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的新工艺-AB法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AB法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AB法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dacd3914028915f804dc2ef.png)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AB法处理工艺(Adsorption—Biooxidation)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由A级曝气池、中间沉淀池、B级曝气池和最终沉淀池组成。
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
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生物主要为短世代的细菌群落,去除BOD达50%以上。
A级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d)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似,负荷较低,- 48 -Technical Department Document泥龄较长。
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
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
AB法A段效率很高,并有较强的缓冲能力,B段起到出水把关作用,处理稳定性较好。
对于高浓度的污水处理,AB法具有很好适用性的,并有较高的节能效益。
尤其在采用污泥消化和沼气利用工艺时,优势最为明显。
但是,AB法污泥产量较大,A 段污泥有机物含量极高,污泥后续稳定化处理是必须的,将增加一定的投资和费用。
另外,由于A 段去除了较多的BOD,可能造成炭源不足,难以实现脱氮工艺。
对于污水浓度较低的场合,B段运行较为困难,也难以发挥优势。
目前有仅采用A段的做法,效果要好于一级处理,作为一种过渡型工艺,在性能价格比上有较好的优势。
一般适用于排江、排海场合。
AB法在欧洲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到1987年止,已经有22家AB 法污水处理厂投产,21家在建设和规划中。
近年来,国内有关单位也对AB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实践证明该工艺是近代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一项新发展。
1 进水2 细格栅3 沉砂池4 A段曝气池5 中间沉淀池6 回流污泥7 剩余污泥回流8 浮滓去除9 污泥调节池 10 B 段曝气池 11 最终沉淀池 12 出水排放 13 剩余污泥至另一处理厂 14 格栅截留物排除 15 沉砂排除AB工艺的主要特征1) A级污泥负荷很高,B级污泥负荷较低; A级和B级的微生物群体特性明显不同,并通过互不相关的两套回流系统严格分开。
什么是AB法工艺
![什么是AB法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42e838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c.png)
什么是AB法工艺?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曝气池被分为完全独立的A段(吸附段)和B段(生物降解段),每段拥有各自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
两段完全分开,各自存在适于本段污水水质的微生物种群,有利于系统处理功能的稳定。
高负荷段(A段)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污泥负荷高达2~6kgBOD5/(kgMLSS·d),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0~20倍,污泥龄较短(0.3~0.5d),水力停留时间约为30min,活性污泥的世代时间短、繁殖快,控制溶解氧含量(0.2~0.7mg/L),可以使其按好氧或兼性方式运行,污泥产率较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B段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似,活性污泥的世代时间比较长,并适宜在有机物含量较低情况下生存和繁殖。
经 A 段处理后的污水可生化性有所提高,在B段的处理效果更加稳定。
B段的污泥负荷为0.15~0.3kgBOD;/(kgMLSS·d),污泥龄较长(15~20d),水力停留时间为3~5h,溶解氧含量为1~2mg/L。
A段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好氧或缺氧方式运行,B段可以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也可以采用生物膜法、氧化沟法、SBR 法等多种工艺。
对于高浓度的污水处理,AB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其工艺流程如图3.2.26所示。
名词解释ab法处理工艺
![名词解释ab法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61505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b.png)
名词解释ab法处理工艺
AB法处理工艺,也称为AB方法,是一种水处理工艺,常用于水
处理厂中去除有机物和氮污染物。
AB法是一种结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
物接触氧化法的混合工艺。
AB法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两个步骤:A阶段和B阶段。
在A阶段,
污染的水将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微生物的附着和代谢作用,有机物
质被降解为较小的有机物。
在B阶段,A阶段处理后的水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此时添加额外的氧气,从而进一步氧化有机物质和氮化合物。
然后,水流经过沉淀池进行沉淀和固液分离,最终得到清洁水。
AB法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废水。
