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
三伏贴常用穴位解析
![三伏贴常用穴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83dd4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1.png)
三伏贴常用穴位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咳嗽):胸部:天突膻中背部:大椎定喘(寒喘)风门肺俞身柱脾俞(久咳)下肢:丰隆(痰多)2:消化系统(脾胃)腹部:中脘天枢背部:脾俞胃俞下肢:足三里3:提高免疫力(亚健康)腹部:中脘丹田关元腰部:肺俞脾俞肾俞下肢:足三里三阴交4:骨关节:腰膝:丹田关元阳陵泉肾俞血海内外膝眼足三里颈肩上肢:大椎肩井曲池5:妇科:腹部:丹田关元背部:脾俞肾俞下肢: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三伏贴常用穴位解析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咳嗽):胸部:天突天突穴位于胸锁骨上窝正中。
理气化痰、止咳平喘、止呕催吐用于气喘咳嗽、咽喉炎、喉炎、扁桃体炎、恶心呕吐等病症。
膻中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宽胸利气、止咳化痰可治疗胸部疼痛(心肌炎)腹部疼痛、咳嗽、气喘、呕吐等病症。
儿童亦可选用此穴贴敷背部:大椎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凹陷中。
发汗解表、清热利咽可治疗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发热,五劳虚损、中暑等病症。
定喘(寒喘)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旁开0.5寸补肺气,对哮喘,咳嗽较好用于止咳平喘,哮喘,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等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疏风散寒、止咳平喘可治疗感冒、咳嗽、痰喘、肺炎等病症。
肺俞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二指宽)。
补肺气、止咳喘、补虚损肺系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发热、哮喘、肺炎、支气管炎等病症。
儿童亦可选用此穴贴敷。
身柱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两肺俞连线中点)祛风退热I,降逆止咳,用于咳嗽,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具有助长功效,脾俞(久咳)以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用于脾系疾病,提高脾胃功能,,厌食,呕吐,疳积,腹泻,便秘下肢:丰隆(痰多)外踝伤八寸,距胫骨前缘外侧1.5寸平喘/和胃气/化痰/通便.提高肺功能,止咳化痰,久咳不愈/痰多,哮喘,咳嗽等2:消化系统(脾胃)腹部:肚脐上4寸(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调中和胃,健脾消食,为消食化积的要穴用于积食,腹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天枢天枢:肚脐旁开两寸(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左右各一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用于腹泻,便秘,腹胀,肠鸣,痢疾等背部:脾俞以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用于脾系疾病,提高脾胃功能,,厌食,呕吐,疳积,腹泻,便秘胃俞胃腧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健脾和胃,散胃热用于胃部疾病,胃脘痛,腹胀,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下肢: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外1寸。
三伏贴一句话广告词
![三伏贴一句话广告词](https://img.taocdn.com/s3/m/2ad1646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0d.png)
三伏贴一句话广告词1. 三伏贴,就像身体的小空调,凉凉爽爽过三伏。
我邻居李大爷以前一到三伏天就浑身难受,贴了三伏贴,嘿,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呢。
2. 三伏贴啊,简直是三伏天的“守护神”。
我朋友小王,一入伏就贴,那身体就像被施了魔法,小毛病都不敢靠近。
3. 你还在愁三伏天难熬吗?三伏贴来喽,它是身体的贴心小棉袄(虽然是三伏天用的哈)。
像我同事小张,贴了三伏贴,整个人就像换了个状态,倍儿精神。
4. 三伏贴,小小的一片,大大的作用,就像给身体请了个私人医生。
我妈以前一到三伏天,关节就疼,贴了三伏贴,现在能跳广场舞啦。
5. 嘿,三伏贴可不得了!它是三伏天里健康的秘密武器。
我家隔壁的赵阿姨,试了三伏贴之后,逢人就说这东西好,就像发现了宝藏似的。
6. 三伏贴,你用过就知道有多神奇,仿佛是身体在三伏天的救星。
我表哥以前三伏天总是没胃口,贴了三伏贴,现在吃饭都香了,跟换了个胃似的。
7. 什么?你还不知道三伏贴?它就像三伏天的健康通行证,让你轻松度过。
我同学小刘,身体弱,一贴三伏贴,就像有了一层保护罩。
8. 三伏贴,这可是三伏天养生的宝贝呀。
我爸之前怕热又容易生病,用了三伏贴,就像换了个人,再也不那么怕三伏天了。
9. 别小看三伏贴,它在三伏天里就像魔法贴。
我闺蜜以前夏天老中暑,贴了三伏贴,现在活蹦乱跳的,说这东西简直神了。
10. 三伏贴,简直是三伏天送给身体的好礼。
我叔叔以前总觉得三伏天身体沉沉的,贴了三伏贴,现在感觉身体轻快得像只小鸟。
结论:三伏贴在三伏天对身体有诸多好处,能改善很多身体不适的状况,是个值得一试的养生好物。
三伏贴究竟是不是智商税
![三伏贴究竟是不是智商税](https://img.taocdn.com/s3/m/3bdbac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a.png)
三伏贴究竟是不是智商税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三伏贴并不是智商税,使用之后确实可以调理身体。
三伏贴是根据“冬病夏治”中医理念衍生出来的一种产品,当中包含有中草药成分,通过直接贴敷在人体的皮肤表面借助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可以疏通经络帮助防治病症增强体质。
一般在夏季入伏之后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正确的使用,这一产品确实能够达到不错的调养身体的效果,所以并不存在智商税。
三伏贴贴敷时间表1、伏前:2023年7月1日-7月10日2、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3、中伏:2023年7月21日-7月30日4、中伏(加强):2023年7月31日-8月9日5、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三伏天贴敷的作用初伏贴的作用初伏贴一般选择的药材为薄荷、香附子、白芷等。
