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大师莫奈》阅读练习及答案
解析印象派大师莫奈早期风景油画--《青蛙塘》
( 重庆 师范大学 , 重庆 4 0 1 3 3 1 )
摘 要: 克劳德 ・ 莫奈( 1 8 4 0 — 1 9 2 6 ) , 法国印象派大师 , 他是一位 坚定不移的 印象画派的领 导者 , 其作品充 满了激 情 , 运
用 大 自然 明 亮 的 色调 和 明快 的 色彩 , 使视 觉焕然一新 , 流动 的 色彩 和 阳光 的颤 动 , 感 觉 大 气在 升 腾 。本 文 以 莫奈 一 幅
重在绘 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派反对 欧洲几百 年来 在 画室中作画的传统习惯 , 主 张走 出画室 , 在 阳光下去 , 凭 自己眼
睛 的观 察 , 直 觉 地 去 表 现 大 自然 中 瞬 息 万 变 的 色 彩 , 表 现 那 种 活
块, 这彻底贯穿着 印象派画家们追求光色的理念 。 我们也可以感
莫奈把幽暗的色彩统统抛弃 , 使用并列着的拖长 的笔触和赭石 、
我们可以从莫奈的青蛙塘这幅写生作品中找到他是如何表现水的水面的反光构成了主要的趣味阳光在水面上不停地移动闪烁着金光莫奈使用粗犷的色块其形状模糊不定再现了水中的光影显示了他捕捉动态本质的技巧
2 0 1 _ 7
文艺 生活 L I TE RA T URE L I F E
世 界 文 艺
解析印象派大师莫奈早期风 景油 画——《 青 蛙塘》
象, 分析莫奈早期油 画语言的表达 , 以此来探讨 印象初期风格 的
形成 。
一
四、 在《 青蛙塘 》 中体现莫奈对水的迷恋
莫奈对水的研 究 ,对他个人绘画风格 的形成 和发展 过程 起 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本身是透明无色的 , 是他周 围环境中光和 色, 通过它 自身的反射 , 使 它变得瞬息万 变 、 光怪 陆离和充满 魅 力 。我们可 以从莫奈的《 青蛙塘》 这 幅写生作 品中找到他 是如何
印象派大师莫奈作品欣赏(七)
印象派⼤师莫奈作品欣赏(七)印象派⼤师莫奈作品欣赏(七)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14⽇-1926年12⽉5⽇,天蝎座),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印象派代表⼈物和创始⼈之⼀,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部份都有他的推⼴。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除此之外,莫奈对于⾊彩的运⽤相当细腻,他⽤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彩与光完美的表达。
灵`感`家莫奈曾长期探索光⾊与空⽓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然的光⾊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莫奈⼀⽣遗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
⾜迹由巴黎⼤街到地中海岸,从法国到伦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写⽣,留下⽆数的作品。
本⽹已收录莫奈作品1200余幅。
其中《⽇出·印象》是印象派名称的由来,《鲁昂⼤教堂》系列是画家的第⼀个系列作品,《睡莲》系列是莫奈的艺术巅峰之作,也是印象派的集⼤成。
426《傍晚时的睡莲池塘》2幅427《赞丹附近的风车》428《卡美伊·莫奈弥留之际(奄奄⼀息的卡美伊)》429《韦特伊附近的浮冰》430《果树》431《韦特伊花园》432《摇篮⾥的吉恩·莫奈》1867年,莫奈和卡美伊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吉恩·莫奈出⽣了。
433《圣·阿德列塞帆船赛》434《圣·热尔梅娜·欧泽华教堂》此画⼜名《圣⽇尔曼·俄塞罗⽡教堂》,这是⼀幅在外光下画成的风景画,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的意义。
油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
并排的笔触⽣动地表现了空⽓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取得了绿黄⾊的光和绿⿊⾊的影的⽣动效果。
这⾥的⽤笔⽅法已经是印象主义的了,但⾊彩还不够透明,甚⾄蓝⾊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它们画得就像是⿊⾊。
2024届高考作文辅导:借象明理 缘事析理——宏大叙事下的议论文形象化表达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光与影共舞 笔意淡淡,油彩堆叠,匠心独运间 一池睡莲徐徐铺陈,一半盛开在午后的 明媚暖阳里,一半掩映在池边垂柳的清 浅疏影中。 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之所以 不朽,在于揭示了世间美好事物的共 理——无不多面立体,一半在光里,一 半在影里。优缺点和谐相济方是美的释 义,文学如此,万物皆然。
一瓣莲,是孔孟老庄的哲学之道。……正因如此,文化之深远予我们自信。 一瓣莲,是唐宋元明清的诗情心绪。……正因如此,文化之绚丽予我们自信。 一瓣莲,是新时期人们的创新、探索精神。……正因如此,文化之鲜活予我们自信。 中华文化,一朵亭亭净植于世界东方的莲花,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未来的展望,将伟大复兴 的实现带给它植根的土地,将中通外直的君子之心带给养育它的人民,将香远益清之雅香拂过世 界的文明。
语段示例
时代的尘埃之下,谁能真正地野蛮生长?千年前的 杜子美没有做到,独善其身尚且不易;但是后来,他那 些力透纸背的呻吟,穿越战火纷飞,挣脱广厦万间,成 为了天下寒士最后的答案。数百年前的梵高没有做到, 他无比谦卑地忍受着冷眼与排挤;但是后来那些向阳的 花束到处盛开,在巴黎,纽约,在他的家乡荷兰。
小得盈满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只有小满, 而无大满。夏日已至,万物葱茏, 小得盈满,如此甚好。 …… 当小满翩然而至,暖风吹来了 万物葱茏。不是盛夏,没有繁花, 小得盈满,一切都恰逢其时。
带着六便士看月 我不知六便士是否磨脚,但在那 缕微光之下,我看见斯特里克兰迈着 坚毅的步伐朝着月亮奔去,无视脚下 叮当作响的六便士。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
材料丰富。 形象饱满。 意境深远。
高一期末语文考试小说阅读题
高一期末语文考试小说阅读题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本质特征是虚构,通过叙述虚构世界与人生。
散文的本质特征是写实,贵“我”,言说真诚而自由,以独特的方式表现“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而散文则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神聚”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或描绘而成的。