此外,AB法还可以在同一系统中实现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处理,具有节约能源和设备占地面积的优势,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工艺之一。
AB法工艺简介
![AB法工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76fc6136edb6f1aff001f5a.png)
AB法工艺简介工艺的由来AB法工艺由德国B0HUKE教授首先开发。
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
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会氧化反应,生物主要为短世代的细菌群落,去除BOD达50%以上。
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
AB法工艺的主要特征1:A段在很高的负荷下运行,其负荷率通常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0~100倍,污水停留时间只有30~40min,污泥龄仅为0.3~0.5d。
污泥负荷较高,真核生物无法生存,只有某些世代短的原核细菌才能适应生存并得以生长繁殖,A段对水质、水量、PH值和有毒物质的冲击负荷有极好的缓冲作用。
A段产生的污泥量较大,约占整个处理系统污泥产量的80%左右,且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高。
2:B段可在很低的负荷下运行,负荷范围一般为<0.15kgBOD/(kgMLSS.d)水力停留时间为2~5h,污泥龄较长,且一般为15~20d。
在B段曝气池中生长的微生物除菌胶团微生物外,有相当数量的高级真核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世代期比较长,并适宜在有机物含量比较低的情况下生存和繁殖。
3:A段与B段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相互隔离,保证了各自独立的生物反应过程和不同的微生物生态反应系统,人为地设定了A和B的明确分工。
工作机理1:开放式系统原理AB工艺中不设初沉池,从而使污水中的微生物在A段得到充分利用,并连续不断的更新,使A段形成一个开放性的、不断由原污水中生物补充的生物动态系统。
2:微生物的生物相及其特性A段内微生物活性强、世代期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当A段以兼氧的方式运行时,由于供氧较低,高活性微生物为了满足自身代谢能量的要求,被迫对在好氧条件下把不易分解的有机物进行初步分解,起到大分子断链的作用,使其转化为较小分子的易降解有机物,从而在后续的B段好氧曝气中易于被去除。
B段主要是世代期长的真核微生物,能够保证出水水质。
AB工艺
![AB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50569d076a20029bd642d83.png)
AB法工艺特征
(3)A段和B段串联运行,各自设沉淀池,单 独回流,将A段和B段污泥严格分开,形成 各自的特征生物菌群。 (4)A段主要是利用以物理化学作用为主导 的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因此, 对负荷、pH值、温度及毒物有一定的适应 能力。
AB工艺流程
污水由排水系统经格栅和沉砂池直接进入A 段,该段为 吸附段,负荷较高,泥龄短, 水力停留时间很短, 约为 30min, 有利于增殖速度较快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在A 段存活的只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原核细菌,其他微生物 不能存活。废水经过A段处理后,BOD去除40%~70%, 可生化性有所提高,有利于B段的工作;A段污泥产率较高, 吸附能力强,重金属、难降解物质以及氮、磷等植物性营 养物质等,都可能通过污泥的吸附作用得以去除。
AB法的优缺点
AB 工艺的优点: <1> 对有机底物去除效率高。 <2> 系统运行稳定。主要表现在:出水水质波动 小,有极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有良好的污泥 沉降性能。 <3> 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4> 节能。运行费用低,耗电量低,可回收沼气 能源。经试验证明,AB法工艺较传统的一段 法工艺节省运行费用20%~25%。
AB工艺的缺点: <1> A段在运行中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产生臭气, 影响附近的环境卫生,这主要是由于A段在超高有 机负荷下工作,使A段曝气池运行于厌氧工况下, 导致产生硫化氢、大粪素等恶臭气体。 <2> 当对除磷脱氮要求很高时,A段不宜按AB法的 原来去处有机物的分配比去除BOD,因为这样B段 曝气池的进水含碳有机物含量的C/N比偏低,不能 有效的脱氮。 <3> 污泥产率高,A段产生的污泥量较大,约占整 个处理系统污泥产量的80%左右,且剩余污泥中的 有机物含量高,这给污泥的最终稳定化处置带来了 较大压力。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f7c8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2.png)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AB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
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该工艺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栅栏预处理
首先,污水会经过栅栏预处理,其中的大颗粒物质会被过滤掉,以防止对后续的处理设备造成损坏。
2. 沉淀池
经过栅栏预处理后的污水会进入沉淀池,在这里,悬浮物质会被沉淀下来,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得以去除。
3. A/B活性污泥曝气池
接下来,污水将通过A/B活性污泥曝气池。
在这个步骤中,
通过曝气系统将氧气传入污水中,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以便去除有机物和氮磷,使其还原成无害物质。
4. 沉淀池
经过A/B活性污泥曝气池后的污水会再次进入沉淀池,这样
