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应考要点(重点与示例)
![《国际物流》应考要点(重点与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7df1cada38376baf1fae26.png)
《国际物流》应考要点第一章导论(重点:基础概念)一、物流的概念:2001年,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是相互依赖的一些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称为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
二、供应链的概念:是某些商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以及传递给最终用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计算机集成管理下的物流)。
三、现代企业物流: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内外部物流。
四、国际物流的概念: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
五、国际物流的总目标: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的将货物从某国的供给方运至另一国的需求方,使国际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最大。
第二章国际物流管理要素(重点:运输方式的特征和选择,多式联运)一、运输方式的选择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适用性(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
2、运输决策(1)运输线路的选择: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输路线(the most cost-effective route)。
是首先决定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影响到运输方式的选择。
(2)运输方式的选择: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输方式(the most cost-effective mode)。
影响因素有:速度;可靠性;成本(综合总成本);运营因素(客户、产品、公司、环境);运输方式的特点。
(3)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货代公司。
(4)运输计划的编制(5)运输能力的配备二、海洋运输1、特点及适用性(1)运量大;(2)投资小,运费低;(3)适应性强;(4)运输速度慢;(5)风险较大;(6)可达性差。
适于运量大、距离远、对时间没有要求的大宗货物。
2、海运工具- 船舶(1)干货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杂货船、滚装船。
国际物流简要概述
![国际物流简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5480a2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b.png)
国际物流简要概述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尽管资源是08年的大家还是将就着用吧第一节一、国际物流的定义国际物流(IL)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与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淌与转移的活动。
它是相关于国内物流而言的,在不一致国家间进行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与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也叫国际大流通或者大物流。
二、广义与狭义的国际物流广义:各类形式的物资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入与流出狭义:与一国进出口贸易有关的物流活动三、国际物流的总目标为国际贸易与跨国经营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并使国际物流系统总体效益最大四、国际物流的特点(北京2006年10月简答题)1、经营环境存在较大差异2、高风险性3、物流信息化具有先进性4、要紧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五、国际物流的分类根据货物在不一致国家间的流淌分为:进口物流与出口物流根据货物跨国运送的特性分为: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政物流与国际逆向物流第二节六、国际物流子系统1、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1)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2)制造空间效益3)两段性:国内运输段与国际运输段4)国内运输段要紧工作:发运前的准备工作、清车发运、装车与装车后的善后工作2、外贸商品储存子系统制造时间价值3、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短距离搬移;联接仓库作业与运输作业的纽带与桥梁;制造空间效益4、进出口商品流通加工与检验子系统5、商品包装子系统1、运输标志(唛、唛头,包含目的地名称;收、发货人的名称代用简字或者几何图形与件号)2、提示性、警告性标志货物性质:易燃易爆、有毒、爆炸物等操作方面:小心轻放、保持干燥等6、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特点: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七、国际物流网络系统优化应注意的问题一、中心问题1、确定进出口货源地与消费者的位置、各层级仓库及中间商批发点与零售点的位置、规模与数量,从而确定国际物流网络系统的合理布局2、在合理布局国际物流网络系统的前提下,确定国际商品有卖方向买方实体流淌的方向、规模与数量,确定国际贸易的贸易量、贸易过程的重大战略、进出口货物的卖出与买进的流程、流向、物流费用、国际贸易经营效益等二、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国际物流网络系统应注意的问题1)在规划网络内建库数目、地点及规模时,要紧密围绕着商品交易计划,乃至一国国际贸易的总体规划2)明确各级仓库的供应范围、分层关系及供应或者收购数量,注意各级仓库间的有机衔接3)国际物流网络规划要考虑现代物流技术的进展,要留有余地以备将来扩展八、国际物流网络合理化措施1、合理选择与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扩大国际贸易范围与规模,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高、效益高、创汇多的物流总体目标2、使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设施与工具,加速进出口货物的流转。
国际物流 名词解释
![国际物流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90ebf3de87101f69e319580.png)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一、本章已经考过的名词1、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指货物及物品在不同国家间流动或转移。
2、国际物流系统: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装卸、运输、报关、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
二、未考过的名词1、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是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动网络的集合。
2、四就一直:在出口时,有条件的要尽量做到就地、就近收购,就地加工,就地包装,就地检验,直接出口。
3、货运代理:是介于货主和实际承运人之间的中间商,它一方面代为货主租船订舱,另一方面又代为实际承运人揽货,从中收取整箱(车)货和零担货之间的差价或收取佣金。
4、承运人代理:主要是替承运人在港口安排接泊、装卸、补给等业务,有时代理承运人签发运单。
5、国际运输:是指跨越一国边界的货物或服务的出口或进口。
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一、已经考过的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2、信用证(3:L/C):是开证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立的在一定金额和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3、寄售:寄售是一种委托代售的贸易方式,指寄售人先将准备销售的货物运往国外寄售地,委托当地代销人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代为销售后,再由代销人向货主结算货款的销售方式。
4、贸易术语(2):又称贸易条件或价格术语,它是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三个字母的缩写来说明价格的构成和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手续、费用和风险的责任划分。
