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72d298aa0116c175f0e48fb.png)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一)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多元因素决定论主要观点:社会问题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通常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介入方法:助人活动要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策等多重层面进行。
生理-心理-社会视角主要观点:强调从个人与社会两方面来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介入方法:首先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情况,然后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影响环境中的人视角主要观点:社会处境论:认识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个人原因论:个体有认知能力,可自主选择生活介入方法:一方面,倡导社会政策的变革另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认知,提升社会功能系统理论主要观点:系统指社会各成员之间的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
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交错和影响,环境是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
介入方法:强调人与环境交叉互动、相互影响;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运用社会的正式和非正式网络资源。
优势视角主要观点:评估问题和需要时将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介入方法: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贫穷、歧视、疾病和困难都可成为挑战和机遇;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巨大;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更好为其服务;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当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的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抗逆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件,从而产生正面的结果。
同时抗逆力也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且不断增强。
抗逆力高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逆境。
在面对逆境过程中,抗逆力能使人的心理健康回复至逆境发生前的状况,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状态;而在克服逆境后能够拥有更高的抗逆能力。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b16bc265fbfc77da369b1dc.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1.强调全人服务观(服务对象问题放在群体和社区中解决;要把人的一生纳入到服务中)2.强调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3.强调社会工作者的通才能力(强调整合与综融的实践方法)四个理论依据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①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视角(基础)②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③关注人们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例如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④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答题思路:从个人到社会,从内因到外因分析2.系统理论系统——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例如夫妻、家庭、邻居、小组、机构。
重点:①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②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③注重运用社会资源(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网络)特点:①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②评估的焦点不仅在于服务系统内部,还涉及到宏观、中观、微观等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③动态实务,需要不断地和连续地进行评估④纵横互交的实务去向,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答题思路:优势视角是出发点,要把人放到整个系统中进行考虑3.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框架:栖息地=人生活的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人们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是相互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人和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变和塑造生存空间=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作为人类发展过程所建构起来的生存空间是成长中的个人与其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资源不足导致问题产生,因此要通过社会支持给予主体资源#核心内容#①生命周期——人作为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过程*运用“时间线”分析方法重现集体历史事件→分析不同社会力量对个人生命发展阶段的影响。
②人际关联——每个人都需要,而他们也拥有与他人连接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建构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中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对人际关联能力的评估→认识人与其环境的关系③胜任能力——个人通过与环境的成功交流,进而发展建立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感和与他人建立有效而关怀的人际关系④角色——在一定的社会空间系统下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角色表现,是一种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社会层面的角色是个人内在历程和社会参与的桥梁→受个人感觉、情感、知觉和信念影响⑤地位与栖息地——生态地位反应个人所在的某种环境区域的特色,它对个人完成特定发展任务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帮助形成个人、家庭或者群体与社区目前处境的发展历程⑥适应力——在人与环境的交流过程中,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和反应所达到的最佳调和度⑦滋养性环境——主题所在环境能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和支持给主体,以增进社区成员的认知、社会及情绪的发展*增强个人控制环境的能力和为服务对象建构滋养性环境→社会工作实务需要为服务对象增能系统,运用多元面向和多元系统的介入策略微观系统:个人系统,亲密情境下的人际关系与角色扮演中观系统:小群体(家庭、单位等)宏观系统: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目标:促进成长、增强能力、移除障碍、增加需求响应4.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特点:①非疾病假设②强调社会工作的任何过程都要重视服务对象的优势③强调整合性干预服务重点:①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②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③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就要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会的抱负④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⑤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四个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直接受益人改变媒介系统——受雇于政府、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目标系统——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行动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合作者)。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与技巧培训总结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与技巧培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d33dd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7.png)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与技巧培训总结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与技巧培训总结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社工实务开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产生问题的前期、处理问题的中期、解决问题的后期。
