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常识

合集下载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古代汉语语法(一)古代汉语的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一、名词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

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

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

(《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

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

(《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

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

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

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

古代汉语 语法

古代汉语 语法

第二章语法基础本章首先介绍与句子、短语、词有关的一些基础概念,然后再由这些基础概念出发来介绍与句子、短语和词有关的基础分类。

由于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与词的构成有关的问题,在词的后面作些简要的说明。

第一节语法的基本单位这一节我们先简要说明句子、短语、词及它们最基础的分类。

一、句子、短语和词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形式。

古代汉语是书面语言,句子前后的停顿是通过后人所加的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来表示的。

如:(1)[齐师]{大败}。

(公羊传·成公元年)(2)[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3)[子玉]{无礼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以上三例都是句子,例(1)句子的停顿用句号表示,后两例是用问号和感叹号来表示。

至于这些句子的语调,今人只能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调比照地来认识,很难确切地知道古人当时到底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来说这些句子。

以上三个句子全都表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一个句子常由主语和谓语这样两个句子成分构成,在以上四个句子中,用点和△标示的不同部分,分别是主语和谓语。

主语表示一句话的话题,通常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已知的信息,所以主语趋向于有定。

谓语则是对主语的陈说,对于听话者来说,谓语对主语的陈说常是未知的信息。

主语、谓语可以由词直接充当,也常由短语来充当。

短语又叫词组,它有时可以直接成句,但更常见的形式是,在它用做主语或谓语之后,再构成句子。

以上例(1)中的主语“齐师”和谓语“大败”,就都是短语。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以上例(1)中的“齐”、师”等就都是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短语、词与句子是不同的语法单位,句子是使用单位,人们用句子来进行言语活动;而短语、词则是备用单位,它们并不在言语活动中直接使用。

从大的方面看,一个句子在使用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作用。

一种作用是关于客观世界说了些什么,逻辑学上称之为表述了一个命题;另一种作用则并未直接表述命题,即关于客观世界没有直接说些什么。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语法常识 精要了解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语法常识 精要了解

语法常识精要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同现代汉语相比较,总的来看是相同或相近的,但也有一些不同或差异较大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正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学习文言文,就要牢牢把握住这些差异。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词法与句法上,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为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词法常识(一)古今词汇的区别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间有少量双音节词。

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间有少量单音节词。

所谓单音节词,就是一个字一个词,如“山”“水”“江”“河”等。

所谓双音节词,一般是两个字一个词,如“憔悴”“执事”“行李”“奈何”等。

古今比较如下:了解了古代汉语常用词汇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就要正确辨识其中的单音节词,翻译时将其准确替换为现代汉语的双(多)音节词。

(二)词汇分类——实词、虚词1.实词(1)概念: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注:古代汉语量词很少,现代汉语量词很多。

)(2)种类:①古今异义词。

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六种。

a.词义扩大: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b.词义缩小:如“谷”,古义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c.词义转移:如“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d.词义弱化: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e.词义强化: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f.感情色彩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贬义。

②多义实词。

把握多义实词,就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如“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是它的引申义;“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坏人的党羽”,现在属贬义词;“莫”的本义是“日落”,“没有”是其假借义。

③通假字。

第三章 (古代汉语) 语法

第三章 (古代汉语) 语法

二、动词、形容词
1.动词
跟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动词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及物动词
A组: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
B组: 硕鼠硕鼠,无食我泰。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


