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
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班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使用说明
本考核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水工专业)“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灌溉排水新技术》教材(徐建新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

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和调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保证。

“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限选专业课,是研究土壤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或减轻水旱灾害,利用灌排新技术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节水灌溉基本理论与技术,低产田改造和灌区管理新技术,具备从事现代灌排工作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紧密联系灌区建设实际。

同时,由于我国灌溉排水新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化,以及节水工程不断发展,课程相关内容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另外,灌溉排水新技术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除了工程技术,还涉及水力学、水资源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课程内容也比较多,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形成性考核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助于学员抓住课程重点,着重掌握和理解实用性的内容。

同时,形成性考核对于全面测评学员的学习效果,督促和激励学员完成课程学习,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以计分作业方式进行形成性考核。

全部课程要求完成4次计分作业,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1~2章、3章、4~6章和7~9章。

学员应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

每次计分作业满分为100分,由教师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分数,并按4次作业的分数计算学员的计分作业总成绩。

因各次作业量不同,应按4次作业的加权平均分数计算总成绩(即形成性考核成绩),计算公式为:
形成性考核成绩
=计分作业总成绩
=第1次作业分数╳0.3+第2次作业分数╳0。

3+第3次作业分数╳0。

3
+第4次作业分数╳0。

1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2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40分)
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水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3、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
4、何谓作物蒸腾?有何作用?
5、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6、如何对土壤水进行分类?
7、何谓土壤水分常数?有哪几种?
8、何谓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是否具有同等的有效性?
9、简述SPAC的基本概念。

10、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如何计算?
11、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
12、研究土壤水分运动有哪两种理论?本章讲述的是哪种理论?
13、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如何表达的?
14、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有何共同假定?
15、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如何表达?
16、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哪些?
17、如何确定泡田定额?
18、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哪些基本参数?如何确定?
19、简述用水量平衡图解法拟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步骤.
20、实践中如何实施非充分灌溉制度?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2、土壤中有效水的上限为,下限为。

3、按照根系分布土层中的毛管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可将毛管水分为和
两种类型。

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表示因变量产量的指标有产量、平均产量和
产量。

5、分阶段相乘函数模型中最典型的詹森(Jensen)公式表达式为。

6、土壤最大有效储水量应当等于与凋萎系数的差值。

7、SPAC中的水容被定义为。

8、根据水膜内水分子受力的强弱,可以把束缚水分为和两种。

9、通常把膜状水的最大含量叫做。

10、当土壤全部孔隙都被水分所充满时,土壤的含水量称为。

11、土壤水饱和度是指。

12、土壤水吸力相同的情况下,黏土的含水率比砂土的含水率
;相同含水率条件下,脱水过程比吸水过程的土壤水吸力。

13、旱田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称为。

14、土壤盐碱化地区,要以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允许的作为控制条件确定允许最小含水率。

15、水分因素亏缺可以分为和两种。

三、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格内,每题1分,共10分)
1、土壤含水量对作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土壤水分的减少对以下各项活动影响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a.生长>蒸腾〉同化;
b.生长>同化>蒸腾;c。

蒸腾〉生长>同化;d.同化〉生长>蒸腾。

2、土壤含水量减小时,以下哪些项有所提高().
a.蛋白质含量;b。

脂肪含量;c.纤维质量;d。

碳水化合物。

3、取土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质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质量为40g,则土壤质量含水率为()。