可以让被悬浮的活性污泥和部分溶解的有机污染物再次沉淀下来,并被分离出去。
5. 净水池
最后,经过沉淀池处理后的水将进入净水池,经过一系列的过
滤和消毒工艺,将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去除,使其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最终处理效果。
通过这样的AB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我们可以将污水有效地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固体颗粒物,最终使其符合排放标准,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ab污水处理工艺
![ab污水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be3110e6f1aff00bfd51ec3.png)
ab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中的“AB 法”工艺,简言之确实是分作A 和B“两时期曝气”处理工艺,每个时期都有相互隔离的和独立的曝气过程和泥水分离过程,关于活性污泥的回流,也是相互隔离的,A 段沉淀池所产生的活性污泥回流到A 段曝气池,B 段沉淀池所分离出来的活性污泥回流到B 段曝气池内。
一、“AB 法”工艺的由来AB 工艺是吸附―生物降解(Adsorption--Biodegradation)工艺的简称。
这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由德国某工业大学卫生工程学院的Botho Bohnke 教授为解决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即:预处理→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
早期污水处理工艺,所存在的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和除氮脱磷效率低下,及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等问题,在对两段活性污泥法和高负荷活性污泥法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于70 年代中期所开发,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一项新型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二、AB 法工艺的要紧特点1、不设初沉池,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A段。
A段是AB工艺的主体,对整个工艺起关键作用。
在连续工作的A段曝气池中,由外界不断地接种具有专门强繁育能力和抗环境变化能力的短世代原核微生物,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新陈代谢专门快,能较迅速地克服显现的失活和不可逆转的损害作用,大大提高处理工艺的稳固性。
2、A段和B段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回流系统,如此两段分开,有各自专门的微生物群体,处理成效稳固。
A 段的微生物特性使吸附池的活性污泥表现为:----有较强的絮凝、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COD有较高的降解度,使之降解为易生化处理的BOD物质。
---适应性强,耐进水水量、水质、pH等的变化,有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A段不仅能去除一部份有机物质,而且能起调剂和缓冲作用。
A 段在专门高的负荷下运行,其负荷率通常为一般活性污泥法的50~100 倍,污水停留时刻只有30~40min,污泥龄仅为0.3~0.5d。
利用活性污泥的吸附絮凝能力,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于活性污泥上,进而降解。
活性污泥法的新工艺-AB法
![活性污泥法的新工艺-AB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7ad81859eef8c75fbfb31b.png)
θ ( B) =
1 0.5 KgMLSS 0.15 KgBOD5 × KgBOD5 KgMLSS ⋅ d
=
1 = 13.3d 0.075 d
应用实例
目前全世界有60多座采用AB工艺的污水 厂在运行、设计和规划之中。南斯拉夫修 建了目前世界最大的AB工艺的污水处理厂。 在我国上海、山东等地都有采用AB工艺的 污水处理厂,如山东泰安污水处理厂(处 理污水量10000m3/d),山东青岛湖泊污水 处理厂(处理污水量80000m3/d)。
AB 工艺的设计
设计要点
2) B段曝气池(普通的活性 1)A段 污泥法) ● Ns=2~6 KgBOD5/KgMLSS·d, 一般为3~4 ● Ns=0.15~0.30 ● T停留=25~30min,一般30 KgBOD5/KgMLSS·d min ● T停留=2~3h ● O2=0.5KgO2/ KgBOD5 ● 污泥龄ts=15~20d ● X=2000~3000mg/L ● DO=1~2mg/L ● 中沉池沉淀时间≤2h,R= (20~50)% ● R=(50~100)% ● DO=0.2~0.7mg/L ● 二沉池沉淀时间2~4h
活性污泥新工艺-- 活性污泥新工艺-- A-B工艺
Absorption— (Absorption—Biodegradation)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 A—B法的工艺流程 法的工艺流程 A—B工艺的机理 工艺的机理 A—B工艺的特点 工艺的特点 A—B工艺的设计 工艺的设计
AB工艺由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宾克 (Bohnke)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创, 80年代初应用于实践。目前, 国内已有多家 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AB 法工艺。与传统 活性污泥法相比,AB法主要有下列特征: 特征: 未设初沉池,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 的A段为一级处理系统;B段由曝气池和二 段 段由曝气池和二 次沉淀池组成;A、B两段各自拥有独立的 污泥回流系统,两段完全分开,各自由独特 的微生物群体,有利于功能的稳定。
什么是AB法?污水厂如何利用AB工艺实现100%能量自给?
