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

合集下载

元上都遗址作文

元上都遗址作文

元上都遗址作文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境内,是中国历史上蒙古大汗国的都城遗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蒙古帝国都城遗址之一。

元上都遗址的发现和保护,为我们了解蒙古帝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元上都遗址占地广阔,城址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总面积达48平方公里。

遗址内保存着大量的古代建筑遗迹,包括宫殿、城墙、寺庙等,这些建筑遗迹的保存完整程度令人惊叹。

在遗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如青铜器、陶器、铁器等,这些文物为研究蒙古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元上都遗址的发现和保护,对于我们了解蒙古帝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帝国之一,其建立和兴盛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上都作为蒙古帝国的都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蒙古帝国的政治制度、社会风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元上都遗址的发现和保护,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元上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这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的来说,元上都遗址作为中国蒙古帝国都城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我们了解蒙古帝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和研究,让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址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

元上都博物馆简介

元上都博物馆简介

元上都博物馆简介
元上都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北,是一座以元上都遗址为中心的综合性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

该博物馆占地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由元上都遗址陈列馆、上都御道、大汗行宫及古城墙四部分组成,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展示元上都遗址的专题博物馆。

元上都遗址陈列馆共有九个展厅,以“辉煌历程”、“国运昌隆”、“岁月沧桑”、“金戈铁马”、“海晏河清”、“和谐家园”六个部分为主,集中展示了元上都从建立到废弃的整个历史过程,展示了元上都从建立到废弃的整个历史过程中留下的文化遗存。

元上都遗址陈列馆共分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厅,以时间为主线,从元上都的建立到元上都被废弃这一时间段为主线。

第二部分为上都遗址陈列,主要介绍了元上都遗址的概况,包括:元上都宫城(遗址)、上都御道、大汗行宫、元上都御道碑等内容。

第三部分为主要展示区,主要展示了元上都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

—— 1 —1 —。

元上都遗址简介300字

元上都遗址简介300字

元上都遗址简介300字
元上都遗址是元朝的上都,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草原政治中心之一,也是元帝国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的见证。

元上都遗址占地面积广阔,由多个建筑群组成。

最著名的是元大都宫殿,它是元上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元朝宫廷的代表。

元上都宫殿建筑精美,布局严谨,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此外,元上都还有元上都皇帝陵墓、元上都龙王庙、元上都东宫、西宫、公主坟等著名景点。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古代草原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近年来,元上都遗址还被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景点之一。

元上都遗址景点介绍

元上都遗址景点介绍

元上都遗址景点介绍
元上都遗址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境内,是元朝建都大都的遗址。

这个遗址距离呼和浩特市区大约有60公里的距离,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的景点。

元上都遗址位于土默特左旗的赛罕镇,占地面积达到了17.15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

遗址内保存着大量的文化遗物和古迹,包括城墙、宫殿、寺庙、城门等等。

这些遗物的保存完整性非常高,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在元朝时期,大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元上都作为大都的前身,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重要的城市之一。

元上都遗址的建筑风格和规模,对当时的建筑史和城市规划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游客可以在元上都遗址内游览,欣赏当时的建筑遗迹、了解元朝的历史文化。

同时,还可以在遗址内参观元上都博物馆,欣赏元朝时期的文物、器物等等,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总之,元上都遗址是一处值得游客前来参观的历史文化景点,也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 1 -。

元上都遗址详细介绍

元上都遗址详细介绍

元上都遗址详细介绍一、元上都遗址是啥元上都遗址啊,那可是超酷的地方呢。

它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上。

这地儿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就像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史书,静静地躺在草原上,等着我们去翻阅。

二、元上都遗址的历史这元上都可是元朝的首都之一哦。

元朝那时候可厉害了,疆域辽阔得不得了。

元上都见证了元朝的兴盛和繁荣。

好多重要的政治决策啊、文化交流啥的都在这儿发生过。

那时候的元上都,肯定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都汇聚于此,那场面,想象一下就觉得超震撼。

三、元上都遗址的建筑它的建筑风格那叫一个独特。

有宏伟的宫殿,那些宫殿的建筑结构可复杂了,每一处都像是工匠们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还有高大的城墙,这城墙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元上都的安全。