a.20%;b。

25%;c。

33。

3%;d.40%.
4、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有()。

a.腾发量;b。

蒸腾速率;c。

蒸腾效率;d。

蒸腾系数。

5、农业生产上对作物最有效的土壤水分是().
a.吸湿水;
b.薄膜水;
c.毛管水;d。

重力水。

6、SPAC系统中的水容包括().
a。

土壤水容;b。

根系水容;c。

茎水容;d。

大气水容。

7、当土壤含水量降至植物因水分亏缺而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量称为().
a。

永久凋萎含水量;b。

最大吸湿量;c.毛管持水量;d.凋萎系数.
8、相同条件下,土壤中有效含水量最多的是()。

a。

粗砂土;b。

细砂土;c。

壤土;d。

黏质土。

9、确定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的主要因素为()。

a.根系活动层深度;
b.土壤性质;
c.地下水埋深;
d.有效降雨量。

10、以下对于非充分灌溉表述正确的是()。

a。

ET a=ET m;b。

ET a<ET m;c.ET a=KθET m;d。

产量Y a=Y m。

四、专业术语与名词解释(每题1。

5分,共18分)
1、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2、毛管水
3、重力水
4、土壤水分有效性
5、田间持水量
6、土壤水分常数
7、容水度
8、扩散度
9、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10、边际产量
11、灌溉制度
12、非充分灌溉
五、计算题(共17分)
1、已知某干土块重22g,现向其中加入4g的水,土块含水率为多少?如其田间持水率为25%,试问还需加入多少水,才能使其达到田间持水率。

(5分)
2、计算某灌区棉花幼苗期21/4~30/4时段末的土壤含水量。

已知土壤为粘壤土,土壤干容重γ=1。

46g/cm3,计划湿润层0.5m,田间持水率β田=24.1%(占干土重),播种时(21/4)土壤含水率β0=21.7%(占干土重),该时段内地下水埋藏较深,降雨8.9mm,降雨有效利用系数0.8,作物该时段需水量ET1=9m3/亩。

(5分)
3、棉花灌溉制度设计.(7分)
⑴资料
①灌溉设计保证率P=75%,设计典型年1982年棉花生长期降雨量资料见表1.
注:次降雨径流系数α=0。

6。

②计划籽棉产量为120kg/亩,农业技术条件能满足丰产要求。

根据试验资料分析:需水系数K=2。

67m3/kg,作物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及需水规律如表2所示。

表2作物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及需水规律
3
孔隙体积的75%,田间适宜含水率以田间持水率为上限,以田间持水率的60%为下限。

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约为孔隙体积的50%。

④在棉花生育期内地下水位在田面以下2.5m处,地下水补给量很小,可略去不计。

⑵要求:根据所给资料,用图解法制定棉花的灌溉制度。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第3章,应按相应
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节水灌溉的内涵?
2、渠道防渗工程措施有哪几类?衬砌技术有哪几种?
3、如何防止渠道冻胀?
4、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有何优点?
6、简述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
7、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管网布置形式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8、低压管道灌溉系统常用的管件和附属设备有哪些?
9、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水力计算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10、改进的地面灌溉技术有哪几种?
11、简述膜上灌的节水增产机理。

12、膜上灌的灌水形式有哪几种?
13、波涌灌的田间灌水方法有哪些?其主要技术要素是什么?
14、喷灌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主要类型有哪些?
15、喷灌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如何计算?
16、喷灌系统的骨干管道和田间管网有哪些常用布置形式?喷头的组合形式有几种?
17、如何拟定喷灌系统的工作制度?
18、微灌技术有何特点?如何分类?
19、微灌系统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针对不同灌水方式有哪些常用的灌水器?
20、滴灌的毛管和灌水器布置有哪几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类型作物?
21、渗灌有何特点?灌水器有几种?
22、水稻薄露灌溉在不同生育时期如何实施灌溉措施?
23、水稻“薄、浅、湿、晒”灌溉的田间水分控制标准如何?
24、简述雨水集蓄灌溉工程的组成和分类。

25、集水面的处理措施有哪些?集水量如何确定?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除了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灌溉措施来减少输水损失,目前旱作物节水型灌水方法主要有、微灌、和改进的地面灌溉。

2、渠道输水损失主要包括、和渗水损失三大部分。

3、混凝土衬砌方式主要有、和.
4、喷灌系统输水骨干管网布置形式主要有、和.
5、实践中一般采用水滴直径或来表示水滴打击强度.
6、沟灌的一种节水形式是一条沟灌水,相邻的沟不灌水,这种地面节水灌溉方式称为。

