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复习第二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 的物质性。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2)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代
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界限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
区 特性
在性
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别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
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②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客观性、根源性、独立性,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③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可知性,能被意识所反映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突破
1.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概念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提示 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 能了解与基本观点相反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为什 么错误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物质观)
1.世界物质性原理。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办)
生产方式等社会现象也是物质现象。
➢理解一些概念间的联系。 如:“认识”与“真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能够用哲学术语确切表述原理的“论点”,即知 道“是什么”
➢ 懂得从哪些方面去论证这一观点,即知道“为什 么”
➢ 能够理解学习这一原理“有什么用”,即相应的 方法论要求
➢ 能够知道怎样做到方法论所提出的要求,即知道 “怎样用”
《生活与哲学》复习指南
【全书基本框架】
1、前言(致同学们)和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哲学?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4、5课) (2)唯物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7-10课)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6课) 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历史观。(第11课) (2)价值观。(第12课) (3)人生观。(第12课)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一般到个别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整体与部分
复习哲学应掌握的基本要求:
➢能够根据概念定义明确指出“是什么”与“不是什 么”,即“划清界限”。如:事物现象间的联系、偶 然联系不是规律;规则、条文不是规律。
➢知道概念反映的对象“包括什么”。 如:学习物质概念,就必须明确自然现象是物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象,
注意辨别: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 (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
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 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
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
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
识现象。
•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
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 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1~2题。
• 1、这里的“客观实在”是(D )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 C.所有有形的物体
•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内容
物质
意识
能动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能动作用
树立正确的意识
能动地改造世界
与物质、 与静止的 关系
运动
含义
普遍性与 客观性
规律
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
主观能动性
相结合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线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考点展示]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
联系
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 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
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
杀世界的物质性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提示 (1)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 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 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 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A • 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考点2: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内容: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 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认识论(实践观)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 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把握唯物论体系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五课)
概念
世界的 物质性
概念
起源
本质 生理基础
决定
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
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
遍性。
考点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①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概括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 的物质性。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2)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代
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界限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
区 特性
在性
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别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
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②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客观性、根源性、独立性,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③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可知性,能被意识所反映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突破
1.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概念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提示 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 能了解与基本观点相反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为什 么错误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物质观)
1.世界物质性原理。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办)
生产方式等社会现象也是物质现象。
➢理解一些概念间的联系。 如:“认识”与“真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能够用哲学术语确切表述原理的“论点”,即知 道“是什么”
➢ 懂得从哪些方面去论证这一观点,即知道“为什 么”
➢ 能够理解学习这一原理“有什么用”,即相应的 方法论要求
➢ 能够知道怎样做到方法论所提出的要求,即知道 “怎样用”
《生活与哲学》复习指南
【全书基本框架】
1、前言(致同学们)和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哲学?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4、5课) (2)唯物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7-10课)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6课) 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历史观。(第11课) (2)价值观。(第12课) (3)人生观。(第12课)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一般到个别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整体与部分
复习哲学应掌握的基本要求:
➢能够根据概念定义明确指出“是什么”与“不是什 么”,即“划清界限”。如:事物现象间的联系、偶 然联系不是规律;规则、条文不是规律。
➢知道概念反映的对象“包括什么”。 如:学习物质概念,就必须明确自然现象是物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象,
注意辨别: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 (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
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 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
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
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
识现象。
•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
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 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1~2题。
• 1、这里的“客观实在”是(D )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 C.所有有形的物体
•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内容
物质
意识
能动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能动作用
树立正确的意识
能动地改造世界
与物质、 与静止的 关系
运动
含义
普遍性与 客观性
规律
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
主观能动性
相结合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线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考点展示]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
联系
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 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
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
杀世界的物质性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提示 (1)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 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 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 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A • 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考点2: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内容: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 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认识论(实践观)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 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把握唯物论体系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五课)
概念
世界的 物质性
概念
起源
本质 生理基础
决定
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
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
遍性。
考点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①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概括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