5、不可抗力: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6、运输包装标志:运输包装标志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便于识别货物,而在商品的外包装上要刷制一定的包装标志。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3319cc4172ded630a1cb620.png)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铁路线路的概念;铁路运输的特点;国际铁路 货物运输的分类;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概念;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办理的 业务种类;整车、零担、大吨位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进出口货物的程 序;国际铁路联运货物运费的计算。
第三节 出入境运输工具、集装箱的检验检疫
1. 主要内容:出入境运输工具的检验检疫、出入境集装箱的检验检 疫。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集装箱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集装箱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无。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讲授法介绍各知识点,中间结合课堂讨论进行分析。
二、课程简介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
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 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 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通 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现状、物流特 征、物流系统、配送以及物流管理、IT物流的关系、物流今后发展趋势 等,并要求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初步解决企业物流 配送网络优化和物流管理的方案设计。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 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主要内容:介绍《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则》 的基本情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 则》制定背景、基本内容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海牙规则》、《汉堡规则》、 《维斯比规则》的基本内容。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89f2de6f18583d0486459a5.png)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国际物流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物流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世界贸易的飞速增长与国际物流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国际物流的支持,如果国际物流的发展无法跟上国际贸易发展的脚步,将会大大阻碍国际贸易的纵深发展。
(一)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所谓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问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
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到,国际物流实质上就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一部分,是为国际贸易活动服务的。
因此,国际物流得以产生的前提就是国际贸易的存在。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也就没有商品的国际间流动,因此也就不需要有国际物流。
1、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的前提,同时,国际物流也是国际贸易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国际物流的支持,商品无法在国家间进行移动,国际贸易也就无法完成。
因此,国际贸易必然会推动国际物流的产生。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双方对国际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一体化要求加强,使得国际物流由早期的仅指将货物由一国供应者向另一国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发展成为今天的集采购、包装、运输、储存、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的系统。
可以说,国际贸易产生了国际物流,并且促进了其向现代化国际物流的发展。
2、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技术的进步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国际贸易的发展给企业及社会的物流预测管理等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使物流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大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虽然质量在消费者眼中越来越重要,消费者关注的不仅仅是价格,但价格仍然是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论述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论述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cb780e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b.png)
论述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引言国际物流无疑给全球贸易带来重要的支持,在逐渐升级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国际物流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逐步深化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一方面,国际贸易频繁的活动打开了物流的市场,为其发展奠定了重要前提;另一方面,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等方式,国际物流在全球经济形势下相应地提高了要求,强化国际物流质量,进而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加强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探讨国际物流的推动作用,对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国际物流推行在相同地区之间将贸易货物的运输,就是商业性质的活动,其过程为多个运输点所相连接,形成体系共同完成贸易。
如果在物流的任何点上发生晚点,都会影响其操作方式的顺利完成[1]。
影响国际物流的因素存有很多,其中设施搭载就是基础,其构筑了物流的地下通道,例如公路、铁路、桥梁等。
合理的交通网对物流的通畅至关重要,国际物流业务囊括全球,因而海陆空交通建设水平同意了某个地区国际物流的水平。
国际物流为进出口的枢纽,维系着贸易的同时实现,为其关键的媒介,简而言之,国际贸易的具体内容流程即为为物流。
物流从成本、基础建设、效率等方面对贸易施加影响,在较好的环境下物流可以将其优惠条件转化成至贸易当中,推动发展。
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流通,主要表现为出口,其总体上持续稳步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2]。
国际贸易对于经济的变化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如金融危机的爆发降低了贸易额,阻塞了其的扩大。
而贸易企业的水平、管理质量等也对其有不小的作用,信息化的实现能够有效提高贸易水平,推动各地经济的交流、合作。
国际贸易在物流的配合下不断拓展业务,同时,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提高了物流要求,在安全、效率等方面都加大了质量的比重,这不仅加深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推动着物流、贸易结构的调整与重组。
