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过程PPT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8讲 化学工艺流程 课件(86张PPT)
Mg2+,可加入MnF2,利用沉淀转化除去。
(3) 硫化法。如Cu2+、Zn2+、Fe2+、Hg2+可通过Na2S、H2S等形成CuS、ZnS、
FeS、HgS沉淀除去;也可以用一些Ksp较大的硫化物。FeS、MnS等通过沉淀转化使某
些硫化物转化为更难溶的硫化物。
(4) 氧化还原沉淀法。可用单质进行置换或加入氧化剂(还原剂)使某些微粒转化为 沉淀。如可用Zn置换Cu2+,用高锰酸钾除去Fe2+。
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 冷却结晶
如KNO3、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等
常见的操作
目的或方法
分离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 CCl4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提纯 蒸馏或分馏 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
(5) 碳酸盐沉淀法。加入Na2CO3、NaHCO3、NH4HCO3、NH4HCO3-NH3·H2O、 NH3(先)+CO2(后)等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
相关离子方程式如下:
类型
离子方程式
Na2CO3沉Zn2+ NH4HCO3沉Co2+
NH4HCO3-NH3·H2O沉Mn2+
Zn2++ CO23-===ZnCO3↓ Co2++2HCO- 3 ===CoCO3↓+H2O+CO2↑ Mn2++ HCO3-+ NH3·H2O === MnCO3↓+ NH+ 4 + H2O
(1) 一种钴氧化物晶胞如图1所示,该氧化物中钴离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A__r]_3_d_7_(_或__1_s_22_s_2_2_p_6_3_s2_3_p_6_3_d_7_) ________。
化学工艺学讲义课件
0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通过化学工艺学的方法,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01
农药制备
农业化工中,化学工艺学用于农药的制备,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02
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
化学工艺学还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环境化工中,化学工艺学用于废水的处理,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化学平衡原理是化学工艺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正向和逆向进行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通过掌握化学平衡原理,可以预测反应结果,优化工艺条件,提高产物的产率。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控制反应速率。
总结词
化学动力学原理主要研究反、压力、浓度等,可以控制反应条件,实现高效的化学反应过程。这对于化学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的发展,新型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如功能性高分子、生物相容性高分子等,为化学工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通过复合效应可实现单一材料无法达到的性能,在化学工艺中可用于制造高效能设备、反应器等。
复合材料
微反应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反应技术,通过微型化反应设备和精细化的工艺控制,可实现高效、安全和环保的化学反应。
化学工艺学讲义课件
汇报人:
202X-12-30
CATALOGUE
目录
化学工艺学概述化学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化学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化学工艺学的研究方法化学工艺学的实验技术化学工艺学的未来发展
01
化学工艺学概述
定义
化学工艺学是一门研究将原料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产品的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工程原理、分离技术、过程控制等多个领域。
化学工艺学概论ppt课件
.
(2)原子衡算
在一般化学反中,原子本身不生化,故可用元素的 原子的物的量来做衡算。可以不涉及化学反式中的化 学量关系,故于复反体系的算是很方便的。
Ø 于定流程有
人物料中所有原子的 = 出物料中所有原子的
物的量 (mol)之和
物的量 (mol)之和
.
1.3.1.1 物理化程
化工工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ics
教材及参考: [1] 刘勤,化学工学,化学工出版社, 2013年 [2] 米涛,化学工学,化学工出版社, 2005年 [3] 五平,无机化工工学,化学工出版社, 2004年 [4] 田春云,有机化工工学,石化出版社, 1998年
气化 合成气 高加液
合成 .
氨、甲醇、低碳混合 醇、汽油、柴油等
汽油、煤油、柴油等
1.2.4 化学及其加工工
n 一、化学的种
我国共有20多个种。硫、自然硫、硫化气藏、磷 、、石、明石、蛇石、化工用石灰岩、硼、 芒硝、天然碱、石膏、硝石、、沸石、重晶石、碘、 溴、砷、硅藻土、天青石等。
石油 天然气 煤 化学 林副物 海洋源
.