薄荷性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合夏季高温天气;香附子和白芷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消肿的作用,可以舒缓筋骨疲劳和关节疼痛。
初伏贴敷可以缓解中暑、头痛、胸痛等症状。
中伏贴的作用中伏贴一般选择的药材为黄芪、淫羊藿、穿心莲等。
黄芪是一种保健品,具有益气、固表、祛病的作用,适合体质虚弱的人士;淫羊藿可以促进身体内分泌的正常运作,焕发体内潜能;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中暑和急性胃炎。
中伏贴敷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升身体抗病能力。
末伏贴的作用末伏贴一般选择的药材为菊花、熏衣草、龙眼肉等。
菊花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适合夏季感冒和鼻炎;熏衣草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帮助人们放松心情;龙眼肉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食材,可以补肾益精、补血安神。
末伏贴敷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身体恢复健康。
三伏贴的使用方法三伏贴一般需要贴在穴位上,贴敷前需要清洗皮肤,将贴片直接撕开贴在所需部位即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伏贴具体使用方法需要根据贴片的种类和使用人群的身体情况而定,要遵照说明书的要求和医生的建议。
三伏贴怎么贴贴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用于缓解夏季的不适症状。
三伏贴的原理
![三伏贴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387c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4.png)
三伏贴的原理1. 三伏贴的定义和背景在中国民间传统医学中,三伏贴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外敷疗法。
三伏贴主要用于清热解毒、驱散风寒和调节气血循环。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如感冒发热、风寒感冒、关节疼痛等。
2. 三伏贴的制作和成分三伏贴的制作主要依赖于中草药的选择和处理。
通常,制作三伏贴会选取具有清热解毒和温通经络功效的草药,并根据个体病情进行搭配调配。
常见的中草药有川芎、桂枝、白芷、薄荷、独活等。
三伏贴的主要制作工艺包括研粉、调制、敷贴。
首先,将选取的中草药进行研磨,获得细粉末。
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将细粉末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温水或草药浸泡液,调成糊状。
最后,将调制好的草药糊涂抹在纱布或草纸上,贴于患处。
3. 三伏贴的原理和作用机制3.1 热传导作用三伏贴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热传导作用改变体表温度,进而促进全身热平衡。
贴敷草药糊液后,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与体温接触,通过局部加热的方式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和氧气供应。
这种改变可使血液循环更加顺畅,起到驱散风寒、缓解疼痛的效果。
3.2 草药成分的作用三伏贴主要依赖于草药的药理成分发挥疗效。
其中,川芎、桂枝等温经通络的草药可促进血液循环,调和气血,缓解疼痛;白芷、薄荷等清热解毒的草药可清热解毒,抑制病菌繁殖,具有抗炎和消肿的效果;独活等祛风湿的草药则能舒筋活络,缓解关节疼痛。
3.3 微循环的调节三伏贴能够刺激皮肤的微循环,改善血液循环及组织的氧供应。
三伏贴中的温热刺激可以扩张皮肤表浅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增加血液流量,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排除和废物排泄。
4. 三伏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1 使用方法•清洁患处: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洁患处,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敷贴三伏贴:将草药糊液均匀涂抹于纱布或草纸上,贴于患处。
可以用胶带固定,以防止贴在患处的贴药材料松动。
•按摩患处:用指尖轻轻按摩患处,促进草药的吸收。
•遵循医嘱: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敷贴的频率和时长。
三伏贴PPT课件
![三伏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0ef7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1.png)
2岁下的幼儿皮肤过于娇嫩,不宜使用。 (2)白芥子是主药,发疱药,要炒后才能用,
炒白芥子要求刚刚黄,不过黄,过黄则发疱 不佳。不够黄则发疱过度,引起皮肤过敏。
(二)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
(1)药物过敏:发生药物过敏的患者 常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然后出 现全身的斑疹或风团,如果过敏现象 发生较严重,则会出现心慌、胸闷、 气短等症状。药物过敏一般发生于第 一次贴敷后,有时也可能在数次贴敷 后出现,发生时间一般是在贴敷后数 分钟到数小时。
(2)胶布过敏:这种现象不是由于 药物本身导致的过敏,而是由于贴敷 时使第用15页的/共胶23布页 等物质发生的过敏,一
(3)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应避免搔 抓、摩擦、热水或肥皂水洗涤及其 他附加刺激。根据皮损情况,选择 适应的剂型和药物,以消炎、收敛、 缓和对症为原则,禁用刺激性或易 致敏的药物。轻者可选用皮质类固 醇激素乳剂或收敛、消炎的油膏外 用,肿胀糜烂渗液较多者,可用蒲 公英 60g、桑叶、生甘草各 15g, 水煎待冷后湿敷,也可用10%黄柏
第5页/共23页
三、三伏贴适应症
呼吸系统 易患感冒者 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 哮喘 慢性咳嗽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
第6页/共23页
消化系统 虚寒型胃病 慢性肠胃炎 腹泻 消化不良 厌食等
第7页/共23页
骨关节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颈椎病 肩周炎 腰椎病 慢性腰肌劳损 骨关节病
第2页/共23页
