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考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讲评分析—“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园为话题的作文指导
话题:
家园,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温馨的,也有破败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固守自己的家园,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请以“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话题作文的审题
1、理解话题避免离题
2、化大为小角度具体
3、别出心裁、表现个性。
话题作文立意的三大角度
A 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人与社会的关系
每个角度的思考方向
1、搜索知识储备
2、联系社会热点
3、结合生活经历
话题指引:
家园:泛指家乡或家庭。
现实生活家园的含义:既是居住的,又是精神的。家、故乡、家国、归宿。在比喻的意义上,家园往往指向人们的精神家园即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
居住的家园
1、人与人的关系
A、汶川地震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着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思路指引:可以以歌词串联全文,写成一篇散文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救援者(政府、领导、解放军、医疗队、志愿者)
爱是你的传奇
那些在地震中为了他人而奉献自己甚至失去生命的人(亲人教师素不相识的人)血脉能创造奇迹
中华儿女如何抗震救灾,心系灾区
B、据10月25日《钱江晚报》报道,日前杭州举办的首届邻居节让普通市民成为节日的主角,500多个社区的居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度过了一个新鲜的节日。邻居们约定:从今天起,我将放下我的矜持,主动地给你一声问候———我的邻居。首届邻居的口号是:和睦、团结、关心、帮助。
话题转换为:和谐(和谐家园需要——)
C、结合生活经历
(1)一个健全的家,充满亲情的家,对孩子来讲,将受益一生。
(2)一个温馨的家,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并相互理解。
(3)集体(寝室、班级、学校)
2、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合一:人类应当顺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合生活经历(村子周围环境的变化)
话题转换成:环境保护类(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3、人与社会的关系
A、构思:有哪些人为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正默默的奉献?
B、联系社会热点
话题转换为:和平(给全世界人民一个和平的家园)
精神家园
A、搜索知识储备
屈原辛弃疾陆游文天祥
范仲淹司马迁李清照李白
苏轼列夫托尔斯泰鲁迅
陶渊明……
B、联系社会热点
据时代商报10月24日报道,在沈阳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生崇拜心理的调查中,记者见到了这样一组答案:有1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70%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几乎是崇拜父母人数的2倍!
写作指导: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自己的议论
C、结合生活经历
最喜欢的一本书最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最景仰的一个人最喜欢的一位作家
可以采用补题的方式来构思
——————是我的精神家园(文学、音乐、体育、书籍……)
美文点评
关注我们的家园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美丽的家园我爱你……”这是何静用甜美的歌声在描述一个山清水秀姹紫嫣红的大家园。然而几年后,听到的却是“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我寻寻觅觅一个温暖的怀抱……”的诉苦与衰求,是伍佰对广白鸽”的无限同情与无奈……这难道是我们地球人的家,一个连鸟儿栖息的地方也找不到的家?我惊愕了,我迷茫了……
不晓得传说中光彩闪耀的楼兰是如何消逝在浩渺无边的大漠中,也不懂得繁荣兴盛的巴比伦如何在天地间化为乌有。然而,我们却目睹了无数生灵苟延残喘、销声匿迹的那一刻,看到了巴西森林中大火烧过的累累“疮疤”,经历了阿拉斯加湾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为蓝色海洋“献礼”的那一瞬,也感受到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时大地的哭泣、双子塔的轰然倒塌后伤残者迷茫黯淡无神的眼神……
《圣经》有言:“出生,就是被掷出伊甸园。”是的,三次风潮汹涌的科技革命的来临;人类轻而易举地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这群标榜最聪,明的一族动物,却在所谓改造大自然口号的掩饰下,向大自然举起了“屠刀”。上帝赐予我们一个美丽温馨的家园,却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她一点一点毁灭,可悲啊,高科技的发展却成为人们破坏“母亲”的利器!发达国家将环境恶化责任完全放到贫国头上,在政治经济不平等之外,造成新的更大的生存不平等。
当自然以它独有的不可控制的方式惩罚人类时,当沿海城市面临着变为海底废墟,当紫外线穿过层层大气层肆虐侵蚀着人们的肌肤,当漫天的黄沙笼罩着万物时,我们亲密的动物伙伴一个个“挥手自兹去”,乌云流下了酸涩的泪水,人类也从梦中惊醒,自己到底对自己的家园干了些什么?
终究,人类是一群有理性、有智慧的芦苇,他们主动自我检讨和批判,能够意识到坏境对生存的生死攸关的作用。于是,有了巴西的“我们的大自然计划”,有了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有了在世界各地开花的“绿色经济”。
摸着伤痕累累的哭泣的家园,我的心在流泪。不管人类做出的补救能否有效,但终究有了忏悔的意图,这便是可喜的进步。
善待生命,就是善待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善待我们朝夕相处的家园,因为人类离不开家园。
点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自然给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资源,但是在撷取所需之后,百般摧残她。原本美丽的母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作者指出人类自食苦果,要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对人类勇于认识错误和罪行并且进行弥补进行褒扬和肯定。本文说理辩证,气势磅礴,语言婉转,是一篇较成熟和老道的考场作文。
寻找精神的家园
“我们大家共有的并非一个身躯,但却共有一个生长过程,它引导我们经历生命的一切阶段为痛楚,不论是这种或那种形式。”—卡夫卡
毕淑敏曾经说过:“若有可能,要为自己的精神修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满对人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满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给精神一间小屋”,一个恰切的比喻!它为疲惫的心灵提供遭风避雨的亭阁,它伴随着人类成长的每一步,记载从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的坎坷与艰辛,痛楚与忧伤。一旦失去精神家园,人,只是行尸走肉般的生存而不是生活,像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漂泊而踯厨街头!
正因如此,文明史上有许多的集大成者为寻找可以停靠自己思想的“家园”而疲于奔波。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意识到:犹太人所急需的拯救并不是外在命运的拯救,而是内少道德的改善。他向犹大人大声疾呼:“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无疑,耶稣的用“爱”来取代律法,
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以色列人寻找精神的皈依,但他的改革宗教的行动却触犯了犹太教上层人士的利益,被犹大教会以“假先知”、“假基督”的罪名,钉死在十字架上。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说话的是谁?虽然他其貌不扬,出身铁匠家庭,其思想却是熠熠生辉,
他就是西方哲学的开山鼻祖——苏格拉底。
他引导人类认识自己,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会怀疑,学会批判,而正是这些问题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