Ø 基本有机化学工和部分无机化学工的原料主要是 煤和天然气
Ø 我国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工原料以煤主 Ø 化学工:
将原料物主要化学反品的方法和 程,其中包括种的全部化学和物理的措 施。
.
特殊反程的物料和量衡算
n 具有旁路的反, 利用点行衡算 n 具有循物流的反程的物料衡算,
金属有机化合物 胶和青
稠 稠芳香
.
4、油品的概念
根据沸程的不同,将石油分
石油(汽油) 50-140℃
汽油
140-200℃
(2)原子衡算
在一般化学反中,原子本身不生化,故可用元素的 原子的物的量来做衡算。可以不涉及化学反式中的化 学量关系,故于复反体系的算是很方便的。
Ø 于定流程有
人物料中所有原子的 = 出物料中所有原子的
物的量 (mol)之和
物的量 (mol)之和
.
1.3.1.1 物理化程
化工工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ics
教材及参考: [1] 刘勤,化学工学,化学工出版社, 2013年 [2] 米涛,化学工学,化学工出版社, 2005年 [3] 五平,无机化工工学,化学工出版社, 2004年 [4] 田春云,有机化工工学,石化出版社, 1998年
气化 合成气 高加液
合成 .
氨、甲醇、低碳混合 醇、汽油、柴油等
汽油、煤油、柴油等
1.2.4 化学及其加工工
n 一、化学的种
我国共有20多个种。硫、自然硫、硫化气藏、磷 、、石、明石、蛇石、化工用石灰岩、硼、 芒硝、天然碱、石膏、硝石、、沸石、重晶石、碘、 溴、砷、硅藻土、天青石等。
石油 天然气 煤 化学 林副物 海洋源
.
Ø 基本有机化学工和部分无机化学工的原料主要是 煤和天然气
Ø 我国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工原料以煤主 Ø 化学工:
将原料物主要化学反品的方法和 程,其中包括种的全部化学和物理的措 施。
.
特殊反程的物料和量衡算
n 具有旁路的反, 利用点行衡算 n 具有循物流的反程的物料衡算,
金属有机化合物 胶和青
稠 稠芳香
.
4、油品的概念
根据沸程的不同,将石油分
石油(汽油) 50-140℃
汽油
140-200℃
高三化学专题——化学工艺流程ppt课件
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 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④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 溶剂等)。
控制温度
a.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 b.防止物质温度过高时分解或挥发,或达到 沸
点挥发;
c.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 d.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e.降温或减压,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
解题顺序:
2.无机化工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无机化工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 3 个过程:
原料处理 → 分离提纯 → 获得产品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 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 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 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④、如题目中要求温度控制在某温度范围内(可用水浴或油浴来 控制):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
A、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 物质达到沸点挥发出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侯德榜制碱中, 将CO2通入NaCl的氨溶液中,保持溶液的温度为(30+2)℃,可得
NaHCO3晶体,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目的就是防止NaHCO3晶体分
这类题常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设问: (1)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利用控制pH分离除杂; (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5)实验基本操作:除杂、分离、检验、洗涤、干燥等; (6)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7)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评价。
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目的。
中考化学——工艺流程图 专题复习课件
设问方式
考查内容
考查方式
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反应原理 物质的化学性质 核心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原料和产品的除杂、分离、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操作目的、操作名称、仪器名称、
提纯
实验仪器
仪器在操作中的用途
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环保
物质的循环利用 尾气的处理