始于《黄帝内经》“春夏养阳”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68d69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a.png)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常用于缓解痛症和促进血液循环。
为了确保三伏贴的疗效且不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档旨在规范三伏贴技术的操作步骤。
2. 技术操作规范2.1 准备工作在进行三伏贴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准备好三伏贴所需的材料,包括火龙果叶、贴纸、酒精等。
•清洁操作场所,并确保周围环境安静舒适。
•洗手并戴上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2.2 确定穴位在进行三伏贴操作之前,需要准确确定施贴的穴位。
可参考中医学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2.3 涂抹酒精使用酒精消毒所选穴位,并用干净的棉球擦拭干净。
确保皮肤干燥,以便贴纸能够附着。
2.4 贴纸施贴将贴纸平贴于所选穴位上,并用手指轻轻按压,确保贴纸紧贴皮肤。
若需要贴多个穴位,确保每个贴纸之间有适当的间隔。
2.5 等候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等待约15-30分钟。
期间,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外界干扰。
2.6 移除贴纸等候时间结束后,用手指轻轻揭开贴纸,避免过度拉扯皮肤。
如果贴纸难以移除,可用温水湿润贴纸边缘,然后再尝试揭开。
2.7 清理穴位移除贴纸后,用干净的棉球蘸取适量酒精,轻轻擦拭穴位区域,以清理残留的胶水或其他物质。
2.8 提示和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三伏贴前应先洗净皮肤,并确保皮肤完好无损。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病重者等)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并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三伏贴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就医。
3.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三伏贴操作时,请务必遵循以上规范,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使用三伏贴进行治疗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最大化。
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相关规范。
三伏贴注意事项
![三伏贴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6456a0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4.png)
“时中堂”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
一般2小时左右药物有效成分即吸收完毕,所以2小时后因出汗黏贴不牢固的贴即可揭下。
如果皮肤能耐受可适当留贴至4-5小时,最多不超过8小时,根据个人皮肤耐受情况灵活掌握贴敷时间。
2.生活起居:
(1)寒热适度,避免太热出大汗而不利于药贴黏附,更要避免吹风受凉,不要正对空调、风扇吹冷风,空调温度设置以不低于27℃为宜。
(2)贴敷后不要游泳、泡澡、淋浴,尤其不要冲凉水澡,避免揭贴后立即洗澡,确实需要洗澡可揭贴5-10小时后温水洗澡或轻微擦拭,最好贴敷后第二天洗澡。
3.饮食注意:
应该吃:蔬菜、稀粥、五谷杂粮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哺乳者注意母体饮食;少量多餐。
不能吃:辛辣油腻、腥荤、寒凉刺激食物。
尽量减少食用:鱼虾海鲜、牛奶酸奶、寒凉水果、糕点甜食、牛羊狗肉、垃圾食品(各类零食、膨化食品、人造食品、方便面、火腿肠、肯德基、麦当劳、饼干、饮料、奶茶等含激素色素和添加剂者)。
4.皮肤反应:
贴敷后皮肤局部发热、潮红、轻度瘙痒或稍有色素沉着是贴发挥作用的正常反应;若极个别皮肤敏感患者出现瘙痒难耐、灼痛起疱或有其他过敏症状则应及时取下药贴,勿要抓挠,一般数日可自行痊愈。
2023年三伏贴的最佳贴敷时间(最详)
![2023年三伏贴的最佳贴敷时间(最详)](https://img.taocdn.com/s3/m/3e2253f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e.png)
2023年三伏贴的最佳贴敷时间(最详)2023年三伏贴的最佳贴敷时间1. 伏前贴的时间为7月1日-7月10日,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始进入三伏天,此时敷贴是起一个预备作用,提前调理身体为三伏贴治疗提供基础;2. 初伏贴时间是在7月11日-7月20日,共计10天,此时刚进入三伏天,在这个时候使用三伏贴可以大补阳气,能够增加免疫力;3. 中伏贴的时间是7月21日-8月9日,时间在20天左右,此刻敷贴三伏贴可以调理病症;4. 末伏贴的时间是8月10日-8月19日,共计10天,做为疗程的最后一步,此刻的敷贴三伏贴可以收敛阳气;5. 伏后加强的时间在8月20日-8月30日。
针对于首次敷贴的患者,还需要伏后加强贴。
三伏贴贴敷后注意事项1、贴完三伏贴后,皮肤反应强烈很正常,如果皮肤起疤,一定不要挠破;2、贴三伏贴期间避免着凉;3、贴三伏贴期间的饮食以清淡为主,海鲜、牛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都要少吃或不吃;4、要保持贴敷局部的清洁,对于残留药膏只可用温水洗涤,不可用肥皂、浴液等搓洗;5、贴敷时间:儿童2-6小时;成人4-8小时。
三伏天指的是什么“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头伏的第一天,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初伏,为十日,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中伏,一般为十日到二十日,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末伏,为十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
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三伏天养生吃什么好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也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期。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养生,保持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伏天养生的食物:1、苦瓜苦瓜具有增进食欲、健脾利胃、助消化的功效,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
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呢?
