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6f78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8.png)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供应链管理思维。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培养扎实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培养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的方法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1.知识目标: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系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并运用合适的工具进行供应链的数据的收集、整理。
2.能力目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热点现象和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的状况锻炼学生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软件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为企业、政府等部门提供供应链方面的信息咨询与决策服务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和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成果比较、相互讨论等方式完成国内外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调查与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党和国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学时分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供应链管理概述【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反应性供应链和有效性供应链的联系和区别;理解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供应链的含义,基本结构和构成要素,供应链的四个流程,供应链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供应链的含义,基本结构和构成要素,供应链的四个流程,供应链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教学难点: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供应链概述(一)供应链的内涵(二)供应链的主要环节(三)供应链的特征(四)供应链的类型第二节供应链管理概述(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二)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三)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四)供应链管理的任务和原则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程序及相关理论(一)供应链管理的程序(二)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本章习题要点:供应链的含义,基本结构和构成要素。
供应链战略与运营管理考试大纲
![供应链战略与运营管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fa2757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a.png)
供应链战略与运营管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供应链战略与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一)供应链战略1、供应链战略的概念与重要性理解供应链战略的定义和内涵认识供应链战略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2、供应链战略的制定环境分析与行业趋势评估明确企业的竞争战略和供应链目标制定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供应链策略3、供应链战略的类型与选择精益供应链、敏捷供应链等类型的特点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供应链战略(二)供应链运营管理1、供应链计划需求预测方法与技术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MRP)供应计划与协调2、采购与供应管理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谈判与合同管理采购成本控制3、生产运营管理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与管理产能规划与利用4、物流与配送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运输方式选择与优化物流网络设计5、信息管理与技术应用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的应用信息共享与协同决策(三)供应链风险管理1、供应链风险的类型与来源内部风险(如生产中断、质量问题等)外部风险(如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2、风险评估与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风险评估技术风险优先级排序3、风险管理策略与应对措施风险规避、减轻、转移和接受策略应急计划与业务连续性管理(四)供应链绩效评估与改进1、供应链绩效指标体系财务指标(如成本、利润等)运营指标(如交货期、库存周转率等)客户满意度指标2、绩效评估方法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标杆管理3、绩效改进策略与持续优化基于绩效评估结果的改进措施制定供应链的持续优化与创新三、考试形式(一)闭卷考试1、考试时间:_____小时2、总分:_____分(二)题型及分值分布1、选择题(约占_____%)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2、简答题(约占_____%)要求学生简要回答有关供应链战略与运营管理的问题,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44318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c.png)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学分:_____学分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课程性质:必修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供应链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供应链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供应链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类型;(2)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3)熟悉供应链的设计、运作和优化;(4)了解供应链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和信息技术应用。
2、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供应链的结构和流程,识别供应链中的问题和风险;(2)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设计和优化供应链;(3)能够制定供应链的运作策略和计划,组织和协调供应链的运作;(4)能够评价供应链的绩效,提出改进供应链绩效的措施和建议;(5)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支持供应链的管理和决策。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三、课程内容(一)供应链概述1、供应链的概念和内涵(1)供应链的定义(2)供应链的范围和边界(3)供应链的组成要素2、供应链的结构和类型(1)供应链的结构模型(2)供应链的类型(稳定型、动态型、敏捷型等)(3)不同类型供应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3、供应链的特征和发展趋势(1)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等)(2)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3)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绿色化、智能化等)(二)供应链管理概述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目标(1)供应链管理的定义(2)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成本、质量、时间、服务等)(3)供应链管理的效益和价值2、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2)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快速响应、有效客户响应、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等)(3)供应链管理的策略(推式、拉式、推拉结合等)3、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和对策(1)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不确定性、复杂性、信息不对称等)(2)应对供应链管理挑战的对策(风险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信息共享等)(三)供应链的设计1、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1)供应链设计的原则(以客户为中心、简洁性、协调性等)(2)供应链设计的影响因素(产品特性、市场需求、企业战略等)2、供应链的网络设计(1)供应链的节点布局(2)供应链的物流路径规划(3)供应链的设施选址和容量规划3、供应链的流程设计(1)供应链的采购流程设计(2)供应链的生产流程设计(3)供应链的物流流程设计(4)供应链的销售流程设计(四)供应链的运作1、供应链的采购管理(1)采购的类型和方式(2)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3)采购合同的管理(4)采购成本的控制2、供应链的生产管理(1)生产计划的制定(2)生产过程的控制(3)生产能力的规划和调整(4)库存管理3、供应链的物流管理(1)物流的功能和模式(2)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优化(3)仓储管理(4)配送中心的