副产品或过量辅料的循环利用、催 化剂的循环利用、尾气处理、实验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__性__炭__,
这是利用该物质的__吸__附___性。
(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 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硬___水。操作③所指的净水方法是_蒸__馏__.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 Mg(OH)2、 CaCO3、BaCO3 (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
是 引入新杂质KCl
。
(5)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 颠倒__不__能____,理由是_过__量__的__B_a_C_l_2_无__法__除__去_;
举一反三
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 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产品 分离提纯产品
原料
核心反应 除杂 除杂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加速溶解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Na2SO4 (填化学式,下同), 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 ;
高中化学课件:工艺流程
课题8 工艺流程
例题
工业上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主要原料制备 高性能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其工艺流程如下:
预处理 阶段
物质转化和分离阶段
目标产品生 成阶段
一、预处理阶段
目的:使原料中待提取元素的状态由难 提取物转变成易提取物。
操作:原料粉碎、焙烧。
增加表面积,增 大后或其他高价态化合物;使 金属元素转化为高价态氧化物 或其他高价态化合物
二、物质转化与分离阶段
目的: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盐 类水解等反应达到除杂、变价等目的。
操作:溶浸、各种反应、除杂及分离。
酸浸、碱浸、 盐浸等等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利用 氧化剂氧化低价态金 属离子,或用还原剂 还原氧化性微粒,以 达到除去杂质或达到 转化目的
过滤、萃取、 反萃取等等
三、目标产品生成阶段
最后阶段,得到目标产物。
操作: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电解; 煅烧等等。
变式训练1
预处理 阶段
物质转化和分离 阶段
目标产品生 成阶段
变式训练2
变式训练3
变式训练4
例题
工业上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主要原料制备 高性能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其工艺流程如下:
预处理 阶段
物质转化和分离阶段
目标产品生 成阶段
一、预处理阶段
目的:使原料中待提取元素的状态由难 提取物转变成易提取物。
操作:原料粉碎、焙烧。
增加表面积,增 大后或其他高价态化合物;使 金属元素转化为高价态氧化物 或其他高价态化合物
二、物质转化与分离阶段
目的: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盐 类水解等反应达到除杂、变价等目的。
操作:溶浸、各种反应、除杂及分离。
酸浸、碱浸、 盐浸等等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利用 氧化剂氧化低价态金 属离子,或用还原剂 还原氧化性微粒,以 达到除去杂质或达到 转化目的
过滤、萃取、 反萃取等等
三、目标产品生成阶段
最后阶段,得到目标产物。
操作: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电解; 煅烧等等。
变式训练1
预处理 阶段
物质转化和分离 阶段
目标产品生 成阶段
变式训练2
变式训练3
变式训练4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课件化学工艺流程共19张PPT
2.常用的别离操作 过滤、萃取和分液、结晶、蒸馏和分
馏趁热等过滤:联系物质的溶解性考虑
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 滴加原试剂,如出现…
沉淀洗涤: 乙醇洗涤:冰水、热水、乙醇〔溶解性〕
一是降低因溶质的溶解而引起的损耗 二是乙醇易挥发,利于枯燥同时可防 止溶质与水反响 洗涤沉淀的方法: 检验沉淀是否洗净方法:
你要思考 做什么?
用 制备
副产物
原料 产品
你要思考 做什么? 怎么做?
操作及步骤
你要思考
做什么? 怎么做? 为什么?
〔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 其目的是 、 。
你要思考
做什么? 怎么做? 为什么?
〔方3程〕式通为氯C气l2氧+化2 后F时e2,+=发2生C的l-+主2要Fe反3响+;的该离过子程 产气生 体的 为尾H气C可l 用碱C溶l2〔液写吸化收学,式尾气〕中。污染空气的
一.探究思路
交流讨论:解答此类题目的根本思 路是什么?
一.解题思路
1.整体粗读 2.局部细读:
统览整体,截段分析
原料到产品:须除去什么元素,引进什么元素? 步骤与目的:参加试剂什么目的? 感觉与结果:有的步骤读不懂就看这一步结果 信息与迁移:所给信息一定有用,一定用
3.大胆答复:考虑产物、环保、产量、本钱等。
二.探究主线
交流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流程题你 能总结出工业生产流程题流程的主 线吗?