三、小说的要点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四小说考题题型1.“理情节”题型:2.“析人物”题型:3.“看环境”题型:4.“明主题”题型:5.“讲技巧”题型:6. “品语言”题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年的芦苇席李汤波李家坳集市上人很多,很热闹。
已是深冬,天很冷。
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
毛子爹脚下有一捆芦苇席,几十来张,有一张被作为样品展开着。
席子很大,做工很精巧席面上,红、蓝、绿、青等颜色的篾子相互交错,纹络分明。
席篾子穿插点缀成大红双喜,五谷丰登,蓝天碧叶,还有别具匠心的鸳鸯戏水,红荷映日。
看芦苇席,毛子爹古铜色的脸上绽出一阵阵的骄傲,李家坳这一带十里八村只有他编得这么好,自己年轻那会儿谁不竖大拇指,谁家结婚不用,那时……这几年买席的人明显少了。
今天的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毛子爹这里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思忖再三,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
如今又是半天无人问津,毛子爹手里的旱烟熄了又点,点了又熄,表情越来越凝重。
浙江省嘉兴市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嘉兴一中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10月阶段性测试卷命题人:高一语文组审题人:高一语文组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
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
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
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
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
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
”“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
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
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辛弃疾《贺新郎》:“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
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
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
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
作者:
来源:《新少年》2013年第10期
向艺术家致敬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莫奈喜欢描绘风景,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莫奈非常喜爱的风景地之一。
这幅作品是威尼斯系列的代表作。
这幅画没有描绘具体的某个物体,所有的元素都在为一个整体的风景服务。
远处的教堂因强烈的光线反差,只看得见轮廓,教堂本身的结构和层次已经被暗影吞没。
饱满的橙色将夕阳的温暖发挥得淋漓尽致。
天空、大海以及教堂经受了夕阳的洗礼,沉浸在温暖的色彩中。
我们也来试一试
工具:材料不限,充分感受作品,创作出线条简单、概括的作品。
《晚霞》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第四小学四年七班王晓芊
小朋友们,你学会这样创作美术作品了吗?欢迎将你的作品展示给我们。
可以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或者用相机拍下你的作品,将照片发送到电子邮箱touch_wang@。
我们会选出优秀的作品,发表在我们的刊物上哦。
(发表读者来稿为不定期)
《夕阳》
沈阳市沈河区二经二校幼儿园
阚一清。
解读印象派大师莫奈及其作品
申永红,张京峰
(山西大同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 要:莫奈是 19 世纪是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是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之
一,人称“印象派之父”。其代表作品《日出·印象》、《睡莲》以其微妙、徇烂的色彩表现谱写了光与色的诗篇,甚至可以说
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通过研究莫奈及其作品,能够启发、提高我们观察自然、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
(二)作品风格 他蔑视各种陈规旧习,重视对现实的观察研究, 追求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根据画家的视觉感受作 画。为此,他经常到各地旅行写生,观察大自然景色 的变化,捕捉阳光、空气在物体上的微妙变化。他的 一生精力主要用在外光的探索上。他描绘不同时间 阳光照射下景物所反映的色泽,使画家对色彩的观 察理解大大地深入了一步。在彩色照相尚未发明之 前,像莫奈这样对自然色调的如此观察入微是很令 人叹服的。 综述,莫奈是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 派之父”,也是印象派画家中第一个成功的人。莫奈 不仅对法国艺术、而且也对世界艺术作出了贡献, 而且印象派的成就也为世界艺术史留下了光辉的 一页,成为全人类的艺术魂宝。
1873-1878 年是莫奈创作中的丰收时期,是创作 了色彩的传奇,观照了世界的奇迹的时期。这期间, 莫奈静观着自己的花园和园前潺潺流过的溪水,并 不觉得有任何必要去证明自己的才力,去说服那些 不想听他说话的人。莫奈享受着这段幸福的时光,然 而这段时光持续得并不很久,而且从此一去不复返 了,在莫奈身上很快就燃起另一种“火焰”。
一、人生历程 (一)海边成长的少年时期 莫奈 1840 年 10 月 14 日生于巴黎,5 岁时全家 迁居到海边小城勒阿弗尔附近的圣阿德雷斯做杂 货买卖,他是杂货商家的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家 里把他送到学校去读书,可是离开了海边的他就像 鱼儿离开水一样的难受,每天一放学就往海边跑。 他说:我愿永远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涛之巅。在上课 的时候,他经常将老师来回走动的样子用铅笔画下 来,而且画得很像,学们都极力赞赏。不仅如此, 由于父亲经营船具和杂货生意,小莫奈特别喜欢看 海面上那些来来往往的船只,并且试着去描绘他 们,在职业画家克弗朗索瓦·奥夏尔的辅导下,他很 快就能准确地描绘港口的船只与过往的行人了。随 后师从于风景画家布丹,由此,莫奈开始了他的艺 术生涯。18 岁时,布丹邀他同往户外写生,那时管装 颜料刚刚发明,户外写生还是新鲜玩意。莫奈起初 不以为然,后来方知师法自然之妙,认为户外写生 确是风景画家最好的作业方法,并且从那时起开始
艺术领域的试题及答案
