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和维生素的临床应用及滥用危害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机制相当于正常人体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一种药物,在体内发挥其生理作用,如:升高血糖、促进蛋白分解、保钠排钾等,用来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称为替代治疗。
但是,通过临床实践,人们发现超过生理剂量的GCs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和免疫抑制,还有抗休克、抗毒素、减轻纤维组织增生等。
1.方法与作用1.1 抗炎作用药理剂量时,GCs的抗炎作用很强,可以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
主要通过抑制炎症细胞趋化、改变炎症介质。
1.2 大剂量的GCs可引起免疫抑制药理剂量的GCs可影响免疫反应多个环节,主要是诱导T细胞凋亡,也能抑制抗体的生成。
外周血中,大多数白细胞如: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臣噬细胞的数量皆会因之减少,中性粒细胞虽然数量增多,但皆来自粒细胞循环的边缘池。
1.3 抗休克GCs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从而改善微循环,并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在抗休克治疗时,GCs成为重要的药物之一,特别是在感染性休克时,由于GCs具有稳定溶酶体膜的作用,提高机体对细胞内毒素的耐受力,更可能降低休克的严重程度。
1.4 杀伤肿瘤细胞GCs与受体结合后可诱发某些肿瘤细胞的溶解或凋亡,可用于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瘤等的治疗。
1.5 减少纤维组织增生GCs通过影响炎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基质蛋白的调节,并抑制I型胶原蛋白合成,从而减少纤维组织增生。
在早期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中,人们对此类药物的广泛作用和诸多的副作用产生机制深感不解。
20世纪末,科学家们在动物及人类的细胞中发现了糖皮质激素受体(GR),才进一步在分子水平对GCs的作用机制有所了解。
GR是一种核受体,存在于人类几乎所有的细胞中,不同类型细胞其表达数量存在差别,受到细胞周期特异的方式调节。
GR与另一种核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MR)共同介导了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虽然MR较GR更容易与GCs结合,但MR的分布远较GR局限,仅存在于肾脏、结肠、唾液腺的上皮细胞和心、脑细胞中,这就是GCs容易发生水、钠潴留与高血压等副作用的原因。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
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已知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做一总结。
1 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1.1 库欣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糖尿等。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对同时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钾盐。
1.2 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的抗感染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抑制炎症促进因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症状。
但激素无抗菌能力,而且抑制抗体形成,干扰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感染扩散。
由于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并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反应,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曾有报道4例分别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左颌下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因治疗中滥用激素而死亡。
所以一般感染性疾病应用激素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且剂量宜小,疗程宜短;仅重危细菌感染出现严重毒血症者可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且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 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 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 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减退症,并于各种应 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3. 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2 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 3 其他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寻常型银屑病
9.严重高血压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 12.活动性肺结核; 染)
• 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 药疹、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光化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疱病 • 血管炎性疾病 :血管炎、脂膜炎 • 与免疫相关的疾病 :白癜风、红皮病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中国药师,2012,15(7):1009-1011
糖皮质激素 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1. 糖皮质激素概念及作用 2. 发展及使用现状
1.1 糖皮质激素概念
糖皮质激素(Gc)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 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作用,还具有抑制 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因 为其调节糖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所以称其为“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过多时,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缺乏时则发生低血糖。
临床糖皮质激素药物作用、分类、使用原则、肾内科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临床糖皮质激素药物作用、分类、使用原则、肾内科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糖皮质激素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又称为皮质类固醇。
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细菌内毒素、抗休克、允许作用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
但GCs 在迅速控制病情的同时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股骨头坏死、肾上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
