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9张ppt).ppt

合集下载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说课课件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说课课件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说课课件
目录
• 课程导入 •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实验设计与操作 •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课程总结与反思
01课程导入ຫໍສະໝຸດ 课程背景0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物理学中 一个重要的基本定理,广泛应用 于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02
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之前,学 生已经掌握了力的基本概念和常 见力的分析方法。
下节课预告与引导
下节课将学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01
通过学习动量守恒定律,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物
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动量守恒现象
0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动量守恒的例子,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
问题的能力。
提醒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点
03
建议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课程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的收获
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掌 握如何应用该定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等实验器材,提 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学生学会了团队协作,增强了沟通与交 流能力。
滑轮组拉力分析
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滑轮 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而分析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
03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目的
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
橡皮筋
滑轮
钩码
细绳 实验板
实验步骤与操作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课件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课件
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脱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C___和__E___;(2)脱漏的内容分别是
__记__下__两___条__绳__的__方___向__和_把__橡___皮__条__的__结___点__拉__到__同___一__位__置__O__。
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的操作规程可
知,有重要脱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E。在C中未记下两条 细绳的方向。E中未阐明能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 置O。
7.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 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 取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
8.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一样, 并且要恰中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六、误差分析
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3_._6__N。
D (2)以下不用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丈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运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1.用描点法记录的拉力方向不够准确; 2.所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不严厉平行; 3.拉橡皮条时,没有做到橡皮条及两细绳套平行于木板, 使在纸上所描下的拉力方向并不是拉力的真实方向;
4.没有校准弹簧秤的零点,两只弹簧秤的刻度不准确; 5.弹簧的拉杆与限位孔有摩擦,使弹簧秤读数并不能真 实地表示细绳中拉力的大小。
(4)在以F上2的实大验小结果比比真较实符值合偏实小验且现方实向的一比位真同实窗方中向,偏呵左斥。误作差的图主时要两缘虚由线是分(至 少写别出与两F种1线情和况)F2线不严厉平行。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幻灯片课件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幻灯片课件
(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 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15
教 学过程
注意事项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观察指针是否 指在零刻度处,若指针不在零刻度处,要设法调 整指针,使之指在零刻度处。再将两个弹簧测力 计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如果两个示 数相同方可使用。
(2)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
(3) 实验中,更换重物时注意用手拉住中间绳套,防止三力不能平衡时损
坏器材。
•16

误差分析
学过程
(1)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够准确造成系统误差。 (2)弹簧测力计读数和作图不准造成偶然误差。 (3)圆纸片重力、滑轮的摩擦力带来的误差。 (4)力的夹角读数的误差。
•17
教 学反思
本实验是一个常规实验,实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论清晰。最主要还 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可以找出一些生活中比较简单的实例,一样 可 以得出结论
•9
教 学过程
实验器材 带滑轮的架子,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若
干),重物,三角板,量角器,刻度尺,铅笔.
•10
教 学过程
设计实验 参照课本实验,重新设计实验,并进行交流和改进
•11
教 学过程
分组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把裁切成圆的纸片标上角度 2、按照设计连接细绳,组装滑轮和弹簧 测力计 3、三个绳套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 带装置稳定后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夹角,确定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中间绳套上重物的 重力, 4、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纸上画出力的 图示,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12
教 学过程
分组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把裁切成圆的纸片标上角度 2、按照设计连接细绳,组装滑轮和弹簧 测力计 3、三个绳套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 带装置稳定后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夹角,确定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中间绳套上重物的 重力, 4、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纸上画出力的 图示,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精品课件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PPT精品课件
长到O点,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1;放回橡 皮条,再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再
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再伸长到O 点,读出秤的示数F2。
C. 用弹簧秤连接一条细线拉橡皮条, 使它的一端伸长到O点,读出F1;再换用 另一细线与弹簧秤连接橡皮条,使它的一
端仍然伸长到O点,读出F2。
D. 把两根细线中的一条细线与弹簧 秤连接,然后同时拉这两天细线,使橡皮 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记下两细线的方向 及秤的示数F1;放回橡皮条后,将弹簧秤 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 线,使橡皮条一端伸长到O点,并使两条 细线位于记录下来的方向上,读出弹簧秤 的读数F2。
龙门万佛洞正壁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 朝的贾思勰(xi6),是我 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龙门 摩崖 三佛 龛全 景
云岗石窟第20窟露坐大佛
《洛 神赋 图》 卷
承上启下的文学
三国两晋时文学 成就综述
(点击)
嵇康
玄学的代 表人物, “竹林七 贤”之一
祖冲之
他最突出的贡献,是 继刘徽的成就之后,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 周率的数值,精确地 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 第七位数字,也就是 在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这 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变式练习]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 序排列应是__________。
(1)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 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 力F。
(2)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 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3)记下两测力计读数,描出两细绳 的方向。
(4)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 纸,用图钉固定,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 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条的 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 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 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

