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光合作用的过程(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2.2光合作用的过程3-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2.2光合作用的过程3-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60ab5d376baf1ffd4fad17.png)
光合作用的过程
复习:叶绿体的结构
一、光将CO合绿2 色作植和用物H通定2过O义叶合(成绿为体P有吸76机收)物并释能光放,
储出存O在2 有,机同物时中也,将这一过光程能称转为化光为合作用化能。学
反应式: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详细阅读课本P75内容并填充下图:
光合作用的过程
H2O
①水的光解
O2
[H] 供氢
储存在
中的化学能。
思考讨论:
在在CO2浓度 不变的情况下, 增强光照,叶
绿体中[H]、 ATP、 C3、C5 化合物的含量
谢谢
酶②
叶绿体
还
光能
中的色
素
ATP 供能 原
酶②
酶
ADP+Pi
2c3
①
co2
固
多种酶 定
参加催化
C5
([C糖H类2O])
光反应
暗反应
能量转化: 光能
ATP中活跃化学能
固定的化学能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 :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和 。 ‚暗反应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 和 。
酶 光
ATP
2C3
[
H
]
AT 酶
P(CH2O)
能量转换 联系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固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三、光1.物合质转作变用:光的合实作用质将:无机物合成了 ,
并且释放出氧气。
复习:叶绿体的结构
一、光将CO合绿2 色作植和用物H通定2过O义叶合(成绿为体P有吸76机收)物并释能光放,
储出存O在2 有,机同物时中也,将这一过光程能称转为化光为合作用化能。学
反应式: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详细阅读课本P75内容并填充下图:
光合作用的过程
H2O
①水的光解
O2
[H] 供氢
储存在
中的化学能。
思考讨论:
在在CO2浓度 不变的情况下, 增强光照,叶
绿体中[H]、 ATP、 C3、C5 化合物的含量
谢谢
酶②
叶绿体
还
光能
中的色
素
ATP 供能 原
酶②
酶
ADP+Pi
2c3
①
co2
固
多种酶 定
参加催化
C5
([C糖H类2O])
光反应
暗反应
能量转化: 光能
ATP中活跃化学能
固定的化学能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 :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和 。 ‚暗反应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 和 。
酶 光
ATP
2C3
[
H
]
AT 酶
P(CH2O)
能量转换 联系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固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三、光1.物合质转作变用:光的合实作用质将:无机物合成了 ,
并且释放出氧气。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2.2光合作用的过程-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2.2光合作用的过程-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8f5e05ddccda38366baf17.png)
3、阿尔农继续用离体叶绿体做实验,在黑暗条件下,供给 CO2 、ATP 和 【H】,1、3号试管中CO2转变为糖类,同时 ATP 和 【H】含量急剧下降。
结论:
程__A的_T_场_P_所和为_【____H___叶_】__被_绿_用_体_于_基_将_。质CO2转变为糖类的过程,且该过
2、暗反应阶段
【资料分析】
1.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B )
A.叶绿素
B.叶绿体
C.类囊体的薄膜
D.叶绿体的基质
2.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D )
A.叶绿体外膜
B.叶绿体内膜
C.叶绿体的基质
D.类囊体
练一练
C
3.下列物质中,暗反应阶
段所必需的是( )
A.叶绿素 B.ADP
D
C.ATP D.O2
4.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
1、光反应阶段
项目
光反应阶段
光
2H2O → __O_2_+4[H]
①水的光解
物质变化
酶
ADP+P_i__+能__量__ → _A_T_P_
②ATP的合成
能量变化 条件 场所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色素、酶、水、ADP、Pi
?
【探究活动】
作出假设: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膜上。
设计实验:请参照希尔和阿尔农的实验设计探究光反应场
4、卡尔文向反应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14CO2,光照 30 秒后 检测产物,检测到了多种带14C 标记的化合物。将光照时间 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时发现,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 三碳化合物(C3)中。在 5 秒钟的光照后,卡尔文等同时 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
结论:
程__A的_T_场_P_所和为_【____H___叶_】__被_绿_用_体_于_基_将_。质CO2转变为糖类的过程,且该过
2、暗反应阶段
【资料分析】
1.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B )
A.叶绿素
B.叶绿体
C.类囊体的薄膜
D.叶绿体的基质
2.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D )
A.叶绿体外膜
B.叶绿体内膜
C.叶绿体的基质
D.类囊体
练一练
C
3.下列物质中,暗反应阶
段所必需的是( )
A.叶绿素 B.ADP
D
C.ATP D.O2
4.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
1、光反应阶段
项目
光反应阶段
光
2H2O → __O_2_+4[H]
①水的光解
物质变化
酶
ADP+P_i__+能__量__ → _A_T_P_
②ATP的合成
能量变化 条件 场所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色素、酶、水、ADP、Pi
?
