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基沉降

合集下载

地基沉降名词解释

地基沉降名词解释

地基沉降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地基沉降是指由于地下土壤的不稳定性或其他因素导致地基下
沉的现象。

地基沉降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整体下陷,造成建筑物的不平衡和结构不稳定。

这可能会导致墙体开裂、地板下陷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倒塌。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为了预防地基沉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了解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这样可以在设计阶段选择合适的基础结构,以减少地基沉降的风险。

其次,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法,如灌注桩、钢筋混凝土地基等,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此外,定期进行地基监测和维护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通过监测地基的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地基沉降问题,避免其对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害。

总之,地基沉降是建筑工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了解地基沉降的影响以及采取预防措施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5,6)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5,6)
(kPa)
2.压缩指数
e - logp曲线后段直线段的斜率 e1 - e2 Cc lg p2 - lg p1 压缩指数Cc 越大, 土的压缩性越大。
低压缩性土; Cc 0.2 0.2 Cc 0.4 中压缩性土
Cc 0.4
高压缩性土。
粘性土的Cc值一般在0.1—1.0之间
反压重物
反力梁
千斤顶 百分表 荷载板
基准梁

变形模量E0、压缩模量Es的关系
无侧限条件 完全侧限条件
变形模量
压缩模量
换算关系
σx=σy=K0σz
x x
E0
y
E0

z
E0
0
K 0 /(1 )
z Es z y z z x E0 E0 E0
地基土产生压缩的原因
内因
土是三相体,土体受外力引起的压缩包括三部分: ①固相矿物本身压缩,极小,物理学上有意义,对建筑工程来 说无意义; ②土中液相水的压缩,在一般建筑工程荷载σ=(100~600) Kpa作用下,很小,可忽略不计; ③土中孔隙的压缩,土中水与气体受压后从孔隙中挤出,使土 的孔隙减小。 土体的压缩变形主要是由于孔隙减小引起的。
土的压缩性指标除从室内压缩试验得到外, 也可通过现场原位测试得到。 如在浅层土中进行静载荷试验可以得到变 形模量; 在现场进行旁压试验或触探试验都可以间接 确定土的模量。
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In-Situ Testing ):在岩土体原 有的位置上,在保持岩土的天然结构、天然含 水量以及天然应力状态条件下测定岩土性质称 为原位测试。 土体原位测试:一般指的是在工程地质勘察现 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土层的情况下对土 层进行测试,以获得所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指标及划分土层一种土工勘察技术。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要点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要点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课外研习论文学生姓名刘振林、靳颜宁、唐雯钰学号 **********、**********、********** 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1001班指导老师李江腾2012.09目录引言 (2)1.地基沉降 (2)1.1地基沉降的基本概念 (2)1.2地基沉降的原因 (2)1.3地基沉降的基本类型 (2)1.3.1按照沉降产生机理 (2)1.3.2按照沉降的表示方法 (2)1.3.3按照沉降发生的时间 (3)2.地基沉降的计算 (3)2.1地基沉降计算的目的 (3)2.2地基沉降计算的原则 (3)2.3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3)2.3.1分层总和法 (3)2.3.2应力面积法 (6)2.3.3弹性力学方法 (13)2.3.4斯肯普顿—比伦法(变形发展三分法) (15)2.3.5应力历史法(e-lgp曲线法) (17)2.3.6应力路径法 (19)3.计算要点 (20)3.1分层总结法计算要点 (20)3.2应力面积法计算要点 (20)3.3弹性理论法计算要点 (20)3.4斯肯普顿—比伦法计算要点 (20)3.5应力历史法计算要点 (20)3.6应力路径法计算要点 (20)4.总结 (21)参考文献: (21)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要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刘振林,唐雯钰,靳颜宁指导教师李江腾[摘要]:本文介绍了六种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应力面积法、弹性理论法、斯肯普顿—比伦法、应力历史法以及应力路径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计算要点。

关键词:分层总和法;规范法;弹性理论;斯肯普顿—比伦;应力历史;应力路径ABSTRACT:This thesis introduces six kinds of foundation settlement calculation methods:layerwise summation method,Stress area method,elasticity-thoery method,Si Ken Compton ancient method,Stress history method,stress path method,and discuss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six methods.KEY WORD:layerwise summation method;Specification Approach;elastic theory;stress history;A.W.Skempton—L.Bjerrum;stress path引言基础沉降计算从来就是地基基础工程中三大难题之一,在进行基础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强度要求,还要把基础的沉降和沉降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地基沉降成因鉴定

地基沉降成因鉴定

地基沉降成因鉴定一、地基沉降的定义和危害地基沉降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地质变化、地下水位波动等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现象。

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倒塌,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地基沉降成因的鉴定和治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地基沉降成因分析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地震、气候变化等。

地壳运动会导致地面升降,地震则会引起地面的震动和变形。

此外,气候变化如温度变化、降雨量变化等也会影响土壤的含水量,进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地基沉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合理的建筑规划、施工方法不科学、地下水开采过度等都会导致地基沉降。

此外,建筑物的重量和基础设计不合理也会对地基造成压力,导致沉降。

三、鉴定地基沉降成因的方法和步骤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鉴定地基沉降成因的重要步骤。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了解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建筑物状况等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2.土壤测试土壤测试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土壤剪切强度等指标的测定。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状况,进一步分析地基沉降的原因。

3.建筑物调查建筑物调查包括对建筑物的结构、材料、施工情况等进行了解。

通过调查,可以判断建筑物对地基的压力和影响,以及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

4.历史资料查阅历史资料查阅包括对地质勘查报告、气象资料、地下水开采记录等资料的查阅。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了解历史上的地质变化、气候变化等情况,有助于分析地基沉降的成因。