高中物理【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

高中物理【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
栏目 导引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典例探究
对实验原理、实验误差 的考查
例1 (2010·高考天津卷)在探究求合 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 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 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 橡皮条,
栏目 导引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 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 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 字母代号).
【解析】 (1)以F1、F2为邻边作平 行四边形,其对角线OF即为所求的 合力(如图2-5-3所示).
图2-5-3
栏目 导引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筋 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 力与分力的关系,B错误;结点位置 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 的拉力大小改变时,另一只弹簧测力 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必须都改变, 故D错误;正确的选项为A、C.
栏目 导引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 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 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的图 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和三 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 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栏目 导引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 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 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 方向,用刻度尺从O点按选定的标度 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测力则
6.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 定则求出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7.改变两个力F1、F2的大小和夹 角,重复实验两次.

高中物理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课件

高中物理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课件

数据处理
作力的矢量图(用力的图示) 1.选好标度,将两个分力按比例在其方向上作图,
并注明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用严格的几何方法做平行四边形 3.画出两力夹的对角线,测量长度,求出此力的大
小,并记录方向(合力的理论值) 4.用同样的标度作出一个力时的图示(合力的实际
值) 5.比较合力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大小、方向)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知识回顾: 1、共点力的定义?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3、共点力合成的运算法则
4、两力的合力:合力范围:|F1-F2|≤F≤F1+F2
1)、两力大小一定,合力随两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2)、合力大小一定,两分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3)、两力大小相等且夹角为120o,则合力与分力相等
⑦刻度尺⑧三角板⑨图钉
实验步骤
▪ 1.固定橡皮条的一端 ▪ 2.另一端连接两细绳套 ▪ 3.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 ▪ 记下结点位置,两力的大小和方向 ▪ 4.用一个弹簧秤将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 ▪ 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 ▪ 5.作图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事项
1.弹簧秤、细绳、橡皮条在同一水平面内 2.读数:视线与弹簧秤垂直 3.用细线,且适当长些 4.记录方向:两点距离适当大些 5.两分力夹角不易过大或过小 6.合力分力用同一标度作图
误差分析
1.弹簧秤读数 2.记录方向 3.记录结点位置 4.作图
5、三力合力取值范围
实验问题的复习方法
目的
关 原理
注 器材
七 大
步骤
方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 是热点
原理是 灵魂
数据处理 是重点
一、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源自实验目的: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推选]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张pptPPT文档