![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呢?](https://img.taocdn.com/s3/m/e6bf91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7.png)
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呢?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三伏贴不是智商税。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将中药贴敷在皮肤表面,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来调理身体和预防疾病。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冬病夏治,尤其是在盛暑三伏期间,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有些人感觉三伏贴是智商税,主要是因为其只是将中药贴敷在皮肤表面,并未直接作用于病痛部位,所以认为三伏贴并不具备治疗的功效。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1、三伏贴贴敷时间宜在晴天上午,一般成人贴敷6-8小时,儿童2-4小时。
2、三伏贴具有一定药性,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
3、三伏贴进行完之后,要记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不要对着空调的冷风吹,否则寒气入侵体内。
4、贴三伏贴期间,要注意不宜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
5、三伏贴后要少吃冷饮,冷饮不但伤及脾胃,还会导致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疗效。
三伏贴贴多长时间最好三伏贴一般成人治疗8-10个小时,儿童4-6个小时,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皮肤比较娇嫩,不宜进行贴敷,同时还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从而调整治疗时间的,一般三年为一个疗程。
女人贴三伏贴有什么好处1、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能促进血液循环,对缓解关节酸痛、跌打损伤、皮肤肿痛、腰腿酸软等症状有一定好处。
2、辛温祛寒,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宫寒导致的痛经、产后身体虚弱、脾胃虚弱等病症。
3、预防疾病:预防一些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鼻炎等。
三伏贴祛湿气吗?三伏贴祛湿气,体内湿气重的患者可以贴三伏贴进行调理。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是在炎热的三伏天将三伏贴直接贴敷于身体穴位上,能够产生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疗以及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吹空调或吃冷饮,容易导致寒湿在体内聚集,体内受到湿邪的侵袭出现湿气重的现象,在身体穴位上贴三伏贴,能够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体内寒气及湿气的排出,所以三伏贴祛湿气。
三伏贴不适宜人群有哪些
![三伏贴不适宜人群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edf697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9.png)
三伏贴不适宜人群有哪些哪些人不能贴三伏贴1、过敏体质人群:三伏贴作为一种膏药,需要直接与皮肤接触,其中的膏药成分,可能会根据治疗不同病症而有不同的中药成分,过敏体质人群可能会对其中的某种成分过敏,使用之后引起局部皮肤出现过敏反应,造成局部感染,因此过敏体质人群应避免使用三伏贴;2、孕妇: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中药,而且有很多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功效的药物,其中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会导致阴道出血、流产等后果,因此孕妇需禁止使用三伏贴;3、两岁以下婴儿:由于三伏贴的药性一般比较强,两岁以下婴儿的皮肤娇嫩,皮肤感知力差,且表达能力弱,可能无法承受药物所产生的刺激,或者无法耐受高温,导致皮肤被烫,造成皮肤破损,而且无法表达具体不适症状,因此两岁以下婴儿不建议使用三伏贴;4、阴虚阳亢体质人群:三伏贴的主要成分为白芥子、肉桂、小茴香等,以温里为主的药物组成,部分阴虚阳亢体质人群使用后,温热邪气煎灼津液,可以加重阴虚症状,此时治疗应该以补阴为主,可以使用天冬、麦冬、天花粉等中药,所以阴虚阳亢体质人群通常不能使用三伏贴;5、湿热体质人群:三伏贴性温,湿热体质人群体内热气较重,此时如果过于温里,不仅湿邪不能去除,反而容易导致湿热邪气蕴结在体内,可能出现口热心烦、口渴、大便发硬、小便发红等症状,所以湿热体质人群一般不能使用三伏贴。
此时应该采用清热利湿的办法来治疗,可以使用砂仁、藿香、豆蔻、薏仁等中药。
三伏贴和三伏灸的区别三伏贴和三伏灸的区别在于治疗形式不同、时间不同。
1、治疗形式不同三伏贴是利用贴灸进行治疗;而三伏灸是通过使用艾灸进行治疗。
2、时间不同如果是成人贴三伏贴一次需要贴6-8小时,而对于儿童一次需要贴2-4小时,同时建议长期坚持贴敷。
而三伏灸需要进行15分钟左右。
患者在三伏贴前需要将局部保持干净、清洁,还需避免热性刺激。
在使用三伏贴时需要多注意观察,如果出现发痒、红肿等,属于正常现象,不需特别担心。
但如果患者出现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则需要停止三伏贴,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处理。
寒病夏治三伏贴宣传-三伏贴剂文案
![寒病夏治三伏贴宣传-三伏贴剂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c0b5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0.png)
寒病夏治三伏贴宣传-三伏贴剂文案
三伏贴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贴敷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
的临床经验,被广泛用于寒病的夏季治疗。
以下是我们产品的特点
和优势:
高效治疗效果
- 三伏贴剂采用精选中药材,配方科学,药效独特。
通过贴敷
在适当的穴位上,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寒病的康复
和症状的缓解。
- 经过严格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检验,确保每片三伏贴剂均含有
充足的药效物质,能够对寒病产生强效的治疗作用。
易于使用
- 三伏贴剂使用简便,方便携带,适合日常生活和旅行使用。
只需将贴剂直接贴敷在患处或特定穴位,稍事按压,即可发挥药效。
- 三伏贴剂采用自粘材料,贴敷时不易脱落,可长时间保持贴
敷效果,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安全无副作用
- 三伏贴剂采用纯中药材料制成,无化学成分,不产生副作用。
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使用,包括儿童、孕妇和老年人。
- 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三伏贴剂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临床
验证,无需担心药物依赖和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经济实惠
- 三伏贴剂使用成本低廉,而且能够在一次贴敷后持续发挥治
疗效果,减少频繁的服药或治疗次数。
不仅省去了不必要的人力物
力资源,还可以降低治疗费用。
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寒病,我们的三伏贴剂都是您的理想选择。
立即体验三伏贴剂的独特魅力,享受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三伏贴相关知识.ea
![三伏贴相关知识.ea](https://img.taocdn.com/s3/m/7f755bdeed630b1c58eeb597.png)
三伏贴相关知识介绍一、何谓“三伏贴〞?“三伏贴〞是以中医根本理论和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那么,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特取每年三伏初、中、末伏第一天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驱散体内阴寒,调节脏腑功能,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增加抗病能力,从而到达防治疾病的目的,尤其在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