运作4、供应链的销售管理(1)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管理(2)客户关系管理(3)订单处理和交付(4)售后服务(五)供应链的优化1、供应链优化的目标和方法(1)供应链优化的目标(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服务水平提升等)(2)供应链优化的方法(数学规划法、仿真法、启发式算法等)2、供应链的库存优化(1)库存的分类和作用(2)库存控制的模型和方法(3)联合库存管理(4)供应商管理库存3、供应链的运输优化(1)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2)运输线路的优化(3)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4、供应链的信息优化(1)信息在供应链中的作用(2)供应链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3)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六)供应链风险管理1、供应链风险的类型和来源(1)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内部风险、外部风险)(2)供应链风险的来源(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市场因素等)2、供应链风险的评估和预警(1)供应链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指标(2)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3、供应链风险的应对策略(1)风险规避(2)风险降低(3)风险转移(4)风险接受(七)供应链绩效评价1、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1)财务指标(成本、利润、资产回报率等)(2)运营指标(交货期、库存周转率、服务水平等)(3)客户指标(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等)2、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方法(1)层次分析法(2)模糊综合评价法(3)平衡计分卡法3、供应链绩效改进的途径(1)基于绩效评价结果的问题分析(2)绩效改进的措施和策略(八)供应链信息技术应用1、供应链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2)供应链信息技术的类型(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等)2、供应链信息系统(1)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功能(2)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集成3、供应链电子商务(1)电子商务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模式(2)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四、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024版年度《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年度《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7a53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8.png)
教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供应链基础概念与原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策略•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方法目录•物流配送与运输管理技巧•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课程概述与目标供应链管理定义及重要性供应链管理定义供应链管理重要性课程目标与学习要求课程目标学习要求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材及参考资料介绍教材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考核方式评价标准供应链基础概念与原理1 2 3组成要素结构类型供应链成员角色与关系供应链组成要素及结构类型供应链运作流程与机制设计运作流程机制设计供应链运作效率评估供应链协同管理与优化策略协同管理优化策略供应链风险管理流程优化、库存优化、物流优化等风险识别、评估、监控与应对战略目标协同、计划协同、执行协同等某电商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实践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三案例分析四某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与风险管理实践某零售企业物流与供应链整合实践某跨国企业全球供应链布局与运作实践案例分析:成功企业供应链实践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策略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制定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与执行采购评估与反馈采购流程规划及实施步骤供应商选择标准供应商评价激励机制设计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选择、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采购成本控制与风险防范措施采购成本控制01风险防范措施02采购审计与监控03案例分析:优秀采购团队经验分享团队建设与协作供应商管理与谈判技巧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持续改进与创新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方法需求驱动原则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生产能力的浪费。
均衡生产原则柔性生产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原则01020403合理利用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和订单情况来制定生产计划。
适应市场变化,能够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
生产计划编制原则和方法论述库存控制模型介绍及应用场景分析01020304 ABC分类法经济订货量模型定量订货模型定期订货模型库存优化策略探讨减少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引入现代化库存管理技术加强库存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成功企业库存管理经验分享京东的库存管理策略华为公司的库存管理模式亚马逊的库存管理方法丰田汽车的零库存管理(准时制)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来实现零库存目标,降低库存成本和风险。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b7110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a.png)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了培养具备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供应链管理相关课程,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的设计和重要内容。
一、引言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管理,实现产品和服务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无缝衔接。
它涉及到供应商选择、采购、生产、物流、库存管理等一系列环节,对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二、教学目标供应链管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供应链规划和设计的方法和工具;3. 熟悉供应链运作的各个环节及其关联性;4. 能够分析和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1. 供应链管理导论: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框架和相关术语。
2. 供应链规划与设计:讲解供应链规划和设计的方法和工具,包括供应链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运输规划等内容。
3. 供应链执行与控制:介绍供应链执行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内容。
4. 供应链协调与合作:强调供应链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性,介绍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信息共享和协同计划等内容。
5. 供应链创新与技术应用:探讨供应链创新和技术应用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践案例: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供应链管理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供应链管理案例,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实际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情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课堂参与和表现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2ada1252d380eb62946d45.png)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871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等。
学时/学分48/3I大纲文本一、课程内容(一)供应链管理概论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简史;3. 新时期供应链管理的动态。
(二)通过供应链,倍增企业价值1. 获取、传递和提供价值;2. 建立顾客反应的战略;3. 平衡价格和职能;4. 倍增知识以创建和传递价值;5. 知识管理的内涵。
(三)重新界定企业边界1. 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2. 重组企业资产和企业能力;3. 模块、网络化组织和虚拟经营;4. 自制——购买和外购决策;5. 供应商与采购方发展的规则。
(四)发展关联的企业能力1. 相关联战略的连续统一体理论;2. 竞争与合作的标准;3. 缓和竞争;4. 合作经营;5.剖析与供应商的关联性。