[推选]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张pptPPT文档
干),重物,三角板,量角器,刻度尺,铅笔.
教 学过程
设计实验
(1)用铅笔、刻度尺和量角器按选定的标度以O点为起点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
参照课本实验,重新设计实验,并进行交流和改进 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教 学过程
数据处理
(1)用铅笔、刻度尺和量角器按选定的标度以O点为起点作出这两只弹簧 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 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 记录的方向作出中间绳套悬挂重物重力 F′的图示。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说课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张ppt
教 材分析
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学生必做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考试大纲:
教 材分析
本实验的地位 重、难点的确定 三维目标的设计
1 《知验识证与力技的能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实验在必修一中
(占教1有)学重会重要用位点力置的:,图学示生法第表一示次力通;过实验的方法去体会 (2理区让过2解别)程学矢。掌与生量也握方相能体合法加够力会减更与设的好分规的计力则理的实,解等验直力效观的。替的代过看关程到系矢量和标量的 通教本过学实实验验难虽探点然究:是方个案验的证设实计验与,实但施是,我体们验可科以学把探知究识的 过3(的探育打 发情程1传究。)感破学授中培态学生过学养度程生的习学与优科生价习探化学的值惯究成研合观一的欲究作个的精学望科方神习。学法,的方,激探发从式究学而,过生渗程激学透,习科让兴学学趣方生,法在形教
(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 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 8.5.20208.5.202011:0311:0311:03:1011:03:10
教 学过程
数据处理
(1)用铅笔、刻度尺和量角器按选定的标度以O点为起点作出这两只弹簧 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 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 记录的方向作出中间绳套悬挂重物重力 F′的图示。
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教 学方法
演示实验 小组探究
学 情分析
学生习惯了教师直接给出答案 缺乏自己对相结论的探究与
思考
教 学过程
新课导入
1. 力的三要素,尝试画出F=15N的力的图示。
2. 如何用实验的方式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 学过程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2)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 形定则。 (3)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实验结论。
教 学过程
分组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把裁切成圆的纸片标上角度 2、按照设计连接细绳,组装滑轮和弹簧 测力计 3、三个绳套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 带装置稳定后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夹角,确定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中间绳套上重物的 重力, 4、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纸上画出力的 图示,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 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 学过程
注意事项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观察指针是否 指在零刻度处,若指针不在零刻度处,要设法调 整指针,使之指在零刻度处。再将两个弹簧测力 计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如果两个示 数相同方可使用。
(2)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 (3) 实验中,更换重物时注意用手拉住中间绳套,防止三力不能平衡时损 坏器材。
教 学过程
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够准确造成系统误差。 (2)弹簧测力计读数和作图不准造成偶然误差。 (3)圆纸片重力、滑轮的摩擦力带来的误差。 (4)力的夹角读数的误差。
教 学反思
本实验是一个常规实验,实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论清晰。最主要还 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可以找出一些生活中比较简单的实例,一样 可 以得出结论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 材分析
课程标准
1.2.2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学生必做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考试大纲:
教 材分析
本实验的地位 重、难点的确定 三维目标的设计
1 《知验识证与力技的能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实验在必修一中
((2占理区教 让过12有解别))程学学重矢。会掌与生重要量也用握方位相能体点力合法置加够的力会: ,减更图与设学的好示分生规的计法力第则理表的实一,解示等验次直力力效通观的。;替过的代过实看关程验到系的矢方量法和去标体量会的 通教本过学实实验验难虽探点然究:是方个案验的证设实计验与,实但施是,我体们验可科以学把探知究识的 过3(的探育打 发情程1传究。)感破 学授中培态学 生过学养度程生的习学与优科生价习探化学的值惯究成研合观一的欲究作个的精学望科方神习。学法,的方,激探发从式究学而,过生渗程激学透,习科让兴学学趣方生,法在形教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1:038.5.202011:038.5.202011:0311:03:108.5.202011:038.5.2020
教 学过程
实验原理
提问: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何能直观看到力的大小和方向?
等效法:使某一点受三个力的同时保持静 止,所以这三个力合力为零,那么其中两个力 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也就是那两个 力F1和F2的合力就与F3等大反向。作出与力 F3方向相反的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 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 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教 学过程
分组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把裁切成圆的纸片标上角度 2、按照设计连接细绳,组装滑轮和弹簧 测力计 3、三个绳套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 带装置稳定后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夹角,确定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中间绳套上重物的 重力, 4、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纸上画出力的 图示,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感谢您的指导!
•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0.8.58.5.202011:0311:03:10Aug-2011:03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
教 学过程
实验器材 带滑轮的架子,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若
干),重物,三角板,量角器,刻度尺,铅笔.
教 学过程
设计实验 参照课本实验,重新设计实验,并进行交流和改进
教 学过程
分组实验步骤
1、用量角器把裁切成圆的纸片标上角度 2、按照设计连接细绳,组装滑轮和弹簧 测力计 3、三个绳套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 带装置稳定后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和夹角,确定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然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中间绳套上重物的 重力, 4、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纸上画出力的 图示,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改变重物质量,重新进行几次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