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神经系统1学时
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标准
![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a58f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4.png)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生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生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生理功能的特点、发生机制、机体内外环境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人体生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了解一定的生理学新成就和新进展。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掌握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各主要系统的生理活动的规律、生理特点、神经、体液调节的机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学基本的实验手段、实验操作、研究方法。
关注生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本课程以人体解剖学、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免疫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内科护理等后续课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学习人体生理学,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自身调节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和控制原理等。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具备科学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具体目标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兴奋性、内环境、反馈、负反馈的概念;2.熟悉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与特点;3.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方法和水平;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4.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重点:兴奋性、阈值、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难点: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
教学建议:重点介绍兴奋性、内环境、反馈、负反馈的概念,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与特点。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https://img.taocdn.com/s3/m/1faa3e1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3.png)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旨在为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解剖学基础,为学生成为21世纪新型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提供必要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学习。
具体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一)了解细胞和组织结构;(二)掌握骨、关节和骨骼肌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三)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四)熟悉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五)了解人体的形态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以及完成运动与日常活动时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规律,培养学生运用上述理论知识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人体运动的结构基础;构成人体基本单位的细胞;4种基本组织的构成与功能;器官和系统的概念;骨、关节和肌肉的构造和功能;全身骨的分布和形态特点;关节和整体结构的构造、功能及运动;肌肉分类与命名以及主要肌肉的位置和功能;关节的形态与机能分析、肌肉工作的原理、运动技术分析的依据和具体方法以及运动技术的实例分析,常用的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内脏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胃、小肠、肝、胰、气管、肺、肾、睾丸、卵巢和子宫等器官的位置、主要结构特征和功能;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基本概念;心脏的构造;动脉和静脉的结构和分布特征以及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和组成;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和调节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用的基本概念;参与运动调节的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相关结构的名称、位置、主要器官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征;参与运动调节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的名称、激素及功能;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神经系统检查教案
![神经系统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e28b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8.png)
神经系统检查教案神经系统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检查方法。
2、能够正确判断神经系统检查结果。
3、提高对神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检查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神经系统检查的常用方法。
3、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的判断和分析。
4、神经系统检查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步骤1、导入课程:介绍神经系统检查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神经系统基本知识: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常见疾病等。
3、讲解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听诊、神经反射和肌肉力量等检查方法,并介绍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仪器和工具。
4、讲解检查结果的判断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神经系统的状态和疾病情况,并分析检查结果的意义。
5、讲解注意事项:强调神经系统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性问题,确保学生在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能够遵循规范和操作要求。
四、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针对神经系统基本知识和检查方法等内容进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的判断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撰写关于神经系统检查的短文或分析病例,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回顾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总结教学经验。
2、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3、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相关知识。
2、PPT或教学视频:提供相关PPT或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或资源,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和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七、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共计2学时,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导入课程和神经系统基本知识(1学时)2、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和结果判断(1学时)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时间安排进行调整。
护理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指导大纲
![护理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指导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d11610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0.png)
精心整理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部《解剖学基础》教课纲领一、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二、教课对象:本纲领合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专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6学分。
总学时为 72 学时,此中理论 88 学时,实验 20 学时。
四、课程属性: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解剖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说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地点、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修业生能娴熟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认识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余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供给必需的形态学基础。