二、三伏贴适应症?预防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COP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腹泻;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
连续贴敷3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病症,减少发病率。
三、三伏贴具体应用时间1、头伏:7.2、—8.123、四、考前须知①贴敷为每一伏一次,可选择每伏的任何一天,贴敷范围为: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三伏贴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正确,但是也不必拘泥,整个伏天都可受到满意疗效。
②敷药前应洗澡,衣着宜清爽,防止过多出汗;治疗期间有不适需及时请教医生。
③贴敷后一局部患儿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这是正常反响,请家长和患儿不要紧张,皮肤无反响也不影响疗效,患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④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和以往贴敷中敷药处易出现局部可出现水泡,严禁抓挠,水泡处可外敷龙胆紫。
⑤敷药当天禁食辛辣、寒凉、刺激性及海鲜、牛羊肉、鸡肉、香菜、韭菜等食物,防止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局部反响明显者,以上食物禁食时间应延长;贴药后,局部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响,大多可以忍受。
如果上述感觉特别剧烈,到达了难以忍受的程度,须及时取下药物,并用清水冲洗局部。
⑥治疗方法:每隔10d敷药1次,每个疗程3~4次。
五、不宜进行敷贴的五种情况①孕妇,多数外贴药物对孕期妇女可能不平安;②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贴敷;③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破损者;④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慢性哮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⑤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不能使用。
三伏贴的副作用和禁忌()
![三伏贴的副作用和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ac35ad1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3.png)
三伏贴的副作用和禁忌(2023)三伏贴禁忌症是什么?一般情况下,三伏贴的禁忌证有皮肤破损者禁用、对药物过敏者禁用、血糖控制不佳者禁用等。
1.皮肤破损者禁用:由于三伏贴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如果患者皮肤有破损或较为敏感,局部敷贴三伏贴后,可能导致毛孔呼吸作用降低,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丘疹等症状。
2.对药物过敏者禁用:三伏贴主要成分有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等药物,若患者对部分成分过敏,使用三伏贴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免疫应激反应过度,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
3.血糖控制不佳者禁用:由于三伏贴具有活血通络和补中益气等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而言,可能使血液循环和体内血糖水平紊乱,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建议有用药需求的患者在用药前咨询医生或阅读说明书,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2023年三伏贴敷时间表第一次贴敷时间(引伏):2023年6月21日—7月9日。
第二次贴敷时间(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
第三次贴敷时间(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
第四次贴敷时间(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
注:一般推荐早上早上8时—12时贴敷。
三伏贴的功效三伏贴是中药贴敷的一种,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散寒止痛、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
多数三伏贴采用的是天然草药制成,对身体没有负面影响,能够帮助人们缓解一些夏季常见的症状。
比如,对于容易失眠的人群,可以用三伏贴缓解疲劳,减轻身体酸痛,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三伏贴的使用方法三伏贴一般需要贴在穴位上,贴敷前需要清洗皮肤,将贴片直接撕开贴在所需部位即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伏贴具体使用方法需要根据贴片的种类和使用人群的身体情况而定,要遵照说明书的要求和医生的建议。
三伏天注意事项1、不贪凉。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这时候人体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过度地吹空调、喝冷饮,会使人体表面的温度骤降,血管出现骤缩,毛孔关闭,体热无法散出。
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
![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https://img.taocdn.com/s3/m/31d34eb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9.png)
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引言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一些保健产品也随之兴起。
而其中备受瞩目的一种产品就是三伏贴。
然而,有人对三伏贴的功效和真实性产生了质疑,认为其不过是一种智商税。
本文将对三伏贴进行分析,探讨其是否真的是智商税。
什么是三伏贴?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保健产品,主要由一些中药材制成,如薄荷、薰衣草、金银花等。
根据中医理论,三伏贴能通过贴在特定穴位上,通过体内的穴位和经络系统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伏贴的主要功效支持者称,三伏贴具有多种功效,如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扭伤等。
而且,由于使用方便,只需贴在特定穴位上即可,因此备受一些人的喜爱。
对三伏贴的质疑虽然三伏贴备受部分人的青睐,但也有人质疑其真实性和效果。
一方面,目前缺乏大规模科学研究来支持三伏贴的功效,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以小样本或动物实验为基础的,缺乏可靠的临床证据。
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三伏贴只是因为其神秘感和使用便利而备受宣传和销售,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保健效果。
是否是智商税?对于是否将三伏贴称为智商税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一些人认为购买三伏贴的人并非智商低下,而是因为受宣传的影响购买了这种保健产品。
这些人可能相信传统中医的理论,并对产品的功效抱有希望。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购买三伏贴的人是因为被营销手段所蒙蔽,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理性思考,因此被认为是“智商税”的受害者。
然而,无论是哪种观点都需要根据事实和证据来判断。
中医理论和科学验证的差异实际上,对于中医理论和科学验证的差异,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中医理论通常是基于经验和观察而得出的,而科学验证则更加注重临床研究和实证。
尽管一些中医理论已经在科学验证中得到支持,但并非所有的中医理论都能通过科学方法来验证和证实。
因此,在评估三伏贴的功效时,我们需要结合中医理论和科学验证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论无论三伏贴是否算作智商税,我们在购买保健产品时都应保持警惕和理性思考。