艺术领域的试题及答案1. 试题:请分析莫奈的《睡莲》所表达的主题,并解释其艺术形式如何体现和强化主题。
答案:莫奈的《睡莲》是印象派画家莫奈晚年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之一,以其梦幻般的色彩和表现形式而闻名。
这幅作品通过对睡莲花园的描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静。
首先,作品的主题是对自然的景观的捕捉和再现。
莫奈通过大胆的色彩运用和轻快的笔触,将花卉与水面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柔和的色彩过渡和精细的纹理。
这种表现方式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进而产生内心的平静和放松。
其次,画面的构图和透视也是这幅作品的重要艺术形式。
莫奈使用了大胆的剪裁,将花卉和水面填满了画面的大部分区域。
这种紧凑的构图方式使观者感受到了花园的广阔和丰盈。
此外,通过将水面的倒影与花卉的实体完美结合,莫奈在画面中创造出一种幻觉的效果,使观者仿佛置身于花园之中。
最后,莫奈在作品中运用了光的变化来增强主题的表达。
他巧妙地利用了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使花卉和水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质感。
这种巧妙的光影处理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景观在不同时间和光线下的变化,从而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总之,莫奈的《睡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艺术形式的巧妙运用,成功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静。
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莫奈的艺术才华,更启发了观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思考。
2. 试题:简要介绍巴洛克艺术,并选取一幅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是一种富有戏剧性和宏伟气势的艺术风格。
它擅长运用复杂的构图、强烈的对比和浓重的装饰来营造宏伟的氛围,并以表达情感和宗教信仰为主题。
选取一幅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看伦勃朗的《夜巡》。
这幅画是在1642年创作的,描绘了荷兰市民武装自卫队的场景。
它展现了巴洛克艺术的核心特点,即运用巧妙的光线和对比来创造戏剧性的效果。
首先,画面的光线处理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之一。
伦勃朗巧妙地利用明暗对比和光线的聚焦,将观者的视线引向画面中心的显示光源的地方。
印象派大师莫奈阅读及参考答案
印象派大师莫奈阅读及参考答案印象派大师莫奈阅读及参考答案印象派大师莫奈“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1874年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对象是一个不落俗套的油画、腊笔画和其他绘画展览。
主办人是一群不肯在官方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的朋友。
这群青年叛逆者的作品,着色怪异,下笔粗放,以简朴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不随时尚绘画端严人像和宏伟的历史场面。
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群众不但前往讪笑,甚或向画布唾啐。
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
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
一个好讥诮别人的评论家就用此题名挖苦那群画家,称他们为“印象派”。
从经济上着眼,画展完全失败,一张也没有卖出。
但这种新作风的画自此有了名,后来竟响彻全球。
自此之后,印象派作品风魔了千百万人,大家不惜重金争购。
如今,莫奈那一小幅海景至少值200万美元。
莫奈劝他的朋友就用评论家送给他们的诨号做画派名称,以示反抗,并于不久后成为这一画派公认的领袖。
他那壮健的身材、浓密的棕色长发、炯炯有神的黑眼睛、蓄须的清秀面庞,处处充满了自信。
他坚持大家继续用同一风格作画,让法国人学习欣赏他们的作品。
他比任何画家更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
他说:“光是画中的主角。
”他又描述如何努力去画“空气的美……但这是不可能的。
”莫奈毕生致力绘画那些不能画的东西,他的精品中有许多是一瞬即逝的美丽景物——持伞少女后面天空中有浮云掠过,我们几乎可以感觉到那吹送浮云的微风,在浪花飞溅岸岩的海景里嗅到空气中的盐味。
莫奈1840年生于巴黎。
不久,全家迁往曼诺第。
他的漫画才能为风景画家布丹赏识。
18岁时,布丹邀他同往户外写生,那时管装颜料刚刚发明,户外写生还是新鲜玩意。
莫奈起初不以为然,后来方知师法自然之妙,认为户外写生确是风景画家最好的作业方法。
他以出售漫画的积蓄,去巴黎学习艺术。
那时莫奈还没有发展他那革命性的印象派技巧。
有好几幅画都获得了官方巴黎沙龙的接受。
《莫奈的颜色怎么了》阅读练习
《莫奈的颜色怎么了》阅读练习①莫奈是我很早听说过的艺术家之一。
我在一些文字里提到少年时的读书和听音乐什么的,但很少提及我对画家的“接触”。
这里我所谓的接触,是翻看残存在我家中的他们的印刷品,或听父亲和他的朋友们的闲聊,在他们谈论的画家中,有一位便是莫奈,而他们谈得最多的是他绘画的颜色。
当时我对此并不在意,莫奈的颜色远不如那些情节性绘画对我的吸引力大。
②成年后我问父亲:“你能不能用最简单明了的话告诉我,莫奈的颜色怎么了?为什么成为你们常谈不衰的话题?”父亲说:“这样说吧,莫奈发现颜色的规律,就像巴斯德发现微生物的存在一样重要。
在此之前,颜色和微生物都是人类看不到和不在意的东西。
微生物的被发现,使人类找到了自身与微生物的矛盾和统一的关系,使人自身和自然界的关系明晰起来。
颜色的被发现,同样也使自然界明晰起来,因此画家们的画亮了。
在此之前人们对颜色的认识是理性的,认为草永远是绿的,天永远是蓝的,土永远是黄的。
莫奈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后告诉人们,这不对,随着光线的变化,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世间万物的颜色也在不停地变化。
为此,莫奈以他超常的眼睛作了大量的观察和摹写,又使看似纷杂的颜色条理了起来,从而找到了颜色之间互相依存和互相对比的关系,艺术家把它叫做‘颜色关系’。
”③莫奈观察和摹写最多的主题是草和水。
当四十岁开外的莫奈移居吉维尼村之后,他对颜色研究的成熟阶段开始了。
吉维尼位于法国南部平原,那里有一望无际的麦田,麦收过后堆起的麦秸垛,一年四季矗立在田野上,莫奈对此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他运用他的颜色理论开始了对麦秸垛的不倦描绘:一年四季从冬到夏,一天之间从早到晚,直至他什么也看不见。
他跟着季节走,跟着阳光走,画出了难以计数的麦秸垛系列。
对麦秸垛的连续描写,使莫奈的艺术呈现出一片灿烂和辉煌。
