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院系能源与动力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热动本121

姓名陈伯霖

学号2012101132

第1章前言

1.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锅炉微机控制,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微型计算机软件、硬件、自动控制、锅炉节能等几项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我国现有中、小型锅炉30多万台,每年耗煤量占我国原煤产量的1/3,目前大多数工业锅炉仍处于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状态。提高热效率,降低耗煤量,降低耗电量,用微机进行控制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技术,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虽然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目前,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1.2 锅炉控制系统的总体流程

根据设计要求将整个锅炉运行控制的全过程分成多个阶段:运行参数的初始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用系统启动的函数;燃烧室中燃烧器的控制过程;废液输送泵、酸碱液喷嘴、风机等执行机构的控制;通信过程;故障的处理过程;模拟量信号的采集过程。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流程图如图1-1所示。

PLC控制锅炉的工艺流程

1.启动: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起燃。起燃顺序是:燃油预热---间隔1分钟----送风,子火燃烧,母火燃烧-间隔5秒钟-----子火,母火同时关闭。

2.停止:停止燃烧时,要求:燃油预热关闭,喷油关闭,送风(将废气,杂质吹去)-------间隔20秒----送风停止(清炉停止)。

3.异常状况自动关火:燃油燃烧过程中,当出现异常状况时(即蒸汽压力超过允许值或水位超过上限,或水位低于下限),能自动关火进行清炉;异常状况消失后,又能自动按起燃程序重新点火起燃。即:异常状况----燃油预热关闭,喷油

关闭,送风----间隔20秒----清炉停止-----异常状况消失------起燃。4.锅炉水位控制:锅炉工作启动后,当水位低于下限时,进水阀打开,排水阀关闭。当水位高于上限时,排水阀打开,进水阀关闭。

图1-1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流程图

1.3 设计的主要工作

通过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对锅炉燃烧进行监控,把锅炉仪表上的信息及时进行采集,然后经过PLC进行数据和图象处理,再通过通信协议和串口通信端

口把信息传送到上位机中,上位机把反映出来的数据和图象再与参数进行调适,并发送到PLC,PLC再对锅炉进行调节,达到及时监控的目的。

主要工作是对通信模块、通信协议、通信格式、通信端口、通信硬软件以及通信程序进行设计。

燃烧控制系统是电厂锅炉的主控系统,主要包括燃料控制系统、风量控制系统、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目前大部分电厂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仍然采用PID 控制。燃烧控制系统由主蒸汽压力控制和燃烧率控制组成串级控制系统,其中燃烧率控制由燃料量控制、送风量控制、引风量控制构成,各个子控制系统分别通过不同的测量、控制手段来保证经济燃烧和安全燃烧。如图1所示。

图1 燃烧控制系统结构图

2、控制方案

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使燃料燃烧所提供的热量适应外界对锅炉输出的蒸汽负荷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一台锅炉的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量三者的控制任务是不可分开的,可以用三个控制器控制这三个控制变量,但彼此之间应互相协调,才能可靠工作。对给定出水温度的情况,则需要调节鼓风量与给煤量的比例,使锅炉运行在最佳燃烧状态。同时应使炉膛内存在一定的负压,以维持锅炉热效率、避免炉膛过热向外喷火,保证了人员的安全和环境卫生。

2.1 控制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案,与锅炉设备的类型、运行方式及控制要求有关,对不同的情况与要求,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不一样。将单元机组燃烧过程被控对象看作是一个多变量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时,充分考虑工程实际问题,既保证符合运行人员的操作习惯,又要最大限度的实施燃烧优化控制。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单元机组燃烧过程控制原理图

P为机组负荷热量信号为D+dPbdt。控制系统包括:滑压运行主汽压力设定值计算模块(由热力系统实验获得数据,再拟合成可用DCS折线功能块实现的曲线)、负荷—送风量模糊计算模块、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和送、引风控制系统等。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采用常规串级PID控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