7、波涌灌的灌水设备主要有、和。

8、微灌技术按灌水时水流出流形式分为、和涌泉灌溉。

9、拦截与集蓄雨水径流的技术内容主要包括集水面的处理、的确定和的分析计算.
10、输水骨干管道的管网布置形式有、和鱼骨状。

三、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格内
,每题1分,共10分)
1、布置低压管道系统时,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中心,且长宽比大于2,最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a、“一”字形布置;
b、“T”形布置;
c、“L"形布置;
d、环形布置.
2、经过改进的地面节水灌溉方法有____________.
a、细流沟灌;
b、小管出流;
c、长畦分段灌;
d、渗灌.
3、属于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是。

a、薄露灌溉;
b、涌泉灌溉;
c、旱育稀植;
d、膜孔沟灌。

4、微喷头按照工作原理分有____________。

a、射流式;
b、折射式;
c、离心式;
d、缝隙式.
5、对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正确描述的有____________。

a、比渠灌占地多;
b、属于地面灌溉技术;
c、比微灌省水;
d、比渠道输水省水。

6、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一侧,控制面积较大且近似成方行时,布置低压管道管网系统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a、“一”字形布置;
b、“T”形布置;
c、梳齿形布置;
d、鱼骨形布置。

7、管道系统的保护装置包括.
a、进气装置;
b、排气装置;
c、过压保护装置;
d、调压装置。

8、某微灌系统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净设计灌水定额为300m3/公顷,典型作物日耗
水为5mm/d,则灌水周期应取.
a、7天;
b、5.5天;
c、4天;
d、8天.
9、以下集水材料的集水效率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混凝土>塑膜覆砂〉三七灰土夯实;
b、机瓦>水泥瓦〉黄土夯实;
c、黄土夯实>混凝土>机瓦;
d、水泥瓦>三七灰土夯实>塑膜覆土。

10、可以作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径流聚集区域的有____________。

a、休闲田块;
b、路面;
c、坡面;
d、屋面和庭院。

四、专业术语与名词解释(每题1。

5分,共18分)
1、喷灌强度
2、水滴打击强度
3、波涌灌
4、滴灌
5、喷灌
6、膜上灌
7、雾化指标
8、微灌
9、涌泉灌溉
10、渗灌
11、薄露灌溉
12、集水效率
五、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

某县拟采用喷灌系统灌溉花生,已知计划湿润层深度为40cm,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分别按田间持水率的85%和65%设计,田间持水率为32%(容积含水率),水利用系数取0.85,最大日耗水量为5.2mm,求灌水周期。

2、某斗渠拟采用混凝土衬砌U型断面,Q=0.8m3/s,n=0。

014,i=1/2000,不冲不淤流速范围[0。

4,1.1],初选α=10º、N0=0。

3,试利用下表中的经验公式计算过水断面尺寸。

3、低压管道灌溉用硬聚氯乙烯管道,长300m,通过流量为0。

03m3/s.管道外径180mm,壁厚5.5mm,求沿程水头损失及管内流速(已知f=0。

000915,m=1。

77,b=4。

77)。

灌溉排水新技术作业三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第4~6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52分)
1、灌溉水资源优化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2、在进行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
3、灌区用水量计算时,应包括哪些内容?
4、简述灌区可利用水资源量的类型.
5、简述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6、简述灌排系统模拟模型的运行规则。

7、我国北方低洼易涝区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区?
8、简述我国南方易涝易渍农田的主要类型.
9、农作物对农田除涝排水有何要求?
10、如何选择除涝标准?如何确定排渍流量?
11、渍涝灾害对农作物生长有何影响?
12、低洼易涝区除涝防渍的水利工程措施有哪些?
13、农沟排水的排水沟布置有何原则?
14、排涝流量有哪些计算方法?说明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