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中医治疗
中医食疗如何治疗便秘
![中医食疗如何治疗便秘](https://img.taocdn.com/s3/m/e5f43a9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c.png)
中医食疗如何治疗便秘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中医食疗作为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和治疗便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便秘的成因。
饮食不规律、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摄取过少、运动量不足、精神压力大以及一些疾病等都可能导致便秘。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便秘主要分为实秘和虚秘两大类。
实秘包括热秘、气秘等,虚秘则有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和阳虚秘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便秘,中医食疗有着相应的调理方法。
热秘者,多因体内燥热之气过盛。
这类人群往往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等症状。
在食疗方面,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清热润肠作用的食物,比如香蕉、西瓜、芹菜、苦瓜等。
香蕉富含膳食纤维和钾元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西瓜汁多清甜,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的功效。
芹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苦瓜则能清热解毒,对热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气秘者,多因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气的运行不畅。
常见症状有大便干结或不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等。
对于气秘人群,食疗应以顺气导滞为主。
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柑橘、玫瑰花茶、萝卜等。
柑橘具有理气解郁的作用;玫瑰花茶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萝卜则有理气消食、通便的功效。
对于虚秘中的气虚秘,多因元气不足,大肠传送无力。
常见症状为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等。
食疗应以补气健脾为主,可多食用一些山药、大枣、鸡肉等。
山药能健脾益气,大枣补中益气,鸡肉性温,能温中益气。
血虚秘者,多因血液亏虚,肠道失于濡润。
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等。
在食疗方面,应注重养血润燥,可以多吃一些黑芝麻、桑葚、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桑葚能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当归生姜羊肉汤则有养血散寒的功效。
阴虚秘者,多因阴液不足,肠道失润。
中药土方治疗便秘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便秘的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2a63b42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9.png)
中药土方治疗便秘的秘方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医药学认为,便秘是由体内湿气和瘀血所致,可以通过中药土方进行治疗。
中药土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经验丰富的方剂可以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土方治疗便秘的秘方,并提供详细的制作方法。
一、芦荟山楂汤芦荟山楂汤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土方,用于治疗便秘和促进肠道健康。
它的成分包括芦荟和山楂,两者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
制作方法:1. 准备新鲜芦荟叶400克和干山楂50克。
2. 将芦荟叶洗净切碎,山楂切成小块。
3. 将芦荟叶和山楂放入煮锅中,添加适量清水。
4. 用中小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20分钟,直到芦荟叶完全溶解。
5. 煮好的芦荟山楂汤可以直接饮用,每天早晨饮用一杯。
二、蜂蜜枣泥蜂蜜枣泥是一种简单而又美味的中药土方,它以枣为主要成分,可以帮助肠道保持湿润,促进排便。
制作方法:1. 准备适量的红枣和蜂蜜。
2. 将红枣洗净,去除核,放入碗中。
3. 用擀面杖搅碎红枣,直到变成泥状。
4. 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
5. 将蜂蜜枣泥每天早晨空腹吃一勺。
三、山药煮鸡蛋山药煮鸡蛋是一种适用于便秘患者的中药土方,它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胃肠道的湿润性。
制作方法:1. 准备一根中等粗细的山药和鸡蛋。
2. 将山药削去外皮,切成小块。
3. 将鸡蛋放入开水中煮7-10分钟,煮熟后取出。
4. 将山药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
5. 待水开后加入煮熟的鸡蛋,继续煮10分钟。
6. 将山药煮鸡蛋每天早晚各食用一次。
中药土方治疗便秘的秘方已经被广泛应用,对于一些轻度和中度便秘的患者效果显著。
然而,对于严重便秘或长期便秘的患者,建议咨询中医医生,进行全面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在使用中药土方治疗便秘时,还需要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多食用富含蔬果的食物,不吃油腻和辛辣食物,适量运动等都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be4b4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6.png)
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便秘是指大便排出不畅或排便困难的症状。
中医认为,便秘的产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肝郁气滞等有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辨证:1.脾胃虚弱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脘腹胀满、口干口渴、舌质淡红、苔薄白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调理脾胃功能,增加水分摄入,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