国际贸易活动的收缩,提升了全球资本的流动,在赢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贸易现代化进程的发展[3]。
直面变化,物流陈旧的模式似乎难以应付贸易更高的市场需求,使得本身作出调整。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583fc1a0b1c59eef9c7b422.png)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
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
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国际物流的含义;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一、国际物流的含义二、国际物流的特征三、国际物流的分类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第四节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小结:理解国际物流的概念很重要,是国际物流管理的基础。
解读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解读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611e0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1.png)
解读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摘要】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国际贸易是指跨境货物和服务的交流,而国际物流则是支持贸易的物流活动。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需求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和质量。
国际物流的发展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可靠的支持,降低了贸易成本和风险。
两者之间的互动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未来发展趋势也将更加密切。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不可分割性将继续存在,对全球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关系,定义,影响,密切联系,发展趋势,不可分割性1. 引言1.1 解读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国际贸易是指一国与他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人员等经济活动,而国际物流则是指将商品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业的繁荣,而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量和商品种类的增加,这对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降低了贸易成本、缩短了交货期和提高了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密切联系体现在各个环节。
从商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到交付,都需要国际物流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国际物流运作良好,国际贸易才能顺利进行。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紧密相连,互为促进,共同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它们的密切联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定义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二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a1743e6ba0d4a7303763a0c.png)
相辅相成——论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称为该国的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从国际角度看,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就构成了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
国际贸易的发展路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增强,在当代,国际贸易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化。
从前,国际贸易实际上只包括实物商品的交换,所谓实物商品交换,是指原材料、半制成品及工业制成品的买卖;而现在,国际贸易还包括服务和技术等非实物商品的交换。
服务交换是指在运输、邮电、保险、金融、旅游等方面为外国人提供服务,或本国工人技术人员在国外劳动,从而获得外国货币报酬的活动;技术交换包括专利、商标使用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的转让以及技术咨询和信息等的提供和接受。
国际贸易按货物的流动方向划分,可划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以最常见的出口贸易为例。
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含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空运邦主要为出口贸易企业提供国际空运物流的服务平台。
所以从空运邦的兴起来看,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是密切相连,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传统物流的结合使国际贸易更加高效和迅速发展。
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当前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1.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在当代,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必然会引起不同的国际分工,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包揽一切,因而需要国家间的合作,国家间的商品和劳务流动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前者由国际交易机构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后者由物流企业按各个国家的生产和市场结构完成。
为了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要求开展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ppt 312页)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ppt 3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91300af28ea81c759f57817.png)
1.FOB
• FOB是Free on Board的缩写,意为(指定 )装运港船上交货。它是指卖方负责办理 出口清关手续,将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 过船舷后,就算完成了交货任务。
• 买方必须自该交货点起负担一切费用和货 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2 . CFR
• 是Cost and Freight的缩写,即(指定目的 港)成本加运费。它是指卖方在装运港将 货物越过船舷,并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 的港所需的运费,就算完成交货义务。而 买方则承担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以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 。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在船 舷无实际意义时,则应使用CPT术语。
– 查验货物、 – 计算进口税额、结清进口税款, – 办完通关手续,准予货物结关放行
6.商品包装子系统
• 在考虑出口商品包装设计和具体作业过程 时,应把包装、储存、装卸和运输有机联 系起来统筹考 虑,全面规划,实现现代国 际物流系统所要求的“包、储、运一体化 ”
7.国际货物保险子系统
• 外贸货物的运送有海运、陆运、空运以及 通过邮政送递等多种途径。国际货物运输 保险的种类以其保险标的运输工具种类相 应分为四类;海洋运输货物保险、陆上运 输货物保险、航空运输货物保险和邮包保 险。
• 请问我方如此处理是否适当,应从中吸取哪些教 训?