GCs分类及使用原则GCs按药物半衰期长短,可分为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和甲泼尼龙等)、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3 类。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一些肾脏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宜采用中效激素治疗。
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 GCs 具有不同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生理情况下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物质代谢,超过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的作用: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 mg~30 mg/(kg·d)大剂量:以泼尼松为例,> 1 mg/(kg·d)中等剂量:以泼尼松为例,0.5~1 mg/(kg·d)小剂量:以泼尼松为例,<0.5 mg/(kg·d)长期服药维持剂量:以泼尼松为例,2.5 mg~15 mg/d糖皮质激素的撤药:短疗程者可快速减药,长疗程者需缓慢减药,遵循先快后慢原则:激素疗程在7d之内者,可以直接停药,超过7d 者,则需要先减药后撤药;泼尼松 30 mg/d × 2 周者,可以每 3~5 d 减少泼尼松 5 mg/d 的剂量;泼尼松 50 mg/d × 4~8 周者,则需要每 1~2 周减少泼尼松5 mg/d 的剂量,至 20 mg 左右后每 2~4 周减 5mg。
如果在减药过程中病情反复,可酌情增加剂量。
糖皮质激素在肾内科应用GCs 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
所有感染性疾病使用 GCs 皆应慎重并严格掌握适应证。
糖皮质激素应用中的问题与处理
糖皮质激素应用中的问题与处理【中图分类号】r4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03-01糖皮质激素应用十分广泛,不合理应用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为此我们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办法,以达安全有效用药的目的。
1 防止并发症1.1 常见的并发症:如因钾的丢失可以引起高血压,钠、水储留而出现水肿。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适量补钾、限钠。
如出现胃酸过多应加用抗酸药,防止诱发消化性溃疡,有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脱钙、骨质疏松可发生病理性骨折,股骨头坏死等,故长期应用时需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进行预防,由于皮质激素能降低对碳水化合物的耐受力而使血糖升高,故已有糖尿病者应加用降糖药。
解决并发症的问题对于一般患者并不难,因许多并发症是在长期大量应用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避免长期应用即可减少或防止并发症。
至于必须长期应用者,除上述几点以外,最重要的是对激素本身的合理应用。
如替代疗法要长期维持应用,应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出有效的最小量。
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必须经常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并发症,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对于肾上腺皮质全切除、失去肾上腺皮质功能者,需给予生理需要量;功能不全者应补充到生理需要量。
每日服氢化可的松20 - 30mg,或泼尼松5 -7.5mg,可接近每日正常分泌量。
以上剂量可分2次,早8:00服2/3量,午后2:00服1/3量;晚间不给药,以防兴奋失眠等副作用。
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并改为每日药量于早饭后1次服完。
为减轻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在长期维持给药阶段,可将2d药量于1d晨服,即采取隔日给药法。
对某些慢性病的中长程疗法,如结缔组织病、肾病综合症、顽固性支气管哮喘、中心视网膜炎、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可从一般剂量开始,逐渐减至最小维持量。
在症状控制后改为隔日给药法,以选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为宜。
对于顽固性支气管哮喘可采用吸人给药,如用皮质激素气雾剂,剂量很小即可发挥平喘作用,而吸收到体内的药量甚微,可避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危害,使用等汇总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危害,使用等汇总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危害,使用等汇总糖皮质激素的作用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肝内糖元异生,增加糖元贮备,还能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因而使血糖升高。
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
缺乏糖皮质激素时,血糖下降,饥饿时更加严重,甚至有发生死亡的危险。
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随组织而不伺,主要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组织蛋白分解,并抑制氨基酸进人肝外组织,使血中氨基酸升高。
对肝脏,则促进蛋白质合成。
糖皮质激素过多可引起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和骨质疏松等。
糖皮质激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二是影响体内脂肪重新分布。
糖皮质激素过多时,使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四肢脂肪减少,而面部、躯干、特别是腹部和背部脂肪明显增加,称为向心性肥胖。
2)对各器官系统的作用:作用于血细胞: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使胸腺和淋巴组织萎缩,使血中的淋巴细胞破坏,因此常用于治疗淋巴肉瘤和淋巴性白血病。
它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分解嗜酸性粒细胞,从而使嗜酸性粒细胞在血中含量减少。
因此,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可作为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指标之一。
作用于血管系统:糖皮质激素能提高血管平滑肌对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性。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血管紧张性降低,因而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严重时可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作用于胃肠道:能增加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生成,因而有诱发或加重溃疡的可能,药用时应予以注意。
作用于神经系统:小剂量可引起欣快感,过多则出现思维不能集中,烦燥不安以及失眠等现象。
糖皮质激素的危害在肾病综合症激素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短期内的疗效,可是,毫无控制的激素应用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引来了灾难,使患者出现了各种不可逆转的严重症状:1、长期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应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1.妊娠期用药: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胎盘。
人类使用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
尚未证明对人类有致畸作用。