![什么是AB法?污水厂如何利用AB工艺实现100%能量自给?](https://img.taocdn.com/s3/m/6ff6e67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0.png)
什么是AB法?污水厂如何利用AB工艺实现100%能量自给?AB工艺的基本流程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Adsorption Bio-degradation)的简称,是德国亚琛大学BBohnke教授于70 年代中期开发的一种工艺。
虽然属于超高负荷,但其本质上还是活性污泥法,只不过是变成了两段:A段是吸附段,B段是生物氧化段。
AB工艺流程,侵删这是AB工艺的流程图,可以看到A段是曝气池、中沉池,B段是曝气池和二沉池。
A段负荷高,而B段负荷就比A段小很多了。
它们的活性污泥都是单独回流,互不影响,因此,微生物在这种适宜的环境下可以很好地增殖,从而充分发挥其特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提升出水水质,保证各段生物的稳定性。
在实际的工程中,AB工艺一般当做是一种处理系统,由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厂构成,因此AB工艺前不设置初沉池,有利于提高A池处理功能。
AB工艺原理及特点既然是两段活性污泥法,那我们也分两段来解释。
首先是A段。
A段主要利用絮凝及吸附功能去除污染物,其中曝气池的负荷很高而且兼氧,高负荷的运行条件促使A段细菌快速繁殖并具有很高的活性。
A段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均很短,不足以发生微生物对有机成分的氧化作用,所以A段的产泥量大约为整个工艺污泥总量的80%。
刚刚也说了,A段前未设初沉池,原污水可以直接进入,然后污水中的微生物就与A段原有的菌胶团絮凝在一起,因此A段中的污泥吸附能力极强并且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A段能够缓冲水量的冲击负荷。
其次就是B段。
我们都知道,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何况是存在于同一个工艺里。
B段良好的水利条件就是得益于A段对有机物的大量去除。
B段好氧并且其污泥负荷比常规活性污泥法要低,污泥龄一般为15~20d,HRT为2~4h,因此B段的产泥量比A段少很多,大约为整个工艺的20%。
去除有机污染物是B段的主要功能,B段曝气池的运行方式与活性污泥法相似,只有A段正常运行,B段才能正常发挥各项功能。
活性污泥法新技术
![活性污泥法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d39635bcf84b9d528ea7a37.png)
AB 法工艺的稳定性
AB 法工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主要是由于A 段的存在 使得AB 法工艺的抗冲击能力很强, 主要原因包括下 列几点: A 段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物化和生物絮凝过程, 因而 对冲击负荷的敏感性较小, 去除效果稳定; A段污泥主要是以进水中细菌为接种而繁殖, 并且泥 龄很短、更新快, 进水中的细菌已适应原水质, 抗 冲击力较强, 因此污泥无需驯化即可很快恢复正常 状态; 低负荷运行的B 段, 活性污泥混合液自身具有很大 的稀释缓冲能力和解毒能力。
2、SBR工艺的特点
SBR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将反应和沉淀两 道工序放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扩大了反 应器的功能,SBR 是一个间歇运行的污水 处理工艺, 运行时期的有序性, 使它具有 不同于传统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的一些特性 。
1、流程简单, 运行费用低; 2、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3、运行操作灵活,效果稳定; 4、脱氮除磷效果好; 5、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6、耐冲击负荷 ;
谢谢观赏!
污水从A段流出后进入B段,B段为生物氧化段,属 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在较低负荷下运行,停 留时间约为2~6h,泥龄较长,为15~20d。B段发 生硝化和部分的反硝化,活性污泥沉淀效能好, 出水SS和BOD一般小于10mg/L。
A 段对B 段的影响
在AB法工艺中,A段具有高效和稳定的特点。A段的存在无 疑对B段的运行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可使B段的运行负荷减少40%~70% ,因此在给定的容积负荷 下, 活性污泥曝气池的总容积可减少到45%左右。 原污水的浓度变化在A段得到明显的缓冲,使B段只有较低的 、稳定的污染物负荷,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冲击对B 段的影 响减小,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效果。 由于A段对部分氮和有机物的去除,以及B段泥龄的加长,改善 了B段硝化过程的工艺条件,硝化效果得以提高。
第三讲 改良的活性污泥法-A-B法上传3全解
![第三讲 改良的活性污泥法-A-B法上传3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9959dbe7aa00b52acfc7cab2.png)
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A-B法
1.A-B法脱氮
有A段后,将B段改为设有前置反硝化过 程的生物脱氮工艺,即A-O系统(缺氧- 好氧系统). 老城市废水处理厂,将A段的一部分(如 50%)关闭,将反硝化部分容积与总容 积的比值从30%增至50%,即可将总氮 的去除率从57%增至72%。
2. A-B法除磷
• •
国内AB工艺污水处理厂
序 号
1
2 3
省 份 或 城 市 山东 山东 广东
工程名称
青岛市海泊河污水处 理厂
淄博市污水处理厂 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 厂 广州猎德污水处理厂
工 程 规 模 ( 万 m3/d) 8 14 10
应 用 情况
备 注
已 运 行
已 运 行 已 运 行 已 运 行 A (A 2/O )
(1) 生物吸附作用: 污水与微生物接触的最初10分钟COD去除 40% ~50%, 其中只有35%是氧化去除的; (2) 中间沉淀池及时去除吸附了有机物的生物污 泥,A 段去除 40% ~ 70% 的进水BOD5。 (3) A段是一个开放系统,大约80%的微生物来自污 水,微生物活性高,易恢复。 (4) 两段形成独立的微生物系统 A段的高适应性,微生物的高活性; B 段的低负荷,微生物稳定,具有良好的沉降性 。
A-B工艺流程:
• • •
•
•
