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专题-第五讲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北京大学林毅夫)
林毅夫中国的后发优势还很大
林毅夫:中国的后发优势还很大2015年08月17日 11:19来源:凤凰财知道 作者:林毅夫 187人参与 21评论北大国发院荣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在接受采访编者按:近日,在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的安排下,凤凰财知道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教授就中国经济学发展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对话,作为“财知道对话思想界”第1期以飨读者。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经济学研究中心会逐渐转移到中国来财知道:包括您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研究和解释中国经济现象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研究领域。
您是怎么判断的?林毅夫:这个看法我很高兴现在大家高度接受。
我记得在1995年《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祝贺文章,标题是“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在那篇文章里面,我提出21世纪会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21世纪会是经济学大师在中国辈出的世纪。
20年来,我觉得这个认识现在越多人也认识到。
20年前我提出这个判断,主要是看到,从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创立现代经济学以来,这两百多年,首先是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英国也是世界经济学大师辈出的地方,而到了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后,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绝大多数出在美国,美国也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
那么为什么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以及大师辈出的地方,会有这种时空的吻合?而且是在转移?我想最主要是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是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一套简单的逻辑体系。
那么,在诸多简单的逻辑体系中,哪个是重要的?是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的?其答案不决定于逻辑体系本身。
因为,理论的逻辑是越简单越好,理论的重要性是决定于理论所要解释的现、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_对_东亚奇迹_的再解释_林毅夫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 蔡 李 周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
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
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作者林毅夫,1952年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195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周,195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
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
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世界银行,1995年)。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经济学专业教学大纲-当代中国经济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741013课程英文名称:china economy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经济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6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当代中国经济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时效性经济发展趋势、战略和经济政策措施方面的概述。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介绍近期中国经济在增长、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的概况,使学生掌握思考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并强化训练在经济研究上的思维习惯。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熟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和特征。
2. 掌握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基础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无(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课程总成绩:根据小论文、提问、讨论、出勤、小测验等综合给定成绩。
(七)参考书目《中国经济专题》,林毅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当代中国改革教程》,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二、中文摘要当代中国经济主要介绍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发展战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以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措施。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讲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1.2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3 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1.4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重点: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难点: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第二讲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2.1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2.2逆转:近代中国的突然衰落2.3李约瑟之谜的提出2.4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和新理论重点: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难点: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和新理论第三讲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1.2合作化运动与传统体制的结果1.3 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重点: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难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第四讲“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2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1.2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重点: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难点:“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第五讲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 改革的进程1.2 改革后的相关问题重点:改革后的相关问题难点:改革的进程第六讲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城市工业部门改革1.2 微观经营机制改革1.3 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1.4 