四、不同地基沉降成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同地基沉降成因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地壳运动、地震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地基沉降通常影响范围较大,且具有不可预测性;而人为因素如地下水开采过度、施工方法不科学等导致的地基沉降则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加以控制。

在实际鉴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其相互作用,以准确判断地基沉降的成因。

五、针对不同成因的地基沉降提出相应治理措施和预防方案1.自然因素导致的地基沉降治理措施:对于地壳运动、地震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地基沉降,应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地基沉降是指地面或建筑物由于地基受力而发生的下沉现象,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一、经验法。

经验法是指根据历史工程经验和实测数据进行估算的方法。

在没有详细的地质勘探和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查阅类似工程的实测数据,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工程特点,进行估算。

经验法计算简单快捷,但精度较低,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

二、解析法。

解析法是指根据土力学理论和数学方法,通过对地基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地基沉降的方法。

解析法需要建立地基土体的本构模型,考虑地基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数学计算得出地基沉降的结果。

解析法计算精度较高,适用于对地基沉降要求较高的工程。

三、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是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将地基土体离散成有限个单元,通过数值计算得出地基沉降的方法。

有限元法考虑了地基土体的非线性和非均质性,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地基沉降的过程。

有限元法适用于复杂地基条件和大型工程的地基沉降计算。

四、监测法。

监测法是指通过实测方法,利用沉降仪、水准仪等设备对地基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得出地基沉降的方法。

监测法可以直接观测到地基沉降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直观、准确的计算方法。

监测法适用于对地基沉降要求较高的工程,也可以用于验证其他计算方法的结果。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情况。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对于复杂的地基条件和大型工程,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计算,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地基沉降是指在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地基土层过于松软时,地面
上建筑物或结构受到地基土层沉降的影响而产生的沉降现象。

地基
沉降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地基沉降
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地基沉降的计算
方法。

首先,对于浅基础而言,地基沉降的计算通常采用弹性理论的
方法。

根据地基土层的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可以采用不
同的计算方法,如弹性模量法、叠加法、有限元法等。

其中,弹性
模量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它通过考虑地基土层的弹性模量和
杨氏模量来计算地基沉降的大小。

叠加法则是将地基土层分层进行
分析,分别计算各层的沉降量,然后进行叠加得到总的地基沉降量。

有限元法则是通过建立地基土层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数
值模拟,得到地基沉降的结果。

其次,对于深基础而言,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与浅基础有所不同。

深基础通常采用桩基、承台基础等形式,地基沉降的计算需要
考虑地基土层的非线性特性和桩基与土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进行
深基础地基沉降计算时,需要考虑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采
用有限元法进行三维非线性分析,得到地基沉降的准确结果。

总之,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地基沉降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工程师在进行地基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以确保地基沉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hapt3-6-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Chapt3-6-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 四、例题分析
【例】某厂房柱下单独方形基础,已知基础底面积尺寸
为4m×4m,埋深d=1.0m,地基为粉质粘土,地下水位 距天然地面3.4m。上部荷重传至基础顶面F=1440kN,土
的关天计然算重资度料如=下16图.0。kN试/m分³,别饱用和分重层度总 sa和t=法17和.2规kN范/m法³,计有算
sc
n
c i1
E P c ci(zi
izi1 ) i1
式中:
sc——考虑回弹再压缩影响的地基变形
计算深度取至 基坑底面以下 5m,当基坑底 面在地下水位 以下时取10m
Eci——土的回弹再压缩模量,按相关试验确定
c——考虑回弹影响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1.0
Pc——基坑底面以上土的自重应力,kPa
4.0 2.0 0.0840 31.6 65.9
5.6 2.8 0.0502 18.9 77.4 0.24
7.2 3.6 0.0326 12.3 89.0 0.14 7.2
6.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n
根据σz = 0.2σc的确定原则,由计算结果,取zn=7.2m
7.最终沉降计算
根据e-σ曲线,计算各层的沉降量
分层总和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压缩 层范围内地基分层,计算每一分层的压 缩量,然后累加得总沉降量。
分层总和法有两种基本方法:e~p 曲线法和e~lgp曲线法。
基础最终沉降量Βιβλιοθήκη 算…3计算原理一般取基底中心点下地基附加应力来计算各分层土的竖向压缩量,认
为基础的平均沉降量s为各分层上竖向压缩量Dsi之和,即
2.分层总和法中附加应力计算应考虑土体在自重作用下的 固结程度,未完全固结的土应考虑由于固结引起的沉降量
相邻荷载对沉降量有较大的影响,在附加应力计算中应考 虑相邻荷载的作用

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

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

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
地基沉降是指地面或建筑物在一定时间内下沉或沉降的现象。

它可以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讨论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

1. 地质条件
- 地质条件是地基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例如,软弱的土壤层或高含水量的土壤容易引起地基沉降。

2. 水分变化
- 水分变化是另一个重要的地基沉降因素。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的改变会影响土壤的体积和承载能力。

在干燥季节,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导致地基沉降。

相反,在潮湿的季节,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可能导致地基隆起。

3. 地下水位
- 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对地基沉降产生影响。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会失去水分并变干,从而导致地基沉降。

相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会吸收更多的水分,从而可能导致地基升起。

4. 建筑物荷载
- 建筑物的荷载也是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之一。

建筑物的自重以及附加荷载会对地基施加压力。

如果荷载过大或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地基沉降。

此外,建筑物的使用方式和荷载变化也会影响地基沉降的速率和幅度。

需要注意的是,地基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下的影响因素可能存在差异。

在进行建筑工程时,地基工程师应该进行详细的土壤勘察和工程设计,以减小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总结起来,地质条件、水分变化、地下水位和建筑物荷载是影响地基沉降的重要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基沉降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

