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力矩平衡专题练习
力矩的练习题
![力矩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5605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e.png)
力矩的练习题力矩的练习题力矩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能力。
在力学和工程学中,力矩的计算和应用是非常常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力矩的理解和运用。
练习题一:杠杆原理假设有一个平衡杠,其中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位于离支点1米的位置,另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位于离支点2米的位置。
如果支点处的力为F,求F的大小。
解答:根据杠杆原理,物体在平衡时,力矩的总和为零。
即,物体1的力矩加上物体2的力矩等于零。
物体1的力矩= 2 kg × 9.8 m/s²× 1 m = 19.6 N·m物体2的力矩= 3 kg × 9.8 m/s² × 2 m = 58.8 N·m因此,F × 0 m - 19.6 N·m - 58.8 N·m = 0解得 F = 78.4 N练习题二:平衡条件一个均匀细杆的长度为4米,质量为2 kg。
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悬挂着一个质量为6 kg的物体。
求杆的支点离墙壁的距离。
解答:根据平衡条件,杆在支点处的力矩为零。
由于杆是均匀的,其重心位于中点,即2米处。
物体的力矩= 6 kg × 9.8 m/s² × 4 m= 235.2 N·m杆的力矩= 2 kg × 9.8 m/s² × d m根据力矩平衡条件,235.2 N·m = 19.6 N·m + 19.6 N·m + 2 kg × 9.8 m/s² × d m 解得 d = 2.4 m练习题三:力臂的计算一个力矩为40 N·m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物体绕一个固定的支点旋转。
如果力的大小为10 N,求力臂的长度。
解答:力矩的定义是力乘以力臂的长度。
力矩平衡
![力矩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8fb5dceff61fb7360b4c6589.png)
-1-§2.4 力矩平衡一、选择题1. 如图2-4-1所示,支架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轴转动,Oa >Ob ,则关于O 点( )。
(A )F 1和F 3的力矩同方向(B )F 2和F 3的力矩同方向 (C )若三个力矩不平衡,为使它平衡,在a 点施力可使力最小(D )为使加在a 点的大小一定的力产生最大力矩可使此力方向与ab 杆垂直2. 如图2-4-2所示,力矩盘转轴在圆心O 点,重心在O 点正下方的G 点,A 为盘边缘上的一点,OA 恰水平,现在A 点加一竖直向下的力使盘缓慢转动,直到A 点到达最低点前的过程中,拉力的大小及拉力的力矩大小的变化是( )。
(A )均增大 (B )均减小(C )力增大力矩减小 (D )力减小力矩增大 3. 如图2-4-3所示,一根木棒AB 在O 点被悬挂起来,AO =OC ,在A 、C 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砝码,木棒处于平衡状态。
如在木棒的A 、C 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砝码,则木棒( )。
(A )绕O 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 )绕O 点逆时针方向转动(C )平衡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D )仍能保持平衡状态4. 如图2-4-4所示,一均匀杆AB ,能绕过A 端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杆的另一端用一始终竖直向上的力拉杆,当杆沿逆时针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的过程中,拉力F 的大小及拉力的力矩M 的大小变化是( )。
(A )F 变大 (B )F 不变 (C )M 变大 (D )M 不变 5. 如图2-4-5所示,重为G 的圆盘与一轻杆相连,杆与盘恰相切,支于杆上的O 点,用力F 竖直向下拉杆的另一端,使该端缓慢向下转动,则杆转到竖直之前,拉力F 及其力矩M 的变化是( )。
(A )M 变小,F 不变(B )M 、F 均变小(C )M 先变大再变小,F 始终变大(D )M 先变大再变小,F 先变大再变小F图2-4-1图2-4-4图2-4-5-2-二、填空题 6. 如图2-4-6所示,长1 m 的轻杆OA 可绕过O 端的水平轴转动,在A 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现将长1 m 的轻绳系于杆上某点B ,另一端系于墙上,并使杆处于水平位置,要使绳子拉力最小,OB 的长度为___________m ,此时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
一课一练:力矩平衡练习题4
![一课一练:力矩平衡练习题4](https://img.taocdn.com/s3/m/88d96d20453610661fd9f40f.png)
桐高高二创新班物理一课一练力矩平衡练习题4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1.如图(1)所示,均匀长方体木块长b=18cm ,高h=16cm ,宽L=10cm ,被两个力传感器支撑起来,两传感器间距为a=10cm 且到木块两边的距离相等,传感器能够将支撑点的受力情况通过数据采集器在计算机屏幕上反映出来。
现用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拉力作用在木块的中点且缓慢均匀增大,木块则始终保持静止状态,计算机屏上出现如图(2)所示的图线。
问:图(2)上的直线A 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传感器上的受力情况(“左边”或“右边”)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拉力是_______________N 。
2.图1-51为人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意图,手上托着重量为G 的物体,(1)在方框中画出前臂受力示意图(手、手腕、尺骨和挠骨看成一个整体,所受重力不计,图中O 点看作固定转动轴,O 点受力可以不画).(2)根据图中标尺估算出二头肌此时的收缩力约为 . 3.塔式起重机的结构如图所示,设机架重P =400 kN ,悬臂长度为L =10 m ,平衡块重W =200 kN ,平衡块与中心线OO /的距离可在1 m 到6 m 间变化,轨道A 、B 间的距离为4 m 。
⑴当平衡块离中心线1 m ,右侧轨道对轮子的作用力f B 是左侧轨道对轮子作用力f A 的2倍,问机架重心离中心线的距离是多少?⑵当起重机挂钩在离中心线OO /10 m 处吊起重为G =100 kN 的重物时,平衡块离OO /的距离为6 m ,问此时轨道B 对轮子的作用力F B 时多少?图1-514.如图所示,有一长为L 质量为M 的木板,一端用铰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靠在直墙上,木板与地面夹角为,设木板与竖直平面AO 之间没有摩擦。
在木板的上端放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试回答:(1)物体将作什么运动并求出由A 到B 所用的时间。
力的平衡、力矩平衡
![力的平衡、力矩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14fe04dd84254b35eefd34f9.png)
1、(2014闵行一模)7.如图所示,斜面体M 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若物块在斜面上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11.如图所示,竖直轻质悬线上端固定,下端与均质硬直棒OB 的三分之一处A 点连接,悬线长度也为OB 的三分之一,棒的O 端用光滑水平轴铰接在墙上,棒处于水平状态。
改变悬线长度,使线与棒的连接点由A 向B 逐渐右移,并保持棒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则悬线拉力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24.如图所示,粗细和质量分布都均匀的呈直角的铁料aob 质量为12kg ,ao 、ob 两段长度相等,顶点o 套在光滑固定轴上使直角铁料能绕o 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 端挂有质量为9kg 的物体P ,ao 与竖直方向成37°角,则P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__,要使P 对地面的压力为零,至少在b 端上施加力F =___________。