• 应吸取的教训主要有:
• (1)在合同中未规定信用证开证日期,不 妥;
• (2)按惯例即使合同末规定开证期限,买 方也应于装运期前开出信用证,买方未及 时开出信用证.我方应保留索赔权;
• (3)外商以我方未能按时装运为由,单方 面宣布解除合同是不合理的,因其晚开证 在先,我方有权将装运期作相应推迟。
• F组包含有FCA, FAS 和FOB三种术语:按这些术 语成交,卖方须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 从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费由买方负担。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教案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6efbb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5.png)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教案第一章: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基本业务流程。
3. 了解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分类和职责。
二、教学内容1.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定义和作用。
2.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基本业务流程。
3.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分类和职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定义、作用和业务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职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教材。
2. 案例材料: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实际案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定义、作用和业务流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职责。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最新发展。
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2. 掌握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
3. 了解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单证及其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2.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
3. 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单证及其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和基本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国际贸易中的单证作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教材。
2. 案例材料: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案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2. 讲解:讲解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国际贸易中的单证作用。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物流实务2-1 第二章 国际物流基础知识 第一节进出口业务(汪洋)
![物流实务2-1 第二章 国际物流基础知识 第一节进出口业务(汪洋)](https://img.taocdn.com/s3/m/456a23e6856a561252d36f59.png)
第一节 进出口业务
一、进出口 配额管理 二、进出口 许可证管理 三、国际贸易术语
第二节 国际货运代理
一、货运代理人、经纪人、租船市场、订舱程序 。
第三节 提单业务 第四节 进出口商品检验
1.为什么需要实行配额 ?
国内
棉花 优 势 纺织品 产 业 电器 小商品 出口 150万 进口100万 顺差?逆差?
.
交货地点(风险)等划分界限
1保险划分 2运费划分 3风险责任 4交货地 5进出口手续
E (出口地仓库交货)
EXW(工厂) : Export warehouse
F (承运人 或 码头交货)
FCA(承运人): Free Carrier FAS(船边) : Free alongside ship
FOB(船舷) : Free On Board
课堂练习 一: <填空题> + <选择题>
按风险划分角度: 10.产地交货的术语有:______________ 11.装运港船舷交货的有:______________ 12.装运港船边交货的有:______________ 13.货交承运人的贸易术语有:______________ 14.目的地交货的贸易术语有:______________ 15.两国边境指定地点交货的。。。有:_________ A.EXW B.FCA、CPT CIP C.FAS D.DAF E.CIF CFR FOB F.DES DEQ DDU DDP
主要是大宗资源性商品,如原油、产品油、羊 毛、涤纶、粮食、化肥、农药等
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为58种, 细分73种396个税则税目
三、国际贸易术语 是国际贸易单价的表示,说明价格的构成和买 卖责任的划分。 卖方 某批商品,每台CIF上海1200美元 买方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71d3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1.png)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如同两条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动脉,共同为世界经济的繁荣输送着养分。
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效的国际物流支持,而国际物流的进步又为国际贸易的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探讨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路径,对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和提升各国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其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国际物流则是为了实现国际贸易,对货物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产生了直接的驱动作用。
随着贸易量的增加、贸易结构的优化以及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对物流的需求在规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生鲜食品等对物流的时效性、安全性和冷链技术等方面有严格的标准。
国际物流反过来也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高效、低成本、可靠的物流服务能够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增强贸易产品的竞争力。
相反,物流环节的不畅,如运输延误、仓储不足、通关繁琐等,会增加贸易风险和成本,甚至阻碍贸易的进行。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相互依存,但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一个突出问题。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园区和仓储设施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贸易物流需求。
这不仅导致物流效率低下,还增加了物流成本。
其次,政策法规的差异和贸易壁垒也给协同发展带来了阻碍。
