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36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之36计
公元前八十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便随着创新的时代。
在这个强者生、弱者亡、智者兴、愚者衰的时代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流传百世的兵法与计谋。
将通过战国时期两位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孙膑我庞涓的故事,向人们展示最为杰出的兵法于计某。
“上屋抽梯”就是“登高去梯”,此时三十六集中的第28计,计名为后人总结。
此计意思是:故意显示有利可图之点,引诱敌人“上屋”,进入对我有利之战场,然后“抽屉”断其后路,迫敌就范。
此计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孙子兵法》上所说的“如登高而取其梯”,置自己的军队于有进无退之地,迫使将士们破釜沉舟,与敌人决一死战。
孙膑为庞涓出“上屋抽梯”之计,破楚国屈服,庞涓因此嫉妒孙膑,接下“笑里藏刀”
“笑里藏刀”为36计中的第10计,其意是表面有好,暗藏杀机。
庞涓为得《孙子兵法》,笑里藏刀陷害孙膑。
接下“假痴不癫”
“假痴不癫”为36计中第27计,意思是假装糊涂,深藏不露,如同雷云入冬,屯聚随没一样。
孙膑用此计骗过庞涓,避开杀身之祸。
然而,孙膑尚未脱险。
接下“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为36计中的第21计,愿意是表面表现保持原来的形态,迷诱敌人,本体隐蔽转移。
孙膑等人按照此计,让齐国仆从装扮成孙膑,假装其壳,隐蔽脱身,逃离魏国。
接下“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为36计中的第11计,几名出自后人,近似中国象棋中的“丢车保帅”,其意是舍弃局部,换取全局的胜利。
孙膑小用此计,是田忌赛马获胜,令齐王尊重。
接下“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36计中的第2计,这一计的意思是,攻打正面强大的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迫使敌人退兵或分兵,然后寻找机会,消灭敌人,孙膑运用此计,救了赵国,重创庞涓。
接下“擒擒贼擒王”
“擒擒贼擒王”是36计中的第18计,意思是摧毁敌人主力,抓住敌人首领,就可以瓦解敌方的整体力量,孙膑用此计迫使庞涓退兵,使齐国暂时脱离危险,庞涓受此大辱,肯定要报复孙膑。
接下“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这一计是36计中的第4计,意思是保证自己养精蓄锐,迫使敌人疲惫不堪,处于不利的地位。
从而战胜敌人,接下“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36计中的第7计,意思是指凭空捏造,栽赃陷害。
该机用于作战,是指用假象迷惑敌人,然后假中有真。
公孙阅、邹忌用此计使齐威王对田、孙二人产生疑心。
为除掉田、孙二人铺平道路。
接下“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是36计中的第3计,意思是,借别人的手,除掉对手,邹忌、公孙阅用此计,借楚王之手险孙膑田忌于死地。
接下“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是36计中的第5计,是说当地方出现严重危机,就应该趁机出击,庞涓看孙膑被困出过时,来到楚国,推波助澜,雨的孙膑和《孙子兵法》接下“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是36计中的第1计,计名出自唐朝,但此计在春秋战国时期多被运用。
此计中的“天”是指皇帝,“过海”是指难于逾越的障碍,“瞒天过海”的关键是隐蔽得计谋深藏于张扬暴漏的行为之中,孙膑运用此计瞒过楚王,有瞒过庞涓,脱离危险。
接下“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是36计中的第25计,也叫“偷天换日”,其原意是指暗中使用计谋,以假待真,达到自己的目的。
庞媛“偷梁换柱”,陷
害孙膑带走楚王的珠宝。
擒滑“偷梁换柱”,使孙膑脱离险境。
接下“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是36计中的第24计,意思是说:以相对方借道为名,达到消灭对方或夺取对方要地的目的。
庞涓用此目的占领的韩国的成皋,打算以此要挟韩国交出孙膑。
接下“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是36计中的第6计,其意是用假象迷惑敌人,是敌人摸不透我方真是意图,做出错误判断,只会产生混乱,对我无所防范,我放进攻便可,攻其不备,稳操胜券,孙膑“声东击西”佯攻中牟,掉庞涓离开成皋,然后夺取之。
接下“空城计”
“空城计”是36计中的第32计,此计的意思是:无力守城时,故意暴露其空虚,是敌人疑惑不前,担心中其埋伏。
孙膑“空城计”是魏国先头军对退军,解成皋一时之危难。
庞涓大军随即围困成皋。
接下“反间计”
“反间计”是36计中的第33计通俗的解释就是利用的人的奸细,反过来为我所用,孙膑本无力长期坚守成皋,用“反间计”迫使庞涓做出错误的判断放弃长期围困之策。
转而攻城。
接下“树上开花”
“树上开花”是36计中的第29计,意思是制造假象,虚张声势,是
敌人真假难辨,已达到己方作战之目的。
面对强大之地,孙膑连续运用。
“树上开花”之计,显示解脱了成皋之难,后又解救了韩国太子。
接下“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是36计中的第17计,几名乃后人所取,“抛砖”是指抛小利做诱饵,“引玉”是目的,庞涓用“抛砖引玉”之计,以抢粮为诱饵。
企图引诱孙膑交战,孙膑也“抛砖引玉”。
他比庞涓高明处在于,“抛砖”诱敌之前,先示假隐真,诱惑敌人,庞涓懵懂上当,两万军队被诱入事先设置的埋伏圈内。
接下“混水摸鱼”
“混水摸鱼”是36计中的第20计,意思是当地方混乱无主时,趁机乱中取胜。