不设初沉池,使原废水中的微生物(好氧、兼性或厌 氧)全部进入吸附池,使A段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生 物反应器; 优势微生物种群属原核生物,活性高(比常规高 出40%-50%)的,数量大(为常规活性污泥法的 20倍),生长快(周期约20min),适应性强; 活性污泥吸附能力强,絮凝沉降性能好,污泥指 数低,但污泥产率高; 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和有毒物质毒害的能力, 保证后续工艺进水水质稳定; 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靠污泥絮体的吸附作用, 生物降解只占1/3左右。A段的实质功能为生物
AB两段活性污泥法
![AB两段活性污泥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6970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9.png)
污泥回流
为了保持A段和B段中的微生物数量,一部 分沉降后的污泥会被回流到A段中,以便 继续进行有机物的分解。同时,回流污泥 还能将硝酸盐带回到A段,为异养菌提供 营养。
回流污泥系统原理
维持微生物量
回流污泥系统是AB两段活性污泥法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能够将沉降后的污泥回流到A 段,维持A段和B段中的微生物数量,保证 污水处理的效果。
去除难降解有机物
B段可以进一步降解A段未能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进行硝化反应
在B段可以进行硝化反应,即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将 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从而降低水中的氨氮浓度。
ab两段活性污泥法的应用范围
城市污水处理
AB两段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特别是对于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具有 很好的效果。
强化节能措施
进一步优化曝气、回流等操作参数,降低能耗和 成本。
加强自动化控制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和效率。
06
ab两段活性污泥法与其他 污水处理方法的比较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比较
运行方式
ab两段活性污泥法采用两段运行,而传统活性污泥法采用一段 运行。
曝气方式
ab两段活性污泥法采用推流式曝气,而传统活性污泥法采用完全 混合式曝气。
详细描述
工业废水处理是ab两段活性污泥法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因此 需要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净化废水。ab两段活性污泥 法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同时降低 有毒物质的含量,从而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应用案例三:城市污水处理
总结词
城市污水处理是ab两段活性污泥法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一,该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城市污水,提高水质和环境 质量。
AB两段活性污泥法
![AB两段活性污泥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51d0d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2.png)
ab两段活性污泥法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概述•ab两段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和系统组成•ab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与影响因素•ab两段活性污泥法实际应用案例与设计案例•ab两段活性污泥法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的比较•ab两段活性污泥法的改进与发展方向01概述AB两段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它通过将曝气池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处理。
A段通过高负荷的曝气和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B段通过低负荷的曝气和沉降作用使污泥稳定化。
ab两段活性污泥法的定义AB两段活性污泥法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原理,通过将整个处理过程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污染物特性进行优化处理。
A段主要去除废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B段则主要用于去除不可降解的有机物和进行污泥再循环。
ab两段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AB两段活性污泥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在8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要求的提高,AB两段活性污泥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对不同种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ab两段活性污泥法的历史与发展02ab两段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和系统组成污水进入A段,与该段回流污泥混合,进行吸附、氧化、分解等操作。
A段B段出水A段出水进入B段,进行二次处理。
B段出水经过排放口排出。
03ab两段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0201ab两段活性污泥法系统组成包括曝气管、曝气头等,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曝气系统回流系统排泥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回流泵、回流管道等,将A段的污泥回流到前端,增加污泥与污水接触时间。
包括排泥泵、排泥管道等,将产生的污泥排出系统。
包括传感器、PLC等,监测水质和水量,控制各个系统的运行。
ab两段活性污泥法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是整个工艺的核心之一。