(g 取10m/s 2,sin370=0.6,cos370=0.8)2、(2014浦东一模)1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 与竖直粗糙墙壁之间放一圆球B ,对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设墙对B 的弹力为F 1,A 对B 的弹力为F 2,地面对A 的弹力为F 3。
若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A .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B .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C .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D .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18.一质量分布均匀的半圆形弯杆OAB ,可绕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
在B 点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OB 的力F ,使其缓慢逆时针旋转90°,则此过程中 A .力F 不断减小(A )(B ) (C ) (D )BAFF BAOABEB .力F 先增大后减小C .重力对轴O 的力矩不断减小D .力F 对轴O 的力矩先增大后减小23.拱券结构是古代人们解决建筑跨度的有效方法,如我国赵州桥。
力的平衡、力矩平衡解析
![力的平衡、力矩平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d141f2b307e87100f696ad.png)
1、(2014闵行一模)7.如图所示,斜面体M 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若物块在斜面上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11.如图所示,竖直轻质悬线上端固定,下端与均质硬直棒OB 的三分之一处A 点连接,悬线长度也为OB 的三分之一,棒的O 端用光滑水平轴铰接在墙上,棒处于水平状态。
改变悬线长度,使线与棒的连接点由A 向B 逐渐右移,并保持棒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则悬线拉力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24.如图所示,粗细和质量分布都均匀的呈直角的铁料aob 质量为12kg ,ao 、ob 两段长度相等,顶点o 套在光滑固定轴上使直角铁料能绕o 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 端挂有质量为9kg 的物体P ,ao 与竖直方向成37°角,则P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__,要使P 对地面的压力为零,至少在b 端上施加力F =___________。
(g 取10m/s 2,sin370=0.6,cos370=0.8)2、(2014浦东一模)1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 与竖直粗糙墙壁之间放一圆球B ,对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设墙对B 的弹力为F 1,A 对B 的弹力为F 2,地面对A 的弹力为F 3。
若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A .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B .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C .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D .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18.一质量分布均匀的半圆形弯杆OAB ,可绕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
在B 点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OB 的力F ,使其缓慢逆时针旋转90°,则此过程中 A .力F 不断减小(A )(B ) (C ) (D )BAFF OA BEB .力F 先增大后减小C .重力对轴O 的力矩不断减小D .力F 对轴O 的力矩先增大后减小23.拱券结构是古代人们解决建筑跨度的有效方法,如我国赵州桥。
力矩试题及答案
![力矩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bbcc0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3.png)
力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的______效应。
A. 位移B. 转动C. 形变D. 平衡答案:B2. 力矩的单位是______。
A. 牛顿B. 牛顿米C. 焦耳D. 帕斯卡答案:B3. 力矩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力臂长度的关系是______。
A. 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力臂长度成反比B. 与力的大小成反比,与力臂长度成正比C. 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力臂长度成正比D. 与力的大小和力臂长度无关答案:C4. 力矩的计算公式是______。
A. 力矩 = 力× 力臂B. 力矩 = 力 / 力臂C. 力矩 = 力× 力臂²D. 力矩 = 力 / 力臂²答案:A5. 当力矩为零时,物体处于______状态。
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速转动D. 任意运动答案:B6. 力矩的正负号表示______。
A. 力的大小B. 力的方向C. 力臂的长度D. 力矩的方向答案:D7. 力矩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A. 所有力矩之和为零B. 所有力之和为零C. 所有力和力矩之和为零D. 所有力和力矩之差为零答案:A8. 力矩的单位牛顿米(Nm)表示______。
A. 力的大小B. 力臂的长度C. 力的大小与力臂长度的乘积D. 力的方向答案:C9. 力矩的计算公式中的“力臂”指的是______。
A. 力的作用点到转动轴的距离B. 力的大小C. 力的方向D. 力的作用点到物体中心的距离答案:A10. 力矩的平衡条件适用于______。
A. 静止物体B.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 匀速转动物体D. 所有物体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的______效应。
答案:转动2. 力矩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牛顿米3. 力矩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力臂长度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成正比4. 力矩的计算公式是______。
第一讲(力矩和力矩平衡)
![第一讲(力矩和力矩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aa2ef65a33687e21af45a97b.png)
順时针力矩
逆时针力矩
范例解说
2.如图,F1、F2、F3对杠杆施力,则: 若以A为转轴,可能造成順时针转动的施力是 F1 F3 。 若以B为转轴,可能造成逆时针转动的施力是 F1 F2 。 若以C为转轴,可能造成逆时针转动的施力是 F1 F3 。
F2 A B C
F1
F3
一.力矩:
2.力矩计算的两种常用等效转化方法:
(2)重力矩的两种计算方法:
a M=G sin 2
a
G
G
a
2.力矩计算的两种常用等效转化方法:
(2)重力矩的两种计算方法:
a M=G sin 2 G a G M= sin + a sin 2 2 4 a G a G/2 G/4
MgLsin+mgLsin /2 =MgLcos C 2M(cos-sin)=msin Mg m:M=2:3
G增大时,逆时针力矩增加的多
θ B mg
A
Mg G
