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河滨路小学2014—15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容市河滨路小学2014——2015学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一学年来,我校教科研工作在校长室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各位同仁的帮助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研促行”、坚持“以点带面”,努力创造和谐的教科研氛围,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教科研活动,精心打造教师队伍,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为创新新形势下“研训”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作出一定的贡献。

现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本学期,主要完成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实验工作,两次接受镇江市“高效课堂”常规调研。

2.继续扎实推行“教师讲坛”活动,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和“我的教育故事”开展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活动,让更多的教师促进专业,收获成长。

3.推行学习制度,以自学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用随笔、摘抄、网络培训等多元方式,多途径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内涵。

4.加大培训投入,多角度、多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力”。

本学年,先后组织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市级培训和部分综合学科的镇江市级培训,先后三次组织教师到郭庄中学、宝华中学和扬中外国语观摩高效课堂建设工作。

5.以省市级论文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写作水平。

先后组织教师参加省“省教学管理论文”、“蓝天杯”、镇江市优秀教科研论文评比等论文参评活动,共计参赛200多人次。

6.组织教师积极投稿,以省级刊物《小学时代》、《校长》等为目标的投稿,激励教师专心思考,笔耕不辍,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在这样的过程中提升写作水平,收获成功喜悦。

7.完成句容市教坛新秀评比活动。

8.参加“镇江好课堂”和“镇江市基本功”赛课活动,以及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9.完成近一年的学时申报和考核工作以及公需知识的学习与考核,同时完成了“融合教育知识竞赛”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思路,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以学促行。

以学习来促进行动。

学校多方搭台、多路径培训、多渠道合作,以此来促进教师的学习和发展,采用阅览室学习、教师讲坛、骨干培训、专业技能等多种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自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并在英语“四学三练“、语文“自主导学”、数学“三阶六环”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且思且行。

用行动来推进自己的专业觉醒,并以镇江市“高效课堂”专项调研意见为行动指南,逐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试图转变低效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

二、以赛促练。

1.论文写作、发表与教学融合。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在“实效”的同时注重“实绩”,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

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省市级竞赛达9次之多,共计200多人次。

在省蓝天杯优秀论文评比中,孙义华、胡海霞、孙璐璐、许凡等26位老师获二、三等奖;在省蓝天杯教学设计评比中王正、主桂香等27人获二三等奖;在镇江市教科研论文评比中高虎、葛孝定、洪薛、周信慧、王霞获一等奖,万昌兰、主桂香、汪晶等十多位老师获二三等奖;在镇江市“我的教育故事”评
比中,王霞、樊明虎、房宇伟获一等奖,巫海燕、赵淑蓉、张玉琴、王健等28位教师或二、三等奖。

本学年共发表论文26篇,其中省级及以上发表22篇,唐丹丹、苏士慧、吴玉蓉、王琪、侯茂兵、赵淑蓉、房宇伟、戴之莲等教师的论文发别发表在《小学教学设计》、《广西教育》、《小学时代》、《江苏教师》、《教研参考》等。

特别要提出的是,像唐丹丹、苏士慧、周信慧等很多老师的稿件产生于“教师讲坛”,是一次深入思考和提炼的过程,更是一种付出与收获的“联姻”。

2.骨干教师培训初见成效。

在句容市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说课评比中,杨红获一等奖,并参加句容市句容教学评比,赵大娟、董双荣、苏士慧、殷礼云或二三等奖。

在镇江市骨干教师微课评比中,洪薛获二等奖。

3.“镇江好课堂”教学评比触动我们的“专业自觉”。

在镇江市教育局“镇江好课堂”评比中,全校有序参加,通过各级评比,部分选手从校、片、市逐步“突围”,但我们的意识、水平、能力、经验、态度、团队等还没有发挥出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水平,也给我们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式和方向。

洪薛获镇江市二等奖,赵沭蓉、陈珺、万昌兰、吴秀峰获句容市二等奖。

4.在句容市教坛新秀评比中,胡天天、吕鹏两位老师获得“句容市教坛新秀”称号。

5.在句容市40周岁以上教师赛课中,张玲、周龙建老师获得一等奖;在镇江市数学基本功竞赛中,洪薛老师获得二等奖。

在江苏省阅读微课评比中,唐丹丹获省一等奖。

6.在省市级课题申报中,数学、英语高效课堂课题被镇江市教研室立项,省级课题正在评审中,另外两个镇江市级课题也在申报中。

静心思不足。

虽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有效完成了本学年的教科计划和任务,但静心思考,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 “高效课堂”建设还处在初步阶段,方式还没有大步改进,效果还不明显,如何用现代教学观指导高效课堂建设,改变传统的、低效的课堂教学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共同体”建设还停留在“草稿”阶段,如何让部分教师快速发展,所有教师都有发展,还需要不断的尝试与革新。

3. 课题研究的理路还有待清晰明确,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课题考核还没有跟上,相应的激励机制还急需建立,在越来越深入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自身的水平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我们部分老师的研究热情还不足,我们的创新精神还不够。

问题的存在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坚信,有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着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就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

20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