改革的进程、成就和问题重点: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难点:改革的进程、成就和问题第七讲国有企业改革(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 国有企业引发的一些问题1.2 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1.3 国际比较: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重点: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难点: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第八讲金融改革(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 金融部门的现状1.2 金融部门的改革重点:金融部门的现状难点:金融部门的改革第九讲财政税收体制改革(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1.2 1980-1993: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1.3 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1.4 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的课题重点: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难点: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第十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分类1.2 改革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1993年的改革计划1.3 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重点: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难点:1993年的改革计划第十一讲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宏观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分析1.2 1979-1996年的4次经济波动1.3 1997-2008年: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波动1.4 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重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波动。
林毅夫谈全球增长与中国发展
林毅夫谈全球增长与中国发展2012年10月16日来源:《财经》杂志作者:杨中旭结合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应当通过“超越凯恩斯主义”,实施大规模全球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以对冲经济危机2012年6月,林毅夫卸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之职,从华盛顿回到北京大学朗润园,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的身份重执教鞭。
在世行工作4年间,他是时任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的首席经济顾问,同时分管发展经济学研究。
基于在全球的深入调研与学术思考,林毅夫进一步完善了落后国家后发优势理论,并将其升华为“新结构经济学”。
他希望通过这一学说,在新古典经济学“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创新引入“结构”概念,坚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比其比较优势决定于各自的要素禀赋的一贯主张,为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增长开出新药方。
归国三个月后,林毅夫把在世行4年间的研究成果陆续结集出版,《新结构经济学》、《繁荣的求索》、《从西潮到东风》等著作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亦引发一些学术争论。
在《从西潮到东风》一书中,林毅夫系统剖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结合新结构经济学理论,通过“超越凯恩斯主义”,提出“大规模实施全球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为贫穷国家带来新机遇,为发达国家走出危机创造条件”等政策主张。
他还在凯恩斯“班柯”货币假说的基础上,提出创立以纸黄金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改革构想。
书中贯穿着对既有经济理论、危机成因的颠覆与纠偏,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就此论点,林毅夫曾和多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比如斯蒂格利茨、加里·贝克尔、佛格尔、赫克曼、麦尔逊等展开学术争论。
几个月来,林毅夫还在公开场合多次阐明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观点。
他认为,2008年之后中国政府主导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总体上利大于弊;根据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事实,中国现阶段仍需以投资为主才能追赶发达国家;比照日、韩、中国台湾地区等经济体利用后发优势的发展经验,中国大陆未来20年仍有年均增长8%的潜力。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课堂PPT)
林毅夫 北京大学
1
第一讲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面临 的主要问题
2
导言
•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 北大的学生为天下英才,天下英才以天下
为己任。
– 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决定于有多大的抱负。 – 一个人不仅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而且要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 感。天下英才
http://www.idsia.ch/~juergen/china.html
– 改变中国,财富,2005年5月16日。 – 中国新革命,时代,2005年6月27日。
/time/magazine/0,9263,7601050627,00.html
• 美国财长保尔森去年7月上台,至今已4度访华 • 为什么?
• 过于乐观还是过于保守?
9
未来增长的决定因素
• 要素投入的增加,特别是资本 • 产业结构的升级 • 技术进步 • 制度的完善
10
技术创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 技术创新是关键
– 技术创新与资本积累
• 《改造传统的农业》一书的理论
– 技术创新与结构变迁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 工业革命前的1~2000年,人均收入增长仅 为年均0.05%,工业革命以后的100年提升 为1%,20世纪以来为2%。
11
技术创新
• 技术创新的方式:
– 产品创新-新的不同的产品 – 流程创新-新的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 技术创新的机制:
– 研发 – 技术引进
12
发展阶段与创新的方式与机制
• 研发是发达国家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发展中国家有两个选择:研发或者引进技术
– 当没有比自己更发达的国家,在同一个产业上有优势时,在这个产业上的技术 创新,就只能自己从事R&D。
公共经济学
3.市场经济说 东亚经济采用的是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经 济,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通过市场的竞 争可以提高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率,促进经济发 展。 实际上东亚经济对经济并不是发挥市场作用 那么简单。日本通产省扶持产业发展,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也比较深。
4.外向经济说
出口导向对这些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1)出口导向,产品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要想 站稳脚跟,企业就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管理。 (2)出口导向可以使企业与国际接触,这样有利于吸收 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出口导向可以获得大量外汇,进口外国的技术和设 备就会更加便宜。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分享人:刘杰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一、东亚奇迹简介 二、现有理论解释 三、基础经济理论补充 四、新理论提出 五、结论
一、东亚奇迹简介