其具体过程模式包括:(1)前期——接触和评价前期是社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启动阶段,是社会工作实务的第一步。
在这一阶段,社工首先通过双向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行指导者与受助者的接触;同时,对受助者及其家庭进行评价,明确受助者的情况,以及受助者家庭及个体的心理问题等,以便了解受助者的基本情况,从而明确和确定介入的目标、方式和重点。
(2)中期——谈判与计划中期是将个案进行整体性处理的阶段,社工进行由简到繁的介入,采取多元的措施,以满足受助者的需求,使受助者从被动接受社会服务,转变为主动求助服务,并且探索受助者所能接受的资源,从而实现受助者通过行为和改变来获取其需要的服务。
(3)后期——评估与离休后期是社会工作实务结束最后一步。
在这一阶段,社工对受助者家庭以及个体所作出的改变进行评估,同时对工作的整体流程进行总结,分析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点,并及时反馈。
最后,社工及受助者一起在一定的时间点结束相关的实务工作,使受助者获得真正的离休。
二、社会工作实务的技巧培训(1)技术熟练性社会工作实务的技术熟练性包括具体的模式技能、话语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调查及资料收集技能、实验性方法的选择和分析能力等。
社工在开展实务工作的各个阶段都要有所准备,及时学习和积累实用的技术,才能顺利完成实务工作。
(2)基本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能力包括评价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专长、谈判技能等。
这些能力可以在各种社会工作实务中体现,对社工的工作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3)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的专业知识的技能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等,它们能够帮助社工对受助者家庭及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以及受助者的社会行为等有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从而提供合理的技能和服务。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d986a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8.png)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第一篇: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接案步骤:接案前的准备、面谈、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做接案会谈记录。
接案: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救助者、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发展而来。
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主动救助和转介及外、展来的,并已使用或正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尚未使用或接受社工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接案的准备工作:服务对象资料准备、在资料准备有对象了解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
面谈提纲内容: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目的和内容及双方的角色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征求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和期望、询问是否有急需处理的事情。
面谈目的: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到助人目标。
面谈环境:原则是创造方便昨有利会谈进行的环境,场所空间尽量使其自由、舒适、简单、温馨、避免过多装饰;两人位置在90-130度角,距离1-1.5米间;严格遵守时间约定,关掉手机,通知相关人员勿扰。
面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二者角色期望和义务、激励并促进其进入角色、促进和诱导其改变、达成初步协议、决定工作进程。
澄清:第一,其对自己的、对社工的期望,社工对其对自己的角色期望;第二,对比找出二者想法差异和距离;第三,协商一致。
决定的可能: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面谈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
沟通:又称人际沟通,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互相交换观念、信息、态度、感受和情感等内容的动态过程。
治疗性沟通: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目的。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a608b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7.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含义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助人过程是一个结构化的实务过程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含义“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整合性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概括。
要理解通用的社会 工作过程模式的意义,需要对三个关键词有所理解: 一是“模式”,二是“过程”,三是“通用”。
(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和内涵“模式”是对现象所作的概括和总结,是以一种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方式描述 事物发展运行的过程,是将现象所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后的一种抽象,它能够为 行动提供指引。
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问题与其解决方案的组合形态,也描述了该问题解决 方案的核心要素。
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系统。
(二)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所涵盖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用于帮助个人,也可用于家庭、小组、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 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组织和社区工作中,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
1.强调全人服务观个人问题与群体和社区问题是相连的,个人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群体和社区问题的解决,个人被看作一个存在于系统中的人,而不能以工作方法分割开来。
2.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和技巧提供了一个框架,指示着助人活动的方向,是一个结构化的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一般性的实务方法。
3.强调社会工作者的通才能力社会工作者要面对和回应社会的需要和服务对象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具有与不同系统工作的能力,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在众多领域接受训练和学有专长,以便能够有效地处理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所面临的问题。
01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01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2390ff7c1cfad6195fa7d1.png)
二、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1. 改变媒介系统 主要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 织、社区中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变迁” 的具体操作者,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 媒介。有时也包括整合不同专业的工作平台。 2. 服务对象系统 主要之社会工作的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 作服务的直接受益者。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助人是一个过程 1、社会工作十分需要包容性和协作性的专 业助人关系 2、改变是一个过程 3、改变必须是一个主动与自发的过程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二)运用综合的方法 (三)工作过程阶段化 (四)工作任务阶段化 (五)整合的价值观
二、运用通用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二)社会功能的发挥
1、虽然人们拥有潜能,但是由于在内外力 相互作用下,有些人们不能很好地履行社 会责任和义务,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表现为社会功能的缺失。 2、恢复和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是社会 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工作焦点 3、社会工作关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注 服务对象角色功能的发挥
(三)生命周期理论
1. 2.
3.
助人过程个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 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第三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 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1. 2.
3.
4.