庞涓为对付孙膑的伐交,让公孙阅搅乱齐国,然后趁乱占领了齐国数座边城。
接下“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是36计中的第8计,计名出自后代汉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意思是,正面佯攻,牵制敌人。
迂回敌后,出奇制胜。
此计于“声东击西”即相似,又不同。
不同处在于“声东击西”隐藏的是攻击点,“暗度陈仓”隐藏的是攻击点的路线。
孙膑用此计瞒过了韩国君臣,有瞒过了庞涓。
攻克上党,离开韩国。
“美人计”
“美人计”是36计中的第31计,此计最早出自古兵法《六韬》,“美
人计”的意思是利用美女达到自己的目的,公孙阅利用“美人计”成为齐王近臣,齐王对他言听计从,使田忌、孙膑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接下“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是36计中的第30计,该计的意思是:由客变主,力争主动。
孙膑为破“美人计”,派钟离春进宫,用隐语劝说齐王。
齐王看重钟离春聪慧,欲封钟离春为后,孙膑为国家放弃个人感情,劝说钟离春反客为主。
成为宫中主人,变被动为主动。
接下“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是36计中的第26计,通俗的解释就是“杀鸡儆猴”“敲山震虎”。
古往今来,军队的将士们常用此计树立威严,严明军纪;大国往往以此威慑小国就犯。
钟离春“指桑骂槐”,杀美玉,威震后宫,使中嫔妃不敢不听命于钟离春。
“连环计”
“连环计”是35计中的第35计,其意是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
孙膑为根除朝中内患,先离间邹忌于公孙阅联盟,然后利用邹忌引诱公孙阅就犯,再问公孙阅一事,逼邹忌辞去相国一职。
接下“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36计中的第23计."远交"就是结交远方国家,“进攻”就是攻取邻近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常用此计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已达到扩张的目的,战国后期某事范穗总结前人计谋,
在说服秦王时,推出“远交近攻”,此计因此得名,孙膑用“远交进攻”一计,于秦、韩等国结盟,平息了国内叛乱,从根本上改变了被动的局面。
接下“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是36计中的第13计,意思有耳,一是指敌情不明时,以不同手段“打草”以“蛇惊”动。
然后消灭之;二是指隐蔽之敌,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让敌人发觉我方意图,是我方处于被动之位,孙膑用“打草惊蛇”之计,查处刺客所在,然后惊其出动。
最终消灭。
“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是36计中的第15计,意思是诱敌离开有利之地,然后使其就范。
孙膑用此计,诱骗公子郊师离开魏国的保护,之身回到齐国,轻而易举的将其抓获。
接下“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是36计中的第16计,意思是:为更有利的消灭敌人,有一故意放纵敌人。
是敌人放松警惕,一意孤行我方则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孙膑为根除叛乱势力,用此计放纵公子交师。
在其叛乱之时,将其歼灭。
接下“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是36计中的第14计,原意是指已经死亡的东西借用另一种形式复活。
庞涓用假的公子郊师代替死亡的真公子郊师,使齐国
的叛乱势力死灰复燃。
接下“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是36集中第19计,意思是从根本之处解决问题,就如抽取釜地燃烧的柴薪,可以彻底止住釜中之水的沸腾。
孙膑当众揭穿假公子郊师。
是太后不在阻挠平反。
同时使叛军人心浮动,纷纷逃离,齐国叛乱之水无力沸腾,“顺手牵羊”
“顺手牵羊”是36计中第12计,意思是:发现敌人微小的漏洞,只要不因小失大。
便及时利用,即使是小胜,也不要放过。
孙膑在与敌人相持不下有无法取胜只时,发现垂度空虚,“顺手牵羊”,夺取垂都。
接下“关门捉贼”
“关门捉贼”是36计中的第22计,意思是:对必奸之敌,四面包围,聚而歼之。
“就像关上门捉贼,堵住笼抓鸡”一样。
孙膑连用此计,歼灭叛军,平定内乱,并为齐国军队争取了休整时间。
接下“苦肉计”
“苦肉计”是36计中的第34计,意思是:用看似“违背常理”的自我牺牲,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庞涓用此计骗过韩国君臣,使太子申得以离开韩国。
“隔岸观火”
“隔岸观火”是36计中的第36计中的第9计,意思是:“坐山观虎
斗”,此计是指,静观敌人内部矛盾激化,坐收渔利,孙膑用此计,让韩国于魏国拼力四厮杀,消弱庞涓的势力,以利战胜庞涓。
“走为上计”
“走为上计”是36计中的最后一计,意思是,有计划的主动撤退,以退为进,寻找战机,歼灭敌人,此计在谋略上推为上策。
孙膑以走带战,将庞涓引诱到马陵道,一举歼灭,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写上了精彩的一笔。
在这精彩的一笔之后,孙膑走了,他留下了《孙子兵法》和他所写的《孙膑兵法》。
两千年后,当《孙子兵法》风靡世界时,世上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孙子兵法》乃是孙膑所作。
公元一九七二年,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一号西汉慕中出现了一批竹简。
其中既有《孙子兵法》,也有《孙膑兵法》,此种说法,此种说法最终才得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