语法

第一节 古代汉语的实词
一、名词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左右欲兵之。
尔欲吴王我乎?
夫人之,我可 以不夫人之乎?
名词作状语
状态 态度 方位、处所 方式 凭借 时间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 晋楚不务德而兵争。 宰予昼寝。
他,表示旁指的指示代词,可对译为“别的”“其他的”。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及燕、梁佗国皆然。
然和尔作为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可对译为“这样” 或“如此”。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柔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指示代词,可理解为“于+是(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4.无定代词
“或”和“莫”是古代汉语特有的无定代词。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
A.泛指假设的对象,译为“有人”: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B.指代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或隐含着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莫,在句中作主语,指称人时意思是“没有谁”,指称事物时, 意思是“没有什么”。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语法(一)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⑴在否定词“不”、“未”、“无”、“莫”
构成的否定句中,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 也要至于谓语前面。
• 丘未之逮也。--《大同》 • 不吾知也。--《论语》 否定句和代词作宾语是宾语前置的必要条件 ⑵谓语前有助动词时,常放在前置宾语后面 • 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
•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乎? • 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怨谁乎? ⑶有时,疑问代词“何”可出现在 “如”“若”“奈”的后面,构成“如何”“奈 何”“若何”结构,这种结构其实是“如× 何”“奈×何”“若×何”的缩略 • 与不榖同好,如何?--《左传》 • 一薛居州,独如宋玉何?--《孟子》 在此句中,“何”作谓语,“宋玉”作“如”的宾 语,疑问代词“何”作谓语
形容词作动词
⑴淮南王入朝,素善武安侯。--《史记》 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梁惠王下》 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 年。--《史记.信陵君列传》
数词作动词
⑴势齐则不一,众齐则不使。--《荀子》 统一 ⑵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礼记》 百次地做,千次地做 ⑶庾仲初作《杨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 亲族之怀,大为其名價云:可三《二京》, 四《三都》。 并列为三,并列为四
1.表示主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之间具备等同关系
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继父也。--《史记· 项羽本纪》
2.表示主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之间具备种属关系。
例:制,严邑也。--《左传· 隐公元年》
• 此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形式 逻辑来解释,这种情况实际上是用判断句的形式 表达了一种复杂的关系,习惯上称之为判断句的 活用,常见三种情况: 1.表示比喻。 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王制》 2.说明原因。 例: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过者,冯谖之力 也。--《战国策· 齐策四》 3.表示复杂关系。 例:夫战,勇气也。--《左传· 庄公十年》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第一讲绪论一、古汉语的概念和范围。

1、从时间上看,在“五四”以前的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它是通过书面形式保留下来的。

2、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尚书·说命上》)玩物丧志,玩人丧德。

(《周书·旅獒》)《史通·杂说》:“晋楚方言,齐鲁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

”《史记》中也夹杂着不少方言口语,而《汉书》在语言上却主要是模仿先秦。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着的。

而书面语却不愿意发展了。

于是,此两者便渐渐有了差异。

到六朝时,文人也多不满意作文的一味仿古,所以也开始书写当时的口语。

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及至唐代,故白话发展达到成熟期。

当时出现了一种说唱形式的,称为“变文”。

(“变文”原称“转变”,原用以宣传佛经故事。

常常是一幅图加上一段文字,有些像我们现在的小人书。

)古白话到了宋元明发展到最高阶段。

二、古汉语语法教学体系。

实际上,我们所讲述的,是一种共时的语法。

以先秦为基础,兼顾两汉的和古白话。

三、古今语法的主要不同点。

语法,包含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词法,是指词的结构和部分变化形态的规则。

句法,是指用词造句的规则。

例: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现代汉语语法相同)②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了)1、文言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优。

(1)文言中的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复音词。

例:骊(黑马),浸(渐渐),驰(放松),稚(年轻),日(太阳)等。

(2)文言的单音词包括在鲜蛋汉语的复音节词中。

例:蚁(蚂蚁),月(月亮),厌(厌恶),朋(朋友)等。

(3)文言的词组在现代汉语中成为一个复音词。

古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今天的句子,一般是“主+状+谓+宾”
古代的句子,主语可在谓语后,宾语可
在谓语前,状语可在谓语后,定语可在主语
宾语后,其语序十分特殊,有的句子还缺少
相关成分。相对今天的语言习惯而言,称为 特殊句式。
二、按类型分析
1、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
现代汉语中,以判断词“是”作谓语。
○走出文言文翻译的迷宫: 一、“找出主干最重要”。 如 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该句中“公子”可作主语,“急”可作谓语,“人之困”可作宾 语,那么“安在”是句子的什么成分呢?不符和现代汉语的语序,说明句 子存在特殊情况。 ②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该句中“权”可作主语,“示”可作谓语,“群下”可作宾语,那么 “以”呢?不符合 现代汉语的习惯,说明仅靠逐字翻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二、“留、换、补、调要记牢”。 【留】 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文惠君”,“以资政殿学士行” 中的“资政殿学士”,“嘉祐二年”,“庐陵文天祥”等。 【换】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名词作 动词,“游泳”。 【补】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樊哙”;“果地震陇西” 中的“于”。 【调】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宾语前置句
宾语在谓语的前面。
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沛公安在?
4、主谓倒装
主语在谓语的后面。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5、定语后置 定语在中心词(名词)后面。
例如:
居庙堂之高 蚓无爪牙之利
6、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是状语, 在谓语之 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补语,在 谓语之后。