二.探究主线 〔表达命题设问角度〕
思考:试题通常会从哪些方面来设问?
三.探究设问点
问题1.原料预处理有哪些方法? 溶解,灼烧,煅烧,粉碎等
问题2.控制反响条件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或原 因?①pH的控制 ②蒸发、反响时的气体气氛。
第六章---化工生产工艺流程PPT课件
11第六章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第一节概述一工艺流程的组成二工艺流程图第二节工艺流程的配置一工艺流程配置的一般原则二工艺流程配置的方法2第六章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第三节工艺流程的分析评价与优化一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靠性二经济合理性三工业生产的科学性四操作控制的安全性第四节典型工艺流程解析一氨合成工艺流程解析二乙酸乙烯酯溶液聚合法生产聚乙酸乙烯酯工艺流程解析3第一节概述一工艺流程的组成二工艺流程图4一工艺流程的组成化学工程
• 二段炉: CH4+H2O = CO+3H2
• 变换炉: CO+H2O ƒ H2+CO2
• 脱碳塔: CO2+K2CO3 +H2O ƒ 2KHCO3
• 甲烷化炉:CO+3H2 = CH4+H2O
• 合成塔: 3H2+N2 ƒ 2 NH3
37
38
39
14
二、工艺流程配置的方法
1. 原料预处理系统 ⑴原料的选择和利用
化工厂原料的费用一般占60%-80%; 尽可能选用价廉易得的原料; 尽可能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反应的选择性和目 的产物的收率。
⑵原料的预处理
①、②、③、④、⑤、
15
二、工艺流程配置的方法
2. 反应系统
理想反应器;适宜的反应条件 辅助设备
4
化工过程:
化工生产从原料到制成目的产物,经过的一系列物理和 化学加工处理步骤。
每个化工生产过程基本包括三个步骤:
包含原料的预处理、化学反应、产物的分离及精制 化工过程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为中心。 工业生产中,制备产品氨包括以下步骤: 合格氮气、氢气的制备; 氢气和氮气进行化学反应合成氨; 分离混合气中的产品氨;
通常操作压力为25-30 MPa时采用一级氨冷, 进塔氨含量控制在3%-4%;而在20 MPa合成时采 用二级氨冷,15MPa下合成时采用三级氨冷,此 时进塔氨含量可降至1.5%-2.0%。
• 二段炉: CH4+H2O = CO+3H2
• 变换炉: CO+H2O ƒ H2+CO2
• 脱碳塔: CO2+K2CO3 +H2O ƒ 2KHCO3
• 甲烷化炉:CO+3H2 = CH4+H2O
• 合成塔: 3H2+N2 ƒ 2 NH3
37
38
39
14
二、工艺流程配置的方法
1. 原料预处理系统 ⑴原料的选择和利用
化工厂原料的费用一般占60%-80%; 尽可能选用价廉易得的原料; 尽可能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反应的选择性和目 的产物的收率。
⑵原料的预处理
①、②、③、④、⑤、
15
二、工艺流程配置的方法
2. 反应系统
理想反应器;适宜的反应条件 辅助设备
4
化工过程:
化工生产从原料到制成目的产物,经过的一系列物理和 化学加工处理步骤。
每个化工生产过程基本包括三个步骤:
包含原料的预处理、化学反应、产物的分离及精制 化工过程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为中心。 工业生产中,制备产品氨包括以下步骤: 合格氮气、氢气的制备; 氢气和氮气进行化学反应合成氨; 分离混合气中的产品氨;
通常操作压力为25-30 MPa时采用一级氨冷, 进塔氨含量控制在3%-4%;而在20 MPa合成时采 用二级氨冷,15MPa下合成时采用三级氨冷,此 时进塔氨含量可降至1.5%-2.0%。
高中化学工业流程图专题(共9张PPT)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 0 ℃,HF的沸点是19.