【探究活动】
作出假设: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膜上。
设计实验:请参照希尔和阿尔农的实验设计探究光反应场
4、卡尔文向反应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14CO2,光照 30 秒后 检测产物,检测到了多种带14C 标记的化合物。将光照时间 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时发现,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 三碳化合物(C3)中。在 5 秒钟的光照后,卡尔文等同时 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2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9266e7b8561252d381eb6e64.png)
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 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请据图分析:
(1)图甲中A、B、C、D分别表示参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 则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比较
光合作用
代谢性质
合成代谢
发生部位
含叶绿体的细胞
反应场所
叶绿体
条件
光、 H 2O 、 CO 2、适宜温 度、酶、色素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 能量代谢
机物中
物质代谢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氧呼吸 分解代谢
活细胞 主要在线粒体内 (第一阶段在细胞 质基质中 ) 有氧、有光无光均可、适宜的温 度、 O 2、酶 释放有机物中化学能,一部分转移 到ATP 中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H2O、CO2)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图中Ⅰ的名称是: 光反,应Ⅱ的名称是: 总称为: 光合作用 。
,暗反应 Ⅰ+Ⅱ
2.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比较
一、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1.教材问题探讨分析 读教材P101~P102内容,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设计实验遵循的原则,分析普利斯特利实验有没有不足之 处?若有如何补充?
C.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在黑暗环境中以极细光束照射,曝 光作为对照处理,观察细菌分布——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H2O和CO2,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 自放出的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H2O
[解析]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全部是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的,并未设 置对照实验(黑暗环境中的组别),因此不能证明光照的作用;再者普利 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而并未具体到更新哪种空气成 分。萨克斯的实验中有对照,光为自变量,淀粉为因变量;恩格尔曼的 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处理的位置,所以得出叶绿体是产生氧气的场所;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H2O和CO2,形成对照。
(1)图甲中A、B、C、D分别表示参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 则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比较
光合作用
代谢性质
合成代谢
发生部位
含叶绿体的细胞
反应场所
叶绿体
条件
光、 H 2O 、 CO 2、适宜温 度、酶、色素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 能量代谢
机物中
物质代谢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氧呼吸 分解代谢
活细胞 主要在线粒体内 (第一阶段在细胞 质基质中 ) 有氧、有光无光均可、适宜的温 度、 O 2、酶 释放有机物中化学能,一部分转移 到ATP 中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H2O、CO2)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图中Ⅰ的名称是: 光反,应Ⅱ的名称是: 总称为: 光合作用 。
,暗反应 Ⅰ+Ⅱ
2.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比较
一、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1.教材问题探讨分析 读教材P101~P102内容,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设计实验遵循的原则,分析普利斯特利实验有没有不足之 处?若有如何补充?
C.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在黑暗环境中以极细光束照射,曝 光作为对照处理,观察细菌分布——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H2O和CO2,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 自放出的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H2O
[解析]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全部是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的,并未设 置对照实验(黑暗环境中的组别),因此不能证明光照的作用;再者普利 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而并未具体到更新哪种空气成 分。萨克斯的实验中有对照,光为自变量,淀粉为因变量;恩格尔曼的 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处理的位置,所以得出叶绿体是产生氧气的场所;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H2O和CO2,形成对照。
2013版高中生物1.4.2《光合作用》课件(苏教版必修1)
![2013版高中生物1.4.2《光合作用》课件(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66c86dccfab069dc502201d9.png)
场所 条件
叶绿体 只在光下进行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2.两点联系
(1)物质方面:
C:CO2 暗反应 (CH2O) 呼吸Ⅰ C3H4O3 呼吸Ⅱ CO2
O:H2O 光反应 O2 呼吸Ⅲ H2O
光反应
暗反应
呼吸Ⅰ、Ⅱ
H:H2O
[H]
(CH2O)
[H]
呼吸Ⅲ H2O
(2)能量方面: 光能 光反应 ATP中活 暗反应 (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单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 (1)光照强度(如图所示):