中国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通论语法

中国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通论语法
引言
❖古代汉语语法是古汉语不可缺少的内 容。从古至今它相对比较稳定,变化 并不像词汇那么大,所以主要讲古今 的差异。
❖古代汉语的语法一般分成词法和句法 两大类,先看句法:
一、句法
一)判断句 1、判断句含义
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做 判断句。 我是教师。 今天是星期一。
注意: 这里讲的判断与普通逻辑中的判断不同, 后者需要条件,属于逻辑推理,而古汉语中是指 人主观上对事物的一种判断,不一定需要条件。
5、数量成分的位置
量词有两种:名量词和动量词(二者都 表单位)
名量词与名词配合,如丈、尺、张、头 等。
动量词与动词配合,如次、遍、回等。
现代汉语动量词:这本书我读了三遍。(作补语)
1)表示名量的数词可置于名词后面
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传哀 公十五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古汉语句子成分位置问题,主要有几种 情况:
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 后置等。
1、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用复指代词“之”“是”等帮助构
成宾语前置
4)代词“是”宾语前置 5)介词“以”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唐以前最普遍,最具有普遍规律,无论作 动词宾语,还是介词宾语都要前置。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 纪》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我,子瑜友也。《资治通鉴·汉纪》 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史记·项羽本纪》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
形式:见+及物动词(与被子句很相似)

古代汉语语法部分

古代汉语语法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年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年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有哪些?

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有哪些?

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有哪些?
古代汉语是中国历史上使用的语言形式,其语法体系有以下特点:
- 文字表现形式:古代汉语以篆书和隶书为主要书写形式,篆书含有多个繁琐的句读符号,语言格式较为严谨,而隶书用笔划较为简洁,语法稍有宽松。

- 词序:古代汉语词序较为灵活,不像现代汉语那样依赖于固定的词序。

语言发展早期,以时间-地点-主语-谓语-宾语-方式为基本的语序,但在进一步演变中出现了各种排列方式,追求韵律和平衡的语言表达。

- 现象动词:古代汉语常采用现象动词来表达情境或场景。

比如,“矧(shěn)”、“则(zé)”、“夫(fú)”、“又(yòu)”等词语起到了引导作用,帮助表达语言的流畅性。

- 主谓宾:在古代汉语中,主语与谓语之间常有兼语或者附加语成分作为补充。

主谓宾的语法结构不像现代汉语那样固定,容易出现换位。

另外,在宾语与谓语之间常有修饰语作为限定。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语法特点主要为词序灵活、现象动词、主谓宾结构不固定等。

这些语言特点也反映出当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第一章词类活用一概说(一)词的语法分类: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

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

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

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

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

《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

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

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

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

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

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

……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

”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古代汉语_语法

古代汉语_语法

形容词的活用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 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 秋水)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荀子· 天论)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 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 子· 五蠹)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 论贵粟疏)

形容词的活用
时充国年七十,上老之。 (汉书· 赵充国传) 帝壮其节。(后汉书· 班超传)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记· 淮阴侯列传)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之求 进小 哉大 大厚 十焉 克荘 的表词不 。也 )子 <车 厉为 年用 段公 动示如及 (退 鸣 (无 )之 )亡 于寤 作主果物 同, 鼓 论棿 礼 郑 鄢生 或语带动 上故 而 语, 而 以 ), 行使上词 )进 攻 为小 归 陪 驚 为宾宾的 之 之 政车 之 邻 姜 。语语使 ; 可 )无 。 < 氏 发一动 由 也 杌 ( ( 。 生定用 也 。 , 左 左 ( 该是法 兼 ( 其 传 传 左 动使: 人 论 何 晋 僖 传 词动不 , 语 以 侯 公 郑 所用及 故 先 行 梦 三 伯 表法物 退 之 示,动 ·
名词的意动用法
友风而子雨。(荀子· 赋· 云)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 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 僖公八年)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韩 非子· 五蠹) 令尹------卒使上官大夫短屈 原于顷襄王。(史记· 屈原 列传)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 良。(史记· 项羽本襄公三十一年)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 (庄子· 齐物论) 是以君子远庖厨。(孟 子· 梁惠王上)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 心舆?(同上)

《古代汉语语法》课件

《古代汉语语法》课件

比拟
比拟的定义
比拟的作用
比拟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 物拟人化或拟物化,以形象地表达出 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拟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 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同时也可 以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比拟的分类
根据比拟的特点,可以分为拟人和拟 物两种类型。拟人是指将事物人格化 ,赋予其人的特征;拟物则是指将人 物物化,赋予其物的特征。
紧缩句
总结词
结构紧凑,言简意赅
详细描述
紧缩句是指结构紧凑,言简意赅的句型。在紧缩句中,通常会省略某些词语或合并多个 词语,以使句子更加简练。例如“不为也”(省略了否定词“不”)表示不作为的原因