地基沉降原理

地基沉降原理

地基沉降原理
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

以下是导致地基沉降的主要原因:
1. 地下水位变化: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吸水性变差,容易引发土壤干燥,使土壤体积收缩,从而导致地基沉降。

相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水分通过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冲洗走,土壤会变得松软,容易塌陷,也会导致地基沉降。

2. 土层地质性质:土壤的水分含量、压缩性、含盐量和压实度等都会对地基沉降产生影响。

例如,含有高含盐量的土壤会导致土壤颗粒间的吸附力增强,土壤膨胀力增大,从而引发地基隆升;而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则会在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下发生液化现象,导致地基下沉。

3. 人为活动:大规模的地下采矿和地下水开采会导致地下土层的塌陷和压缩,进而引发地基沉降。

此外,大量的地下施工、挖掘和填筑等操作也会对地基稳定性产生影响。

4. 地震:地震时地壳会发生不规则的震动,土层会收到不同程度的挤压、震动和液化,从而导致地基沉降和地面沉降。

如果发现有地基沉降的现象,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及答案

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土力学的英语是:(A)Soil Mechanics (B)Solid Mechanics (C)Soil Foundation2、岩土工程的英语是:(A)Rock and Soil Mechanics(B)Geotechnical Engineering(C)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3、下列哪位被誉为土力学之父?(A)库仑(Coulomb) (B)朗肯(Rankine) (C)太沙基(Terzaghi)4、土力学学科正式形成是哪一年?(A)1890 (B)1925 (C)19605、土力学主要研究地基那两方面的问题?(A)变形与渗流(B)变形和稳定(C)渗流与稳定6、浙江大学曾国熙教授倡导的岩土工程学科治学方法是?(A)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B)试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C)基本理论、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累积级配曲线来表示的。

