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窗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

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能证明A中反映发生的现象。

(2)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3)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映的固体单质是(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完成后,将全数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那么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别离是.(写化学式)。

3、化学小组的同窗探讨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映,实验方案如下:(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缘故可能是(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

(3)步骤④中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的结论是。

4、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窗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成效不睬想。

中考典型酸碱盐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

中考典型酸碱盐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

现象a 现象b 滴加过量BaCl 2溶液加入足量稀硫酸滤液中考典型酸碱盐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1(4分)今有①肥皂水 ②食盐水 ③杨梅汁 ④白糖水 ⑤蒸馏水五种液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其中pH <7的是 pH >7的是 (填序号)。

2.(4分)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 4、BaCl 2、NaOH 、Na 2CO 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I )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II )取少量(I )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

(提示:BaCO 3难溶于水;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1)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做什么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3.(8分)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 2与Na 2CO 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 2与Na 2SO 4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

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 和 。

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 外,还有什么物质?【提出猜想】猜想①: ; 猜想②:Na 2SO 4;猜想③:Na 2CO 3; 猜想④:Na 2CO 3、Na 2SO 4【实验探究】若现象a 只有白色沉淀,则猜想 成立;若现象a 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 可能成立;若现象b 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则猜想 成立,若沉淀全部不溶解,则猜想 成立。

4.(6分)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 中,理由是 。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 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28题图为(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色。

中考酸碱盐实验探究题汇总

中考酸碱盐实验探究题汇总

中考酸碱盐实验研究试题汇总1.( (6 分 )占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灼烧后与草木灰 (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在水中作用,能够获取氢氧化钾。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足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此中加入必定量 10%的碳酸钾溶液,充足反响冷却后过滤、清洗获取固体 A 和溶液 B,操作步骤以下图。

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达成以下研究:【提出问题1】固体 A 中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定】甲同学:只有 3 3 2CaCO 乙同学: CaCO、 Ca(OH)【实验与研究】甲、乙同学为了考证各自的猜想,分男晓珩了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此中加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入稀盐酸。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足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自己的猜想正确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反省与评论】小组同学议论后以为,甲同学的实验不可以证明他的猜想,原由是(2);而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所以小组同学确立了固体 A 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 B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定】丙同学:KOH、K2CO3丁同学:KOH、Ca(OH)2【表达与沟通】联合对固体成分的研究,同学们经过议论确立了(3)同学猜想正确,原由是(4)氧化钾,需要向溶液。

为了获取纯净的氢B 中滴加适当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5) ,小组同学经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后制得了氢氧化钾。

(1)酚酞溶液(2)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好证明有CaCO3 ,不可以证明有无2 Ca(OH)(或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好证明有CaCO3 3,不可以证明只有 CaCO;或加同学的实验设计错误, CaCO3为生成物必定有不用证明,应当证明有无Ca(OH)2( 3)丁( 4)KOH为(可溶于水的)生成物必定有,而固体中有Ca(OH) ,说明溶液为 Ca(OH)2 2 的饱和溶液,所以必定有Ca(OH)2(5) K2CO3+ Ca(OH)2= CaCO3↓ +2KOH2.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赞同后,睁开了以下研究:[提出问题 1] 该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变质了呢[实验研究 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有气泡冒出。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实验探究专题练习1.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 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Ⅰ: 全部是NaOH;猜想Ⅱ: 全部是Na2CO3;猜想Ⅲ: 。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 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 继续步骤二的实验, 过滤, 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若酚酞变红, 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 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但碳酸钠溶液呈性(填“酸”或“碱”), 能使酚酞变红, 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 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 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 加蒸馏水完全溶解, 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 若猜想Ⅱ成立, 则m与n的关系式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下同);若猜想Ⅲ成立, 则m与n的关系式又为。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 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 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 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 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 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 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振荡实验现象: 。

结论: 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 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

(完整版)酸碱盐实验探究试题精编试题(完美版)

(完整版)酸碱盐实验探究试题精编试题(完美版)

精编酸碱盐实验探究试题(2013.8.8)一、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分析与思考】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二、有关碱的性质的实验探究(重点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即可溶性碱的变质)2、、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