05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对偶
对偶的定义
对偶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词语或句 子成对地排列,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THANKS 感谢观看
介词
总结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的词。
详细描述
介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如“于”、“在”、“以 ”等。介词通常与名词或代词一起使用,构成介词短语,用于描述动作行为发生的背景
和条件。
连词
总结词
表示词语之间逻辑关系的词。
VS
详细描述
连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词语之间的逻辑关 系,如“与”、“及”、“则”等。连词 通常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或短语,表 示它们之间的关联或逻辑关系。
主从结构
总结词
主从结构是指一个句子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其中一个分句是主句,其他分句是从句,从句对主句进 行补充说明或修饰限定。
详细描述
在主从结构中,从句通常出现在主句之后,用来进一步 解释或补充说明主句的内容。从句可以是形容词从句、 名词从句或副词从句等,它们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 色,使语言表达更加复杂和丰富。

词类活用—语法简介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课件)

词类活用—语法简介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课件)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语法功能, 离开特定语境,依然存在,是固定的而非临时的。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起义》
知:动词“知道”。
(2)草木有生而无知。
——《荀子·王制篇第九》
知:名词“知觉”。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为动 用法、名词作状语
语法
知识点1: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知识点2:词类和词类活用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什么是语法?
语法(也叫古代汉语语法?
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结构上存在差异,古汉语和现代汉 语也一样,如果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去理解古汉语,则会出现误解。 学习古汉语语法重点是了解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在阅读 文言文时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容易造成误解的语言现象。

• 古汉语语法学习的重点
堂 小
• 古汉语语法学习的基本内容

• 词类的划分
• 词类活用和兼类
子归,何以报我?
——《左传·楚归晋知罃》
何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 此处前置,即“以何”。
词类
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包括形态变化、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 三方面)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在汉语的语法系统中,根据能否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将词 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副词
2. 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作状语 3. 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
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4. 代词活用 5. 数词活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动形活用作名词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③将军身披坚执锐。 ④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⑷名词作状语
①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 ②君为吾呼入,吾得兄视之。 ③不得已,变姓名,诡行迹,草行露宿…… 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
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如:“蚤”通“早”、 “要”通“邀”、“不”通“否”、“邪”通 “耶”、“干” 通“岸”、“从”通“纵”、“景” 通“影”、“信”通“伸”、“沈”通“沉”、 “见”通“现”、“生”通“性”、“案”通 “按”、“炎”通“焰”等。 4.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 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 示意义,只作陪衬。如:作息、利害、远近、存亡、 国家、出入、浅深、异同、众寡、饥穰、园圃、公 姥、父兄等
11.也
作语气助词 ①表判断语气。如:死生,昼夜事也。
②表肯定或否定语气。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

吾师矣。 ③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呀”。如:公子 畏死邪?何泣也? ④表感叹语气。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 ⑤表命令、禁止、祈使语气。如:毋从俱四也。 ⑥表停顿、提示,以舒缓语气。如:嗟乎!师道之 不传也久矣!
8.所
⑴结构助词 ①组成“所”字结构,起名词作用,译为“……的
人”、“……的事”、“……的地方”。如:今入 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②用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前,构成名词性词组, 起名词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所)……的”。 如: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③与“者”结合,构成“所……者”格式,起名词 作用,相当于“……的(人或事)”。如:因得观 所谓石钟者。 ④“所”字结构充当名词的定语。如:所操之术多 异故也。
⑵作连词 ①表承接,相当于“于是、就”。 如:杀臣,
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②表并列,相当于“又”、“而又”。 如: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⑶作第二或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你 (的)”、“你们(的)”、“他(的)”、 “他们(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祭无忘告乃翁。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⑵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
诘、期望、婉商等语气,译为“大概”、 “难道”、“希望”、“还有”。如:其皆 出于此乎?(大概)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⑶作连词,表示假设、选择等关系,译为 “如果”、“还是”。如: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⑷作语气助词,起舒缓作用,不译。如: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⑹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是

主语对宾语的认识和估计。格式为“主语认 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以+宾语+为+怎 么”。只有形、名有意动用法: ①成以其小,劣之。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④吾从而师之。
3.通假字
⑵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 (动、形短语),译为“而”、“而且”。如:夫 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 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译为“而”或不译。 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 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译为“而”、“来”、 “用来”、“以致”。如:敛赀财以送其行。 ④表示因果关系,多用在前一分句,译为“因为”。 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⑤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译为“而” 或不译。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⑶作副词(通“已”,已经) ⑷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
5.乃
⑴作副词 ①表结果,译为“就”、“才”,如:良久,


