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条锈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柄。未发现有性世代(担孢子)。
1.温度敏感性:条锈病菌耐寒力强,但不耐高温
和高湿。旬均气温22~23℃是小麦条锈菌越夏的温度 上限。
狭小至长椭圆
圆形至长椭圆形
鲜黄
橘红
虚线成行(幼叶上 散乱无规则 呈轮状)
开裂不明显
开裂一周
小 狭长形 黑 基本呈行 不破裂
小 圆形至长椭圆形 黑 散生,叶鞘上略呈行 不破裂
最大 长椭圆形至长方形 深褐、咖啡色 散乱无规则
大开裂,并向两侧 翻卷 大 长椭圆形至狭长形 黑 散乱无规则 破裂,表皮向两侧 翻卷
矮病等8种。
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病1种。
从危害部位看:
叶部病害 叶鞘和茎秆病害 穗部病害 根部病害 全株性病害
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有条锈病、 赤霉病、Baidu Nhomakorabea粉病、病毒病、纹枯病和 全蚀病在一些地区危害严重。
我国小麦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病害种类的演变
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是长江中下游地 区小麦上的三大病害。
芽孔散生6-8个
4个芽孔在中 腰部
用浓盐酸或正磷 原 生 质 收 缩 成
酸处理,原生质 一个大团。
-
收缩成数个小团
冬孢子 顶平,壁厚 顶斜切,壁厚 顶尖,壁厚
小
麦
条
锈
病
菌
夏
、
冬
孢
子
小麦叶锈病菌
小麦秆锈病菌
夏、冬孢子
夏、冬孢子
侵入温度与潜育适温
病菌
条锈菌 叶锈菌 秆锈菌
侵入温度℃
潜育适温 适温下潜育
秆锈: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P.graminis f.sp.tritici 或 P.graminis var. tritici 转主寄主是小檗、十大功劳
3种锈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2.生物学特性:
条锈菌喜凉怕热:发育温度6~13℃ 叶锈菌温度居中:发育温度18~22℃ 秆锈菌温度稍高:发育温度20~25℃
☆闽、粤东南沿海越冬区; ☆云南越冬区:包括红河、文山、思茅及德
宏自治州; ☆江淮中下游冬麦区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晚熟春麦区。
小麦叶锈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过去以长江中下游、四川、贵州等西 南地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在华北、东 北地区也逐渐严重起来,成为生产上 一个重要问题。
3种锈病的症状
共同特点:夏孢子堆铁锈状,冬孢子堆黑色。 区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最低 最适 最高
℃
天数
1.4
9-13
9
13-16
10-12
2
15-18 32
18-22
6-7
3
18-22 31 20-25
8-10
一、小麦条锈病
(wheat stripe rust, yellow rust)
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 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 相对较轻。
小麦近成熟时,在病部出现短线状黑褐色斑点(冬 孢子),表皮不破裂。
幼苗叶片上的孢子堆排列成同心圆状。
(二)病原: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 大麦条锈病[P. striiformis f.sp. hordei] 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和致病性变异。 夏孢子:鲜黄色、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 冬孢子:褐色、双胞、分隔处缢缩、棍棒形、有短
第三章 麦类病害
全世界小麦病害有200多种,大麦病害有 70多种,我国报道的小麦病害有60多种,常见 的病害有39种。
从病原物来看
真菌病害: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全
蚀病、根腐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大麦条纹病 等27种。
细菌病害:小麦基腐病、黑颖病、蜜穗病等3种。 病毒病:小麦梭条花叶病、小麦黄矮病、小麦丛
在大流行年份可造成30%左右的产量损失 甚至绝收。
20世纪50~60年代,发生频率高,产量损 失大,导致饥荒。
(一)症状识别要点
危害部位: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及穗部也可受害。 发病时期: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
病叶上先形成褪绿斑点,后成隆起的橘黄色疱疹斑 (夏孢子),它们与叶脉平行成虚线状,后期表皮破 裂散出黄色粉末。
鲜黄 条锈发生最早
桔红 叶锈其次
棕红 秆锈最晚
三种锈病症状
条锈病
叶锈病
秆锈病
危害部位
叶片为主(叶鞘、 茎秆、穗也危害)