一、 四个基本系统 改变媒介系统 服务对象系统 目标系统 行动系统
第三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 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三)生态系统理论
3、生态系统理论的工作切入点 (1)微观系统 (2)中观系统 (3)宏观系统
(三)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8370cf4ae45c3b3567ec8b1a.png)
文件2社会工作实务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社会工作实务的通过过程是对助人活动的一般性概括,可以运用于各种服务对象。
由于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服务对象又多种多样,而这些个人、群体和组织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因此社会工作专业需要各种有关人与社会的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知识依托。
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础知识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和行为科学领域,也借用了大量与生物、社会、心理和文化系统有关的学科领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被整合,重新组织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专业基础知识。
此外,有关经济影响力的理论也为理解各种系统如何推动或阻碍人们获得最佳健康和福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维度。
对政治进程和政策形成过程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也已经被纳入到社会工作的实务知识基础中,上述这些知识构成了通用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运用综合方法、工作过程阶段化、工作任务阶段化、整合的价值观。
●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①四个基本系统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出改变服务对象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
例如,通常需要完成的任务顺序是:首先从服务对象系统获得授权和与之订立助人关系签约,其次需要辨识出目标系统,然后再发展实现目标的行动系统。
②四个基本系统使社会工作者懂得,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服务对象系统。
社会工作者不能假设求助的人就是主要的介入目标,因为服务对象系统不一定与目标系统完全吻合。
③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系统之后才能确定。
④由于社会工作者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所以与一个系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系统。
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化的知识。
[精品]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精品]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0df57549b6648d7c1c7463a.png)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四)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论 所谓系统理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 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一般系统论认为, 系统是由一定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 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复杂整体,其功能取决于它的 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种系统论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对人与 社会的关系有如下看法: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2、“系统”的运动规律与模式 社会工作的系统观点认为,系统是在各要素之间有规 则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有机整体。通过对各种服务对 象和他们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区分出帮助他们 的有效的介入目标和策略,找出帮助每个服务对象和 解决各种问题时都包含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步骤。 一旦这些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步骤被从每个个 别的工作过程中剥离出来,就可以形成一种可以用于 解决所有问题和帮助所有服务对象的“共同的”助人 的方法和一般过程。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2、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环境中的人”的视角并没有否认个人对自己行为、问题和社会 处境所应负的责任。 例如,有些人为自己的抢劫、抹杀罪行找借口,给自己的罪行寻 找外部的原因,声称早年或外在的生活处境(悲惨的童年、被虐 待、被忽视、贫困的环境等)是自己犯罪的原因。 这种人的借口与社会工作“环境中的人”的视角并不能简单地划 等号,社会工作也不能接受个人对自己罪行的这种辩护。 因为,并不是每一个生活于困难处境中的人都一定会犯罪,当一 个人触犯法律、危害他人利益时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 “环境中的人”的视角并不能成为每个人不必为自己行为负责的 挡箭牌。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5篇)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89d42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a.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5篇)第一篇: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第二节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第三节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温馨提示:本章全属理论铺垫一般了解宏观把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含义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三、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含义(一)是一种概括: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目的: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二)是一个框架:为社会工作形成系统的方法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技巧运用的框架(三)是一种说明:社会工作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多元因素决定论(二)“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三)“环境中的人”的实务视角(四)系统理论(五)优势视角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多元因素决定论:(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1、个人因素2、社会因素3、两者相互作用★ 启示:社会工作介入:要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策多重层面进行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二)“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1、观点:强调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2、技巧和原则:(1)首先:辨识、评估服务对象“心理”情况(人格、应对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自我功能)(2)然后:了解社会状况、处境(家史、同辈关系、社会参与)的影响★ “生理-心理-社会”视角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三)“环境中的人”的实务视角: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1、个人的行为、心理产生于具体环境:原则:从分析个人问题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找出与社会制度安排的关联性,倡导社会政策变革2、个人又是能动个体,可自主选择生活:原则: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改变认知、适应社会★ 并不否认个人对自己行为应负的责任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四)系统理论:综合系统、子系统主要观点:系统=一定部分(要素)组成、具有一定层次、一定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复杂整体社会工作观点:1、人类社会系统特点:人类社会=复杂的大系统(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2、社会工作实务中的“系统”:社会系统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其意义:使整合社会、心理现象成为可能(静态——动态)(1)超出服务对象自身问题,评估他们的生活环境(2)评估个人问题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要点:环境=社会工作者介入、改变的场域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四)系统理论: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观点:(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完整性:①人与环境交叉互动、相互影响;②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
