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

苯酚与过量溴水的反应

《化学教学》1997年第7期第9页刊登了《一组有关苯酚的实验》一文,文中说:“向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加浓溴水至过量,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是因为生成了黄色难溶于水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沉淀”。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很值得商榷。

我们重复原文所述实验,现象与原文基本一致,当苯酚过量时,白色沉淀逐渐转变为棕红色沉淀,用玻璃棒搅动,可以看到该沉淀中混有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碱,沉淀消失(溶解);再加入酸,沉淀又复出现,这说明沉淀物中含有酚羟基。

向棕红色沉淀物中加入浓苯酚,振荡,仍有沉淀,将其放入温水浴中微热,沉淀消失,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水层,下层为棕红色油状液体的有机层,稍冷,棕红色油状液体固化,这与邻溴苯酚的性质(黄色或红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熔点5-6℃)一致。

根据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745-756页,2,4,4,6-四溴环己二烯硐不是黄色沉淀而是无色沉淀,故原文所得到黄色物质就不应该是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可能是邻溴苯酚,因为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本身是一种溴化试剂,容易与苯酚反应,生成红色或黄色的邻溴苯酚,其反应如下:

因此,我们认为当向苯酚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溴水时,生成的红棕色沉淀是三溴苯酚和邻溴苯酚的混合物,而不是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

苯酚溶于碳酸钠吗

苯酚俗称石炭酸,是一种弱酸(PKa=10),其酸性比碳酸(PKa=6.68)弱,所以苯酚不溶于NaHCO3。在可溶性的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CO2,苯酚会游离出来。

那么,苯酚能否溶于Na2CO3呢?现行的教材对这一问题均未有论及。笔者最近就这一问题向学生作了调查了解,结果发现,竟然有95%以上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答不上来。为此,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望能引起大家共鸣。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讲到酚的性质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苯酚是一种酸性较碳酸还要弱的弱酸,它不溶于NaHCO3,那么苯酚能否溶于Na2CO3呢?”当我提出这一问题以后,同学们几乎都瞠目结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让学生能心服口服地去了解和掌握“碳酸钠与苯酚反应”一性质,笔者有比较地将“碳酸钠与苯酚反应”的性质和“碳酸氢钠与苯酚反应”的性质放在一起,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见表1)。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并要求他们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之后,再从理论上予以解释。

二、现象与解释

学生按表1中的内容,认真而又仔细地完成实验,结果见表1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苯酚均能溶于不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但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苯酚之所以能溶于Na2CO3而不溶于NaHCO3,是因为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从而有利于反应:

向右移动,即由溶解度大的Na2CO3生成为溶解度较小的NaHCO3。

另一种情况,因苯酚呈弱酸性,Na2CO3溶液碱性强,发生中和反应,而NaHCO3是酸式盐,虽是强碱盐,但其水解后溶液的碱性很弱,故不能与苯酚发生反应。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这一现象还可以从它们的酸性相对强弱来加以解释。

根据质子酸碱理论,酸性强的物质可使酸性弱的物质从其相应的盐溶液中游离出来。据此,可查得水溶液中H2CO3以及苯酚的PKa值分别为:

由PKa值的相对大小可知,它们的酸性相对强弱顺序为:

故CO2能使苯酚从可溶性的酚钠水溶液中游离出来。同样,苯酚能使HCO3-从可溶性的碳酸钠水溶液中游离出来,但不能使H2CO3从可溶性的酸式碳酸盐NaHCO3中游离出来,即是说苯酚能溶于Na2CO3,而不溶于NaHCO3。

三、建议与说明

鉴于学生对“苯酚与Na2CO3反应”一性质的不了解,笔者建议教师在讲酚的性质时,最好能补充这一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以便能让学生有比较地去理解和掌握“苯酚能溶于Na2CO3却不溶于NaHCO3”这一性质。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在做苯酚与Na2CO3以及NaHCO3反应的性质实验时,配制苯酚溶液的浓度不宜太小(如5%苯酚),否则无法观察实验现象,不利于说明苯酚究竟能否溶于Na2CO3或NaHCO3。其中以少量的苯酚晶体取代不同浓度的苯酚溶液来做该性质实验时,实验效果最佳,现象既便于观察,又明显。

苯酚水溶液能使石蕊试剂变色吗

高中化学有如下叙述:苯酚的酸性极弱,(电离常数K=1.28×10-10),在水溶液中只能电离出少量H+,甚至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对此,我持有不同意见,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我们的实验却表明,在常温下,对于变色点在pH=7左右的一般酸碱指示剂(如蓝色石蕊试纸),苯酚的水溶液(包括饱和水溶液以及将其稀释数倍的溶液)可以与之发生比较明显的酸性变色反应即蓝色石蕊试纸可以变红。

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结果,必须先明确物质的酸性和溶液的酸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众所周知,物质酸性的强弱是以其酸式电离常数Ka或后者的负对数pKa表征的;而溶液酸度的大小则是以其氢离子浓度[H+]或后者的负对数pH表征的。一般说来,在浓度相同时,物质的酸性越强(即Ka越大,或pKa越小),其溶液的酸度越大(即[H+]越大,或pH越小);物质的酸性越弱(即Ka越小,或pKa越大),其溶液的酸度越小(即[H+]越小,或pH越大)。但是,由于溶液的酸度还跟溶液的浓度有关,所以,酸性强与酸度大之间、酸性弱与酸度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把硫酸无限稀释,可以得到酸度极小(pH趋于7)的溶液。因此,只要我们不把苯酚的酸性与其溶液的酸度混为一谈,而且在注意到苯酚的电离常数相当小的同时,又不忽视它在常温下具有不算太小的溶解度(20℃时约为8g),那么,对于上述实验现象应是不难理解的。

计算表明,在常温下,苯酚饱和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

根据一元弱酸水溶液氢离子浓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可以求出常温下苯酚饱和水溶液的氢离子浓度:

再将上值代入下式

pH=-log[H+]

即得常温下苯酚饱和水溶液的pH:

pH=-log1.0×10-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