二战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实行赶超战略, 但真正赶上或者接近发达国家的只有日本和“ 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被称为“东亚奇迹”。 日本在1987年人均收入赶上美国,新加坡 在1996年人均收入赶上美国,香港地区的人均 收入在90年代大约为美国的80%-90%,台湾地区 在90年代中期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将近50%,韩 国达到大约40%。
①减少负外部性 ②企业有竞争力利 润多
剩余提高
要素禀赋A 资本回报率最高 积累倾向大
要素禀赋B
资本积累增加,就是r减小
3.比较优势发展的条件
(1)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以企业家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关心是否以比较优势 来发展,而是关心企业的利润,利润又取决于产品的价 格和要素的价格,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 价格体系,也即建立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 (2)我国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金融结构的扭曲。这样就造成中小企业得不到 资金支持,就业机会不足,发展的产业资金过度密集。 第二,资源价格继续扭曲。资源税费低,不到资源价格 的1.8%,价格与国际接轨,而税费没有改变,大量利润 空间。民营加入,贪污行为。
林毅夫:中国经济后发优势巨大
林毅夫:中国经济后发优势巨大作者:王子约来源:《齐鲁周刊》2014年第14期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危机后,世界经济并没实现多数经济学家所预期的复苏。
继《新结构经济学》就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发展政策提供一个反思的框架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行原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在另一本专著《从西潮到东风》中,又系统地对世界经济危机根源作了深入分析。
近日,在普遍唱衰中国经济背景下,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从2008年起还有20年左右高速增长潜力。
而未来改革发展之路在哪里?林毅夫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消费增长的前提是收入不断增长记者:您这几年一直倡导新结构经济学,对发达国家走出衰退有何系统性建议?林毅夫:发达国家出现危机后,需实行降低工资和福利、淘汰没竞争力的产业、减少政府赤字和金融机构去杠杆等结构改革,经济才能恢复动力和正常增长。
但结构改革是收缩性的,至少在短期内会减少投资和消费,降低经济增速,提高失业率。
而危机国家本身失业率已很高,急速推行这些结构改革难免会触发社会和政治动乱。
记者:对过去一段时期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而言,下一阶段新的发展动力何在?新结构经济学对这个议题有什么主张?林毅夫:外需相对疲软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当然要转向内需。
内需包括投资与消费。
前段时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转向消费拉动的增长方式。
但从新结构经济学框架出发,我不主张这种政策。
消费当然很重要,但消费增长的前提是收入不断增长,否则就得举债。
发达国家危机很多正是过度消费造成的。
而增加消费是逻辑链条的终端结果,这个链条的起点则是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完善上的高效投资。
从发展中国家来看,这些有效投资空间非常大。
此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财政状况较好,民间储蓄高,外汇储备多。
利用好这些条件的话,我国维持在7.5%左右中高速增长轨道没有问题。
记者: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奇迹式增长获得普遍关注,但近期唱衰中国的声音再次浮现,您怎么看?林毅夫:近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大部分观点认为是中国体制机制的内在原因造成的,而改革体制机制又很难,因此认为增长不可持续。
(完整word版)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读《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日本经济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维持了近40年的快速增长,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从60年代开始也维持了40年的快速增长,这些快速增长被认为是奇迹。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同样走上快速增长的道路,被称之为“中国的奇迹”.读《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揭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神秘面纱。
一、赶超战略的“前因”与“后果"赶超战略是重工业优先增长和进口替代战略的形象概括,其本质是一种不顾资源比较优势而盲目赶超的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旨在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需求,取代进口品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推动国家工业化。
重工业优先发展则是这种战略的必然阶段即次级进口替代阶段。
因此,重工业优先增长和进口替代本质上是同一种发展战略。
中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中南美洲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进口替代型战略。
(一)赶超战略的“前因”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
重工业意味着现代化大工业,较高的重工业比重标志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第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这种态势要求中国迅速提高国防实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战争动员能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制裁,迫使中国迫切需要迅速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的关键。
第三,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中国经济建设的领导人和专家,似乎从前苏联的建设经验或中国的现实中悟出了重工业具有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产业特征,因而发展重工业可以克服当时农民占人口绝对优势比重,极度贫困使他们无法为工业发展提供有效需求这一条件的约束,从而超阶段实行工业化建设。
(二)赶超战略的“后果"1.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是由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着,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别人对该书的评价中都说这本书通俗易懂,可是对我来说仍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文章只是我浅拙的观点。
这本书以李约瑟之谜、东亚奇迹、农村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休克疗法等方面来讲述自生能力理论,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理论。
在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上,林毅夫先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从科举制的角度探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儒家思想主要是对道德,行为,思想方面的深度探究,而科举制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对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这种感性认识对于西方那种崇尚理性认识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讲求思想上的追求,注重内心的修养,崇尚以形养神,而西方一直是以科学,自由为理想,这一点就与各自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有关。
那么以实验和数字为主的科学就无法再中国古代有较大的发展。
由此,便可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能那么辉煌但是却无法有近代科学的出现。
同时,度过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科举制更是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性,也抑制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那么这也是中国近代的衰落的原因之一。