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A)土粒大小较不均匀,级配良好(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2、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B)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3、土的三相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哪些为直接试验指标?(A)孔隙比、含水量、土粒比重(B)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C)含水量、重度、孔隙比4、测定土的液限的标准是把具有30度锥角、质量76克的平衡锥自由沉入土体,沉入多少深度时的含水量为液限?(A)18mm (B)2mm (C)10mm5、压实能量越小,则(A)最优含水量越大(B)土越容易压实(C)土的最大干密度越大6、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称为(A)液性系数(B)塑性系数(C)液性指数(D)塑性指数7、土的含水量一般用什么测定:(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8、某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2%,液限35%,塑性指数17,孔隙比1.58,则该土应定名为:(A)淤泥(B)粉质粘土(C)淤泥质粘土9、土的密度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10、关于土中的结合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B)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C)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D)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都不能传递静水压力11、一般来说,粗大土粒往往是岩石经过什么作用形成?(A)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C)化学风化作用12、粘性土的塑限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13、土的液性指数越大,则:(A)土的渗透性越大(B)土的塑性指数越小(C)土质越软14、土的塑性指数越小,则:(A)土的粘性越差(B)土的渗透性越好(C)土的变形越大15、土粒比重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第三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1、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0.5m/d、 0.001m/d、 0.02m/d,则土层等效水平渗透系数为多少?(A)0.426m/d (B)0.174m/d (C)0.028m/d2、某饱和土的含水量为40%,土粒比重为2.75,则该土发生流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为:(A)1.02 (B)0.83(C)1.203、管涌形成的条件中,除具有一定的水力条件外,还与土粒几何条件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比不均匀系数小于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B)不均匀系数小于10的土比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C)与不均匀系数没有关系4、在防治渗透变形措施中,哪些措施是在控制水力坡降?(A)溢出部位铺设反滤层(B)上游做垂直防渗帷幕或设水平铺盖(C)下游挖减压沟5、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0.4m/d、0.05m/d、 0.003m/d,则土层等效竖向渗透系数为多少?(A)0.367m/d (B)0.063m/d (C)0.008m/d6、变水头试验常用来测定哪种土的渗透系数(A)粘性土(B)砂土(C)任何土7、计算成层地基中等效渗透系数时,水平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渗透系数____的土层,而垂直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渗透系数_____的土层;(A)大小(B)大大(C)小大(D)小小8、下列哪种土样更容易发生流砂:(A)粗砂(B)粉土(C)粉砂9、下列土体中渗透系数最小的是:(A)砂(B)粘土(C)粉土10、常水头试验常用来测定哪种土的渗透系数?(A)粘性土(B)砂土(C)任何土第四章地基中的应力计算1、地下水位下降将引起:(A)自重应力减小(B)地面沉降(C)超静孔压减小2、已知宽为3m,长为6m和另一宽为6m,长为12m的矩形基础,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应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之间有何关系?(A)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B)大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C)两基础角点下下z深度处竖向应力分布相同3、当地下水位从地表处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有何影响?(A)不变(B)减小(C)增加4、条形均布荷载中心线下,附加应力随深度减小,其衰减速度与基础宽度有何关系?(A)基础宽度越大,衰减越慢(B)基础宽度越大,衰减越快(C)与基础宽度无关5、双层地基中上层土与下层土的变形模量之比越小,则下层土中的附加应力:(A)越小(B)不变(C)越大6、某方形基础中心点下1m处竖向附加应力为70kPa,则该基础中心点下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A)95.2kPa (B)80.4kPa (C)56.3kPa7、在荷载作用范围外,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是:(A)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B)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然后减小(C)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增大8、对于天然地基,若土体竖向变形模量大于水平向变形模量,则与均质地基相比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A)产生应力集中(B)产生应力扩散(C)没有变化9、对于均布条形荷载p作用下的附加应力为0.1p的等值线深度大约为基础宽度的几倍?(A)6;(B)3.5;(C)2;(D)1.510、在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基础的什么部位?(A)基础中心(B)基础边缘(C)不确定第五章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1、土体压缩性e—p曲线是在何种条件下试验得到的?(A)无侧限条件(B)部分侧限条件(C)完全侧限2、从现场载荷试验p—s曲线上求得的土的模量为:(A)变形模量(B)弹性模量(C)压缩模量3、在室内压缩试验中,土样的应力状态与实际中哪一种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状态相一致:(A)条形均布荷载(B)矩形均布荷载(C)无限均布荷载4、某地基土,已测得压缩指数为0.5,则回弹指数可能为:(A)1.0 (B)0.01 (C)0.15、某地基土,已测得压缩模量6MPa,则变形模量可能为:(A)7MPa (B)6MPa (C)5MPa6、双面排水,在土层厚度相同、性质相同的两个粘土层顶面,分别瞬时施加无限均布荷载p1=100kPa,p2=200kPa,试问经过相同时间t,两种情况的固结度有何不同?(A)p1=200kPa的固结度大(B)p2=400kPa的固结度大(C)两种情况的固结度相同7、某地基粘土层的厚度均为4m,情况1是双面排水,情况2是单面排水,当地面瞬时施加一无限均布荷载,达到同一固结度时,所对应的时间有何关系?(A)t1=4t2 (B)t1=2t2 (C)t1=t2 (D)t2=4t18、土的渗透性越好,则:(A)变形稳定越快(B)强度越小(C)有效应力增长越慢9、土的压缩性越大,则:(A)固结越快(B)固结越慢(C)与固结无关10、地基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的原因一般为?(A)地下水;(B)土自重与外加荷载;(C)地下水与外加荷载;(D)外加荷载11、某土样经压缩试验测得其在100kPa和200kPa压力作用下压缩24小时后的孔隙比分别为0.89和0.85,则该土样的:(A)压缩指数为0.25 (B)压缩模量为4.625MPa (C)压缩系数为0.4MPa-112、在固结过程中,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按如下规律变化:(A)有效应力减小,孔隙水压力减小(B)有效应力不变,孔隙水压力增大(C)有效应力增大,孔隙水压力减小第六章地基沉降计算1、在疏浚河道形成的新冲填土上建造建筑物,其沉降产生的原因:)(A)原地基的自重应力(B)冲填土自重(C)冲填土自重及建筑物荷载(D)建筑物荷载2、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是指:(A)主要压缩层厚度(B)主要持力层厚度(C)20倍地基宽度3、工后沉降一般是指:(A)全部的次固结沉降(B)工程完工后使用期内地基所发生的沉降(C)大部分的次固结沉降4、关于地基沉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初始沉降的产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B)土体固结沉降也有短时间完成的(C)将地基沉降分为三部分是从时间角度考虑的5、浙江沿海饱和软粘土地基一般情况下次固结沉降约占总沉降的:(A)40% (B)10% (C)15%6、在半无限体表面,瞬时施加一局部荷载,这时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应力是:(A)有效应力(B)总应力(C)孔隙压力7、初始沉降产生的原因:(A)土体体积不变,形状发生改变(B)土体体积发生变化(C)上述两种情况都有8、在常规的沉降计算方法中,地基中的应力状态是根据什么理论计算得到的?(A)线弹性理论(B)弹塑性理论(C)塑性理论9、考虑应力历史的影响时,沉降计算应采用哪种压缩曲线?(A)e—p曲线(B)e—logp曲线(C)上述两种均可10、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时,采用的是哪种附加应力系数?(A)平均附加应力系数(B)附加应力系数(C)上述两种均可第七章土的抗剪强度1、饱和软粘土在不同竖向荷载p1>p2>p3作用下在直剪仪中进行快剪,所得的强度有何不同?(A)p越大,竖向荷载越大,所以强度越大(B)三者强度相同(C) p越大,孔隙水压力越大,所以强度越低2.十字板试验测得的抗剪强度相当于实验室用什么方法测得的抗剪强度?(A)不固结不排水试验(B)应力路径试验(C)固结排水试验3、直剪试验土样的破坏面在上下剪切盒之间,三轴试验土样的破坏面在什么位置上?(A)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B)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φ/2(C)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φ/24、有一个砂样,在三轴试验时,在围压100kPa应力下,增加轴向应力使砂样破坏,已知砂样的内摩擦角为30度,则破坏时破坏面上的正应力为多少?(A)200kPa (B)180kPa (C)150kPa5、下列那个试验测试的不是土的天然抗剪强度:(A)十字板剪切试验(B)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直接剪切试验(D)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6、现场原位测试土的抗剪强度的试验有:(A)十字板剪切试验(B)无侧限抗压试验(C)直接剪切试验(D)三轴压缩试验7、在做三轴试验时,加荷速率越快,则测得的:(A)抗剪强度越大(B)抗剪强度越小(C)对抗剪强度没影响8、对于蠕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蠕变可能导致土体在没有达到抗剪强度的条件下破坏(B)随着土体蠕变,土体的粘聚力逐渐减小,直到某个限值(C)随着土体蠕变,土体的内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某个限值9、固结不排水试验剪切阶段的总应力路径轨迹为:(A)曲线(B)直线(C)不确定10、考虑土体的各向异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固结粘土的水平向土样的强度常常小于竖直向土样的强度(B)正常固结粘土的水平向土样的强度常常大于竖直向土样的强度(C)不确定第八章土压力与支档结构1、挡土墙后填土发生朗肯被动破坏,滑动面的方向如何确定?(A)与水平面夹角45+φ/2(B)与水平面夹角45-φ/2(C)与水平面夹角452、库仑土压力理论通常适用于哪种土类?(A)粘性土(B)砂性土(C)各类土3、设被动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充分发挥时所需的挡土墙水平位移分别为△1和△2,则:)(A)△1>△2 (B) △1=△2 (C)△1<△24、关于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B)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C)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5、对于无粘性土,在填土面水平、墙背竖直、墙背光滑的条件下,对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计算的结果比较,则:(A)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B)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C)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6、由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出的主动土压力,其作用方向:(A)必垂直墙背(B)不一定垂直墙背(C)一般应为水平的7、刚性挡土墙墙背铅垂光滑,墙后土体之内摩擦角为φ,挡土墙后移使墙后土体产生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破裂面,土楔的重量为G,则按库仑土压力理论,作用在墙上的被动土压力为:(A)Gtan(θ+φ)(B)G /tan(θ+φ)(C)Gtan(θ-φ)8、在下列公式的建立过程中,未涉及摩尔—库仑强度理论的是:(A)朗肯被动土压力(B)库仑主动土压力(C)静止土压力9、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土静止土压力系数最大?(A)粘性土(B)砂性土(C)粉土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档土结构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相同的位移时,下列哪种土最可能先达到主动土压力?(A)密砂(B)松砂(C)软粘土第九章地基承载力1、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是指:(A)地基中形成连续滑动面时的承载力(B)地基中开始出现塑性区时的承载力(C)地基的变形达到上部结构极限状态时的承载力2、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公式时根据下列何种假设推导得到的?(A)根据建筑物的变形要求推导得到的(B)根据地基中滑动面的形状推导得到的(C)根据塑性区发展的大小得到的3、地基荷载达到某一数值后,基础的一侧到另一侧形成连续滑动面,基础四周地面隆起,基础倾斜,甚至倒塌,这种破坏模式称为:(A)整体剪切破坏(B)刺入破坏(C)局部剪切破坏4、通常,加大浅基础埋深,会使得:(A)承载力降低,沉降减小(B)承载力提高,沉降增大(C)承载力提高,沉降减小(D)承载力降低,沉降增大5、设地基为理想弹塑性体,基础为浅埋条形基础,地基的临塑荷载与下列哪项无关?(A)基础的埋深(B)基础的宽度(C)地基土的内摩擦角(D)地基土的粘聚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基破坏时,土中都将出现延伸至地表的滑面(B)荷载—沉降曲线上由直线转为曲线时所对应的荷载为极限荷载(C)以临塑荷载作为地基的承载力通常是偏于保守的第十章土坡稳定性分析1、堤坝填筑过程中,若施工速度很快,且土体和地基的渗透系数很小,则在分析堤坝竣工时的稳定性时,应采用下述哪种分析方法:(A)总应力分析法(B)有效应力分析法(C)总应力分析法或有效应力分析法皆可2、分析土坡稳定性时,对挖方土坡最小安全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挖方结束时,安全系数最小(B)最小安全系数出现在挖方过程中某个时间(C)稳定安全系数存在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直至土坡形成后很长时间才趋于常数3、等厚度无限长砂性土坡下为基岩,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7度,砂性土的内摩擦角为30度,则土体的安全系数为:(A)1.0(B)1.2(C)1.44、无粘性土坡,内摩擦角为φ,坡角为β,其稳定安全系数为:(A)tanφ/tanβ(B)sinφ/sinβ(C)tanβ/tanφ。