2.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色黑、形状细长、口苦口干、胸胁胀痛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使用一些调气活血的中药,如柴胡、川楝子等。
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
3.肾阳虚弱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不畅、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补肾壮阳,可使用一些温补肾阳的中药,如菟丝子、山茱萸等。
论治:1.茵陈蒿汤:茵陈、蒿子、枳壳各等分,加入适量水煎煮成汤后饮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便秘。
2.丹参麻黄丸:丹参、麻黄、桂枝、防风、芍药等草药研磨成粉末,配制成丸剂。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便秘。
3.菟丝子膏:菟丝子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白糖和水煮熬成糊状。
适用于肾阳虚弱型便秘。
4.艾灸:将艾叶燃烧后,用灰烬熏烤脐部。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便秘。
5.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内的气血运行。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天枢等。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便秘。
6.推拿按摩:对腹部进行按摩,促进肠动力和消化液分泌。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便秘。
尽管上述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便秘症状,但在使用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并遵循中医医生的指导。
此外,饮食上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应避免过食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高纤维食物、水果和蔬菜,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便秘。
便秘的中医护理
![便秘的中医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b57d6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4.png)
便秘六字诀
“揉”——每天早晚及午睡后以两手相叠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100次。可促进腹腔血液循环,助消化、通肠胃,从而促使大便顺畅排泄。
“动”——适度运动,每天早晚慢跑、散步,促进胃肠道蠕动。另外,早晚各做一次腹式呼吸。
“排”——定时(早晨)排便,不拖延时间,使肠中常清。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及会阴部,保持清洁。
外治法治疗便秘
热熨疗法:大黄30g,巴豆15g,为末,葱白10根,酒曲和成饼,加麝香0.9g,贴脐上,布护火熨 ,觉腹中响甚,去之。 膏摩疗法:摩脐方,由当归60g,大黄30g,芒硝、甘草各15g组成。用法:煎汤摩腹,或熬膏贴
刮痧疗法治疗便秘
家庭中主要的使用器械:瓷汤匙,取边缘光滑而无破损的汤匙、小瓷茶杯、有机玻璃纽扣、铜钱、硬币、不锈钢匙等,但应边缘光滑而无破损的才行。 部位:取腋下肝脾区、脐腹部以及骶部 。
对症护理
针刺治疗:
热秘者,可取大肠俞、天枢、支沟、合谷、曲池,用泻法,以泄热通便。 气秘者,可取大肠俞、天枢、中脘、期门,用泻法。 冷秘者,可针刺肾俞、大肠俞、上巨虚等穴,用补法,并可灸神阙、气海穴,以温通下焦。
对症护理
气虚秘者,可取穴大肠俞、脾俞、胃俞、天枢等,用补法。 若病人燥屎坚硬,无力排出时,可协助掏出,减轻病人痛苦
饮食护理
血虚秘者,多食养血润燥食品,可用黑麻仁、胡桃肉、松子仁等份,研细,稍加白蜜,每日晨起空腹冲服,以养血润燥通便,慎用或忌用泻剂。 气虚秘者,忌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益气润肠之品,可给宜偏凉;冷秘者,中药宜热服;若阴寒较甚,可配合服用半硫丸,但应注意观察其毒性反应。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多饮水,常服蜂蜜、牛乳、麻油,忌食辛辣、煎炸之品,禁烟酒。 热秘者,忌食大蒜,辣椒,酒等辛辣刺激食物,每日晨起饮凉开水1杯,或蜂蜜水 ,或每日用大黄茶1袋或番泻叶3~6g泡水饮用,以泄热通便。亦可常食芹菜粥。
便秘的推拿治疗方法
![便秘的推拿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f122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a.png)
便秘的推拿治疗方法
推拿(Tuina)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可以帮助调节身体内部的功能和能量流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以下是一些推拿治疗便秘的方法:
1. 腹部推拿:将手掌按压在脐中偏左侧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小腹,直至腹部感到温热。
这个动作可以刺激小肠和胃的运动,促进消化和肠道蠕动。
2. 脊柱推拿:手掌沿着脊椎向下按摩至腰部,然后再沿着腰部向外按摩。
这个动作可以刺激肠道神经系统,促进肠蠕动。
3. 足底推拿:使用拇指以及掌心按摩足底和脚背,以促进腹部的能量流动。
这个动作也可以帮助刺激肠道神经系统。
请注意,便秘可能是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如果便秘严重或是长期存在,最好去就医诊断。
此外,推拿治疗不适合所有人。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保健人员。
中医调理女性便秘问题
![中医调理女性便秘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e4ff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8.png)
中医调理女性便秘问题女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道问题,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
传统中医学认为,女性便秘与体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调理女性便秘问题以平衡脏腑功能、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为主要途径,注重综合治疗和长期调理。
一、中医理论中医认为,女性便秘主要是脾胃失调、肝郁气滞、肾虚不足等因素引起的。
脾胃主要功能是化生水谷精微,若脾胃功能紊乱,水液运化失常,便会导致便秘问题。
肝郁气滞常常是由于情志不畅引起,情绪不稳定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减缓,而引发便秘。
另外,肾虚也会导致肠道功能减弱,排便困难。