好像是美国人首先发现他的这批“宝贝”的,波士顿人、芝加哥人差不多“买断”了他这一时期的作品。
④我第一次看见《麦秸垛》的原作就是在芝加哥艺术中心。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阅读题及答案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阅读题及答案试题内容: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蒋勋1875年,卡蜜儿成为莫奈的爱人已经超过十年,他们第一个孩子生于1867年,已经八岁,他们正式登记结婚已经五年。
而此时,卡蜜儿检查出罹患绝症,身体明显衰弱下来。
这一年,莫奈画下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
这件小小的作品很不同于莫奈同一时期的画作。
卡蜜儿坐在室内一角,对着窗口阳光做针线。
一个相爱相处了十年的女人,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在莫奈的笔下可能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娇美艳丽的模特儿。
一个女性,有了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似乎原始女性如鲜花绽放一般的诱惑华美消失了一些,却又生长出一些如同果实一般安静饱满的神情。
莫奈处理这一幅画作时也似乎不再是一个知名画家,拥有印象派命名者的头衔,而是回来扮演一个忠实丈夫与父亲的朴实角色。
光的跳跃不见了,莫奈坐在卡蜜儿旁边,认真看妻子做针线,看窗外的光透过纱帘树荫在室内流动,室内幽静隐约的光线,照亮卡蜜儿的脸孔,照亮她衣服长袍上织绣的图案。
不知道莫奈在得知卡蜜儿罹患重病后的心情如何,这一件小小作品却使人沉思起那艰难的一年——1875年——对两个人都特别艰难的一年。
这一年莫奈还是留下了不少以卡蜜儿为主题的作品,特别是撑着阳伞站立在草坡上的卡蜜儿肖像。
也许不应该用“肖像”来称呼这一系列作品,因为在奥塞美术馆面对好几幅同一主题的画作,我们知道画中的人物有的是卡蜜儿,有的是1886年卡蜜儿逝世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画的。
这两个人都撑着阳伞,在阳光下站立着,更换着不同的角度。
我们不禁会发问:卡蜜儿或苏珊在烈日阳光下站了多久?莫奈要求卡蜜儿或苏珊变换了多少次姿势?无论是卡蜜儿还是苏珊,在这一系列作品中都不再是一个被关心的主题,如同这一段时期,莫奈所有画里的人物或许都只是他用来观察光与色彩的媒介而已。
他看得见卡蜜儿吗?或者他只是看到阳光的跳跃,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光在跳跃,在云端,在草坡上,在发上,在风里,一瞬间一瞬间的光,令莫奈迫不及待,快速地用画笔捕捉着。
日出印象作品赏析
日出印象作品赏析
《日出》是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以落日余晖中冉冉升起的太阳为主题,通过日出的朦胧画面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永恒。
画面的主题以蓝色、黄色和橙色为主色调,展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景象,阳光的光芒照亮了湖面和树林,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太阳的轮廓遮盖在云层之后,如同一轮火球,在与水和树之间的反差中呈现出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形态。
莫奈运用刷技和颜料的纯度来表现阳光和自然,使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更加流利而且自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
整幅画面仿佛是一幅梦幻般的画卷,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恢弘,同时也体现出印象主义画家对现实、光线和色彩的热爱和理解。
总之,《日出》是一幅令人惊艳的艺术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刻画出自然美景的壮丽和魅力,展示出了印象主义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1994年广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题(36分.每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孱头càn 趿拉tā褶皱zhě自诩yǔB.喧阗tián 蹩进biē毗陵pí溷藩hùnC.伛偻yǔ鬈曲quán 脑髓suĭ摒弃bìnɡD.攻讦xié赊账shē敛裾jù逡巡qū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变化,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喧,寒喧之后说我“胖了”。
B.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上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C.对于儿童来说,到麦当劳吃东西是最高兴、最值得向伙伴们炫耀的事情。
D.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辛亥革命流产后,董必武东渡日本攻读法律。
,曾回国参加反袁护国战争、护法战争。
(2)为了给自己开脱,他不惜罪名,诬告他人。
(3)如果阅读文学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模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没有能力。
A.其间捏造鉴别 B.其间伪造鉴别C.期间捏造鉴赏 D.期间伪造鉴赏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B.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第85届奥斯卡颁奖揭晓,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下四个大奖,铩羽而归。
D.这套文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可谓洋洋大观。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几年,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主要原因是编剧和导演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功不可没。
C.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首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企业。
2020年鲁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鲁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印象派的画风,是西洋画坛上的一大革命。
印象派画家张开纯粹明净的眼来吸收自然界的刹那印象,忘却了“意义的世界”,而静观“色的世界”“光的世界”。
