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论

【摘要】防范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风险,既要从加强公司治理角度考虑——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也要从规制上市公司外部主体的行为考量——规制中介机构的行为、打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

【正文】

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扰乱了证券交易秩序,还极大的损害了众多投资者的利益。但是当前学术界对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研究,多见于对具体制度的构建和运行,如对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行为进行研究和探讨。其直接针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风险防范进行综合研究的专门系统的学术成果和文献显得比较缺少。所谓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是指,由于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而可能产生的承担责任的风险。因此对如何防范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风险进行研究,有利于探寻解决该问题的路径,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上市公司的平稳运作,投资者利益的保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样态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不断成熟,证券法律法规日益健全,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一定的规制。但是近十年来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却像幽灵一样,经常出现在证券市场活动中。层出不穷的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头上。

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是从证券市场主体角度进行划分,式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种。证券市场主体除了上市公司外还应该包括证券发行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广大投资者等,因此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就包括各种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再次笔者将主要针对如何防范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研究探讨。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与其市场风险相区别。所谓市场风险简言之就是交易风险,因为市场价值价格的变动以及供求变化等引发的风险,其与法律法规联系较小,甚至没有联系。此外对于由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等引起的交易风险也与违法违规行为不同。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仅指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违反法律法规所产生的人违风险。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此笔者将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公布的近九年来作出的处罚决定进行了简单的归类。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2009年9月以前公布的处罚信息。

如上表所示证券市场上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主要存在于违规披露(9年间共处罚了106起)、虚假记载(9年间共处罚了71起),像知情交易、短线交易、股票操纵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也对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产生了较大的隐患。但是涉及到上市公司的行为主要是违规披露行为、虚假记载行为、知情交易行为等。

1、违规披露行为的主要表现

违规披露行为是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最为突出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对该行为做出的处罚也最多。从这些处罚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主要是对如下信息进行了违规披露:一是,一些上市公司没有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和方式进行披露;二是,多数上市公司对其对外重大担保、抵押事项和关联交易不披露、不完全披露、不及时披露,误导广大投资者;三是,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关联公司占用公司资金及重大资金往来的情况未进行合法披露;四是,部分违法违规上市公司不依法将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重大投资、重大借款、重大交易等事项进行披露。

正是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披露的行为,导致了误导投资者,使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由于其行为的违法性,只是自己遭受法律的制裁,承担自己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

2、虚假记载行为分析

作为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公司运营状况,公司的收入的盈亏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上市公所进行的虚假记载中,虚构收入,不计或者少计债务或者损失,虚增收入是最为常见的方式。除了虚报收入外,还经常在年报、中报里虚增固定资产,虚增银行存款,从而达到粉饰自己良好经营状况的目的。也有个别上市公司还从事需曾短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虚增存货价值的行为。

上市公司从事以上行为的根本目的无非是是想证明自己的良好状况,但是这种人造的“肥皂泡泡”迟早有一天会破裂,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其后果也会是惨痛的。

3、挪用客户资金行为略叙

在转型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顾及自身名誉,违反法律法规,从事非法经营,进行违规交易,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作为证券所市场主力的上市公司更是利用了这样的机会,借机敛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履行法定义务,信息披露不及时,内幕交易,关联交易,出具虚假财务报表,虚报利润,虚构经营收入,虚假记载公司事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令广大投资者触口凉心、失望至极,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信用基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诚信成为了极其稀缺的经济资源。“没有信用,就没有等价交换、没有公正、没有公开[2]。”可见一个诚信市场环境的是多么的重要。

2、从违法成本视角思考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动因

公司除了组织生产外,其另一重要的功能就是获得利润,这也是其生存主要动力。但是如果一味追逐利润,可能就会践踏社会公德,为规范法。马克思为了说明公司逐利本质引用了邓宁格在《工会与罢工》里的一句名言“公司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3]”这句之举至理名言与其说是体现了公司行为与利润的关系,但是在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环境下,不如说是揭示了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与其付出的成本的关系。

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不能有效防范的问题之一就是其支出的违法成本过低有关系。通过对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作出的处罚可以看出,最为一般的就是警告,其次就是较少的罚款,在中一些的就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于与违法所得同样价值的罚款。从表面上看这种处罚结构是合理的,但是与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所得相比较是微乎其微的。比如2009年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圣雪绒侯羽乾、霍继红、房进贤、张航)中对圣雪绒股份有限公司从2001年至2005年间与圣雪绒股份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的处罚,进对圣雪绒的董事长侯羽乾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对其他相关人员给与了警告。五年来两个公司间进行了大量资金往来,获益方获得收益可定远远大于其所受大的处罚。

在违法违规所得与成本之间计不成比例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其违法成本极低的情况下,让其守法,实在近于“天方夜谭”。但是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无效监管,可能会造成其风险可能将会由投资者或者社会来承担的后果。

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根源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成两部分:自我和本我。“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我们称之为自我,意识就属于自我;自我控制着活动的方法——就是说,控制着进入外部世界的兴奋发射,自我管理着他自己形成的心理力量[4]。”在外部表现上,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其中充满了本能和欲望。自我的功能就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能动性的控制和掌握。将这一理论用于解释上市公司违法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