三伏贴操作评分标准
![三伏贴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2cf5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e.png)
三伏贴操作评分标准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贴敷药物,达到治疗、保健或舒缓症状的效果。
以下是对三伏贴操作的评分标准:
1. 穴位选择:评分标准主要考察是否选用了正确的穴位。
根据具体的症状和治疗目的,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
若选择的穴位与病情不符或者未按照规范指引选择,则评分较低。
2. 贴敷技术:评分标准主要考察贴敷的技巧是否正确。
应注意将药物贴敷在穴位上,并确保贴敷位置准确、贴敷面积适当。
如果贴敷位置错误或者粘贴不牢固,则评分较低。
3. 药物选择:评分标准主要考察所使用的药物是否合理。
根据症状和治疗目的,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贴敷。
如果选择的药物不合适或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则评分较低。
4. 贴敷时间:评分标准主要考察贴敷的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治疗目的,确定贴敷的时间长短。
如果贴敷时间过长或者不符合规定的时间范围,则评分较低。
5. 效果评估:评分标准主要考察贴敷后的效果。
通过观察症状的改善程度、舒缓感受等来评估治疗效果。
如果效果显著,评分较高;如果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改善症状,则评分较低。
以上是对三伏贴操作的一般评分标准,具体评分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安全有效。
三伏贴祛湿效果如何
![三伏贴祛湿效果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612501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2.png)
>三伏贴祛湿效果如何还不错。
三伏贴是一种穴位贴敷剂,其具有一定的祛湿效果,主要是使辛温散寒的药物直接作用在皮肤,然后通过吸收来刺激和调节穴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自身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回血通络、温经散寒的目的,但是对于湿气较重情况,三伏贴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还需要前往医院检查,并后期调理。
今年三伏天具体时间表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哪个伏天更热些中伏。
虽说三伏天已经很热了,但三伏天又分为初伏、中伏以及末伏三伏,其中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期间表面湿度在第一伏期间增加,因此每天吸收更多的热量,释放更少的热量,并且表面层的热量累积,到了中伏的时候,地面的累积热量在中伏期间达到峰值,释放出来的热气也最多,因此三伏天中最热的是中伏。
三伏天吃什么好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三伏天处于夏季,夏季归心,心喜凉,宜食酸,这是可以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
另外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夏季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其次三伏天还可以多吃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红豆、薏米等果蔬食材,有利尿补水以及祛湿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
最后就是三伏天人体会流失大量的汗液,这时候需要多补充水分以及盐,尽量多选择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的汤品以及水分。
三伏天注意6个饮食禁忌1、三伏天饮食应注意祛除湿气三伏天的时候,天气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蚀。
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饮食一定要注意排出湿气。
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哪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湿气呢?其实,我们常见的可以帮助身体排湿的食物是有很多的,像是薏米、红豆、绿豆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排湿食物。
三伏贴的原理
![三伏贴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72f8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8.png)
三伏贴的原理三伏贴,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贴敷药物,以达到调理身体、祛湿解毒、祛风散寒等功效。
其原理在于中医理论中的“三伏”,即夏至后的三个十天,是“三伏天”,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正是适宜进行调理身体的时候。
三伏贴依托这个时机,通过药物的渗透和穴位的刺激,达到祛病强身的效果。
三伏贴的原理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药物渗透原理。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穴位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贴敷三伏贴可以刺激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同时,三伏贴所用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内部,发挥药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调理身体的目的。
在贴敷三伏贴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穴位。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如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有着特定的作用,贴敷三伏贴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调理相应的脏腑,达到治疗疾病或强身健体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药物也是贴敷三伏贴的关键。
三伏贴所用药物多为中草药研制而成,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等功效。
在制作三伏贴时,药物需要精心选择并研磨成粉末,以便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贴敷三伏贴后,药物可以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发挥药效,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贴敷三伏贴的时间和方法也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贴敷三伏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通常情况下,每次贴敷约2-4小时,每周1-2次,连续贴敷1-2周为一个疗程。
在贴敷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敏反应和感染。
贴敷后如有不适,应及时拆除,并咨询医生。
总的来说,三伏贴的原理是基于中医理论和药物渗透原理,通过贴敷药物于特定穴位,调理身体、祛病强身。
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药物,掌握贴敷的时间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三伏贴的疗效。
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造成不良后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三伏贴疗法,可以帮助人体恢复健康,提高免疫力,达到长久安康的目的。
讲解三伏贴与三九贴课件
![讲解三伏贴与三九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7b54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6.png)
Part
06
三伏贴与三九贴的常见问题解 答
常见问题及解答
常见问题1
三伏贴和三九贴分别是什么?
