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ppt课件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ppt课件

初次治疗 (initial therapy) 补救治疗 (rescue therapy)
新共识推荐的四联方案*中抗生素剂 量和用法
注: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 2种抗生素(餐后口服 )。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为艾司奥美拉唑20 mg、雷贝拉唑10 mg(或20 mg)、奥美 拉唑20 mg、兰索拉唑30 mg、潘托拉唑40 mg、艾普拉唑 5 mg,以上选一;标准 剂量铋剂为枸橼酸铋钾 220 mg(果胶铋标准剂量待确定)
幽门螺杆菌感染
根除适应证
有争议的问题
是否实施“Hp检测和治疗”策略 根除Hp对GERD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
策略
“test and treat” strategy
年龄可根据当
地消化道肿瘤 发病率调整
呼气试验,或粪 便抗原试验
年龄<45
无报警症状
幽门螺杆菌 检测
阳性
根除 治疗
消化不良
79.4 (27/34)
85.7 (30/35) 73.2 (30/41) 81.8 (27/33)
93.8 (30/32) 78.9 (30/38) 90.0 (27/30)
牟方宏、胡伏莲等. 胃肠病学 2007:12:531-53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多中心研 究
方案
三联疗法7天 三联疗法10天 四联疗法7天 四联疗法10天
二次治疗失败后的处理
第一次治疗
第二次治疗
两次治疗失败后的推荐
需评估再次根除治疗风险-获益比:
方案需有经验的医生在全面评估、分析可能失败原因 基础上,精心设计。
如有条件,可进行药敏试验,但作用有限。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 增生性胃息肉、Ménétrier病)
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华个医学人会要消求化病治学疗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中华消化杂志 2016,36:53-57
刘文忠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17:37:364-378.
推荐
√ √ √ √ √ √ √ √ √
根除指征推荐强度分级
多次治疗失败后需考虑获益-风险比
有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
胃MALT 淋巴瘤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中华消化杂志 2016,36:53-57
【陈述2】 刘文忠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12:51:832-837. Malfertheiner P, et al. Gut. 2012;61:646-64
Hooi JKY,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astroenterology, 2017, 153(2):420.
前言
幽门螺杆菌感染了中国50%以上的人群,感染者几乎均会发 生慢性活动性胃炎,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可发生消化不良、消化性 溃疡,极少部分患者可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胃MALT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胃炎已被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疾病。
第一部分 H·pylori 根除指征
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共识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明确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不良
根除治疗
将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消 化不良症状持久缓解者 作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消 化不良。
【陈述5】
症状改善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ppt课件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ppt课件

79.7 (107/134)
79.3 (115/145)
85.2 (115/135)
82.8 (120/145)
86.9 (120/135)
86.9 (126/145)
91.3 (126/138)
-
Lv NH,et al. Helicobacter 2011; 16 (Suppl.416): 87
铋剂四联疗法疗效与疗程
必须根据根除适应证进行幽门 螺杆菌检测,不应任意地扩大检 测对象。
-
19
第二部分: 感染的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
检测
-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
经内镜的检测方法
快速尿素酶试验 病理切片染色 培养 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 基因方法: PCR等
不经内镜的检测方法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Hp粪便抗原试验 Hp血清抗体试验
无铋剂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maastrichr4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标准三联疗法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序贯疗法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序贯标准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比多中心研究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伴同疗法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铋剂四联疗法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经典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标准三联疗法加铋剂可提高疗效方案根除率ittnppnlca三联75027367942734lca三联铋剂85730359383032lcm三联73230417893038lcm三联铋剂81827339002730牟方宏胡伏莲等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识解读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识解读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识解读一、引言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寄生于人类胃黏膜上,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和胃癌等多种胃部疾病的主要病因。

自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发现Hp以来,全球范围内对H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

我国于2019年发布了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旨在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更加专业、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以下是对该共识的详细解读。