因为经济的落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侵略者的大炮炸开,由此无数的不平等的条约,领土被瓜分,主权遭到破坏,往日的泱泱大国已变成侵略者眼中的大肥羊,等着仍人宰割。
在那个时候,中国GDP已由世界的30%降至5%,在此由盛转衰。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爱国志士为华夏名族的伟大复兴为之奋斗一生。
国富民强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提出的,经济才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先生认为经济的发展由要素,制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所决定,在经济学中,主要的要素有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产品呈现供给的刚性,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而非可以大幅度增加效能,制度也具有刚性,具有消极被动性,大多时候只能根据变化的现实,被动改变以适应现实,所以技术才是最关键。
中国经济专题课程大纲-2015春
解读中国经济课程大纲林毅夫本课将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来分析中国长期的兴衰,以及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课程将着重讨论:1、为何我国在漫长的前现代时期文明鼎盛,而到现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2、为何我国在19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绩效很差,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却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3、为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的总体绩效很好,然而却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距扩大、腐败现象蔓延、国际收支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进行改革才能取得稳定、健康、快速、和谐的发长?4、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阴影不散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应该怎样应对才能趋利避害?5、我国当前经济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包括,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是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资本账户是否应该开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
这门课的教材为: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主要参考教材为: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林毅夫,《从西潮到东风:我在世行四年对世界重大经济问题的思考和见解》,中信出版社,2012.林毅夫,《繁荣的求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林毅夫,《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1版。
本课程有两次考试,期中考日期为4月24日,期中考的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期末考日期为6月12日,期末考占50%。
课程共4次平时作业,共占总成绩20%。
此外,本课还设置论文竞赛、课程讨论两项课程活动,活动优秀者除可获得任课教师亲自颁发的奖励外,还可在既有的课程总成绩上获得最高5分的直接加分奖励。
(2021年整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1。
绪论1。
1改革以来的增长和下个世纪的展望1.2长期增长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值得担忧的问题:1经济的周期波动;2.腐败现象的滋生;3银行体系的弊病;4.国有企业的亏损;5经济差距的扩大;6。
粮食生产的问题;1.3本书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1。
为什么经济改革之前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2.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迟缓,甚至在过程中出现上述一系列问题;3.中国改革和发展势头是否得以持续;4。
为何中国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步履维艰.2.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2。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第一讲: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重点数据:1820年,中国GDP占全球的三分之一1840-1979年,中国GDP仅占全球的5%左右1979年,中国人均收入210美元,就是当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428美元,约为美国的9%1978-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9、9%,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16、3%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战略该经济发展战略由王健教授提出,主张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加工业务来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沿海地带,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在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
该战略的具体措施为“大进大出”、“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方式与引进外资。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1978年中国农村约有2、5亿人生活在温饱线下,2010年减少到2688万。
2、改善了全球贫困人口的生活。
中国加入WTO,向国外输出大量质优价廉的生活必需品,改善了穷人的生活。
3、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
1997年10月开始的东亚危机中,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通过大量采购,使东亚经济迅速恢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通过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
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关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存在发展论与崩溃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经济增长从生产函数的角度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生产要素、产业机构、技术与制度。
其中对实践操作意义最大的就是技术,其余三个因素事实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变迁的可能性与速度。
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
在自然资源(土地、原材料等)、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中,变动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资本。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资本积累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而有些国家只有10-15%。
但如果技术不进步,即使资本积累速度很快,但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也会不断下降,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也就会越来越低。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No. C199**** ****-5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起,直到1978年改革开始为止,我国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一种典型的赶超战略。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共同的热切愿望。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