例8:如图所示,质量为m粗细均匀的均质细杆AB在B点用铰 链与墙连接,杆与竖直墙面的夹角为=37,A端固定一轻质光滑 小滑轮,墙上C点固定轻绳的一端,轻绳水平跨过滑轮另一端悬 挂有质量为M的物体G。目前杆AB与物体G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杆的质量与物体的质量的比值为m:M=________;若略微增加物 体G的质量,仍要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可适当________( 增大 选 填“增大”或“减小”)θ角的大小。(sin37=0.6,cos37=0.8)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a靠在光滑竖直墙上一端用铰链铰在另一墙上的匀质棒支持物体a棒重为g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a物体a对棒端的弹力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必沿棒的方向b增大棒重g物体a对棒的摩擦力将增大c增大物重g且棒仍能支持a则a对棒的摩擦力将增大而弹力不变d水平向右移动铰链使角增大但棒仍能支持a则a对棒的弹力将增大
力矩平衡练习题
![力矩平衡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45be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4.png)
力矩平衡练习题力矩平衡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之一。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平衡条件,并在力学、工程学等领域中起到重要的应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力矩平衡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练习题一:在一根水平杆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分别距离支点的距离为2m和3m。
要使得该杆保持平衡,物体A和物体B的质量之比是多少?解析: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公式:MA = MB其中,MA表示物体A对支点的力矩,MB表示物体B对支点的力矩。
由于力矩的计算公式是M = F × d,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d表示力臂的长度。
假设物体A的质量为mA,物体B的质量为mB,地球重力加速度为g,则可以得到以下公式:mA × g × 2 = mB × g × 3化简上述公式可得:mA/mB = 3/2因此,物体A和物体B的质量之比为3/2。
练习题二:一个平衡木的重量是50N,杆长为6m,重心距离其中一端的距离是4m。
在平衡木的中心距离另一端多远的位置处放置一个物体,使平衡木继续保持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是多少?解析:设放置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离平衡木中心的距离为x。
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公式:50N × 4m = m × g × x化简上述公式可得:m = 200N / (g × x)其中,g表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根据上述公式,当物体离平衡木中心的距离为4m时,物体的质量为200N / (9.8m/s² × 4m) = 5.1kg。
因此,当物体质量为5.1kg时,放置在平衡木中心距离另一端4m 的位置处,平衡木可以继续保持平衡。
练习题三:一个均匀的梁上有三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位于梁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它们的质量都为m。
某一物体位于梁的中间位置时,整个梁保持平衡。
一课一练:力矩平衡练习题1
![一课一练:力矩平衡练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b972f0888762caaedc33d40c.png)
桐高高二创新班物理一课一练力矩平衡练习题1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1.如图所示,重为G 的均匀棒,可绕上端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今在棒的下端用水平力F 拉,使棒缓慢转动,直至转到水平方向为止,则拉力F 和它的力矩M 的变化情况: ( )。
(A)都增大 (B)都减小(C)F 增大,M减小 (D)F 减小,M增大2.如图1-54(原图1-57)所示的杆秤,O 为提扭,A 为刻度的起点,B 为秤钩,P 为秤砣,关于杆秤的性能,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称物时,秤砣移至A 处,杆秤平衡 (B)不称物时,秤砣移至B 处,杆秤平衡(C)称物时,OP 的距离与被测物的质量成正比(D)称物时,AP 的距离与被测物的质量成正比3.如图1-53(原图1-56)所示,直杆OA 可绕O 轴转动,图中虚线与杆平行.杆的A 端分别受到F 1、F 2、F 3、F 4四个力作用,它们与OA 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它们对O 点的力矩M 1、M 2、M 3、M 4的大小关系是( )。
(A)M 1=M 2>M 3=M 4 (B)M 1>M 2>M 3>M 4(C)M 2>M 1=M 3>M 4 (D)M 1<M 2<M 3<M 44.如图,一质量为M 的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多边形板AOB ,边OA ⊥OB且OA =OB =L ,O 点为水平固定转动轴,现用一水平拉力拉住A 点,维持三角板处于OA 竖直的静止状态,拉力大小为F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三角板重心到AO 的距离为( ) (A )MgFL(B )Mg FL 2 (C )M FL (D )ML F5.如图所示,abc 为质量均匀的直角等边曲杆,曲杆可绕c 端的光滑铰链,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若施加在a 端的力F 始终竖直向上,在曲杆顺时针缓慢转动900(从实线转到虚线)的过程中,力F 的力矩M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 .一直M 减小B .M 一直增大C .M 先减小后增大D .M 先增大后减小6.如图2所示,棒AB 的B 端支在地上,另一端A 受水平力F 作用,棒平衡,则地面对棒B 端作用力的方向为:( )A .总是偏向棒的左边,如F 1B .总是偏向棒的右边,如F 3C .总是沿棒的方向如F 2D .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上如F 47.如图所示,AB 为一轻质杠杆,O 为支点,BO =2AO ,AB 两端分别悬挂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某液体中,液体的密度小于铜和铁的密度,则( ) A .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B .铜球一端下降C .铁球一端下降D .液体密度未知,故无法判断哪端下降1图1-53图1-54 第7题图铜铁8.如图8所示,将粗细均匀、直径相同的均匀棒A 和B 粘合在一起,并在粘合处用绳悬挂起来,恰好处于水平位置而平衡,如果A 的密度是B 的两倍,那么A 的重力大小是B 的_______倍.9.重为60N 的均匀直杆AB 一端用铰链与墙相连,另一端用一条通过定滑轮M 的绳子系住,如图所示,绳子一端与直杆AB 的夹角为30°,绳子另一端在C 点与AB 垂直,AC =0.1AB 。
力矩的平衡练习
![力矩的平衡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ae18ae7998fcc22bcd10dd5.png)
力矩的平衡【基本概念】1、力臂:从_____到_________的垂直距离叫力臂。
2、力矩:力(F )和力臂(L )的乘积(M )。
即:M=F·L力矩是描述___________的物理量,物体_________发生变化,才肯定受力矩的作用。
力矩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矩的单位是_______,注意不能写成焦耳(焦耳是能量单位) 。
3、当物体绕固定轴转动时,力矩只有两种可能的方向,所以可用正负号来表示。
一般规定:使物体沿________方向转动的力矩为正;使物体沿________方向转动的力矩为负。
4、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作用于有固定轴的转动物体上的________为零,或_______________为零。