二、Hp感染的诊断1. Hp感染的检测方法(1)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尿素呼气试验(包括13C尿素呼气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和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

其中,尿素呼气试验是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侵入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检查和胃黏膜培养。

快速尿素酶试验是临床最常用的侵入性检测方法,操作简便,但敏感性较低。

2. Hp感染的诊断标准(1)非侵入性检测: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或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阳性。

(2)侵入性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或胃黏膜组织切片检查发现Hp,或胃黏膜培养阳性。

三、Hp感染的治疗1. 治疗原则(1)根除Hp:根除Hp是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关键,可降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复发风险。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过敏史、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治疗方案(1)一线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疗程为714天。

此方案适用于大部分Hp感染者。

(2)二线治疗方案: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用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替加环素四联疗法,疗程为1014天。

(3)其他治疗方案:如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利福平四联疗法等。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strength of of
and
evaluation)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7]。
证据质量分为高质量、中等质量、低质量和很低质量 4级,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获益显著大于风险,或 反之)和条件推荐(获益大于风险,或反之)2级。证 据质量仅是决定推荐强度的因素之一,低质量证据 亦有可能获得强推荐口]。 4.共识达成过程:采用Delphi方法达成相关 “陈述”的共识。构建的“陈述”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 征询相关专家意见,通过2轮征询后,初步达成共识 的“陈述”在2016年12月16日会议上逐条讨论,并 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参会人员中21位核心成员参 加了“陈述”条款的最终表决。应用电子系统以无记 名投票方式表决,表决意见分成6级:①完全同意; ②同意,有小保留意见;③同意,有大保留意见; ④反对,有大保留意见;⑤反对,有小保留意见;⑥完 全反对。表决意见①+②>80Ko属于达成共识。 本共识内容分为H.pylori根除指征、诊断、根 除治疗、H.pylori感染与胃癌、特殊人群H.pylori 感染、H.pylori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6部分,共 48条“陈述”。
recommendation)的评估:采用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DOI: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7.06.002
通信作者:吕农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Email
lunonghua@163.corn
表1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
幽门螺杆菌阳性 强烈推荐推荐
者,根除H.pylori后可使部分患者的症状获得长 期缓解,是优选选择。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H.pylori胃炎可在部分患者中产生消化不良 症状,主要证据包括:①H.pylori感染者消化不良 发生率高于无感染者凹1;②志愿者吞服H.pylori 后诱发胃炎和消化不良症状113。141;③根除H.pylori 可使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缓解,疗效高于安慰 剂E23];④H.pylori胃炎存在胃黏膜炎性反应、胃肠 激素和胃酸分泌水平改变,影响胃十二指肠敏感性 和运动口“,与消化不良症状产生相关。 H pylori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根除H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它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是由中国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一份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份共识报告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1.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分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

据统计,全球约有50%的人口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高。

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较高,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季节性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季节因素有关。

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人们更倾向于食用生冷食物,加之饮水卫生条件较差,导致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增加。

因此,夏季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期。

而在冬季,由于人们穿着较多、饮食以热食为主,以及室内通风条件较好等因素,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相对较小。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2.1 呼气试验呼气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患者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优点,已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2.2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特定抗体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血凝法(IHA)。

这些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干扰、标本质量等,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3.1 基本治疗原则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本治疗原则包括:消灭幽门螺杆菌、缓解症状、预防复发。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般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两个方面。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识报告一、前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寄生于人类胃黏膜,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和胃癌的主要病因。

自1982年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以来,我国学者在Hp感染的研究和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水平,现将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予以阐述。

二、Hp感染现状1.感染率:我国Hp感染率较高,据估计,全国约有60%的人口感染Hp。

不同地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对Hp感染率有较大影响。

2.疾病负担:Hp感染导致的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Hp感染还增加了胃癌的风险,成为我国胃癌发病的主要原因。

三、Hp感染诊断1.非侵入性检测:主要包括血清Hp抗体检测、尿素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等。