色是从光而生的,光是从太阳而来的。
所以他们可说是“光的诗人”。
印象派首领莫奈曾对同一稻草堆连作了十五幅画,把朝、夕、晦、明的稻草堆的受光的各种状态描出。
步他后尘的有许多画家,都热衷于光的追求,憧憬于色彩,凡是有光明的地方,不问何物,都是他们的好画材。
所以他们的画面只见各种色条的并列,近看竟不易辨别其所描为何物。
起初以光的效果(即印象)为第一义,以内容及形骸为第二义;终于脱却形骸而仅描印象,于是画面只是色彩光的音乐,仿佛“太阳”为指挥者而合奏的大曲。
“向日葵”可说是这班画家的象征了。
莫奈的“稻草堆”其实与“稻草堆”无甚关系,只是各种的光与色的配合的效果,不名之为稻草堆亦可。
写实派的米勒也曾画过农村风景中的稻草堆。
然而用意与莫奈大不相同,米勒所见于稻草堆的是其农村的,劳动的意义,莫奈所见于稻草堆的是其受太阳的光而发生的色的效果,所同者只是“二人皆描稻草堆”的一事而已。
莫奈还连作“水”图,有“泰晤士河”“威尼斯”“睡莲”等,有一幅直名之为“水的效果”。
他热衷于水的研究的一时期,曾以船为画室,常住在船中,一天到晚与水为友,许多水的作品便是在那时期中产生的。
(节选自丰子恺《如何着懂印象派》,有删改)1. 请结合第一段内容解释“光的诗人”。
2. 依据材料,概括莫奈绘画创作所运用的方法。
3. 结合材料简析怎样才能读懂印象派画作。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题目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1.台山有一个由20多条骑楼街道组成的骑楼建筑群,是岭南县级城区保存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真实、格局肌理最完整、侨乡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最显著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近年来,台山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保护,让其既保留侨乡历史韵味,又焕发新的风采。
侨乡中西合璧建筑()①表明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②验证了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根基③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④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演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0年9月17日,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真迹首次亮相中国。
莫奈的作品与中国绘画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中法双方借此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日出代表着希望,表达积极向上的愿景。
《日出•印象》真迹首次亮相中国有利于()①我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实现中法文化认同②推动文化交流借鉴,增进中法两国文化理解③挖掘作品的文化价值,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0年12月17日,我国申报的“太极挙”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将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圆融通达、阴阳辩证、天人合一等传统思想,融入行云流水的中国拳术中,形成了德先于武、刚柔相济的太极思想。
今天,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这表明()①太极思想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②太极拳是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③太极拳是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太极拳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见图)造于明永乐年间,外形为鼎,寓意“安定”:表面为海水江崖纹,寓意“山水相依、江山永固”。
其技艺及蕴含的理念成为当时瓷器文化发展的重要引领。
永乐时期青花瓷技法高超。
它以胎釉精细、青花色泽浓艳、工艺独特而负盛名。
随着烧造温度的提高,胎釉的釉面具有光滑、平静、细腻和莹润等特点,器物里外釉面均匀;双勾填色的图案花纹,使用小笔触,改变以往大笔涂抹的方法,使纹饰颜色深浅不一,错落有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美术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A. 传授式教学B. 案例分析法C. 任务驱动法D. 传统演示法2、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A. 仅展示作品图片,简要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B. 详尽讲解作品的艺术技巧、历史价值,并播放相关视频资料C.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D. 强调作品的商业价值,鼓励学生购买相关艺术品3、在美术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适宜?A. 传统的讲授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B.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来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C. 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D. 模仿法,让学生模仿名画进行创作4、在高级中学美术课程中,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的教学,以下哪个选项最能体现其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A. 强调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B. 注重线条的表现力和色彩的丰富性C. 以写实为主,追求形象的真实再现D. 强调个性表达和抽象艺术5、以下哪位艺术家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用色丰富、光线处理细腻而著称?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提香D. 拉斐尔6、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A. 临摹教学法B. 启发式教学法C. 讲授式教学法D. 