即:______【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T 字形轻质支架abO 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支架受到图示方向的F1、F 2和F 3的作用,则关于O 点 ( )A.F 1和F 3的力矩同方向.B.F 2和F 3的力矩同方向.C.若三个力矩不平衡,为使它平衡,在a 点施力可使力最小.D.为使加在a 点的2N 的力产生最大力矩可使此力方向与ab 杆垂直.2. 如图所示,一均匀杆AB ,能绕过A 端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杆的另一端B 用一始终竖直向上的力拉杆,当杆沿逆时针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时,拉力F 的大小及拉力的力矩M 的大小与原来相比是( )A.F 变大,M 变大.B.F 变大,M 不变.C.F 不变,M 变大.D.F 不变,M 不变.3. .如图所示,均匀直杆AB 的A 端装有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转动轴,B 端搁在小车上,杆与车的水平上表面间滑动摩擦系数为μ,小车静止时,杆对车的压力大小为N 1.当小车水平向左运动时,杆对车的压力大小为N 2,则 ( )A.N 1=N 2.B.N 1<N 2.C.N 1>N 2.D.无法确定.4. 如图所示,长为lm 的轻杆OA 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在A 端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现将长也为lm 的轻绳系在杆上的某点B ,另一端系于墙上.为使杆保持水平,选取适当的B 点位置,能使绳子拉力最小,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与B 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是( )A .Mg ,m 3.B .Mg ,m 23.C .2Mg ,m 2.D .2Mg ,m 22. 5. 如图所示为一根均匀的杆秤,O 为其零点,A 为一提纽,若将秤杆尾部截去一小段,在称某一物体时读数为m ,设该物体的实际质量为M ,则( )A.M <m.B.M >m.C.M =m.D.无法确定.6. 如图所示是一种手控制动器,a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b是摩擦制动片,c是杠杆,O是其固定转动轴,手在A点施加一个作用力F时,b将压紧轮子,使轮子制动.若使轮子制动所需的力矩是一定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a逆时针转动时,所需的力F较小.B.轮a顺时针转动时,所需的力F较小.C.无论a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转动,所需的力F相同.D.无法比较F的大小.7. 图所示为四种悬挂镜框的方案,设墙壁光滑,镜框重心位置在镜框的正中间,指出图中可能实现的方案是( )8.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金属球与一细杆连接在一起,细杆的另一端用铰链铰于墙上较低位置,球下面垫一木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球与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用水平力将木板向右匀速拉出时,拉力F=μmg.B.用水平力将木板向右匀速拉出时,拉力F<μmg.C.用水平力将木板向左匀速拉出时,拉力F>μmg.D.用水平力将木板向左匀速拉出时,拉力F<μmg.9. 如图所示,均匀光滑直棒一端铰于地面,另一端搁在一个立方体上,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为30°左右.现将立方体缓慢向左推,则棒对立方体的压力大小将(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10. 如图所示,物体放在粗糙平板上,平板一端铰接于地上,另一端加一竖直向上的力,使板的倾角θ缓慢增大,但物体与木板间仍无相对滑动,则下列量中逐渐增大的有( )A.板对物体的静摩擦力.B.物体对板的正压力.C.拉力F.D.拉力F的力矩.11. 如图所示,两根均匀直棒AB、BC,用光滑的铰链铰于B处,两杆的另外一端都用光滑铰链铰于墙上,棒BC呈水平状态,a、b、c、d等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则BC棒对AB棒的作用力的方向可能是( )A.a.B.b.C.C.D.d.12. 如图所示,直杆OA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图中虚线与杆平行,杆的另一端A点受到四个力F1、F2、F3、F4的作用,力的作用线与OA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它们对转轴O的力矩分别为M1、M2、M3、M44,则它们间的大小关系是( )A.M1=M2>M3=M4.B.M2>M1=M3>M4.C.M4>M2>M3>M1.D.M2>M1>M3>M4.13. 如图所示,用长为R 2的细直杆连结的两个小球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置于光滑的、半径为R 的半球面碗内.达到平衡时,半球面的球心与B 球的连线和竖直方向间的夹角的正切为( )A .1.B .21.C .31.D .41. 14. 如图所示,在静止的小车上固定一个天平杆架,当杆的一端用细线挂一个物体时,杆的另一端用一轻绳系于小车底板上,轻绳恰竖直,杆恰水平.在小车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轻绳的拉力与原来相比将( )A.增大.B.不变.C.变小.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 的轮边缘最高点A 处用力F 使轮滚上台阶,轮与台阶的接触点为P ,要使力F 最小,则力F 的方向应是 ,在使轮滚动过程中,力F 的力矩是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若轮的质量为M ,台阶高为2R h =,则F 的大小至少为 .2. 如图所示,OAB 为均匀直角尺,重为2G ,且OA =AB ,直角尺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为使杆的OA 部分保持水平,则在B 端施加的最小作用力应为 ;若施力于A 端,则最小作用力为 .3. 如图所示,将粗细均匀直径相同的两根棒A 和B 粘合在一起,并在粘合处悬挂起来,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如果A 棒的密度是B棒的2倍,那么A 棒的重力是B 棒的重力的 倍.4. 如图所示,杆CO 长为0.5m ,C 端铰于墙上,O 端用轻绳OE 系于墙上,并在O 端下面挂一个光滑轻滑轮,滑轮下用轻绳跨过滑轮悬挂两个物体,物体A 重2N ,物体B 重5N ,物体B 放在地面上,两绳都恰竖直,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绳OD 对杆的拉力对E 点的力矩为 .5. 如图所示,力矩盘转轴在其圆心O 点,重心在G 点(恰在O 点的正下方),半径OA 恰水平.现在A 点加一竖直向下的拉力使盘缓慢转动,直到A 点到达最低点前,在此过程中,竖直向下的拉力的大小将 ,该拉力的力矩大小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6. 如图所示,用两块长都为L 的砖块叠放在桌面边缘,为使砖块突出桌面边缘的距离最大且不翻倒,则上面的第一块砖突出下面的第二块砖的距离为 ,下面第二块砖突出桌面边缘的距离为 .7. 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长为4m,当支点在距其粗端1.4m时,木棒恰好水平平衡.如果在其细端挂一个重为80N的物体,就必须将支点向其细端移动0.4m,木棒才能平衡.则棒重为.8. 如图所示,一支杆秤有两个提纽,已知OA=7cm,OB=5cm,秤锤质量为2kg,秤杆重不计.使用0处提纽时,秤的最大称量为10kg,则可知使用B处提纽时,秤的最大称量为.9. .如图所示,均匀棒AB的A端铰于地面,B端靠在长方体物体C上,C被压在光滑竖直墙面上.若在C上再放一物体,整个装置仍平衡,则B端与C物体间的弹力大小将比原来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计算题1. 如图所示,力矩盘因偏心,在距轴心水平距离6cm的A处挂10g钩码后盘转过30°静止在如图位置.若在A点处挂30g钩码,则圆盘与最初相比要转过多大角度才能平衡?2. 如图所示,ABO为直角轻杆,O为水平转轴,在B点用细绳吊一个重为G=12N的小球并靠在BO杆上.已知AB=30cm,BO=40cm,细绳BC长L=20cm,小球半径,=10cm,在杆的A端加外力F,使OB杆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问:(1)力F竖直向下时大小为多少?(2)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3. 如图所示,重200N的均匀杆OA,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杆斜靠在竖直墙上,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60°,墙与杆间夹有一张纸,纸的重及纸与墙间的摩擦力不计,纸与杆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0.2.问要多大的竖直向上的力才能将纸向上匀速抽出?。
