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价值观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及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价值观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及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
在社会关系中,"道德价值观"是对社会生活中基本利益关系的一种道德主张,它们都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着引导或者制约的作用。
道德价值其公开宣称的内容,就是对其所主张的社会结构性质的表白。
一个保持正常秩序的社会应有与社会制度、习俗惯例、政治经济生活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多种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应建立与"应然"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
一道德价值观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在社会中,人们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群体或机构的成员存在。
人们为满足各种需求结成了相互关系。
社会的内容,就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研究社会,就是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社会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经过交互所形成的稳定的相互联系。
社会关系的呈现为:1、社会行为方式,是表现于人们日常行动中的社会关系。
2、规范、制度是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
正式的"符号"。
规范和制度将人们满足需求的"目标和手段"秩序化,即政治构架。
3、惯例、习俗,是模式化了社会关系。
是在规范和制度背景中人们在交往中持续作出"适当的"行动选择的结果。
以一系列"规则和仪式"的形式存在。
是非正式的"符号"。
通常表现真实的社会关系状况。
在"需要"与"制度"之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一定的行为方式"模式化" 为一系列"惯例、习俗"。
惯例、习俗使人们在一定的组织方式中满足需求,并使这样的相互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持续。
4、道德价值观,人们价值观中的道德内涵,是对社会生活中基本利益关系的一种道德主张:即哪些人的利益在社会中应得到尊重、关注和保障。
道德价值观的功能,整合人们的社会信念,进行社会评价。
规范、制度"、"惯例"和"道德价值",都是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制约作用的制度性质的内容。
"规范、制度"表现为有形的制度,而"惯例"则表现为无形的制度,"道德价值"则是关于制度的价值文化。
它们都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着引导或者制约的作用。
社会不会为建立某种体制而建立体制,人们也不会为某种活动而进行活动,而总是为了追求和实现一定的价值目的的。
任何一种社会体制和人们的活动背后,都不可避免地内含着相应的价值目标。
这是由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主体目的性特点所决定的。
与自然事物运动的客观自在性不同,人类历史的社会活动不但诉诸于客观的必然性,而且还诉诸于价值的合理性。
这就是社会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问题。
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事物对于主体人的某种功效、作用和意义。
价值观,就是人们评价事物之功效、作用和意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标准和基本态度。
价值观之于社会和国家来说,是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精神、风气的内在灵魂。
一般而论,价值观念同规范、制度、惯例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存在和运行的三种互为依存的基本力量。
道德价值其公开宣称的内容,就是对其所主张的社会结构性质的表白。
"社会结构的性质",就是蕴涵在"规范、制度"、"惯例"以及"道德价值"这些"制度文化"中的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
"社会结构"范畴与"制度文化"范畴的区别,就在于"社会结构"是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而"制度文化"是可以在实证研究中通过对"规范、制度"、"惯例"和"道德观念"的内容来进行观察和测量的。
作为社会秩序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只有当它在广大公民意识深处奠定了价值合
理性之基础时,才可能有长期的稳固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事实上,社会秩序首先应该是一种价值规范秩序和伦理道德秩序。
这不但因为社会秩序是人们价值观念上达成某种共识的结果,更主要的还在于,任何社会秩序本身就是由外化的操作规则和内化的价值规
则两部分组成的。
操作规则是价值规则的对象化。
价值规则是操作规则合理性之内在根据,以及对这种合理性的论证和说明,从而为现实制度确立起合法的和道义的基础。
这种论证和说明,通常是由国家意识形态来实现的。
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创造必要的精神文化条件和道德、舆论环境,把社会制度中的价值规则和价值目标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和日常化,进而转化成为社会公众的基本共识和追求的理想,遂使社会的集体目标和集体行动成为可能,以此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二当前中国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冲突
(一)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即主流被倡导的和公开宣称的道德价值与实际蕴涵在惯例、制度、活动中的道德价值之间与是吻合的还是对立的。
当前的对立主要有:
第一、多元价值观的对立。
社会转型造成了主体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不同利益主体形成不同的群体或阶层,在这些特殊利益主体之间必然形成不同的伦理价值,并由此发生冲突和对立,致使一元主导价值观的地位发生动摇,作为其核心的政治思想理念与道德理想理念为更现实的生存斗争、发展观念所淡化。
第二、个人主体本位与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冲突。
市场经济的实践,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个人利益,它唤醒了人们的个人主体意识,凸现出个人的主体性。
但由于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很容易滋长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
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是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要求坚持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同时兼顾合理的个人利益。
第三、道德取向和利益取向的价值冲突。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主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日益凸现,适应这一转变而形成的价值观(如奋斗、选择、创造、竞争、注重经济利益等)便与作为道德与政治主体相适应的传统观念相冲突。
如重义轻利、重"理"轻欲、提倡"中庸"而扼杀进取等观念与个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的客观要求很不适应。
经济主体的角色使功利性与实用性成为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
当义与利相悖时,取利而忘义成为许多人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价值观冲突的原因分析: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分化以及经济体制的转轨是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与冲突重要原因。
首先,社会结构的变迁引发价值观冲突。
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化速度加快,社会结构要素的类别增多,社会结构诸要素间的差距拉大,由此造成了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冲突。
其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现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对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分享社会资源的机会极其缺乏,当社会利益的需求强烈而致富机会短缺时,有些社会成员会不顾自己的条件,用非正当方法去获取利益,而当卷入越轨行为的人数量较多时,消极价值观产生的条件就成熟了。
这些与主导价值观格格不入,但在现实生活中逐步累积起来的消极因素,构成了消极价值观。
再次,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导致传统计划经济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政治,忽视经济;强调精神忽视物质、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忽视利、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个人价值为基本特征的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开放观念、法制观念等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同时并存。
三我们应建立怎样的主流道德价值观
社会体制变革不能没有价值观念变革的支持,否则是难以顺利启动的,其成果更是
难以持久巩固的。
从一定意义说,旧的价值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其他领域变革的先导,而新的价值观念的建立则是整个社会变革的结晶。
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
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正迫切需要我们更积极地推进价值观念的变革,特别是建立起新时代的价值观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结构和矛盾日趋复杂,传统伦理型的人际关系正逐渐被契约关系取代,现代生活的技术化、功利化和紧迫感既带给人们空前丰裕的物质文化享受,也加深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生活理想、生命意义的内在感受,更加渴望精神的寄托、意义的理解和内心焦虑的释放。
因之,人们对价值理想和精神支柱的期待,亦不断增高和强化。
作为比以往社会形态更高类型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所体现的价值意义,乃是建构
起一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社会结构和组合状态,从而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求,更加符合人类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但就操作方面讲,社会主义并无固定不变的运行模式。
围绕上述中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又可化解为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价值目标和原则。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事实上,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价值取向,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个性。
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而且也总是同社会主义价值观紧密相联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包含、体现和丰富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反映、支持和保证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价值观都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并有多层面的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
第一,面要努力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确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之间保持平衡;第二,又要承认其各自的合理性,对各种价值观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用主导价值观去代替一切、将主导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对立起来的做法,力争冲突各方的融合或达成价值互补;第三,健全各种价值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以有效消除相互冲突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和误解,实现多种价值观在新形势下协调发展。
第四,转变意识形态建设思路。
我国传统的政策推行是自上而下,但意识形态建设有其特殊性,传统操作过程易导致传达偏差、落实不力、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建设需要转思路,采取逆向思维,变"期望社会普遍认可"为"让自觉接受的群体发挥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