妊娠时曾接受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者,所产的婴儿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
对早产儿,为避免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在分娩前给母亲使用地塞米松,以诱导早产儿肺表面活化蛋白的形成,由于仅短期应用,对幼儿的生长和发育未见有不良影响。
2.哺乳期用药:生理剂量或低药理剂量(每天可的松25mg或强的松5mg,或更少)对婴儿一般无不良影响。
但是,如乳母接受药理性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则不应哺乳,由于糖皮质激素可由乳汁中排泄,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如生长受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抑制等。
3.小儿用药:小儿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需十分慎重,因激素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应采用短效(如可的松)或中效制剂(如强的松),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如地塞米松)。
口服中效制剂隔日疗法可减轻对生长的抑制作用。
儿童或少年患者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必须密切观察,患儿发生骨质疏松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青光眼、白内障的危险性都增加。
4.老年用药:老年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
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骨质疏松。
5.糖皮质激素与感染:一方面,非生理性糖皮质激素对抗感染不利。
生理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
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接受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后易发生感染,这是由于患者原有的疾病往往已削弱了细胞免疫及(或)体液免疫功能,长疗程超生理剂量皮质类固醇使患者的炎性反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减弱,由皮肤、粘膜等部位侵人的病原菌不能得到控制。
在激素作用下,原来已被控制的感染可活动起来,最常见者为结核感染复发。
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感染时应用激素可减轻组织的破坏、减少渗出、减轻感染中毒症状,但必须同时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短期用药后,即应迅速减量、停药。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 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 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根据生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天然糖皮质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天然糖皮质激素 如皮质醇,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根据作用时间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类型。短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 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长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溃疡性结肠炎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溃 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期, 控制肠道炎症。
克罗恩病
对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 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有助 于缓解症状和促进肠道愈 合。
肝功能衰竭
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 可用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但需谨慎使用。
糖皮质激素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 常用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和蛋白
04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
急性炎症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应选用短 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慢性炎症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应选用中 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等,应选用长效糖 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02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 生理调节作用,参与应激反应、 免疫调节和抗炎等生理过程。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代谢
免疫调节
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糖异生,抑制糖 酵解,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同时还 能促进脂肪分解和蛋白质的代谢。
糖皮质激素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降 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2.激素类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 ▪ 分为短效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中效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和长效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 长效激素的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HPA )
的抑制较严重,适宜于长疗程用药,但只作为临时性用药。 ▪ 短效激素临床上主要用其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 中效激素主要用于临床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是泼尼松。肝
功能不良时选用泼尼松龙,如需静脉给药选用则选用甲泼尼龙。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3.激素的疗程
▪ 当病人确实需要使用激素时,我们应该知道激素的疗程计划。如果该疾病只需要很短疗程的 激素, 如1-3d, 最多不超过5d。如果是过敏性病变,则应选用抗炎、抗过敏作用较强的药物 和给药方法,如每日3次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 大剂量:相当于泼尼松30-100mg/d。由于激素受体的饱和度增加, 剂量依赖性越 来越小,当达到100mg/d时几乎全部受体都被结合,糖皮质激素的基因效应达到最 大值。但大剂量应用激素不良反应严重,不能长期使用。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急 性重症感染、肾上腺危象、急性过敏反应和器官移植起始剂量, 经常中、短期应 用大剂量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 妊娠期: ▪ 妊娠24-34周内发生不可避免的早产、产前出血建议使用糖皮质激
素。 ▪ 哺乳期: ▪ 激素可由乳汁微量分泌,乳汁浓度是血浆浓度的5%~25%,经乳
