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概完整版考试重点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绪论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显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宝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志向。
2.科学看法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驾驭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与基精神实质其次、理论联系实际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其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明,且随着将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列宁的物质概念与其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明和丰富,并供应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实践动身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终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其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安排、主动主动的活动实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
敬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相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事物的相互作用必定导致事物的运动变更和发展5.冲突的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第一、任何事物的冲突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普遍寓于特殊性之中。
老师总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考点
老师总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考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体系的一次全面概括和总结,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和历史基础,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在考试中,以下几个方面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点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联系。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基本特征。
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及其在对待历史和观念的认识上的作用。
5.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和对立的概念、质量和量的关系、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考点1. 价值规律和价值创造的基本原理。
2. 剩余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实现的原理。
3.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的基本内容。
4.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及其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的相互关系。
5. 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性质、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基本原理考点1. 生产方式和阶级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基本规律及其历史作用。
3. 社会制度演进和社会革命的基本规律及其历史地位。
4. 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及其组织形式与实践,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民族民主革命等。
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如第一次国际、第二次国际、共产国际、第三世界解放运动等。
综上所述,掌握这些考点,在考试中就能够更有把握地回答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关的问题。
当然,这些考点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要将其与实际生活和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和深化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如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等。
马概复习重点2024
马概复习重点(二)引言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马概的重点知识对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相关课程中取得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依次从实践、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五个大点阐述马概的复习重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核心内容。
正文内容:一、实践1.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也是认识和改造人的基础。
2.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
3.实践的特点是相对独立性、目的性、创造性和历史性。
4.实践的规律包括实践的多样性、实践的基础性、实践的主体性和实践的检验性。
二、认识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反映的过程,是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实践是认识的起点,表现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3.认识的特点包括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和革命性。
4.认识的方法包括实践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
三、辩证法1.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2.辩证法本质上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
3.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
4.辩证法的基本法则包括转化质变、否定之否定和包容性。
四、历史唯物主义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之一,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3.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五、历史唯心主义1.历史唯心主义是历史哲学中的一派思想,强调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意识决定存在、人的创造性和历史的主观能动性等。
3.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观和社会发展观上与历史唯物主义存在明显的差异。
4.历史唯心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武装的思想武器,掌握其重点知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马概完整版考试重点
绪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概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3.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小知识点:1.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2.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7.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理论来源:(1)直接的理论依据: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自然科学前提:三大科学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3)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组成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第一章1.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2.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3. 存在和思维有无统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4.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提纲(10届的)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提纲(完整版)1、马克思主义的广义、狭义含义?P3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P4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P1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继承了前人的什么理论成果?P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6、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什么?P17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P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8、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是什么?P21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P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0、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P28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必备 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什么是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3、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4、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发展为条件。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竞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5、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说明和谐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6、矛盾特殊性的三个表现及其启示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马概考试复习重点
(一) 复习重点◆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马概重点整理 (考试)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2、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
4、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5、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6、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形态?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7、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8、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和多样性:世界统一性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纷繁复杂的现象的共同本质究竟是什么?因为人的活动参与,整个世界具有了十分独特的性质,即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马概复习资料
1.选择题重点(概念)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
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矛盾:就是指对立统一关系.指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也是毛泽东所讲的一分为二.例如教与学就是一对矛盾.教与学是对立的,教是传授知识,学是接受知识,两者是相反的,同时教与学又是统一的,有教就有学,有学也就有教,没有教,学不了,没有学,教也没有意义.这就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关系.质: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组合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质变: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
同量变相对。
又称突变。
量变:又称“渐变”。
与质变相对。
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场所的变更,是一种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它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各个方面又统一又斗争而引起,是事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连续不断的变化,因此,它具有客观普遍性。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观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概重点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划分依据---世界本源、历史观
2.真理和谬论的界限—主观是否于客观符合
3.商品的本质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4.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价值规律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
6.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宪法
7.货币为什么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8.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
9.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以实践为基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是客观的反应
11.什么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什么---革命性实践性科学性
1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1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根源是什么---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古典的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15.正确评价历史的方法有什么---历史分析法和阶段分析法
16.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真理价值原则
17.生厂商的劳动二重性指什么---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试卷结构(-)单选题:25题x2分二50分;(没有多项选择题!)(二)简答题:5题x6分二30分;(三)论述题:2题xlθ分二20分(三选二作答!)二、内容分布:绪论部分;哲学(1-3^):政治经济学(4-5章);科学社会主义(6-7章),复习重点放在卜5章,各种题型均会涉及,其中1/4/5章是重中之重;6-7$以选择砸居多且题燃不多,根据历年真题,两章一般会有一道大题三、复习及答题注意事项:1、复习参考资料: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抓住选择题选择题共50分,好好准备很有把握得高分3、认真准备简答和论述题简答和论述题的复习重点主要在1-5章I❶看清题目,切忌粗心看错,答非所问'❷重视答题思路,在理解基础上答题,部分题目有固定答题思路,学会i 举一反三I❸答题时思路明确、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条理序号列清楚❹花时同记忆背诵不可少,功夫不负有心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包含在简答和论述之中,此处不再重复)1、三次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人起义、英国人民宪单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堆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地12、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I注意人物及观阑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❷政治经济学一一英国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殊图;❸科学社会主义一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4、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斯剩余价史学说为余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吸收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学说:细胞学说、能削: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6、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❶哲学一世界观方法论;❷政治经济学一理论基础:❸科学社会主义一核心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性一一以实践为思础的理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卖阙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点和归宿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一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一一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1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惜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一般原理在普遍原理)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一一理论联系实际二、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2017.10)答:(1)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俐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是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2017.4)答:(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还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姑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木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和7取,在本质上和∙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O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2016. 