(五)适度水平下的管理1. 多方运作中的自主经营与合作经营;2. 组织的控制和流程的所有权;3. 处理分散化的低效率;4. 获得协同效应。
(六)快速反应的供应链1. 为创造最佳业务奠定基础;2. 改善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3. 流畅的后勤、分销和混合存放;4. 压缩时间和减少商议时间;5. 同步管理;6. 库存管理(七)降低采购成本1. 对竞争性贸易环境的反应;2. 价格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清除;3. 实现策略上的控制;4. 目标成本和生产的利润率。
(八)供应链变革1. 突破性的变革与经营上的提高;2. 重建角色和责任;3. 流程管理的力量;4. 变革管理的决策;5. 自下而上的职能变革;6. 激进的变革和激进的干涉。
(九)电子化供应链1. 技术能力的应用;2. 技术潜能的转换;3. 供应链的连通性;4. 电子化交易的商业应用;5. 从“推动”式供给链到“拉动”式需求链(十)企业的治理、伦理与可持续供应1. 企业的治理与伦理的统一;2. 社会认同与企业伦理审视;3. 有责任的供应4. 处理供应链的行为;5. 反竞争行为的补偿方法。
供应链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终极资料
![供应链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终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3554c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b.png)
供应链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终极资料一、引言本教学大纲为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提供了终极资料,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在供应链领域取得成功。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1.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分析和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3. 掌握供应链规划和运营管理的方法和工具;4. 熟悉供应链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5. 能够与供应链相关的各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 供应链规划和设计;3. 供应链运营管理;4. 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5. 供应链绩效评估和改进;6. 供应链信息系统和技术应用。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课程内容: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供应链问题;3. 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学生将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和实践项目,以加强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4. 研讨会和嘉宾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进行研讨和讲座,提供实践经验和行业动态。
五、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等;2. 作业和小组项目评估:通过作业和小组项目评估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团队合作能力;3. 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参考资料本课程的参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Chopra, S., & Meindl, P. (2016).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 Planning, and Operation.2. Simchi-Levi, D., Kaminsky, P., & Simchi-Levi, E. (2014).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concepts, strategies, and case studies.3. Handfield, R., & Nichols, E. L. (2002). Introduction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4. Monczka, R., Handfield, R., Giunipero, L., & Patterson, J. (2015).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以上内容仅为参考,教师将根据实际情况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教学设计和选用参考资料。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05dadc81c758f5f71f6702.png)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供应链管理》突出了传统的管理理论,通过考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贸易分工日益细化、企业竞争焦点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利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确保企业的管理重点从传统的单个企业为主体转变为以整条供应链为主体。
企业间相互协作,将传统的企业间竞争转移为供应链间的竞争,最终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优势的充分发挥。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基本程序、分类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理解供应链管理中关键技术的原理、实施过程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实践问题。
本课程学习难度一般,具有现代物流基础、一般管理理论基础的学生均能很快地适应本课程的学习。
但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特别是按照实训设计的内容进行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完成一定的课后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授课的老师应该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能够结合实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供应链管理比较深奥的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课教师还可自编一定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理解书本中的内容。
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分为三篇。
基础理论篇包括: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基本程序、分类等内容;技术篇包括:QR、ECR与CPFR、JIT与VMI、ERP;实践篇包括: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资源整合、网络设计、绩效评价、国际供应链管理。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在课程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要求。
对于书中案例分析、参考资料部分的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一、教学形式1.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供应链管理三个篇章的基本内容。
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大纲(3篇)
![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大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c682a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31.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点、组成和运作流程。
2.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供应链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的组成和运作流程2. 供应链战略规划- 供应链战略的制定- 供应链战略的实施与评估- 供应链战略与企业的竞争优势3.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 供应链网络设计- 供应链节点设计- 供应链流程优化4. 供应链采购管理-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采购合同管理- 采购成本控制5. 供应链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 库存控制策略- 库存绩效评估6. 供应链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成本控制7. 供应链信息管理- 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 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8. 供应链风险管理-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 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 供应链风险控制与监控9. 供应链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供应链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教学- 供应链仿真实验- 供应链优化实验- 供应链风险管理实验2. 案例教学- 国内外典型供应链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与分析- 案例总结与报告撰写3. 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开展供应链管理项目- 学生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 企业专家讲座与指导4. 