同时,本课程要求逐渐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察看能力和解决、剖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课要点:要点学习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各个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地点及其毗邻关系。
七、教课目标要乞降主要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解剖学姿势、方向术语、轴和面。
2.熟习人体的分部,器官和系统的观点。
3.认识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分科和发展史概略。
【主要内容】讲解内容1.人体结构概括2.人体解剖学的分科3.人体形态学描绘的标准姿势、方向术语、轴和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目的要求】1.掌握骨的分类和结构。
2.认识骨的发生和生长。
3.熟习颈、胸、腰椎和骶骨的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色。
4.掌握上、下肢骨的构成及各骨的形态、地点。
5.掌握颅的构成及分部。
6.熟习重生儿颅的特色。
7.掌握各骨的骨性标记。
8.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
9.熟习关节的辅肋结构、分类和运动形式。
10.掌握脊柱的构成;椎间盘的形态、结构。
11.掌握胸廓的构成、形态和运动。
12.认识颅骨的连接形式。
13.掌握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颞下颌关节的构成、结构特色及运动。
14.熟习骨盆的构成;认识骨盆的性别差别。
【主要内容】讲解内容1.骨的形态、结构。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94108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1.png)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英文名称:SportsAnatomy课程编码:学分:2分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执笔人:张延审订人:范克全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先导课,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才能很好地学习后读的人体科学类课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掌握人体环节运动规律及体育锻炼的解剖学依据。
要求掌握:1.掌握人体的结构及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掌握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3.应用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肌肉工作的规律和力学特性。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目的、观点和方法。
掌握常用解剖学术语。
重点与难点:人体基本方位术语教学内容:1.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2.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3.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4.运动解剖的研究内容和方法5.运动解剖学发展简史6.运动解剖学基本术语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1学时)教学目的:了解细胞的形态,掌握细胞的结构及主要细胞器的名称和功能。
掌握细胞间质的概念,了解细胞间质的形态、成分,了解细胞间质的功能。
重点与难点:细胞的结构及主要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内容:1.细胞2.细胞间质第二章基本组织(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组织的概念、四大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分布与主要功能。
重点与难点:四大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分布与主要功能教学内容: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组织4.神经组织第二篇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第三章运动系统(1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骨的形态、分类、结构与功能,了解骨的理化特性及年龄特征;掌握关节的结构与运动形式;掌握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了解骨骼肌的辅助结构、分类和命名原则。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评课稿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87dc6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4.png)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评课稿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中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以及调节机制。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神经传导和体液传导的机制;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的比较与联系; 4. 体液调节在生物体平衡维持中的重要性; 5.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特定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1. 理解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系统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结构; 2. 掌握神经传导和体液传导的基本机制; 3. 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的比较与联系;4. 意识到体液调节对生物体平衡维持的重要性; 5. 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特定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 1. 神经传导的机制和过程;2. 体液传导的机制和过程;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的比较与联系。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传递知识点; 2. 示范法:通过实际示范,引导学生理解神经传导和体液传导的过程; 3. 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实验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实验。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1. 教学内容: - 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0分钟); - 神经传导和体液传导的机制(30分钟);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的比较与联系(20分钟); - 体液调节在生物体平衡维持中的重要性(10分钟);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特定生理过程中的作用(20分钟)。
2. 学时安排: - 第1学时:复习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0分钟);- 第2学时:介绍神经传导和体液传导的机制(30分钟);- 第3学时:讨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的比较与联系(20分钟); - 第4学时:探究体液调节在生物体平衡维持中的重要性(10分钟); - 第5学时:探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特定生理过程中的作用(20分钟)。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社会体育)精选全文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社会体育)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d0e52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2.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3004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学时数:72学时(含实验)学分数:4学分执笔者:石家瑾曹蔚编写时间:2005年2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运动生理学》是在《人体解剖学》之后开设的体育学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规律和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时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变化规律,揭示各种体育活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规律和各种体育活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各种体育活动和评价体育活动的健身效果。
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指导打下良好的生理学基础。
在教学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初步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绪论(0.5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运动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及任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热点。
(二)教学内容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概念;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难点:兴奋性和阈强度(阈值)。
阈强度与兴奋性的关系。
稳态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1、生理学的来源和发展;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2、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概念。
兴奋性和阈强度(阈值)。
阈强度与兴奋性的关系。
3、稳态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4、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5、反馈的概念。