曝气系统增加污泥与污水接触时间,提高吸附效果和去除率。
回流系统将产生的污泥排出系统,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和数量。
AB两段活性污泥法
![AB两段活性污泥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619d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d.png)
进水水质、水量;
A、B段曝气池的搅拌强度;
污泥沉降性能。
03
ab两段活性污泥法反应器
反应器类型
一体化氧化沟
将曝气、沉淀、污泥回流等工艺过程集中于一个构筑物内, 具有高去除效率、低能耗、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分建式氧化沟
将曝气、沉淀、污泥回流等工艺过程分建在独立的构筑物内 ,易于维护和管理,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
适用范围
AB两段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处理要求高、有机负荷较低的污水,而氧化沟则适用于 处理水量较大、有机负荷较低的污水。
与sbr工艺的比较
1 2 3
处理过程
AB两段活性污泥法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 处理方式,而SBR工艺则是采用间歇进水、间 歇排水的处理方式。
耐冲击负荷
AB两段活性污泥法的耐冲击负荷较高,能够承 受较大的水质水量波动,而SBR工艺的耐冲击 负荷相对较低。
反应器设计要点
有效水深
适宜的有效水深一般为3~5m,过 深会影响搅拌和曝气效果。
池体长宽比
在设计氧化沟时,池体长宽比应不 宜过大,以防止水流短路和死角。
曝气设备
选择适当的曝气设备,如转刷、转 盘、曝气管等,以保证供氧均匀性 和可靠性。
沉淀池设计
沉淀池设计应考虑污水停留时间、 污泥斗斜率等因素,以确保沉淀效 果良好。
反应器运行管理
溶解氧控制
污泥回流比
在运行过程中,应控制适宜的溶解氧浓度, 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和有机物去除效果。
合理控制污泥回流比,可提高污泥浓度和去 除效率。
出水堰设置
排泥管理
出水堰的设置应保证出水稳定,且不影响排 泥效果。
合理控制排泥量和时间,可防止污泥膨胀和 减少污泥排放量。
AB法污水处理技术
![AB法污水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9cde23ba32d7375a41780fc.png)
二、污水水质
设计进水水质
BOD5=200mg/L 假定BOD5成分:悬浮固体110 mg/L,溶解物 90mg/L COD=500 mg/L 假定COD成分:悬浮固体160 mg/L,细菌数140 mg/L,溶解物200 mg/L SS=220 mg/L 假定SS成分:细菌数70 mg/L,有机悬浮固体80 mg/L,无机悬浮固体70 mg/L pH=7-8 水温9-16℃,设计温度≥11℃
1、A段活性污泥的特点 2、A段污泥可分成三部分组成 3、污泥产率
第四节
AB技术的适用范围
一、AB工艺的运行管理 二、污泥处置的问题 三、AB工艺的局限性
抗冲击负荷能力 2. 对污水的可生化性改善程度 3. 剩余污泥的稳定化和处置 4. 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
1.
第五节
AB技术的运行控制
一、曝气系统的运行控制 二、污泥回流比与剩余污泥排放控制 三、C与 N/P比例控制及脱磷除氮
消化时间20天,池型为圆柱形固定盖式,池顶锥角 30°,池底锥角15°,池内污泥采用机械搅拌,热交 换器加热,1kg挥发性固体减少量为0.9。消化池需热 量为35.4 t/d,其中有机污泥固体21.4 t/d,挥发性固体 减少量为40%。消化池需要量为4.2kJ/(kg•℃),污泥 加热量约为1800KW。
A段以物理吸附为主,工程设计中建议采用30~50min为 宜 A段溶解氧浓度的控制范围一般在0.2~1.5mg/L之 间
水力停留时间的确定
溶解氧及耗氧负荷的确定
设计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概况 污水水质
处理工艺及主要构筑物
《2024年AB法污水处理工艺》范文
![《2024年AB法污水处理工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11956b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2.png)
《AB法污水处理工艺》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生产的扩大,污水处理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要一环。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较为常见且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
本文将对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应用及其前景进行详细的探讨和阐述。
二、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AB法污水处理工艺,顾名思义,是按照两个不同的生物处理阶段——A段和B段来进行污水处理的。
其原理基于微生物的不同生物代谢途径,以A段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和部分可溶有机物,再以B段对污水进行更深入的生物降解和净化。
A段通常采用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和氧化作用,快速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B段则采用常规的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通过更长的污泥停留时间和更复杂的生物群落,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