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
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
1怎样来总结东亚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尤其是当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经验是否还有普遍意义,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东亚奇迹”现有的各种不同解释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
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
但是,这些经济得以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四小龙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了赶超或接近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
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这些解释显然暗示着,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
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东亚奇迹的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并对其进行再解释。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背景和引出主题。
在正文部分分析了东亚奇迹的起源、比较优势的解释、发展战略的意义以及对东亚奇迹的重新讨论,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东亚奇迹的成功之处,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东亚奇迹的成功之处,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东亚奇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案例分析、成功之处、未来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1.1 介绍文章背景本文将对“东亚奇迹”的成功奥秘进行深入探讨,并围绕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展开论述。
东亚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在20世纪后期迅速崛起,以高速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著称。
这种现象被称为“东亚奇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东亚奇迹的起源开始,解释比较优势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探讨发展战略的意义,并对“东亚奇迹”的成功再进行解读。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现象。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总结东亚奇迹的成功之处,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使读者能够对“东亚奇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内容的阐述打下良好基础。
1.2 引出主题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东亚地区一直被誉为经济奇迹的发源地。
诸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被称为“东亚奇迹”。
这种高速发展的现象给世界各国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借鉴,也对我们思考发展模式和策略提出了挑战和思考。
本文将对“东亚奇迹”的起源、比较优势的解释、发展战略的意义以及对其再解释的讨论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探索其背后的原因和成功因素。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东亚奇迹”的成功之处,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适应和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读《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日本经济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维持了近40年的快速增长,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从60年代开始也维持了40年的快速增长,这些快速增长被认为是奇迹。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同样走上快速增长的道路,被称之为“中国的奇迹”。
读《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揭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神秘面纱。
一、赶超战略的“前因”与“后果”赶超战略是重工业优先增长和进口替代战略的形象概括,其本质是一种不顾资源比较优势而盲目赶超的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旨在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需求,取代进口品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推动国家工业化。
重工业优先发展则是这种战略的必然阶段即次级进口替代阶段。
因此,重工业优先增长和进口替代本质上是同一种发展战略。
中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中南美洲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进口替代型战略。
(一)赶超战略的“前因”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
重工业意味着现代化大工业,较高的重工业比重标志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第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这种态势要求中国迅速提高国防实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战争动员能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制裁,迫使中国迫切需要迅速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的关键。
第三,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
中国经济建设的领导人和专家,似乎从前苏联的建设经验或中国的现实中悟出了重工业具有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产业特征,因而发展重工业可以克服当时农民占人口绝对优势比重,极度贫困使他们无法为工业发展提供有效需求这一条件的约束,从而超阶段实行工业化建设。
(二)赶超战略的“后果”1.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
实施赶超战略的难题是怎样动员资源来支持没有自生能力的重工业的发展。
林毅夫:展望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
林毅夫:展望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2012年1月15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12朗润思•辩圆桌——学者与媒体对话”论坛在朗润园万众楼举行,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出席,并发表了题为《展望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讲话,以下为该讲话的整理内容,经林毅夫教授本人确定。
全球经济可能陷入疲软“新常态”现在正值年初,大家都非常关注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
在此,我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对于国际经济形势,我比较悲观。
我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国际经济很可能会危机四伏。
国际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很可能会像日本当年一样,陷入比较长期的发展相对缓慢、政府债务不断积累、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一个时期。
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欧债危机,学界普遍的看法是那些主权债务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如果不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他们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任何短期的金融稳定方案只能是赎买时间,就像吃止痛药一样,仅能见效一时,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问题都会再卷土重来。
