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史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社会教育出现的历史背景
1.大工业生产的出现,工人阶级壮大,一些妇女进大工 业生产活动,需要中国社会着手创建公共的学前教育机 构。
2.近代新式教育传入,一方面,西方国家为文化征服中 国,创办新式学堂;另一方面,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3.清末社会政治的变革(戊戌变法,废 科举,立学部等)
二、”癸卯学制“与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2. 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1.保姆的培训: 《蒙养院章程》规定蒙养院的保姆由乳媪 、节妇担任。于是,训练乳媪、节妇成为了晚清政府最初 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重要途径。 2.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的开启:1907年,清政府颁布《奏 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从制 定层面上开始推动学前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以满足社会需 要。
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贰 ·
一、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 1.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1).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著名的民主教育家蔡元培 任教育总长。9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称壬子学制。 实施一年多之后,至1913年8月,又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令,对 壬子学制有所补充和修改,于是综合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学制 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
三 、 清 末 学 前 教 育 实 施
二、”癸卯学制“与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1)蒙养院的兴办 1.湖北幼稚园的创办:1903年9月,中国第一所学前教育 机构湖北幼稚园创办。1904年,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湖北幼稚园的师资主要来源于日本,聘请了毕业于东京女 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户野美知惠等3名日本幼教人员。户野 美知惠拟定了《湖北幼儿园开办章程》,对幼稚园办园宗 旨,招收对象,任务,课程以及设备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 由于该院采用了日本幼稚园模式,注意儿童各方面协调发 展,考虑了幼小衔接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 清末一所办学质量较高的学前教育机构。
2)其他著名蒙养院 公立:1903年创办的京师第一蒙养院;1905年湖南蒙养 院 1907年福建公立幼稚园和上海公立幼稚舍;1911年湖 南省那女子师范学堂附设的蒙养院。
私立:1905年严氏蒙养院、1907年成立上海私立爱过女 学社附设蒙养院,1908年创办的怀人幼稚舍、1909年山 西育婴堂附设的幼稚园
壬子癸丑学制系统图
• 2).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 按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蒙养园。接收 未满六岁儿童;蒙养园主要附属在小学(国民学校也属小学)和 女子师范学校内。 • 这样看来,蒙养园的地位一是仍然没有摆脱附属的地位,二是已 不再设于育婴院和敬节堂内,而是纳入了真正的教育机构系列。 总体上,学前教育地位已经显著提高。
二、”癸卯学制“与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1.“癸卯学制”的颁行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 卯学制”。 “癸卯学制”是模仿日本的三段学制系统而成: 第一阶段:初等教育(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 堂三级) 第二阶段:中等教育(中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师范学堂 等) 第三阶段:高等教育(高等学堂及大学预科、高等实业学 堂、师范馆、大学堂和大学院等。)
wk.baidu.com
二、”癸卯学制“与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2. 蒙养院制度的确定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蒙 养院制度的确定。 《蒙养院章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办学宗旨: “蒙养家教合一之宗旨,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 育。 2.师资来源:以育婴堂和敬节堂内的乳媪和节妇以及贫困人家的 妇女担任。 3.招生对象、收托时间和院址设置:“保育教导三岁以上至七岁 之儿童,每日不得过四点钟”,招收“本地附近幼儿,其父母愿送 入其中受院内之教育者”。但不包括女孩,要求“以家庭教育包括 女学”,“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院址设在各省府厅县以及大市镇 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于育婴堂、敬节二堂内附设蒙养院”。 4.保育教导目的及科目: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等方面。
2.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1.壬戌学制 1922年为农历壬戌年,故称《壬戌学制》;因其是对 《壬子· 癸丑学制》的全面更新,故当时亦称其为“新学 制”。
2.幼稚园制度确立
关于学前教育,《壬戌学制》规定:将蒙养园改称为幼稚 园,关于学前教育,《壬戌学制》规定:将蒙养园改称为 幼稚园,确立了它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 地位。
3.清末学前教育特征
第一,清末学前教育仍残留封建教育的色彩,“中体西用” 思想明显。譬如,蒙养院的保姆由乳媪、节妇担任,而清 政府将她们培养成封建思想的宣传者。
第二,日本元素影响至深。清末的学前教育无论是师资来源, 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设施,管理方式等,都依赖日本。
第三,发展比较缓慢。尽管清末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免除了入院儿 童的学杂费,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积贫积弱,清政府没有能力快 速发展蒙养院。多是富人子弟,广大百姓子女少有机会。
二、”癸卯学制“与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2. 蒙养院制度的确定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蒙 养院制度的确定。 《蒙养院章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办学宗旨: “蒙养家教合一之宗旨,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 育。 2.师资来源:以育婴堂和敬节堂内的乳媪和节妇以及贫困人家的 妇女担任。 3.招生对象、收托时间和院址设置:“保育教导三岁以上至七岁 之儿童,每日不得过四点钟”,招收“本地附近幼儿,其父母愿送 入其中受院内之教育者”。但不包括女孩,要求“以家庭教育包括 女学”,“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院址设在各省府厅县以及大市镇 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于育婴堂、敬节二堂内附设蒙养院”。 4.保育教导目的及科目: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等方面。
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壹·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贰·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叁·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肆·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
壹 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逐渐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这一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中 国的学前教育开始由传统家庭教育向近 代社会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