曲线分析:
只呼吸不光合
①A点
植物释放CO2 吸收O2 呼吸>光合
②AB段
植物释放CO2 吸收O2
光合=呼吸
③B点
植物外观上不与外界
发生气体交换
光合>呼吸
④BC段
植物吸收CO2 释放O2 (光照强度只有在B点以上,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与暗反应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膜
光
H2O 光能 [H]+O2
反 物质
应
变化
ADP+Pi
光能 酶
ATP
能量变化: 光能→活跃化学能
还原
暗
注:2CC33C即O2三固碳定多种化酶合参C物3加,催化C5即(CH2O)
反 应
五碳化合物(下同)
场所: 叶绿体基质 CO2+C5 酶 2C3
光合作用 1.光反应与暗反应的五大比较
光反应
条件
必须在光下
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膜
物质 转化
①水的光解
2H2O 光 4[H]+O2 ②ATP的合成 ADP+Pi+光能 酶 ATP
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光合作用 (共28张PPT)
![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光合作用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38bf52c850ad02de8041b4.png)
3.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装置。先将这个装置放暗室 24 小时,然后 移到阳光下;瓶子内盛有 NaOH 溶液,瓶口封 闭。
(1) 数小时后摘下瓶内的叶片,经处理 后加碘液数滴而叶片颜色无变化,证 无淀粉 明叶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 。 (2)瓶内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除去CO2 。 (3) 将盆栽植物先放在暗处 24 小时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消耗体内原有的淀粉 。
A
(光补偿点)
B
(光饱和点)
光强度
黑暗中呼吸作用强度
(2)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温度)
CO2 吸 收 或 释 放 量
光合作用
0
温度
光合作用整套机构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高时光 合速率会减弱。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 速率。
(3)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CO2浓度)
光 合 速 率
1. 如何提高大田和温室 中的CO2含量?
3、在光合作用中,需消耗ATP的是(
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A )
B、CO2的固定
C、水在光下分解
D、 叶绿素吸收光能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 质是( A ) A、[H]和ATP B、[H]和O2
C、O2和ATP
D、[H]和H2O
5、在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将黑藻放入含有18O的水中,过 一段时间后,分析18O放射性标记,最先( ) D A、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中发现 B、在植物体内的淀粉中发现 C、在植物体内的淀粉、脂肪、蛋白质中均可发现 D、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发现
CO2的固定:CO2+C5 2C3
[H],ATP C3的还原:2C3 (CH2O) 酶
苏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一第四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苏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一第四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cd0d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a.png)
物质转化与能量代谢相互依存
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物质转化提供了能量代谢所需的原料,而能 量代谢则为物质转化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二者共同维持着植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06
农业生产中提高产量措施探讨
增强光合作用措施
选用高光效品种
选用叶片较大、叶色较深、光 合速率较高的作物品种,以提
高光能利用率。
100%
控制水分
保持土壤适当的干燥度,减少作 物根部的水分供应,可以降低呼 吸作用。
80%
提高CO2浓度
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可以抑 制呼吸作用的进行,减少有机物 的消耗。
合理施肥和灌溉对产量影响
合理施肥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 肥能力,合理施用氮、磷、钾 等肥料,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 育,提高产量。
02
光合作用详解
光反应过程及原理
光能吸收
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水的光解
在光的作用下,水分子被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ATP和NADPH的生成
光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被用于合成ATP和NADPH,这两 种物质在暗反应中提供能量和还原力。
暗反应过程及原理
01
02
03
04
二氧化碳的固定
二氧化碳与五碳糖结合,形成 不稳定的中间产物。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过程和产 物。例如,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 化碳并释放氧气,表明光合作用在进行 ;而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吸收氧气并释 放二氧化碳,表明呼吸作用在进行。
VS
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在生物体内的相互关系。例如,光合作用 产生的氧气可供呼吸作用使用,而呼吸作 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被光合作用利用。 此外,还可进一步探讨环境因素(如光照 强度、温度等)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 影响。
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物质转化提供了能量代谢所需的原料,而能 量代谢则为物质转化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二者共同维持着植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06
农业生产中提高产量措施探讨
增强光合作用措施
选用高光效品种
选用叶片较大、叶色较深、光 合速率较高的作物品种,以提
高光能利用率。
100%
控制水分
保持土壤适当的干燥度,减少作 物根部的水分供应,可以降低呼 吸作用。
80%
提高CO2浓度
