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小学信息技术《太空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空之旅》教学反思
《太空之旅》是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的一节综合运用课,是对画图软件的巩固运用,,通过绘图工具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加工,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作为一节高效的信息技术公开课,我本节课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我对教材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挖掘,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开发,设计了神秘客人“珊迪”来班级进行做客的主题活动,将各种目标融入到具体任务中,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画图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一方面,通过问题解决学习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
二、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本节课开始,在教学中我预设了通过小组讨论,了解火箭的组成部分,这与我预设是有出入的,但是,我顺势告诉学生:火箭怎样在画图中制作,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小帮手,他可以帮助你们,接着自然引出导学单并指导学生使用导学单自主学习。当学生进行充分和自主的学习,接着教师就请学生上台演示自己设计的火箭,学生的作品有成功和失败。本节课在师生互评学生作品时,这
就验证了一句了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这节课我没有机械地照搬“预设”,而要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需要的实际,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真实、精彩地动态生成,使学生得到适性也富有个性、创造性地发展,并使原有预设得到检验和完善。这也是我认为这节课亮点之一。
三、以生为本,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本课我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摈弃了传统讲练结合的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大胆设计了导学单,把火箭制作的过程及资源通过导学单和文件夹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并鼓励学生创新。本节课主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学习
①教师提出任务,给出火箭范例;
②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发现新问题;
③学生通过学案,自主探究学习;
④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之间互相协作,教师提供支援)
第二阶段:电子作品设计创作
①学生构思设计自己的火箭;
②创作作品;(学案提供相关资源,教师随时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③学生完成电子作品,互评电子作品。
④再现修改后的电子作品
通过教师开发的学案,学生可以可根据自己知识掌握情况,选择相应内容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
协作、会话、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体现了针对全体同学的开放性和对不同学生的层次性,最终达了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同行给予我很多正面的评价,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一是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导学单内容安排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更多的选择,在创作作品阶段可以展示更多不同风格的明信片,拓展学生的思路,以期待学生创作出有更个性的作品。二是提高小组合作的效能,虽然小组合作氛围不错,但要在效能上做文章,特别是要采取更好的激励方法。
总之,通过这次公开课的展示活动,让我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对新课程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业务水平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