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回复与再结晶(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存能的释放与性能变化
1 储存能:存在于冷变形金属内部的一小部分(~10%)变形功。
弹性应变能(3~12%)
2 存在形式 位错(80~90%) 点缺陷 3 储存能的释放:原子活动能力提高,迁移至平衡位置,储存能得以 释放。
(1)力学性能
回复阶段:强度、硬度略有下降,塑
性略有提高。 再结晶阶段:强度、硬度明显下降, 塑性明显提高。 晶粒长大阶段:强度、硬度继续下降, 塑性继续提高,粗化严重时下降。 (2)物理性能
1.概念:将变形金属加热到一个较低温度保温,以消除内应力,又称去 应力退火。 2.应用:回复退火主要用来除去内应力,冷变形后金属中存在的内应力 通常是有害的。
如:黄铜弹壳,为消除晶间应力腐蚀开裂,可用260℃退火去应力。
回复退火后,晶粒形状及σ ﹑ HV都无明显变化,只是内应力消除,
电阻率下降。
7.3 再结晶--形核和长大过程
(3)高温回复( TH >0.5Tm) 高温回复,原子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位错除滑移外,还可攀移。主 要机制是多边化。冷变形后由于同号刃型位错在滑移面上塞积而导致点 阵弯曲,在退火过程中通过刃型位错的攀移和滑移,使同号刃型位错沿 垂直于滑移面的方向排列成小角的亚晶界,这个过程称为多边化。其驱 动力来自应变能的下降。
第七章 回复与再结晶

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临界点以下 某温度区间,变形金属的组织、性能 会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 为回复、再结晶。 回复:冷变形金属在低温加热时,其 显微组织无可见变化,但其物理、力 学性能却部分恢复到冷变形以前的过 程。 再结晶:冷变形金属被加热到适当温 度时,在变形组织内部生成新的无畸 变的等轴晶粒逐渐取代变形晶粒,而 使形变强化效应完全消除的过程。
定义:冷变形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变形基体中重新生成无畸
变的新晶粒,性能恢复到原来的软化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 驱动力:变形金属经回复后未被释放的储存能(相当于变形总储能 的90%)。
再结晶的 形核与长 大过程
再结晶的形核
形核机制:晶界弓出形核和亚晶形核。 (1)小变形量的弓出形核机制 小变形量时,各晶粒形变不均匀, 相邻晶粒的位错密度相差很大,变 形小的晶粒向变形度大的亚晶粒一侧弓出→形成无畸变晶核。
弓出形核机制示意图
(2)亚晶合并机制 当形变量比较大时,高层错能金属存在很多亚晶,易交滑移。
亚晶合并机制示意图
过程: ① 多边化。亚晶的“Y”过程 ② 相邻晶粒转动使小亚晶合并为大亚晶。 ③ 亚晶尺寸增大形成大角晶界。 ④ 大角晶界弓出形成再结晶核心。
(3)亚晶蚕食机制 一般变形量很大的低层错能金属扩展位错宽度大,不易束集,交滑 移困难,位错密度很高。


回复,再结晶只是针对经过冷塑变的材料而言; 再结晶过程没有发生真正意义的相变,再结晶与重结晶完全不同; 动力--形变的储存能; 再结晶过程,其形变织构仍然存在 或保留原织构 或形成新的织构--退火织构
7.1 形变金属及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变化 显微组织的变化
将冷塑性变形的金属材料加热到 0.5T熔温度附近,进行保温,随时间 的延长。第一阶段显微组织无变化,晶粒仍是冷变形后的纤维状,称 为回复阶段。第二阶段完全变成新的等轴晶粒,称为再结晶阶段。第 三阶段称为晶粒长大阶段。
3.微量溶质原子
微量的溶质原子的存在对再结晶有巨大的影响。溶质或杂质原子与位 错,晶界有交互作用,偏聚在位错及晶界处,对位错的运动及晶界的迁
移起阻碍作用,因此不利于再结晶的形核与长大,阻碍再结晶,使再结
晶温度升高。
4.原始晶粒尺寸
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晶粒越细,变形抗力越大,冷变形后存储能越 多,再结晶温度越低。相同变形度,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可供 形核场所较多,生核率也增大,再结晶速度加快。 5.分散相粒子 分散相粒子直径较大,离子间距较大的情况下,再结晶被促进;而 小的粒子尺寸和小的粒子间距,再结晶被阻碍。 原因?
多边化前后位错的排列情况 (a) 多边化前 (b)多边化后
刃型位错的滑移和攀移过程
回复动力学
研究回复动力学,可以了解冷变形金属在回复过程中的性能、回复程
度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控制回复过程。
经拉伸变形的纯铁在不同温度下加热时,屈服强度 的回复动力学曲线 如何解释图中的现象?
回复退火——去应力退火
再结晶动力学 影响再结晶的因素
1.温度 加热温度越高,再结晶转变速度越快,完成再结晶所需的时间也 越短。 再结晶温度:通常是指金属经较大塑性变形后加热1小时,发生再结 晶体积达95%所需的温度。一般将发生5%再结晶时的温度称为开始
再结晶温度。
纯金属:T再=(0.35~0.45)Tm 2.变形程度 变形程度越大,存储能也越多,再结晶驱动力也越大,因此再结 晶温度也越低,同时再结晶速度也越快。
Leabharlann Baidu
再结晶后晶粒大小 (1)变形度的影响
①不能相变细化的金属,可以再结晶细化。
过程:
亚晶蚕食机制示意图
① ρ很大的小区域位错攀移重分布,使位错运动到相邻晶粒, 形成一个ρ低的小区域。 ②ρ低的区域逐渐扩大,其与周围区域的位向角增大。 ③当小区域扩大到一定体积,与周围晶粒之晶界变为大角晶界。 ④大角晶界弓出形成核心。
三种形核机制都是大角度晶界的突然迁移,所不同的是获得大角度晶界的途径不同。
密度:在回复阶段变化不大,在再结晶
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阶段中 性能的变化情况
阶段急剧升高; 电阻:电阻在回复阶段可明显下降。
7.2 回复
回复过程3阶段(储存能在回复阶段三个峰值所对应的) 约化温度:表征加热温度的高低,用绝对温标表示的加热温度与其 熔点温度之比, TH =T/Tm。 回复机理 (1)低温回复(TH在0.1-0.3Tm) 低温回复主要涉及点缺陷的运动。空位或间隙原子移动到晶界或 位错处消失,空位与间隙原子的相遇复合,空位集结形成空位对或空 位片,使点缺陷密度大大下降。主要发生电阻和应力回复。 (2)中温回复( TH在0.3-0.5Tm) 中温回复时,随温度升高,原子活动能力增强,位错可以在滑移 面上滑移或交滑移,使异号位错相遇相消,位错密度下降,位错缠 结内部重新排列组合,使亚晶规整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