地基沉降的影响和防止措施

地基沉降的影响和防止措施

地基沉降的影响和防止措施地基沉降是指建筑物或其他结构在施工完毕后,由于地下土层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建筑物或结构的下沉现象。

地基沉降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

地基沉降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变形: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产生变形。

例如,建筑物的墙体、地板等可能出现裂缝,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2. 设备损坏:地基沉降还会导致设备的移位或损坏。

例如,建筑物内的管道、电缆等可能发生错位或破裂,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 功能受限:地基沉降还会导致建筑物的功能受限。

例如,地下室可能会被地下水淹没,屋顶可能无法正常排水,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果。

为了防止地基沉降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地质勘测:在建设前进行地质勘测,了解地下土层的情况。

通过勘测结果可以确定土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

2. 合理设计: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根据地质勘测结果,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

例如,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式,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施工监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地基沉降的情况。

可以使用测量仪器对建筑物进行监测,如测量建筑物的沉降量、变形量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 补偿措施:如果地基沉降已经发生,可以采取补偿措施减小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式,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建筑物恢复稳定。

5. 维护管理: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

例如,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受损部件,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沉降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防止地基沉降带来的影响,需要从建设前的地质勘测到施工监控和维护管理等多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2019年整理】地基沉降计算第六章

【2019年整理】地基沉降计算第六章

σc
σz
e2
e1i- e2i 1+ e1i
si (mm)
16 35.2 54.4 65.9 77.4 89.0
94.0 83.8 57.0 31.6 18.9 12.3
1200 1600 1600 1600 1600
25.6 44.8 60.2 71.7 83.2
88.9 70.4 44.3 25.3 15.6
1.不同土层的分界面与地下水位 面为天然层面 2.每层厚度hi ≤0.4b
确定地基分层