(3)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__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的HF、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HCl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工艺流程题就是生产流程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物质生产流程中的有关化学知识步步设问,该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5)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6)冷却法:利用气体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
采用冷却法分离氨气与氮气、氢气。
典例 ( 年高考安徽卷)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 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 流程如下:
已知:HCl的沸点是-85.0 ℃,HF的沸点是19.5 ℃。
工艺流程题就是生产流程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物质生产流程中的有关化学知识步步设问,该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为两种酸,写出PF 水解的化学方程 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⑤步分离尾气中的HF、HCl采用的方法5 是________。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设备
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步反应中 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 PF 极易水解,其产物 (2)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典例 ( 年高考安徽卷)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5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化学工艺基础课件
液化指煤经过化学加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直接液化是采用加氢方法使煤转化为液态烃,产物为人造石油。间接液化指预先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转化为燃料。
含氢、甲烷、乙烯等
煤
低温干馏
焦炉煤气
低温煤焦油
酚类、烷烃、环烷烃等
半焦
气化
合成气
高温干馏
焦炉煤气
粗苯
02
01
02
根据沸程的不同,将石油分类
来源: 常减压蒸馏(一次加工)得到直馏汽油 催化/裂化重整(二次加工)得到催化汽油
柴油标号的依据是柴油的凝固点划分的
柴油的标号
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加工
一次加工仅将 原油切割成几个馏分,生产的燃料量有限,不能满足化工原料的要求。二次加工是对馏分油的化学加工,目的在于调整烃类的组成。
催化重整:在含铂催化剂作用下加热石脑油,使其中的烃类分子重整排列形成新分子的工艺过程。可提供三苯、高新烷值汽油等。主要发生的反应为环烷烃脱氢、烷烃脱氢环化等。
1. 生产过程
产品分离与精制
化学反应
原料预处理
达到所需状态和规格
反应类型、反应器
得到符合规格的产品 回收利用副产物
2. 工艺流程
将原料转变成化工产品。流程的组织需要用到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
推论分析是从目标出发,寻找实现此目标的前提。以合成氨为例,由N2与H2合成氨这一目标,需要确定加热加压措施,选择或设计相应设备和反应器结构,寻求能达到任务纯度要求的原料气。再下一步寻求制造粗原料的工艺,最终找到以煤或天然气或渣油作为初始原料及其相应的制气工艺。
分离
直接液化是采用加氢方法使煤转化为液态烃,产物为人造石油。间接液化指预先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转化为燃料。
含氢、甲烷、乙烯等
煤
低温干馏
焦炉煤气
低温煤焦油
酚类、烷烃、环烷烃等
半焦
气化
合成气
高温干馏
焦炉煤气
粗苯
02
01
02
根据沸程的不同,将石油分类
来源: 常减压蒸馏(一次加工)得到直馏汽油 催化/裂化重整(二次加工)得到催化汽油
柴油标号的依据是柴油的凝固点划分的
柴油的标号
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加工
一次加工仅将 原油切割成几个馏分,生产的燃料量有限,不能满足化工原料的要求。二次加工是对馏分油的化学加工,目的在于调整烃类的组成。
催化重整:在含铂催化剂作用下加热石脑油,使其中的烃类分子重整排列形成新分子的工艺过程。可提供三苯、高新烷值汽油等。主要发生的反应为环烷烃脱氢、烷烃脱氢环化等。
1. 生产过程
产品分离与精制
化学反应
原料预处理
达到所需状态和规格
反应类型、反应器
得到符合规格的产品 回收利用副产物
2. 工艺流程
将原料转变成化工产品。流程的组织需要用到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
