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李劼人《死水微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李劼人《死水微澜》

201130401031 汉语言文学周扬

[摘要]:《死水微澜》作为大河三部曲之一,将成都的风俗人情与市井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成为近代成都最真实的反映,也成为关于成都的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它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甲午战争时期到辛亥革命时期这十几年的社会风貌,是整个中国旧社会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李劼人《死水微澜》乡土小说社会风貌

在中国新文学兴盛之期,李劼人作为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但是在当时,巴蜀作家里已经有了大成之家,如郭沫若、巴金、沙丁。这导致李劼人的文学创作之路在初期并不辉煌,但是尽管这样,李劼人和他的大河三部曲,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大河三部曲中的《暴风雨前》和《大波》也是其不朽力作,不过我却对《死水微澜》印象最深。

《死水微澜》再现了辛亥革命前成都小市民的生活景象。故事发生在清末,洋人入侵、洋教的大规模传入、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这些汹涌的事件,传到偏远的西南小镇天回镇,虽掀不起激烈的动荡,却也在这一潭死水的水面上搅起了些微动象。以袍哥头目罗歪嘴和教民顾天成及蔡大嫂三人之间的矛盾纠葛为描写中心,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出场将近60多人,刻划的都人有其情,各有其质。《死水微澜》将成都的风俗人情与市井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成为近代成都最真实的反映,也成为关于成都的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根据《死水微澜》改编而成的电影《狂》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在此之前李劼人的创作并没有给他带来较大的影响,然,20世纪30年代《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的创作,给李劼人带来了较好的文字声誉。这三部小说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甲午战争时期到辛亥革命时期这十几年的社会风貌,鲜活地勾画了那段过去了的时光。

就《死水微澜》来说,刚一出版,便轰动一时,郭沫若甚至称李劼人为“中国的左拉”。该书曾频频被搬上戏剧舞台和影视屏幕,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在李

劼人先生创作小说已经70年后,《死水微澜》被搬上荧屏。

故事里,农家少女邓幺姑来到天回镇当上了杂货铺的老板娘(蔡大嫂),丈夫蔡兴顺愚钝,被人喊作“傻人”。“罗歪嘴”彪悍豪侠,与邓幺姑你来我往,暗生恋情。因争风吃醋被罗歪嘴赶出天回镇的陆茂林密告罗歪嘴勾结义和团反洋人。四川总督派兵砸封兴顺号,蔡傻子锒铛入狱,罗歪嘴逃得无影无踪。顾天成怀着复仇心理来到乡坝打探罗歪嘴行踪,不想被落难的蔡大嫂所吸引,提出要娶她为妻。为了救出狱中的丈夫,为了儿子的前程,为了情人不再遭追杀,她慨然应允。罗、顾二人争夺蔡大嫂,最后顾胜罗败。她的丈夫蔡傻子自然无法保证她安然地生活下去。因此,对于能有一个可以“保护”她的男人的渴求,也就在蔡大嫂的心中激起了“微澜”。

“死水”,便是中国在晚清时期的社会历史现状的象征,李劼人通过蔡大嫂(邓幺姑)等主角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描绘出“安静的如死水一般的古城”,在时代的风潮下激起的微澜。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旧社会的一个缩影。

李劼人因为曾经到过法国留学,作品也受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他对自然的崇拜在《死水微澜》之中也有体现,不论是晚清巴蜀社会的“死水”现状,还是历史转折时激起的“微澜”,李劼人都将其放在具有巴蜀地方特色的“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之中。

丹尼尔·贝尔认为:“文化本身是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乡风文化就是最为广泛而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乡土小说通过表现民俗文化中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地方性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心理,来关注民众的生存境遇、行为方式、心里愿望、道德规范等等,为人类的生命过程提供最充分的形象化解释。这也其实就是《死水微澜》描绘“风俗画”、“风情画”的叙事意义。

在这一点上,李劼人作为用方言写作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呼应了李劼人对民俗风情文化的钟爱,比如“安逸”、“啥子”、“耙耳朵”。

在中国新文学作家群体之中,不论是中国文学由近代向现代转型,还是中国乡土文学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有东往西渐次推进,由中心向边缘不断扩散,李劼人和他的大河小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性存在!

参考文献:

[1]李劼人,《死水微澜》四川人民出版社

[2]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四川人民出版社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