计算各分层沉降量
e1i e2i si hi 1 e1i

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
s si
i 1 n
根据自重应力、附加应力曲线、 e-p压缩曲线计算任一分层沉降量
9
例:图示天然地基,由粉质粘土和中砂组成,。粉质 粘土在水面以上的重度为 18 kN m3 ,在地下水位 3 20 kN m 以下的重度为 ,试求由于地下水位下 sat 降引起粉质粘土层中2m~6m土层的沉降量
研究表明:粘性土地基在 基底压力作用下的沉降量S 由三种不同的原因引起
Sd :初始瞬时沉降 Sc:主固结沉降
t
S Sd Sc Ss
•瞬时沉降:Sd •主固结沉降(渗流固结 沉降) :Sc •次固结沉降 : Ss
S
Ss: 次固结沉降
5
地基最终沉降量地基变形稳定后基础底面的沉降量
• 一、分层总和法


• 四、例题分析 【例】某厂房柱下单独方形基础,已知基础底面积尺寸
为4m×4m,埋深d=1.0m,地基为粉质粘土,地下水位 距天然地面3.4m。上部荷重传至基础顶面F=1440kN,土 的天然重度=16.0kN/m³ ,饱和重度 sat=17.2kN/m³ ,有 关计算资料如下图。试分别用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计算 基础最终沉降(已知fk=94kPa)

地基沉降处理方案

地基沉降处理方案

地基沉降处理方案地基沉降是指由于土地下方地基层发生变形或压缩而导致地面下沉的现象。

这种问题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地基沉降处理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地基沉降处理方案,包括预防措施和修复方法。

一、预防措施1. 建筑设计时考虑地基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地基类型和合理的地基墙厚度,以及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如设置地下排水系统,以防止土壤过于湿润或积水导致地基沉降。

2. 地基加固对于地质条件较差或土壤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可以考虑进行地基加固。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使用钢筋混凝土桩或浆砌桩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控制建筑物重量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建筑物的重量,以减轻对地基的压力。

例如,采用轻质材料、减少楼层数量或采用空心结构等。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建筑物和地基的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

这包括检查地面是否出现下陷、墙体是否有开裂等。

及时维修和加固可以有效预防地基沉降问题的发生。

二、修复方法1. 地基加固对于已经出现地基沉降问题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方法。

这可以通过注浆、加固桩或钢板桩等技术来实现。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减轻地基沉降的影响。

2. 调整建筑物平衡当地基沉降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或不平衡时,可以采取调整建筑物平衡的措施。

这可以通过安装补偿机构或调整建筑物的基础来实现。

这样可以使建筑物重新回到平衡状态,减少地基沉降的影响。

3. 地基加固与调整结合对于复杂的地基沉降问题,可能需要采用地基加固和调整建筑物平衡的组合方法。

这包括先进行地基加固,然后调整建筑物平衡,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补偿地基沉降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完全修复地基沉降问题,但可以采取措施来补偿地基沉降带来的影响。

例如,通过在建筑物下方添加垫层或填充物来提高地基高度,以达到均衡地面高度的目的。

单元6 基础沉降计算与控制

单元6 基础沉降计算与控制

(二)成层地基土的情况
二、 地基中自重应力
1.自重应力
n
σcz=σc=∑γii=h1i
注意:分层界面和γi的取值 2.自重应力分布曲线的变化 规律
(1)土的自重应力分布曲线是一条折线,拐点在土层交界处 和地下水位处。
(2)同一层土的自重应力按直线变化。
(3)自重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二、 地基中自重应力
建造后的基底压力中扣除基底
标高处原有的自重应力后,新
增加于基底的压力。
2.计算公式: p0 pk cz pk 0d
p0max=pkmax-γ0d p0min=pkmin-γ0d
γ0—— 基 础 底 面 标 高 以 上 天 然 土 层 的加权平均重度。 γ0=∑γihi/∑hi ,其中,地下水位下的 重度取有效重度。
l 0
b 0
x 2
1 y2
z2
5
2
dxdy
Kc
p0
Kc—附加应力系数,由m=l/b,n=z/b查表。
角点法
四、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a)
(b)
(c)
(d)
1)o点在荷载面边缘:
z (Kc1 Kc2 ) p0
2)o在荷载面内:
z (Kc1 Kc2 Kc3 Kc4 ) p0
角点法
四、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2.刚性基础:具有非常大的抗弯 刚度,受荷后基础不挠曲,在调 整基底沉降使之趋于均匀的同时 ,也使基底压力发生由中部向边 缘转移的过程。
架桥作用:把刚性基础能够跨越基 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 地传至基底边缘的现象。
三、 基础底面接触压力 中心受压下:随着荷载的增大,由“马鞍形”转变为“抛物 线形”进而“钟形”。 注:一般来说,无论无粘性土或粘性土地基,只要基础埋深 和基底面积足够大,而荷载不太大时,基底反力图均呈“马 鞍形”。

地基沉降量计算范文

地基沉降量计算范文

地基沉降量计算范文
地基沉降是指建筑物地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下土层不稳定或建筑负荷过重引起的下沉现象。

地基沉降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地基类型
首先,在计算地基沉降量之前,需要确定地基的类型。

常见的地基类型包括浅基础(如筏基、板基)和深基础(如桩基、墙基)。

不同类型的地基对应着不同的沉降计算方法。

2.土层性质
3.土壤参数
4.荷载
荷载是地基沉降量计算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荷载包括建筑物自重、活载和附加荷载等。

荷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地基的沉降量。

在计算中,需要确定荷载的大小并考虑它对地基的影响。

5.沉降计算方法
在得到以上参数和数据后,可以进行地基沉降量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等效应力法、计算机数值模拟法、经验公式法等。