二、中医调理方法1. 药膳调理中医药膳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调理方法,可以通过食疗方式改善女性便秘问题。
例如,常用的苡米、橘皮、薏苡仁、枸杞子等材料,可以用来煮粥或者药膳来调理脾胃功能。
此外,中药材中的芦荟、大黄、生地黄等,具有通便润肠的功效,可配合食材制作中药汤剂,有效改善女性便秘。
2. 饮食调节中医强调饮食调节的重要性,女性应该保持饮食的清淡,多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此外,要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辛辣食物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增加便秘的发生。
中医还认为,每天喝一杯温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通畅排便。
3. 舒缓情绪情绪的稳定对于女性便秘问题的改善至关重要。
中医推崇调理情志的方法,建议女性多参与到舒缓身心的活动中,如散步、运动、瑜伽等,以舒缓压力和调节情绪。
此外,常规的按摩、足浴也可以帮助改善肠道功能,缓解便秘带来的不适感。
4. 养生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女性便秘问题的改善至关重要。
中医建议女性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不良的饮食习惯。
此外,注意保持大便的习惯,不要憋便,积极主动地去厕所排便。
定期按摩腹部和腰部,促进肠道蠕动也是非常有益的。
三、中医调理小贴士1. 并非所有便秘都适合中医调理,有些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治疗,应及时就医。
中药治疗便秘的适应症和正确使用方法
![中药治疗便秘的适应症和正确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4d86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0.png)
中药治疗便秘的适应症和正确使用方法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除了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外,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被广泛运用于便秘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中药治疗便秘的适应症和正确使用方法。
一、中药治疗便秘的适应症1. 寒凝型便秘:寒凝型便秘指大便形状干硬,通常伴随着腹部胀痛和腹胀感。
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包括独活寄生汤、艾叶寄生汤等。
这些中药具有温阳化寒的作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
2. 湿浊型便秘:湿浊型便秘指大便形状稠厚、粘滞,常伴有身体重、头晕等不适症状。
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包括大建中汤、厚朴生姜汤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能够缓解湿浊困扰,促进排便。
3. 气滞型便秘:气滞型便秘指大便干燥、形状疏松,常伴有腹胀气闷等症状。
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包括芍药甘草汤、越鞠丸等。
这些中药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可缓解气滞情况,使肠道通畅。
4. 血虚型便秘:血虚型便秘指大便形状干燥、颜色偏黑或紫,可能伴有脸色苍白、头晕等症状。
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包括四物汤、生化汤等。
这些中药具有滋养血液的功效,可改善血虚情况,缓解便秘。
二、中药治疗便秘的正确使用方法1. 开药方:治疗便秘的中药处方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症状和体质制定,因此,患者在使用中药前应首先就诊于中医师,获得合理的药物组方。
2. 控制用量:中药的用量应根据药方中的具体药材和药物浓度进行调整。
患者在服用中药时,应按照医嘱的剂量进行使用,不可随意增减用量。
3. 煎煮方式:中药的煎煮是确保药材有效成分溶解到药液中的重要步骤。
患者在煎煮中药时,应按照医嘱的要求,采用传统的煎煮方法或使用现代化的中药煎煮设备。
4. 适时服药:中药的用药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
通常情况下,患者应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的空腹状态下服用中药,以便中药更好地被吸收和发挥作用。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中药治疗便秘时,患者应注意中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便秘的中医药治疗和经验体会
![便秘的中医药治疗和经验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7cfa1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b.png)
中药灌肠
对于严重便秘的患者,可 以考虑使用中药灌肠的方 法,通过直肠给药,缓解 便秘症状。
针灸治疗
针刺
耳穴压豆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促进肠道 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肠道功能, 缓解便秘症状。
艾灸
通过温热刺激,促进肠道蠕动,缓解 便秘症状。
推拿按摩
腹部按摩
通过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促进 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便秘的中医药治疗和经验 体会
目录
• 引言 • 便秘的成因 • 中医药对便秘的治疗 • 便秘治疗的经验体会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燥等症状。中医药治疗便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 的经验,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环境,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便秘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调整人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平衡,以达到从根本上 改善便秘问题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中 药方剂进行治疗。如气滞型便秘采用疏肝理 气的药物治疗,血虚型便秘采用养血润燥的
药物治疗等。
针灸治疗
通过按摩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促进肠道蠕 动,缓解便秘症状。
推拿按摩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肠道蠕 动,缓解便秘症状。