不同国家在海关监管、税收政策、检验检疫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货物在跨境流动中面临复杂的手续和程序。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如加征关税、设置技术壁垒等,进一步加大了国际贸易和物流的不确定性。
再者,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在国际贸易和物流领域,信息化是提高效率和透明度的关键。
国际物流导论(05372)课后习题 第二章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导论(05372)课后习题 第二章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6a5ffdc16edb6f1afe001f45.png)
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重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中涉及的概念;国际贸易各种方式的含义、特点、以及协议的主要内容;《2000通则》中术语的应用;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与履行。
难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2000通则》中术语的应用;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与履行。
一、国际贸易的各种方式。
包销:出口人(委托人)通过协议把某一种商品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个地区和期限内的经营权单独给予国外某个客户或公司。
须事先签有包销协议。
代理:代理人按照委托人授权代表委托人同第三者订立合同或从事其它经济活动。
代理业务的依据是代理协议。
寄售:委托人(货主)先将货物运往寄售地,委托国外一个代销人(受托人)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由代销人代替货主进行销售,在货物出售后由代销人向货主结算货款。
不涉及与第三者签订合同。
招标:招标人在规定时间、地点发出招标公告或招标单,提出准备买进商品的品种、数量和有关买卖条件,邀请卖方投标的行为。
投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根据国际公告或招标单的规定条件,在投标的规定时间内向招标人递盘的行为。
拍卖:由专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一定的地点和时间,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公开叫价竞购,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交易方式。
期货交易:在一定的特定期货市场上,按照交易所预定的“标准期货合同”进行的期货买卖,成交后买卖双方并不移交商品的所有权。
对销贸易:理解为包括易货、记帐贸易、互购、产品回购,转手贸易等属于货物买卖范畴的,以进出结合,出口抵补进口为共同特征的各种贸易方式的总称。
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由我国的工厂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由对方处置,我方按照约定收取加工费用作为报酬。
性质是一种简单的国际劳务合作形式,属于劳务贸易的范畴。
二、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1、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国际贸易促进物流国际化。
3、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提出新的要求。
《国际物流》知识要点
![《国际物流》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61a9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7.png)
国际物流常识点第一章概述1.物流的概念。
〔P1〕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
按照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畅通加工、配送信息措置等底子功能的有机结合。
2.供给链的概念。
〔P1〕供给链是满足客户相关的系列活动,不经包罗采购,制造,分销和废物措置,还包罗相关的运输,存储和信息技术,他可以被定位为:某些商品或效劳的设计,开发以及传递给最终客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
3.现代物流的目的:在适宜的时间,以适宜的价格,在适宜的地址来满足客户的需求.4.国际物流的概念。
〔P2〕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组织原材料,在成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
5.国际物流的本色:按照国际分工的原那么,依照国际惯例,操纵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6.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效劳,使各国物流系统彼此“接轨〞。
即选择最正确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当令的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使国际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
第二章国际物流打点要素1. 运输的底子功能是什么?〔P7〕运输的底子功能是在两个特定的地址之间运送货物和材料,并确保按时达到,货物状况良好,成本合理。
2.简答五种底子运输方式。
〔P7〕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3.简答公路运输的长处和错误谬误及适用性。
〔P7—8〕答:〔1〕长处:1.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2.无须中转和反复装卸搬运。
3.运输速度较快。
4.运输网络分布广泛。
5.运输东西灵活多样。
〔2〕错误谬误:1.运输能力较小。
2.运输能耗较高。
3.运输成本较高。
4.不适于运输大件货物和长距离货物。
〔3〕适用性:适于运输中短途货物,可与铁路、水路、航空联运,为铁路、港口、机场集疏运货物,可以实现城市内、城市间灵活快捷的“门到门〞运输。
物流与国际贸易
![物流与国际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b4487a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7.png)
物流与国际贸易物流是指在需求方向上的物质流和信息流,涉及到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和售后等各个环节。
物流的目的是为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协调和实现物资、信息和资金流动。
国际贸易则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易。
物流和国际贸易密不可分,因为只有通过高效的物流,才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从而创造更大的商业机会和利润。
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国际贸易需要经由海空陆等物流渠道进行商品运输。
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后盾,它对于市场销售的成功与否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效的物流可以使企业将生产的商品送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使消费者能够快速享受到合格的产品,因此,在国际贸易中,物流的地位至关重要。
首先,物流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新市场。
物流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和发达,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有可能成为贸易中心,而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运输也愈发来势汹汹,使得贸易具有了更为广泛的版图。
其次,物流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只有经过高效的物流运输,才能够快速地将产品运送到国外买家。