6、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3.5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以及兴奋的产生、传导和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上传递的生理学基础;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电生理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对肌肉的收缩机理和收缩形式有较清晰的了解;掌握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肌肉结缔组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了解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99f186051e79b89690226e7.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502课程总学时/学分:72/4(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3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基础必修课。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机构及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阐明人体及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产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运动、循环、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等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完成生命活动的各项生理过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调节和控制因素,为后续课程如实验心理学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
本课程将结合多种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结合电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巩固。
本课程教材是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原则并兼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为目的进行编选的。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部分:绪论(2学时)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四、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五、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六、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教学要求: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教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教学难点: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2学时)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节基本组织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肉组织四、神经组织节器官、系统、人体形态一、器官和系统二、人体形态、人体解剖方位教学要求: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熟悉四种基本组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功能,了解其分布部位和分类。
[小学教育]《人体解剖生理学》(解剖学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教育]《人体解剖生理学》(解剖学部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e3dd5c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4.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解剖学部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专业:四年制本科药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44(理论讲课22学时,实验22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性质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以及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配布组合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目的与要求: 1、通过课堂讲授,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
2、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在教学中,要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三)教学内容分类: 本大纲供本科药学专业使用,根据对学生的要求,将讲授内容分为三个等级。
1、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实地解剖或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
2、凡属“熟悉内容”,应该重点讲授,要求学生概念清楚、印象深刻、内容熟悉、记忆牢固。
3、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四)教学方式(法)与课时数: 1、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可通过讲课,标本与模型的示教、尸体解剖操作、活体观察与触摸、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放映电影、录相、投影片、幻灯片、图谱、以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2021年整理)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2021年整理)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1c4205d15abe23492f4d7c.png)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普通心理学课程编码: 14202B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72学时(理论60学时;实验12学时)总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本科)先修课程:无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普通心理学是教育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及“五大领域”活动设计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general)知识和“基础"(basic)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通心理学是一门“入门课”,在组织教学内容主要遵循“认识”、“理解”、“领悟”、“运用”四个基本要求。
即:1、正确认识各种其妙复杂的心理现象,树立科学的心理观;2、熟悉理解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3、学会领悟心理学研究的“悟性”,知道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4、熟练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正确看待与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
(二)课程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学时(72学时)=理论教学(60学时)+讨论与实验(12学时)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6学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能辨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3、能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及方法4、能熟悉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西方心理学的七大流派5、能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重点难点)2、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难点)3、西方心理学的七大流派(重点难点)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6学时)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2学时)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2学时)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二、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及几大流派(1学时)第四节心理学学习的意义(1学时)四、作业1、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什么的?2、简述西方心理学七大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一学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一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2dce8e3a67ec102de2bd89a7.png)
请大家观看下面的演示实验
做一做 两人一组做分组实验
做实验时请大家注意: (1)叩击部位:膝盖下方韧带。 (2)叩击时机: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 (3)叩击力量:不一定要很大,但速度要快。
讨论:
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小腿以膝关节为轴,突然的跳起来。
2、联系手碰到牙签后马上缩回以 及打手游戏,你能找出引起反应的 原因,发生的反应有什么特征?
各种刺激 对刺激有规律的反应
含羞草、草履虫也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这种反应能称为反射吗?
辨 概 念
不能
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 系统,对举出生活中人和动物产生 反射的一些事例。
吃酸杏、看酸杏、谈酸杏会分泌唾液 能否称为反射?如果能的话,这三种 反射有什么区别呢?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中学生物 七年级下册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港狮学校王艳华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那么什么是反射呢?