力的平衡练习题
![力的平衡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c44f6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0.png)
力的平衡练习题选择题:1、两个力作用,使物体处于平衡的条件是这两个力(D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2、三力平衡定理是(A )A.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B.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所示,已知一物块重P=100N,用Q=500N的力压在一铅直表面上,其摩擦因数μ=0.3,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应为( C )A.F=0B.F-150NC.F=100ND.F=120N4、对于固定端约束,不管约束反力的分布情况如何复杂,都可以简化到该固定端的(D )A. 一个力B. 一组力C. 一个力偶D.一个力和一个力偶5、图示各杆自重不计,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的BD 杆不是二力构件( C )6、绳索、皮带、链条等构成的约束称为柔性约束,其约束反力是(A )A. 拉力B. 压力C. 等于零D.拉力和压力均可7、人走路时,鞋底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是( B )A.向前B.向后C.向上D.向下8、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只有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9、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C)A.必定交于同一点B.不一定交于同一点C.必定交于同一点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其面D.必定交于同一点但不一定共面10、作用在A点的两个力F1=5KN,F2=7KN,合力可能为(C )A.35KNB.13KNC.6KND.1KN11、设砂石与车箱间的摩擦系数为μs,若想使自动卸料翻斗车中的沙石倾倒干净,车箱的倾倒斜角α要求(C )A. α>tanμsB. α<ta nμsC.tanα>μsD. tanα<μs1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D )。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力矩平衡练习题3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力矩平衡练习题3](https://img.taocdn.com/s3/m/5a1dfe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8.png)
答案第1页,总2页桐高高二科创班物理一课一练力矩平衡练习题3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1、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杆O 1B 和O 2A 长度均为L ,O 1和O 2为光滑固定转轴,A 处有一凸起物搁在O 1B 中点,B 处用绳子系在O 2A 的中点,此时两短杆结合成一根长杆,今在O 1B 杆上C 点(C 为AB 中点)悬挂重为G 的物体,则在A 处受到的支承力大小为 ;B 处受绳拉力大小为 。
2、一薄壁圆柱形烧杯,半径为r ,质量为m ,重心位于中心线上,离杯底的距离为H ,今将水慢慢注入杯中,问烧杯连同杯内的水共同重心最低时水面离杯底的距离等于多少?(设水的密度为ρ)3、有5个外形完全一样的均匀金属棒首尾相接焊在一起,从左至右其密度分别为ρ、⒈1ρ、⒈2ρ、⒈3ρ、⒈4ρ,设每根棒长均为l ,求其质心位置,若为n 段,密度仍如上递增,质心位置又在什么地方?4、为保证市场的公平交易,我国已有不少地区禁止在市场中使用杆秤。
杆秤确实容易为不法商贩坑骗顾客提供可乘之机。
请看下例。
秤砣质量为1千克,秤杆和秤盘总质量为0.5千克,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为2厘米,秤盘到提纽的距离为10厘米(图9)。
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0.8千克的秤驼,售出2.5千克的物品,物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lP图1A B C O 2 O 15、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将C柱体放上去之前,A、B两柱体接触,但无挤压。
假设桌面与柱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柱体与柱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μ0和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AB C6、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底部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洞,洞由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r)的球堵住.容器中的水慢慢减少,当达到一个确定值h。
时,球从圆洞处升起,求h。
7.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匀质球浮在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分层液体界面处.设ρ1=ρ0,匀质球的密度求当球保持静止时,球心0与分层液体界面间的距离.8.如图所示的柱形容器,在距侧壁底部10 cm处有一阀门K,容器内装有水,水与阀门齐平.(1)打开阀门K,将一密度为0.6×103kg/m3的柱形实心木块缓缓放入杯中,待木块静止时,木块有10 cm的高度露出水面,而且溢出杯外的水的质量为50 g,求木块的质量.(2)若水与阀门K齐平时,关上阀门后,再将该实心木块竖直缓缓放入杯中(无水溢出),求木块所受浮力.(已知木块底面积与容器底面积之比为1:4,g 取9.8 m/s2)9.入流水之中.已知A点离水面高度h=5 cm,悬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4,AB棒在水中除水外不触及其他物体,求AB棒的密度.第2页,总2页。
力矩平衡练习二
![力矩平衡练习二](https://img.taocdn.com/s3/m/cb3844bf960590c69ec3761d.png)
力矩平衡练习二1.如图所示,力矩盘转轴在圆心,重心偏离圆心,当力矩盘平衡时,在盘的最低点P施一水平力,拉住盘使之缓慢转动,力始终水平,则直到OF 呈水平以前,拉力F 和它的力矩M将( )A.都变大 B.都变小 C.F 变大,M变小 D.F 变小,M变大.2.如图所示,重为G的圆盘与一轻杆相连,杆与盘恰相切,支于O点.现用力F 竖直向下拉杆的另一端,使该端缓慢向下转动,则杆转到竖直之前,拉力F 及其力矩M的变化情况是( ) () A.M变小,F 不变. B.M、F 均变小.C.M先变大再变小,F 始终变大. D.M变小,F 变大.3.如图所示,重为G的均匀棒,可绕上端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今在棒的下端用水平力F 拉,使棒缓慢转动,直至转到水平方向为止,则拉力F 和它的力矩M的变化情况是( ) ) ( ) A.都增大. B.都减小.C.F 增大,M减小. D.F 减小,M增大.4.质量均匀的木板,对称地支承于P 和Q 上,一个物体在木板上从P 处运动到Q 处,则Q 处对板的作用力N 随x 变化的图线是: ( )5.如图所示,均匀细杆AB 的质量为m AB =5kg ,A 端装有固定转轴,B 端连接细线通过滑轮和重物C 相连,若杆AB 呈水平,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时恰能保持平衡,则重物C 的质量m C =__________;若将滑轮水平向右缓缓移动,则杆AB 将___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逆时针”或 “不”)转动,并在新的位置平衡。