所谓结构性改革就要减少社会支出、减少政府赤字和债务、金融去杠杆。
但是我们知道,这些结构性改革的共性,基本上都是减少需求、减少资金供给,这会使失业率上升,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其他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金融经济危机,过去在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实是整个现代宏观经济学主流框架,会建议这些国家在进行结构改革时,同时通过货币贬值增加本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由外需拉动来补偿内需不足,为结构改革创造空间。
但是目前发生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如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等,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货币。
所以这些国家没有降低汇率以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选项。
当然欧元区整体可以进行贬值,以提高欧元区整体的出口竞争力。
可是目前面临的现实条件是,不仅欧元区存在当前这种结构性问题,美国、日本也存在类似问题。
而且,目前不仅欧元区失业率高企,美国失业率也始终居高不下,日本失业率相对于欧洲和美国确实低一点,但是相对日本自身长期的历史水平又高出许多。
(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一)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
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
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发展理论
• 发展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提升要素禀赋结 构,因为:
– 要素禀赋结构在任何一个固定时点是给定的, 它同时决定该时点的总预算和各种要素的相 对价格。 – 要素禀赋结构从长期动态来说则是可以改变 的 – 要素结构的提升同时会导致技术/产品/产业 结构的升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要素结构的提升
•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经济体中资本、劳 动和自然资源的总量。 • 要素禀赋结构指的是资本、劳动力和自 然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 • 经济中,要素结构的升级主要取决于资 本积累。
在单产品经济中的技术选择
在单产业经济中的产品、技术选择
在多产业经济中的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 在开放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与比较 优势的概念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 企业的预期利润率,而比较优势指的是 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两者都是由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 的。 • 自生能力的概念在开放和封闭经济下都 可以适用,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适用于 开放经济。
传统发展战略的问题
• 传统发展战略把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赶超作为直接的 目标来追求。 • 传统战略与自生能力问题 •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 政策性支持的例子 –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 贸易壁垒和垄断 – 对利率、汇率和其他要素价格的扭曲 • 价格扭曲和资源的计划、行政配置 • 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
比较优势战略与出口导向
• 比较优势战略比赶超战略可以产生更多 的出口和进口。 • 出口导向是比较优势战略的结果,而不 是一个有意要采取的政策。
政府在比较优势战略中的作用
• 信息 • 协调 • 外部性的补偿
为什么赶超战略在德国取得成功,而在中 国、印度却失败了? • 用1990年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德国1820、 1870年时的人均收入分别为 1058 与 1821, 分别是同期英国人均收入的 62% (1707) 和 57% (3191)。 • 用1990年美元作为计价单位,1955年中 国和印度的人均收入分别只有 5收入的 5% 和 6% 。
资本积累的决定因素
• 经济中剩余的多少
– 社会性生产活动,私人生产,以及寻租行为 – 经济的竞争力与经济中剩余的规模
• 积累的意愿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要素结构的升级
•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赶超战略相比,可 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 比较优势战略不存在扭曲,私人性生产 活动和社会性生产活动统一 • 比较优势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储蓄意愿
• 人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 人口规模的大小
Africa World
19
98
日本和四小龙经济奇迹的竞争性假说
• • • • • •
日本的特殊性 儒家文化 冷战 自由市场: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政府干预:不让价格机制起作用 鼓励出口的政策
自生能力
• 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如果在自由进出的竞争性 市场上可以赚到社会可接受的预期利润的话, 就说它是具有自生能力的。 • 对于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而言,它的建立和 持续经营需要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补贴和扶 持。 • 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而言,是否具有自生能力 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产业选择。
1955
日 本
韩 中 印 国 国 度
1054 575 676
10897 2772
1965
13419 5934
1295 706
771
1975
16284 11349
3162 874
897
为什么东亚经济改变了它们的发展战略? • 东亚经济在1950年代也和其他发展中经 济一样采取赶超战略。起原因在于,赶 超战略效率低,需要有很大的可动员的 资源来支持,可维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
80
40
20 0
50 53 56 59 62 65 68 71 74 77 80 83 86 89 92 95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0 Western Europe Western Offshoots Eastern Europe 第 Former 一季 USSR 度 第二季 Latin 度America 第三季度 第 Asia四 季 度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技术升级 • 拉力:成本结构的变化和节约成本的动 机 • 推力:竞争和技术变迁的压力
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的速度
• 短期内,赶超战略可以建立更多资本密 集的产业。 • 在长期,赶超战略是不可持续的,比较 优势战略可以产生更快的追赶。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机制
• 企业的决策是基于要素价格 • 要使企业的产业/产品/技术决策能反映经 济的比较优势的话,要素价格应该体现 要素禀赋结构中各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 市场竞争是使要素价格反映要素禀赋结 构中各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唯一途径。
人均收入与汽车产业政策的成功或失败
• 日本在1960年代中采 取汽车优先发展战略 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 中国和印度在1950年 代中推行汽车产业优 先发展政策却遭遇到 很大的失败 • 韩国在1970年代中推 行汽车产业优先发展 政策成败互参 • 同一个汽车优先发展 政策为何有如此不同 的绩效
美 国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是否存在可替代的发展战略?
• 发展中国家期望赶上发 达国家是一种自然的、 正当的想法。 • 但几乎所有采取赶超战 略的发展中国家最终都 没有赶上发达国家 •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 的例外 • 日本和东亚经济的经验 是否对成功经济发展提 供了另一种可行的路径?
30000 100 25000 20000 15000 60 10000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