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初三化学酸碱盐联系较难有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联系较难有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综合题1、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① 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见右图)正确的是(填写“甲”或“乙“)。

② 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③ 把浓盐酸稀释后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

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推断结果及结论(1)取一瓶气体,闻其气味无气味可能是 O2、H2、N2、CO、CO2、CH4(2)移开另一集气瓶的玻璃片,将一燃着的木条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瓶口处未见火焰木条的火焰熄灭一定不是(3)向第三个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在进行实验(3)时,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来确定该气体。

二、实验,探究题3、在探究 CO2和 NaOH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出下列 6 种实验装置。

(1)6 个实验是否都能提供CO跟NaOH 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请逐一简述出现的现象。

2(2)上述6 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

(3)如果有同学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没有排除 CO2可能溶解于 NaOH 溶液的假设,你如何进一和NaOH 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步设计实验证明 CO24、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15%、l0%和5%的盐酸溶液。

限定你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两种不局的实验方案,辨别出最浓的和最稀的盐酸溶液。

实验仪器:精密温度计、剪刀、镊子、量筒、秒表、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镁条提示:①镁条和盐酸反应速度很快,通过观察放出气泡速度很难准确判断盐酸浓度的大小,所以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辨别之。

②当你设计一种方案时,不必用到所有的仪器。

③在描述每种实验方案时,要求说明:观察或测定何种变量、需要控制的条件、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及结果与推论。

(完整版)中考酸碱盐化学实验题

(完整版)中考酸碱盐化学实验题

中考酸碱盐化学实验题/计算题汇编1、CQ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Q的制取和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Q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CQ和NaQ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Q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

实验现象为:甲一一软塑料瓶变瘪,乙一一“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其共同原理是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Q和NaQH发生了反应。

其理由是,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从而证明CQ与NaQH E经发生了反应。

2、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岀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__________ 性,还可能呈__________ 性。

【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初中化学中考题酸碱实验探究题精选.doc

初中化学中考题酸碱实验探究题精选.doc

2014中考真题十单元酸碱实验探究题41. (2014大庆)下列装置使用不恰当的是()用现有条件检查装置气密性证明CO 2能与NaOH 溶液反应(2014贺州)如图是稀HC1和NaOH 溶液反应的pH 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B. a 克是指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C. A 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 、NaClD. B 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OH 溶液质量一定相同47. (2014黔东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48. (2014佛山)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豔试液。

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 中。

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酚豔和水)磁来源甲组乙组实验室收集氢气C-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44-论正确的是(该反应是N B OH 溶液滴入稀盐酸 A. B.止水夹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足量浓氢氧化钠滚液co?气体A. )aCuSO •紹© Z0H 溶液C.科浪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D.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49.(2014 r州)向含有酚瞅的NaOH溶液屮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A. 5B. 9C. 12D. 1350.(2014玉林)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A.葡萄汁(pH〜4)B.食醋(pH〜3)C.矿泉水(pH~7)D.牙膏(pH~9)实验操作现彖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B5()°C时,将17gKCl固体加入50g蒸馆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C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C时,KC1的溶解度为17g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片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53・(2014广州)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59.(2014宜昌)数字化装备正逐步进入宜昌市的各个校园。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实验探究题1。

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

【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H2O.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Na+。

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

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拓展】小林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也变红。

他们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性;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选填答案:A。

稀盐酸 B。

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NaCl Na2CO3 ;②NaCl CaCl2 和NaOH ;③NaCl Na2CO3 和NaOH;④….。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2明猜想③成立。

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 .3。

小鹏与小明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一起,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

2023届中考化学总复习 酸碱盐(二)

2023届中考化学总复习 酸碱盐(二)

度,若pH____7,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 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2_N_a_O_H_+__C_O_2_=__N_a_2C_O_3_+__H_2_O____。 (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__不__能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 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 检验__某__种__反__应__物__消__失__(_或__减__少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其中生滴成加白过色量沉B淀aC,l2溶溶液液仍,为若红观色察 (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
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