2.侵入性检测: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检查等。

3.诊断标准:具备以下任一项即可诊断为Hp感染:血清Hp抗体阳性、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粪便Hp抗原阳性、胃黏膜组织切片检查阳性。

四、Hp感染治疗1.治疗原则:根除Hp感染是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关键。

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过敏史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联合用药:采用两种或以上抗生素联合治疗,以提高根除率。

(3)足疗程治疗:治疗周期一般为714天。

2.治疗方案:(1)标准三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2)四联疗法: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铋剂。

(3)其他方案:如序贯疗法、间歇疗法等。

3.治疗注意事项:(1)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2)治疗期间,尽量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影响Hp根除的药物。

(3)治疗结束后,进行Hp复查,以评估根除效果。

[实用参考]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

[实用参考]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

根除治疗
胃肠道 微生态
一 幽门螺杆菌根除适应证
幽门螺杆菌感染 根除适应证
根除的益处
有争议的问题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适应证
个人要求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适应证(1)
幽门螺杆菌阳性疾病
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强烈推荐
√ √
推 荐
Hp“检测和治疗”策略: 不适合中国
我国的现实情况是:
1 胃镜的检查费用低
2 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高
支持GERD根除幽门螺杆菌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增加胃体胃炎者
GERD发生危险性。 胃体胃炎者长期Hp感染胃癌发生危
险性增加。
GERD的危险性
胃癌的危险性
两害相权取其轻
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
经内镜的检测方法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适应证(5)
幽门螺杆菌阳性疾病 个人要求治疗 强烈推荐 推 荐

情况不同 获益各异 有一定潜在风险
个人要求治疗
应经过严格评估: 年龄<35岁, 无报警症状者,支持 根除治疗; 年龄≥3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则不予支持,
需先行内镜检查。
在治疗前需向受治者解释清楚这一处理潜在的风险, 如漏检胃癌、掩盖病情、药物不良反应等。
幽门螺杆菌检测假阴性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排除NSAID后,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95%
在上述情况下,如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要高度怀
疑假阴性
三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背景
标准三联疗法
序贯疗法
伴同疗法 铋剂四联疗法
左氧氟沙星三联 疗法
标准三联疗法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特点
儿童感染特点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上升。感染后,儿童可能 出现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诊断方法
针对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采用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粪便抗原检测等非侵入性方 法进行诊断。若需要确诊,可进行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
铋剂
如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通过形成保护膜 覆盖在胃黏膜表面,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幽门 螺旋杆菌的侵害。
方案选择与调整策略
一线治疗方案
通常采用三联疗法(一种质 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或
四联疗法(一种质子泵抑制 剂+一种铋剂+两种抗生素) ,疗程一般为7-14天。对于 初次治疗的患者,一线治疗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 菌感染诊治共识解读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特殊人群诊治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解读最新共识
对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 染诊治共识进行详细解读 ,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 解和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型药物的开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治将更加精准和个 性化。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将
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挑战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治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患者依从性差等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相关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和优化诊治方案,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病原菌,它可以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是由中国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一份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这份共识报告进行详细解读。

我们需要了解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据共识报告指出,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腔-口腔传播、粪口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

其中,口腔-口腔传播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例如亲吻、共用餐具等都可能导致感染。

由于幽门螺杆菌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因此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

共识报告推荐了多种检测方法,包括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组织学检测等。

其中,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准确度较高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患者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血清学检测则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中的特定抗体来确定是否感染了该菌株。

组织学检测则是通过取得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共识报告指出,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应该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

一般来说,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抗生素的组合使用。

其中,PPI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有利于抗生素的吸收和发挥作用。

抗生素也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用药,并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我们需要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共识报告建议,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食品和水源、定期进行体检等。

对于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来说,及时进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幽门螺杆菌,你了解多少?幽门螺杆菌,这个听起来有点神秘的细菌,它可是我们胃里的“小捣蛋”,时不时地搞点小动作,让我们的胃不舒服。