示范式教学法7、在美术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现代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A、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B、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C、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D、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8、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观察法B、讨论法C、演示法D、问题法9、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原则?A. 启发式教学B. 实践性教学C. 知识传授D. 情感体验 10、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适合用于创作教学?A. 观察法B. 分组合作法C. 重复练习法D. 想象力激发法11、题干: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哪一方面的发展?A. 造型能力B. 创新能力C. 观察能力D. 美术史知识12、题干: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适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A. 案例分析法C. 互动式教学D. 传授式教学13、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A. 传统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角色扮演法D. 艺术创作法14、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哪项原则?A. 以学生为中心B. 强调知识的传授C. 注重教师的权威性D.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15、下列哪位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画坛上“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以其独特的花鸟画著称?A. 齐白石B. 徐悲鸿C. 林风眠D. 高剑父16、在美术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适宜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什么?A. 讲授法B. 演示法D. 临摹法17、题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A. 忽略不管,继续进行课堂教学B. 立即打断课堂,处理突发事件C. 静观其变,让学生自行处理D. 适度引导,将突发事件融入课堂教学18、题干:下列关于美术教学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学目标只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B.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C. 教学目标只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教学目标只应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19、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重复练习法 20、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色彩的运用不够熟练,以下哪种方法最适合解决这个问题?A. 强化基础知识教学B. 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C. 举办色彩知识讲座D.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21、下列哪位画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并且以其光影效果著称?A. 梵高B. 毕加索C. 莫奈D. 达芬奇22、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名画来提高审美能力,这一过程属于下列哪种教学方法?A. 实践操作法B. 观察欣赏法C. 案例分析法D. 讲授法23、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A.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B. 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C. 邀请艺术家现场授课D.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24、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意见分歧?A. 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B. 强制学生统一意见C. 忽略学生的意见分歧D. 压制学生的不同观点25、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强制学生学习,使其被动接受B. 通过直观教学,展示美术作品的魅力C. 仅限于讲解美术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操作D.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统一要求26、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 传授式教学B. 案例分析法C. 实践操作法D. 知识灌输法二、简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一题请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创作”领域的目标,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美术课堂上实施这一领域的教学。
感悟瞬间突破传统——印象派画家莫奈浅谈
感悟瞬间突破传统——印象派画家莫奈浅谈周青川【摘要】19世纪中后期,印象派画家放弃了注重形体而轻色彩的绘画观念,打破了传统绘画对色彩的束缚,运用当时先进的光学理论,发现在不同光线照射下景物丰富的色彩变化,留住瞬间印象,在绘画艺术上引起重大变革。
莫奈是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他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表现光与色的手法,大胆创新的绘画语言,突破传统绘画题材进行创作,留下大量优秀作品令世人瞩目,成为“现代绘画的鼻祖”。