三、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AB法污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以及某些特定环境的污水处理。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AB法因其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由于工业废水成分复杂,AB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多种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因此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AB法污水处理工艺还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于某些突发的污水排放或污染事件,AB法能够快速地适应并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展望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AB法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AB法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通过优化A段和B段的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能耗;通过生物强化技术,提高微生物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通过污泥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等。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AB法污水处理工艺也将实现更智能化的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五、结论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4年AB法污水处理工艺》范文
![《2024年AB法污水处理工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0bb5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5.png)
《AB法污水处理工艺》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AB法污水处理工艺,以其高效、稳定、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当前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特点、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AB法污水处理工艺概述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在曝气池中形成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两种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分别承担不同的污水处理任务。
A 段以生物膜为主,利用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B段以活性污泥为主,通过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三、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1. 高效性:AB法污水处理工艺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能够快速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2. 稳定性:该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水质、水量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 灵活性:AB法污水处理工艺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如调整曝气量、填料类型等,以满足不同污水处理需求。
4. 节能性:该工艺通过合理的曝气控制,降低了能耗,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四、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AB法污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宾馆、医院等场所的污水处理。
其应用范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医院污水等。
通过AB法污水处理工艺,可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五、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B法污水处理工艺将逐步实现智能化控制,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2. 资源化:将污水处理与资源回收相结合,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如通过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能源等。
3. 绿色化: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二次污染,实现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
4. 集成化:将AB法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进行集成,形成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提高处理效果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曝气池的布置
大、中型污水厂,一般为推流式,其工艺尺寸的确定与普通活性污 泥法相同。
3、 需氧量O2(Kg/h)
A段:O2(A)=a′QSr (Kg/h) 式中:Q——设计流量m3/h
a′——需氧量系数,一般为0.4~0.6KgO2/KgBOD5 Sr=So-Sa,去除的BOD5量(KgBOD5/ m3) B段:O2(B)=a′QSr+b’QNr (Kg/h) 式中:Q——设计流量m3/h
a′——需氧量系数,B段一般为1.23KgO2/KgBOD5 Sr=Sa-Se,为B段曝气池去除BOD5浓度:(KgBOD5/ m3) b′——去除每千克NO-3—N所需氧千克数,b′为4.57 Nr=Na-Ne,为B段NO-3—N的去除浓度 ∴总需氧量O2= O2(A)+ O2(B) 供气量的计算和曝气系统的设计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同。
●气水比(7~10):1
常规A—B工艺的主要工艺设计参数表
项目
污泥负荷Ns 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Nv X(g/L) 水力停留时间(h) 污泥龄θc 溶解氧(mg/L) 污泥回流比(%)
气水比
曝气池
A段
B段
2~6
0.15~0.30
6~10 2~3 0.5 0.3~0.5 0.2~0.7 20~50 (3~4):1
≤0.9 3~4 2~3 15~20 1~2 50~100 (7~10):1
设计计算
1、曝气池容积
(1)A段:VA=24QSo/Ns(A)X(A)(m3) NS(A)=24QSo/V(A)X(A) 式中:Q——设计流量m3/h So——进入A段BOD5浓度,Kg/ m3 NS(A)——3~4 KgBOD5/KgMLSS·d X(A)——2~3 Kg/m3