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可以抑 制呼吸作用的进行,减少有机物 的消耗。
合理施肥和灌溉对产量影响
合理施肥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 肥能力,合理施用氮、磷、钾 等肥料,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 育,提高产量。
02
光合作用详解
光反应过程及原理
光能吸收
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水的光解
在光的作用下,水分子被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ATP和NADPH的生成
光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被用于合成ATP和NADPH,这两 种物质在暗反应中提供能量和还原力。
暗反应过程及原理
01
02
03
04
二氧化碳的固定
二氧化碳与五碳糖结合,形成 不稳定的中间产物。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过程和产 物。例如,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 化碳并释放氧气,表明光合作用在进行 ;而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吸收氧气并释 放二氧化碳,表明呼吸作用在进行。
VS
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在生物体内的相互关系。例如,光合作用 产生的氧气可供呼吸作用使用,而呼吸作 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被光合作用利用。 此外,还可进一步探讨环境因素(如光照 强度、温度等)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 影响。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件:4.2光合作用(二) (共17张PPT)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件:4.2光合作用(二) (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c488f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2.png)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A
D
F CO2
G
EB是—O,2 它来自于—水—的分解。
②图中C是—[H—],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基——质部位,用于—C—3的。还原
③图中D是A—T—P,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色的— 素光吸能收 ④图中的H表示光——反,应 H为I提供—[H—]和ATP
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类囊体膜
H2O
酶
[H]
Pi +ADP ATP
三碳化合物 2C3 CO2
基质
CO2的 固定
多种酶
C3的 还原
五碳化合物 C5
蛋白质 糖类 脂质
2.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的基质中
条件:多种酶、 [H] 、ATP
CO2的固定:CO2+C5
酶 2C3
物质变化:
C3的还原:
2C3
酶 [H] 、ATP
(CH2O) ADP+Pi 糖类
糖类等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酶酶
酶
作业: 1.概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完成课课练上的练习。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5日星期二2022/4/52022/4/52022/4/5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52022/4/52022/4/54/5/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52022/4/5April 5,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A
D
F CO2
G
EB是—O,2 它来自于—水—的分解。
②图中C是—[H—],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基——质部位,用于—C—3的。还原
③图中D是A—T—P,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色的— 素光吸能收 ④图中的H表示光——反,应 H为I提供—[H—]和ATP
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类囊体膜
H2O
酶
[H]
Pi +ADP ATP
三碳化合物 2C3 CO2
基质
CO2的 固定
多种酶
C3的 还原
五碳化合物 C5
蛋白质 糖类 脂质
2.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的基质中
条件:多种酶、 [H] 、ATP
CO2的固定:CO2+C5
酶 2C3
物质变化:
C3的还原:
2C3
酶 [H] 、ATP
(CH2O) ADP+Pi 糖类
糖类等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酶酶
酶
作业: 1.概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完成课课练上的练习。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5日星期二2022/4/52022/4/52022/4/5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52022/4/52022/4/54/5/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52022/4/5April 5,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9674a6c03d8ce2f01662359.png)
究
教
3.诺贝尔奖委员会在 1988 年宣布光合作用一项研究成
学
方 案
果获奖的评语中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
设
计 应”(Frängsmyr and Malmström, 1992)。光合作用既是生命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科学的重大基本问题, 又与人类的生存及生产实践紧密相
前
自 关。为此, 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 课
课
主
时
导 学
哪些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好,让我们首先从
作 业
光合作用入手。
菜单
SJ ·生物 必修1
2.播放我国十大名花的图片及音乐,这些植物不仅能在
课 时
视觉上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进行什么
课 堂
教
互
法 反应呢?以轻松的话题导入新课,并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与光 动
分
探
析 合作用有关的知识,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课题。
动 探
析
究
些农民朋友聊天,他们在生产中碰到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助解决。大家有没有信心帮助这位农民大伯?请看农民大伯 的疑问——多媒体展示:①农民大伯的疑问:为什么我家种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植的水果没有市场上卖的新疆水果甜?②播放“瓜果之乡”