第1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2修改班
![第1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2修改班](https://img.taocdn.com/s3/m/aaf22c31647d27284b735195.png)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含义1.模式:是人们对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进行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将这种总结和归纳所做的理论概括。
是对现象所做的概括和总结,是以一种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方式描述事物发展运行的过程,是将现象所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后的一种抽象,它能够为行动提供指引。
2.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共性的概括。
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运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是具有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相对固定性的并且具有普适性的工作程序,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是对“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和方法”的提炼和概括,也意味着适用于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社会工作的步骤、过程和方法是“通用的”。
3、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1)强调全人服务观(2)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机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
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狼孩、学校恐惧症、星期一上班综合征,“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二)系统理论1、含义:系统一个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元素间有相互作用关系和可以识别的边界,共同构成一个复杂或单一的整体。
2、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的着重点①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强调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
②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③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
社会工作师实务0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师实务0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bf1cce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9.png)
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自我功能〕 〔2〕然后:了解社会状况、处境〔家史、同辈关系、社会参
与〕的影响 ★ “生理-心理-社会〞视角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三〕“环境中的人〞的实务视角:个人与
组织、机构、社区、社会文化〕 2、实务目标:让个人适应环境 3、实务焦点:〔1〕促进成长开展;〔2〕增强适应能力;
〔3〕消除阻碍因素;〔4〕增加社会资源。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三、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 〔二〕社会功能发挥 1、着眼点:〔1〕个人的社会角色;〔2〕是否有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五〕优势视角: 1、主要观点:评估问题和需要时,发现、开掘优
点、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操作流程:识别、利用、建立、强化〔人的:
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抱负〕 3、实务技巧: 〔1〕整体性:每个对象都有优点、资源〔内、外〕 〔2〕两面性:困难既是伤害,更是挑战和机遇 〔3〕积极性:理想和抱负=转变的能量 〔4〕互动性:相互协作,更好效劳 〔5〕资源性:每种环境,充满资源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 1、建立专业关系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专业助人关
系是实现目标的基石、灵魂〕; 2、改变是一种过程:量变到质变〔形成自我改变
意识:自我觉悟、自我引导、自我行动,最终:教 育自己、改变自己〕 3、改变是主动与自发的一个过程:启发内心动机、 促进愿望实现
(完整版)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内部资料)
![(完整版)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内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d43759248d7c1c709a14519.png)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内部资料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及回顾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知识体系图社工通用过程解析帮助服务过程中按步骤和计划服务,保证专业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1. 通用模式的理论依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微中宏)(重点)、系统理论、生态系统(资源网络)、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无力感的产生和增权层面)(重点)2。
实务通用过程的基本要素:非正式资源(亲情/感情维系);正式资源(政府、社会组织、专技)(重点)3.助人过程是一个结构化的实务过程:关系建立、改变都是过程,过程是主动和自发的.4。
实务通用过程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工作者/组建团队)、服务对象系统(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等)、目标系统(服务对象,有时效性)、行动系统(合作者/资源/社会支持网络)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重点)1。
接案阶段: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会谈任务(2011);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2009);面谈的问题和挑战(重点)(服务对象对接受协助的看法、服务对象会表示怀疑或挑剔、保持敏感性、避免权威地位);建立专业关系的要素(沟通想法感受、沟通资料、沟通充满亲切感和关怀、角色互补、建立信任);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机构或社工、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影响接案的主要因素(期望不一致、能力不足、临时事件或外部障碍、不愿意接受服务、社会文化因素、不同专业间的配合问题);避免过早终止关系的策略(重点)(增进彼此关系、订立明确的接案工作指引、订立初步协议、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运用网络资源、不断给予鼓励)2. 预估阶段:任务(了解存在问题、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与环境互动状况、所处环境系统状况);原则(个别化、合作、避免片面、避免简单归因、兼顾服务对象弱点和长处、不断循环往复);收集资料(个人(重点)、环境、交互作用)(2013);方法(重点)(五种方法)(社会网络分析(重点)<正式、非正式资源>、社会网络格、社会网络图)3.计划阶段(年年考):制定目标的要求;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设定目的和目标、构建行动计划〈危机介入、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专业咨询>、签订服务协议)4。