创新实践- 学生创新项目申报与实施- 供应链管理创新竞赛- 学生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 系统讲解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2. 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实验法-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实践技能-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 校企合作法- 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5.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 课堂表现、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2. 期末考试(50%)- 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3. 实践教学环节(20%)- 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校企合作项目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供应链管理概述(2周)2. 供应链战略规划(3周)3.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4周)4. 供应链采购管理(3周)5. 供应链库存管理(3周)6. 供应链物流管理(3周)7. 供应链信息管理(3周)8. 供应链风险管理(3周)9. 供应链案例分析(2周)10. 实践教学环节(2周)总计:16周七、教材与参考书目1. 《供应链管理》(第2版),马丁·克里斯托夫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供应链管理》考试大纲
![《供应链管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e3c1fd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d.png)
《供应链管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供应链管理》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供应链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供应链管理概述1、供应链的概念、结构和特征(1)理解供应链的定义和内涵。
(2)掌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包括链状模型和网状模型。
(3)了解供应链的特征,如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等。
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目标和意义(1)明确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范畴。
(2)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如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等。
(3)理解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供应链的构建1、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熟悉供应链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简洁性、协调性、战略性等。
(2)掌握供应链设计的方法,如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基于成本的供应链设计等。
2、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1)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类型和作用。
(2)掌握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标准和流程。
(3)学会运用相关方法评估合作伙伴的绩效。
(三)供应链运作管理1、供应链计划(1)理解供应链计划的层次和内容。
(2)掌握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能力计划的制定方法。
2、供应链采购管理(1)了解采购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采购的流程和策略。
(3)熟悉供应商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供应链生产管理(1)理解生产类型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2)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
(3)了解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4、供应链物流管理(1)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了解物流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和地位。
(3)熟悉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
(四)供应链库存管理1、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理解库存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掌握库存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3)熟悉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如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定期订货模型等。
2、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1)了解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挑战。
《供应链管理》课程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dd751f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4.png)
供应链管理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编号:abl1124078课程属性:工商管理专业主干课/其它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商学院本科各专业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一、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融合战略管理、决策科学与组织间治理理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
它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运筹学和组织间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核心企业在设计、计划与运作供应链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将企业内运营管理决策扩展至企业间运营协调,将优化决策扩展至优化与治理并重。
本课程教授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内部供应链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
二、课程目标1.掌握战略匹配、供应链绩效、供应链驱动因素等基本概念和网络设计、综合计划、库存管理、运输策略等基本决策模型;2.熟悉供应链设计、计划和运作的基本过程、决策内容和决策分析框架;熟悉供应链冲突因素和供应链协调机制的设计思想;3.学会运用运筹学工具建立不同情境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学会运用组织间治理理论分析供应链冲突的基本技能;4. 了解供应链决策实践和决策理论的最新动态,了解供应链协调理论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集优化决策与冲突协调于一体的科学思维与管理意识。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本课程须完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1.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主要讲解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流程的推/拉观和循环观、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决策周期和决策内容。
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供应链、如何概念化供应链中的活动,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而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供应链长期(设计)决策、中期(计划)决策和短期(运作)决策。
2.供应链战略匹配与供应链驱动因素。
回顾战略管理理论、引入供应链战略和企业战略匹配的概念,讲解战略匹配视角下供应链绩效与隐含不确定性之间的匹配关系,分析设施决策、库存决策、运输决策、信息决策、采购决策和价格决策等驱动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0b651e4e009581b6ad9eb05.png)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供应链管理
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
本课程是现代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决策思路,为学习其他专业课和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现代物流高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8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教是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提高岗位从业能力而设置的。
四、课程教学目标
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物流管理理论的应用研究和实务的人才。
六、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学期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
七、课程建议
(1)教学建议:课程理论性强,教师应结合市场现状进行教学。
(2)教材建议:《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10394。
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