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②表转折,译为“却”,如:今其智乃反不 能及。 ③表意料外,译为“居然”、“竟然”,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④表限制,译为“仅、只”。如:令民入粟 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⑤表判断,相当“是”。 如:路旁一歧东上, 乃昔所未至者。
⑸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



意思,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内容。格式 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动、形、名都 有使动用法: ①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昂其值,居为奇货。 ④强本而,则天不能贫…… ⑤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⑥舍相如广成传舍。
古代汉语语法常识
一、文言实词
1.古今异义
⑴词义扩大
① “雏”本指小鸡,现指幼小动物或幼儿; ②“江、河”古指长江、黄河,现泛指河流;
③ “好”古指女子貌美,现泛指一切美好事物或善




良的品质。 ⑵词义缩小 ① “饿”古指严重饥饿,几达死亡威胁,现只指肚 子饿; ② “子”古指孩子,现只指儿子; ③ “臭”古泛指气味,现只指难闻的气味。
⑵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如:斯





天下之民至焉。 ②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 性,不译。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 难也!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 ④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动词后,起调节 音节的作用。如:倾之,烟炎张天。 ⑤用在表示时间的分句作状语,相当于“……的时 候”。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⑶作动词,有“到”、“往”的意思。如:驱而之 薛
2.其
⑴ 作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或事,用在名词前作领属



性定语,译为“他(她、它)的”、“ 他(她、它) 们的”。如:臣从其计,大王也幸赦臣。 ②活用作第一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的”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译为“那”、“那 个”、“那些”、“那里”。如:其后秦伐赵,拔 石城。 ④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如:其日牛马 嘶,新妇入新庐。 ⑤指示代词,常和数词连用,译为“其中的”。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⑵作语气助词
①构成判断句式。如:亚父者,范增也。 ②用于表示的词之后,表示停顿,不译。如:近者奉辞伐罪。 ③用于疑问句末,加强疑问语气。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④用于因果分句的前一分句后,提示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




陈述原因。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之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⑤表示假设,有“……的话”之意。如:卿能办之者诚决。 ⑥与“若”、“似”一类词配合,可译为“似的”、“…… 的样子”。如: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 也。 ⑦用于句末加强语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⑧用于副词或数词前表提顿。如: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
4.焉 ⑴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译为“呢”,如:虽几于成,其用



于人也奚取焉? ②表陈述语气,译为“啊”、“了”,如:至丹以 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句中表停顿,不译,如: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 ⑵作兼词,兼介词“于”、代词“是”的意义和作 用,如:且焉置土石? ⑶作代词 ①第三人称,译为“他(们)”、“它(们)”, 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②表疑问,译为“哪里”、“怎么”,如:焉足以 知是且非邪? ⑷用在形容词、副词后作词尾,译为“地”、“似 的”,如:余贸贸焉自适。
⑶词义转移 ① “币”古指礼物,现转指“钱”;
②“涕”古指眼泪,现转指“鼻涕”;
③“走”古指跑、逃跑,现转指“步行”; ④ “去”古指离开某地,现指到某地去。
⑷色彩变化
①“爪牙”古指勇士、武将,为褒义,现指
帮凶、走狗之类坏人,为贬义; ②“锻炼”古指玩弄法律、陷人入罪的意思, 为贬义,现为褒义。
10.者 ⑴作结构助词 ①附在别的词或词组之后构成名词性词组,即“者
字结构”,可译为“……的人”、“……的东西”。 如: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②相当于“的”,表示限制或修饰的偏正关系。如: 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③“者”可与其他字构成一个名词。如:京师学者 咸怪其无征。 ④构成“所……者”结构,指代人或事。如:从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
7.于 ⑴作介词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原因等,
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 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如:得复 见将军于此(在)。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到)。 故燕王欲结于君(跟)。其身也,则耻师焉(对)。 ②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译为“比”、“胜 于”。如:良曰:“长于臣。” ③用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译为“被”, 常和“见”、“受”等字相应。如:臣诚恐见欺于 忘而负赵。 ⑵复音虚词“于是”,在句首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时,和现代汉语的“于是”用法相同;用在谓语前 或后,则不同,译为“在这”、“从这”。如:吾 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2.词类活用
⑴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②副词作状语+名词 汉水又东。
③能愿动词+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 ④名词+补语 今王鼓乐于此。 ⑤所+名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⑵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 良。 ②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二、文言虚词
1.之
⑴作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物、人或事。可译为
“他(们)”“她(们)”“它(们)”或 在后加“的”,作宾语或兼语。如:左右皆 恶之。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通常作 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 ③活用作第一或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自 己”、“我”、“你”。如:君将哀而生之 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