第1讲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1讲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46b1c267375a417866f8f6c.png)
2.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一般来源于两种类型: 其一是“由实地工作资料中累积,然后 就这些资料系统化地构建出来的一般模 式。 ” 其二是“由理论概念着手,再借着线性 逻辑推演出一个可供运作的基本形式。”
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社会工作 的具体操作性工作方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演变的类 型及其内涵
同时,个人的问题解决模式形成后也不 是一成不变的,人格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会不断接受外界的刺激并作出反应,从 而修正原有的人格体系。
现实生活中,个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主 要源于无法适当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社 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协助案主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排解了案主的困难和障碍,
第一讲 社会工作实务 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节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的含义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的特点、考虑因素及四个系统
一、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演变
(一)模式及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1.模式及社会工作模式的含义
一般而言,模式是一种理论简化,是对现 实事件的内在机制和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 简洁的描述,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成 分及其相互关系。
理社会模式为理解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系
统的理论框架。
心理社会模式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较大, 它重视对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与行为机制的 剖析。它认为人的行为的失调与障碍并不 是一种偶然的行为,往往是内在人格缺陷 与自我不完善的外在表现。所以,要真正 解决问题,必须理解人的外在行为的内在 心理机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矫正不良 行为。
在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历史中,受各种人 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演绎着不同思想流派, 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形成不同的实务模式。 经历了这样一些模式的发展: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632325580216fc710afd07.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一、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应试人员需对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按要求作答。
案例一:小贤,男,1993年出生,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
小贤的母亲在其年幼时就离开了父子俩,小贤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缺乏母爱;父亲也未做好为人父的准备,不懂得如何教育儿子,对儿子采取的教育方式较为放任,导致小贤在家庭中很少能够感受到温暖。
小贤现就读的心灵中学学习氛围较差,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
由于该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都有些偏差行为,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产生了标签效应。
不知不觉中,小贤也认为自己是“那样的学生”,他不习惯学习生活,常和一些同辈夜游网吧、抽烟,甚至参与打架群殴、盗窃。
因牵涉20余起入室偷窃案,小贤被公安机关拘留。
其父大怒,痛打小贤,导致父子关系更为紧张。
警察建议社工介入,希望能够对小贤的偏差行为有所教育和约束,并能改善小贤与其父亲的不融洽关系。
社工晴慧接案后,逐步对此案采取了一系列干预。
问题:试分析社工晴慧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对小贤进行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该如何介入?[答题要点]1.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时,社会工作者应考虑到三大因素,即: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2.上述案例中,在小贤遭受危机的情况下,社工晴慧首先应保护小贤的人生安全,将其带离危险的环境,即进行直接介入。
其次,由于整个助人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式的,对服务对象的理解又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且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就要求社工晴慧在与小贤及其父亲交流时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不断修正、完善原来的计划,在完成一项工作后都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否需要再进一步跟进。
最后,社工晴慧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过程。
[试题分析]上述案例及问题考核考生是否掌握了在采取通用过程模式时作为一名社工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要求考生掌握在开展服务时的介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地 为他们服务
• (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第二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 一、助人过程是一个结构化的实务过程 •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 三、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 社会系统的例子:家庭、群体、社会福利机构等
• 服务对象与系统相互影响 • 社会工作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相互作用的
形态和性质
• 2、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着重点
• (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即人与环境相互影 响
•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个人与家庭、群体、组织和 社区互动的形态和规则,包括文化习俗等对人们互动 的影响
• (5)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在改变过程中常常扮演重要 的角色。因此,组织也会成为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时 的改变目标。社会工作者也因此需要具备组织工作所 需的知识,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
• (6)因为行动系统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 况
谢谢大家!
• (2)四个基本系统帮助社会工作者明白:需要改变的 不只是服务对象系统。社会工作者不能假设求助的人 就是主要的介入目标,因为服务对象系统不一定与目 标系统完全吻合
• (3)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 系统之后才能确定
• (4)社会工作者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与一个 系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系统, 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化的知 识
• (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 ■何为模式?