(不计一切摩擦)6.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 的一端N 支在水平地面上,将另一端用水平拉力F 拉住,使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木棒AB 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A 、总是竖直向上的,如F 1B 、总是偏向木棒的右侧,如F 2C 、总是沿着木棒的方向,如F 3D 、总是偏向木棒的左侧,如F 4。
、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均匀木棒AB的A端铰于墙上,悬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木棒上跟棒垂直,并使棒保持水平.如改变悬线的长度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仍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所受拉力大小将( )( ) A.逐渐变小.B.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8.如图所示,均匀细杆AB 质量为M ,A 端装有转轴,B 端连接细线通过滑轮和质量为m 的重物C 相连,若杆AB 呈水平,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时恰能保持平衡,则杆对轴A 有作用力大小下面表达式中正确的有() A .mgB .Mg 2 sin θC .M 2-2Mm sin θ+m 2 gD .Mg -mg sin θ9.如图所示,均匀板一端搁在光滑墙上,另一端搁在粗糙地面上,人站在板上,人和板均静止,则 ( )A .人对板的总作用力就是人所受的重力.B .除重力外板受到三个弹力和两个摩擦力作用.C .人站得越高,墙对板的弹力就越大.D .人站得越高,地面对板的弹力就越小.10.如图所示,重为600N 的均匀木板搁在相距为2.0m 的两堵竖直墙之间,一个重为800N 的人站在离左墙0.5m 处,求左、右两堵墙对木板的支持力大小.。
高三物理力矩平衡试题
![高三物理力矩平衡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d386d85901020206409c0e.png)
高三物理力矩平衡试题1.(14分)如图,一对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d,上极板始终接地。
长度为d/2、质量均匀的绝缘杆,上端可绕上板中央的固定轴0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下端固定一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其电荷量为q。
当两板间电压为U1时,杆静止在与竖直方向00′夹角=300的位置;若两金属板在竖直平面内同时绕O、O′顺时针旋转=150至图中虚线位置时,为使杆仍在原位置静止,需改变两板间电压。
假定两板间始终为匀强电场。
求:(1)绝缘杆所受的重力G;(2)两板旋转后板间电压U2。
(3)在求前后两种情况中带电小球的电势能W1与W2时,某同学认为由于在两板旋转过程中带电小球位置未变,电场力不做功,因此带电小球的电势能不变。
你若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正确,计算该电势能;你若认为该同学的结论错误,说明理由并求W1与W2。
【答案】(1)(2)(3),【解析】(1)绝缘杆长度设为,则重力作用点在几何中心即距离O点处,重力的力臂为电场力大小为,电场力的力臂为根据杠杆平衡有整理可得(2)两板旋转后,质点不变,重力不变,重力力臂不变,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变为电场力大小为,力臂变为根据杠杆平衡则有可得(3)结论错误。
虽然小球位置没有变化,但是在极板旋转前后电场强度发生变化,电势发生变化,所以电势能发生变化。
设小球所在位置电势为没有旋转时,电场强度,根据绝缘杆平衡判断电场力竖直向上,即电场线竖直向上,电势逐渐降低,所以,整理得电势能金属板转动后,电场强度,电势差解得电势能【考点】电场力做功电势能2.一足够长的斜面,最高点为O点,有一长为l=1.00 m的木条AB,A端在斜面上,B端伸出斜面外。
斜面与木条间的摩擦力足够大,以致木条不会在斜面上滑动。
在木条A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2.00 kg的重物(可视为质点),B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0.50 kg的重物。
若要使木条不脱离斜面,在下列两种情况下,OA的长度各需满足什么条件?①木条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力和力矩题目.doc
![力和力矩题目.doc](https://img.taocdn.com/s3/m/76e5fa1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2.png)
第一章力和力矩一、选择题1试题:对于力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可以只受力而不对其它物体施力C.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 D.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答案: C试题解析:2试题: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答案: D试题解析:3试题: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变大答案: B试题解析:4试题: 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方向与摩擦力方向有关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答案: B试题解析:5试题: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答案: A试题解析:6试题: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B.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C.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D.一对互相平衡的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答案: D试题解析:7试题: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答案: D试题解析:8试题: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A. 就是物体的重力B. 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C. 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D. 这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答案: B试题解析:9试题: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答案: D试题解析:10试题:力的命名,可以根据力的性质来命名,也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力矩、力矩平衡及答案
![力矩、力矩平衡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dd59271fe910ef12df8f3.png)
第三节 力矩、力矩平衡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与木棒垂直的力作用于A 端,使木棒缓慢拉起,木棒只能绕O 端转动,拉力F 的大小及F 的力矩大小变化是:( )
A .力变小,力矩变小
B .力变大,力矩变大
C .力不变,力矩变小
D .力变小,力矩不变
2.如图,要使圆柱本滚上台阶,则在圆柱体最高点作用的力最省力的是:( )
A .1F
B .2F
C .3F
D .4F
3.均匀木棒的质量是m ,可绕固定轴O 点转动,另一端放在木块上,木块的质量为
M ,木块放在光滑桌面上,如果木块在一个水平推力F 作用下仍保持静止,则木棒所受力矩的个数和原来相比( )
A .由1个变为2个
B .由2个变为3个
C .和原来一样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如图,匀质球被一轻质细绳斜拉着靠在墙上保持静止,则关于墙对球的摩擦力的正确说
法:( )
A .没有摩擦力
B .有向上的摩擦力
C .有向下的摩擦力
D .不能确定
二.计算题:
5.如图甲,杆AB 的一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放在长方形木块上,不计铰链处的摩擦。
静止时,木块对杆的弹力N=10牛。
若将木块向左拉出时,木块对杆的弹力变为N 1=9牛。
将木块向右拉出时,木块对杆的弹力N 2为多大?