同时,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物流运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协调和优化来降低成本。
如此一来,企业就可以设置更加合理的价格,进而促进市场占有率的扩大。
最后,物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合作和共赢。
物流合作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加大协调与共同努力的空间,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物流的进步也使国际贸易的合作性和发展性得到了增强。
国际贸易对物流的挑战国际贸易给物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首先,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商品各异,需要依据其特性和市场需求的特征来制定针对性的方案。
例如,一些耐摔、耐腐蚀和防潮的产品需要有相对应的保护措施;一些易腐的生鲜产品需要保证温度和湿度控制等。
其次,国际贸易与传统的国内贸易有所不同,国际物流有更为复杂的配送数据采集、跟踪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在国际贸易中,运送途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大,所以需要提高货运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最后,跨国贸易涉及多种货币计价,价格波动和汇率风险,这就需要在物流结算方面进行充分的计算和合理的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术语、贸易方式、合同及其履行等方面的贸易规定,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常用的价格条款,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
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教学重点] 国际贸易术语[教学难点] 国际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第一节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分类(一)国际贸易的概念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按商品流向分类1、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将自己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2、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的外国商品在本国国内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3、过境贸易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第三国的国境,第三国则对此批货物收取一定的费用。
这对第三国来说,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参加分类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1、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指商品直接由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的中间商参与的贸易活动2、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指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或更多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3、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间接贸易中第三国商人所从事的把商品从生产国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的经营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把商品从生产国输入进来,然后由该国商人销往商品的消费国。
➢直接转口,转口商人仅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但商品还是从生产国直接运往消费国。
小常识:从事转口贸易的大多数是地理位置优越、运输便利、信息灵通、贸易限制少的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香港等。
4、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例,A国经过B国国境向C国运送贸易商品,对于B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
过境贸易又可分为两种:➢间接过境贸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之后,先暂时存放在海关仓库内,然后再提出运走。
➢直接过境贸易:运输外国商品的船只、火车、飞机等,在进入本国境界后并不卸货,而在海关等部门的监督下继续输往国外。
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区别:●过境贸易中第三国不直接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转口贸易则须由转口商人来完成交易手续。
●过境贸易通常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如印花税等等,而转口贸易则以营利为目的,要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
按商品形态分类1、有形商品贸易(commodity Trade):物质商品的进出口,由于物质商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货物贸易又常被称为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
世界货物种类很多,其分类和目录编号2、无形商品贸易(Service Trade):指服务贸易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的商业现场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
与有形贸易相对应,服务贸易又被称作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
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2个大类155个项目。
服务贸易有四种方式:过境交付:即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都不跨越国境,如通过网络进行的国际金融、国际医疗、国际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境外消费:即服务消费者到服务提供者国内接受服务,如出国旅游、出国留学等。
商业存在:即服务企业到国外开办服务场所,提供服务,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到国外开办分支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等。
自然人移动:即一国的自然人到服务消费者所在国或第三国提供服务,例如出国讲学、行医等。
按清偿工具分类1、自由结汇贸易(Free-Liquidation Trade):在国际贸易中,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称为自由结汇贸易,或叫做现汇结算贸易(Cashsettlement Trade)。
作为清偿手段的货币必须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兑换。
2、易货贸易(Barter Trade):是指以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活动。
易货贸易也称为换货贸易、对销贸易。
按照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不同划分1、总贸易(General Trade):是以货物经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即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
这意味着将过境贸易纳入了统计范围。