其中,等效应力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计算有效应力和初次压缩度来确定地基沉降量。

总结:
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考虑地基类型、土层性质、土壤参数、荷载等多个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地基沉降量。

该计算结果将有助于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土力学》第六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六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六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第6章土中应力一填空题1.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时,计算深度是根据应力和应力的比值确定的。

2.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为:总应力σ=有效应力σˊ+孔隙水压力u ,土的和只随有效应力而变。

地下水位上升则土中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

3.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称为。

二选择题1.对非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D )。

(A) ;(B) ;(C) ;(D)2.薄压缩层地基指的是基底下可压缩土层的厚度H与基底宽度b的关系满足( B )。

(A) ;(B) ;(C) ;(D)3.超固结比的土属于( B )。

(A) 正常固结土;(B) 超固结土;(C) 欠固结土;(D) 非正常土4.饱和黏性土层在单面排水情况下的固结时间为双面排水的( C )。

(A) 1倍;(B) 2倍;(C) 4倍;(D) 8倍5.某黏性土地基在固结度达到40%时的沉降量为100mm,则最终固结沉降量为( B )。

(A) 400mm ; (B) 250mm ; (C) .200mm ; (D) 140mm6.对高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C )。

(A) ;(B) ;(C) ;(D)7.计算时间因数时,若土层为单面排水,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 B )。

(A)一半; (B) 1倍; (C) 2倍; (D) 4倍8.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规范公式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标准是( C )。

(A) ;(B) ;(C) ;(D)9.计算饱和黏性土地基的瞬时沉降常采用( C )。

(A) 分层总和法; (B) 规范公式; (C) 弹性力学公式;10.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式中的模量应取( A )(A) 变形模量; (B) 压缩模量; (C) 弹性模量; (D) 回弹模量11.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瞬时沉降时,式中的模量应取( C )。

地基沉降措施

地基沉降措施

地基沉降措施1. 背景介绍地基沉降是指建筑或其他结构在其支撑的基础上产生的下沉现象。

它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

地基沉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土壤的压实、水分变化、地下水位下降等。

因此,采取适当的地基沉降措施至关重要,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常见的地基沉降措施2.1 桩基加固桩基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沉降措施,适用于土壤较松散或不稳定的地区。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在地下深处打入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桩基加固可以分为静力桩和动力桩两种类型。

静力桩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地基的垂直荷载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静力桩可以使用混凝土桩、钢桩或复合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形式。

静力桩施工需要先进行钻孔,然后注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最后在桩顶设置承载板。

动力桩是通过振动或冲击的方式将桩打入地下,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动力桩可以使用振动桩、冲击桩或螺旋桩等形式,具体选择取决于土壤的特性和工程要求。

2.2 地下加固层地下加固层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沉降措施,适用于地下水位下降或土壤压实引起的沉降问题。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在地基下方设置一层加固材料,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

地下加固层可以采用多种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板、地下连续墙或地下固化剂。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清理并加固地基下方的土壤,然后浇筑加固材料,并确保与地基紧密结合。

2.3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一种常见的地基沉降措施,适用于土壤性质不稳定或不均匀的地区。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壤改良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振动加密、动力碾压、土壤固化剂注入等。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提高土壤的抗压能力,并减少地基沉降的发生。

3. 选择地基沉降措施的考虑因素在选择适当的地基沉降措施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地基的类型和性质:不同类型的地基对于不同的措施有不同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概述
土的性质对沉降的影响
砂土地基 初始沉降是主要、排水固结变形在荷载作用后很快完成。 饱和软粘土地基 固结沉降是主要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次固结变形定义 ?
次固结变形为主固结变形完成后土体的变形。在时间上把主 固结变形和次固结变形截然分开的意见在学术界看法是不一致的 。
地基沉降分成三部分是从变形机理角度考虑,并不是从时间 角度划分。地基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难以在时间上分开。
§6.1 概述
粘性土地基的沉降量S由机 理不同的三部分沉降组成:
初始瞬时沉降 Sd :在不排
水条件下,由剪应变引起 侧向变形导致
主固结沉降 Sc :由超静孔
压消散导致的沉降,通常 是地基变形的主要部分
次固结沉降 Ss :由于土骨
架的蠕变特性引起的变形
Sd :初始瞬时沉降
t
Sc:主固结沉降
S
Ss: 次固结沉降
总变形:
S Sd Sc Ss
粘性地基的沉降类型
§6.1 概述
初始沉降(瞬时沉降)Sd
地基加载后瞬时发生的沉降。在靠近基础边缘应力集中部位。地基中会有 剪应变产生。对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粘性土,加载瞬间土中水来不及排出, 在不排水和恒体积状况下,剪应变引起的侧向变形,从而造成瞬时沉降。
正公式,在原有分层总和法的基础上有了三点改进,即 引入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并规定了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还提出了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规范法分层总和法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所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是另
一种形式的分层总和法。它也采用侧限条件的压缩性指标,并运用了平
均附加应力系数计算;还规定了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以及提出了地
s e1 e2 H 1 e1
(2)成层土的沉降计算
先将地基土分为若干土层, 各土层厚度分别为 h1,h2,h3,……,hn。计算每层 土的压缩量s1,s2,s3,….,sn。 然后累计起来,即为总的 地基沉降量s。
n
s s1 s2 s3 ... sn si i1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s s s
2、计算步骤
(1)按天然土层分层,地下水位面亦按分层面处理
(2)计算各分层中点处的自重应力 ci 和附加应力 zi
(3)以各分层中点处的应力作为该分层的平均应力,即取p1i=σci,
p2i=σci+σzi,并从相应土层的e-p曲线上查得p1i和p2i相对应的孔隙比
Esi
Esi Esi
zii -zi -1 i-1
n
(7)计算修正前的地基总沉降量:s s 1
(8)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n,要求: sn 0.025s
sn 为由计算深度处向上取厚度为ΔZ的土层的
计算压缩量。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Zn可按下列公 式简化计算:
zn b(2.5 0.4 ln b) b为基础宽度
规定zn应满足下列条件 (包括考虑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公式:
s
s s' s
n i1
p0 Esi
( zi i