这些建筑融合了蒙古传统建筑特色和中原建筑的一些元素,简直就是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元上都遗址的文化意义在文化方面,元上都遗址的意义可太大了。

它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典范。

在这里,蒙古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等等相互碰撞、相互吸收。

各种宗教、艺术、风俗在这里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元上都文化。

而且呢,这也为我们研究元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提供了超级宝贵的资料。

五、元上都遗址的现状现在啊,元上都遗址被保护得挺好的。

毕竟这么珍贵的地方,可不能被破坏了。

有很多专业人员在负责遗址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同时呢,也有不少游客会去那里参观,去感受那古老的气息。

不过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也很注意对遗址的保护,这样才能让元上都遗址一直留存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魅力。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


铁幡竿渠
• 刘秉忠初建上都城ຫໍສະໝຸດ ,因地多有沼泽,便在山上立铁幡竿以镇水,“铁竿屹立海水竭,卧龙飞去空冥冥”。此铁幡 竿所立之山被称为铁幡竿山。元上都西北方的哈登台敖包 即为铁幡竿山。在敖包西侧仍保留着铁幡竿的基座。铁幡 竿渠就是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于元成宗大德二年 (1298年)设计修建的。铁幡竿渠在元上都外城西门外 450米处又折向东南,在西关大街北侧折向正南入闪电河, 渠道宽约50米,存高在2~5米之间,全长近6公里。修筑 渠道就是为了保障都城的安全。
外城

外城整体呈曲尺形,围绕于皇城之西、北两 面扩建而成,西、北两面墙长2220米,东墙 长815米,南墙长820米。 占地面积约288公 顷 现存城墙底基宽10米,顶宽2米,存高约 为3-6米。外城自西门北侧225米处,斜向修 一条东西向的隔墙至皇城北门瓮城西墙,将 外城分为皇城以西、以北两部分。隔墙基宽3 米,残高0.7-0.8米,顶宽2.05米。 城墙均为 黄土夯筑,夯层厚约20厘米左右,薄厚不均, 夯实程度不若皇城,外表未有砖石包砌。 共 辟有四门,南墙一门,西墙一门,北墙两门。 南北城门均外筑长方形瓮城,形状与皇城的 南北瓮城相同,西城门外筑马蹄形瓮城,形 状与皇城东西门瓮城相同。 北苑:发现一大 型院落。院落为对称的菱形四边形。西内: 北部宫殿和房舍建筑遗迹较少,南部建筑遗 址分布较多,以东西大道两侧最为密集。 外 城四周围绕有护城河遗迹。

天 御 门
明 德 门
关厢
• 东关长约800米,并向东北方延伸;南关长约600米,与
滦河南面的建筑相连,今河岸还存有连接两岸的石桥基础; 西关向西延伸约1000米;北城墙外侧无建筑及街道遗迹, 因外城北部为帝王游幸的宫苑之故。在距离北墙一公里以 外的山麓,有大片建筑遗迹,多为整齐排列的小型建筑物, 有的各自组成一个建筑区,建筑区内有主要干道及小路整 齐布局。在这些建筑址内仅可看到用石块垒砌的墙基,地 表很少有遗物,仅在靠南边的一些建筑物内见有残瓦及泥 塑佛像碎片,应是一座小佛寺遗址。

元上都遗址的故事

元上都遗址的故事

元上都遗址的故事
元上都遗址位于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是中国元代建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地点。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此规划建设他的新皇城,并在1271年正式宣布把首都迁至元上都,时至1276年元上都正式成为中国的首都,直至至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并将首都迁回北京。

元上都的建设规模宏大,城墙周长达46公里,内有“大都城”,“新城”,“内城”和“外城”等四大区域。

城内还有宫殿、城门、庙宇等建筑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都市之一。

虽然元上都的建筑规模和取材水平十分惊人,但由于历经战乱和时间的洗礼,并没有留下太多完整的建筑遗址。

元上都的兴起和繁荣延续了不到一百年,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其建设规模和风格对北京城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让北京成为宏伟的古都。

同时,元上都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记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习俗的重要支撑之一。

今天,元上都遗址已经成为国家级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

在元上都遗址中,游客们可以看到许多建筑遗址和重要文物,了解到元代社会、宗教和文化的发展状况。

同时,元上都遗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总之,元上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和地点,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