食疗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改善肠道环境,缓解便秘症状。
04Βιβλιοθήκη 05结论中医药治疗便秘的总结
中医药治疗便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 验,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 便秘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能够取得较好的
疗效。
中医药治疗便秘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调节和个 体化的治疗理念,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 、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中医便秘病历
![中医便秘病历](https://img.taocdn.com/s3/m/5f6290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3.png)
中医便秘病历
病历记录:
患者信息:张先生,45岁,职业:商人
主诉:长期便秘,时有腹部胀痛,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现病史:患者自述长期便秘,大约每周排便1-2次,每次排便都需用力才能排出干燥的大便。
时有腹部胀痛,尤其在进食过多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
曾自行服用过通便药物,但效果不持久。
既往史:无慢性疾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体查:腹部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
诊断:中医诊断为便秘。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采用润肠通便的中药,如麻子仁丸加减,以滋润肠道,促进排便。
2.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
香蕉、苹果、芹菜等。
3. 生活习惯调整: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以促进肠道蠕动。
同时,保持
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医嘱:
1. 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2. 坚持中药治疗和饮食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上为张先生便秘的中医病历记录。
中医认为便秘多与肠道津液不足、气机不畅有关,治疗上以润肠通便、调理气机为主。
同时,结合饮食
调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期改善患者便秘的症状。
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
![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f907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2.png)
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
首先,调理饮食是中医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建议便秘患者多食用粗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苹果、胡萝卜等,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同时,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免伤害脾胃功能,加重便秘症状。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中医治疗便秘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医药物治疗便秘主要包
括中药和中成药两种类型。
常用的中药有大黄、芒硝、枳壳等,这些药物具有泻下通便、润肠通便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而中成药如痞满灵、开塞露等也是治疗便秘的常用药物,可以快速缓解便秘症状,但长期使用需谨慎,以免造成肠道依赖。
此外,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便秘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穴位,
调整脾胃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大肠俞、关元等,针灸治疗便秘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受到患者的欢迎。
最后,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腹部、腹部穴位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改善便秘症状。
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舒缓神经,放松身心,有助于改善便秘患者的情绪状态,对于缓解便秘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调理饮食、药物治疗、针灸、
推拿按摩等多种手段。
在治疗便秘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结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便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便秘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对便秘患者有所帮助,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便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便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62675cb102de2bd9605883f.png)
21
1.燥热内结 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过服温补之品 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 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 种便秘又称为热秘。
2.气机郁滞 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 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 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 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
药,拒绝忍便。 ④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当有规律的运动。
41