第三节力矩、力矩平衡
一、选择题:
1、A
2、C
3、B
4、B
二、计算题:
45
5、N
4。
力学平衡练习题力矩平衡条件与静力学计算
![力学平衡练习题力矩平衡条件与静力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f2134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d.png)
力学平衡练习题力矩平衡条件与静力学计算力学平衡练习题——力矩平衡条件与静力学计算力学平衡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学科,是物理学的基础课之一。
力学平衡中的力矩平衡条件和静力学计算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力矩平衡条件的基本原理,并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力矩平衡条件力矩是描述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力的作用线到物体转轴的垂直距离)的乘积。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1.力矩平衡条件的定义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若物体对任意一点的合外力矩为零,则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该条件可以表示为:ΣMi = 0其中,ΣMi表示对物体某一点i的合外力矩,若ΣMi = 0,则力学平衡条件得到满足。
2.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矩平衡条件可用于解决物体平衡问题。
下面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力矩平衡条件的理解。
练习题1:求解力的平衡条件如图所示,物体A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力F1和力F2的大小已知。
求解力F3的大小和作用方向,使物体A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插入示意图)解题思路:根据力矩平衡条件ΣMi = 0, 综合考虑力的大小和力臂的方向,可以得到以下等式:F1d1sinθ1 + F2d2sinθ2 - F3d3sinθ3 = 0其中,d1、d2和d3是力臂的长度,θ1、θ2和θ3是力的方向与力臂方向的夹角。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解得F3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练习题2:求解杆的平衡条件一根杆的长度为L,质量为m,质量均匀分布。
杆的一端被固定在墙上,杆的另一端有绳索连接,并且绳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
求解绳索与杆的联系方式,使杆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插入示意图)解题思路:考虑到杆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所以重力可以看作是集中在杆的质心上。
根据力矩平衡条件ΣMi = 0,可以得到以下等式:MgL/2 - FLcosθ = 0其中,Mg为物体的重力,L为杆的长度,F为绳索对杆的拉力,θ为拉力与杆的夹角。
物体的平衡和力矩练习题
![物体的平衡和力矩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3dd7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c.png)
物体的平衡和力矩练习题1. 引言物体的平衡和力矩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何保持平衡。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物体平衡和力矩的练习题,以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
2. 练习题一:悬挂物体的平衡假设有一个长度为2m的木棍,其中心质点距离左端是1m,距离右端是1m。
现在我们需要在木棍上悬挂一个重量为10N的物体,请问该物体应该悬挂在距离木棍左端多远的位置上才能使整个木棍达到平衡?假设木棍本身质量可以忽略。
解析:根据平衡的条件,木棍在竖直方向的合力和合力矩都应该为零。
首先定出木棍的参考点,假设距离左端x米处。
由于木棍自身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重力只作用在悬挂物体上。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0N = 0N(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0N = 10N * x(合力矩为零)。
求解该方程得出结果:x = 1m。
因此,该物体应该悬挂在木棍左端1m的位置上才能使整个木棍达到平衡。
3. 练习题二:平衡杆上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0kg的平衡杆,杆的长度为3m。
在杆的左端离杆心1m处有一个质量为40kg的物体,现在需要在杆的右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使得整个平衡杆保持平衡。
请问m应该是多少?解析:根据平衡的条件,平衡杆在竖直方向的合力和合力矩都应该为零。
假设距离杆心x米处挂有质量为m的物体。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40kg * g + m * g = 0N(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40kg * g * 1m = m * g * (3m - x)(合力矩为零,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化简方程可得:40kg = m * (3m - x)。
进一步求解该方程,得到结果:m = 20kg。
因此,需要挂一个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平衡杆的右端,才能使整个平衡杆保持平衡。
4. 练习题三:悬挂物体的平衡与角度一个长度为4m的杆由一根弦悬挂在墙上,杆与墙之间的夹角为30°。
现在我们需要在杆的一端悬挂一个重量为100N的物体,求该物体在杆的一端悬挂的位置。
力矩与力矩平衡
![力矩与力矩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1500b48d6529647d27285217.png)
力矩和力矩平衡一.内容黄金组.1.了解转动平衡的概念,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
2.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的条件3.会用力矩平衡条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要点大揭秘1.转动平衡:有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明确转轴很重要:大多数情况下物体的转轴是容易明确的,但在有的情况下则需要自己来确定转轴的位置。
如:一根长木棒置于水平地面上,它的两个端点为AB,现给B端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使杆刚好离开地面,求力F的大小。
在这一问题中,过A点垂直于杆的水平直线是杆的转轴。
象这样,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通过分析来确定转轴的问题很多,只有明确转轴,才能计算力矩,进而利用力矩平衡条件。
2.力矩: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
计算公式:M=FL单位:Nm效果:可以使物体转动(1)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力使物体转动的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臂有关,即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决定于力矩。
①当臂等于零时,不论作用力多么大,对物体都不会产生转动作用。
②当作用力与转动轴平行时,不会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计算力矩,关键是找力臂。
需注意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大小一定的力有最大力矩的条件:①力作用在离转动轴最远的点上;②力的方向垂直于力作用点与转轴的连线。
(3)力矩的计算:①先求出力的力臂,再由定义求力矩M=FL如图中,力F的力臂为L F=Lsinθ力矩M=F•L sinθ②先把力沿平行于杆和垂直于杆的两个方向分解,平行于杆的分力对杆无转动效果,力矩为零;平行于杆的分力的力矩为该分力的大小与杆长的乘积。
如图中,力F的力矩就等于其分力F1产生的力矩,M=F sinθ•L两种方法不同,但求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对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会简化解题过程。
3.力矩平衡条件:力矩的代数和为零或所有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等于所有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矩和力矩平衡
1.转动平衡:有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明确转轴很重要:
大多数情况下物体的转轴是容易明确的,但在有的情况下则需要自己来确定转轴的位置。
如:一根长木棒置于水平地面上,它的两个端点为AB,现给B端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使杆刚好离开
地面,求力F的大小。
在这一问题中,过A点垂直于杆的水平直线是杆的转轴。
象这样,在解决问
