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组织行为学共199页文档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df6071c8d376eeafaa3173.png)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目标-途径”理论是( )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莫顿2.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B、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C、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3.一个人的主要行为特征是: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应不灵活,情绪受抑制,行为的内倾向明显,其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C 晕轮效应D 定型效应5、一般说来态度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A 冷漠B 理解C 思维D 意向6.管理者能直接指导、监督和控制的下属人员的人数或者部门数,称为:()。
A. 管理幅度;B. 管理层次;C. 管理能力;D. 权力距离。
7.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C. 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8. 组织行为学中把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有时会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行为倾向称为( )。
A.遵从行为B.服从行为C.从众行为D.响应行为9.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的动机的因素是( )A、人对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B、人对某种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C、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D、人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10.这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赢得了你的尊重,在一些事情上你会服从他的判断,说明他具有()。
A、强制权力B、奖赏权力C、法定权力D、专家权力二、多项选择题(不选、错选得0分,少选得1分,每小题2分,共2 0分)1、人的价值观体系来源有()A、遗传B、民族文化C、家庭教育D、社会舆论E、大众传播2、权力的来源有()A、职位权B、专长权C、分权D、模范权E、集权3、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将领导作风分为()A、专制作风B、民主作风C、放任自流作风D、高关系高工作E、低关系低工作4、群体规范的功能有( )A、行为矫正B、评价准则C、约束功能D、群体支柱E、互动功能5、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 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A、增加自己的投入B、减少自己的投入C、增加投入,增加自己的报酬D、改变对B认识6、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 )A、安全需要 B情感需要 C、尊重和认同需要D、完成任务的需要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7、菲德勒的“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提出领导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以下条件()A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B 任务的结构C 领导的威信D 职位的权力E 目标明确程度8、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工作本身的特点B、责任感C、提升和发展D、工作的物理条件E、上司的赏识9、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指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最主要需要有()A、成就需要B、认同需要C、权力需要D、合群需要E、奖励需要10、认知的整体性体现在()A 接近性 B连续性 C封闭性 D相似性三、简答题(7分/题,共42分)1.画出韦纳的归因理论模型。
自考《组织行为学》全
![自考《组织行为学》全](https://img.taocdn.com/s3/m/dd14bdeb6137ee06eff9184d.png)
1.访谈法
优点:
(1)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 比较具体的了解;
(2)运用面广,能够简单且迅速收集多方面资料; (3)易了解到短期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管
理者发现问题;
(4)有助于与员工的沟通
缺点:
(1)访谈者要有专门的技巧,需要受过专门的训练; (2)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成本较高; (3)无法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算
“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多 数人看成是天性懒惰且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根 据这种决定的管理理论、原则及措施是以金钱为主的 机械管理模式,通过权力严密控制员工。
“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都是缺少大志向和责任 心的,只有少数人起到统治的作用;反对工人参与管 理,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立起来,否认工人在生产 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无形中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 合理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特点。
亚当·斯密 的《国富论》,该著作的问世标志着资本主 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构筑完成。
(一)“经济人”的基本含义
1、“经济人”的观点
“经济人”的观点把人看做是“经济人”,认为人的行 为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 经济报酬。
2、X理论的基本观点
麦格雷戈的《论企业中的人性》,提出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X 理论和Y理论。
(3)填写问卷一般单独进行,缺少交流和沟通,因此,被调 查者可能不积极配合,从而影响调查的质量。
(三)个案分析法
定义: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 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 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称为个案分析 法
(四)实验法
自考组织行为学第一章
![自考组织行为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8f683a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c.png)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
一.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
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 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 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
1
组织的涵义把握:
2
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
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3
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古典组织理论的创立
古典组织理论的创始人亨利·法约尔(1841—1925)出生于法国 一个小资产者家庭.
