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学生兴趣

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理想化

理想问题模型化




激发学生兴趣

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理想化

理想问题模型化
念 和
模型问题具体化
思 提出新的问题,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

引入新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 认识杠杆
1. 什么是杠杆?
百度文库
杠杆有什么共同的特 征呢?
1.在力的作用下
❖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为:F1·l 1=F2·l 2
例题:计算题
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B端,其
中AO=0.1m,AB=1m,OC=0.7m,石头对撬棒的力 F2=1400N ,需要在B端竖直向下用多少N的力才能撬起 石头?
B
F1 已知: l 2=AO=0.1m l 1=OC=0.7m F2=1400N
思考讨论:
想一
想?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不一定
2、 何时力臂能与直杠杆重合?
力的作用线与直杠杆垂直时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思考与讨论
★ 杠杆两端的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 什么作用?
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 杠杆调平的方法是什么?
“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 接读出或量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始请 实同 验学
们 开
实验序号 F1/N l 1/cm F1·l 1 F2/N
1
l 2/cm
F2·l 2
2
3
提问: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 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
《杠杆》说课
1、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说课提纲: 4、学情分析
5、教法学法 6、设计理念和思路 7、教学过程 8、板书设计
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


已有知识的拓展


贯穿全章的主线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的概念

2、知道杠杆的平衡概念

3、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能根据杠杆特点对杠
求:F1
O A
F2
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 1=F2 l 2可得:
C
F1
l2 l1
F2
0.1m 0.7m
1400
N
200 N
答:需要在B端竖直向下用200N的力才 能撬起石头。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1.学习了有关杠杆的支点、动力、 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2.探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为:F1 l 1= F2 l 2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
理模型有一定的困难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 方法
教学 用具
重点: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 1、对杠杆平衡概念的理解 2、实际生活中杠杆力臂的分析
探究式教学
剪刀钳子等简单杠杆、自制的杠 杆平衡研究装置
激发学生兴趣

复杂问题简单化






激发学生兴趣

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理想化
杆进行分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制定计划 和设计实验的过程,让学生
体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的研究方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杠杆,感 受物理与生活和科技的关系
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杠
杆已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能正确熟练使用

实验所需测量工具
2.绕固定点转动
杠杆
可以是直的, 也可以是弯的。
3.硬棒(不容易变形)
现实生活中的杠杆
F
l2 O
支 点 阻力
F2
动力
F1
l1 动 力 作 用 线
画力臂的方法(:点到直线的距离)
一找点(找准支点) 二画线(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垂(引垂线)
四标注(标垂足---直角符号、 注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板 书 设 计
❖ 一、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 硬棒
❖ 支 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 动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 阻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