( B)=
0.5KgMLSS
1 0.15KgBOD5
1 0.075
13.3d
KgBOD5 KgMLSS d
d
应用实例
目前全世界有60多座采用AB工艺的污水 厂在运行、设计和规划之中。南斯拉夫修 建了目前世界最大的AB工艺的污水处理厂。 在我国上海、山东等地都有采用AB工艺的 污水处理厂,如山东泰安污水处理厂(处 理污水量10000m3/d),山东青岛湖泊污水 处理厂(处理污水量80000m3/d)。
A—B法的脱氮除磷工艺
A—A1/O工艺 A—A2/O工艺 A—A2/O工艺
AB 工艺的设计
设计要点
1)A段
● Ns=2~6 KgBOD5/KgMLSS·d, 一般为3~4
● T停留=25~30min,一般30 min
● O2=0.5KgO2/ KgBOD5 ● X=2000~3000mg/L
活性污泥新工艺-- A-B工艺
(Absorption—Biodegradation)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
A—B法的工艺流程 A—B工艺的机理 A—B工艺的特点 A—B工艺的设计
AB工艺由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宾克 (Bohnke)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创, 80年代初应用于实践。目前, 国内已有多家
4、沉淀池的计算
确定中沉池、二沉池的表面负荷q,求出各自的沉淀池的表面积A 沉淀池有效水深取2~4m,一般为3.5m 求各段沉淀池的有效容积,校核HRT=V/Q的水利停留时间
5、剩余污泥量W(Kg/d)和污泥龄ts(d)
(1)A段剩余污泥量 WA=QCr+aQSr(Kg/d) 式中:Cr=Co-Ce,A段SS的去除浓度(Kg/ m3) Q——设计流量m3/h Sr=So-Sa,去除BOD5浓度:(Kg/ m3) a——污泥净增长系数,一般为0.34Kg/ KgBOD5
缺点:为产泥量较大, 而且AB法工 艺不具备深度脱氮除磷功能, 出水水质 尚达不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要求。
AB 法工艺的处理效果
A段对有机物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 而生物降解为辅,ηBOD5=40~70%;B段 对有机物以生物降解为主。
常规A—B工艺处理效果: ηBOD5≥90%; ηss≥90%; ηp=(50~70)%; ηTN=(30~40)% 。
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AB 法工艺。与传统
活性污泥法相比,AB法主要有下列特征: 未设初池,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 的A段为一级处理系统;B段由曝气池和二 次沉淀池组成;A、B两段各自拥有独立的
污泥回流系统,两段完全分开,各自由独特 的微生物群体,有利于功能的稳定。
AB 法工艺的流程
A 段(吸附段) 负荷高、泥龄短、HRT短(30min), 利 于增殖快、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原核微生物生存。 A段BOD去除40%~70%,可生化性有所提高,有 利于B段的工作;A段污泥产率高、吸附能力强,重 金属、氮、磷等都可能通过吸附去除。
要提高A—B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可将B段设计 成A1/O、A2/O或A2/O工艺。
AB法的特点
A级以高负荷或超高负荷运行(约为普通 活性污泥的10~20倍),具有很强的抗冲击 负荷的能力,B级以低负荷运行,A级曝气 池停留时间短,30min,B级停留时间2~4h。
不设初沉池,A级曝气池是一个开放性的 生物系统。A、B各自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 统,两级的污泥互不相混,二段有各自独特 的微生物群体,故处理效果稳定。
Ns(B)——B段污泥负荷率KgBOD5/KgMLSS·d, Ns(B)<0.3KgBOD5/KgMLSS·d
例Ns(A) 、Ns(B)、a(A)、 a(B)分别为4、0.15、0.34、0.5
(A)
=
1 0.34KgMLSS
4KgBOD5
1 1.36
0.74d
KgBOD5 KgMLSS d d
(2)B段:VB=24QSa/NS(B)X(B)(m3) NS(B)=24QSa/V(B)X(B) Q——设计流量m3/h Sa——进入A段BOD5浓度,Kg/ m3 NS(B)——≤0.3KgBOD5/KgMLSS·d X(B)——3~4 Kg/ m3
(3)总容积V=VA+VB
再校核A.B段的水力停留时间t=V/Q
思考题
1、简述A—B工艺的机理与工艺流程。 2、A—B工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B 法工艺的优缺点
优点: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 强,特别适用于处理浓度较高、水质水 量变化较大的污水,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 比,AB工艺在COD、BOD、SS、总磷和总 氮上的去除率均高于前者,且工程投资 和运行费用低(比普通活性污泥法节省 投资20%,降低运行费用15%)。该工艺 还有利于分期建设。
● 中沉池沉淀时间≤2h,R= (20~50)%
● DO=0.2~0.7mg/L
2) B段曝气池(普通的活性 污泥法)
● Ns=0.15~0.30 KgBOD5/KgMLSS·d
● T停留=2~3h ● 污泥龄ts=15~20d ● DO=1~2mg/L ● R=(50~100)% ● 二沉池沉淀时间2~4h
A 段曝气池的作用
污水从A段进入B段(生物氧化段),一般在较 低负荷下运行,HRT为2~6h,泥龄长(15~20d)。 B段发生硝化和部分的反硝化,活性污泥沉淀效 能好,出水SS和BOD一般小于10mg/L。
B段曝气池的作用—类似常规活性污泥法
AB 法工艺的机理
AB工艺中,A段具有高效和稳定的特点。A段对B段 的运行带来了良好的影响,表现为: A段的污水含有大量微生物群落,它们与回流污泥混合 后,发生絮凝、吸附。A段的SS、BOD去除率达60~80%、 40%~70%,比初沉池大有提高。使B段负荷减少40%~ 70%, 曝气池的总容积可减少到45%左右。 原污水的浓度变化在A段得到明显的缓冲,使B段只有较 低的、稳定的污染物负荷,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冲击对 B段的影响减小,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效果。 由于A段对部分氮和有机物的去除,以及B段泥龄的加长, 改善了B段硝化过程的工艺条件,硝化效果得以提高。
(2)B段剩余污泥量 WB=aQSr(Kg/d)
式中:a——去除每千克BOD5产泥量,一般为0.5Kg/KgBOD5 Q——设计流量m3/h Sr=Sa-Se,去除BOD5浓度:(Kg/m3)
污泥龄(A) =
a
1 N s( A)
(d )
污泥龄(B) =
a
1 Ns(B)
(d )
式中:Ns(A)—— A段污泥负荷率KgBOD5/KgMLSS·d, 一般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