10)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不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4、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创新(2018.4)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⑵马克思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同时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摒弃了他理论中的形而上学的杂质,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包含在简答和论述之中,此处不再重复)1、世界观,是人们对推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系统化、虱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基本问题:(两大方面)(1)第一方面,顾郎∏丽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据此可以把哲学分为两大根本对立的派别一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一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一一世界本原归结为意识,主张意识第∙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末考试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重点1、名词解释 4题,每题五分,共20分2、简答题 5题,每题六分,共30分(基本观点)3、材料分析 2题,每题十分,共20分(每题三小问,答题要简洁)4、论述题 2题,每题十五分,共30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4、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7、规律: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0、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机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1、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2、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13、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本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14、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5、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马概期末重点完整版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3)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首先,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其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多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两者的区别:(1)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2)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相同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怎样认识客观规律?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唯物主义出发,承认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其次,从辩证法的观点出发,我们又承认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认识是为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因此,改造世界必须首先认识世界。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特点:(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评价是关于主客体直接价值关系的认识。
如何获得正确的价值评价?(1)、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建立在对相关事物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马概复习重点(5篇)
马概复习重点(5篇)第一篇:马概复习重点一、简述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答: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问题,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吧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二、简述马克思的物质观及意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1)坚持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理论基础三、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源只有一个2)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无差别的统一四、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五、简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六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批判的继承,意义: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六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含义及表现含义: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知识(doc 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知识(doc 8页)教学要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性革命性行动指南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
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的确发人深思。
在人类社会刚刚走过的1 000年中,思想大师群星璀璨。
马克思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1,的主观映像。
2,规律: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3,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5,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6,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7,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8,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9,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10,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4,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概念和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课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学科。
它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基本原理。
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本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3.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旨在实现人类解放和社会公平。
它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理想等基本原理。
无产阶级革命强调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社会主义建设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则是最终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重要著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
2. 二十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二十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的基础上完成的。
这一过程涉及到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学者的努力,如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
2024马概复习资料通用doc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劳动和价值的关系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趋势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任务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概念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特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值规律和剥削的本质资本积累和社会再生产的规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道路四、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定义与特点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特点2.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方法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权的道路五、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观点1.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宗教的起源和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批判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观点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中国宗教事务的管理与发展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总结:本文通过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观点,提供了一份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复习资料。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帮助各位学习者更好地准备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存在和思维有无统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4. 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另加: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即 客观实在性。
( 2)自然科学前提: 三大科学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细胞学说和生物
进化论
( 3)古希腊罗马哲学、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 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
进步思想
组成成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章
1. 存在和思维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不能回避的 基本问题
2.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13.矛盾的共性和个性 .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
说的关键。
14.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发展 是前进 .上升的的运动,发展的 实质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 .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 .日趋灭亡的东西。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
益相一致, 才是正确的。 就此而言, 价值评价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要以人
们的真理性认识为根据, 真理评价高于价值评价, 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 也是必须遵循
的基本原则。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 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 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存发展的现实程度。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7. 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8.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9.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
所有最基本的、 具有决定
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 .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10.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 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体现着前进性和曲
五对畴:⑴原因与结果:这是揭示事物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一对畴
⑵现象与本质:这是揭示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在联系的一对畴
⑶容与形式:这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反映事物的一对畴
⑷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畴
⑸现实性与可能性:这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哲学依据是什么?
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概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
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
学。 2.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
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3.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
P29,本质看一下)
7.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P33,主要表现看一下)
8. 联系的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关系。
9.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0.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1. 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2.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 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第 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 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1.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1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哲学基础。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指导中国革命、 建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质 .量和度概念 P44)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 不能拘泥于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围里获得的个别
结论,应该结合新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第二,思想、理论是中国共产
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 简略批判相对主义和绝对
主义真理观的错误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 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发展。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转化为真理。
.善恶 .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
第三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 社会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动力。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 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名解)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阐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 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 真理的绝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对立, 相互转化的关系表明, 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发展的,这也是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斗争而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决定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第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 社会意识的概念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其中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 经济关系 .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
4.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 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
4.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认识的概念: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5.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 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7.唯物史观和剩Leabharlann 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理论来源:( 1)直接的理论依据: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首先, 从真理的本性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观和客观相符合。
它的本性在于主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 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
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容 :
两个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三大规律: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问题
的统一
⑵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形式与状态问题, 体现了渐进性和飞跃性
⑶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前途和道路的问题, 折性的统一
2.动静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互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