二、药物治疗(各证的主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
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
实秘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 去便通;虚秘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 法,使正盛便通。
41
一、一般治疗 ①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水分的摄入量,
每日1.5-1.8L水,多食蔬菜水果。 ②调整合理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作息有规律。 ③加强肠道管理:坚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滥用泻
目 录
1
便秘的概念与源流
2
1
3
诊断和类证鉴别
4
辨证论治
5
总结
21
1、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由于饮食中纤维素过少和水分不足,或以低残渣
的高精饮食为主,减少了对肠道的刺激,从而不能刺 激直肠、结肠的反射性蠕动,因而使食物残渣在肠道 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其中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 而难以排出。在治疗时需禁食数日、慢性消化道疾患 致食欲不振而进食过少、老年人因消化机能下降而食 量下降、为保持体型、减肥而过度节食等。
41
(三)、冷秘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痛,手足
中医治疗便秘的中药方剂大全
![中医治疗便秘的中药方剂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b6797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6.png)
中医治疗便秘的中药方剂大全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其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不足、津液亏损等因素有关。
治疗便秘的中药方剂众多,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便秘的中药方剂:1. 麻子仁丸:适用于热结便秘,方中包含麻子仁、枳实、厚朴、大黄等药物,具有清热润肠、通便的作用。
2. 增液承气汤:适用于阴虚肠燥引起的便秘,方剂中包含生地黄、玄参、麦冬、知母等,具有滋阴增液、清热通便的功效。
3. 润肠通便汤:适用于津亏肠燥型便秘,方中药物有当归、生地、桃仁、火麻仁等,具有养血润燥、润肠通便的作用。
4.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便秘,方中包含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等,具有补肾滋阴、润肠通便的功效。
5. 大黄附子汤:适用于寒实便秘,方中药物有大黄、附子、细辛等,具有温阳散寒、通便的作用。
6. 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便秘,方中药物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具有健脾益气、调和脾胃的作用。
7. 理中丸:适用于脾胃虚寒型便秘,方中药物有干姜、人参、白术、甘草等,具有温中健脾、调和脾胃的功效。
8. 五仁丸:适用于血虚肠燥型便秘,方中药物有桃仁、杏仁、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等,具有养血润燥、润肠通便的作用。
9. 调胃承气汤:适用于气滞便秘,方中药物有木香、枳实、厚朴、大黄等,具有行气导滞、通便的作用。
10. 益气润肠汤:适用于气虚肠燥型便秘,方中药物有黄芪、当归、白术、火麻仁等,具有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以上方剂均需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治疗便秘还应配合适当的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善,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便秘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及护理跟进措施
![便秘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及护理跟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ac492e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5.png)
便秘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及护理跟进措施便秘是指排便时间延迟、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粪便干燥。
中西医结合治疗便秘是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下面是便秘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及护理跟进措施。
一、中医治疗方案:1. 调理脾胃功能:应用中药,如茯苓、白术、山药等,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排便问题。
2. 温中通便:应用中药,如大黄、郁金等,温中通脉,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
3. 活血化瘀:应用中药,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促进排便。
4. 疏肝理气:应用中药,如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气,舒缓肠道紧张情绪,改善便秘症状。
二、西医治疗方案:1. 饮食调理:建议便秘患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例如吃更多的水果、蔬菜、全谷物类食物等,可以增加大肠蠕动,促进排便。
2. 药物治疗:西医常用的治疗便秘的药物包括轻泻剂、渗透剂和益生菌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
3. 应激管理:对于压力性便秘患者,可以采取心理干预、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改善排便问题。
三、护理跟进措施:1. 观察排便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询问患者的排便情况,观察粪便的颜色、质地、量、气味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2. 促进排便: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定时上厕所,使用正确的排便姿势,并适当给予排便协助,如按摩腹部、热敷等。
3. 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教育患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等。