课
前 自
录像片段。
要想帮助这位农民,我们首先要思考应该运用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SJ ·生物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光合作用50张PPT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光合作用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5aedfd9b89680203d825d8.png)
方法与步骤
称取5g左右的鲜叶,剪碎, 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的石英砂(充 分研磨)和碳酸钙 (中和细胞中的 酸,防止镁从叶绿素分子中移出) 与10ml无水乙醇。在研钵中快速研 磨。将研磨液进行过滤(漏斗底部 放脱脂棉或尼龙布)。
讨论: 1、实验中无水乙醇和层析液 的用途是什么? 2、滤纸条上色带的数目、排 序、宽窄? 3、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 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实验表明:叶绿素a和b在蓝光和红光部分 都有很高的吸收峰,叶绿体中的胡萝卜素和叶 黄素的主要吸收蓝紫光。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
叶绿体中的色素 (1)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含量
叶绿素(约占3/4): 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__ 。 叶绿素a(蓝绿 色) 黄绿 色) 叶绿素b( 类胡萝卜素(约占1/4):主要吸收 蓝紫光 。 胡萝卜素(橙黄 色) 叶黄素( 黄 色)
光合作用的过程
H2O
①水的光解
O2 [H] 供氢
酶
2C
3
①
CO
2
光能
② 多种酶 固 叶绿体 定 C 还 中的色 5 素 参加催化 原 ATP 供 能 酶 ② 酶
ADP+Pi
(CH2O)
光反应 光反应
暗反应 暗反应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提取(无水乙醇)、分离(层析液) 目的要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及色素的种类 材料用具:新鲜绿叶、定性滤纸等、无水乙醇、石英砂、 碳酸钙,层析液,滤纸条,棉花,剪刀,铅笔,直尺等 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5.观察和记录 讨论: 1.滤纸条上色带的数目、排序、宽窄? 2.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苏教版必修一 4.2.2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课件(19张)
![苏教版必修一 4.2.2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课件(19张)](https://img.taocdn.com/s3/m/31646a2fa32d7375a417805a.png)
物质是[H]和ATP,由此可确
定A是[H],[H]是由水光解后经一系列过程产生的,其作用主
要是用于C3的还原。 (2)光反应中,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于ATP等化合物 中,14CO2的同化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3)(4)题干中已说明曲线a、b表示C3和C5的含量变化,光照停
第4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二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课前归纳总结
可见光 1.光合作用的概念内容:场所: 叶绿体 ;条件: ; CO2和H2O 原料: ;产物: 糖类 和O 外,还有 蛋白质 、
2
脂肪 等。 2.填出叶绿体的结构组成: 外膜 磷脂双分子层 (1)结构:① 、②内膜的基本骨架是 。 类囊体 (2)叶绿体内含有很多③ ,极大的增大了受光面积。 (3)光合作用的酶存在于 类囊体薄膜 上和 叶绿体基质 中; 光合作用的色素存在于 上。 (4)叶绿素等色素的作用是 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类囊体薄膜 。
【规律总结】 光照与CO2浓度变化对植物细胞内C3、C5、[H]、ATP、 (CH2O)合成量的影响 当外界因素中光照强度、CO2浓度骤然变化时,短时间内
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H]、ATP及(CH2O)
生成量,进而影响叶肉细胞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它们关系 归纳如下:
条 件 C3 C5 [H]和ATP (CH2O) 合成量
(4)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能够吸收、 传递和转换光能的色素。
3.图解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
提醒:光合产物主要是糖类(蔗糖、淀粉),蛋白 质、脂肪和有机酸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
类囊体
色素
H2O
酶
[H]
光反应阶段
Pi +ADP
ATP
定A是[H],[H]是由水光解后经一系列过程产生的,其作用主
要是用于C3的还原。 (2)光反应中,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于ATP等化合物 中,14CO2的同化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3)(4)题干中已说明曲线a、b表示C3和C5的含量变化,光照停
第4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二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课前归纳总结
可见光 1.光合作用的概念内容:场所: 叶绿体 ;条件: ; CO2和H2O 原料: ;产物: 糖类 和O 外,还有 蛋白质 、
2
脂肪 等。 2.填出叶绿体的结构组成: 外膜 磷脂双分子层 (1)结构:① 、②内膜的基本骨架是 。 类囊体 (2)叶绿体内含有很多③ ,极大的增大了受光面积。 (3)光合作用的酶存在于 类囊体薄膜 上和 叶绿体基质 中; 光合作用的色素存在于 上。 (4)叶绿素等色素的作用是 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类囊体薄膜 。
【规律总结】 光照与CO2浓度变化对植物细胞内C3、C5、[H]、ATP、 (CH2O)合成量的影响 当外界因素中光照强度、CO2浓度骤然变化时,短时间内
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H]、ATP及(CH2O)
生成量,进而影响叶肉细胞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它们关系 归纳如下:
条 件 C3 C5 [H]和ATP (CH2O) 合成量
(4)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能够吸收、 传递和转换光能的色素。
3.图解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
提醒:光合产物主要是糖类(蔗糖、淀粉),蛋白 质、脂肪和有机酸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
类囊体
色素
H2O
酶
[H]
光反应阶段
Pi +ADP
ATP
生物必修ⅰ苏教版4.2光合作用课件.