九、其它说明。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1736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3.png)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课程编号:004045025课程类别:专业理论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学时数:48 学分数:3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策略、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掌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理论。
3、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4、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构。
5、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
6、掌握快速反应(QR)、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全面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以后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1章供应链产生背景知识点:21世纪企业面临的竞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供应链管理模型及特征。
供应链管理培训大纲
![供应链管理培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f5878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d.png)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特制定本培训大纲。
二、培训目标1. 使学员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2. 提高学员对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及优化能力;3. 增强学员对供应链风险管理、成本控制、信息管理等关键问题的认识;4. 培养学员具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 提升学员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职业素养。
三、培训对象1. 企业供应链管理相关人员;2.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3. 供应链管理专业在校生;4. 对供应链管理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四、培训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可定制培训周期,一般为3-5天。
五、培训内容第一部分:供应链管理概述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3. 供应链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4.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规划与实施。
第二部分:供应链设计与优化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3. 库存管理与优化;4. 生产计划与控制;5. 物流与配送优化;6. 供应链绩效评估。
第三部分:供应链风险管理1.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分类;2. 供应链风险度量与评估;3. 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4. 供应链风险监控与预警。
第四部分:供应链成本控制1. 供应链成本构成;2. 供应链成本控制方法;3. 供应链成本优化策略;4. 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第五部分:供应链信息管理1. 供应链信息流概述;2. 供应链信息系统架构;3. 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4.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5. 供应链信息化案例分享。
第六部分:供应链协同与整合2. 供应链整合策略;3. 供应链协同案例分享;4. 供应链协同与价值创造。
第七部分:供应链管理实践与创新1. 供应链管理创新趋势;2. 供应链管理实践案例分享;3. 供应链管理前沿技术;4. 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六、培训方法1. 讲师授课:采用PPT、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员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能力;4. 模拟演练: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技能;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供应链管理大纲
![供应链管理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dee722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5.png)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842013课程英文名称: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管理及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物流管理学科很重要的一个学术分支和研究与实践领域。
如何对供应链进行构建和有效的评价及管理,在理论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上不断地有新的成果和标准问世,因为它不仅涉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命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学生在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供应链的设计和构造、能够合理选择供应商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生产控制和协调以及库存的有效管理,能够进行供应链绩效的评价,并掌握信息技术如何在供应链管理中进行有效地应用等相关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供应链基本理论的知识框架,能够对实际运作中的供应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见解和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
其具体能力如下:1、能够进行不同类别的供应链的构造和设计2、在现有供应链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供应链的优化3、能够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进行分析4、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5、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6、能够对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和评价7、能够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供应链管理大纲
![供应链管理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cc3d8cbf705cc1755270943.png)
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供應鏈從客戶開始,到客戶結束。 SCM是E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把企業活動與合作夥 伴整合在一起,成爲一個嚴密的有機體。 SCM幫助管理人員有效分配資源,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 減少工作周期。 市場競爭已不再是單純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 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戴爾電腦今日之成就,原因在於超高效率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e化乃是企業e化與獲利的關鍵。
14 第七章 供應鏈管理 (SCM)
供應鏈發展階段
SAP為評估企業發展SCM的階段,提出「SAP卓越階段 (Stages of Excellence)」。 第一階段:不連結系統,這個階段企業顯著的特色是擁 有許多獨立系統、人工而且無效率的通訊方式。 第二階段:建立內部與外部介面,在這個階段,企業仍 是功能組織,但尚未善用網際網路的力量。此階段的買 賣雙方均以交易為重。 第三階段:內部整合及有限的外部整合效率,此階段的 企業是跨功能型態的組織。 第四階段:多企業整合,無縫式資訊分享,及互動化協 作都包含在此階段。協作模式連結了交易伙伴,進而促 使他們的運作宛如一家虛擬企業。
2 第七章 供應鏈管理 (SCM)
供應鏈管理之定義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對供應鏈中的資訊 流、物流和金流進行設計、規劃和控制,從而增強競爭實 力,提高供應鏈中各成員的效率和效益。 Simchi-Levi(2001)對SCM所下的定義:
供應鏈管理是利用一連串有效率的方法,來整合供應商、 製造商、倉庫和商店。 使得商品能以正確的數量生產,並在正確的時間配送到 正確的地點。 主要目的是要達到令人滿意的服務水準,並使得整體系 統成本最小化。 SCM兼顧了需求與供應,鏈上每一個環節都含有「供和需」 兩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40842052
课程英文名称:Supply Chain Management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供应链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和选修课,是工商管理学科很重要的一个学术分支、研究方向与实践领域。