4. 疼痛管理:对于便秘患者出现肠绞痛等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镇痛和缓解疼痛的护理方法,并观察疼痛缓解情况。
便秘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包括中医调理脾胃、温中通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西医进行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应激管理等。
在护理跟进上,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排便情况、促进排便、进行饮食指导和疼痛管理等。
综合运用中西医优势,提供全面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便秘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便秘病中医诊疗方案
![便秘病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ab3e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9.png)
便秘病中医诊疗方案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白术、茯苓、人参、大枣等。
中成药:六君子丸、香砂养胃丸等。
3.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固肾,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四物汤加减。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八珍丸等。
4.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山药、枸杞子、牡丹皮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养阴清肝丸等。
5.脾肾阳虚证治法:XXX补肾,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肉桂、附子、干姜、芍药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二)辅助治疗1.膳食疗法:多食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避免过度饮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2.运动疗法: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3.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体内气血运行,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4.泻药疗法:在中医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泻药,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
三、注意事项1.在治疗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惯。
2.避免长期使用泻药,以免引起依赖性便秘。
3.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进食或暴饮暴食。
4.应定期复查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方药包括六磨汤合四逆散加减,其中包括木香、乌药、槟榔、枳实、柴胡、香附、川楝子、白芍、生白术等。
此外,中成药如四磨汤、逍遥丸也可用于治疗便秘。
对于肺脾气虚证,推荐使用黄芪汤加减,其中包括炙黄芪、生白术、陈皮、枳实、升麻、柴胡、葛根、当归尾等。
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芪蓉润肠口服液也可用于治疗。
对于肝肾阴虚证,推荐使用增液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其中包括玄参、生地、麦冬、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山药、黄精等。
中成药如五仁润肠丸、六味地黄丸也可用于治疗。
对于脾肾阳虚证,推荐使用济川煎加减,其中包括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附子(先煎)、干姜、肉桂(后下)、薤白、葛根等。
中成药如苁蓉通便口服液、便秘通等也可用于治疗。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及治疗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f8c1b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e.png)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及治疗发布时间:2023-06-10T01:07:30.06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3期作者:魏捷[导读]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及治疗魏捷(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300)便秘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症状综合称为便秘。
便秘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不适感,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使病人产生贫血、虚弱、头晕无力等症状,因此要积极治疗。
中医对便秘有什么不同认知呢?又是怎么治疗便秘的呢?一、便秘病名《黄帝内经》最先记载了便秘这一症状,将之称为“大便难”、“大便干燥”、“大肠结”等,当时的中医便已经注意到了便秘会从“不利”、“难”,向着“不通”、“闭”变化。
至东汉时期,张仲景将便秘称之为“阴结”、“阳结”、“不大便”等,《伤寒杂病论》中也有相关记载。
此时,医家对于便秘不再局限于症状描述,也产生了病因、病机的认知。
至隋唐时期,“大便病诸症”被作为疾病讨论,津液不足、糟粕内结等病因病机观点被提出。
如孙思邈所著《千金方》就将便秘作为独立疾病,称之为“秘涩”,同时还提到了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宋金元时期,便秘的病名称谓增多,此时医家在描述症状的同时,还会将之与病因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命名,如“冷秘、热秘、湿秘”等。
至民国时期,《中华医学杂志》首次提出“便秘”这一病名,随后被广泛采纳病严重至今。
二、病因病机《黄帝内经》提出了便秘与湿、寒、热等因素有关,脏腑受到邪气侵扰,肠腑下行功能失常,则会引发便秘。
该典籍还提到了便秘与脏腑功能之间的关系。
比如与肾之间的关系,肾主水,水之精气藏于肾,二便为肾之窍,因此二便疾病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按六经辩证对便秘进行分型,同时还指出虚、实、寒、热等不同属于与便秘的发生有关。
比如阳明证,阳明通过腐熟消化水谷精微来推动气血运行,其以通为贩、以降为要。