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少见) 茎秆叶鞘为主,也 冬孢子堆生于叶鞘、茎秆上 危害穗部。
大小
形状
夏 孢 颜色 子 排列 堆
表皮开 裂
大小
冬 形状 孢 颜色 子 排列 堆 表皮开
裂
最小
居中
小麦赤霉病:跨长江过黄河,向北向西推 移,河南、陕西关中、青海、宁夏引黄灌区 均有发生。
小麦白粉病:危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华 北麦区主要病害,北京、山东、河南等常年 发生。
小麦纹枯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病害, 自80年代以来危害逐年加剧。
小麦黑穗病局部地区起死回升。小麦线虫病 极个别地区也有回升。
������ 锈菌生活史复杂,具有转主寄生现 象和多型性;
������ 专性寄生菌,寄生专化性强,小种 分化明显;
������ 三种锈菌在我国都以夏孢子世代完 成周年循环。
三种锈菌孢子形态区别
条锈菌
叶锈菌
秆锈菌
圆形
圆形
椭圆形
微刺不明显,小 微刺不明显,小 微刺明显,大
夏孢子 芽孔散生6-12个
总之,我国麦类病害呈现北病南移、 南病北移,内病西进,次要病害上升, 主要病害危害加重的大趋势。加上现在 的TCK威胁,我们任重而道远。
小麦主要病害演变及其原因的分析
耕作制度改变 品种更换 栽培管理方法变化 气候变化 人为传播和活动影响:
TCK(Tilletia indica kuhn)
3种锈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1.病原菌分类和转主寄生
均属于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学名分别为:
条锈:条形柄锈菌 Puccinia striiformis 国内外均无转主寄主
叶锈:隐匿柄锈菌小麦转化型 P.recondita f.sp.tritici 或P. recondita var. tritici 转主寄主是唐松草、小乌头、牛舌草、铁线莲
三种小麦锈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小麦条锈病:发生最广,主要分布在 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各 省、自治区。发生较重的地区:
西北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西部冬、春麦区;
华北区: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淮北 冬麦区;
西南区: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冬麦区 发生较重。
小麦秆锈病:基本上呈南北走向,常 发区和易发区有:
1.温度敏感性:条锈病菌耐寒力强,但不耐高温
和高湿。旬均气温22~23℃是小麦条锈菌越夏的温度 上限。
狭小至长椭圆
圆形至长椭圆形
鲜黄
橘红
虚线成行(幼叶上 散乱无规则 呈轮状)
开裂不明显
开裂一周
小 狭长形 黑 基本呈行 不破裂
小 圆形至长椭圆形 黑 散生,叶鞘上略呈行 不破裂
最大 长椭圆形至长方形 深褐、咖啡色 散乱无规则
大开裂,并向两侧 翻卷 大 长椭圆形至狭长形 黑 散乱无规则 破裂,表皮向两侧 翻卷
矮病等8种。
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病1种。
从危害部位看:
叶部病害 叶鞘和茎秆病害 穗部病害 根部病害 全株性病害
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有条锈病、 赤霉病、Baidu Nhomakorabea粉病、病毒病、纹枯病和 全蚀病在一些地区危害严重。
我国小麦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病害种类的演变
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是长江中下游地 区小麦上的三大病害。
芽孔散生6-8个
4个芽孔在中 腰部
用浓盐酸或正磷 原 生 质 收 缩 成
酸处理,原生质 一个大团。
-
收缩成数个小团
冬孢子 顶平,壁厚 顶斜切,壁厚 顶尖,壁厚
小
麦
条
锈
病
菌
夏
、
冬
孢
子
小麦叶锈病菌
小麦秆锈病菌
夏、冬孢子
夏、冬孢子
侵入温度与潜育适温
病菌
条锈菌 叶锈菌 秆锈菌
侵入温度℃
潜育适温 适温下潜育
秆锈: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P.graminis f.sp.tritici 或 P.graminis var. tritici 转主寄主是小檗、十大功劳
3种锈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2.生物学特性:
条锈菌喜凉怕热:发育温度6~13℃ 叶锈菌温度居中:发育温度18~22℃ 秆锈菌温度稍高:发育温度20~25℃
☆闽、粤东南沿海越冬区; ☆云南越冬区:包括红河、文山、思茅及德
宏自治州; ☆江淮中下游冬麦区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晚熟春麦区。
小麦叶锈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过去以长江中下游、四川、贵州等西 南地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在华北、东 北地区也逐渐严重起来,成为生产上 一个重要问题。