![生物必修ⅰ苏教版4.2光合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9e74d889eb172ded63b7d1.png)
防止色素带之间 部分重叠; 增加色素在滤纸 上的附着量,使 实验结果更明显
防止色素溶解在 层析液中;层析 液中的苯、丙酮、 石油醚易挥发
22
6.观察实验结果
扩散最快的是 胡萝卜素,扩 散最慢的是叶 绿素b,含量最 多的是叶绿素a
四种色素之所以 能被分离,是因 为四种色素随层 析液在滤纸条上 的扩散速度不同
21
4.划滤液细线 滤液细线越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 细、越齐越 液,沿铅笔线划出细、 好; 齐、直的一条滤液细线, 重复三次 干后重复三次 5.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将3 mL层析液倒入烧 杯中,将滤纸条(画线 一端朝下)插入层析液 中,用培养皿盖盖上烧 杯 层析液不能 没及滤液细 线; 烧杯要盖培 养皿盖
20
2.收集滤液 漏斗基部放一单层尼龙 布,研磨液倒入漏斗内 挤压,将滤液收集到小 试管中,用棉花塞塞住 试管口
尼龙布起过滤 作用; 试管口用棉花 塞塞紧是为了 防止丙酮挥发
可吸收更多的 3.制备滤纸条 干燥; 滤液; 将干燥的滤纸,顺着纸 顺着纸纹 层析时,色素 纹剪成长10 cm,宽1 剪成长条;分离效果好; cm的纸条,一端剪去二 一端剪去 可使层析液同 个角,并在距这一端1 二个角 时到达滤液细 cm处划一铅笔线 线
12
解析 在一个叶片上做了三个实验, a 、 b 对照单 一变量是否有光照, b 、 c 对照的单一变量为是否 有叶绿体。 答案 (1)酒精 (2)b 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ac (3) a与b b与c
13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
1.叶绿体中所含有的光合色素主要包括 叶绿素a (叶绿素 蓝绿色 胡萝卜素 黄色 b )、 (黄绿色 )、 (橙黄色)和 红光和蓝紫 叶黄素( )。叶绿素能有效吸收和利用 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 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此外,还有保 护 的作用。
2021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课件 第四章第二节 光合作用
![2021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课件 第四章第二节 光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e64be2b90d6c85ed3ac6cf.png)
2
2
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解析 CO 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经CO 的2 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再经C 的3 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 物,储存能量,故选D。
第二节ꢀ光合作用
刷基础
8.[黑龙江哈尔滨六中2018高一上期末]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 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Dꢀ) A.停止光照 B.升高CO2的浓度 C.停止光照并降低CO2的浓度 D.降低CO2的浓度
上升 在照其条他件条下,件突适然宜停的止情二况氧下,化碳突供然应停止,光短照时,间短内时二间磷内酸磷核酸酮甘糖油的酸浓的度浓_上_度_升__________,__磷_;酸在甘适油宜醛光的
浓度__基___本__不__变____。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光照处后,磷酸甘油醛浓度 上升 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解析
据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nm波长的光,A正确;用450ꢀnm波长的光比 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正确;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 长的光后,色素吸收光能增强,光反应增强,C3还原加快,叶绿体中C3的量将减少,C错 误;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减少,所以植物对420~470ꢀnm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D正确.
解析
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 二氧化碳的固定变弱,则反应物C 5化合物消耗减少,剩余的C 5化合物相对增多;生成物C 3 化合物的生成量减少。由于C 3化合物的生成量减少,则又影响了C 3化合物的还原,使得C 3 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减弱,则消耗的[H]和ATP量减少,所以[H]和ATP剩余的量增多,生成物 (CH 2O)减少。所以ATP的含量增多、C 的3 含量减少、C 的5含量增多,B正确。
生物:4.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课件(苏教版必修1)
![生物:4.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课件(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7b454720b4c2e3f572763f5.png)
CO2+H2O
光 叶绿体
(CH2O)+O2
糖类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糖类。
其实质是: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解题 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源于: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体 (D)葡萄糖
光合作用提供了物质和能 量的来源。
1785年日内瓦教师塞尼贝尔在发现了 空气的组成基础上提出的了植物在光照时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那么植物吸收光 能的去向如何?
答: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 发现植物把太阳光能转 化成了化学能储存来。
思考:梅耶得出这个结论的 依据是什么?
——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把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演示实验
1864年德家科学 家萨克斯将暗处理后 的叶片一半遮光一半 曝光,后经碘蒸气处 理,曝光一半的叶变 蓝,遮光一半的叶不 变色。
(1)把绿色叶片放在黑暗处 几小时,目的是什么?
(2)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 遮光目的是什么?
(3)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变蓝 说明什么?