如何对供应链进行构建和有效的评价及管理,在理论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上不断地有新的成果和标准问世,因为它不仅涉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命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学生在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供应链的设计和构造、能够合理选择供应商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生产控制和协调以及库存的有效管理,能够进行供应链组织的构建,并掌握信息技术如何在供应链管理中进行有效地应用等相关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供应链基本理论的知识框架,能够对实际运作中的供应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见解和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
其具体能力如下:
1.能够进行不同类别的供应链的构造和设计
2.在现有供应链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供应链的优化
3.能够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进行分析
4.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5.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
6.能够对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和评价
7.能够对供应链组织结构进行构建和分析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财务管理、运筹学、物流管理和企业管理等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理论作业,以巩固基本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要求学生组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案例编写或案例分析报告,以提升其实践能力;三是要求学生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学术论文,以掌握供应链管理前沿;最后,要求学生对香港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实践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挖掘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总结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供应链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20%~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50%;学期论文占20%~40%,根据实际情况弹性考核。
(七)参考书目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刘宝宏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5 《供应链管理》.战略、计划和运作 [美]罗尼尔·乔普拉,[美]彼得·迈因德尔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5.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通过对供应链管理基本原理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构建供应链和评价其绩效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和库存控制、供应链的绩效和信息技术等。
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供应链管理概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管理概述
2)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基本思想
3)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进展
重点: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内涵
难点:
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进展
习题: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
第二部分供应链系统的类型与特征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的类型
2)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
3)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4)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特性
重点:
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
难点:
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
习题:
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效率性供应链和反映性供应链。
第三部分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协调问题的提出
2)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3)供应链的激励问题
4供应契约的提出
重点: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难点: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习题: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第四部分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总学时(单位:学时):3 讲课:3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几种常见的供应链体系结构模型
2)供应链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3)基于产品的供应链的设计步骤
4)物流网络布局的优化方法
5)供应链运作系统的管理框架模型
重点:
供应链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难点: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的设计步骤
习题:
对产品进行供应链设计,何理解供应链运作模型框架。
第五部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评价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制约因素
3)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
4)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步骤与方法
重点: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制约因素
难点: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
习题: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制约因素
第六部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采购的定义及过程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准时化采购策略
4)供应商关系管理
5)全球采购
重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
难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
习题: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第七部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与计划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现行生产计划与控制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差距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特点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模型
4)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系统的协调机制
重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特点
难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模型
习题: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特点?
第八部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2)物流网络与供应链管理
3)供应链企业运作中的物流管理
4)供应链中的物流组织与管理
5)物流外包与自营
6)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
重点:
物流网络与供应链管理;物流外包与自营;
难点:
物流外包与自营
习题:
物流外包、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的含义
第九部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2)供应商管理库存
3)联合库存管理
4)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
重点:
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
难点:
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
习题:
VMI和联合库存管理本质
第十部分供应链的组织与运行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分析
2)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
3)供应链执行管理系统
重点: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
难点:
供应链执行管理系统
习题:
供应链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第十一部分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
总学时(单位:学时):3 讲课:3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2)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系
3)电子化供应链
重点:
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系
难点:
电子化供应链
习题:
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