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
(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
Ba(O向H)溶2溶液液中也引可入证O明H-猜,想对二Na成OH立的 ,小检鹏验认产为生小干丽扰的方案不合理,理
由此确定原粉末中含 ____K_O_H_______
因K2CO3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请说需明排加除入其足干量扰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 ②BaSO4 ③BaCO3 ④Mg(OH)2、BaSO4 ⑤BaSO4、BaCO3
Ⅱ、对锥形瓶内的溶液进行探究 实验后,小萍同学取少量锥形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 溶液,开始一段时间无沉淀生成,其原因是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存在 __盐__酸__(__或__H_C_l_或__氯__化__氢__)_____。 【总结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林同学做了如下的反思归纳: a. 加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 向用过的加热包内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可以回收活 性炭 c. 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用作加热包中的发热材料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c_____(填字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1.哈尔滨市)((6分)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利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固体八中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s乙同学:CaC03. Ca(OH)2【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男晓f行了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盐酸。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屮,加水充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自己的猜想止确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⑵_________________ ;而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丙同学:KOH、K2CO3丁同学:KOH、Ca(OH)2【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3) 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终制得了氢氧化钾O2.(2011.娄底市)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 I +2NaCl[实验探究2][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上述[实验探究2]屮,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_例:「 ____________________ o3.(2011.百色市)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丽取样滴加无酚瞅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豔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牛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 + 0H_= H.0,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 _____ (填符号);请写出【继续探究】实验屮加CdCL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4.(2011.肇庆市)(11分)发酵粉是一种制作风味糕点的常见蓬松剂。

某兴趣小组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发酵粉一般含有NH4HCO3、NaHCO3>明矶[KA1(SO4)2*12H2O]屮的2 种。

②已知反应:2NaHCO3 ' Na2CO3+H2O+CO2 t【提出假设】假设1:有NH4HCO3和NaHCOs;假设2:有NaHCO3和明矶;假设3:有________________ 和明矶。

【方案与流程】「【问题与讨论】(1)步骤①的操作是在研钵屮把发酵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2)_______________ 气体A为。

若生成A,证明假设—或假设—可能成立;若不生成A,证明假设—成立。

(3)如果生成A,,经过步骤②和步骤③后,生成气体B,则B是(填化学式)—,证明假设—成立,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5.(2011.泰安市)(9分)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⑵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岀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猜想】小红认为:只含较氧化钠;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止确?请说明理由。

【反思拓展】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6.(2011.眉山市)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

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

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查阅资料](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提出猜想]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实验过稈]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h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mOH溶液,观察现象。

请补充完成下表:FeCl3溶液FeS04溶液滴入NaOH溶液牛成红褐色沉淀先牛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的现象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FeSO4+2NaOH 二F e (0 H) 2 i+Na2SO4化学方程式FefOHb + + H?0 二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完成并配平此方程)反应。

[学习交流](1)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亚铁是色而不是浅绿色。

(2)小军联系到C02与C的反应,认为FeCh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

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7.(2011.泉州市)(18分)小云同学在整理厨房时不小心将一瓶醋打翻,醋洒在火炉旁的一堆「草木灰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生成。

激发了兴趣,于是他决定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同学们猜想草木灰中含有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盐类物质,于是,设计并进行如右图所草木灰眇绘涪的B 石灰水示的实验。

观察到锥形瓶A内有大量的气泡冒岀,试管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试管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如下结论:草木灰中一定含有—(选填“硫酸盐"、“碳酸盐”或“硝酸盐”)。

[探究活动二]资料摘要I :多种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产生的火焰呈现各种特殊的颜色,例如下表资料摘要II:碳酸钾与碳酸钠、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氢钠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1)同学们认为还必须对草木灰中存在的盐类物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进行探究。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取草木灰样品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色,由此得出草木灰含有钾元素的结论。

(2)综合上述探究结果,进一步猜测草木灰中含有的钾盐是:• •a. ”KHCO3b. __________c. ____________ 的混合物。

(3)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认为上述猜测是错误的。

理由是草木灰经柴草燃烧而成,_________ 。

(4)请你写出上述“探究活动一”中,锥形瓶A内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老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草木灰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草木灰成分复杂,其中所含其它成分的探究有待同学们后续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