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与高等教育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技和社会EduSciSocioBlog

古代中日教育文化交流对日本熟语的影响- -| 回首页 | 2005年索引 | - -能力本位训练中的课程

目标与教学过程简析

人力资本理论与高等教育发展

潘发勤

(山东理工大学教育系淄博255012)

(原载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其他媒体转载光明网-光明观察中国经济网

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主要代表是人力资本理论,它起源

于为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所作的努力和美苏科技经济领域内的竞争,其主

要概念有教育收益法、相关方法、余数方法及人力和教育需求预测法。虽然

人力资本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少人的批判,但它的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的核心思想曾对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并将在全球知识经济

背景下继续产生影响。由于知识资本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内在因素,高等教育也正在经历第二次革命,即高校如何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学术资本来

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社会;知识资本;发展中国家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和论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代表就是人力资本理论,它是

西方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作用和收益的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

当·斯密和近代经济学家马歇尔等都认为,在各种资本投资中,对人本身的

投资是最有价值的。舒尔茨在1960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的就职

演说《人力资本投资》,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正式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引

发的人力投资革命对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人力投资革命的起源

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西方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对人力资源及其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经典的正统西方经济学并没有真正把人力资源看作是一种资本,而是把

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这是因为:首先,在西方古典经济学建立时,工业劳

动力的素质相当低下,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劳动能力还没有决定性影响;其次,很多经济学家宁愿把劳动力看作是与资本无关的先天能力,因为这样做可以

简化经济理论结构,给经济分析带来极大的方便;再次,若把人当作资本、

当作能够通过投资而增加的财富看待,就是对人的人格的贬低,对人的自由

的侵犯。

然而,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的努力,资本主义经济和苏联经济之间增

长率的竞争,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引起的美国对教育的关心等各种不同的背景,使得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就发展经验来看,马歇尔计

划的"成功"主要归功于物质资本的注入,但是当试图把类似政策应用于欠发

达国家时,却没有取得明显的发展成果。对这些不同结果的占优势的解释是,西欧不但有促使其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人力产出制度,而且已经拥有适当的受

过训练的人力资源供给。第三世界国家不能够有效地利用提供给它们的物质

资本,就在于缺乏这种能力。后来,掌握复杂技术的劳动力就被经济学家看

作是物质资本的必要补充。

苏联的核发展和人造卫星的成功,使得人们对苏联的教育政策有了较高的

认识,它大部分归功于人力投资革命。据迪威特(Dewitt)博士统计,全俄

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57%在科学技术领域(美国只有24%),苏联的GNP

用于教育的比例大大高于美国和西欧。迪威特把苏联教育体制描绘成一个致

力于为国家经济和军事目的产生所需人力资本的产业。他的分析表明了经济

计划、人力需求和教育计划之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1]。

虽然有些学者对人力投资持有异议,但它仍被大多数发达和欠发达国家的专

业团体不加批评地认可了。人力资本理论受到正在增长的微观经济学家的青睐,它为计量经济学的统计推理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消除了以前令微观

经济理论家烦恼的某些根本的理论偏差。

另外,人力资本理论又使劳动经济学——以前被当作一个与社会制度有关的、较少受到尊敬的领域——回到经济理论的框架,微观经济学家能够把对

学校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和供给、职业选择的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工资和劳动

市场理论的规则联系起来,为"人力资源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框架。人力投资

的概念既投合了对经济增长感兴趣的社会需要,又包容了希望在教育扩张中

看见机会均等、收入均等、最终还有权利均等的更激进的追随者的需要。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对1960-70年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概念和方法有:教育收益法、简单相关的方法、余数方法以及人力和教育需求预测法。

1.教育收益法

舒尔茨把每个工人的收入增长的主要份额归功于对人力投资的相对增长。由于对人的投资包含教育和训练的花费,他认为实现将来收入平等的最好办法是通过提高国家提供的免费或低学费的教育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发展旨在降低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的新型制度。随后,有大量的文献测量"教育的收益率",并把收益率法用作决策标准,特别是萨卡洛普洛斯(G. Psachar opoulos)所作的五点概括[2]:1)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教育是有收益的,欠发达国家的收益大大地高于发达国家的收益。2)从收益的观点来看最有利可图的教育水平是初等教育,可见基于人权和平等的普及初等教育也得到经济标准的有力地支持。3)在欠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4)高等教育同其他教育水平相比比较昂贵,特别是在欠发达国家。由此可解释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收益率的相对来说差别较小。

5)对于能够成功地从欠发达经济迁移到发达经济地区、特别是迁移到美国的那些人的个人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留在家园的那些人,这些高"套汇率"可以解释人才外流现象。

基于此研究产生了其它一些推论,例如在本科水平,有四个国家的资料说明收益率在大学头两年很低,在第三年有所提高,第四年有重要的收益(在美国为16%)。这表明完成正规的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价值,被认为是筛选或文凭主义的效果。不同学科的收益率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牙科、药学、工程学、商务管理和经济学有比较高的收益率、中小学教学、农学、建筑学和人文学科收益率较低;法律、物理科学的收益率位于中间水平,这两个领域在个别国家之间表现出很大的不同[3]。

2.国家之间的相关比较:收入、增长和教育

哈比森和梅耶(Harbison and Myers)在1964年出版的《教育、人力和经济增长》中创立的人力资源开发指数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者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著作把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同人力资源开发指数结合起来。指数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学校入学率,重点放在较高水平的教育和花费较大的技术与职业范围内。指数分为四个等级,与之相关联的75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也被划分成四个等级。在人力资源和收入分组之间获得的高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