汁摄入的药量<0.1%的母体剂量,不足婴儿内源性激素分泌量的 10%。故一般来讲,服用小剂量激素治疗的妇女哺乳是安全的。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三)激素的选用 1.激素剂量的划分 ▪ 小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5mg/d以下。激素占据糖皮质激素受体的50% 以下,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使用介绍
轻型可用小剂量或不用糖皮质激素。中型SLE的治疗糖皮质激素是必要的,且需联用其 他免疫抑制剂。重型SLE的治疗主要为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两个阶段,均需大剂量糖皮质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如出现狼疮危象通常需要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以及针对受累脏器的对症和支持治 疗,后继治疗可按照重型SLE的原则,继续诱导缓解和维持巩固治疗。
2.影响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
减慢葡萄糖的氧化,减少组织对葡
解,抑制合成,影响生长发育和伤
萄糖的利用,升高血糖。
口愈合。
生理
作用
3.影响脂肪代谢,加速脂肪分解、
4.影响水盐代谢,长期应用可产
抑制其合成,长期使用可使脂肪重
生醛固酮样作用。
新分布形成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
IMC
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而改 善炎症症状;炎症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 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使用介绍
目录
01 02 03 04 05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IMC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IMC
一.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分类 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糖皮质 激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主要是 皮质醇,包括氢化可的松和可的 松。其余的是人工合成的外源性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 龙、倍他米松等。
呼吸系 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在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高风险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增加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发作 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三素”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宁蔚夏“三素”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三素”——抗生素、维生素、激素,不仅是临床常用药,也是药物学上的里程碑。
它们抵御疾病、促进健康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如抗生素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维生素是维护人体生命的重要营养来源,并可防治多种疾病,如维生素A治疗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心脏、神经及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维生素B2治疗口腔等黏膜疾病,维生素B6止吐,维生素C 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刺激造血功能、抗癌,维生素D防治小儿佝偻病,维生素E促进生殖机能、抗衰老等;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烧伤、创伤,酸、碱损伤,细菌、病毒感染,各型变态反应,缺血性组织损伤等造成的炎症。
然而,它们的短处——毒副作用却是鲜为人知的,对此切莫掉以轻心。
合理使用抗生素要“5个正确”我国是抗菌药使用大国。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30%)。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资料也显示,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滥用抗生素有以下“四弊”,须引起格外重视。
一是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就是损害第8对脑神经,也就是听神经,被称为耳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耳聋。
二是产生细菌耐药性。
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严重时甚至完全失去作用。
三是加重病情造成二重感染。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致菌群改变,使耐该种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引发新的感染。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二)妊娠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特殊情况下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决定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例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妊娠期应坚持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严重的妊娠疱疹、妊娠性类天疱疮也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三)哺乳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哺乳期妇女应用生理剂量或维持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若哺乳期妇女接受中等剂量、中程治疗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时不应哺乳,以避免经乳汁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五、临床应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它们的磷酸钠盐及琥珀酰钠盐为水溶性制剂,可用于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剂。混悬剂吸收缓慢,关节腔内注射可维持约1周。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分布,以肝中最多,血浆次之,脑脊液、胸水、腹水再次之,肾和脾中分布少。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分别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才有生物活性。
五、临床应用原则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糖 皮 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摘要】临床上所谓的皮质激素系指糖皮质激素而言。
近年来此类药物发展很快。
新品种不断增加,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若长期大量不适当地使用甚至滥用将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为防此弊,现结合有关文献,就如何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作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理作用抑制免疫临床应用给药方法不良反应预防治疗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蛋白质、糖、水、电解代谢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有重要影响。
