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优秀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课程目标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教学目标目标细化目标层级结果性目标感悟性目标了解理解评价迁移运用家国情怀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时间、经过、结果√√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抗美援朝中的著名战役和英雄人物的事迹重点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原因、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难点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历史意义核心问题抗美援朝教法讲解、问题导向图片展示学法自主学习、表格列举、归纳概括、合作探究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1.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照片:2.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并播放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学生欣赏歌曲并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情怀二、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齐读标题,这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齐读学习目标:1.分析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原因;2.概述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时间、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3.讲述抗美援朝中的著名战役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朗读学习目标初步熟悉本节课需要掌握得内容,便于学习内容抉择。
三、新课讲授(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展示导入问题:2.教师展示合作探究的问题及材料:问题: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1:敬爱的毛泽东同志:..... 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节选)材料三: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一、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子目知识,完成自学反馈,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给老师,并在反馈后备注相关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代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和我国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以及战争对我国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和直观的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2.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课件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脉络。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和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
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一、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安危,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新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志愿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学了一年的历史,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还需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朝鲜战争示意图》,认识“三八线”的位置及朝鲜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2、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通过播放视频,创设历史情景,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上课讲述他们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提问:这首歌曲出现在什么战争之中?学生:抗美援朝。
这场战争是怎样发生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2、讲授新课:本课共分两个板块:抗美援朝保国家英雄人物展风采板块一:抗美援朝保国家1、背景:师:抗美援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生:结合课本回答。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优质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 抗美援朝

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
2.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的胜利。
3.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历史史实;通过阅读魏巍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首激昂之歌,是力量与美的结合,是正义与爱国的再现。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唱着这首雄壮的战歌,开赴朝鲜前线的。
当看到这幅图片,读着这首战歌的歌词时,相信你一定有很多疑问吧?抗美援朝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结果如何?要想解开这些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超越时空,走进那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去了解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去认识那些“最可爱的人”吧!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出兵原因:(1)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__东北边境城市__,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__中国的安全__。
(2)美国__第七舰队__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__解放台湾__,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3)__朝鲜__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目的:__抗美援朝、保家卫国__。
3.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中国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增援朝鲜,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能生动讲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并认同他们的优秀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和材料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爱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把握先烈的英雄事迹,知道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体会他们身上蕴含的优秀品质,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英雄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时代楷模”朱彦夫的照片。
教师导学:这是当代中国保尔——朱彦夫。
1950年,朱彦夫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全连伤亡殆尽,仅剩下他身负重伤,晕倒在阵地上。
醒来后,朱彦夫爬出几千米,被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乡亲救起。
那么,他参加的是哪场战争呢?多媒体出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图片,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教师导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朱彦夫参加的就是这场抗美援朝战争。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一、美国野心狼侵朝鸭绿江战火燃烧出示下面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抗美援朝的背景,分析抗美援朝的原因。
教师导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占领朝鲜半岛,建立对中国的包围圈,采取了一系列侵华政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美国政府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抗美援朝》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0年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最终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
本节课内容涉及战争背景、战争过程及战争意义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认识这场战争对中国及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和意义等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战争背景,理解战争过程,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及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国家利益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及战争过程。
2.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战役,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战争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抗美援朝战争相关课件,包括战争背景、过程、意义等内容。
2.图片:准备相关战争图片,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3.视频:寻找抗美援朝战争相关视频资料,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战争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简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包括五次大规模战役等,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从战争过程中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1950年至1953年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战争的背景、中国参战的原因、战争的过程和战争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识到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细节和背景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和牺牲精神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和视频。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和教学软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例如:“为什么中国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向学生呈现战争的经过和情景。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至1953年期间,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和援助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历程。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讲述战争背景、战争过程和战争意义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教材还包括了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精神,增强国家荣誉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具体内容和背景可能了解不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战争的过程和意义。
