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监测TDM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应用(200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列入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的一般原则
1.药物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血 药浓度稍高则出现毒副作用,稍 低则无效,如地高辛,奎尼丁等。
2.药物剂量小、毒性大,如地高辛、 利多卡因等。
3.药物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不易 估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并且难 于通过剂量来控制,如苯妥英等。
列入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的一般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
正确诊断 (检验)
准确选药 (医生)
剂量和给药间隔 (临床药理学家)
一 治疗药物监测的任务,对象和特点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内涵
治疗药物监测 (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 TDM ) 是近20年 在治疗医学领域内崛起的一门新的 边缘学科, 其目的是通过测定血液 (体液)中药物的浓度, 利用药代 动力学的原理和计算机手段, 使临 床给药方案个体化, 以提高疗效, 避 免或减少毒副反应, 同时为药物过 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 实验室依据。
灵敏度提高 定性与定量
• 70年代中期 (酶免与放免法)
简单快速 自动化分析
• 80年代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取代一般GC法
(毛细管GC,GC-MS) 特异性 灵敏度
(荧光偏振免疫,FPIA) “立等可取”的检验项目
2.药代动力学是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理论基础
• 血药浓度随着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 谢和排泄的变化而变化,而治疗药物监 测只能通过有限次数的特定时间的血药 浓度测定实施,必需依靠临床药动学;
3.病理因素
• 胃肠道疾病影响药物的吸收; • 肝脏疾患影响药物的代谢; • 肾脏疾患影响药物的排泄; • 此外,心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
都可能影响肌体对药物的处置。
4.遗传因素
1)不同种族或同种族不同个体之间体 内药物代谢酶活性存在先天差异, 影响代谢药物的能力,从而影响血 药浓度和临床疗效,代谢快者称为 快 代 谢 型 ( extensive metabolizer, EM ), 代 谢 慢 者 称 为 慢 代 谢 型 ( poor metabolizer, PM ),即呈现 代谢的多态性.
主要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对药理作用强度的 影响。
• C 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主要研究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 安全性的 关系。
• D 药效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主要研究受体对药理作用强度的影响。
1.生物利用度
1)剂型,理化性质,辅料,制 剂工艺都将影响生物利用度, 进而影响 F 及 K, 影响血 药浓度的变化。
治疗药物监测
主要是对药代动力学过程的监测
从医生处方到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或产生不良 反应要经过四个过程: –药剂过程 ( Pharmaceutical Process ): 药物剂型 和给药途径; –药代动力学过程 ( Pharmacokinetic Process ):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药效学过程 ( Pharmacodynamic Process ): 作用 部位的药理作用; – 治疗作用过程 ( Therapeutic Process ): 药物作 用, 治疗作用;
• 有一个稳态峰值血药浓度(Css, max) 和谷值血药浓度(Css, min)。
• 稳态血药浓度常用于判断治疗药物 监测时的采血样时间以及毒副反应 和疗效。
静脉和口服多剂量给药 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药-时曲线
C C
t/h
t/h
(二)决定血药浓度的药动学参数
1.吸收速率常数 Ka 的改变, 可以引起血 药浓度改变: Ka 增大, 血药浓度峰值也 增大, 而峰时却缩短; 反之依然.
• 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合理的个体化给 药方案密切相关;
百度文库
3.临床医学在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 中应起主导作用
• 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血药浓度监测虽然 是TDM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 孤立于通过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实施 的临床实践 ;
• 临床医师必须具备临床药代动力学和 药效学的知识,才能比较娴熟地将治 疗药物监测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二)药物体内过程及影响血药浓度 的因素
内因
生理 病理 遗传
外因
环境 药物 化学物质 时辰
D↑↓
药物剂型→吸收、分布、代谢 →血药浓度↑↓→受体→药理作用↑↓

R(总数、亲和力)
排泄
A
B
C
D
• A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主要研究生物体对药物的利用程度。
• B 药代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4.胃肠道疾病影响药物的吸收, 肝脏疾病影响药物的代谢,肾脏 疾病影响药物的排泄,在上述病 理状态下要监测血药浓度。
5.病人接受多种药物治疗而有中 毒危险时,要监测血药浓度。
6.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表现和 某些疾病本身的症状相似,如地 高辛。
列入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的一般原则
7.长期用药的患者,依从性差;或者长期使 用某些药物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和抑制肝 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和升高,以及原 因不明的药效变化时,可考虑监测血药浓度。
1.药-时曲线(Drug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药物的一 些特征数量(如体内药量、血 药浓度、尿药排泄速度、累计 尿药量等)为纵坐标绘制的曲 线,称为药-时曲线。
口服给药后的血浆药-时曲线
2.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
TDM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对 药物治疗进行监测, 实质上主要 是对药代动力学过程和一部分 药剂过程的监测, 并不能对药效 过程和治疗过程进行监测, 所以 治疗药物监测亦称为药代动力 学或血药浓度监测 ( Graham-
Smith, Aronson, 1984 ).
(一)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的 药代动力学参数
绝对生物利用度 = ————————— × 100 % AUC0-∞(I. V.)
2、相对生物利用度(Bioequivalence): AUC0-∞(样)
相对生物利用度 = ———————— × 100 % AUC0-∞(标)
6.表现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n of distribution, Vd)
2.吸收分数 F 的改变也影响血药浓度: 血 药浓度随着 F 的增加而升高. F 值与药物 剂型及其质量有关, 口服时与饮食、服 药时间有关.