%In mid and late 19th century, impressionist painters gave up the idea of emphasizing shape and ignoring color, no longer confined by the tradition in terms of color. By utilizing the advanced theory then in optics, they discovered the rich colorful changes of scenes and objects in different lights and caught the instant impression, inducing a great transform in painting. Monet, a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created abundant world- renowned paintings from a completely new spectrum and with a peculiar approach of light-color expression of painting-topics never seen before in history, securing his position as an ancestor of modern painting.【期刊名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1【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印象派;莫奈;光与色;突破;创新【作者】周青川【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县溪口初中,浙江龙游32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03纵览西方美术史,对绘画色彩贡献最大的当属印象派画家。
西方艺术史试卷 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世界上最著名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卡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_洞窟壁画。
2.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
它建在几个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这种类似于梯形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
3.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叫胡夫金字塔,它建于_古_王国时期。
4.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阿蒙荷太普四世进行了一场宗教改革,主张崇拜太阳神阿顿,自命为埃赫纳顿。
5.古希腊美术发展史分期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四个阶段。
6.古希腊陶瓶先后出现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三种风格。
7.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__罗马____式和_哥特_____式。
8.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佛罗伦萨三位大师分别为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雕塑家多纳太罗,和画家马萨乔。
9.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有四位重要的意大利雕塑家都表现过《大卫》这个题材,他们是多纳太罗,委罗基奥,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
10.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个艺术流派,即学院派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和巴洛克艺术,其代表艺术家分别为阿巴尼·卡拉契、卡拉瓦乔和乔·洛·贝尼尼。
11.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个艺术流派,即学院派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和巴洛克艺术,其代表艺术家分别为阿巴尼·卡拉契、卡拉瓦乔和乔·洛·贝尼尼。
12.荷兰17世纪杰出的肖像画、风俗画画家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其代表作分别为《吉卜赛女郎》、《夜巡》、《倒牛奶的女仆》。
13.真正代表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最高峰的是16世纪下半叶著名画家埃尔·格列科,其代表作为《奥尔加兹伯爵的葬礼》;《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委拉斯贵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__戈雅____创造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表现了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不屈精神。
油画的韵律: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光影表达
油画的韵律: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光影表达
刘欣瑶
【期刊名称】《色彩》
【年(卷),期】2024()1
【摘要】本篇文章深入研究了19世纪法国的印象派画家“印象派之父”克洛德·莫奈的油画作品,光影表达是他的作品画面中的最大特点,本文以莫奈在油画界中所产生的艺术成就与贡献入手,结合莫奈的绘画特征与作品,分析其画面中的光与影,重点探讨他如何通过光影的变化、色彩的丰富和对自然的感知,创造出富有韵律感的画面,以及这种表达如何在印象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刘欣瑶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
【相关文献】
1.从印象派绘画大师克劳德·莫奈的油画中感受-光和色的魅力
2.浅析印象派大师莫奈风景油画——《日出印象》、《睡莲》
3.浅析印象派绘画色彩对光影的表现——以马奈、莫奈、雷诺阿为例
4.浅析印象派大师的绘画特征
——以莫奈作品中水的表现为例5.追寻莫奈的阳光与色彩大陆首次“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55件法国国宝级藏品震撼来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印象派大师莫奈
①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1874年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对象是一个不落俗套的油画、腊笔画和其他绘画展览。
主办人是一群不肯在官方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的朋友。