此外,学生对于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兴趣,可以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英雄精神,增强国家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营造战争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英雄教学法: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动力。
3.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视频、PPT等直观教具。
2.教材准备: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
3.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战争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和过程,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发展脉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第2课抗美援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简单的经过;掌握抗美援朝斗争的结果;能说出邱少云,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图片,文字信息,微课,视频,分组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通过课上朗读《最可爱的人》使学生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学习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图片,文字,视频手段拉近学生与战争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授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现在处于青春期,渴望得到关注,渴望表现自己,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
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意识较为开放,特别是网络媒体对大多数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爱国,战争,和平,牺牲这一类词语仿佛与他们没有关系。
本课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拉近学生与战争之间的距离,通过战争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给青春期心态浮躁的他们一剂良药。
八年级下学期在整个初中阶段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并且面临着会考和中考任务,本节课抓住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实际让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激发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的事迹以及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以及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分析。
四、教学过程(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新课导入:在2016年12月14日,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在香港大学有一个演讲,题目为《一首歌,一个时代》。
(教师播放视频)教师:香港大学全体师生齐唱的那首歌叫做什么?学生:歌名为《我的祖国》教师:《我的祖国》是一部电影的主题曲,你在视频中找到答案了吗?学生:《上甘岭战役》教师:上甘岭战役和哪一场战争有关?学生:抗美援朝战争教师: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二课《最可爱的的人》,一起走进60多年前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在抗美援朝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朝鲜战争背景、战争过程及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抗美援朝》(下)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朝鲜战争的战争背景、战争过程及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2.难点:如何分析抗美援朝对中国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1.整体授课、讲解分析。
2.图表阅读和解析。
3.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流程:1.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和实质,知道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新知预测:教师提问:朝鲜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2.讲授(30分钟)1)展示课件,阐述朝鲜战争的背景和实质。
2)梳理战争过程,重点讲解中国在抗美援朝中的作用。
3)分析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合作学习(20分钟)1)呈现阅读材料,分成小组阅读、讨论、归纳、总结。
2)围绕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讨论,总结出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4.课堂展示和提问(20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展示。
2)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问学生,梳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研究和展示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5.归纳总结(10分钟)1)梳理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呈现课堂笔记和重点句型,强化学生记忆。
六、教学评价:1、课堂笔记,对话、讨论、发言记录。
2、团队合作的小组报告及自学笔记。
3、个人思考和表达的评价及总结。
4、模拟试卷的综合评价。
五、拓展延伸:(1)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大型活动。
(2)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3)力争参加课外选修课或竞赛等活动。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2024/1/25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教学经验教训,为下一轮教学提供 改进建议。
19
05
教师专业成长与反思
2024/1/25
20
观摩他人优秀课例,提升自身能力
1 2 3
观看名师课堂实录
通过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学习他们如何组织课 堂、引导学生思考、处理教材内容等方面的技巧 和方法。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抗 美援朝》教学设计
2024/1/25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5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教师专业成长与反思
2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2024/1/25
3
教材分析与课程目标
教材分析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一课,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是中学历史学科 中的重要内容。本课通过丰富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貌,理解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和世界历 史的重要意义。
举办纪念活动
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纪念日等特殊日子,举办相关的纪念 活动,如主题演讲、文艺演出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 承红色基因。
15
04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2024/1/25
16
过程性评价策略制定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 听讲、思考、发言等方面,记录 学生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观察学生在 小组内的合作情况,包括分工、 讨论、解决问题等方面,评价学
寻求同行帮助
与同事或同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部編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至1953年期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历程。
教材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抗美援朝战争距离现在较远,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典型事件,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抗美援朝战争相关内容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视频资料: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录片、电影片段等。
4.板书设计:设计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线、战争过程等关键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2.呈现(15分钟)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4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4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代对抗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于国际政治环境和战争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了解战争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3.讲解法:教师对战争的过程和意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作业: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役和战争的结果。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的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提前准备的历史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教材主要通过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了解不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战争的具体经过和战斗事迹感兴趣,但对于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较为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把握战争的过程,并深入剖析战争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战争场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战争背景、过程和意义的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八下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课程标准: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最可爱的人”。