zi 1 i 1 )
相邻荷载的影响):
n
sn 0.025 si i 1
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中点的地
基沉降计算深度也可按下列经验
公式计算:
Zn b(2.5 0.4ln b)
集中力作用下地表的沉降
局部荷载下地面的沉降 (a) 任意荷载面 (b)矩形荷载面
矩形荷载作用下地面沉降计算
矩形角点下地面沉降计算 荷载性质:柔性荷载 计算方法:角点法,叠加原理
均布矩形荷载p0(基底附加压 力)作用下,其角点的沉降为:
1 2
p dd
S(x, y)

0
E A (x )2 ( y )2

Pe b3
6.2.2现场试验法
无黏性土希默特曼法
s

C1C 2 p
n i 1
I zi Ei
Hi
次固结沉降的布依斯曼法
ss

i
n 1
1
Hi e0i
Ci
lg
t t1
6.3工程实用法
6.3.1分层总和法
6.3.2规范推荐的应力面积法
§6.3 基础最终沉降量
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 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地基沉降计算的若干问题
0
按上式积分可得 角点C的沉降:
S

1系数。
c

1
[m ln
1
m2 1 ln(m m
m2 1)]
其中 m=l/b
矩形中心点下地面沉降计算
均布矩形荷载p0作用下,其中心点的沉
降为:
S

1 E0
2
0bp0
式中,0中心点沉降系数, 0=2 c。
矩形荷载下地面平均沉降
均布矩形荷载p0作用下,其平
均沉降为:
S ( s(x, y)dxdy) / A
A
积分得:
S

1 2 E0
mbp0
式中,m平均沉降影响系数。
刚性基础倾斜的弹性力学公式
圆形基础 矩形基础


tan

61 2
E0

Pe b3


tan
8K
1 2
E0
建筑物立面高差过大
建筑物过长:长高比7.6:1
第6章 地基沉降
本章提要
• 土的压缩性 -测试方法和指标 •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合法 • 地基的沉降过程-饱和土渗流固结理论
本章特点 • 有一些较严格的理论
• 有较多经验性假设和公式
学习难点
• 应力历史及先期固结压力 • 不同条件下的总沉降量计算 • 渗流固结理论及参数
e1i e2i 1 e1i
Hi

n aipi i1 1 e1i
Hi

n i 1
pi Esi
Hi

n i 1
mvipi Hi
例题:
2.分层总和法规范修正公式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提出 分层总和法的另一种形式 沿用分层总和法的假设,采用分层总和法单向压缩的修
e1i和e2i。 (4)计算各分层土的压缩模量
Esi

pi e1i e2i
(1 e1i )

zi
e1i e2i
(1 e1i )
(5)按角点法查表确定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i
(6)计算各分层土的压缩量:
si si si1
Ai Ai1 Ai p0
计算步骤
a) 原地基的自重应力分布sz b) 基底附加压力p0 c) 确定地基中附加应力z分布
d) 确定计算深度zn e) 地基分层Hi f) 计算每层沉降量Si g) 各层沉降量叠加Si
• sz从地面算起; • z从基底算起,由基底
附加应力p0=p-d引起
d
d
sz
地面
p
基底
pH pH
S
Es
E
1 22 1
e
S

zH

vH

e1 e2 1 e1
H
自重应
力状态
e1
附加应
e2
力状态
p1 p
p
p2
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
计算步骤:
以公式 S e1 e2 H 为例 1 e1
• 确定: H;sz;z
• 查定: p1 sz e1 p2 sz z e2
当取小
d
d szi
sz
地面
p
基底
p0
zi
Hi
z
计算深度
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计算各分层沉降量
si

e1i e2i 1 e1i
Hi
aipi 1 e1i
Hi

pi Esi
Hi

mvipi Hi
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
s

n i 1
si

n i 1
第6章 地基变形
6.1 概述 6.2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 6.3 地基最终沉降量 6.4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6.1 概述
地基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
(墨西哥城)
意大利比萨斜塔
由于沉降相互影响,两栋相邻的建筑物上部接触
基坑开挖,引起阳台裂缝
修建新建筑物:引起原有建筑物开裂
高层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而被爆破拆除
p0
z
计算深度
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计算步骤
... ...
d) 确定计算深度zn
e) 地基分层Hi f) 计算每层沉降量Si g) 各层沉降量叠加Si
• 经验法:
一般土层:σz=0.2σsz 软土层:σz=0.1σsz
• 规范法:S0.025S
• 经验公式:Zn=B(2.5-0.4lnB) • 计算到压缩性较大土层底面
弹性半空间表面作用着一个竖向集中力P 时,则半空间表面任意点的竖 向位移w(x,y,0)就是地基表面的沉降S:
式中:E0土的变形模量。
S w(x, y,0) P(1 2 ) E0r
S(x, y) 1 2
p0 ( ,)d d
E0 A (x )2 ( y )2
z
z
A zdz p0 Kdz
0
0
A p0 z
s' p0z Es
深度 z 范围内 竖向附加应力
面积的等代值
成层地基中第 i 分层的沉降量的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