通过学习和了解元上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演变过程,从中汲取启示和经验,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元上都遗址(60张图片)

元上都遗址(60张图片)

元上都遗址(60张图片)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

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将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简介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简介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简介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东部的金莲川草原上,至今屹立着一座雄伟的古城遗址,这就是沉寂了六百余年的草原国际大都会——元上都。

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上都镇以东17公里处,地处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

其地北依龙岗,南临滦河,史籍赞其城“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

”(王恽《中堂事记》,《秋涧集》卷八十)每当夏秋季节,闪电河水蜿蜒曲折,金莲花遍野盛开,自然景色十分优美。

元代诗人就有“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雁门集》卷六)的生动描写。

公元1251年,蒙哥汗在漠北即位,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元史》卷四《世祖记》一)。

忽必烈南下驻帐于滦河上游的金莲川地区,广征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

1256年,命刘秉忠选择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

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继蒙古汗位,这里遂成为临时都城。

一个在中国北方草原勃然兴起的蒙古大帝国,没有一个固定的都城,这对于习惯于定居生活和王朝统治的中原人士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公元1260年冬季,在哈剌和林过冬的忽必烈,已经清醒的认识到,通过几千里的草原、戈壁把中原地区的粮食和各种物资运到漠北,以保证庞大的中央机构、军队及迅速增长的都市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同时他也意识到,大蒙古国的统治基础,已经在中原地区奠定,他要做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正统王朝的皇帝。

于是,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汉人谋士郝经实行两都制的建议,便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

中统四年(1263年)大都(今北京)建成,遂将开平府改名为上都,亦称上京、滦京,这里便成为和元大都并列的草原都城。

以大都为正都,是加强蒙古政权在中原的统治,确立正统中原王朝地位并进而统一全国的政治需要;以上都为夏都,则可以北控大漠,南屏燕蓟,通过定期的巡守以联系漠北的蒙古宗王和贵族,稳定内部,保持蒙古旧俗,对蒙古民族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县)旗上都镇东北约20公里的元上都遗址,距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和宫城三重相套。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20公里处,已有700多年历史,是保存最为完整的草原都城遗址。

据记载,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于1256年修建,是仅次于元大都的第二个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1358年,元上都被农民起义军焚毁,地上建筑荡然无存,现今只残留其基础部分。

经过两年的发掘清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上都遗址”宫城内的重点建筑基址目前已基本完成清理工作,并已邀请国内设计研究部门专家做遗址保护和展示方案。

预计2011年8月,在有关部门完成对元上都已发掘、暴露出来遗址的科学保护工作后,将向游客全面开放。

这是经过挖掘清理后暴露出来的元上都穆清阁地基遗迹(摄于11月7日)。

穆清阁位于元上都宫城北端中部,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大内宫殿。

挖掘人员对元上都宫城中的重要殿阁穆清阁的基墙进行清理(摄于11月7日)。

挖掘人员对元上都宫城中的重要殿阁穆清阁的基墙进行清理(摄于11月7日)。

这是“元上都遗址”中保留下来的御天门遗迹(摄于11月7日)。

御天门是元上都宫城南门,史书记载是皇帝发布诏书的地点。

工作人员在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三维数字扫描,以绘制数字元上都(摄于11月7日)。

这是“元上都遗址”中的大安阁遗迹(摄于11月7日)。

大安阁为元上都的正殿。

史料记载,大安阁为拆迁宋代原熙春阁仿建,雄伟壮观,金碧辉煌。

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据考古发现,元上都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垣,其中宫城位于皇城正中偏北处,与皇城呈“回”字形。

宫城为长方形,墙两侧均用青砖包砌,四角建有角楼。

皇城位于外城的东南部,呈方形,墙体两侧用石块包砌,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楼和蹬城的踏道。

外城则是在皇城的西、北两面,由皇城的东、南两墙延伸修筑而成,平面呈方形,全都用黄土夯筑。

元上都遗址简介

元上都遗址简介

元上都遗址‎简介
元上都遗址‎位于上都镇‎东北约20‎公里。

遗址北部有‎连绵起伏的‎山岗,南边有滦河‎流过,东西两边及‎滦河之南是‎广阔的草原‎。

1264年‎,忽必烈就任‎蒙古大汗后‎不久,将开平府(建于125‎6年)升为上都,实行两都制‎。

上都城是由‎忽必烈的汉‎族谋士刘秉‎忠设计建造‎的,主要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并兼顾蒙古‎游牧生活的‎习俗,是一座富有‎特色的草原‎城市。