题之前,首先要通过分析来确定转轴的问题很多,只有明确转轴,才能计算力矩,进而利用力矩
平衡条件。
2.力矩:
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
计算公式:M=FL
单位:Nm
效果:可以使物体转动
(1)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
力使物体转动的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臂有关,即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决定于力矩。
①当臂等于零时,不论作用力多么大,对物体都不会产生转动作用。
②当作用力与转动轴平行时,不会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计算力矩,关键是找力臂。
需注意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大小一定的力有最大力矩的条件:
①力作用在离转动轴最远的点上;
②力的方向垂直于力作用点与转轴的连线。
(3)力矩的计算:
①先求出力的力臂,再由定义求力矩M=FL
如图中,力F的力臂为L F=Lsinθ
力矩M=F•L sinθ
②先把力沿平行于杆和垂直于杆的两个方向分解,平
行于杆的分力对杆无转动效果,力矩为零;平行于杆的分力的
力矩为该分力的大小与杆长的乘积。
如图中,力F的力矩就等于其分力F1产生的力矩,M
=F sinθ•L
两种方法不同,但求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对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会简化解题过程。
3.力矩平衡条件:
力矩的代数和为零或所有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等于所有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
∑M=0或∑M
顺=∑M
逆
4.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a)确定研究对象——哪个物体;(b)分析状态及受力——画示意图;(c)列出力矩平衡方程:
F
F2
∑M=0或∑M 顺=∑M 逆;
(d )解出字母表达式,代入数据; (e )作必要的讨论,写出明确的答案。
5. 正确理解力矩的概念
力矩是改变转动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门、窗等转动物体从静止状态变为转动状态或从转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时,必须受到力的作用。
但是,我们若将力作用在门、窗的转轴上,则无论施加多大的力都 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可见转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受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的影响。
力的作用点离转轴越远,力的方向与转轴所在平面越趋于垂直,力使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得就越明显。
物理学中力的作用点和力的作用方向对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用力矩这个物理量综合表示,因此,力矩被定义为力与力臂的乘积。
力矩概括了影响转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所有规律,力矩是改变转动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力矩是矢量,在中学物理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在同一平面内,各力对转轴的力矩只能使物体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这样,求几个力矩的合力就简化为代数运算。
一. 好题解给你
(1) 如图所示,要使圆柱体绕A 点滚上台阶,试通过作图来判断在圆柱体上的最高点所施加的最小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
(2)
匀质杆AO 可绕O 轴转动,今用水平力使它缓缓抬起的过程中,如图所示,重力对O 轴的力臂变化是_____________,重力对O 轴的力矩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中果已知抬起过程中水平拉力力矩的大小应等于重力的力矩,则水平拉力F 的变化 情况是_____________。
2. 基础题
(1) 下列关于力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杆状物体在一对作用线过转轴的平衡力作用下也可平衡 ) A .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原因 B .是物体转动的原因 C .是物体转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 .杆状物体的平衡只能是在力矩作用下的力矩平衡
二.如图所示,ON 杆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自由转动,若在N 端分别沿图示方向施力F 1、F 2、F 3,杆均能静止在图示位置上.则三力的大小关系是( D )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2>F 1>F 3 D .F 1>F 3>F 2
(1) 一段粗细不均匀的木棍如图2所示,支在某点恰好平衡,若在该处将木棍截成两段,则所分成两段的重必定是( B 因为粗段的力臂小) A .相等
B .细段轻、粗段重
C .细段重,粗段轻
F 1
D .不能确定
2. 应用题
(1) 如图,把物体A 放在水平板OB 的正中央,用一不变的力F 将板的B 端匀速地慢慢抬高(O 端不动),设A 相对平板静止,则A 对板的压力将______,A 与B 之间的摩擦力将______,F 对O 点的力矩将______.
(2) 一根均匀的木棒长1m ,在棒的左端挂一个质量为6kg 的物体, 然后在距棒左端0.2m 处将棒支起,棒恰平衡,则棒的质量是______
(3) 一块均匀木板MN 长L =15m ,重G 1=400N ,搁在相距D =8m 的两个支架A 、B 上,MA =NA ,重G 2=600N 的人从A 点向B 点走去,如图所示。
求:①人走过B 点多远木板会翘起来?②为使人走到N 点时木板不翘起来,支架B 应放在离N 多远处? 应用题参考答案:
(1)减小,增大,减小 (2)4kg
(3)2.67m 、3m 分析和解:当木板刚翘起来时,板的重力对B 点产生的力矩和人的重力对B 点产
生的力矩使板平衡,设人走过B 端L 时木板会翘起来,则有B L ⨯=⨯6004400 可解得L B =2.67m, 同理,可设当人走到N 端木板刚要翘起来时,B 支架和N 端的距离为L BN 则有BN BN L L ⨯=-⨯600)5.7(400
可得L BN =3m 3. 提高题
(1) 如图,均匀杆OA 质量为m ,O 端用铰链悬起,A 端放在木板B 上,杆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
1=
μ,木板在拉力F 的作用下向右作匀
速运动,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则杆对木板的压力
N=__
mg 4
1
____. (2) 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BC 板长L 为0.5m,板的一端B 与墙用铰链连接,在C 端用一水平的细绳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A 点,已知AB 和BC 的夹角为60º,在板上放一重球,球重G 1=20N ,半径为5cm ,板重G 2=8N ,求水平绳的拉力F (不计摩擦)(2)14.8N
(1) 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 的一端N 支在水平地面上,将另一端用水平拉力F 拉住,使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木棒AB 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A 、总是竖直向上的,如F 1
B 、总是偏向木棒的右侧,如F 2
C 、总是沿着木棒的方向,如F 3
D 、总是偏向木棒的左侧,如F 4。
、
(2) 用秤称物如图,物重4kg ,平衡时OA ∶OB=1∶4.设秤杆、秤盘等重量不计,手的拉力必须是______kg .
(3) 如图一均匀木板长12m ,重200N ,距A 端3m 处有
一固定转轴O ,另一端B 用细绳悬吊着,使木板成水平状态.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N ,细绳与木板的夹角为30°,欲使一个体重为600N 的人在板上能安全行走,此人在板上行走的范围是多大?(从转轴左侧1m 到转轴右侧0.5m 之间)
(4) 有一质量为m=50kg 的杆,竖立在水平地面上,
杆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0.3,杆的上端被固定在地面上的绳索拉住,绳与杆的夹角θ=30°。
①若以水平力F 作用于杆上,作用点到地面的距离h 为杆长L 的5
2
,要使杆不滑到,则力F 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②若将作用点移到L h 5
4
=
处,情况又如何? 分析:如下图所示,根据题述,由杆的平衡条件∑F x =0,∑F y =0,建立方程有
F-Tsin θ-f=0, N-Tcos θ-mg=0。
据力矩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有 F (L-h )-fL=0。
因静摩擦力f ≤f m ,所以,f ≤μN 。
解方程组得
①当h=
5
2
L 时,得F 的最大值为
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F=385N 。
②当L h 5
4
=
时, 对于任何大小的F 的值,杆都不发生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