这群青年叛逆者的作品,着色怪异,下笔粗放,以简朴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不随时尚绘画端严人像和宏伟的历史场面。
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群众不但前往讪笑,甚或向画布唾啐。
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
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
一个好讥诮别人的评论家就用此题名挖苦那群画家,称他们为印象派。
②从经济上着眼,画展完全失败,一张也没有卖出。
但这种新作风的画自此有了名,后来竟响彻全球。
自此之后,印象派作品风魔了千百万人,大家不惜重金争购。
如今,莫奈那一小幅海景至少值200万美元。
③莫奈劝他的朋友就用评论家送给他们的诨号做画派名称,以示反抗,并于不久后成为这一画派公认的领袖。
他那壮健的身材、浓密的棕色长发、炯炯有神的黑眼睛、蓄须的清秀面庞,处处充满了自信。
他坚持大家继续用同一风格作画,让法国人学习欣赏他们的作品。
他比任何画家更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
他说:光是画中的主角。
他又描述如何努力去画空气的美但这是不可能的。
莫奈毕生致力绘画那些不能画的东西,他的精品中有许多是一瞬即逝的美丽景物持伞少女后面天空中有浮云掠过,我们几乎可以感觉到那吹送浮云的微风,在浪花飞溅岸岩的海景里嗅到空气中的盐味。
④莫奈1840年生于巴黎。
不久,全家迁往曼诺第。
他的漫画才能为风景画家布丹赏识。
18岁时,布丹邀他同往户外写生,那时管装颜料刚刚发明,户外写生还是新鲜玩意。
莫奈起初不以为然,后来方知师法自然之妙,认为户外写生确是风景画家最好的作业方法。
他以出售漫画的积蓄,去巴黎学习艺术。
那时莫奈还没有发展他那革命性的印象派技巧。
有好几幅画都获得了官方巴黎沙龙的接受。
⑤1867年夏天,莫奈在创作上有了极高成就。
为了要画阳光在水面闪烁和树叶颤动,他采用新法,把幽暗的色彩通通抛弃,改用纯色小点和短线,密布在画布上,从远处看,这些点和线就融为一体了。
那时还未命名的印象主义画法,就在那年夏天诞生。
普法战争结束
后的1871年冬天,他带着妻儿到塞纳河上的阿乡德尔市居住了6年。
莫奈每天自晨至暮都在户外写生。
不论阴晴寒暑,他都不在室内工作。
塞纳河冻封了,他在冰上凿孔置放画架和小凳。
手指冻僵了,就叫人送个暖水袋来。
他在海上美岛沙滩上作画,因大西洋风势疾劲,便把自己和画架缚在岩石上。
⑥他以同样刻苦的精神应付生命中的逆境。
1878年,他们的次子米歇尔出世,妻子患重病。
莫奈既要看护病人,又要照顾婴儿和洗衣做饭,还得抽空在街上兜售油画,虽然幅幅都是杰作,但所入微不足道。
第二年,妻子溘然长逝。
⑦1886年在纽约举行的画展,展出莫奈的精品45件,这是他生命上的转折点:他的作品成为收藏家猎取的对象,自己也成为名人。
1888年连法国也公开承认了他的地位,拟颁赠荣誉勋章给他,他忿然峻拒,绝不向传统低头。
⑧1880年的一天,在巴黎市外75公里的席芬尼,他和继女白兰在屋后山坡作画。
画的是夕阳下的干草堆。
15分钟后,光线变了,使他无法继续,他大为苦恼,于是叫白兰回家去再拿块画布来,不多时,他不得不再换一块。
著名的系列油画就这样地产生了。
莫奈一年四季,晨昏早晚都画这个干草堆,出门时带着十几块画布,随光线或天气的改变而一块块地换着画。
⑨莫奈晚年最得力的朋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法国总理克雷芒梭。
当莫奈的目力日渐衰退,常因力不从心而忿怒地把画布割破时。
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理便从内阁办公室赶来劝这位老人。
画吧,画吧,不管你自己知道不知道,会有不朽之作的。
克雷芒梭没有说错。
莫奈为纪念第一次大战休战献给法国,在巴黎橙园陈列的《睡莲补壁》油画,公认是莫奈最超卓的作品。
⑩莫奈使世人学会了新的看法。
他的朋友塞尚说得好:莫奈只是只眼睛,可是我的天,那是多么了不起的眼睛啊!
(原载[美]《读者文摘》中文版,宋长春推荐)
18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画出著名的系列油画,莫奈一年里随光线或天气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换画布,画出了不同光线下的干草堆,终于达成目的。
B.1874年在巴黎举办的画展,由于所展出作品的题材都不随时尚,画的都是简朴的日常生活,且着色怪异,下笔粗放,导致完全失败。
C.莫奈充满自信,在画展中的作品广受讥嘲后,仍然坚持继续画展的绘画风格,他的这种不落俗套的创作,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
D.在画展遭遇失败后,莫奈为了要画阳光在水面闪烁和树叶颤动,他采用新法,将幽暗的色彩改用纯色小点和短线,密布在画布上。
190.根据莫奈的创作经历及文章有关内容,简要说说印象主义画派的特点。
191.莫奈的事迹给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
189.C
190.①以简朴的日常生活为题材;②较多考虑总体效果(远观),较少顾及细节,以粗放的笔法做画,常缺乏修饰;③重视色彩的使用;(答着色怪异不给分)④着重表现某种光线下一瞬即逝的景象(或着重表现某种光线下景物给人的印象)。
191.①要重视别具一格的创作,重视创新;②要充满自信;③要坚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④要不畏艰难,以刻苦的精神应对逆境;⑤要善于学习,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
⑥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朋友的帮助。
【解析】
189.试题分析:A逻辑混乱,画出著名的系列油画不是莫奈当时创作的目的,只是一种结果;B以偏概全,画展并未完全失败,只是从经济上着眼,画展完全失败;D颠倒顺序,莫奈为了要画阳光在水面闪烁和树叶颤动,他采用新法是在画展之前。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
此题的选项重在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9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概括文本内容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本
题可以作答为,以简朴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较多考虑总体效果(远观),较少顾及细节,以粗放的笔法做画,常缺乏修饰;重视色彩的使用;(答着色怪异不给分)着重表现某种光线下一瞬即逝的景象。
19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和理解文本内容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不要脱离对文本的理解答题,本题可以作答为,要重视别具一格的创作,重视创新;要充满自信;要坚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要不畏艰难,以刻苦的精神应对逆境;要善于学习,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朋友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