1883年 恩吉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 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 发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 德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物质全部来源于土中。1648 年比利时人范· 海尔蒙特做 了盆栽柳树称重实验,得出 植物的增重主要不是来自土 壤而是来自水的推论。他没 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 了有机物的形成。
英国普里斯特利在1771
演
年发现植物可以恢复因蜡烛 燃烧而变“坏”了的空气。
的光束照射水绵。
(1)恩吉尔曼的实验在设 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1.如果你是海尔蒙特,通过此实验得 出柳苗的增重来自于什么?
来自于浇灌的水
1642年 海尔蒙特
海尔蒙特实验示意图
思考:2. 海尔蒙特认为通过此实验得出柳苗的 增重只来自于水,你认为他忽视了哪些因素?
忽视了空气、光照等因素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结论: 植物可以净化因燃烧或者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2. 请用简洁语言给光合作用下定义。
在__光__照__条件下,在绿色植物的__叶__绿__体_中, 把 _二__氧__化__碳__和__水__转化为__淀__粉__同时释放_氧__气___,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 照光24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 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 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说明( C )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 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 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4、 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 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应选 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B )
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
5. 从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 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有什么联系?与技术 手段的进步有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如果实验这样做,行吗?
1941年,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
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
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右图为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 CO2
A
C18O2
B
素标记法进行的实验示意图。
图中A物质与B物质相对分子质
实验一自变量是植物的有无,因变量 是蜡烛的熄灭时间;实验二自变量是 植物的有无,因变量是小白鼠的死亡 时间,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 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学的发展与化学领域的研究进 展密切相关,又如: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揭示了 氧气来自于水,说明了技术手段对学科进步有着 巨大的推动作用
谢谢指导 再见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思考:1.请两位同学试着尝 试动手实验,其他同学观察 实验现象,并思考实验的自 变量,因变量和遵循的实验 原则?
科学家们实验中可能忽视了光照、植物本身、透明玻璃罩等对实验的影响
1779年 英格豪斯
英格豪斯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用带叶的枝条作了500次以上 的实验(如图),发现植物在光照下才能(释放气体)更新空气。
资料:在以后的20多年中,
在许多科学家的努力下,
特别是经过化学家们的努
力,研究得出空气成哦 有奖品哦
1、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C ) ①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 产生淀粉;
②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③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气;
④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证明: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 ② D.①③②④
暗处 不产生气体
英格豪斯实验示意图
后,才得知英格豪斯提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实际 是吸收了CO2产生了氧气 的原因。
思考:英格豪斯当时为什么只得出植物在光下更新
空气,而没有得出产生了氧气?
受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还未能搞清楚空气的成分)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 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
思考:梅耶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 什么? 答:依据是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
1864年 萨克斯
思考:1.1864年萨克斯欲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淀粉。现提供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黑纸片,酒 精、碘液等材料,小组讨论后,请帮助他设计该实验,
演示操作并叙述其实验过程。
2.请与萨克斯的实验 (实验过程如右图)比 较,找出你实验中的不 足,并完善你的实验设 计方案。
量的比是( D )
光照射下的 小球藻悬液
A 1:2 B. 8:9
H218O
H2O
同文位运C素用. 2标该:1记研法究D的 方.9:再 法8次 对应 光用 合: 作美用国过科程学进家行卡了尔详
细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48年 卡尔文
14 CO2
C 14 3
14 C6H12O6
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CO2 中的碳在 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思考:1.请两位同学试着尝 试动手实验,其他同学观察 实验现象,并思考实验的自 变量,因变量和遵循的实验 原则?
实验一自变量是植物的有无,因变量 是蜡烛的熄灭时间;实验二自变量是 植物的有无,因变量是小白鼠的死亡 时间,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2.当时其他科学家也都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吸引, 并重复他的实验,奇怪的是实验有时获得了成功, 有时却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③某小组分别选取了该植物上的两片叶做了同样实验, 也得出了该结论,请同学们讨论,该结论可信吗?并 提出你的判断依据。
保证无关变量相同,减少实验误差
光合作用释放的O2是来自同是气体的CO2吗?
1941年,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
A
B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酒精脱色
一 半 遮 光 一 半 曝 光
滴加碘液
暗处理几小时
萨克斯实验示意图
分析萨克斯的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植物先进行暗处理几小时,目的是什么? 消耗掉营养物质
避免对实验干扰
酒精脱色是脱掉绿叶中什么成分? 色素 碘液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检测是否有淀粉产生
②该实验是如何遵循对照原则的?得出什么结论? 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棵树的营养从哪里来?