推论分析是从目标出发,寻找实现此目标的前提。以合成氨为例,由N2与H2合成氨这一目标,需要确定加热加压措施,选择或设计相应设备和反应器结构,寻求能达到任务纯度要求的原料气。再下一步寻求制造粗原料的工艺,最终找到以煤或天然气或渣油作为初始原料及其相应的制气工艺。
分离
化学工艺流程ppt课件
PPT课件
23
①明确目的: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 V2O5,即除杂质提纯 V2O5。 ②明确原料:明确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和杂质。 ③明确流程:该过程涉及酸浸、氧化、中和、过滤、淋洗、煅烧等,应明确 其含义。 核心反应:硫酸酸浸、KClO3 氧化、高 转化为 VO+ 2 ,反应前后钒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发生非氧化 还原反应, VO2+变为 VO+ 2 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信息理解应用:可逆反应,平衡移动。 ⑥考查细节:前面加入了 KClO3 和 KOH。 ⑦关注细节:NH4VO3“煅烧”生成 V2O5,钒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3)TiO2·xH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 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2·xH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 ℃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Li2 Ti5O15 中 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
PPT课件
13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24-⑤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剂,其氧化产物为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PO4+Li2CO3+H2C2O4===== 2LiFePO4+3CO2↑+H2O。
PPT课件
19
【答案】 (1)100 ℃、2 h,90 ℃、5 h (2)FeTiO3+4H++4Cl-===Fe2++TiOCl24-+2H2O (3)低于 40 ℃,TiO2·xH2O 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 40 ℃,双 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 TiO2·xH2O 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 (5)Fe3+恰好沉淀完全时,c(PO34-)=11..30××1100--252 mol·L-1=1.3×10-17 mol·L-1, c3(Mg2+)·c2(PO34-)值为 0.013×(1.3×10-17)2≈1.7×10-40<Ksp[Mg3(PO4)2],因此 不会生成 Mg3(PO4)2 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一次清洗工艺
• 制绒面: ↑ Si + 2 NaOH + H2O = Na2SiO3 + 2 H2
28
80
1面,从而造成绒面的不连续性,所以要在溶 液中加入异丙醇作为消泡剂以助氢气释放。 另外在绒面制备开始阶段,为了防止硅片腐蚀太 快,有可能引起点腐蚀,容易形成抛光腐蚀,所以要 8 在开始阶段加入少量的硅酸钠以减缓对硅片的腐蚀。
一次清洗工艺
• HF酸去除SiO2层
在前序的清洗过程中硅片表面不可避免的形成 了一层很薄的SiO2层,用HF酸把这层SiO2去除 掉。 SiO2 + 6 HF = H2[SiF6] + 2 H2O
9
一次清洗工艺
• HCl酸去除一些金属离子,盐酸具有酸和络合剂 的双重作用,氯离子能与 Pt 2+、Au 3+、 Ag +、 Cu+、Cd 2+、Hg 2+等金属离子形成可溶于水的 络合物。
Si和SiO2在CF4等离子体中的刻蚀速率是很低的,因为在纯的CF4等离 子体中,这些过程的刻蚀速率受制于较低的F*浓度,因此刻蚀效率较低,如 果在其中加入O2,Si和SiO2的刻蚀速率会增加,加入O2之后,反应室中产 生了COF2,CO及CO2而消耗了CFx*自由基,于是减少了F*消耗量,结果F* 浓度增大,相应的刻蚀速率也增大。选择适当的CF4和O2的比例,会得到良 好的刻蚀效果。
10
扩散过程中磷硅玻璃的形成
• 扩散过程中磷硅玻璃的形成: Si + O2= SiO2 5POCl3 = 3 PCl5 + P2O5(600℃) 三氯氧磷分解时的副产物PCl5,是不容易分解的,对 硅片有腐蚀作用,但是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可发生以下反 应: 4PCl5 + 5O2 = 2 P2O5 + 10Cl2 ↑(高温条件下) 磷硅玻璃的主要组成:小部分P2O5,其他是2 SiO2· P2O5或SiO2· P2O5。这三种成分分散在二氧化硅中。 在较高温度的时候,P2O5作为磷源和Si反应生成磷, 反应如下: 2 P2O5 +5 Si = 5 SiO2 + 4 P 在扩散工艺中,三氯乙烷用于炉管清洗,三氯乙烷的 燃烧(分解)的产物有:光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氯 11 化氢等。
2