上都城由宫‎城、皇城、外城组成,全城呈方形‎,外城周长约‎9公里,城墙全部用‎石块和土砌‎成。

皇城在东南‎角,是当时随皇‎帝前来避暑‎的官员们的‎临时驻地,宫城在皇城‎中部偏北,是皇帝及其‎嫔妃驻地。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终抵一城,名曰上都,今在位大汗‎之师建也。

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

其房屋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由此可想象‎当年上都之‎繁华。

元上都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被摧‎毁,现在古城墙‎依然耸立地‎表,古城内外建‎筑台基众多‎,当年
房舍错‎落有致的布‎局,依稀可辨。

元上都遗址‎作为元王朝‎的龙兴之地‎,保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见证着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维系着蒙古‎文化的传统‎。

元上都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遗址的‎城墙内外,充满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更是在人们‎心中占有神‎圣的地位,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目前,元上都遗址‎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讲解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讲解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讲解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是用于展示元上都遗址和元朝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该博物馆由内蒙古吉泰实业集团投资建设,是公益项目之一。

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960平方米,总投入三千余万元。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的设计考虑到了与元上都遗址的关联和完整性的保持,它位于元上都遗址南面5公里处的乌兰台,掩映在山体间,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了远眺遗址全貌的有利位置。

这个设计也符合对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性的最小干预原则,保持了元上都遗址原有的自然风貌。

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以“走近元上都”主题思想贯穿其中,通过四个部分展示了元上都的兴建、布局、宫殿建筑与辉煌。

这四个部分分别是“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日的风采”、“领略科技文化的繁荣”和“今日的金莲川草原”。

这些展示反映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展示了元朝多元文化兼容的盛况。

元上都不仅承载着深厚、丰富的草原文化,也承载着厚重的中原文化、汉文化,体现着不同地域文化之间、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向心力
与凝聚力。

因而,它被史学家誉为是一座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相媲美的都城遗址。

此外,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也是正蓝旗对外宣传的窗口、全市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

2009年8月22日,吉泰元上都博物馆成功入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9月6日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旅游景区”。

然而,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元上都博物馆3A级景区被摘牌。

总的来说,元上都遗址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元朝历史文化和元上都遗址的重要场所,对于了解和研究元朝历史和草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

前言PREFACE元上都遗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2里处,地处滦河上游上都河北岸的金莲川草原,蒙古语中称元上都遗址为佛教寓意的“兆乃曼苏默”,意为“108座寺庙”。

同时,在元上都遗址为东约30公里的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境内,还分布有元上都居民的砧子山墓地。

元上都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大一统王朝元朝的第一座都城,与大都(今北京)并称中国元朝的两大首都。

元上都是蒙古民族在中国元朝历史中,所创造的一座宏伟的都城建筑,是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欧亚文明结合的典范,是蒙古民族在13、14世纪时期,建在今内蒙古草原上的规模最大的都城,也是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完整、保存最好的都城遗址。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驻帐金莲川,建立了金莲川幕府。

1256年,忽必烈命刘乗忠择地兴筑新城,此为元上都的初期阶段;1259年,新城建成城市背靠山峦,南临滦河,放眼一望无垠的草原,气势恢宏,命名为“开平”。

1260年,忽必烈在此召开忽里台大会,登上汗拉,并依中原王朝旧制,建元中统,将开平升为府,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1263年,正式诏令开平府为上都,同年迁都燕京,开始了元朝的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正式成为元代诸帝避暑与处理政务的夏都。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

在元上都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著名的“佛道辩论”、元朝宣布成立、元伐南宋、颁行《授时历》、马可波罗来华、元朝在上都发行纸币、创立行省制度等,其影响一直至今、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由于元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所以,元代的11位皇帝中,元世祖、元成宗、武宗、天顺帝、文宗、顺帝六位皇帝都是在上都登基的,可见朝廷对元上都的重视。

在元代,元上都是沟通漠南、漠北,连接东方、西方的重要桥梁与纽带。

作为夏都,每年驻夏时,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节、王公贵族、百官及护卫将士云集上都,毡车如雨、牛马如云。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知识卡片:◎名称:元上都遗址◎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建成时间:1256年◎建造者:忽必烈◎遗产类别:世界文化遗产。