2000多年前 亚里士多德
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全部 来源于土中”,即植物生长所需物 质全部来自土壤。
思考: 他为何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土壤究竟
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什么?
1642年 海尔蒙特
g
海尔蒙特实验示意图
实验结果:柳树增重74.4kg,土壤只减少0.1kg
来自于浇灌的水
1642年 海尔蒙特
海尔蒙特实验示意图
思考:2. 海尔蒙特认为通过此实验得出柳苗的 增重只来自于水,你认为他忽视了哪些因素?
忽视了空气、光照等因素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结论: 植物可以净化因燃烧或者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2. 请用简洁语言给光合作用下定义。
在__光__照__条件下,在绿色植物的__叶__绿__体_中, 把 _二__氧__化__碳__和__水__转化为__淀__粉__同时释放_氧__气___,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 照光24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 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 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说明( C )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 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 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4、 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 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应选 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B )
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
5. 从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 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有什么联系?与技术 手段的进步有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如果实验这样做,行吗?
1941年,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
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
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右图为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 CO2
A
C18O2
B
素标记法进行的实验示意图。
图中A物质与B物质相对分子质
实验一自变量是植物的有无,因变量 是蜡烛的熄灭时间;实验二自变量是 植物的有无,因变量是小白鼠的死亡 时间,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 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学的发展与化学领域的研究进 展密切相关,又如: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揭示了 氧气来自于水,说明了技术手段对学科进步有着 巨大的推动作用
谢谢指导 再见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思考:1.请两位同学试着尝 试动手实验,其他同学观察 实验现象,并思考实验的自 变量,因变量和遵循的实验 原则?
科学家们实验中可能忽视了光照、植物本身、透明玻璃罩等对实验的影响
1779年 英格豪斯
英格豪斯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用带叶的枝条作了500次以上 的实验(如图),发现植物在光照下才能(释放气体)更新空气。
资料:在以后的20多年中,
在许多科学家的努力下,
特别是经过化学家们的努
力,研究得出空气成哦 有奖品哦
1、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C ) ①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 产生淀粉;
②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③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气;
④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证明: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 ② D.①③②④
暗处 不产生气体
英格豪斯实验示意图
后,才得知英格豪斯提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实际 是吸收了CO2产生了氧气 的原因。
思考:英格豪斯当时为什么只得出植物在光下更新
空气,而没有得出产生了氧气?
受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还未能搞清楚空气的成分)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 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
思考:梅耶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 什么? 答:依据是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
1864年 萨克斯
思考:1.1864年萨克斯欲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淀粉。现提供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黑纸片,酒 精、碘液等材料,小组讨论后,请帮助他设计该实验,
演示操作并叙述其实验过程。
2.请与萨克斯的实验 (实验过程如右图)比 较,找出你实验中的不 足,并完善你的实验设 计方案。
量的比是( D )
光照射下的 小球藻悬液
A 1:2 B. 8:9
H218O
H2O
同文位运C素用. 2标该:1记研法究D的 方.9:再 法8次 对应 光用 合: 作美用国过科程学进家行卡了尔详
细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48年 卡尔文
14 CO2
C 14 3
14 C6H12O6
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CO2 中的碳在 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思考:1.请两位同学试着尝 试动手实验,其他同学观察 实验现象,并思考实验的自 变量,因变量和遵循的实验 原则?
实验一自变量是植物的有无,因变量 是蜡烛的熄灭时间;实验二自变量是 植物的有无,因变量是小白鼠的死亡 时间,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2.当时其他科学家也都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吸引, 并重复他的实验,奇怪的是实验有时获得了成功, 有时却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③某小组分别选取了该植物上的两片叶做了同样实验, 也得出了该结论,请同学们讨论,该结论可信吗?并 提出你的判断依据。
保证无关变量相同,减少实验误差
光合作用释放的O2是来自同是气体的CO2吗?
1941年,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
A
B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酒精脱色
一 半 遮 光 一 半 曝 光
滴加碘液
暗处理几小时
萨克斯实验示意图
分析萨克斯的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植物先进行暗处理几小时,目的是什么? 消耗掉营养物质
避免对实验干扰
酒精脱色是脱掉绿叶中什么成分? 色素 碘液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检测是否有淀粉产生
②该实验是如何遵循对照原则的?得出什么结论? 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棵树的营养从哪里来?
2000多年前 亚里士多德
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全部 来源于土中”,即植物生长所需物 质全部来自土壤。
思考: 他为何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土壤究竟
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什么?
1642年 海尔蒙特
g
海尔蒙特实验示意图
实验结果:柳树增重74.4kg,土壤只减少0.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