决定血药浓度的药动学参数
3.血药浓度将随消除速率常数 K 的增大而下降, K 的减小而生高。多剂量服药达稳态浓度时, K 值减小, 稳态浓度的波动范围就越小。 4.表观分布容积 V 对血药浓度的影响是反比关 系: V 增大, 血药浓度下降; V 减小, 血药浓度生 高。 5它.消与除消半除衰速期率常t1/数2 是有影关响: t血1/2药= 0浓.6度93的/ K重.要参数,
•血药浓度由上述各主要药动学参数 决定, 凡影响药动学参数时, 必将影 响血药浓度
三 影响体液药物浓度的因 素及与治疗药物监测的关系
(一). 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强度: R + D ==== RD ------- E
1.RD量越多,药物作用越强。 2.影响RD形成的因素:⑴ 药物在受体周围的浓度;
⑵ 单位容积内受体的数量; ⑶ 受体与药物间的亲和性。 3.受体周围药物的浓度取决于血药浓度: ⑴ 血药浓度 → 药理作用强度相关; ⑵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 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规律。
2)目前已发现体内代谢具多态性的主 要为乙酰化代谢和氧化代谢这两类 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 TDM ) 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应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 临床药理研究室
梁茂植
2006年6月
内容提要
一 治疗药物监测的任务,对象和特点 二 临床药代动力学与治疗药物监测的关系 三 影响体液药物浓度的因素及与治疗药物
监测的关系 四 血药浓度测定种类 五 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 六 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给药方案个体化 七 治疗药物监测的应用
2)化学上等价并不等于生物学 上等价。
2.生理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妊娠等.
1)年龄:生理机能的发育,成熟,衰老对药物处 置的影响。
2)性别: 男性对药物的清除比女性要快。
3)妊娠:孕期生理上的变化,将影响药代动力学 的各个环节。如,妊娠期间体内的雌激素和 黄体酮大量增加,黄体酮能诱导肝脏微粒体 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使药酶增加;又如, 孕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50%,主要经肾脏消除的药物被较快地清除。
2)血药浓度低但尿药(或代谢物)浓 度高;
3)血液和尿液中药物浓度都低;
4)血液和尿液中未检出被监测药物。
(四) 治疗药物监测的特点
1. 血药浓度用于调整剂量, 实现个 体化给药方案;
2. 只测一次血药浓度,不测药物经 时变化浓度;
3. 测定方法要求快速,简便, 准确.
二 临床药代动力学 与治疗药物监测的关系
• 半衰期是判断药物在体内残留 量的重要药动学参数。当体内 药物经过3.32个、6.64个、9.96 个生物半衰期时,药物在体内 消除分别为总量的90%、99% 和99.9%。
8.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 plasma-concentration, Css)
• 当药物的吸收速率与消除速率达到 平衡时,血药浓度可维持在一定水 平内上下波动,该波动范围定义为 稳态血药浓度。
• 表现分布容积是t 时体内药 物总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Vd= Dt ,意为体内药物按 血浆中Ct同样浓度分布时所需 的体液总容积,并不代表具 体的生理空间。
• Vd用于推测药物在体液中 分布的广泛程度和组织对药 物的摄取量。
7.半衰期(Half-life, t1/2)
• 药t半1/2所物β)需的是的消指时除药间半物,衰在或体期者内(血消药t1/2除浓ke 一或度 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 将准确可靠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临 床药理学家的专业指导,基于患者的 生理、病理状况及个体对药物反应的 临床实践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治 疗药物监测才具有生命力。
(三)治疗药物监测的任务和对象
1.治疗药物监测的核 心是给药方案个体 化:
1)药物代谢的种属差异; 2)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
性别、年龄、生理、 病理、遗传、环境; 3)药物代谢的种属差异和 个体差异决定给药方案 必须个体化;
8.常规剂量下出现严重毒性反应;诊断和处 理药物过量中毒;为药物引起的医疗事故提 供法律依据时,需要监测血药浓度。
2. 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
1)明确诊断,筛选中毒药物; 2)判断中毒程度并为制定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 3)药物过量时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3.了解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 提高用药依从性
1)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但疗效 不佳;
使所含主药的量相等,也并不能保证 机体对该药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相等, 因而造成治疗效果的差异。 • 通过比较两种制剂的药-时曲线(即 生物利用度),并对其AUC、Cmax 和Tmax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两种 制剂被机体利用是否生物等效。
生物利用度的计算方法
1、绝对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AUC0-∞(血管外)
4.达峰浓度的时间(Time for maxium of
drug concentration, Tmax) • 血管外给药时,达到最大
血药浓度时的时间。
• Tmax常用于判断血管外 给药后机体对药物吸收的 快慢。
5.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 是药物吸收速度与程度的一种量度。 • 不同的药物制剂或相同的药物制剂即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三个方面
1.分析技术的发展是开展治疗药物 监测的先决条件:
TDM的创始人之一Dr.Pippenger(1982)曾深 刻指出:“我相信历史将证明药理学的最大进 展之一是发明了分析体液中药物浓度的方法。”
• 50年代末 (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灵敏度低 特异性差
• 60年代末 (气相色谱法)
• 代表单次给药后机体对药物 的吸收总量,反映药物的吸 收程度。
• 一般通过统计矩积分法或药 代动力学参数公式法求算药时曲线下面积。
3.峰值血药浓度(Maxium of drug concentration, Cmax)
• 血管外给药后血浆最高药 物浓度。
• Cmax常用于阐述血药浓 度水平与毒性反应之间的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