常用基本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过程是参加反应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 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化学方程式是 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 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
(1)“质”的含义 :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 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量”的含义 :从宏观看,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 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 比。 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 3
6
一次清洗工艺
• 去除硅片损伤层:
Si + 2 NaOH + H2O = Na2SiO3 + 2 H2 ↑
28 80 122 4
计算:
对125*125的单晶硅片来说,假设硅片表面每边去除10um,两边共去除 20um,则每片去除的硅的重量为:△g=12.5*12.5*0.002*2.33 = 0.728g。 (硅的密度为2.33g/cm3) 设每片消耗的NaOH为X克,生成的硅酸钠和氢气分别为Y和Z克,根据化 学方程式有: 28 :80 = 0.728 :X X= 2.08g 28 :122 = 0.728 :Y Y=3.172g 28 :4 = 0.728 :Z Z= 0.104g
举例:
例如,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4 32 36 “质”的含义:经点燃,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 “量”的含义:从宏观看,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 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即氢气跟氧气反应时的质量 比为1:8,从微观看,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因此,这个化学方程式还表示了每2个氢分子跟1个氧分子 反应生成了2个水分子。
本节主要内容
•
• •
一、常用基本化学方程式
二、电池片生产工艺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三、半导体安全基本知识
1
电池片生产工艺中的主要化学方 程式
存在于下列工序: 1 一次清洗工艺 1.1 去除硅片损伤层 1.2 制绒面 1.3 HF酸去除SiO2层 1.4 HCl酸去除金属离子 2 扩散过程中磷硅玻璃的形成 3 等离子刻蚀工艺 4 二次清洗工艺 5 PECVD工艺
等离子刻蚀工艺
• 所谓等离子体就是由带电的正、负电荷的粒子组成的气体,正 负电荷数相等,其净电荷相等。等离子刻蚀所用的等离子体,是辉光 放电形成的“电离态”气体,其中包括正离子、负离子、电子、中性 原子、分子及化学上活泼的自由基,这种“电离态”的气体是在向气 体系统中施加足以引起电离的高能电场条件下产生的。 在我们的工艺中,是用CF4来刻蚀扩散后的硅片,其刻蚀原理如 下: CF4 CFx* + (4-x) F* (x≤3) Si + 4 F* SiF4 ↑ SiO2 + 4 F* SiF4 + O2↑
12
二次清洗工艺
• 由于在扩散以后在硅片表面形成了一层磷硅玻璃,主 要成分还是二氧化硅。因此为了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减少光的反射,在沉积减反射膜后续工艺之前,必须 用HF酸把磷硅玻璃腐蚀掉。 SiO2+6HF = H2[SiF6]+2H2O 由于这个反应太快,不便于控制,因此不能单独用氢 氟作为腐蚀剂。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减小氢氟酸的浓 度和氢离子浓度,可以降低腐蚀速度。所以要在氢氟 酸的溶液中加入氟化铵溶液,以减少氢氟酸的浓度和 氢离子的浓度,从而减缓氢氟酸对SiO2的腐蚀速度。 其原因: 1. 氟化铵是一种弱酸和弱碱组成的盐,由于它在水中可 以电离为铵离子和氟离子,溶液中大量的氟离子的存 13 在使氢氟酸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HF = H+ + F –向左移
4
常用基本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 面: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守恒
5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步骤:
• (1)依据实验事实,把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左边, 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反应物 与生成物之间用一条短线相连。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生成物的 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 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 方程式的配平。 • (3)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基本条 件,用“↓”表示生成物中的沉淀,用“↑”表示 生成物中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