• “模式”系指人们对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进行的总结 和归纳,以及对这种总结和归纳所作的理论概括
• “模式”是对现象的概括和总结,是以一种结构性、 广泛性和一般性的方式描述事物发展运行的过程,是 将现象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后的一种抽象, 可以为行动提供指引
• 二、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 义
一、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 (一)改变媒介系统
• 改变媒介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是“有计 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
• 社会工作者-主要改变媒介 • 其他助人者-改变媒介
• 改变媒介常常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工作团队
• (二)服务对象系统
• 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 益人。服务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 区
一、助人过程是一个结构化的实务过程
• 1、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 2、改变是一种过程(量变→质变;内部改变动机) • 3、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 1、运用综合方法 • 2、工作过程阶段化 • 3、工作任务阶段化 • 4、整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 如服务对象参与、社工的接纳、社工对工作负责
• 3、工作切入点
• ■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 间是互惠、良好的关系
• ■个人生活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 须将其置于环境中
• ■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 进行
• (四)优势视角理论
• 1、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
• (1)非疾病假设 • 不是孤立地看待问题或专注于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
• (二)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强调整 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
• 助人过程的普遍性和共性因素:助人的条件、 资源、方法、技巧、过程等→通用的助人过程
• 1、强调全人服务观
• 2、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 动(对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要素
通用过程 综融的社会工作理论 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整合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四个基本系统(框架)
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难的荆棘之中看到希望和 转变的种子
• (2)随时随地重视服务对象的优势 • (3)强调整全性干预服务 • 个人与制度两个层面
• 2、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重点
• (1)每个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 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 (2)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他们也 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生存空间 • 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 • 生存空间是成长中的个人与其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
• 2、实务评估的核心概念和内容
■生命周期(社会结构和生活事件影响个人生活) ■人际关联(互惠性的照顾关系) ■能力(指人与环境交流、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 ■角色 ■地位与栖息地 ■适应力(人对环境的适应力-个人需求与环境提供的 支持是否搭配调和)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 有关人与社会的知识:
━社会和行为科学 ━生物、社会、心理和文化系统 ━经济方面的理论 ━政治方面的理论 ━……
•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
• (二)系统理论
• 1、系统理论的含义
• 巴克提出: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 元素间有相互作用关系和可以识别的边界,共同构成 一个复杂的或单一的整体”。这种系统可以是物质性 和机械性的,有生命的和社会性的,也可以是这些性 质的结合体
统),有时交叉
• (四)行动系统(2013)
• 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 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同盟军。如人大代表、记者 等
• 改变媒介(社工)可以与一个或几个行动系统一起工 作,完成不同的改变任务,实现不同的目标
• 当存在多个行动系统时,要注意协调各行动系统的工 作步调。同时,要随时研究、评估行动系统是否有效 运作
引子(2)
• 实务领域/服务领域(有重复):
儿童、青少年、老年 妇女 残疾人 矫正 优抚安置 社会救助 家庭 学校 社区 医院 企业 ……
三部分内容: •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含义 •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 服务对象的类型:主动求助、他人介绍、转介、外展
• 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
• (三)目标系统
• 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需要改变和影响 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
• 服务对象自身+环境 • 教材P10例子:新建小区的环境卫生问题
• 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的关系? •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通常是目标系统›服务对象系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含义
•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总结整合了不同社会 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共同需要和实务工作的共同理 论基础,注重实务工作的系统观,从“人与环境”视角出 发,描述系统环境与人相互作用并影响人的行为的机 制,在“怎样看待和分析人们生活的世界”、“如何评估 人与环境,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问题上,为社 会工作者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的独特视角 与方法,提供了社会工作者助人的理论基础、基本知 识、技巧和程序。
• 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不断出现的问题,描述了 该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要素
■何为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 • 1、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
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
• 超越个性;强调普遍性和共性(工作程序/步骤 +工作方法),并使之组织化和结构化
• 2、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 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 (3)运用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
• 3、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
• (1)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归因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 •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个人+环境 • (3)动态的过程 • (4)纵横相交的实务取向:横向+纵向
• (三)生态系统理论
• 1、分析框架(基本原理)
■栖息地 • 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 环会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人与环境相互影响
要素
通用过程 综融的社会工作理论 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整合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四个基本系统(框架)
三、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 1、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 2、工作过程是螺旋式的 • 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第三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 • 一、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二、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 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实务工作的基 本参考架构和助人活动的介入蓝图,为社会工作者开 展实务工作提供了一个分析工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1)四个基本系统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出改变服务对 象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比如,通常需要完成的任 务顺序是:首先从服务对象系统获得授权并与之订立 助人关系,其次需要辨识出目标系统,最后再发展实 现目标的行动系统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 过程模式
引子(1)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讲的是社会工作通用的理 论知识,而《社会工作实务》则讲的是如何将上 述理论知识运用于某一实务领域,以解决现实中 的问题
• 社会工作所介入和发挥作用的领域是相当广阔的。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发展,它所介入的空 间也在拓展。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社会弱势群 体,社会工作者以其专业方法服务于工作对象, 发挥着救难济困及促进其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