◎批准时间:2012年6月29日世界遗产委员会: 元上都遗址作为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以其地处中原农区与亚洲北方牧区交接地带的地理特性,在13-14世纪游牧民族从军事征战转向王朝治理的过程中,见证了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与文化在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一种独特产物—“二元文化”。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

元上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它是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当然更是中国草原文化发展历史上的一座迄今不可以逾越丰碑。

元上都是一座位于亚欧大陆架接东西方文明的国际性大都会,它打通了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陆路交通,使草原文明、欧洲文明和东方文明在此相互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元文化,堪称当时的“世界心脏”。

元上都与元大都(今北京市)共同构成元朝两大首都,元朝的11 位皇帝中有6 位皇帝是在上都登基,大多都是在上都的大安阁举行登基仪式的。

闻名于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曾用大量的篇幅向世界介绍了元上都,记录了都城的宫殿、寺院、宫廷礼仪、宴会、民俗风情、围猎、巡游等活动。

元上都与元大都(今北京)两个都城虽远隔千里,但用的是一条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古开平,而古开平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祥地,元上都的所在地。

这条中轴线全长7.86千米,是古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当年元大都的中轴线。

根据实测结果,这条中轴线与元上都宫城正北中央大殿和宫城南门至皇城南门的南北中轴线,用的基本都是一条中轴线。

可以说元大都是套用了元上都的构思模式然后有所发展,是在元上都三重城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元上都是标志了13世纪欧亚文明分水岭的忽必烈建立蒙元帝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与引发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马可·波罗游记》直接关联,是导致13世纪后亚洲宗教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的宗教事件“佛道大辩论”的发生场所,遗址所在地至今仍传承着游牧文化的活传统“那达慕”、“敖包祭祀”,它还作为梦幻花园Xanadu这一文化符号的原型闻名于世,在当今世界的文学、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元上都

元上都

元上都我很庆幸,我出生在正蓝旗。

这里不仅有广阔的大草原,还有一处元朝的遗址——元上都。

今天我一定会向大家介绍它,介绍元上都!元上都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元上都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20公里,闪电河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

元上都北依龙钢,南邻滦河,史记称赞其城“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山有木,水有鱼盐,百货狼藉,畜牧蕃息”。

并且元上都还是13世纪中叶忽必烈在中国北方草原建立的第一座都城,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

遗址保护工作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上都遗址的受到重视,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

1964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元上都遗址确定为第一批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锡林郭勒盟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站,负责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与管理。

2005年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中。

元上都的布局元上都的总体格局在采用中国古代传统城市的布局的同时兼顾了蒙古民族游牧生活的穹庐毡帐,城市布局并不是十分规整,每一群建筑都各有围墙体现出一种离宫别馆式的建筑风格。

元上都遗址平面呈方形,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重组成,城外由四关和护城河,而中轴线又与当地子午线平行。

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北处略呈长方形与皇城,呈回字型结构。

东西宽570米南北有620米长。

墙中间以黄土筑造,外都以青砖包裹皇城位于外城之东南部围绕于宫廷四周。

皇城呈正方形,边长是1400米。

墙基宽12米,残高6米,顶宽约5米。

皇城有6门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为长方形瓮城,翁城门亦南北开,东西墙对称各开两门。

为马蹄形瓮城瓮城门分别折向南开。

明德门为皇城南门,门道为青砖券顶的拱形门洞。

门洞长24米宽5.7米,其上建有高大的门楼。

而且金莲花也可以在元上都遗址里看哦!别的就要靠大家去发觉了。

我也去过元上都,我也承认上面这些并不完全是我自己写的有一部分是我借鉴《我爱元上都.》这一本书里的。

辽上都遗址

辽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学号:姓名:基本资料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滦河上游的闪电河北岸。

始建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初名“开平府”,中统五年(1264年)改名“上都”,又名“上京”、“滦京”,是帝后避暑的地方。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名“开平府”,不久废府改卫,宣德五年(1430年)废弃不用。

1956年和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大学先后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