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先 通过用 眼 看和用 手 摸 感知对方手的运动,然 后通过 神经 系统的作用, 决定闪躲或出击。
实验
膝跳反射
请大家阅读课本91页实验目的要求及步骤。
方法步骤
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1.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 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 2.另一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 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 有什么反应。
反射的分类
简单反射
生来就会 看酸杏分泌唾液 吃酸杏分泌唾液
复杂反射 出生后逐 渐形成的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 谈酸杏分泌唾液 人类特有
简单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 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
《功能解剖学》教案
![《功能解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9e1a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a.png)
《功能解剖学》教案?答:《功能解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4. 培养学生的解剖学兴趣和临床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绪论: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与医学的关系;2. 细胞和基本组织: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分类和特点;3. 运动系统:骨的分类、骨连接和骨骼肌,人体各部位的主要肌肉及其功能;4.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功能;5. 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和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6. 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7. 泌尿系统: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尿的生成和排放过程;8. 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9. 内分泌系统:腺体的分类和功能,激素的作用机制;10. 免疫系统: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分类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过程和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和挂图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直观认识;2. 实验授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 病例分析:引入临床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病理变化,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4.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XX个学时,其中理论授课XX个学时,实验授课XX个学时,课堂讨论XX个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周:绪论(2学时),细胞和基本组织(2学时);2. 第二周:运动系统(2学时),循环系统(2学时);3. 第三周:呼吸系统(2学时),消化系统(2学时);4. 第四周:泌尿系统(2学时),神经系统(2学时);5. 第五周:内分泌系统(2学时),免疫系统(2学时);6. 第六周:病例分析(2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ba808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2.png)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隶属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
(二)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认识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掌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方法。
(三)学时数:本课程38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2、熟悉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常用的解剖学方位术语。
3、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内容、目的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运动系统一、骨的概述1、了解骨的分类。
2、掌握骨的构造。
3、掌握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及年龄特征。
4、了解骨的发生与生长、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二、骨连结的概述1、了解骨连结的分类。
2、掌握动关节、关节运动幅度的概念。
3、熟悉关节的结构、运动及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4、了解关节的分类、体育运动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三、肌肉的概述1、掌握肌肉的大体结构、物理特性。
2、熟悉肌肉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动肌、对抗肌、动力性工作、向心工作、离心工作、静力性工作、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初长度、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多关节肌被动不足、肌拉力线等。
3、了解肌肉的配布规律、研究肌肉功能的方法、肌肉的辅助结构。
四、上肢1、上肢骨(1)掌握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主要关节面名称。
(2)熟悉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位置,主要肌肉、韧带附着点的名称。
(3)了解腕骨、掌骨、指骨的一般形态特征。
2、上肢骨连结(1)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特点、辅助结构名称和功能、运动。
(2)熟悉肩带的连接与运动、腕管的概念。
(3)了解手骨之间的连结。
3、上肢肌(1)熟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的位置、主要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a452a81312b3169a551a474.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主要讲授人体各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的组织及器官结构、生理功能、调节机制;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规律,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机制。
本课程涉及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大部分,是为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学生的继续深造及将来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并着力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 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的学习,具备珍爱生命的意识和孝道意识。
2. 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获得相关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知识服务于中小学教育工作或科研工作。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获得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终生学习和发展意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并在学习机体组成结构的基础之上,理解机体及各个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以达到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全面认识,并能运用本课程知识继续深入地工作、学习和研究。
三、先修课程动物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程难点:人体生理现象的基本机制。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3D教学软件六、课程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人体生理机能的稳态调节。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2)教学难点:稳态的反馈调节。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学时)1.教学内容(1)细胞的化学、结构和功能;(2)基本组织的定义;(3)基本组织的分类。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f90b4432b14e852459fb57ba.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编号:1201011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X类本科〕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根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根本组织与运动、神经、感官、血液和循环、呼吸、消化、营养与代谢、泌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根本知识和根本理论,并加深对神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掌握生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与根本的实验动手技能。
根本要求与任务:针对整个生物与其各个局部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例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与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为后续专业课和今后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根底。
学会运用①进化开展的观点,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开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②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③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与活体观察严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内容。
要全面地理解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必须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与整体三个水平进展研究。
二、与各课程的联系第一学年的普通动物学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根底知识,本课程学习完后为进一步学习神经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打下了根底。
三、教学时数与分配总学时114 其中讲授88 实验24 习题 2 学时四、讲授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明确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指导思想和学习目的,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掌握生命的根本表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掌握新陈代谢、刺激、反响、兴奋性等根本概念。
2、教学内容:1-1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学时〕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神经系统(1 学时)
(理论教学)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大脑皮质的光镜结构。
2、掌握小脑皮质的光镜结构。
3、了解神经节和脊髓灰质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内容
1、大脑皮质:分子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
胞层。
2、小脑皮质:分子层,蒲肯野细胞层,颗粒层。
3、神经节和脊髓灰质组织学结构。
三、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师讲授相结合。
2、采用幻灯片和教师讲授相结合。
(实验教学)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大脑皮质、小脑皮质的光镜结构。
2、了解脊髓灰质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内容
1、观察切片:大脑,小脑,脊髓。
2、绘图:运动神经元。
三、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2、应用数码互动显微镜系统进行实验教学和示教。