若阳明热盛,可伤及津液,导致实热在肠胃内结并于糟燥相搏,形成的燥屎通过肠道难以排出,会出现腹满燥实之症,不仅大便排除困难,还会出现发热口渴、汗出心烦等伴随症状。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9ee471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0.png)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是指婴儿和幼儿排便困难,大便次数减少或大便干燥硬结。
中医认为,小儿便秘与脾胃虚弱、肺热毒盛、湿热壅盛等有关。
中医外治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儿便秘的症状,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中医外治法。
1. 腹部温热敷贴:用温热的水袋或毛巾敷在小儿腹部,每次10-15分钟,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调节肠道功能,缓解便秘症状。
2. 腹部按摩:可以在小儿腹部涂抹适量的植物油,并用指腹轻轻按摩小儿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和螺旋推动,每次约15分钟,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3. 中药熏洗:可以选择一些草药,如零陵香草、蒲公英、大黄、木香等,将其煎煮成药液,然后用棉布蘸取药液,擦拭小儿的腹部和脐周,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小儿排便。
4. 腹部针灸:可以选择一些特定的穴位,如天枢、中脘、中脘、气海等,用针刺或按摩的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小儿脾胃功能,改善便秘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便秘需要根据小儿的体质和症状进行选择,如果小儿便秘严重或症状较长时间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并按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给小儿进行中医外治时,应注意保持环境整洁,使用合适的中药和工具,并根据小儿年龄和体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
中医的奇效缓解便秘促进肠道通畅
![中医的奇效缓解便秘促进肠道通畅](https://img.taocdn.com/s3/m/d93f36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0.png)
中医的奇效缓解便秘促进肠道通畅中医的奇效缓解便秘促进肠道通畅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少于正常或者排便困难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
在中医理论中,便秘通常与肠道功能失调、气血不畅等因素有关。
中医通过针灸、中药等疗法,以及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措施来缓解便秘,并促进肠道通畅。
下面将介绍中医在缓解便秘中的奇效。
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大肠经等。
针灸疗法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大肠的排便反射,加快粪便在肠道中的通过,从而缓解便秘问题。
二、中药治疗中药具有药性温和、疗效持久的特点,对改善便秘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包括枳壳、郁金等,这些中药可以通过泻下通便的作用,调节肠道功能,增加肠道的蠕动,促进便便的顺利排出。
中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其疗效温和,不会对肠道产生负担,适用于长期便秘的病人。
三、健康饮食习惯中医强调饮食对于便秘的影响,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缓解便秘问题。
中医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加大肠内的体积,刺激肠壁,促进排便。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发酵食品等,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
四、生活习惯调整生活习惯对于便秘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建议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定时排便,避免憋便。
此外,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排出。
还有,保持心情愉快,减少精神压力,对于改善肠道功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中医在缓解便秘问题上具有独特的奇效。
通过针灸、中药治疗,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肠道通畅,缓解便秘症状。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于中医疗法的反应也各有差异,如果长期便秘问题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医帮助。
只有综合多种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保持肠道的健康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的中医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就近代各家对便秘的中医治疗加以概述,从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阳虚便秘加以分述,概述各家关于便秘的分型论治。
并将近年来关于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加以总结。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便秘患者80例,采用中医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为91.25%(73/80)。
结论: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有良好效果,有补益肝肾的功效。
【关键词】便秘;中医;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71—01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中医学中有对应的“便秘”病名[1]。
《黄帝内经》中以“大便难”、“后不利”等命名便秘,认为脾胃受寒和肠中有热是便秘发生的病因,如《素问》日:“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选取我院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便秘患者80例,采用中医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便秘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60~70岁16例,71~75岁37
例,76~80岁16例,80岁以上11例;病程2~10年?