采用总贸易体系统计进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2、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是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只有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离开关境的商品则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
这意味着未将过境贸易纳入统计范围。
采用专门贸易体系统计进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等。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1、水平贸易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华东2、垂直贸易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二、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1、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物流国际化,并促进国际物流系统的形成。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国际物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恢复重建的需要,许多国家纷纷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世界经济呈现繁荣兴旺景象,国际贸易得到空前发展。
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产生了跨国经营的需要,从而出现了众多跨国公司。
跨国经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物流的国际化。
2、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物流是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物流系统的逐步完善,物流质量、物流效率、物流成本都得到了大大改善,更能满足商品的国际流动对时间、地点、质量、规模、成本的要求,从而提高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提出新的要求;(1)质量要求高附加值、高精密度的商品流量增加;国际物流多品种、小批量化(2)效率要求提高物流效率最重要的是如何高效率地组织所需商品的进出口、储备和供应。
从订货、交货,直至运入国内保管、组织供应的整个过程,都应加强国际物流管理(3)安全要求(4)经济要求(5)信息化要求第二节国际贸易方式一、经销与代理(一)经销1、经销的含义经销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进口商达成书面协议,规定进口商在特定地区和一定期限内,至少达到一定销售额的经营、销售出口企业某些商品的贸易方式。
2、经销的方式按照经销商权限的不同,可将经销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独家经销,也称包销,是指出口企业授予国外进口商在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的独家经销权。
出口企业与国外进口商签订独家经销书面协议后,就不得再与该地区的其他进口商签订经销协议。
另一种是一般经销,也称定销,是指出口商不授予国外进口商独家经销权的经销方式。
出口商与国外进口商签订经销协议后,还可与该地区的其他进口商签订经销协议。
3、经销的特点●经销商与出口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买卖关系。
●在经销商和出口企业之间有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经销商要垫付资金向出口商购进货物,自行销售,购进价和销售价之间的差额是经销商的利润。
因此,经销商应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4、经销协议(二)代理1、代理的含义代理(Agency)是指出口方通过签订代理协议,将商品委托给国外客户(代理人),委托其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为出口方代售商品、招揽生意或处理有关事宜的一种贸易方式。
2、代理的性质与特点(1) 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而不是买卖关系。
代理人只能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代表委托人从事商业活动,而不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者签订合同。
(2) 代理人通常是运用委托人的资金从事业务活动,他不承担经营风险,不负责盈亏,只根据销售商品的总金额获取佣金。
(3) 委托人能根据市场变化情况,主动掌握成交价格、销售数量等其他交易条件。
3、代理的种类根据委托人授权的大小,可将代理分为以下几种:总代理、独家代理、一般代理。
案例分析:香港A 公司与日本B 公司签定一份独家代理协议,指定由香港A 公司为独家代理。
订立协议时,日本B 公司正试验改进现有产品。
不久,日本B 公司试验成功,并把这项改进后的同类产品,指定香港另一家公司作独家代理。
问:日本B 公司有无这种权利?为什么?4、代理协议的内容代理协议是明确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1)代理商品和地区(2)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3)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4)佣金的支付包销与独家代理方式的比较?相同点:1、都具有垄断性质,都有在指定地区和期限内对某种商品专营的权利。
2、能调动包销商和独家代理商经营商品的积极性。
区别:1、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同。
包销商与出口商之间是买卖关系;而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
2、承担风险不同。
包销商承担经营风险;代理商不承担经营风险。
3、取得的报酬不同。
包销商赚取利润,独家代理商赚取的是佣金。
二、招标与投标(一)招投标的含义和特点招投标是招标和投标的简称。
招标是指招标人(买方或发包方)通过招标机构发出招标公告,提出拟采购的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和有关买卖条件,或提出发包工程的具体要求,邀请投标人(卖方或承包商)报出愿意成交的交易条件的行为。
投标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根据招标公告的规定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人报出愿意成交的交易条件的行为。
招投标是一种贸易方式的两个方面。
与其他贸易方式相比,招标投标具有明显的特点,这表现在:其一,招标方式下,投标人是按照招标人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进行的报盘。
这种报盘是对投标人有约束力的法律行为,一旦投标人违约,招标人可要求得到补偿。
其二,招标投标属于竞卖方式,即一个买方对多个卖方。
卖方之间的竞争使买方在价格及其他条件上有较多的比较和选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采购商品的最佳质量。
(二)招标的方式1、公开招标(Open Bidding)或国际竞争性招标(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Bidding )注:世界银行贷款下的采购,大都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2、选择性招标(Selected Bidding )或邀请招标或限制性招标3、谈判招标(Negotiated Bidding )或议标4、两段招标(Two-stage Bidding )它是公开招标与选择性招标相结合的方式(三)招标、投标的程序1、招标发布招标公告注意:采用选择性招标和谈判招标时不需要发布招标公告。
●资格预审●编制招标文件2、投标●投标前的准备工作注意:投标人发出的标书是一项不可撤销的发盘。
●编制投标文件和提供投标保证金和投标保函●递送投标文件3、开标和评标4、中标和签约中标人签约时要提交履约保证金,取代原投标保证金。
三、拍卖、寄售与展卖(一)拍卖1、拍卖的含义拍卖是由专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以公开叫价的方法进行竞买,最后由拍卖人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现货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