解答
三伏贴是在三伏天进行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通过贴敷药物刺激穴位,达到温阳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而三九 贴则是在三九天进行,是在三伏贴基础上的加强治疗,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贴敷。
常见问题及解答
要点一
常见问题2
胃肠道疾病
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 等,可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 状。
风湿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 炎等,缓解关节疼痛、僵硬等症 状。
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50岁的女性,患有慢性支气管炎 多年,每年冬季都会发作。使用三九 贴治疗后,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冬季发作次数减少。
案例二
VS
医生评价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对三伏贴与三九贴的疗效进行 评价。
疗效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影响因素
影响三伏贴与三九贴疗效的因素包括个体差 异、药物成分、穴位选择、操作方法等。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三伏贴与三九贴时,需要注意皮肤过 敏、药物保存、忌口等事项,以确保安全有 效。
Part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在使用三伏贴和三九贴之前,需要先确定适应症和禁忌症, 然后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穴位进行贴敷。一般来说,三伏贴和 三九贴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三伏贴和三九贴期间,需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避免 过敏或感染等情况发生。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 惯的改善,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剂型改良与给药途径研究
剂型改良
针对现有三伏贴与三九贴的不足 之处,进行剂型改良,以提高药
三伏贴注意事项及禁忌
![三伏贴注意事项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f3155a7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1.png)
三伏贴注意事项及禁忌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三伏贴的注意事项及禁忌呀。
这三伏贴可真是个好东西呢,但要是不注意一些事儿,那可就有点麻烦啦!首先呢,咱们来说说这使用三伏贴之前的注意事项哇。
第一点呀,在贴三伏贴之前,皮肤一定要保持清洁呢!哎呀呀,可不能脏兮兮的就往上贴呀,这就好比你要在墙上挂画,墙面得先擦干净是一个道理呀。
要是皮肤不干净,可能会影响三伏贴的药效呢,说不定还会引起皮肤过敏之类的问题哦!第二点呢,在贴三伏贴之前,最好不要吃过于辛辣、油腻或者生冷的食物呀。
你想啊,三伏贴是要通过皮肤把药效渗透进去,要是你的肠胃里都是些刺激性的东西,身体的状态就不太好呢。
就像一辆汽车,加了不好的油,跑起来肯定也不利索呀!接下来,咱们再聊聊贴三伏贴的时候要注意啥呢。
首先哇,贴的时间很重要哦!不同的人耐受程度不一样呢。
一般来说,成人贴三伏贴的时间大概是2 - 6个小时呀。
但是呢,这个时间也不是绝对的呀,要是你在贴的过程中感觉皮肤特别的痒、疼或者有烧灼感,那可一定要赶紧取下来呀!可不能硬撑着哦,这可不是在考验你的毅力呢!还有呀,贴三伏贴的时候最好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呢。
为啥呢?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出汗过多,这汗水要是把三伏贴弄湿了,它的药效就会大打折扣呀!然后呢,咱们再来说说三伏贴的禁忌吧。
哇,这个可一定要注意呢!孕妇是绝对不能贴三伏贴的呀!这是因为三伏贴里的药物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有不好的影响呢。
哎呀呀,这可关系到两条生命呀,千万不能冒险呢!还有呢,一些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的患者,在贴三伏贴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呀。
比如说有严重心脏病的人,要是乱贴三伏贴,可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呢!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呀。
另外呀,皮肤过敏或者皮肤有破损的地方是不能贴三伏贴的呀。
你想啊,皮肤都破了,再把药贴上去,那不是雪上加霜吗?肯定会让皮肤更加难受的呀。
最后呢,在贴完三伏贴之后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哦。
贴完之后呀,不要马上洗澡呢,尤其是不要用冷水洗澡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芥子
►味辛,性温。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白芥子有刺激作用,黑芥子甙遇水后经芥子
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 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 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 水泡、脓疱。白芥子有祛痰作用。
细辛
►味辛,性温。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抗炎,可抑制炎性反应过程的渗出、白细胞
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 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 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 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适应病症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药物组成
►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 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 点等进行加减。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 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 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 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 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 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 适感。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 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 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 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 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 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 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临床研究
三伏贴疗效的评判是有难度的,金标准应该 是随机对照实验,但是这种方法使用要具备 条件。对于疾病的干预措施是不是固定,疾 病的影响因素是不是特别的清晰,人群、观 察的指标、测量等等是否一致,有一系列的 要求。所以从现在来说,对冬病夏治的疗效, 主要还是一种感觉性的,从病人的自我感受 来说,认为它是有效果的,为什么呢?因为 病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要去证明这个效果, 还是有难度的。
►“伏” 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伏的确 立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从夏至日开始 计算,第三个天干为“庚”的日子叫“初 伏”,过十天逢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 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的叫三伏。