1.2治疗方法采用中医治疗,麻子仁丸。
大黄12g,枳实12g,厚朴12g,麻子仁30g,杏仁15g,白芍15g,白蜜15g。
每日l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黄12g,玄参15g,麦门冬15g,以滋阴生津;若肺热气逆,咳喘便秘者,可加瓜蒌仁15g,苏子12g,黄芩9g,以清肺降气通便;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热势较盛,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以急下存阴[2]。
2结果
通过对便秘患者80例采用中医治疗,治愈56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25%(73/80),疗效明显。
3讨论
汉代张仲景则称便秘为“脾约”、“阴、阳结”等。
提出寒、热、气滞都可以导致便秘,并制定麻子仁丸润燥通便。
后世医家对便秘的病因做了多种阐述,认为其病因很多,与五脏不调、阴阳虚实寒热都有关系。
如《诸病源候论》中写道:“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
”朱丹溪认为血少或肠燥是便秘的病因。
便质不干,努挣乏力,汗出短气,舌淡苔白,脉沉弱者为气虚便秘;产后妇女或大出血病后,便干艰涩,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者为血虚便秘;大便数日一行,便干如羊屎,艰涩难行,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者为阴虚便秘;大便周期较
长,便质干或不干,排出困难,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涩者为阳虚冷秘。
中医学认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是导致便秘的病机要点。
大肠主传导糟粕,饮食人胃,经过脾胃的运化,精华的部分滋养全身,而糟粕则通过大肠排除体外。
如果胃肠受病,因燥热内结,或气滞不行,或气虚传送无力,或血虚肠道干涩,或阴寒凝于胃肠等均可导致便秘[3]。
①若患者素体阳盛,或因饮酒过量,或喜食辛辣厚味的食物,或外感热病救治不当,肺脏燥热下移大肠都能导致胃肠积热,耗津伤液,肠道干涩大便燥结而成热结便秘。
②肠胃积热型便秘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腹部胀满,口渴喜饮冷水,口臭,面目红赤,心烦不安,多汗,小便短赤。
常可见舌质红干、舌苔黄燥、或起刺。
③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不动,可以导致肠道气机郁滞,传导失职,糟粕停于内而成气机郁滞型便秘。
临床上以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腹中胀满、胸胁胀痛、嗳气打嗝、食欲不振、排便后症状不能缓解为典型表现。
④患者年龄较大,平素气虚易感冒,倦怠少气,易导致气虚便秘[4]。
此类患者可有努力排便难以排出、便后无力、自汗出、易疲劳、懒言声低、消化不良等表现。
⑤病后、手术后、妇女生产后及年老体弱之人,气血亏虚,或者因病误治,过用发汗、燥热的药物,损伤阴津,或劳役过度,或房事不节,过度耗伤阴液都可能导致肠道干涩,导致血虚便秘。
常见大便干结、努力排便也难以排下、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
渴心烦、潮热盗汗、耳鸣、腰膝酸软等表现。
⑥肾阳不足,阴寒内凝;或者过食生冷寒凉,过用苦寒等导致阳气受损,温煦无权,不能蒸化津液,导致阴寒内结,糟粕不行而成阳虚便秘。
临床可见患者自述大便排除艰难,伴有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小便清长,腹中冷痛等表现。
便秘常常引起并发症,尤其是诱发心血管病发作,甚至威胁生命,应当引起足够重视[5]。
①便秘能引起肛肠疾病。
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如直肠炎、肛裂、痔疮等肛肠病变。
②便秘会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经过肠道重新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食欲不振、腹胀、口苦、肛门排气增多等表现。
③形成粪便溃疡。
质地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及盆腔周围结构狭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④便秘诱发结肠癌。
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导致癌变率升高。
⑤便秘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患者因便秘而用力排便导致负压升高,或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猝死,这些都有逐年增多趋势。
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便秘患者80例采用中医治疗,治愈56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25%,疗效明显。
医治疗老年性便秘有良好效果,有补益肝肾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黄驭,段高峰,高彬,李冬梅. 功能性便秘中医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02:149-152.
[2] 柳冬兵,顾勤. 疏肝降气治疗肠道气滞型便秘理论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2:137-139.
[3] 陈延,伍灿贤,朱盈盈,何家鸣.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3,02:212-214.
[4] 井夫杰,孟红岩.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研究近况[j]. 针灸临床杂志,2013,04:70-73.
[5] 范婷,李守然,张根腾. 浅谈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治疗[j]. 环球中医药,2013,04: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