遗址简介元上都遗址在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闪电河(滦河上游)北岸冲积平地上。

元世祖忽必烈未即皇帝位前,在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开始筑城,初名开平府;忽必烈即位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元,称开平府为上都,又名上京或滦京,为元朝的夏都。

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领重要大臣来这里避暑和处理政务,因此将宫城建成园林式的离宫别馆。

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组成。

周长约9公里,东西2050米,南北2115米,宫城墙用砖包砌,四角有楼,内有水晶殿、鸿禧殿、穆清阁、大安阁等殿阁亭榭,将河水引入城内建有池沼。

皇城环卫宫城四周,城墙用石块包镶,道路整齐,井然有序,南半部为官署,府邸所在区域,东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龙光华严寺。

外城全用土筑,在皇城西北面,北部为皇帝观赏的御苑,南部为官署、寺观和作坊所在地区。

城外东、南、西三处关厢地带,为市肆、民居、仓廪所在。

明永乐初年荒废,城垣及建筑台基依然残留地表,蒙古语称此城为“兆奈曼苏默”,为108座庙的意思,就是依据城址中建筑众多而讹传的。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上都遗址元上都遗址于2011年7月15日将正式向游客开放。

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物保护单位上都,元代古城名。

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黄旗大营子(现敦达浩特)东25公里,闪电高勒北岸1公里,“五一”牧场南4公里处。

当地牧民称之为“北奈曼苏默”城,意为一百零八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鼎盛时代的朝圣
曾经无敌王朝 如今已成废墟元上都遗址元朝末年,上都被农民起义军数度 焚毁,曾经的辉煌与繁华,在人去 楼空、风烟散尽之后,留下的是累 累废墟。废墟是颓败的、甚而至于 悲壮,但在它的积尘深处,往往淹 埋着些让人神往而缅怀的文明。如 今,走进绿草如茵的元上都遗址, 极目四望,高大的土陇重重相套, 一般人很难相信覆土之下便是宏伟 的城墙。而在谷歌的卫星图片中, 遗址内的宫殿、民居、道路、街巷 等古城景观一目了然。考古测绘显 示,元上都城址坐北朝南,由宫城、 皇城和外城环套而成,明显引用了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都城规划的设计 传统。
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 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 基建立了元朝。
14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版图
元朝不仅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由亚洲 推广到欧洲和非洲,而且它的疆域辽 阔广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元 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 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 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 北地区、台湾部分岛屿及南海诸岛都 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明代宋濂之《元史· 志第十地理一》首 段亦有讲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 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 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 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 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 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 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 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 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 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 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忽必烈广场
元上都博物馆
• 馆舍建筑功能分为展厅、文物库、业务工作室、办公用房等,基 本具备文物收藏、展览、研究、教育、交流及行政办公等综合服 务功能,目前有5个展厅。


曾经有光辉历史 如今有悍美风光
金莲川草原
草原上有蓝天白云 下有相互追逐羊群 飞奔的骏马展其能 游客穿梭在草原行
谢谢观赏
元上都遗址
制作单位:fun之队
• 元上都遗址位于广袤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这 里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 是中国大元王朝的发祥地,也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 登基建立了元朝。 • 在150721.96公顷的缓冲区范围内完整保存了城址的历史环境及其 空间关系和自然形态,完整保存了遗址独特的草原景观特色,特 别是美丽非凡的金莲川草原等自然景观特色;完整保存了城址周边 的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祭祀与庆典等活传统,完整地传承 并延续了遗产在精神层面的影响力,真实体现了"元上都遗址"至 今仍是蒙古民族的情感寄托所在。
正蓝旗成吉思汗广场
正兰旗原名察哈尔左翼正蓝旗, 属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清康 熙十四年,这里被编入蒙八旗, 因旗号为纯蓝色而得名正蓝旗。 在旗府所在地上都镇午餐之后, 我们来到附近的忽必烈广场, 广场很新,其规模之大让我感 到十分吃惊,因为它比著名的 莫斯科红场还要大,要知道正 蓝旗仅仅还只是一个县啊。广 场的中心是一个下沉广场,城 墙内侧镶嵌着记载元朝历史、 文化等内容的汉白玉浮雕群。 中央的5米高台上耸立着一尊 巨大铜铸雕像,那是身跨骏马, 叱咤风云的元世祖忽必烈,令 人肃然起敬,700多年之前, 忽必烈正是在这里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