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 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 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贴敷的最佳时间 为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几天后脱一 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
游走及肉芽组织增生;抗变态反应,可使速 发型变态反应过敏介质释放减少40%以上; 细辛挥发油、细辛醚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 产生平喘作用,细辛挥发油可对抗组胺、乙 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细辛醚有一定祛 痰作用。
延胡索
►辛,苦,温。活血,利气,止痛。 ►主要成份是生物碱,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甘遂
►苦,寒,有毒。泻水逐饮,驱顽痰。
临床研究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了全国13家医 院参加,做疗效的评价研究,研究分为三步。 ►第一步,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来报道的一些文 献,进行回顾的研究,来看影响穴位贴敷疗 效的最主要的因素,从现在的文献报道来看 主要有四个因素:药物的构成、穴位的选择、 贴敷的时机、刺激量的大小,把这四种因素 通过文献研究固定下来。
疗效
穴位贴敷通过多年的应用、观察来看,其疗 效主要是一种治未病的疗效。它不是治哮喘 和鼻炎本身,而是夏天贴了以后,预防冬天 的时候不去发作。因为这些病的发作往往跟 上呼吸道的感染有关系,而这种方法用了以 后,可以使人体的抵抗力增强,上呼吸道感 染的机会和次数就减少了,或者感染的程度 就减轻了。因此它的疗效在于夏天贴了以后 冬天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减少了,所以疾病 的发作可能就减少了。
药物制备
►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 碎,过80-120目筛,备用。
►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 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 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 调整。
►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 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 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 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生姜
►辛、微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解鱼蟹毒,解药毒。
►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产生抗炎作用。
洋金花
►味辛,性温;有毒。平喘止咳,镇痛,解痉。 ►含多种莨菪烷类生物碱,以东莨菪碱含量较
高,莨菪碱少量。可用于紧急治疗哮喘持续 期。
半夏
►辛,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 散结。
►镇咳作用,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 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 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 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 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 里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肤反应
►虽然贴敷疗法最早也叫发泡疗法,因为当时 认为皮肤起泡后治疗效果更好,但通过多年 的临床研究,现在则以不起泡而达到治疗效 果为目的。而且穴位贴敷部位水泡的出现与 否,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贴敷治疗的时 间长短有关,不可盲目追求起泡。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
三伏贴
理论基础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 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 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又称“三伏灸”、“三 伏贴”。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 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 《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 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 疾病。
谢谢!
作用机理
► 可能通过调整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抑制性T细胞数 目减少,辅助性T细胞功能过度活跃,从而减少B细 胞合成IgE。并且通过抑制IgE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 减少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变缓的效应,从而减少炎 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沿壁滚动机会来减少细 胞黏附的发生。
►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功能,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起抗过敏作用,并能 直接解除支气管痉挛和促使渗出物吸收,达到平喘 的目的。
注意事项
►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 2.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注意局部防止感染。 ►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 4.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汽油
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 5.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 ► 6.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 7.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
临床研究
►第二步是做大样本的观察性研究。纳入研究 的病人其他治疗不变,固定观察指标及疗效 的评价指标,但是三伏贴的具体操作方法不 同,比较各操作方法疗效的差异。通过这样 的研究,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能规范起来,能 形成所谓的技术操作规范,这个技术操作规 范是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形成的。
临床研究
►第三步,有了上面这些资料以后,最终做随 机对照实验,验证穴位贴敷的疗效和评价到 底怎么样,希望能3到5年的时间拿出一个被 大家认可和信服的有说服力的结果出来。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异常皮肤反应及处理 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 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
三伏贴致过敏病例
刘×,女,31岁,患哮喘病8年,每年冬春易发,发作时咳 声重浊,痰多色白,多方治疗无明显效果,时轻时重。给予 连续2年三伏贴后病情得到控制。但第3年进行敷贴时,第1、 2次敷贴后,仅局部红赤、起泡、微痒、灼痛,无全身症状, 约4 d~6 d水泡吸收,局部症状消失。第3次敷贴后,局部 红赤,起大泡,有3 cm×4 cm水泡2个,7 cm×4 cm水泡2 个,2 cm×4 cm水泡2个,还有散在小水泡,水泡晶莹饱满, 局部奇痒。继之全身出现紫红色斑疹,或如风疹块,脚心、 手心亦可以见到红斑,瘙痒难忍,肌肤灼热,时有闷热感, 伴心悸、气短。因患者已经敷贴2个疗程,未见过敏反应, 以为患者为其他原因所致过敏,经抗过敏治疗近1周后恢复 正常。第4年三伏天再次敷贴时,头伏敷贴3 h即发生过敏反 应,且过敏症状加重,局部瘙痒难忍、灼痛,全身不适起风 疹块,伴心慌气短,如前处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