3种锈病的症状
共同特点:夏孢子堆铁锈状,冬孢子堆黑色。 区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最低 最适 最高
℃
天数
1.4
9-13
9
13-16
10-12
2
15-18 32
18-22
6-7
3
18-22 31 20-25
8-10
一、小麦条锈病
(wheat stripe rust, yellow rust)
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 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 相对较轻。
小麦近成熟时,在病部出现短线状黑褐色斑点(冬 孢子),表皮不破裂。
幼苗叶片上的孢子堆排列成同心圆状。
(二)病原: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 大麦条锈病[P. striiformis f.sp. hordei] 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和致病性变异。 夏孢子:鲜黄色、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 冬孢子:褐色、双胞、分隔处缢缩、棍棒形、有短
第三章 麦类病害
全世界小麦病害有200多种,大麦病害有 70多种,我国报道的小麦病害有60多种,常见 的病害有39种。
从病原物来看
真菌病害: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全
蚀病、根腐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大麦条纹病 等27种。
细菌病害:小麦基腐病、黑颖病、蜜穗病等3种。 病毒病:小麦梭条花叶病、小麦黄矮病、小麦丛
在大流行年份可造成30%左右的产量损失 甚至绝收。
20世纪50~60年代,发生频率高,产量损 失大,导致饥荒。
(一)症状识别要点
危害部位: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及穗部也可受害。 发病时期: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
病叶上先形成褪绿斑点,后成隆起的橘黄色疱疹斑 (夏孢子),它们与叶脉平行成虚线状,后期表皮破 裂散出黄色粉末。
鲜黄 条锈发生最早
桔红 叶锈其次
棕红 秆锈最晚
三种锈病症状
条锈病
叶锈病
秆锈病
危害部位
叶片为主(叶鞘、 茎秆、穗也危害)
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少见) 茎秆叶鞘为主,也 冬孢子堆生于叶鞘、茎秆上 危害穗部。
大小
形状
夏 孢 颜色 子 排列 堆
表皮开 裂
大小
冬 形状 孢 颜色 子 排列 堆 表皮开
裂
最小
居中
小麦赤霉病:跨长江过黄河,向北向西推 移,河南、陕西关中、青海、宁夏引黄灌区 均有发生。
小麦白粉病:危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华 北麦区主要病害,北京、山东、河南等常年 发生。
小麦纹枯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病害, 自80年代以来危害逐年加剧。
小麦黑穗病局部地区起死回升。小麦线虫病 极个别地区也有回升。
������ 锈菌生活史复杂,具有转主寄生现 象和多型性;
������ 专性寄生菌,寄生专化性强,小种 分化明显;
������ 三种锈菌在我国都以夏孢子世代完 成周年循环。
三种锈菌孢子形态区别
条锈菌
叶锈菌
秆锈菌
圆形
圆形
椭圆形
微刺不明显,小 微刺不明显,小 微刺明显,大
夏孢子 芽孔散生6-12个
总之,我国麦类病害呈现北病南移、 南病北移,内病西进,次要病害上升, 主要病害危害加重的大趋势。加上现在 的TCK威胁,我们任重而道远。
小麦主要病害演变及其原因的分析
耕作制度改变 品种更换 栽培管理方法变化 气候变化 人为传播和活动影响:
TCK(Tilletia indica kuhn)
3种锈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1.病原菌分类和转主寄生
均属于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学名分别为:
条锈:条形柄锈菌 Puccinia striiformis 国内外均无转主寄主
叶锈:隐匿柄锈菌小麦转化型 P.recondita f.sp.tritici 或P. recondita var. tritici 转主寄主是唐松草、小乌头、牛舌草、铁线莲
三种小麦锈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小麦条锈病:发生最广,主要分布在 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各 省、自治区。发生较重的地区:
西北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西部冬、春麦区;
华北区: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淮北 冬麦区;
西南区: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冬麦区 发生较重。
小麦秆锈病:基本上呈南北走向,常 发区和易发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