法约尔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人,法约尔 在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充实了管理理论。他 认为就管理职能而言,它只是经营六项职能之一。一个企业的经 营必须具备:技术生产职能、营业购销职能、财务筹用职能、会 计统计职能、安全保护职能以及经营管理职能。与这些职能相对 应的是各种能力:技术能力、营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他根据 自己长期的管理经验,提出了著名的14项管理原则。
《组织行为学》自学考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自学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e4295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7.png)
《组织行为学》自学考复习资料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一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称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2.多样性3.动态性4.可控性5.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三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四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应用)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3.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边缘性、两重性、应用性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
首先是从心理学发展而来。
1988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和富兰克林·斯克伯兹,进一步提出了“组织科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框架:第一层个体、第二层群体、第三层组织、第四层组织的外部环境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行为=f(人的主观特征·所处客观环境的特征)B=f(P·E)费恰特指出,文化的功能有以下五点:1. 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2. 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3. 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4. 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5. 社会和组织的文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20bb961ed9ad51f11df202.png)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讲解1.组织行为学:2.知觉:3.沟通:4.集体:5.气质:6.性格二、简答题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见解和管理方式是什么?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3.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5.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比较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6.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7.依照角色(保护角色、任务角色)将集体分类,并说明怎样这些集体的管理?8.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差别是什么?9.解析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关系是什么?10.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职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11.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1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13.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14.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15.集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16.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17.个人怎样应付工作压力?答: 1、保持和同事之间友好的关系。
2、抛弃圆满主义标准,适合减低工作要求。
3、推迟满足感,工作中建立先难后易的次序。
4、分清责任,并肩负属于自己的责任。
5、每天适合做一些体育锻炼活动三、案例解析题( 26 分)“上旬拉平”。
在安排上旬生产任务时,将难干和易干的活搭配分给每个人,使每个人在上旬完成的生产指标基本拉平,这样不致损害他们完成本月任务的积极性。
“中旬超额”。
在中旬,把所有简单的活所有安排下去。
同时,依照需要也适合安排些难干的活,使多数工人在中旬即可超额完成一些工时。
“下旬稳住”。
在中旬已经超额的前提下,下旬把所有难干的活安排下去。
这时得奖已成定局,再多干即可多超,即使难干的活也感觉见义勇为,勇于肩负。
我们的课本中把它做为双因素理论的运用,请讲解它是怎样利用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 于 1959 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造成职工对工作不满的因素主若是由于企业政策、行政管理、督查、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办理不当以致的。
成人自考组织行为学
![成人自考组织行为学](https://img.taocdn.com/s3/m/a75bee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2.png)
第一节 领导与决策
• 二 决策对实现领导有效性的意义 • 1 决策是领导过程中最主要的职能; • 2 领导者权力的实现要依赖于领导者制定决策;
第五节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 有效 化
• 二 决策的科学化
•
决策的科学化是组织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
发展的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领导有效决策的根本
• 一决策科学化的必要性
• 1 组织超大规模发展的需要;
• 2 决策科学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多变性的需要;
• 3 决策科学化是现代社会活动的广泛性和影响后
第四篇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 领导行为与领导过程模式 • 领导理论 • 领导的决策行为 第五篇 激励理论与应用 • 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 • 激励理论研究 • 运用激励理论 建立激励机制 第三篇 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 • 组织结构 •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 组织文化
第四篇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
• 三 提高领导者决策水平的方法 • 一选准决策目标 • 战略的种类:产品;质量;管理;人才;
科技;投资;商标;市场营销战略
• 二提高这对决策的认可水平 • 三发挥外脑的作用 • 四善于运用逆反意见 • 不同意见对决策的有效意义重大;运用
逆反意见有利于领导者提高决策水平
总结
•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决策在实现领 导有效性方面的重大意义;掌握领导决策的 原则;理解领导决策的客观依据;了解领导 决策的程序;掌握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从而提高领导决策的有效性
第二节 领导决策的原则
自考组织行为学
![自考组织行为学](https://img.taocdn.com/s3/m/edc4fb685ef7ba0d4a733bdb.png)
一书,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书中论述了用心理学测验方法选 拔合格员工等问题。 (三)工业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支持“霍桑实验”,发现了工作群体 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使建立在群体理论之上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真正起步。 (四)管理心理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于1958 年出版了经过系统研究的著作《管理心理学》, 之所以这 样命名该书,就是想引导读者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引导、管理和组织一大批 人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 第一节 组织概述 第二节 组织结构概述 第三节 组织变革
第八章 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文化概述 第二节 组织文化理论 第三节 组织文化创建、维系和创新
第九章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第一节 组织学习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
第十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领导概述 第二节 领导理论 第三节领导艺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定义: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测
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 录下来的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 工作要求。 缺点:花费的时间多;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变化 之间的精确关系; 有些被观察者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已受到了监视和威胁,在 心理上对观察人员产生反感,同时也可能造成操作动作变形。 注意事项: 1)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的代表性 2)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3)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4)观察者要避免机械记录,应反映工作有关内容,并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和提炼
组织行为学自考真题20242024年
![组织行为学自考真题2024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cef2eab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a.png)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2024年1月高等教化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试卷088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在组织行为学的探讨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探讨是(B )。
P11A,工作探讨B,理论性探讨C,应用性探讨D,描述性探讨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A )。
P21 A, 泰罗B, 赫兹伯格C,莉莲·吉尔布雷思D, 马科斯·韦伯3,法约尔没有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B )。
P36A,经营六职能B,行政管理理论C,14条管理原则D,管理五要素理论4,只讲具体的人、物和案例,缺乏理论概括的理论派别是(A )。
P43A,阅历主义管理学派B,经理角色理论C,古典管理理论D,社会系统理论5,某公司有作业人员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为(B )。
P72 A,10人B,9人C,8人D,7人6,依据群体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同,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D )。
P121A,吩咐型群体B,交叉功能型群体C,生产线上的装配小组D,利益群体7,依据对强化程序的分类,按时领工资的方式属于(B )。
P307A,连续强化B,固定强化 C,间断强化D,可变强化8,依据人类行为分类系统——即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发生概率最高的行为类型是(B )。
P152A,社会情感方面的主动行为 B,与任务相关的行为C,与任务相关的询问行为D,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行为9,依据团队角色理论,喜爱制定操作程序、设定目标、制定支配、组织人力、建立制度,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这种团队角色是(C )。
P155A,总结者—生产者B,限制者-核查者C,推动者-组织者D,评价者-开发者10,K·卢因的“群体动力论”援引的理论基础是(C )。
P125A,空气动力学理论B,环境科学理论C,场论D,团队角色理论11,下列测定方法中,属于疲惫心理指标测定的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