学习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课前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基础解读:知识点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原因(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
(2)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①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过程:(1)开赴前线: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主要战果: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3)胜利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5、英雄:(1)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说课稿

人教部編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和援助朝鲜,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历史事件。
教材从战争的背景、我国决策的过程、战争的特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具体内容和背景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战争的过程和意义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战争决策的过程,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和英雄人物。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战争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优秀教案

《抗美援朝》教材分析本课知识承接上一课,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现代史部分唯一的一场战争,是本册教材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本课知识在第一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及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等史实;2.能说书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认识抗美援朝对朝中两国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课本插图《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及相关视频材料,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从而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2.能生动讲述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等先烈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的原因;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出示歌词。
讲解:1949年的中国,是个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国家,但她却面临着拥有原子弹、经济上和军事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侵略。
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气势雄壮、节奏铿锵的歌曲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原因出示图片:《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教师讲解: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通过阅读《抗美援朝战争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掌握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2.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的有效方法;3.通过朗诵经典作品、讲故事、学唱歌曲,进行情景体验,掌握体验式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的分析,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认识国与国之间和平、友好、平等相处的重要性;体会先烈英雄业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认识和平、幸福来之不易,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为什么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难点:理解中国出兵朝鲜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抗美援朝的图片,播放背景音乐《志愿军军歌》◆讲授新课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课件出示]材料一美国采取的一系列侵略政策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侵入朝鲜,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飞机在我国边境狂轰滥炸,美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美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碍我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是我们本不愿意打却又不能不打的一场战争。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关联。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
中国支持朝鲜不仅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也是出于自身安危考虑,不得不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直接武装较量。
----杨尚昆材料三: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美援朝》
教学模式介绍:
PBL教学的本质内涵是以学习者为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以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心理体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为基础创设一个统整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完整的事情,且该情境或事情又蕴含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或做事情中学习即可称作项目学习。
PBL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或事件-明确过程与目标-成果展示与评价
设计思路说明:
通过回顾学生之前对于三八线的认识,揭开三八线的来源,由此切入吸引学生的兴趣。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四大块:中国参加抗美援朝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着重讲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意义。
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在讲解到抗美援朝意义的时候可以运用PBL教学,让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论从史出的角度来分析讨论,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阐述。
教材分析
《抗美援朝》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
其承接上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史实,主要讲述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
抗美援朝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志愿军入朝鲜作战的原因。
(3)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简单经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朝鲜战争的学习,探究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背景的分析,共同探讨对中美关系和事件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朝鲜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
“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
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材料:几乎每位同学小时候都会在课桌上划出一道“三八线”来与同桌隔开,那么你们知道真正的“三八线”的由来是怎样的吗?
2.学生思考回答:“三八线”意味着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中国出兵的原因
1.展示图片材料:美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学生根据课本总结原因1: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2.展示图片材料: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学生根据课本总结原因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3.展示数据材料: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照
得出结论:全国支援抗美援朝
(二)战争的经过
1.引导学生回答:展示图片,读课本,说说战争的经过。
提示:
(1)首战告捷:抗美援朝纪念日——10月25日。
(2)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2.展示史料:
材料: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图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前线
3.教师提问:课本中具体介绍了哪几位名垂千史的战斗英雄?
播放视频:上甘岭战役。
学生回答:邱少云、黄继光
教师补充:毛岸英、杨根思
教师提问: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展示材料: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生回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许多战士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2)赢得了战争,保卫了国家,为国家、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三)战争结果
展示图片: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
播放视频:抗美援朝的正义性
升华主题:
(1)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美国军队参战的非正义性。
(四)战争意义
教师提问: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小结抗美援朝的胜利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提示:
(1)国内:为国家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国际: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五)本课总结
1950年美国入侵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五战五捷,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黄继光、邱少云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本课材料使用得比较广阔,如邱少云、黄继光等革命英雄是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已经学过的,可以串联起来融会贯通,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感知,对把握和学习好历史大有帮助;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展示《志愿军战歌》、抗美援朝战争原始录像、邱少云、黄继光等图片、《英雄儿女》电影剪辑,形成视听冲击,创设学习情景,拉近历史与学生实际的距离,给他们提供体验过去的可能。
学生爱看、爱听,会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自己总结问题,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标要求;另一方面,注意抗美援朝的时间,恰逢新中国成立之初,表明本次志愿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