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因其不良反应严重,与这类药物有关的并发症予以高度重视,必要时应加强对该类药物的应用监测。
下面将对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给药方法及多种不良反应和预防治疗措施作一论述。
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是一组类固醇药物,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短、中、长效三类。
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的血奖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其长短在多数情况下与血奖浓度无关,它反映药物存体内的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的速度。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下降一半的时间。
一般讲血奖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呈正相关关系。
短效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中效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
长效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
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2.1风湿性疾病: 所有自身免疫性及炎症性疾病均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其活动性,最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需注意的是,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禁忌证(包括严重精神疾病、活动性溃疡及新近胃肠手术、糖尿病、妊娠期、重症高血压、耐药性细菌及真菌感染不能控制者和水痘、皮质醇增多症、骨质疏松等),在治疗风湿性疾病时则变为相对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2肾脏疾病: 免疫系统异常是众多肾脏疾病的重要共同发病机制。
由于确切而强大的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肾脏病治疗中应用广泛。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 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
为GCS使代谢紊乱所致。
2 诱发或加重感染。
主要原因为激素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3 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 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5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7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8其他:负氮平衡,食欲增加,低血钙,高血糖倾向,消化性溃烂,欣快。
9股骨头坏死在非典治疗中,北京登记在案的有300名患者,因在非典治疗中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而从此丧失劳动能力。
2、停药反应1 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
长期用药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当久用GCS后,可致皮质萎缩。
突然停药后,如遇到应激状态,可因体内缺乏GCS而引发肾上腺危象发生。
2 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
1、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替代疗法。
2、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1严重急性感染,对细菌性严重急性感染在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
配伍GCS,利用其抗炎、抗毒作用,可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对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GCS,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用后可加剧。
但对重度肝炎、腮腺炎、麻疹和乙脑患者用后可缓解症状。
2 防止炎症后遗症、对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及烧伤等。
用GCS后可减轻疤痕与粘连、减轻炎症后遗症。
对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除上述作用外,尚可产生消炎止痛作用。
3、呼吸疾病支气管哮喘是由单纯气道平滑肌功能性过度痉挛深化为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理论。
此种炎症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如肥细胞、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的。
其主要的作用有: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减少白三烯和列腺素的合成;促使小血管收缩,增高其内皮的紧密度,减少血管渗漏;抑制炎症细胞的定向移动;活化并提高呼吸道平滑肌β受体的反应性;阻止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组胺酸脱羧酶,减少组胺的形成等。
糖皮质激素在特殊人群的合理使用
3、如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 骨折的发生
,以防止骨质疏松和
4、激素非退热药物,切忌当退热药物使用,且发热原因不清时,应用 激素可干扰热型,影响诊断。
四、糖皮质激素在特殊人群的合理应用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
1、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 特殊。情况下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决定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激素使用的注意事项(II)
1、注意感染的发生 2、定期检测血压、体重、血糖、血电解质、粪潜血,并 进行眼科检查。 3、长期大剂量应用时,注意定期行双侧髋关节 X 线。 片检查及骨密度测定,必要时行 MRI 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疏松。
4、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四、糖皮质激素在特殊人群的合理应用
5
200
0.5
4
180
36-54 36-54
20-30 0 20-30 0
0.75
100-300
0.6
100-300
糖皮质激素分类
√ 按作用持续时间分类
• 短效药物 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为8-12小时
• 中效药物 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 作用时间为12-36小时
• 长效药物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时间为36-54小时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4、水和电解质代谢 糖皮质激素对水电解质代谢有较弱的盐皮质激
素样作用,可保钠排钾。
长期大量应用时,作用较明显。还可引起低血钙及骨 质脱钙。糖皮质激素还有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 激素的作用,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故可利尿。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1)抗炎作用
最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用法
冲击疗法:
#2022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用法
皮损内注射:
#2022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用法
穴位封闭:
#2022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减量
减量的速度 原则上剂量大快减,剂量小慢减。严重的可能危急生命的疾病慢减,自限性疾病在2~3周左右减完。其他疾病在这二者之间。 目的: 在2~3周能停药 在3~4周内达到生理剂量(强的松5~7.5mg/d) 若达不到此目的可改为隔日疗法 若出现“反跳”应及时调整用量
正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 ACTH和皮质醇均有昼夜节律 ACTH在睡眠3~5小时后,凌晨4时左右,分泌幅度开始上升,在觉醒前或觉醒时达到高峰,上午呈下降趋势,夜晚达到最低水平。 在ACTH的作用下,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氢化可的松,尚有少量可的松。 正常人一日分泌的基础量为20mg~30mg/d氢化可的松(相当于人工合成激素泼尼松5mg~7.5mg/d) 早晨6~8时分泌量最多,约占一日总量的2/3,下午4~5时为早晨量的一半,0时最低。 短期(2~3天)缺乏睡眠不会改变其节律,较长时间改变睡眠一觉醒习惯,需要1~2周时间重建节律
病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需长期治疗的皮肤病
0
如疱疹样脓疱病、银屑病的红皮病型和泛发性脓疱型
病程长而病损广泛的皮肤病
0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疗程
短程疗法 1、一般剂量的短程疗法 适应症:机体过敏反应较强或症状较重者,如药疹、急性接触性 皮炎、血管性水肿等。 用法:强的松30~60mg/d,分次口服;或氢100~300mg/d, 静滴; 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1~3周。 2、较大剂量的短程疗法 适应症:急需抢救的危重病人,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急性过敏性喉头水肿等。 用法:氢可,第一日300~500mg,最大可至1000mg,第二日200~300mg,第三日100~200mg,疗程3~5天,可突然停药。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临床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时,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老百姓简称激素)治疗。
激素可带来一些副作用,主要反映在:1、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型肥胖、满月面容、多毛、无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临床上称之为库欣综合征。
这些症状可不特殊治疗,停药后一般会自行逐渐消退,数月或较长时间后可恢复正常。
必要时可配用降压、降糖药,并给予低压、低糖、高蛋白饮食及补钾等对症治疗。
因此,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的病人,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 D 及钙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皮质激素。
2、诱发或加重感染:皮质激素有抗炎作用,但不具有抗菌作用,且能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和扩散。
因此,长期用皮质激素可诱发感染或使机体内潜在的感染灶扩大或扩散,还可使原来静止的结核灶扩散。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病情的变化及是否有诱发感染现象,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3、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糖皮质激素除妨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外,还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又能减少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
4、神经症状:可发生激动、失眠,个别病人可诱发精神病,癫痫病人可诱发癫痫发作。
故有精神病倾向病人、精神病人及癫痫者应禁用。
5、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较长期应用该药,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可引起负反馈作用,而影响下丘脑及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或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不全。
一旦遇到应激时,如出血、感染,则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低血糖或发生低血糖昏迷。
6、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长期应用激素,症状基本控制时,若减量太大或突然停药,原来症状可很快出现或加重,此种现象称为反跳现象。
这是因病人对激素产生依赖作用或症状尚未完全被控制所致。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南京总医院儿科
GC应用基本原则(5)
➢ 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仅是疾病综合治疗的一部
分,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联合应用其他治疗手段 ;
➢ 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 ➢ 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 ;
来实现;
➢ 效应时间在激素与胞膜受体结合,起效快,数秒至数分钟内出现;只有
在GC浓度较高时才出现
➢ 冲击量的机制。
南京总医院儿科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及变异
南京总医院儿科
C11位羟基化: - 才具有抗炎作用
人工合成的皮质激素
21 CH2OH
- 若为酮基则需在肝脏内转化 - 肝功能不全时则不能转化
无需经肝脏转化直接起效
➢ 急性脊髓神经损伤;
➢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预处理和其他大型手术;
➢ 肿瘤;
➢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各科都用。
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依次为:
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和氢 化可的松
南京总医院儿科
GC的副作用(1)
通常GC的不良反应是在其长期用药后,而 非短期使用(即便是超大剂量):
➢ (1) 骨质疏松 ➢ (2) 类固醇性糖尿病 ➢ (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受到抑制 ➢ (4) 感染
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异:
➢ 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
响物质代谢过程(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 代谢 );
➢ 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则还有抗炎、抗休克、
抗过敏、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
南京总医院儿科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 感染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过敏性疾病 ➢ 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 抗休克; ➢ 血液病; ➢ 器官移植斥反应 ➢ 急性脊髓神经损伤; ➢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预处理和其他大型手术; ➢ 肿瘤; ➢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各科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