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家伙,看看它到底在搞什么鬼。

咱们得知道,幽门螺杆菌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它喜欢躲在我们的胃壁上,和胃酸一起搅和,让我们的胃里环境变得糟糕。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长期这样下去,我们的胃可就要遭殃了。

那么,这个小家伙是怎么找上门的呢?告诉你哦,它可是通过口对口传播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和别人共用餐具、牙刷等个人用品,就有可能被这个小家伙盯上。

所以啊,咱们可得好好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别让这个小家伙有机可乘。

再来说说这个小家伙怎么“捣乱”吧。

它会让咱们的胃黏膜发炎,导致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而且,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呢!所以啊,发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别让这个小家伙逍遥法外。

那怎么办呢?别担心,现在医学发达,有了专门的药物可以对付这个小家伙。

比如说,抗生素就是用来杀死这种细菌的。

不过啊,用药也得讲究方法,不能随便吃。

得听医生的话,按时按量吃药,这样才能把这家伙彻底消灭掉。

除了药物治疗,咱们平时也可以做点预防措施。

比如说,保持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别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啊,定期体检也是个好习惯,能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当然啦,除了这些,咱们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增强身体免疫力,比如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都是对抗疾病的重要武器哦!最后再唠叨一句,虽然幽门螺杆菌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但它也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

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加强预防、积极治疗,相信我们一定能把这个小家伙赶出我们的生活!好啦,关于幽门螺杆菌的话题就聊到这里吧。

记得关注我,下次我们再一起探索更多健康小知识!。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p)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 5共识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

我国消化病学和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自2012年第四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会议以来,国际上先后发表了3个重要的相关共识,分别是《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以下简称京都共识)、《多伦多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共识》(以下简称多伦多共识)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Maastricht 5共识》(以下简称Maastricht 5共识)。

京都共识强调了Hp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相关消化不良是一种器质性疾病,根除Hp 可作为胃癌一级预防措施。

多伦多共识是成人根除Hp治疗的专题共识。

Maastricht 5共识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共识,内容涉及Hp感染处理各个方面。

国内举行了相应的研讨会借鉴学习这些国际共识,在借鉴这些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订了我国第五次Hp感染处理共识。

一、Hp根除指征(1)不管有无症状和并发症,Hp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尽管Hp 感染者中仅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Hp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所有Hp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chronic active gastritis),亦即Hp胃炎。

Hp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之间的因果关系符合Koch原则。

Hp感染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因此Hp胃炎不管有无症状和(或)并发症,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根除治疗对象可扩展至无症状者。

(2)根除Hp的获益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根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并发症的发生率,根除Hp可使约80%早期胃MALT淋巴瘤获得缓解。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幽门螺杆菌,这个听起来有点神秘的名词,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

它就像是我们体内的一个小“坏蛋”,时不时地捣乱一下,让我们的胃不舒服。

可是你知道吗?对付它,我们可是有一套自己的“武器”!最近,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出炉了,这可是个大新闻!专家们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研究,终于找到了对付这个“坏蛋”的最佳方法。

这下我们再也不用忍受那些胃痛、消化不良的烦恼了。

报告中说,要想打败幽门螺杆菌,就得靠我们的免疫系统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免疫系统就像是一个强大的战士,它会帮助我们识别并消灭那些不友好的细菌。

而药物呢,就像是我们的援军,它们会给我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两者结合起来,就能让幽门螺杆菌无处藏身。

除了药物治疗,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

比如,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其他疾病;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说到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可是深有体会。

自从我开始注意饮食后,我发现我的胃舒服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感到不适。

我还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也变每天都精力充沛,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看来,良好的生活习惯真的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哦!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们还需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比如,我们要尽量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牙刷等个人用品,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公共场所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防止病菌传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感染。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有了这些方法和建议,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幽门螺杆菌的挑战,保持身体健康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这个“坏蛋”,迎接更健康的生活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